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市读音
宫市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于皇宫内设市肆。汉灵帝、南朝齐东昏侯、唐德宗、前蜀后主皆曾行之。
引证解释
⒈ 宫廷内所设的市肆。 春秋齐桓公有宫中七市。其后东汉灵帝、南朝齐东昏侯、唐中宗都曾在宫中设市。参阅《战国策·东周策》、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箴戒》、《南齐书·东昏侯纪》、《旧唐书·中宗纪》等。
⒉ 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按, 唐白居易《卖炭翁》诗,即为讽刺此事而作。
引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贞元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未年不復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於两市并要闹坊,閲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復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而实夺之。”
国语词典
于皇宫内设市肆。汉灵帝、南朝齐东昏侯、唐德宗、前蜀后主皆曾行之。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宫市
宫市相关词语
- 1 宫妓
- 宫妓,汉语词语,指宫女。因宫女多能歌舞,故称为宫妓。
- 2 宫羽
- 宫羽是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宫音和羽音;也可通指声调。
- 3 宫保
- 宫保是明、清各级官员的虚衔,最高级荣誉官衔为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缘大臣加衔或死后赠官,通称宫衔;咸丰后不再用“师”而多用“保”。
- 4 宫车晚出
- 宫车:古代帝王所乘的车。宫车迟迟不出。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
- 5 宫阁
- 《宋史·贾黄中传》:“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
- 6 宫门
- 宫门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帝王公侯所居宫室之门。
- 7 宫门抄
- 宫门抄,拼音gōng mén chāo,是清代宫廷的官报。
- 8 宫锦
- 《宫锦》是201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小说,作者闻情解佩。
- 9 宫禁
- 宫禁,指宫中的禁令。《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
- 10 宫卿
- (2).太子庶子。太子宫中的官。《旧唐书·李纲传》:“ 令则 身任宫卿,职当调护,乃於宴座自比倡优,进淫声,秽视听。”
- 11 宫扇
- 古时朝廷仪仗的一种,皇帝所用的障扇。杜甫《秋兴》诗:"云彩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按照宫中式样制作的扇子,也称宫扇。参见"团扇"。
- 12 宫嫔
- 宫嫔,汉语词语,gōng pín,帝王的侍妾。唐 薛调 《无双传》:“我闻宫嫔选在掖庭,多是衣冠子女。”
- 13 宫调
- 宫调,即古代音乐的调。中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音乐实践中所用一定音阶的各个音级,各相应于一定的律高标准,构成一定的调音体系;某一调音体系中的音阶,又都具体地体现为以某“声”为主的一定调式。审察其间的诸种逻辑联系,包含律高、调高、调式间各种可变因素在内的综合关系的研究,即是宫调理论。仅仅把“宫”理解为调高概念,把“调”理解为调式概念,只是对于“宫调”的一种简单化的解释。
- 14 宫鸦
- 宫鸦,是汉语词汇,拼音是gōng yā,解释为栖息在宫苑中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