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仿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物仿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2019·宁夏银川质检)下列对某些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其具有叶绿体有关 B.主动运输使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C.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维持血糖稳定 答案C 解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A错误;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一般用来维持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C正确;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D错误。 2.(2019·山东临沂二模)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ATP的合成过程,但对水的生成没有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P不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B.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C.DNP作用于肌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D.DNP能抑制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答案C 解析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因此DNP会影响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错误;根据题意,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ATP的合成,B错误;根据题意,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使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催化形成ATP,导致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C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故DNP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无影响,且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3.(2019·湖南娄底二模)植物对植食性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防御机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有一种热带灌木,当毛毛虫吃掉它的一片叶之后,便不再吃附近的叶片,而是咬食一定距离之外的叶片。有人推测“深度损伤的叶片可能向附近叶片发出某种化学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致病微生物有可能是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B.若此推测成立,接受到信号的叶片也可能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 C.该植物的这种防御机制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D.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观察毛毛虫是否“舍近求远”可用于检验此推测 答案C 解析 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原核生物)、真菌(真核生物)等,A正确;接受信息的植物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可能是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B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切断被咬食叶片与相邻叶片的联系,形成对照,可用于验证推测,D正确。 4.某种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如图为不同月份对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食蚜蝇与瓢虫以蚜虫为食,蚂蚁从蚜虫处获得蜜露,并赶走食蚜蝇和瓢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 方法 B.6月份之前蚜虫种群的生活环境阻力很小 C.蚜虫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敌增多 D.题述生物之间存在着4种.种间关系 答案C 解析 蚜虫的活动范围很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因此题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A正确;6月份之前,蚜虫的个体数急剧增加,说明其种群生活的环境阻力很小,B正确;已知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6月份之后因乔木的幼嫩枝叶很少,蚜虫因缺乏食物来源而导致其种群数量迅速下降,C错误;依题意可知,蚜虫与乔木之间存在寄生关系,食蚜蝇与瓢虫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食蚜蝇与蚜虫、瓢虫与蚜虫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蚂蚁与蚜虫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D正确。 5.(2019·厦门质检)下图表示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 B.可用(NH4)SO4、(NH4)SO4分别代替15NH4Cl、14NH4Cl进行上述实验 C.试管③中b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 D.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答案D 解析 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因此不能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A错误;S不是DNA的特征元素,因此不能用含有标记S的化合物代替15NH4Cl、14NH4Cl进行上述实验,B错误;试管③中a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而b带的DNA的一条链含有14N、一条链含有15N,C错误;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 6.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其中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甲和乙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丙和丁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其中甲的基因型为AbRXTY,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含5条染色体 B.乙的基因型为AbRXTY C.丙含2条常染色体 D.丁的基因型不是aBr就是ABr 答案C 解析 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由于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则该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之间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若A与a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RRXTXTYY、AaBBrr,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者产生甲(AbRXTY)和乙(abRXTY),后者产生丙和丁,即aBr、ABr;若B与b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RRXTXTYY、aaBbrr,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者产生甲(AbRXTY)和乙(ABRXTY),后者产生丙和丁,即aBr、abr。由于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则甲的形成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其含4条染色体,A错误;乙的基因型为ABRXTY或abRXTY,B错误;丙的基因型为aBr或ABr或abr,其含2条常染色体,C正确;丁的基因型为aBr或ABr或abr,D错误。 7.(2019·河南洛阳二模)CO2是生物体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化合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 种植 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当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CO2补偿点将变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因子。与神经调节相比,CO2参与的调节方式在作用途径和作用时间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但人类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答案(1)线粒体基质 (2)大于 大 原CO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3)作用途径需要体液运输,作用时间比较长 (4)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解析 (1)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物为CO2和H2O,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因此只有有氧呼吸才能产生CO2,产生CO2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因此当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即到达CO2补偿点时),乙种植物已经超过CO2补偿点,因此其净光合速率大于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因此甲植物的CO2补偿点将变大。 (3)CO2参与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作用途径需要体液运输,作用时间比较长。 (4)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但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8.(2019·广西八市4月联合调研)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癌细胞免疫疗法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詹姆斯·艾利森在小鼠实验中发现,T细胞上的CTLA-4蛋白能阻止T细胞攻击癌细胞,因此,这个蛋白被称作“刹车分子”,只要使用CTLA-4抗体抑制CTLA-4蛋白,就能激活T细胞,使T细胞持续攻击癌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T细胞攻击癌细胞的过程中,癌细胞表面的抗原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该细胞与癌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这一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功能。 (2)CTLA-4抗体抑制CTLA-4蛋白,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________免疫过程,能产生该抗体的是______细胞。 (3)机体在对抗癌细胞时,由于CTLA-4的“刹车”作用,免疫细胞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若用药物解除CTLA-4的“刹车”作用,可让免疫细胞全力攻击癌细胞,但可能会引起机体患自身免疫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效应T细胞 监控和清除 (2)体液 浆 (3)若用药物解除CTLA- 4的“刹车”作用,免疫细胞变得过度活跃,可能攻击正常的体细胞而引起机体患自身免疫病 解析 (1)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使其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癌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2)抗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3)若用药物解除CTLA- 4的“刹车”作用,免疫细胞变得过度活跃,可能攻击正常的体细胞而引起机体患自身免疫病。 9.(2019·陕西省高三质检)朱鹮有“东方宝石”之称,曾一度濒临灭绝。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 ,使我国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16年的2 200多只。回答下列问题: (1)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没有天敌的理想条件下,朱鹮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朱鹮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朱鹮和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 该区域朱鹮大约有______只,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变小,所以计算的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某种细菌寄生在朱鹮体内,科研工作者发现该种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若该细菌初始数量为N0个,则3小时后该细菌数量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J 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 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2)322 偏大 (3)N9=N0×29个 解析 (1)在没有天敌、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理想条件下,朱鹮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有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对其进行保护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调查朱鹮和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需要使用标志重捕法,种群总数=(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所以该区域朱鹮大约有(46×42)÷6=322(只),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变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大。 (3)已知该种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且该细菌初始数量为N0个,则3个小时一共繁殖了60÷20×3=9(次),因此3小时后该细菌数量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N9=N0×29(个)。 10.(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三4月模拟)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2)科研人员利用 6 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 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__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________而丢失。 (3)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 R 位于 6 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 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______________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______,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 RR 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答案(1)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 (2)多于 联会 配对 (形成四分体)(3)母本 乙品种6号单体 自交 解析 (1)6号单体植株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故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2)据表格可知,6号单体♀和正常二倍体♂的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故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联会配对而丢失。 (3)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可以将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理想的育种方案是根据(2)中分析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n-1型雄配子育性很低,则应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从11、12题中任选一题解答】 11.[生物技术实践](2019·山东青岛质检)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等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只允许分解化合物A的细菌生长,这种培养基称为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该用______________法灭菌。 (2)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1、50和49,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个,实际上每升溶液中的活菌数比通过统计所得的这一数值要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目的菌中催化化合物A降解的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且利于产物的纯化;固定化目的菌细胞常用________法固定化。 答案(1)选择 高压蒸汽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5.0×107 统计结果是用菌落数来表示的,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可重复利用 包埋 解析 (1)培养基中通过添加特定成分只允许分解化合物A的细菌生存,故为选择培养基。对培养基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2)可以进行计数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可以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51+50+49)÷3÷0.1×100×103=5.0×107(个)。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故会导致统计结果比实际偏低。 (4)一般的酶制剂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失活,且不能回收利用,反应后混在产物中,还会影响产品质量;而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且有利于产物的纯化。细胞体积较大,常用包埋法固定化。 12.[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19·山东青岛质检)长春花是原产于非洲东海岸的野生花卉,其所含的长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基因tms的编码产物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科研人员利用基因tms构建重组Ti质粒,对愈伤组织进行遗传改造,解决了长春碱供不应求的问题,操作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是指________,过程②多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若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基因tms,则从______________(填“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中获取的基因含有启动子,启动子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载体的Ti质粒应含有____________,用以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3)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受热变性后解旋为单链,________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Taq酶的作用下延伸,如此重复循环。 (4)长春碱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毒害作用,为降低长春碱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可以利用__________制备技术制成“生物导弹”进行靶向治疗。 答案(1)脱分化 农杆菌转化法 (2)基因组文库 驱动目的基因转录出mRNA 标记基因 (3)引物 (4)单克隆抗体 解析 (1)外植体通过①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②把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2)cDNA文库是利用RNA反转录形成的,从中获取的基因不含启动子,而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的基因中含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启动转录过程。载体需要含有标记基因,可以用于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3)PCR技术扩增的过程为:第一步高温变性,打开双链;第二步退火,让引物与模板链结合;第三步进行子链的延伸。该过程需要耐高温的Taq酶参与。 (4)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可以识别特定的抗原,故可以制成“生物导弹”,把长春碱定向运输到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可以降低长春碱对正常细胞的毒性。高中生物测试卷相关 文章 : ★ 2017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答案 ★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 ★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 ★ 2017年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 高中生物必修三试卷及答案mlhxueli 2023-08-14 16:44:421
高中生怎样进步自己的英语成绩?提升英语成绩的方法有哪些?
高中生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那么首先一定要加强口语锻炼,没事的时候多读课文,然后多刷题苏萦2023-08-13 09:28:184
高中生物中免疫调节中的“T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关系不是很清楚,比如填空的时候晓得
T细胞和B细胞都是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时,T细胞可以分化成效应T细胞,直接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在体液免疫时,B细胞分化为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在做题时,先得判断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九万里风9 2023-08-12 08:32:092
高中生物 是辅助T呈递抗原给 B还是 效应T还是什么
,水元素sl2023-08-12 08:32:053
高中生物,单克隆抗体:B细胞和浆细胞
b淋巴细胞中不是存在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吗?所谓记忆细胞想必你是知道的,不产生抗体,而用于病毒再次入侵后的免疫而只有效应细胞才能产生专门抗体,所以提取的淋巴细胞是混合体存在效应细胞但一般的技术难以专门提取浆细胞,故只需检测混合的b淋巴细胞中是否含有抗体即可无尘剑 2023-08-12 08:32:042
高中生物。B淋巴细胞和效应B细胞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B分裂分化产生效应B,B细胞是唯一产生抗体的细胞九万里风9 2023-08-12 08:32:014
高中生物:为什么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生物的什么决定他的功能呢??效应b细胞有什么样的结构呢 ??看书弄明白这两个问题就知道了为什么他不能识别抗原了!苏萦2023-08-12 08:32:014
求解高中生物,在特异性免疫中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 (需要说明的是,各种细胞名称在不同的教材上会不一样,甚至细胞种类上也会有不同)另外对“吞噬细胞”做个解析:吞噬细胞可以识别抗原这个毋庸置疑,但是有人认为吞噬细胞识别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其实这是个误解,在特异性免疫中巨噬细胞发挥着识别、呈递抗原的作用,所以也是参与到特异性免疫中的,符合题目要求,所以要加上去。如果题目问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那么这时吞噬细胞不能加上,因为吞噬细胞并不能特异性识别。北有云溪2023-08-12 08:31:592
高中生物:关于效应B细胞
因为两者的分泌能力都很强啊!铁血嘟嘟2023-08-12 08:31:573
光的亮度与什么有关?(我是高中生,别说太深奥)
光亮度是表示发光面明亮程度的,指发光表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垂直且指定方向的发光面的面积之比,单位是坎德拉/平方米.对于一个漫散射面,尽管各个方向的光强和光通量不同,但各个方向的亮度都是相等的.电视机的荧光屏就是近似于这样的漫散射面,所以从各个方向上观看图像,都有相同的亮度感. 光亮度是指一个表面的明亮程度,以L表示, 即从一个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不同物体对光有不同的反射系数或吸收系数.光的强度可用照在平面上的光的总量来度量,这叫入射光或照度.若用从平面反射到眼球中的光量来度量光的强度,这种光称为反射光或亮度. 例如,一般白纸大约吸收入射光量的20%,反射光量为80%;黑纸只反射入射光量的3%.所以,白纸和黑纸在亮度上差异很大. 亮度和照度的关系,最常用的照度单位是呎烛光.1呎烛光是在距离标准烛光一英尺远的一平方英尺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如果按公制单位,则以米为标准,照度就用米烛光来表示,即1米烛光是距离标准烛光一米远的一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1米烛光等于0.0929呎烛光.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亮度和照度之间的关系,其关系为: L=R×E [公式] 式中L为亮度,R为反射系数,E为照度. 因此,当我们知道一个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及其表面的照度时,便可推算出它的亮度.kikcik2023-08-11 08:55:481
光的亮度与什么有关?(我是高中生,别说太深奥)?
光亮度是表示发光面明亮程度的,指发光表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垂直且指定方向的发光面的面积之比,单位是坎德拉/平方米.对于一个漫散射面,尽管各个方向的光强和光通量不同,但各个方向的亮度都是相等的.电视机的荧光屏就是近似于这样的漫散射面,所以从各个方向上观看图像,都有相同的亮度感. 光亮度是指一个表面的明亮程度,以L表示, 即从一个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不同物体对光有不同的反射系数或吸收系数.光的强度可用照在平面上的光的总量来度量,这叫入射光或照度.若用从平面反射到眼球中的光量来度量光的强度,这种光称为反射光或亮度. 例如,一般白纸大约吸收入射光量的20%,反射光量为80%;黑纸只反射入射光量的3%.所以,白纸和黑纸在亮度上差异很大. 亮度和照度的关系,最常用的照度单位是呎烛光.1呎烛光是在距离标准烛光一英尺远的一平方英尺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如果按公制单位,则以米为标准,照度就用米烛光来表示,即1米烛光是距离标准烛光一米远的一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1米烛光等于0.0929呎烛光.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亮度和照度之间的关系,其关系为: L=R×E [公式] 式中L为亮度,R为反射系数,E为照度. 因此,当我们知道一个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及其表面的照度时,便可推算出它的亮度.,1,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11 08:55:471
高中生物学霸。求解答图中问题。并说明反射弧和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之间的关系!
这是教材中的几个思考题,答案如下: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10 10:29:372
高中生物 发育培养液和动物胚胎培养液是一个东西吗?
高中的生物课里面有一些知识点是比较难懂的,但是如果要搞清楚这些知识点的话,也不是很难,难的,所以要从一要从一些地方出的地方是可以可以可以我同学的同学的地方是不同意的地方也应该用同样的。Ntou1232023-08-10 10:26:152
高中生物培养植物细胞的培养基液体里有什么
以蔗糖为植物培养基碳源有两个原因:1.抑制杂菌生长.细菌等不能直接以蔗糖为碳源,故可起抑制其生长的作用2.蔗糖被植物细胞利用机理目还无定论.主要有以下两个学说(1)植物细胞先以次级主动运输的方式在细胞内外形成质子梯度,然后蔗糖就会利用这个梯度被吸收进细胞.(2).植物的细胞壁中含有能分解蔗糖的相关酶,蔗糖先在细胞膜外被分解为单糖,然后这些单糖再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从而被细胞利用.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10 10:26:122
高中生物:培养液小滴是什么?怎么形成?
微口滴管小滴培养液-培养基检查图像显微镜 微口滴管滴分法 该方法是控制接种的每小滴培养液中尽量只含有一个硝化细菌细 胞。首先用无菌的微口滴管吸取少量富集培养液的上清液,然后倾 斜锥形瓶,使瓶底露出培养液液面,以微VI滴管尖端轻轻接触锥形 瓶底,如此接种硝化细菌于增殖培养液。同样接种10。20瓶,28% 恒温箱培养3—4周,培养过程中同上检验NOr及N%-,检查硝化细 菌生长。 三种分离纯化的方法中稀释法简便易行,分离效果较好。硅胶 平板分离法可直接获得纯种。ardim2023-08-10 10:26:032
高中生物食物链 求各项解释
答案是选A么?北有云溪2023-08-10 10:24:483
高中生物里氢键是不是化学键
磷酸二酯键氢键是分子间的作用力,不是化学键,所以氢键的形成和断裂都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当然不需要催化剂。wpBeta2023-08-10 10:12:511
高中生物里氢键是不是化学键
属于广义的化学键,被列为“次化学键”。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8-10 10:12:422
高中生撇铁饼是多沉
铁饼起源于公元前12~前8世纪古希腊人投掷石片的活动,英文discus。公元前708年第18届三代奥运会列为五项全能项目之一。铁饼最初为盘形石块,后逐渐采用铜、铁等金属制作。现代奥运会史上,曾有过双手掷铁饼的比赛项目(左手+右手)。掷铁饼技术经历过原地投、侧向原地投、侧向旋转投、背向旋转投几个发展过程。铁饼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作如橡胶,男子铁饼重2公斤,直径22厘米;女子铁饼重1公斤,直径18.1厘米,中心用水填满。比赛时,运动员应该在直径2.50米的圈内将饼掷出,铁饼必须落在34.92度的角度线内方为有效。Ntou1232023-08-08 09:19:233
高中生物。各种激素的化学本质
。。人体内的性激素:固醇。甲状腺素:氨基酸衍生物。其它常见的是蛋白质。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好像就只需要这一个。起码在我们这的教材之需要知道这一个黑桃花2023-08-08 09:14:463
求高中生物所涉及到的所有激素的化学本质,作用细胞,产生部位。
去买参考资料吧,上面归纳的很全的CarieVinne 2023-08-08 09:14:433
生长素是不是蛋白质?它不是由色氨酸转变来的吗高中生物
生长素是一种激素,本质是吲哚乙酸(一种有机物),它的合成是跟色氨酸有关但它不是直接由其转变来的陶小凡2023-08-08 09:14:352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吗
不是。天然的生长素是吲哚乙酸 另有4-氯-IAA、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等人工合成的类生长素。他们都不是蛋白质tt白2023-08-08 09:14:302
高中生物物质分类
你的问题太笼统了......康康map2023-08-08 09:10:43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
无尘剑 2023-08-08 09:04:071
高中生物课本中“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需不需要重复实验?对照实验?
要重复,不要对照NerveM 2023-08-08 09:04:043
高中生物必修3基础知识
看着目录自己总结一下吧,那样记得牢!这个方法对于进大学后的学习非常重要!阿啵呲嘚2023-08-08 09:04:012
高中生物:什么是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
⒈数学模型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象、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门科学。人教版生物实验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模型资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必修三),要求学生具有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和方法。人教版教科书中也有较多的应用。在《分子与细胞》中有:细胞有氧呼吸的方程式,细胞无氧呼吸的方程式,光合作用的方程式,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酶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变化曲线,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在《遗传与进化》中有: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实验,果蝇杂交实验图解,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变化等。在《稳态与环境》中有: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关系,某岛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雪兔和猞猁在90年间的种群数量波动,赛达波格湖能力流动图解,我国人口增长等。⒉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有以下两类: (1)天然模型在生物研究中会利用动物来替代人体进行实验,在生物课堂上也就可以从自然环境中选择动物或植物体来对照说明研究对象结构或特征。例如: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选用桃形象说明其结构分布,果皮是最外层的细胞膜,果肉代表细胞质,果核与细胞核比较类似,包括了核膜和核仁。初中这一块很多,可以挖掘。 (2)人工模型由专业人士、教师或学生以实物为参照的仿制品。放大或缩小实物,但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或模拟表达生命过程。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除立体的三维物理模型之外,在平面上用简化的图形表示研究对象也是一种物理模型,这种图象直观的体现各类具体对象的总体特征以及运动历程。例如:动植物细胞模式图、细菌结构模式图、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示意图等。 ⒊概念模型: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墨然殇2023-08-08 09:04:011
高中生物 种群数量的变化 急急急急急~~~~~~~
首先,为什么要稀释,因为菌落培养的后来,细菌在试管里大量繁殖,浓度非常高,不稀释的话会导致细菌集结重叠无法精确计数,必须稀释才能数清楚,到时候再乘以稀释的倍数就可以了。关于公式,A是你数出来的细菌数目,因为数了5个方格除以5表示每个方格里细菌的平均数,一个方格的液体的体积很少,必须乘以你所说的25,1万这些数字才达到1ml的体积,NerveM 2023-08-08 09:04:011
求高中生物必修3的总结
kk左迁2023-08-08 09:03:593
高中生物实验如何分类?有几类?
验证类实验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6.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7.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8.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9.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0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12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性实验 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3.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4.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5.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6.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7.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设计类实验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3.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4.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观察其稳定性6.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黑桃花2023-08-08 09:03:561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重复吗?
许多练习的标准答案是不需重复,原因是不同时刻取样时,酵母菌数量随时间在不断变化. 换言之,取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可取多个方格取平均值.但本实验可以不重复做.因为取多个方格已经可以排除误差情况.无尘剑 2023-08-08 09:03:561
高中生物课本中“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需不需要重复实验?对照实验?
我可以十分明确的告诉你:1、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为实验前后自身形成对照!2、该实验不需要设置重复实验,因为该实验只是大体探究数量变化,不需要精确到数量到底变化多少,变化率如何,再者连等量原则(实验酵母菌基数都是随机的)都无法遵循,又如何重复实验?…欢迎采纳!FinCloud2023-08-08 09:03:551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重复吗?
许多练习的标准答案是不需重复,原因是不同时刻取样时,酵母菌数量随时间在不断变化. 换言之,取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可取多个方格取平均值.但本实验可以不重复做.因为取多个方格已经可以排除误差情况.NerveM 2023-08-08 09:03:531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梳理总结
很多同学在复习高中生物必修三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梳理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 (4)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拓展: ①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 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 拓展: ①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 ②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③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速度不一样,神经纤维上快。 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单向的特点。 3.人脑的高级功能 (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7)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言语区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指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叫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二、细胞核的功能 1、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是细胞代谢活动和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三、有机的统一整体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 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 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特征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 空间特征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t=N0λt (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答应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 (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 三、群落的结构 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种间关系: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结果对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或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提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5、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4、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四、群落的演替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 (1)定义: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1)定义: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 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 3、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主要作用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联系: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生态系统类型: 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 (1)成分: 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热能、水、空气等。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还有一些化能合成细菌和光合细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特点: 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循环的形式是CO2.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4、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朴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留意: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图)。再比如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6、制作生态瓶时应注意: 1、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3、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础,对生物进化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2)对水资源的压力; (3)对能源的压力; (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5)环境污染加剧。 6、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 (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央。 (3)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4)建立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拓展阅读:高二生物学习成绩提高方法 1、熟练掌握教材 高中生物相对于物理、化学是比较偏文的一个学科,生物中需要背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所以,想要提高高二生物成绩,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熟悉教材。 学生在熟悉生物课本之后,可以根据相应的内容,做对应的专题训练,这样既能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对于高二生物成绩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2、错题本 高二学生想要提高生物成绩,就一定会做配套的练习题的。这样难免会有一些错题,所以准备一个错题本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二学生在写错题的时候,都要经常去看一看。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去问老师,争取把错题本中的内容都掌握好。 3、理解 高二生物中有很多的题都是理解性的内容,如果高二学生把生物理解好了,那么,在学习生物的时候就会简单的多了。高二学生在课余的时候,可以看一些关于生物的纪录片。 另外,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生物实验,但是其实生物实验是非常重要的。重视生物实验能够提升高二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4、善于归纳 高二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利用图表,善于总结归纳。高二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完每一章知识的时候,要学会归纳这个章节主要内容。另外生物教材中的图表也是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此后故乡只2023-08-08 09:03:511
高中生物使用红细胞类实验及内容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失水皱缩康康map2023-08-08 09:03:502
高中生物,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5用表格记录,横着表示天数,竖着几行表示每次数的个数,(每天都要多测几次减少误差)最后一行再来个每天平均值6先稀释一定的倍数,再计数,数完后乘以稀释倍数就可以了。拌三丝2023-08-08 09:03:491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重复吗?
不需要重复苏萦2023-08-08 09:03:464
图片中安徽省合肥市2014年二模高中生物题第9题A选项不懂,盼您详细讲解分析,谢谢!
向下排空气法,氯化氢密度比水大且溶于水。开头排空气,有气泡,收集满了就没气泡CarieVinne 2023-08-08 08:57:521
图片中安徽省合肥市2014年二模高中生物题第3题不懂,盼您详细讲解分析,谢谢!
解析不是说的很清楚吗?A、一个根细胞中基因为Aa,基因型为AA,则不可能是亲代产生突变,而是有丝分裂时产生的突变。若是亲代突变,则所有细胞中都是Aa。B、对,不考虑其余基因,只考虑图中基因,一对基因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中进行观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D,该细胞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故都为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不一定可遗传给下一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可遗传变异,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子代,只能通过无性生殖传给子代。水元素sl2023-08-08 08:57:511
图片中安徽省合肥市2014年二模高中生物题第9题A选项不懂,盼您详细讲解分析,谢谢!
A:如果直接用导管向水中通入HCl气体,由于HCl易溶于水会倒吸入导管,这时候用这个装置的话,则即使倒吸也需吸入整整一烧瓶的水才能进入导管,有效的防止了倒吸影响实验进行。铁血嘟嘟2023-08-08 08:57:511
高中生物三维设计和优化设计哪个好
三维设计好。1、技术性强。三维设计设计目标更立体化,更形象化,而优化设计没有对作品之处,进行技术性的修正,要品本身没有档次。2、平台优化好。三维设计是新一代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设计平台的基础,而优化设计作品不上档次,没有优化的可能性,只能重新设计。kikcik2023-08-08 08:51:031
高中生想快速提升英语成绩,精力应该放在单词还是语法上?
两者应该兼顾,语法是让理解与使用英语更加容易,单词是基础。瑞瑞爱吃桃2023-08-08 08:49:075
高中生怎么提高英语成绩
首先要培养兴趣,有兴趣了你才想学呀,才能学好。然后呢,多读。读多了,也就有语感了。好的完形(09年全国二卷)可以努力背下来,很有用的。然后百度一下英语学习方法 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Ntou1232023-08-07 09:17:3812
高中生物核糖体知识点
高中生物核糖体知识点部分如下:1、核糖体的作用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2、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将遗传密码转换成氨基酸序列并从氨基酸单体构建蛋白质聚合物。3、在核糖体中不含磷脂,也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康康map2023-08-06 10:30:211
帮忙总结一下高中生物选修1的概念
水元素sl2023-08-06 10:27:181
高中生物:"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句话为什么错
应该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来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原因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但没有体现出多样性。细胞学说主自要内容: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知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道统一性,使人们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陶小凡2023-08-06 10:26:364
高中生物:"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句话为什么错?
应该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原因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但没有体现出多样性。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使人们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wpBeta2023-08-06 10:26:291
高中生物:"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句话为什么错
细胞学说只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没说明多样性真颛2023-08-06 10:26:204
我要高中生物必修二的课后习题,是要书上的,整本书的课后练习,谢了,一定采纳
哪个版本?而且是整本书康康map2023-08-05 17:45:092
2010高中生物联赛复赛的一切资料越多越好
我这里有2000到2008年生物联赛复赛的试卷及答案的电子稿,请留下邮箱,我发给你Chen2023-08-05 17:45:083
高中生可以用作业帮学习笔二代吗?
高中生能用作业帮学习笔二代,作业帮学习笔二代“首创”双头设计,宽头扫理科,窄头扫文科,覆盖小初高9门学科学习,能翻译英语、查单词和句子,有古诗词、文言文知识,还有课后练习题,内容很全面。数学、物理有些题目很难,孩子没有思路,用作业帮学习笔二代可以看老师视频讲解,而且视频很清晰,音量大,值得推荐。mlhxueli 2023-08-05 17:39:022
高中生可以用作业帮学习笔二代吗?
可以呀,我孩子今年读高一,专门买了一个作业帮学习笔二代来帮他学习的,现在的高中功课有多难,相信做家长的都知道一些,对我们来说根本没有办法辅导他,有时候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没法解决。作业帮学习笔二代是“首创”双头设计全科学习笔,宽头扫理科,窄头扫文科,文理科通杀,这么好用的学习笔真的不多。北境漫步2023-08-05 17:39:002
高中生适合用作业帮学习笔吗?能学哪些功课?
作业帮学习笔是小初高都能用,所有科目都包含了,从小学用到高中完全没问题,高中生当然是可以用的。我们家的也是高中生,原来学习上遇到问题就头大߅查资料费时间,用手机来查又担心孩子偷懒玩游戏,有了这个学习笔就方便多了,什么资料都能找得到,啥问题都能马上解决,孩子学习轻松多了。Jm-R2023-08-05 17:38:433
高中生物中各种物质的代谢产物,初步水解产物,彻底水解产物,氧化分解产物)
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盐等等、、、、、、、、、、、、、、、、、、ardim2023-08-05 17:35:424
一篇100词有关高中生学习和生活中心理负担的英语作文
您好:In my understanding, if we refer to an ideal college life as a formal western dinner, then a high GPA, that is, Grade Point Average, should be the main course, while an active part in activities, together with associations, means the appetizer. Some romances, of course, play the role as desserts. They are the 3 key elements for an ideal college life. Those, however, are not what college life is all about. As we all know, college is wildly different from middle school. It connects not only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but also the ivory tower to the real society. Therefore, the ideal college life is that I become matured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and that I obtain qualified academic knowledge and get well prepared for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I never expect my college life to be too ideal, or you can call it too perfect. It is not realistic to make all things on my own way, with everyone liking me, winning the first prize all the time, and so on. Of course, I"d like to lead a carefree life. However, this does little good to my future. What really helps is hardships like failure, betrayal, and unjust treatment. Only after experiencing those can I know what society is like, and what life is like. To conclude my speech, I wanna say, some positive experiences are surely part of the ideal college life. But, I should not forget about the negative sides. They are not less necessary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O(∩_∩)O谢谢欢迎追问O(∩_∩)O~祝学习进步~肖振2023-08-05 17:12:161
精选高中生英语作文:广告的负面影响
Today,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people are affected by the advertisements greatly. When we are walking on the street, we can see the ads everywhere, they are spread by the newspaper, the radio and so on. The most obvious are the ads attached in the buildings. When we see the advertisements, we will be attracted by them and have the strong desire to buy the products. But the negative sides of advertisements will mislead the customers. Some products exaggerate the function, when people use them, they will realize that they are cheated and waste the money. The worst situation is that people use the fake products and get sick seriously, their health is under threat. So we must check out the advertisements before we buy the products. We should ask the doctor or see the customers" real reaction. 今天,由于媒体的发展,人们受到广告的很大影响。当我们在街上走的时候,可以看到广告无处不在,广告通过报纸,广播等等方式传播。最明显的广告就是贴在建筑物上面的。当我们看到这些广告,我们会被吸引,会有强烈的愿望要去买这些产品。但是广告的负面对误导消费者。一些产品夸大了功能,当人们使用,就会发现被骗,浪费了钱。最糟糕的情形就是人们使用了虚假产品,染上重病,他们的健康受到了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在买产品前检查清楚。我们应该咨询下医生或者看看消费者的真是反应。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4 11:09:401
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高中生物的学习必然离不开实验,高中生物实验不仅研究一切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它还与生命轨迹周围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应该如何检测呢?下面我就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的检测原理 1.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或者班氏试剂,这两种试剂都是 浅蓝色的,加入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2.脂肪用苏丹红,可以发现被染成橘红色 3.蛋白质有肽键,也就是有双缩脲结构,用双缩脲试剂,变成紫红色 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的检测 1.还原糖定义: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羰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2.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的检测方法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药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高中生物实验之脂肪的检测 1.脂肪定义: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皮下组织及植物体中,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 2.高中生物实验之脂肪的检测方法 ①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②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③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④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高中生物实验之蛋白质的检测 1.蛋白质定义: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高中生物实验之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①试管中加样液2mL ②加双缩脲试剂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 ③加双缩尿试剂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 ④观察颜色变化(紫色)阿啵呲嘚2023-08-04 10:49:451
【高中生物】实验部分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题详解
去百度文库啊,一大堆,就怕你看不完。无尘剑 2023-08-04 10:49:434
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高中生物的学习必然离不开实验,高中生物实验不仅研究一切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它还与生命轨迹周围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应该如何检测呢?下面我就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的检测原理 1.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或者班氏试剂,这两种试剂都是 浅蓝色的,加入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2.脂肪用苏丹红,可以发现被染成橘红色 3.蛋白质有肽键,也就是有双缩脲结构,用双缩脲试剂,变成紫红色 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的检测 1.还原糖定义: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羰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2.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的检测方法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药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高中生物实验之脂肪的检测 1.脂肪定义: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皮下组织及植物体中,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 2.高中生物实验之脂肪的检测方法 ①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②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③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④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高中生物实验之蛋白质的检测 1.蛋白质定义: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高中生物实验之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①试管中加样液2mL ②加双缩脲试剂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 ③加双缩尿试剂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 ④观察颜色变化(紫色)墨然殇2023-08-04 10:49:211
急!求一篇高中生爱国格式演讲稿! 强调!是爱国故事! 谢谢! 刚刚申请没多少财富!他日定回!
金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生日;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深祝福! 今年国庆,万象更新,非同寻常。回首春夏之交,正当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时刻,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灾害。面对这场严峻考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经历风雨,又见彩虹。抗击非典的斗争,极大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伟大祖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展现新气象,昭示好前景。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了人民、代表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能不能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决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庸俗化、随意化、标签化、招牌化,一定要始终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真正为民谋利,为民造福。 近一年来,以爱猫扑,爱生活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出台许多便民利民的措施,做了大量亲民爱民的工作。人民为有这样的党风政风而欢欣,祖国为有这样的党风政风而自豪。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越是在形势好的情况下,我们越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大力转变作风,狠抓求真务实。 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坚信,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一定能够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地朝着宏伟目标阔步迈进,光荣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韦斯特兰2023-08-02 14:52:182
高中生物知识点“净光合速率”指的是什么?
净光合速率是衡量有机物积累的一个指标。在数值上它等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净光合速率越大,在一定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速度更快,一般来说更有利于植物生长。望对你有帮助!拌三丝2023-08-02 14:46:143
高中生物, 为什么“CO2的吸收量”是“净光合”? “CO2消耗量”是“总光合(真光合)”?
CO2的固定量和CO2的吸收量,哪一个表示净光合速率,哪一个表示总光合速净光合速率,植物自己也要一直进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gitcloud2023-08-02 14:46:038
高中生物知识点“净光合速率”指的是什么
净光合作用相当于你挣钱花了以后剩下的那部分,挣得钱叫做总光合作用,花的钱叫做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苏州马小云2023-08-02 10:33:283
高中生如何记单词?
首先,你得明确,为什么要背单词。当然是为了学习外语啊!但是,学习外语必须背单词么?不一定!如果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记住单词,岂不是比传统的死记硬背强十万八千倍!不过问题是,你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单词呢?当然是在感兴趣的情况下,兴趣是驱动你学习的最好方法。既然这样,你可以找出在你兴趣领域学习单词。下面以英语举例,看看你都有哪些兴趣。运动:知道零比一、二比二平用英语怎么说么?知道篮球队的单词都是什么意思么?动漫:知道为什么日漫:龙珠里的贝吉塔为什么叫做蔬菜王子么?知道忍者神龟里的反派斯莱德为什么经常被开碎纸机的玩笑么?生活:知道宫保鸡丁的英语怎么说么?你去银行取钱应该怎么交流?综艺:知道广为人知的TFBOYS简写是什么么?知道湖南卫视节目天天向上用英语怎么说么?游戏:你在玩军事类游戏的时候听到的“rocket laucher”“unit ready”"new construction options"都是什么意思?你知道DOTA的全称是什么么?这么一想,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学到外语了!为什么要非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学外语?平时也可以啊!余辉2023-08-02 10:11:352
【高中生物】求教,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透过性,在线等
这种运输属于协助扩散NerveM 2023-07-30 22:17:246
高中生物11个方程式
1、 ATP合成反应方程式:ATP → ADP+Pi+能量2、 光合反应:总反应方程式:6CO2+12H2O → C6H12O6+6H2O+6O2分步反应:①光反应:2H2O → 4[H]+O2ADP+Pi+能量 → ATPNADP++2e+H+ → NADPH②暗反应:CO2+C5 → 2C3C3 → C6H12O6+C53、 呼吸反应:(1)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C6H12O6+6H2O+6O2 → 6CO2+12H2O+能量分步反应:①C6H12O6 → 2 C3H4O3+4[H]+2ATP(场所:细胞质基质)②2 C3H4O3+6H2O → 6CO2+20[H]+2ATP(场所:线粒体)③24[H]+6 O2 → 12H2O+34ATP(场所:线粒体)(2)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场所:细胞质基质)①C6H12O6 → 2 C2H5OH+2CO2+2ATP②C6H12O6 → 2C3H6O3+2ATP4、 AA缩合反应:n AA → n肽+(n-1)H2O5、 固氮反应:N2+e+H++ATP → NH3+ADP+Pi此后故乡只2023-07-30 21:18:292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框架图(人教版)
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5、 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可以去高中随身学学习韦斯特兰2023-07-30 10:04:021
高中生物提纲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近年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并不是想象中的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虽然以能力考察为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所以复习全面很重要,下面我给大家分享高中生物提纲知识点 总结 _高考生物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提纲知识点总结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 方法 :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2、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 后期: 配对 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前期:(n) 中期:(n)中期:(n)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 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形成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2、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 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 3、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 (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知识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A=T;G=C;?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G)/(T+C)=1;(A+C)=(T+G)? 一条链中A+T与另一条链中的T+A相等,一条链中的C+G等于另一条链中的G+C? 如果一条链中的(A+T)/(C+G)=a,那么另一条链中其比例也是a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的概念、条件、特点、结果和意义)? DNA分子复制过程是个边解旋边复制。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既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也在疯牛病毒中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大量增加(蛋白质的自我控制复制) DNA复制的条件要相关的酶、原料、能量和模板。 其特点是(非连续性的)半保留复制。 其意义是:保证了亲子两代之间性状相象。 如果一条链中的(A+C)/(G+T)=b,那么另一条链上的比值为1/b? 另外还有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 2、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连续遗传、世代遗传——显性遗传 (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 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 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隐性遗传 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显性遗传 (3)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末期:(n) 4个精细胞:(n)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 ↓变形 4个(n) 高中生物应试技巧 1.规范解题答题,提高审题能力,用生物学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如遗传图解的规范化书写、遗传学符号的正确使用,用专业术语描述现象和给出结论,不写错别字等。如果是审题不清造成的,应加强审题训练,减少低级层面的失分。 2.翻阅曾经做过的试卷,主要看以前做过的好题、易错题、一错再错题,再现解题思维过程,领悟试题的命题意图,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3.考前要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做几套题量适当、难度适中的热身卷,形成良好的题感和条件反射。做试卷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尽量快速答题,不翻书。做后自我批改,从中找到知识缺陷,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调整做题策略。 4.选择恰当的、适合自己的应试技巧。理综试卷普遍题量大、时间紧,需要考生摸索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和时间分配,有一定时间去思考和完成最后两道生物题,并力求做到卷面洁净、表述准确、合乎规范,提高应试技巧和做题速度,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投入到最后的紧张复习备考中去。 怎么学好高中生物 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 学习方法 。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报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2 .做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 经验 ,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 读书笔记 。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 心得体会 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 文章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即听 报告 、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3.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page]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高中生物提纲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提纲 ★ 高中生物知识点大纲 ★ 2017高中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复习提纲 ★ 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 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 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 ★ 高中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 高中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Ntou1232023-07-30 10:04:021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的内容是基因的表达,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知识点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 ①解旋 ②配对 ③连接 ④释放 (3)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产物:多肽链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 6:3:1 4、密码子 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 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 ③起始密码:AUG、GUG(64个) 终止密码:UAA、UAG、UGA 【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知识点 一、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遗传信息从RNA流向 RNA 以及从RNA流向 DNA 两条途径,是中心法则的补充。 二、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等。 (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注】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水元素sl2023-07-30 10:03:381
高中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
生物是高中的重要学习科目,你都知道必修二有哪些易错的知识点吗?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高中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一) 1 生物总结 大家帮忙,自交 杂交 侧交 正交 反交? 自交:同一植物体有性交配(包括自花传粉和同株的异花传粉)。 杂交:不同个体的有性交配 测交:F1或其他生物体与隐形个体交配,可用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或遗传方式。 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自由定义。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间的交配方式称为正交,则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交配方式称为反交。可用正交和反交确定某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2 为什么说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办法为正交和反交? 因为细胞质遗传基因全部来自母本,正反交的基因型不一样,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不一样。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不一样的是细胞质遗传 细胞核遗传时来自父母的基因各一半, 对于纯合亲本而言(教材默认的是纯合体),正反交的基因型相同 ,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相同。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相同的是细胞核遗传。 3 纯合子所有基因都含有相同遗传信息,这句话错在哪? 纯合子:所考察的一对或多对基因纯合,而生物体内的其他基因不考虑(可能杂合,也可能纯合)例:AABBDDEe考察AABBDD基因控制的性状时候,纯合;考察Ee的时候,杂合 4 准确描述一下等位基因;纯合子中有没有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Aa 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称为相同基因。AA 5 1.什么实验需要人工去雄?2.是否当单独培养时,就不需要人工去雄了? 1.人工去雄可以避免试验不需要的授粉,排除非试验亲本的花粉授粉引起实验结果偏差。 2.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在实验中如果实验不需要自交就要去雄。 6 检验纯种的方法有几种? 有两种--测交或自交 1.测交后代有性状分离,说明待测个体是杂合。反之,是纯合---此法多用于动物 2.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说明待测个体是杂合。反之,是纯合---此法多用于自花传粉的植物,操作起来很简单。 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句话哪里错了? 非等位基因有两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即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还有一种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此遵循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 所以这句话应该是这样讲: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 在2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孟德尔实验中F2中能稳定遗传和重组行个体所站比例依次为?谢谢 若AABB和aabb杂交能稳定遗传(AABB、AAbb、aaBB、aabb)的占4/16 重组的个体(A_bb和aaB_)所占比例为6/16 若AAbb和aaBB杂交能稳定遗传(AABB、AAbb、aaBB、aabb)的占4/16 重组的个体(A_B_和aabb)所占比例为10/16 9 ABO血型的遗传规律不包括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吗?为什么? 1、ABO血型的遗传规律不包括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为ABO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的,只是分离定律。 2、如果包括其它血型,因血型有关的基因有几十对,所以可以包括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0 请问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否需要酶的催化?如需要,需哪种酶? 蛋白质合成过程需酶。主要有:解旋酶(转录),RNA聚合酶(转录),氨基酸缩合酶(翻译)等 11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答案 1:3, 1:2:1和3:1 如果F2为9:7,则表示只有含有两个AB时才表现为显性,因此测交之后比值为1:3 如果F2为9:6:1,则表示只有含有1个A或B时才表现为中性,因此测交之后比值为1:2:1 如果F2为15:1,则表示只要含有1个A或B时才表现为显性,因此测交之后比值为3:1 因此答案是1:3, 1:2:1和3:1 12 不遵循孟德尔性状分离比的因素有哪些? 1.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有性生殖,若是无性生殖一定不遵循 2.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某种生物有Aa基因,而后代中隐形纯合子(或显性或杂合)会出现死亡现象导致不遵循定律 3.细胞质遗传由于只与母方有关并且不具有等概率性,也不遵循 4.理想值总是于实际有些差距,这也是原因 13 遗传,怎样做这类遗传题?尤其是遗传图谱的还有推断的?有无口决? 先判断显性还是隐性:无中生有是隐形;生女患病是常隐。 有中生无是显性,生女正常是常显 伴X显 父患女必患 子患母必患; 伴X隐 母患子必患 女患父必患 14 为什么说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是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如何理解? 1)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2)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3)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是基因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15 谁可以提供一些辨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的方法呀? 一 看染色体的个数若是奇数则为减二;二 若为偶;再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若无则为减二 三 若有同源染色体 再看有无四分体时期 有无联会时期 等减一的特征时期 若有为减一 若无则为有丝分裂 同源染色体位于不同的染色体组 而一个染色体组里的染色体是都不同的 因此看有没有同源染色体只需看染色体长的一样不一样 做题时形状一样的染色体颜色不同不要紧 因为真正的染色体是不分颜色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二) 16 生物减数分裂的几个概念 最近在学减数分裂好几个概念都没搞清楚 很糊涂 请问一下(最好有图) 1.染色体 2.染色单体 3.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4.姐妹染色单体 5.四分体 怎么数他们的数目? 17 遗传信息由RNA到多肽链的过程需要RNA作中介,请问这句话对吗? RNA的类型有三种;信使RNA、转运RNA、核糖体RNA。其中携带遗传信息的RNA为信使RNA,运载氨基酸的为转运RNA,组成核糖体的成份的主要为核糖体RNA。 遗传信息由RNA到多肽链的场所为核糖体,运载氨基酸的工具为转运RNA,由此可见遗传信息由RNA到多肽链的过程需要RNA作中介。 18 信使RNA.转移RNA.核糖体RNA在细胞核中出现是否意味着上述RNA都在细胞核中合成? 不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也含有DNA ,可以进行转录。同时,这两个细胞器内还含有少量核糖体,所以,在他们内还能进行一部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也就是说,不但有转录,而且有翻译过程,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发生。 19 核膜的存在使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在不同区域完成。为什么错? 基因的复制在细胞核中进行,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也在细胞核中进行。所以错。 20 在遗传密码的探索历程中,克里克发现由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之后,尼伦伯格和马太采 用了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他们取四支试管,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再加入去除了DNA和信使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由苯丙氨酸构成的肽链。 本实验说明了 。答案: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该实验能证明UUU不编码丝氨酸、UUU不编码酪氨酸、UUU不编码半胱氨酸,UUU能编码苯丙氨酸。所以能说明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21 可以决定一个氨基酸的叫密码子吗?那么密码子共有64个还是61个,终止密码也是密码子吗? 密码子共有64个,决定20种氨基酸的有61个,3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但是终止密码也是密码子。 22 mRNA翻译完,它去哪了? mRNA翻译完最终被降解。大多数原核生物的mRNA在几分钟内就受到酶的影响而降解。在真核细胞中不同的mRNA它们的半寿期差异很大,从几分钟到十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不等。 23 转运RNA究竟有多少种? 和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数相同,61种。每种转运RNA上的反密码子和密码子是对应的.密码子共64种.有三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也就没有相应的转运RNA 24 什么是异卵双生?同卵双生? 同卵双生: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的双胎,称单卵双胎,单卵双胎形成的胎儿,性别相同.外貌相似,如果两个胎儿未完成分开,则形成联体畸形 异卵双生:卵巢同时排出两个卵,两个卵各自受精,分别发育成一个胎儿,称双卵双生 ,双卵双胎形成的胎儿,性别可相同也可不同,其外貌与一般的兄弟姐妹相似. 25 如果要使用X射线引发瓯柑细胞基因突变,则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概率最高的时期是? 间期。因为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DNA要复制,DNA复制就要解螺旋,双链中的氢键被打开,DNA上的碱基最不稳定,最容易发生突变。 26 请问关于就是判断问题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二,该怎么判断;例如:XXY XXY可能是X和XY结合,可见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可能是XX和Y结合,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可能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不分离,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27 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易于表现。错在哪? 如果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则在雌性个体中容易表达;但如果是X染色体上的隐形基因,则在雄性个体中容易表达,因为Y染色体上常常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举例:色盲男性在我国发病率为7%,而女性仅0.5% 28 如何判断是否是可遗传变异?请以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为例,谢谢! 只有遗传物质改变的变异才遗传。遗传物质未改变只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无子西瓜----染色体变异,能遗传,无子番茄---遗传物质未改变只是生长的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29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可获得无子果实,果实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已知番茄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为N。答案是2N但是WHY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获得的果实只是无子,番茄其实是种子外的种皮,果皮,是由番茄植株的母体体细胞直接发育而成,所以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可获得的无子果实为2N。 30 无子番茄的获得和激素有关吗? 原理简单告诉我一下 要想得到无子番茄,就必须直设法直接由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而不形成种子。我们又知道,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而种子的形成需要经过受精作用。无子番茄的培育也就是根据这样的原理实施的。在未传粉之前,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即可得到无子番茄。 高中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三) 31 还有无籽西瓜的获得是不是用到秋水仙素的?秋水仙素是不是激素。 无籽西瓜的获得是联会紊乱。和秋水仙素有关,但秋水仙素不是激素。 32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有什么区别?不都是碱基对的变化吗?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染色体变异是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能看到而染色体变异则可以看到 33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显性突变时是变成了AA还是Aa?还是两种都有可能? 一般只考虑一次突变: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显性突变时是变成A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隐性突变后变为Aa,性状不改变 34 突变和基因重组发生在体细胞中呢?还叫可遗传变异吗? 还叫可遗传变异,因为可遗传变异,只表示它可以遗传,不表明它一定能遗传。如果突变发生于体细胞,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35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吗?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是染色体变异,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才属于基因重组 36 如何根据图像准确判断细胞染色体组数? 有几条一样的染色体,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37 基因型为AAaaBBBB的细胞含几个染色体组。麻烦说具体点,最好有图示。 38 该基因型是四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即他们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碰到这类题只要数一下同类等位基因重复几个就行了。如AAaa有四个或者BBBB有四个,就是四个染色体组。 39 “单倍体一定高度不育”为什么错? 例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能得到同源四倍体,若将该四倍体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能得到含有偶数个相同的染色体组数的单倍体,它可育。 八倍体小黑麦是异源多倍体,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能得到含有偶数个相同的染色体组数的单倍体,但它不可育。所以单倍体不一定高度不育 40 单倍体什么性状能看出来? 有的性状单倍体能看出来,如植物的颜色,抗病性等 41 秋水仙素是抑制纺锤丝合成还是让已形成的纺锤丝解体?那么细胞会停止分裂吗?染色体如不分离,染色体如何加倍? 秋水仙素既能抑制纺锤丝合成(前期)还能让已形成的纺锤丝断裂,秋水仙素阻止了细胞的分裂。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无关系,它相当于基因程序性表达。当含有“染色单体”的染色体发育到一定时候,着丝点即断裂,染色体数加倍。 42 所有的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对吗?错的解释一下好吗? 错:基因重组有广义,狭义的说法,狭义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广义的基因重组包括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基因工程。 43 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和鲍文奎教授的适于高寒地区种植的小黑麦为什么前者依据基因重组,后者依据染色体变异?请老师详细告诉我原因。 我国的杂交水稻最初是利用三系杂交育种获得成功的,将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类型经过杂交获得,所以依据的原理为基因重组,而八倍体小黑麦是经种(属)间杂交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人工创造培育的新物种.依据的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的原理。 44 育种要注意的问题有那些? 1、育种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抗逆性好、品质优良、产量高)的新品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选择育种方法要视具体育种目标要求、材料特点、技术水平和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科学决策: ①一般作物育种可选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②为得到特殊性状可选择诱变育种(如航天育种)或多倍体育种; ③若要将特殊性状组合到一起,但又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可考虑运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育种,如培育各种用于生物制药的工程菌。 3、从基因组成上看,育种目标基因型可能是: ①纯合体,便于制种、留种和推广; ②杂交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45 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个体数量要比隐性性状个体多对吗? 肯定是错的,因为一些物种在特定的环境下,身上一些性状由显性体现出来往往受到迫害或被攻击,而相反这一性状由隐性控制恰巧能够适应生存的环境。 46 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占6%,则A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这怎么算的? 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占6%,则Aa占有76%, A基因的频率为1AA+1/2Aa=18%+1/2*76%=56% 47 教材上说:基因重组也能改变基因频率,请问,基因重组如何改变基因频率? 基因重组,使后代具备了多种多样的基因型,此时,并没有改变基因频率。 但这种结果,为环境的选择提供了来源。通过环境的选择作用,那怕是使少数个体死亡,也必定会改变基因频率。 所以,实际上是基因重组加上自然选择就影响了基因频率。 48 环境的改变会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吗? 不会;达尔文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但环境对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虽然随着环境的改变,适应环境的变异也会改变,但这个变异是原来就有的,而不是环境改变后产生的。 49 石刀板是一种名贵蔬菜,为雌雄异株,属于XY型性别决定。野生型石刀板叶窄,产量低。在 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刀板(突变型),雌雄株均有,雄株产量超过雌株。 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2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1选用多株阔叶突变性植株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 显性突变,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 还可用其他的杂交组合判断吗,帮我分析下好吗 还可用(1)选用多株野生型植株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只出现野生型,则突变型为 显性突变,若杂交后代出现了突变型,则突变型为隐性突变 (2)选用多株突变型和野生型杂交,若子一代中突变型多于野生型,则突变型为显性突变,若子一代中突变型少于野生型,则突变型是隐性突变. 50 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基因突变和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该题选C,为什么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30 10:03:321
高中生物必修二重点知识有哪些?
高中生物必修二重点知识有如下: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3、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4、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5、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善士六合2023-07-30 10:03:291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详细介绍
【 #高一# 导语】高中的生物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全面,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和花费的时间也有所增加,下面 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2、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3、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5、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6、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7、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1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19、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20、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2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24、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25、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26、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以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7、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进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8、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9、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30、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水元素sl2023-07-30 10:03:221
高中生物学科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3本书 每章小结 100字以上
教材解析的总结很好此后故乡只2023-07-30 10:03:203
高中生物遗传学名词_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
高一网权威发布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更多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一网。 【导语】必修2遗传学知识是高中生物教学重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下面大范文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的遗传学名词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 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分散于整个细胞或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拟核。如:细菌、蓝藻等。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及真菌类。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在原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4、姊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或DNA)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分子,仍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 5、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6、染色体组: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或者说是指细胞内一套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个体发育时彼此协调一致,缺一不可的染色体。 7、一倍体: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如,雄蜂。 8、单倍体:具有配子(精于或卵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或个体。如,植物中经花药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物。 9、二倍体: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大多,数植物均属此类 10、二价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图象。 11、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12、染色质或染色体: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洋红、苏木精等)染色的纤细网状物质,现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RNA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 13、超数染色体:有些生物的细胞中出现的额外染色体。也称为B染色体。 14、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15、姊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16、反应规范:遗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某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反应的范围。) 17、交叉的端化: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过程叫做交叉端化。 18、受精: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1个合子过程。 19、双受精: 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20、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高中生物遗传学名词知识点详解2 21、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另称为果实直感。 22、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认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23、细胞周期: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开始的时期。 24、无性生殖: 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而产生许多后代个体,这一方式也称为营养体生殖。例如,植物利用块茎、鳞茎、球茎、芽眼和枝条等营养体产生后代,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 25、无性生殖: 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而产生许多后代个体,这一方式也称为营养体生殖。例如,植物利用块茎、鳞茎、球茎、芽眼和枝条等营养体产生后代,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 26、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7、单位性状:把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这些分开来的性状称为。 28、显性性状: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 29、隐性性状:子一代未出现的另一个亲本的性状,即子一代处于隐蔽状态的性状。 30、基因位点(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1、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32、纯合体(homozygote):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上的两基因成员完全一致(双显或双隐),具这种基因型的个体为纯合体。如:CC、cc。 33、杂合体(heterozygote):等位基因中的两个成员又一致的个体称为杂合体。 34、测交:是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间的杂交。 35、完全显性(completedominance):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的表现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作完全显性。 36、不完全显性(imcompletedominance):是指F1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 37、共显性(co-dominance):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 38、显性转换(reversalofdominance):显性性状在不同条件下发生转换的现象叫做显性转换。 39、基因型(genotype):也称遗传型,生物体全部遗传物质的组成,是性状发育的内因。 40、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高中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高中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2 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2、精子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 u2193间期:染色体复制u2193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u2193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u2193前期:联会、四分体u2026(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u2193前期:(n)u2193前期:(n) 中期:(n)中期:(n)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 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2、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 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 3、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 (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知识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A+G)/(T+C)=1;(A+C)=(T+G) 一条链中A+T与另一条链中的T+A相等,一条链中的C+G等于另一条链中的G+C 如果一条链中的(A+T)/(C+G)=a,那么另一条链中其比例也是a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的概念、条件、特点、结果和意义) DNA分子复制过程是个边解旋边复制。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既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也在疯牛病毒中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大量增加(蛋白质的自我控制复制) DNA复制的条件要相关的酶、原料、能量和模板。 其特点是(非连续性的)半保留复制。 其意义是:保证了亲子两代之间性状相象。tt白2023-07-30 10:03:201
求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结构,不要太详细的,也不要太简单
去百度文库里搜。里面都有的善士六合2023-07-30 10:03:193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详细 要特别简单明了当要详细
邮箱 发给你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30 10:03:175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知识可以产生力量,但成就能放出光彩;有人去体会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去观赏成就的光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1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1)优生的 措施 :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记忆点: 1.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2 细胞质遗传 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遗传(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细胞);后代没有一定的分离比(原因: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②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在细胞质内存在着DNA分子,这些DNA分子主要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控制一些性状. 记忆点: 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3 基因工程简介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标准概念: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细胞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通俗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操作的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 配对 ). 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 C.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b、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有某些标记基因. 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④质粒的特点: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A.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概念: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干扰素基因等. 提取途径: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 D.目的基因检测与表达 检测 方法 如:质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放入到相应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长,说明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 表达: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性状,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如:抗虫棉基因导入棉细胞后,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被杀死;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能合成出胰岛素等. (4)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A.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B.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 C.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记忆点: 1. 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包括: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4.区别和理解常用的运载体和常用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5.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6.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全归纳 ★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与易错知识点总结 ★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中生物必修二考点总结归纳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人教版 ★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工程知识点归纳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 ★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无尘剑 2023-07-30 10:03:171
高中生物必修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
善士六合2023-07-30 10:03:162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 一、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1)优生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记忆点: 1.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 二、细胞质遗传 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遗传(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细胞);后代没有一定的分离比(原因: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②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在细胞质内存在着DNA分子,这些DNA分子主要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控制一些性状. 记忆点: 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备知识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和丙酮)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4)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在基粒上。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植物更新空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法)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2、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总反应式:CO2+H2O u2192(CH2O)+O2 ,其中(CH2O)表示糖类。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 生物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所组成的群体。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 (3)基因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消失,其原因是种群中的基因库能继续保持和发展下去。 (4)基因频率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中该基因出现的几率。 拓展: (5)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6)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7)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通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组成,经基因重组在种群中保留和发展。 (8)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为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9)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 (10)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是否有利,从而通过生存斗争使适者生存,从而决定进化的方向。 (11)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12)判断某些生物是否是同一物种的依据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能否产生可育后代。 (13)常见的隔离类型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14)物种形成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突变和重组产生可遗传变异,经过漫长年代的地理隔离积累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 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4)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无尘剑 2023-07-30 1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