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事读音
言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专指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 2.今亦指向政府进言或议论国家大事。 3.诉说或陈述事情。 4.谓记言与记事。 5.指公文。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专指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
引《荀子·大略》:“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
唐韩愈《送王秀才序》:“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
明归有光《题<太仆寺志>后》:“怀东顾先生 ……以言事忤旨,安置保安。”
⒉ 今亦指向政府进言或议论国家大事。
引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他上书言事,有信一封。”
⒊ 诉说或陈述事情。
引《史记·平準书》:“使问曰:‘家岂有寃,欲言事乎?’”
唐柳宗元《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今所趋走州刺史崔公,时赐言事,又具得太尉实迹,参校备具。”
⒋ 谓记言与记事。
引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虽言事必史,而象闕未箴。”
唐柳宗元《柳宗直<西汉文类>序》:“左右史混久矣,言事驳乱,《尚书》、《春秋》之旨不立。”
集注引孙汝听曰:“《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事,即动也。”
又引童宗说曰:“《书》以纪言,《春秋》以纪事。”
⒌ 指公文。
引《隋书·百官志上》:“诸王公侯国官,皆称臣……其公文曰言事。”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言事
言事相关词语
- 1 言重
- 言重,第一层意思是说话慎重,出自汉 扬雄 《法言·修身》,第二层意思是话说得过重,出自《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 2 言谏
- 言谏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yán jiàn,意思是进言规劝。
- 3 言人人殊
- 言人人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án rén rén shū,意思是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同一消息或事情,各人却说成各不相同的情形。
- 4 言色
- 释义:言语和脸色
- 5 言说
- 汉语词语。(1).谈论;说话。(2).指宣讲佛教的故事和理论。(3).言辞;言论;评论。
- 6 言传
- 释义:1、用言语表达或传授。2、说话。3、方言。捎话。
- 7 言道
- 言道是汉语词语,读作yán dào,指议论为政之道。
- 8 言之有据
- (1) 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英 be quite justifiable;speak on good grounds
- 9 言表
- 言表,读音为yán biǎo,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言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
- 10 言近指远
- 言近指远,成语,作谓语、宾语、定语,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 11 言金
- 1.《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着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以"言金"指言辞贵重如金。
- 12 言观
- 看。言,助词。《诗·小雅·庭燎》:“君子至止,言观其旂。”《后汉书·皇后纪赞》:“《诗》美‘好逑’,《易》称‘归妹’。祁祁皇孋,言观贞淑。”
- 13 言身寸
- 言身寸,读音yán shēn cù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谢”字的隐语。
- 14 言念
- 出自《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