殳仗读音
殳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引《新唐书·仪卫志上》:“元日、冬至大朝会,宴见蕃国王……又有殳仗、步甲队,将军各一人检校。”
《宋史·仪卫志五》:“皇太后、皇后卤簿……次左右领军卫折衝都尉各一员,检校殳仗。”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殳仗
殳仗相关词语
- 1 殳虫
- 殳虫,拼音是shū chóng ,注音是ㄕㄨ ㄔㄨㄙˊ,释义是秦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
- 2 疏财仗义
- 释义: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
- 3 仗义疎财
- 仗义疎财,读音zhàng yì shū cái,汉语成语,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出自《忍字记》。
- 4 霜仗
- 霜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uāng zhàng,是指闪耀着寒光的仪仗。
- 5 岁仗
- 岁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uì zhàng,是指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
- 6 桃殳
- 《韩诗外传》卷十:“ 齐桓公 出游,遇一丈夫,褒衣应步,带著桃殳。 桓公 怪而问之……丈夫曰:‘是名戒桃,桃之为言亡也。夫日日慎桃,何患之有?故亡国之社,以戒诸侯;庶人之戒,在於桃殳。’ 桓公 说其言,与之共载。来年正月,庶人皆佩。”
- 7 铁殳
- 【示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 战国 时铁的用途推广……没有锋刃的战争用具也开始用铁,如铁甲、铁杖、铁殳等。”
- 8 廷仗
- 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特殊刑罚。
- 9 铜仗子
- 仪仗队使用的铜制兵器。亦指执这种兵器的卫士。《宋史·仪卫志一》:“旁头一十人,素帽、紫紬衫、缬衫、黄勒帛,执铜仗子。”《宋史·仪卫志一》:“铜仗子二十人,素帽,紫紬衫、黄勒帛。”
- 10 卫仗
- 卫仗是汉语词汇,拼音wèi zhàng ,出自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 11 委仗
- 委仗,拼音:wěi zhàng,注音:ㄨㄟˇ ㄓㄤˋ亦作“ 委杖 ”。
- 12 细仗
- 1.仪仗名。古时皇帝出巡或朝会时所用。南北朝时,齐梁循宋之制,侍卫有细仗;北齐循后魏之仪,宫卫有细仗队。唐宋因南北朝之旧,制度尤为详备。
- 13 殳书
- 秦书八体之一。是一种刻在兵器上的文字。从秦“大良造鞅戟”和“吕不韦戈”上的文字看,结构不脱小篆,书法作风和秦权、秦诏版上的一样,草率省便而近于隶书。徐锴《说文系传》:“殳体八觚,随其势而书之也。”现代有的学者认为秦代若干觚形的权上较方整的书体,如“栒邑权”,也是殳书。
- 14 勝仗
- 胜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èng zhàng,是指获得胜利的战役或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