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春读音
次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时御茶名。
引证解释
⒈ 明时御茶名。
引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供御茶》:“洪武二十四年九月……罢造龙团,惟採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次春
次春相关词语
- 1 次对
- cì duì(次对)犹轮对。唐时即有此。《新唐书·陆贽传》:“朕嗣位,见言事多矣,大抵雷同道听,加质则穷。故顷不诏次对,岂曰倦哉!”
- 2 次对官
- 次对官,唐中世以后对待制官﹑巡对官之称。
- 3 次浮
- 次浮解释为1.棺椁垄墓外的装饰。
- 4 次及
- 次及,汉语词语,拼音是cì jí,释义是依次而及。
- 5 次篆
- 旧称正名以外的字。
- 6 次级
- 次级,读音 cì jí,汉语词语,本意是指发生或发展的次序不是最初的,由分化或成长的后期产生的。
- 7 次长祖
- 北周宣帝对曾祖的改称。
- 8 次卿
- 次卿,拼音是cì qī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低于正卿的政务官。
- 9 次路
- 1.亦作"次路"。 2.副车。
- 10 次室
- 次室是汉语词语,读音为cì shì,意思是春秋时鲁邑。
- 11 次宴
- 次宴,读音cì yàn ,汉语词汇,天子寿辰仪式后所设的宴席。出自宋·高承《事物纪原·治理政体·次宴》。
- 12 次止
- 次止,读音为cì zhǐ ㄘㄧˋ ㄓㄧ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驻止;止宿。
- 13 次前
- 次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ì qián,是指前次,上一次。
- 14 次贫
- [inferior to extreme poverty] 比赤贫贫穷的程度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