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读音
木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木兰
(1)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倒卵形或卵形,花大,外面紫色,里面白色,果实是弯曲的长圆形。花蕾供药用
英
(2) 这种植物的花。也叫“辛夷”或“木笔”
英
引证解释
⒈ 香木名。又名杜兰、林兰。皮似桂而香,状如楠树。
引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枏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
晋潘岳《西征赋》:“门礠石而梁木兰兮,构阿房之屈奇。”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木兰》:“木兰枝叶俱疎,其花内白外紫,亦有四季开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为舟。”
⒉ 指此种植物的花。
引《楚辞·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⒊ 民间传说人物。曾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故事最早见于北朝民歌《木兰诗》。其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
引明无名氏《赠书记·花烛猜谜》:“不是我将伊抛闪,还是你红鸞星黯,致今朝相逢木兰。”
清松琴《女学生入学歌》:“緹縈木兰真可儿, 班昭我所师。”
⒋ 围场名。约当今河北围场县地。木兰系满语吹哨引鹿之意。 清康熙、雍正诸朝,皇帝常于每年秋率王公等至此围猎习武,称木兰秋獮,称其地为木兰围场。雍正时,四周立栅,关防甚严, 咸丰以后,獮礼废弛,始逐渐放垦,其后垦民渐集,乃置围场厅,公元1913年改为围场县。
引清魏源《圣武记》卷三:“本朝抚绥蒙古之典,以木兰秋獮为最盛。木兰者,围场之通称也。”
原注:“仲秋之后,虞人效鹿鸣以致鹿曰哨鹿,国语谓之木兰,因以名围场云。”
《清通典·礼军一》:“每岁巡幸木兰,大举秋獮之典。”
国语词典
辛夷的别名。参见「辛夷」条。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木兰 (植物学用语)
木兰造句
- 花木兰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巾帼英雄。
- 花木兰替父参军征战多年,历尽了无数磨难,木兰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北魏的第一位女将军。
- 花木兰顶替其父参了军。
-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古传颂。
-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不让须眉男。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表孝心;今有娇娇女,不爱红妆爱武装。飒爽英姿风韵足,刚如青松柔如柳!建军节到了,向可爱的女军人致敬!祝你们节日快乐!
- 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杨州。
- 郎筠玉演“脚色”起家,练得一身功夫,经她的演绎,英雄花木兰的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 木兰代父去从军,千古高风说到今。勤俭持家关键勤,一双素手可翻云。相夫教子是美德,日子都在歌里过。温柔体贴理生活,你是我的好老婆。妇女节,亲爱的老婆,你辛苦了!
- 官兵们朗诵着这千古名篇《木兰辞》,仿佛又回到了金戈铁马、朔气寒衣的古代沙场,报国杀敌的震撼瞬间传遍全身。
木兰相关词语
- 1 木讷
- 木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ù nè。指反应迟钝,呆头呆脑,话语不多。通常都是用来比喻人,木讷的人,呆板的人。也可以形容人的性格。
- 2 木偶戏
-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3 木速蛮
- 元代伊斯兰教教徒的译名﹐又作谋速鲁蛮﹑没速鲁蛮﹑铺速满﹐波斯语musulmn的音译﹐即阿拉伯语Muslim。
- 4 木钟集
- 埴字器之,永嘉人,尝举进士,授通直郎致仕。
- 5 木波罗
- 见波罗蜜。
- 6 木门寺
- 木门寺位于广元市之东90公里的旺苍县木门镇,地处旺苍、南江、巴中、苍溪四县交界处,古时是利州通往巴州的必经要道。
- 7 木版画
- 木刻。
- 8 木质茎
- 木质部发达、质地比较坚硬的茎,如松、杉、槐的茎。
- 9 木单子
- 大理白族方言,可怜,可怜兮兮。
- 10 木糖醇
- 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5H12O5。白色粉状或颗粒状晶体,味甜。代替蔗糖可预防龋齿,也可供糖尿病人食用。
- 11 木星主环
- “木星主环”是天文学专有名词。
- 12 木制酒具
- 木制酒具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颇为流行,藏族、蒙古族、彝族、景颇族、阿昌族都有制作和使用木制酒具的习俗。
- 13 木质部
- 木质 mùzhì 组成乔木或灌木茎和枝在树皮下的大部分坚硬纤维物质
- 14 木版
- “木版”是印刷中国传统版画的木质雕版。唐代是木刻艺术的初创期。当时木刻主要服务于宗教的宣传,宗教的大发展使印刷业得以兴盛,至于文学书籍及民间用书的木刻插图,直到五代才逐步受到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