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迹读音
兽迹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兽的足印
引证解释
⒈ 见“兽跡”。亦作“兽蹟”。兽的足印。
引唐皇甫曾《遇风雨作》诗:“兽跡不敢窥,马蹄惟务速。”
宋梅尧臣《昆丘》诗:“隋家宫殿昔初成,不道荒凉兽迹行。”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兽迹
兽迹,兽的足印。兽迹相关词语
- 1 兽伏
- 1.谓兽类因恐惧而俯伏。2.指如兽之蛰伏。3.喻人因害怕等原因而降伏顺服。
- 2 兽穷则啮
- 【事例】~,于是奸苗倡言逐客民,复故地,而群寨争杀百姓响应矣。 ★清·魏源《圣武记》卷七
- 3 兽人
- 关于Orc一词的来源,较通行的说法是,Orc/Ork(半兽人) 此字是由拉丁文Orcus,一位神祇的称号“冥王”(Pluto)转变而来;Pluto在之后被直接用以称呼阴间。后来,在德文中此字以去掉原本拉丁文字尾的形态出现,成为较接近Orc的字型。
- 4 兽工
- 兽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òu gōng,是指兽工,即制皮革的工匠。
- 5 兽锦
- 锦类名。织有兽形图案的锦缎。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出土的丝织物中较常见。
- 6 兽镮
- 同“ 兽环 ”。 唐 陆龟蒙 《连昌宫词·门》:“金铺零落兽环空,斜掩双扉细草中。”《宣和遗事》前集:“见一座宅,粉墙鸳瓦,朱户兽环。” 清 赵翼 《门神》诗:“日傍兽环身不动,夜同鱼钥目常开。”
- 7 兽脊
- 野兽的脊椎,脊柱,现在简称为兽脊!
- 8 兽君
- 兽君,是汉语词汇,注音是ㄕㄡˋ ㄐㄩㄣ,释义是虎的别称。
- 9 兽迒鸟迹
- 指鸟兽之迹。
- 10 兽心
- 《兽心》是罗臻执导,李修贤、黄锦燊等参演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香港某离岛别墅,深宵,年迈的大富翁榕生离奇堕楼毙命后发生的故事。
- 11 兽困则噬
- 兽困则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òukùnzéshì,原意是兽陷困境要咬人。现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 12 兽物
- 泛指兽类动物。《周礼·天官·兽人》:“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兽物。” 贾公彦 疏:“春秋寒温适,故兽物皆献之。” 沈从文 《边城》一:“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 13 兽聚鸟散
- 像鸟兽一样时聚时散。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 14 兽医
- 兽医是指给动物进行疾病预防、诊断并治疗的医生。具体说来说,兽医是利用医学方法促进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水生动物)机体与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一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