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读音
鹅口疮的意思
词语解释:
鹅口疮
(1) 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病,其特点为口腔内白色斑块形成,斑块常并合成一假膜,尤发生于衰弱的儿童、成人或鸟类,系由白假丝酵母( Candida albicans )所引起
英
引证解释
⒈ 病名。患者多为幼儿,病原体是鹅口疮菌,症状是口腔黏膜发红并形成白膜。
国语词典
病名。由真菌中的变白菌所引起。感染时口腔黏膜发生白点,哺乳的婴儿常患此病。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鹅口疮 科普中国
鹅口疮造句
- 当鹅口疮来袭,很多女人都选择用一桶酸奶来对抗激烈的灼痛。
- 鹅口疮通常是由于酵母的过度生长引发的.它会导致外阴瘙痒及溃烂一般伴随着白带.女性间的性可能传递这种疾病.口交的传播几率较低.
- 我已经尽量小心动作轻柔了,她还是会出现鹅口疮,并且已经开始不耐烦。
- 其释放出的气体比鹅口疮淡,并有特殊的气味。
- 虽然鹅口疮不会导致死亡,但却可能导致口腔疼痛,吞咽困难。
- 如果你有糖尿病,你也可能存在口腔真菌感染的风险,这也被称为口腔念珠菌感染或鹅口疮。即使你使用假牙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
- 该软件可以分割成算法,如语音识别软件大部分每个物种的独特性鹅口疮。处理后,个别通话更加明显。
- 如果服用预防类的药物有可能会引起舌头和喉咙酸痛,最终导致声音嘶哑或者口腔感染(又叫鹅口疮)。
- 其实可能的原因有尿布疹、鹅口疮、食物过敏、乳头混淆、奶量太少等等。
- 认为严重而持久的鹅口疮应警惕艾滋病。
鹅口疮相关词语
- 1 鹅蛋脸
- 鹅蛋脸是大多数东方女生最标准的脸型,又称椭圆脸。鹅蛋脸和长脸的区别在于鹅蛋脸横向是以眼睛的比例刚好是脸颊宽度的五分之一,纵向是额头、鼻子、到下巴也刚好是相等的鹅蛋脸。
- 2 鹅肠菜
- 别名:牛繁缕、鹅肠草、石灰菜、大鹅儿肠、鹅儿肠,拉丁文名:Myosoton aquaticum Moench.石竹科、鹅肠菜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须根。茎上升,多分枝,长50-80厘米,上部被腺毛。
- 3 鹅羣帖
- 亦作“鹅群帖”。世传为 王羲之 子 献之 手笔,实为 南朝 宋 以后好事者傅会 王羲之 写《道德经》换鹅事所伪造。清 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字倣《鹅群帖》,文成鸡卵碑。”参阅 宋 黄庭坚《山谷题跋·鹅群帖》、宋 黄伯思《东观馀论·法帖刊误下》。亦省称“鹅帖”。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凡遇名流,即索新句,视其地之宽窄,以为字之大小,或作《鹅帖》行书,或作蝇头小楷。”
- 4 鹅管石骨
- 来源 为腔肠动物树珊瑚科栎珊瑚的石灰质骨骼或矿物钟乳石的细长尖端部分。
- 5 鹅羣
- 1.亦作"鹅羣"。 2.指鹅。 3.形容呼喊之声纷乱嘈杂。 4.天鹅。
- 6 鹅存礼废
- 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 7 凡口
- 凡口铅锌矿现隶属于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已探明地质储量和铅锌精矿生产量最大的矿山之一。矿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北东48公里,地处粤北灵秀之地的仁化县境内,距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仅17公里。矿区公路与省道相接,铁路与京广线相连,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 8 反咬一口
- 反咬一口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ǎn yǎo yī kǒu,意为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反过来诬赖对方,比喻干了坏事的人反过来诬谄受害者或干坏事的首要分子嫁祸于胁从者,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
- 9 反口
- 反口,拼音是fǎnkǒu,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推翻原来说的话;反悔。
- 10 饭口
- 饭口,注音fàn kǒu,释义:(~儿)吃饭的当口儿。
- 11 饭来张口
- 释 义 :指吃现成饭而不劳动,多为贬义词,
- 12 饭来开口
- 指吃现成饭。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同“饭来张口”。
- 13 鹅毛
- 鹅毛:李治廷演唱歌曲
- 14 鹅溪蠒
- 鹅溪蠒,拼音是é xī jiǎn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鹅溪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