肨袄读音
肨袄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大棉袄。
引证解释
大棉袄。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枲著》:“古緼袍,今俗名肨袄。”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肨袄相关词语
- 1 胖袄
- 胖袄,一种戏剧服装。传统戏中演花面者身须魁梧,方显威严,其袍内衬着的厚棉马甲,即名胖袄。
- 2 袷袄
- 袷袄,读音jiá ǎo,汉语词语,释义为夹袄。
- 3 金袄子
- 金袄子,jīn ǎo zǐ,属于蛤蟆的一种。
- 4 青衲袄
- 补缀过的青色夹衣﹐指贫民之服。亦借指贫民。
- 5 黄绵袄
- 范叔锦袍暖一身,大裘只盖洛阳人。九州四海黄绵袄,谁似天公赐予均。
- 6 黄绵袄子
- 用 法 作主语、宾语;指太阳。
- 7 黄袄
- 比喻冬天的太阳。
- 8 凤袄
- 凤袄绣有凤凰花饰的绸袄。为古代妇女受皇帝赐封所穿。
- 9 千张袄
- 是临清的传统名牌产品,远近驰名。
- 10 肨肛
- 肥大。
- 11 纸袄
- 纸制的有衬里的上衣。古代道家、隐士或贫民常有衣之者。 唐 殷尧藩 《赠惟俨师》诗:“云锁木龕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宋 曾慥 《集仙传》:“ 王先生 隐 王屋山 ,常衣纸袄,人呼 王纸袄 。” 元 张可久 《醉太平·山中小隐》曲:“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绦。一壶村酒话渔樵,望 蓬莱 缥缈。”
- 12 红衲袄
- 红衲袄,读音是hóng nà ǎo,汉语词语,意思是红色的补缀上衣,也是曲牌名。
- 13 红袄军
- 红袄军是指中国金末山东、河北农民起义军。在蒙古侵金的同时,山东、河北地区的人民,纷纷举行了反抗金朝黑暗统治的武装起义,少者数万人,多者至数十万。起义者穿红袄作标记,故名“红袄军”。
- 14 箭袄
- 射士穿的短袄。《花月痕》第四八回:“ 掌珠 、 宝书 ,首缠青帕,身穿箭袄,腰系鱼鳞文金黄色两片马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