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鳀读音
东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国名。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
引《汉书·地理志下》:“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为二十餘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晋左思《魏都赋》:“於时东鯷即序, 西倾顺轨。”
后偶以代指日本。章炳麟《秋夜与黄侃联句》:“将非天帝醉,金版资东鯷。”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东鳀
东鳀相关词语
- 1 东堂
- 释义:1、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2、习射的场所。3.指 晋 宫的正殿。晋武帝 时 郤诜 于 东堂 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4.宋 毛滂 的号。
- 2 东平献颂
- 后因以“东平献颂”为宗室歌颂帝德的典实。《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昔 唐叔 归禾, 东平 献颂,斯皆骨肉赞美,以彰懿亲。”
- 3 东亩
- 谓使田垄东西向。《左传·成公二年》:“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杨伯峻 注:“晋在齐之西,若齐之垄亩多为南北向,则沟渠与道路亦多南北向,於晋之往东向齐进军,地形与道路有所不利,故晋以‘尽东其亩’为媾和条件之一。”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齐封惧东亩,亦可惩骄泰。”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若三战俱败,举齐国皆晋所有,何必质母东亩为哉?”
- 4 东原
- 古地区名,即汉东平郡地,“东平”因《尚书·禹贡》中的“东原厎(此处读zhì,同致;厎还是底的异体字)平”得名。相当今山东东平、汶上和宁阳一带,包括东平南部、汶上北部和宁阳西北部及周边地区。
- 5 东园器
- 皇室﹑显宦死后用的棺材。
- 6 东走迷
- 《韩非子·说林上》:“ 慧子 曰:‘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故曰,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本谓同一行为,目的各异。后以“东走迷”谓形似实异的迷人现象。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为道之士,不营礼教,不顾大伦,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此亦东走之迷,忘葵之甘也。” 唐 李白 《赠范金卿》诗之一:“君子枉清盼,不知东走迷。离家未几月,络纬鸣中闺。”
- 7 东扭西捏
-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 8 东溟臣
- 东溟臣,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东溟臣”即那“东海之波臣”,后遂以“东溟臣”比喻陷入困境亟待解救之人。
- 9 东林党
- (概述内图片来源)
- 10 东南欧
- 东南欧地处欧洲和亚、非两洲的交接处,濒黑海、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历史上曾为欧亚非三洲经济和文化的交汇要地,极富战略意义。
- 11 东挪西凑
-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
- 12 东坡巾
- 东坡巾,古头巾名,又名乌角巾,相传为宋苏东坡(苏轼)所戴,故名东坡巾。其巾制有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内墙稍窄小。前后左右各以角相向,戴之则有角,介在两眉间。
- 13 东维
- 东维是词语,拼音是dōng wéi,泛指东方。
- 14 东省
- 不同历史时期所指有所区别。解释有五,南朝萧齐指集书省,唐指门下省,宋指秘书省,明清指山东省,民国则指东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