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李嫌瓜读音
避李嫌瓜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后以'避李嫌瓜'表示避免嫌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避瓜防李”。
引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清杨潮观《信陵君义葬金钗》:“他正气邪难犯,咱贞魂死不差。还只为守宫闈,避李嫌瓜。”
清李渔《慎鸾交·赠妓》:“我和他呵,避瓜防李,终朝相对如宾。”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避李嫌瓜
避李嫌瓜相关词语
- 1 避命
- 二、回避皇帝的征召或命令。泛指隐士拒绝出仕,抑或在家待命。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乔玄传》:“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
- 2 避难就易
- 避难就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ì nán jiù yì,意思是躲开难的,去找容易的做。也指做事情先从容易的做起。
- 3 避怕
- 避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pà ,是指躲避,害怕。
- 4 避去
- 避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qù,是指避开;离去。
- 5 避权
- 唐 元稹 《阳城驿》诗:“避权如避虎,冠豸如冠猴。” 宋 余靖 《题刘太傅栖心亭》诗:“宏构小侯第,避权长掩关。” 清 戴璐 《藤阴杂记》卷八:“ 章武 能循礼,阴乡雅避权。”
- 6 避诎
- 避诎,拼音为bì qū ,意思是避忌。
- 7 避殿损膳
- 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 8 避骢
- 避骢,指回避侍御史。
- 9 避朝变服
- 避朝变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zhāo biàn fú,是指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罢朝贺,变服饰,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 10 避案
- 避案,读音为bì àn ㄅㄧˋ ㄢ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罪犯作案后逃避追究。
- 11 避宠
- 避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chǒng,意思是躲避帝王宠幸、避仕。
- 12 避稽
- 《唐律·诈伪·盗宝印符节封用》:“即事直及避稽而盗用印者,各杖一百。”
- 13 避路
- 避路,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有避退让路等意思。
- 14 避灶
- 避灶,读音是bì zào,汉语词语,指的是避人而不当灶。
大家在问
避 字的笔顺写法
避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避 ”字共有16画,笔顺写法是:横折 横 撇 竖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点 横折折撇 捺
2、避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