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读音
自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自诉
(1) 自己诉说
英
(2) 自己提起诉讼
例
英
(3) 被害人自己的起诉(区别于“公诉”)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自愬”。
⒉ 自己诉说。
引《后汉书·独行传·王忳》:“妾不得白日自诉,每夜陈寃,客輒眠不见应,不胜感恚,故杀之。”
《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克用上表自诉,其辞慢侮,天子为之引咎,优詔答之。”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赵普﹞密奏:‘臣开国旧臣,为权幸所沮。’因备言昭宪顾命及先朝自愬之事。”
《清史稿·广略贝勒褚英传》:“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诉,乃坐咀呪,幽禁。”
⒊ 法律名词。法律规定的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监护人,为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直接向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
国语词典
刑事被害人或有告诉权之人,对于直接侵害个人法益之罪,得自向法院起诉。相对于公诉而言。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自诉
自诉造句
- 这将构成我国研究自诉制度的主要内容。
- 我为父亲写了一份《生日感言》,在寿典那天,我为他手执话筒,让他亲自诉说了年迈耄年,四世同堂,五世其昌的感受,诉说了家传百年的烟雨苍桑、渊源流长。
- 当是自诉有愧师门,中举之后,未能及时会试中魁,许久以后,始得列于圭璋。
-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 看到女儿都劝自己了,张云桂心软了,于是撤回了对胡松的刑事自诉。
-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家庭虐待案件属于自诉案件,而自诉案件主要是指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即必须先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控告,否则,法院则不予受理。
- 公诉人、自诉人、辩护人不是最后陈述权的主体。
- 这家人试图以侵犯人身为由对他提起自诉。
-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 被害人自诉是一种最古老的起诉方式。
自诉相关词语
- 1 自鸣
- 自我表白;自我显示。
- 2 自贻伊咎
- 自贻伊咎,读音zì yí yī jiù,汉语成语,指自己招来过错。出自《史通·疑古》。
- 3 自颐
- 自加保养。 宋 王安石 《答沉屯田启》:“伏惟顺序自颐,副人所望。” 宋 苏轼 《答王明州启》:“强食自颐,犹当为国。” 宋 秦观 《与苏子由著作简》:“未缘侍坐,伏乞为国自颐,以副舆愿。”
- 4 自絜
- 亦作'自絜'。保持自身的纯洁。
- 5 自叙
- 《自叙》是唐朝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七律,诗人写自己身处暗世、有志难伸、怀才不遇、走投无路的困境和内心的烦恼。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陈述怀抱,满篇韵味,生动感人。
- 6 自赞
- 自赞:明代李贽散文
- 7 自由王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中,有“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这样两个基本概念。哲学告诉我们,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 8 自繇自在
- 自繇自在,读音zì yóu zì zài,汉语成语,形容没有约束,安闲随意的样子。出自《二刻拍案惊奇》。
- 9 自业自得
- 自业自得,日语读作じごうじとく。意思是自作自受『成』,自食其果。
- 10 自外
- 自视为外人;自行疏远。《史记·刺客列传》:“ 光 窃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於宫。” 南朝 梁武帝 《答袁昂诏》:“朕遗射钩,卿无自外。”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此事屑屑,不足为长者言。然辱爱幸之深,不敢自外於门下,故复陈说。” 清 包世臣 《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唯厚辱推许,相期以古人,不敢自外,敬陈所闻,以供采择。”
- 11 自识
- 自识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ì shí,意思是自己知道、认识。
- 12 自程
- (3).自加约束。 宋 苏轼 《初别子由》诗:“常恐坦率性,放纵不自程。”
- 13 自罄
- 1.亦作"自罄"。 2.自缢。
- 14 自公
- 自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ì ɡōnɡ,指尽心奉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