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润读音
濡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濡润
(1) 沾湿;滋润
英
引证解释
⒈ 沾湿;滋润。
引《初学记》卷二六引三国魏傅巽《七诲》:“濡润细滑,流泽芬芳。”
南朝宋鲍照《岁暮悲》诗:“霜露迭濡润,草木互荣落。”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昨夜丑刻后雷雨甚大,今晨又雨,巳刻始止。各处田畴得此濡润,晚稻、杂粮或可与早稻同占丰稔也。”
⒉ 犹润笔。撰写文稿的酬金。
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维立成数百言,有燕许风骨,厚获濡润。”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太宗时, 禹偁为翰林学士,尝草继迁制,遗马五十匹,以备濡润。 禹偁以状不如式,却之。”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埋铭》:“陆经多与人写埋铭,颇得濡润。”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濡润
濡润相关词语
- 1 濡翰
-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终夜不遑寐,叙意於濡翰。” 晋 陆机 《文赋》:“始踯躅於燥吻,终流离於濡翰。” 唐 李咸用 《谢友生遗端溪砚瓦》诗:“寻常濡翰次,恨不到 端溪 。” 唐 皇甫冉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诗:“濡翰生新兴,羣峯忽眼前。”
- 2 濡沫
- 濡沫,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意为泉水快要干涸了,里面的鱼儿互相依偎着,用嘴里吐出的泡泡来滋润对方以保持湿润。后遂以“濡沫”等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后来衍生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 3 濡须坞
- 濡须口实指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濡须山在今含山县东关镇境,临河设关谓东关;七宝山在今无为县黄龙乡境,临河设关谓西关。两山对峙,形势险要,为巢湖的出口,曾为吴魏相争的古战场。
- 4 濡缕
- 濡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rú lǚ,意思是沾湿一缕。形容沾湿范围极小。引申指力量微弱。
- 5 濡泽
- 沾润。喻获得恩惠。《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玫 《异闻集·柳毅》:“后居 南海 ,仅四十年,其邸第舆马珍鲜服玩,虽侯伯之室,无以加也。 毅 之族咸遂濡泽。”
- 6 濡化
- 根据《牛津英语大词典》第819页,“en-”是前缀,有“in,inside”的意思。在822页,该字典对“enculturation”解释为:“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values and norms of a society are passed on to or acquired by its members”价值观和社会准则被该社会成员传承或习得的过程。
- 7 濡首
- 埋头;专心致志。
- 8 濡煦
- 亦作'濡煦'。比喻人在困境中以微力相救助。
- 9 濡沾
- 濡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rú zhān,是指沾湿。
- 10 濡渍
- 浸泡。《素问·痿论》:“有渐於溼,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溼。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 11 濡写
- 濡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rú xiě,是指因水湿阻于肠胃,脾虚不能制水导致的腹泻。
- 12 濡迟
- 濡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rú chí,是指迟滞;缓慢。
- 13 濡须
- 濡须,三国时古城,现安徽省无为县城北边,东南孙权曾建有濡须口,为战时港口,蒋钦、周泰、朱桓、骆统、朱然先后担任濡须督而镇守此地。现无为县内仍建有濡须宾馆,以纪念曾经的辉煌时刻。无为县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新的开发区,连接长三角,依芜湖等良港,广招海内客商。
- 14 濡墨
- 濡墨是汉语词语。意思是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