瘖蝉读音
瘖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蝉的一种。指初不发音,及得寒露冷风乃鸣的蝉。
引证解释
蝉的一种。指初不发音,及得寒露冷风乃鸣的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蚱蝉》:“未得秋风,则瘖不能鸣,谓之哑蝉,亦曰瘖蝉。”《骈雅·释虫鱼》:“闇蜩,瘖蝉也。”参见“ 喑蝉 ”。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瘖蝉
瘖蝉相关词语
- 1 瘖士
- 犹隐士。 明 高启 《咏隐逸·王绩》:“结庐河渚北,喜与瘖士隣。”
- 2 瘖俗
- 瘖默质朴的习俗、风气。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于濆》:“﹝ 濆 ﹞患当时作诗者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能返棹下流,更唱瘖俗,置声禄於度外,患《大雅》之凌迟,使耳厌 郑 卫 ,而忽洗云和,心醉醇醲,而乍爽玄酒。”
- 3 瘖涩
- 瘖涩
- 4 瘖聋
- 2.喻对事物不闻不问,闭目塞听。《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 永平 五年,诏书捕男子 周虑 。 虑 素有名称,而善於 敏 , 敏 坐系免官。及出,叹曰:‘瘖聋之徒,真世之有道者也,何谓察察而遇斯患乎?’” 宋 梅尧臣 《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后得其简因叙下情》诗:“偶尔道瘖聋,多疑已窃指。”
- 5 御蝉香
- 御蝉香,读音yù chán xiāng,汉语词语,释义是瓜名,出处是《清异录·御蝉香》。
- 6 爚蝉
- 爚蝉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uè chán,指举火诱蝉。
- 7 蚱蝉
- 异名:鸣蜩、马蜩、蟧、鸣蝉、秋蝉、蜘蟟、蚱蟟和知了等等。黑蚱 ,雄虫体长而宽大,长4.4~4.8厘米,翅展12.5厘米,雌虫稍短;黑色,有光泽。头部横宽,中央向下凹陷,颜面顶端及侧缘淡黄褐色。复眼1对,大而横宽,呈淡黄褐色;单眼3个,位于复眼中央,排列呈三角形。触角短小,位于复眼前方。
- 8 仗马寒蝉
- 仗马寒蝉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释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像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 9 万马齐瘖
- 万马齐瘖,读音wàn mǎ qí yīn,汉语成语,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形容局面沉闷。
- 10 合蝉
- 合蝉,是汉语词汇,拼音是hé chán,古弩名。即连弩。装有机栝,可连续发射。
- 11 寒蝉效应
- 寒蝉效应着重涉及个人思想、言论、集会等核心价值和自由权利的社会存在及其影响。或专指人民因恐惧于遭受国家刑罚,或是无力承受所必将面对的预期耗损,就必将放弃行使其正当权利,进而打击公共事务、社会道德、个人信心。提醒社会个体必须及时关注、思考由于压制行为、动用戒严措施、轻易兴讼等预后不良及其利害关系,和在助益于思考层面的重要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2 新蝉
- 新蝉(xīn chán )是汉语词语,意思是初夏的鸣蝉。
- 13 瘖默
- 瘖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īn mò,指缄默,闭口不言。
- 14 瘖疾
-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说话的病症。《北史·齐安乐王仁雅传》:“ 安乐王 仁雅 ,从小有瘖疾。”《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 吴越王 弘俶 归 查文徽 於 唐 , 文徽 得瘖疾,以工部尚书致仕。” 宋 陈亮 《喻夫人王氏改葬墓志铭》:“ 知方 有瘖疾,夫人怜之,亦令得所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