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读音
凡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凡例
(1) 书前说明本书内容、体例的文字
英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凡例”指体制、章法或内容大要,今多指书前说明本书内容或编纂体例的文字。
引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
又《左传·隐公七年》“凡诸侯同盟,於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 杜预注:“此言凡例,乃周公所制礼经也。”
唐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各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
仇兆鳌注:“森然起例,谓碑文体製。”
《朱子语类》卷六六:“夫子作传,亦略举一端以见凡例而已。”
元刘壎《隐居通议·礼乐》:“古人题旐及题墓必加国号,如曰‘ 唐故’、‘ 宋故’,所以表其为何代之人……此其凡例也。”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二:“自序门当属叙述编譔体例及序,于卷首无自序凡例知之。”
例如:关于这部手册的编写体例,我们已经在“凡例”中作了说明。
国语词典
书首说明著书内容、主旨与编辑体例的文字。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凡例
凡例造句
- 在汉民族的宗族制度中,传统的家谱是以父系世系为轴心的,几乎所有家谱的凡例中都有“不书”的规定,女子便是其中之一。
- 本年谱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凡例:说明本年谱编排的体例和原则。
- 志文为记述体,大事记为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人物志为纪传体,凡例、图、表为说明文字。
- 凡例部分,以经为单位,分析了御纂诸经纂修的纲领和宗旨。
- 辞书专家抽取这本字典的凡例、检字表、附录和正文的约十万字内容,发现编纂和校对质量极差,正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十五,总体差错率则高达万分之二十。
- 看一本书,最好先看一下凡例。
- 到了三编,凡例中才说“详注分弃诸处”的目的是“以便检寻”。
- 薛三省在研究历朝实录凡例基础上,对书法进行了形式上的归纳,提炼出了一系列的术语,构筑了相对完整的实录书写方法体系。
- 因此,可能必须按照凡例中所说开发和验证替代规程。
- 首先,制订点校凡例,阐明标点与校勘《齐乘》的义例;
凡例相关词语
- 1 凡尘
- 是相对于相对“仙界”而言,指人世间
- 2 凡宇
- 指尘世,人间。 金 王喆 《三光会合》词:“青巾戴取,更衣麻布,得离凡宇,入云霞路。”
- 3 凡羽
- 唐 沉亚之 《上李谏议书》:“某常有混类之悲,不能自致,其拙也甚矣。故祥禽之类凡羽而凡羽混之。”
- 4 凡事
- 语出前蜀 魏承班 《谒金门》词之二:“愁倚画屏凡事懒,泪沾金缕线。”
- 5 凡韵
- 凡韵,读音为fán yùn,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凡庸的诗作。
- 6 凡人
- 凡人(拼音fán rén),指平常的人,平庸的人;寻常的人、尘俗的人。见《书·君陈》:“凡人未见圣,若不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
- 7 凡士林
- 凡士林是一种烷系烃或饱和烃类半液态的混合物,也叫矿脂,由石油分馏后制得。其状态在常温时介于固体及液体之间,因不同用途而有棕、黄、白三种颜色。天然凡士林取自烷属烃重油等石油残油浓缩物;人造凡士林则取自用纯地蜡或石蜡、石蜡脂使矿物油稠化的混合物。凡士林有矿物油气味,而没有煤油气味。可用作药品和化妆品原料,也可用于机器润滑。
- 8 凡·爱克兄弟
- 相传是凡·艾克兄弟发明了油画。1415年根特市长约多库斯·威德向胡伯特·凡· 艾克订制祭坛画,他画了10年,未完成就去逝了,后由弟弟扬·凡· 艾克继续完成,安置在根特圣贝文教堂。这是一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巨作,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和人文主义艺术的诞生,并奠定了尼德兰文艺复兴艺术的基础。由于《根特祭坛画》是运用油调颜色绘制而成,因此凡· 艾克兄弟成为欧洲油画的创始人。
- 9 凡客
- 凡俗之人;俗客。
- 10 凡几
- 凡几是汉语词语,释义是共计多少。
- 11 凡音
- 发烧人声,个人觉得值得珍藏。首次破例不发全集,实在是这张发烧的翻唱专辑很值得一听才推荐,
- 12 凡体
- 犹言俗体。指世俗流行的诗风。
- 13 凡是
- 【释义】只要是;总体概括之词,指某个范围内的一切:~新生的事物总是在同旧事物的斗争之中成长起来的。
- 14 凡猥
- 凡猥是平庸鄙陋。出自《晋书·刘寔传》:“夫一时在官之人,虽杂有凡猥之才,其中贤明者亦多矣,岂可谓皆不知让贤为贵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