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读音
点名的意思
词语解释:
点名
(1) 按顺序叫名字
英
(2) 指出某人的姓名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查点人员数目时依次叫名字。
引宋汪元量《湖州歌》之七七:“诸行百戏都呈艺,乐局伶官叫点名。”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学道出来点名,点到童生金跃,匡超人递个眼色与他。”
吴组缃《山洪》三一:“各队集合,先由队长点名。”
⒉ 指名。
引巴金《怀念萧珊》一:“从外地到作协分会来串连的人可以随意点名叫我出去示众,还要自报罪行。”
柯岩《船长》:“那个老船长从来没正眼看过贝汉廷一眼,但在挑选二副时,他却点名要贝汉廷。”
⒊ 指装点门面。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止生得他一个,甚是娇养溺爱,从小不教他出外边来的,只在家中读些点名的书籍。”
王古鲁注:“吴俗语中,至今称人名不符实的做‘叫名头’……此处的点名是説‘敷衍门面’的意思。”
国语词典
按名册点唤。
如:「长官为了要了解他的能力,点名要他做这件事。」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点名
点名造句
- 听到老师不点名的批评,小芳如坐针毡,感到十分难过。
- 校长点名批评了不守纪律的同学。
- 依稀记得小时候挑灯夜战时的孤寂,记得抓耳挠腮想素材时的苦闷,记得奋笔疾书时那畅快淋漓的舒畅,记得被老师点名表扬时的脸红心跳,这一切恍如梦境般在我的眼前飞快地闪现。
- 新生人很多,点名就用了员缘分钟。
- 孩这次考了一百分还在班上被点名表扬了,如今他真是满面春风,那高兴劲儿掩都掩不住。
- 今日给你点名分,你可别就狐假虎威,到处招摇惹事。
- 也正是因为如此,眼尖的谭咏麟当场点名让这位粉丝上台做游戏。
- 点名簿上的名字又多了许多新的,陌生的,离开的人被用黑色的水笔无情的划去一道线,连名字也模糊不清。
- 两人自然谁都不肯让步,其他部门的人也都三缄其口,即使被点名说道,也是装作糊涂,说的含糊不清,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得罪哪一方,日子都不好过。
- 一位金庸的同年级博士生同学对记者说,他在学校没见过金庸,第一次班会,老师点名“查良镛”,金大侠就没到。
点名相关词语
- 1 点计
- 点检计算。
- 2 点将
- 点将,指戏曲中主帅对将官点名分配任务,比喻叫出人名要他做什么事。语出明 秦徵兰 《天启宫词》之六二:“星名次第列银光,点将标题当饮章。”
- 3 点水不漏
- 一点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 4 点试
- diǎn shì 1.考核;试验。 2.燃点试验。
- 5 点觑
- 点觑是汉语词汇,读音是diǎnqù,指查看。
- 6 点佥
- 查点检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谷·催征》:“於开报点佥时,须验其人之相貌奸良,家道厚薄,并令该粮房及里甲等保结。”
- 7 点瓜
- 点瓜,拼音是diǎn ɡuā,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点播瓜种。
- 8 点媂
- 女貌。
- 9 点翠
- 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只要在使用过程注意保护,光泽和色彩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晚清到民国仍然流行后因全面抗战爆发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依托于人们对漂亮美好事物的追求。现在已可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工艺得以传承。
- 10 点验
- 点验是汉语词汇,拼音dǐan yàn,解释为指逐一查对检验。
- 11 点穴
- 点穴又称打穴,打穴有七种:斫、戳、拍、擒、拿、撞、闭,点穴法中以指点啄为最常见,又有一指点、二指点,撮指点等等。
- 12 点召
- 【引证解释】点调征召。《新唐书·陆贽传》:“请神策军及将家子占而东者追还之,凡京师税间架、榷酒、抽贯、贷商、点召之令,一切停之,则端本整棼之术。”
- 13 点勘
- 【释义】:1.校对勘正文字。 2.检点查看。
- 14 点手划脚
- 点手划脚,读音diǎn shǒu jí jiǎo,汉语成语,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出自《初刻拍案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