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合读音
气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意气相投。
引证解释
⒈ 意气相投。
引唐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南謁裴施州,气合无险僻。”
《三国志平话》卷上:“﹝张飞﹞邀德公同坐,三盃酒罢,三人同宿昔交,便气合。”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气合 (汉语词汇)
气合相关词语
- 1 气动
- 气动是利用撞击作用或转动作用产生的空气压力使其运动或作功,气动就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带动机械完成伸缩或旋转动作。因为是利用空气具有压缩性的特点,吸入空气压缩储存,空气便像弹簧一样具有了弹力,然后用控制元件控制其方向,带动执行元件的旋转与伸缩。从大气中吸入多少空气就会排出多少到大气中,不会产生任何化学反应,也不会消耗污染空气的任何成分,另外气体的粘性较液体要小,所以说流动速度快,也很环保。
- 2 气咽
- 气咽是汉语词汇,读音是qìyè,意思是呼吸阻塞。
- 3 气噎
- 气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ì yē,是指气息哽噎。气得说不出话。
- 4 气昏
- 气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ì hūn,是指气质昏浊。
- 5 气厥
- 气厥在古籍中有两处代指,一是指中气衰竭,或气机怫郁上逆而厥者。《景岳全书·厥逆》:“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以回阳饮、独参汤之类主之。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经》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即此类也。治宜以排气饮,或四磨饮,或八味顺气散、苏合香丸之类,先顺其气,然后随其虚实而调理之。又若因怒伤气,逆气旋去而真气受损者,气本不实也。再若素多忧郁恐思而气怯气陷者,其虚尤可知也。若以此类而用行气开滞等剂,则误矣。”气厥亦称中气。《证治要诀·厥》:“气厥,即中气。”《丹溪心法·厥》:“气厥者,与中风相似,何以别之?风中身温,气中身冷。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如有痰,以四七汤、导痰汤服之。”二是病理名词,指气逆。
- 6 气血方刚
- 犹血气方刚。指精力正值旺盛。
- 7 气核
- 指山石。语出 晋 杨泉 《物理论》:“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 清 黄景仁 《女娲庙》诗:“扪虚填气核,凿空逗天光。”
- 8 气吞宇宙
- 犹气吞山河。《旧五代史·李袭吉传》:“ 李太原 喘喘馀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
- 9 气习
- 释义:1.风气和习俗。 2.气质;习性。 3.指诗文风格。
- 10 气哄哄
- 气哄哄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ì hōng hōng,形容生气而说话粗声粗气的样子。
- 11 气包子
- 别名山石榴、糖罐子、黄茶瓶、灯笼果。葫芦科赤雹属植物赤雹Thladiantha dubia Bunge,以果实及块根入药。是一种由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红熟时于10~11月间采摘,呈倒卵型,略似花瓶,长约3厘米,直径1~2厘米,外皮红黄色或红棕色,上端宿萼为盘状,下端渐尖,果皮外面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的残痕,触之刺手。本品资源丰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均有分布。
- 12 气忿
- 气忿是一个词语,意思是气愤。
- 13 气义相投
- 气义相投是汉语词汇,读音是qìyìxiāngtóu,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 14 气情
- 指情欲。《管子·禁藏》:“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故意定而不营气情。气情不营,则耳目谷,衣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