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脣亡齿寒
脣组词
脣组词
“脣”字组词共收录39条,如:脣亡齿寒、脣尖舌利、脣枪舌剑;其中“脣”开头的词语有录6条,“脣”字在中间的有录18条,如:搬脣递舌、搬脣弄舌、攧脣簸嘴等;“脣”在结尾的词语有录13条;如:谗脣、湖脣、缄脣等!
脣开头的词语
- 1
脣亡齿寒
- 嘴唇失去,牙齿即要寒冷。比喻互为依存,利害相关。《左传·僖公五年》:“晋侯 復假道於 虞 以伐 虢。宫之奇 諫曰:‘虢,虞 之表也;虢 亡,虞 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其 虞 虢 之谓也。’”脣,一本作“唇”。《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赵 之於 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 赵,明日患及 齐 楚。”晋 袁宏《后汉纪·安帝纪》:“边境者,中国之脣齿,脣亡则齿寒,其理然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六年》:“蒙古 灭国四十,以及 西夏,夏 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 宋。脣亡齿寒,自然之理。”亦作“脣竭齿寒”、“脣揭齿寒”。《庄子·胠箧》:“脣竭则齿寒。”《吕氏春秋·权勋》:“先人有言曰:‘脣竭而齿寒。’”高诱 注:“竭,亡也。”《淮南子·说林训》:“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脣竭而齿寒。”《战国策·韩策二》:“臣闻之,脣揭者其齿寒。”鲍彪 注:“揭,犹反也。”按,此谓反举其唇以向上。
- 2
脣焦舌敝
- 犹口干舌燥。形容费尽唇舌。
- 3
脣齿相依
- 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 吴 蜀 脣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4
脣枪舌剑
- 以唇作枪,以舌为剑。形容言辞犀利辩论针锋相对。
- 5
脣竭齿寒
- 嘴唇失去,牙齿即要寒冷。比喻互为依存,利害相关。《左传·僖公五年》:“晋侯 復假道於 虞 以伐 虢。宫之奇 諫曰:‘虢,虞 之表也;虢 亡,虞 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脣竭齿寒”者,其 虞 虢 之谓也。’”脣,一本作“唇”。《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赵 之於 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 赵,明日患及 齐 楚。”晋 袁宏《后汉纪·安帝纪》:“边境者,中国之脣齿,脣亡则齿寒,其理然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六年》:“蒙古 灭国四十,以及 西夏,夏 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 宋。脣竭齿寒,自然之理。”亦作“脣竭齿寒”、“脣揭齿寒”。《庄子·胠箧》:“脣竭则齿寒。”《吕氏春秋·权勋》:“先人有言曰:‘脣竭而齿寒。’”高诱 注:“竭,亡也。”《淮南子·说林训》:“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脣竭而齿寒。”《战国策·韩策二》:“臣闻之,脣揭者其齿寒。”鲍彪 注:“揭,犹反也。”按,此谓反举其唇以向上。
- 6
脣尖舌利
- 1.言词尖利。
脣在中间的组词
- 1
搬脣递舌
- 挑拨是非。元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这个两头白面,搬脣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 2
搬脣弄舌
- 1.挑拨是非。 2.卖弄口才。
- 3
攧脣簸嘴
- 1.犹言说长道短。
- 4
膏脣拭舌
- 润滑嘴唇﹐拭净舌头。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
- 5
焦脣乾舌
- 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
- 6
焦脣乾肺
- 谓忧心如焚,肺为之枯干。
- 7
驴脣马觜
- 胡扯,瞎说。
- 8
摇脣鼓舌
- 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庄子·盗跖》:“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魏书·萧衍传》:“曲体胁肩,摇脣鼓舌,候当朝之顾指,邀在位之餘论。”亦作“摇唇鼓舌”。宋 洪迈《夷坚甲志·高俊入冥》:“又一女反缚,以钳钳其舌。吏曰:‘生前好摇唇鼓舌者。’”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梁兄 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摇唇鼓舌之外,实在也没有多么大的本领。”亦省作“摇脣”、“摇鼓”、“摇唇”。《北史·尉瑾传》:“好学 吴 人摇脣振足,为人所哂。”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凡封章建议,务更张、喜激昂辈摇鼓捭闔,公悉屏之。”章炳麟《文学总略》:“战国 从横之士,抵掌摇唇,亦多积句,是则耦丽之体,适可称职。”
- 9
摇脣鼓喙
- 犹言摇唇鼓舌。明 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脣鼓喙,詡詡相夸奬。”
- 10
反脣相讥
- 受到指责不服气而反过来对对方加以讥讽。清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误增不字义》:“於是知不善读书而率臆妄改,皆与古人反脣相讥也。”亦作“反唇相讥 ”。 巴金 《秋》一:“‘三妹,你怕什么?我又不会把你嫁给 枚 表弟,’ 觉民 反唇相讥地说。”《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姑娘听出话里带刺,并没反唇相讥。”参见“反脣 ”、“ 反脣相稽 ”。
脣字结尾的组词
- 1
谗脣
- 亦作“谗唇 ”。 谗口;谗舌。 宋宋祁 《文正王公墓志铭》:“谗脣不摇,王室无惎。” 明冯梦龙 定本《邯郸梦·谗人私计》:“俺试把谗唇鼓,应教天眼盲。”
- 2
湖脣
- 湖边。唇,同"唇"。
- 3
缄脣
- 是谓闭口不言。
- 4
绛脣
- 赤色雾气。
- 5
猩猩脣
- 即猩唇。
- 6
摇脣
- 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庄子·盗跖》:“摇脣,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魏书·萧衍传》:“曲体胁肩,摇脣,候当朝之顾指,邀在位之餘论。”亦作“摇唇鼓舌”。宋 洪迈《夷坚甲志·高俊入冥》:“又一女反缚,以钳钳其舌。吏曰:‘生前好摇唇鼓舌者。’”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梁兄 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摇唇鼓舌之外,实在也没有多么大的本领。”亦省作“摇脣”、“摇鼓”、“摇唇”。《北史·尉瑾传》:“好学 吴 人摇脣振足,为人所哂。”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凡封章建议,务更张、喜激昂辈摇鼓捭闔,公悉屏之。”章炳麟《文学总略》:“战国 从横之士,抵掌摇唇,亦多积句,是则耦丽之体,适可称职。”
- 7
反脣
- 1.亦作"反唇"。
- 8
弹脣
- 鼓唇动舌。指喋喋不休地说话。 明孙梅锡 《琴心记·金闺荣返》:“只管唧唧噥噥那些箇女伴弹脣也,羞杀桃花满面娇。”
- 9
朱脣
- 亦作“朱唇”。
- 10
牛脣
- 草名。即泽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