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而不漏读音
疏而不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疎而不漏"。 2.谓法网虽宽﹐并无遗漏者。语本《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3.简要而不遗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疎而不漏”。
⒉ 谓法网虽宽,并无遗漏者。
引语本《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北史·倭传》:“暨箕子避地朝鲜,始有八条之禁,疏而不漏,简而可久,化之所感,千载不絶。”
明王錂《寻亲记·惩恶》:“天网疎而不漏。 张敏这廝呵,你为人太不悛,从前作过,赦后结寃,万剐凌迟谁见怜!”
⒊ 简要而不遗漏。
引《隋书·律历志下》:“日之与月,体同势等,校其食分,月尽为多,容或形差,微增亏数,疎而不漏,纲要克举。”
唐刘知几《史通·补注》:“切惟范曄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疎而不漏,盖云备矣。”
唐刘知几《史通·书事》:“夫记事之体,欲简而且详,疎而不漏。”
国语词典
语本《老子.第七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后以疏而不漏比喻法网虽宽大松散,但绝不会让犯罪者逃脱。《北史.卷九四.高丽等传.论曰》:「暨箕子避地朝鲜,始有八条之禁,疏而不漏,简而可久,化之所感,千载不绝。」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三三出》:「天网疏而不漏,张敏这厮呵!你为人太不悛,从前作过,赦后结冤,万剐凌迟谁见怜!」亦指内容简要却不遗漏。唐.刘知几《史通.卷五.补注》:「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疏而不漏 (词语)
疏而不漏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一字不漏
疏而不漏造句
- 暴徒丧心病狂,滥杀无辜,岂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没蹦达几天,就被绳之以法了。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犯罪分子都休想逃脱。
- 最近通过全国统一行动,一大批在逃犯被缉拿归案,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疏而不漏,公安人员只用了两天就抓住了这个持枪在逃犯。
- 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隐藏了十几年的杀人犯终于被逮捕归案了。
- 这个横行不法的大盗,终于被捉拿归案,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公安人员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抓住了这个持枪在逃犯。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群歹徒一定会被绳之以法的。
- 他杀人后就逃走了,殊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于还是被捕归案。
-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者绝无法一直逍遥法外。
疏而不漏相关词语
- 1 疏不破注
- 疏不破注是训诂学术语。指在作疏时完全依照注文诠释,不改变旧注的任何观点。这种做法,是唐代注释家的成例。疏即正义,是对“注”解释,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书的范围即属不破注。
- 2 疏落
- 疏落,指稀疏零落。
- 3 疏阔
- 见《汉书·贾谊传》:“天下初定,制度疏阔。”
- 4 疏虞
- 宋 范仲淹 《再奏辩滕宗谅张亢》、《宣和遗事》后集都有解释。
- 5 疏忽大意
- (1) 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的,粗心的 例 告诉护士,手术中万万不可疏忽大意 英 neglectful
- 6 疏漏
- 释义: 1.粗略错漏;疏忽缺失。2.轻率,不谨严。3.破漏,破敝。4.泄露;走漏。5.引申为脱逃。
- 7 疏浅
- 释义:1、粗疏肤浅。2、轻率浅薄。3、疏远淡漠。
- 8 疏散
- 疏散,指疏远离散;驱散;把密集的人员、物质、装备分散开。见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白岸亭》诗:“荣悴迭去来,穷通成休戚。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
- 9 疏宕
- 疏宕,有放达不羁、恬淡隽永等意思。
- 10 疏慵
- 疏慵,拼音shū yōng,意思是亦作“疎慵”疏懒;懒散。
- 11 疏野
- 词语】:疏野【注音】:shū yě亦作“疎野”或“踈野”。释义(1).犹旷野。 唐 李翱 《戏赠诗》:“县君好砖渠,绕水恣行游。鄙性乐疎野,凿地便成沟。” (2).粗略草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 李季节 著《音韵决疑》,时有错失; 阳休之 造《切韵》,殊为疎野。”(3).放纵不拘。
- 12 疏眉朗目
- 1.眉宇开阔﹐眼睛明亮。
- 13 疏理
- 疏理:中医名词。指腠理粗疏。《素问·异法方异论》:“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 14 疏放
- 疏放,是指那种似乎遵循自然,不加雕琢、不论粗细、文思放纵、率意挥写的风格形态。疏放之作往往谐趣不羁,随和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