梃棒读音
梃棒的意思
词语解释:
棍棒。
引证解释
⒈ 棍棒。
引邹鲁《河南举义》:“是役各省同志虽多,以河南人最为勇猛,如张国威等,各以梃棒冲锋。”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梃棒
梃棒相关词语
- 1 梃刃
- 梃刃是汉语词汇,意思是棍棒和刀。
- 2 梃杻
- 泛指刑具。梃,杖;杻,手铐。 清 姚燮 《双鸩篇》诗:“天上所无陌路有,陌路何能避梃杻。”
- 3 出头棒子
- 出头棒子,是汉语词汇,拼音是chū tóu bàng zǐ,是指衙役受了贿赂,在打板子时,以板头着地,好象打得很重,但受刑人受伤并不很重的一种打法。
- 4 限棒
- 限棒,拼音是xiàn bàng,汉语词语,指为差役在限期内未能完成任务而受的棒刑。
- 5 打一棒快球子
- 比喻做事、说话直捷爽快。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你真个不曾使他来,这妮子不贤达!打一棒快毬子,你舍得 宋引章 ,我一发嫁你。”
- 6 硬棒棒
- 硬棒棒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ng bàng bàng,意思是结实。
- 7 硬棒
- 硬棒,拼音为yìngbɑng,汉语词语,是指结实有力。
- 8 杖棒
- 《周书·泉企传》:“ 企 令 仲遵 率五百人出战……矢尽,以杖棒扞之,遂为流矢中目,不堪复战。”
- 9 大棒政策
- 美国第26届总统T.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他任内(1901~1909)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罗斯福根据A.T.马汉的制海权理论,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
- 10 执梃
- 手执梃杖。指持梃作仪卫前导。 宋 时,天子于宫中,仪卫有主辇二十四人,辇头一人穿紫绣袍,执涂金裹银杖作督领。宰相、翰林学士、御史则用穿朱衣的吏役呵道,“以梃叩地警众”。三司副使“唯乘紫丝暖座,从人队长持破木梃。”《宋史·南汉世家》:“臣率先来朝,愿得执梃,为诸国降王长。”参阅《宋朝事实类苑·官职仪制》、《宋史·仪卫志二》。
- 11 最棒
- 最好。
- 12 一棒子
- 一棒子,读音为yī bàng zi,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一瓶。
- 13 梃子
- 指器物的柄把。 史阜民 《十八列火车》:“用螺丝搬子代替螺丝梃子?没有螺丝帽子拧住,它不滑下来吗?”
- 14 梃击
- 持棍棒殴击。也泛指以暴力攻击。或指晚 明 三案之一的梃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