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组词

寺组词

寺”字组词共收录210条,如:寺丞、寺主、寺人;其中“寺”开头的词语有录22条,“寺”字在中间的有录9条,如:北寺狱、炳灵寺石窟、化度寺碑等;“寺”在结尾的词语有录173条;如:庵寺、白马寺、保圣寺等!

寺开头的词语

1

寺人

古称宫内供使令的小臣。即后世所称的宦官、太监。
2

寺庙

(1) 供奉神佛或圣贤的处所 英 temple
3

寺院

(1) 指供奉神佛的庙宇,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 英 temple;monastery
4

寺丞

官署中的佐吏。
5

寺观

(1) 寺和观的统称 英 Buddhist and Taoist temples
6

寺监

古时太常寺﹑光禄寺﹑将作监﹑都水监等寺﹑监两级官署的并称。
7

寺洼文化

中国原始社会晩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故名。主要分布在甘肃临洮以南至会川之间洮河两岸一带。以马鞍形侈口平底的陶器为基本特征,已出现铜器。年代约当于中原的周代,可能是氐﹑羌族的原始文化。
8

寺主

1.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东汉时立白马寺,有知事之名,东晋以后始称寺主。 2.宋政和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9

寺庵

僧或尼所居的寺庙。
10

寺卿

九寺大卿的简称。汉称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的长官为九寺大卿,以后各朝名称略有不同。亦以泛指显宦。

寺在中间的组词

1

北寺狱

东汉黄门署属下的监狱。主鞫禁将相大臣。因署在宫省北,故名。
2

炳灵寺石窟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炳灵为藏语译音,是“十万佛”之意。现存主要窟龛集中在下寺沟西岸南北长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附近的佛爷台、洞沟、上寺等处,也有零星的窟像和壁画。较完整的窟龛共有195个。遗存的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躯,壁画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书或刻石纪年铭文6处。第169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造像题铭,是目前全国石窟中最早的题记。据文献和洞窟发愿文记载,开窟始于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诸代续有建造。
3

化度寺碑

全称"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伯药撰,欧阳询书,贞观五年刻。原石宋已断缺,敦煌石室曾发现宋以前拓本。此碑书法醇古,丰腴悦泽,笔力雄浑,法度严整。清翁方纲对此碑评价极高,认为《化度寺碑》胜于《九成宫碑》,为欧阳询著名的代表作品。
4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又称“释迦舍利灵通之塔”,也称“灵通万寿宝塔”、“释迦舍利灵通宝塔”,因通体白色,故俗称“白塔”,元时有“金城玉塔”之美誉。
5

许明寺镇

许明寺镇位于长江北岸,与垫江、忠县接壤,距县城64公里,有丰都“北大门”之称,是丰都目前踞重庆最近的乡镇。
6

古寺青灯

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
7

龙藏寺碑

《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的简称。
8

保圣寺罗汉塑像

宋代泥塑。在今江苏吴县fef1直镇保圣寺内。旧传唐人所塑。原有塑像十八尊,现存九尊。像为彩塑,精美古雅,生动传神。
9

黄门北寺狱

后汉狱名。

寺字结尾的组词

1

庵寺

1.尼寺。2.尼寺、僧寺的通称。
2

白马寺

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建于公元68年。相传蔡b02a、秦景等在大月氏国求得佛法,并邀天竺(今印度)僧人同行,用白马驮经迎归洛阳,并建寺院,以白马命名。占地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等。大雄殿内三尊主佛和十八罗汉像闻名于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保圣寺

在江苏吴县甪直镇。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唐至清均修建。寺内天王殿为宋代遗物,木构虽大部分为明代遗物,但还保存宋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十八尊罗汉塑像,相传为唐杨惠之所作,1927年寺遭大火,现仅存九尊。罗汉形态逼真,形体比例适度,刀法浑厚有力,能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为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塑像之一。
4

保国寺

在浙江宁波市洪塘北面的灵山山岙。建筑依山而起,隐现于层峦迭嶂之间。寺内大雄宝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虽经历代重修,未失宋时原貌,为江南罕见的木构建筑遗物。保国寺四周涧流环绕,满山松竹参差掩映,风景秀丽,是江南名胜之一。
5

报恩寺

古寺名。旧址在今苏州市。相传本为三国吴孙权母吴夫人所建之通玄寺。唐开元中改名开元寺。唐末毁于兵燹。后周显德中,吴越重建寺,移唐报恩山(支硎山)之报恩寺匾额于此,遂袭其名。寺有宝塔十一级,遭火后,南宋绍兴间重建,即现存之北寺塔。参阅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寺院》。
6

北寺

1.监狱名。 2.大理寺的别称。 3.指寺院位置在北者。 4.寺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旧城北部。旧名报恩寺。寺内有北寺塔为游览名胜。
7

城寺

官舍。
8

崇圣寺

寺名。在云南省大理西北点苍山东麓。
9

祠寺

1.祠堂,寺庙。
10

慈恩寺

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宋时已毁,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隋无漏寺旧址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自印度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雁塔,用以收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神龙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曲江上,题名雁塔。雁塔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