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根据查询百度题库试题显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规律;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D.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答案为C,所以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列宁主义(俄语:ма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英语:Marxism-Leninism)简称为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的说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并以此作为此党理论体系的根本理论,绝大多数共产党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尊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尽管其中有许多政党根据政治环境的新需要而对此主义进行了补充工作。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什么?
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它的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一致,主要体现在发展变化的同步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平衡性、历史继承性和能动的反作用上。2023-08-04 12:01:541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什么的规律
《党章总纲》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扩展阅读:①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在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二。基本原理: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谁就会成为统治者,而谁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谁就会被历史前进的齿轮碾得粉碎。2023-08-04 12:02:113
马列主义揭示了什么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重复性、预见性、层次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原则,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也是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以及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根本原则。 扩展资料 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他们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对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的设想,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也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制定了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他总结了苏维埃俄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2023-08-04 12:02:241
党章总纲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什么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党章总纲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也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具体运用:绝大多数共产党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尊为基本的意识形态,尽管其中有许多政党根据政治环境的新需要而对此主义进行了补充工作。关于描述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思想,有许多复杂的术语,这些术语在非学界的使用非常混乱。不熟悉对共产主义理念的细节的人(例如许多报社或其它媒体),常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个万能同义词,在指代任何一种马克思主义学派时,都可以用上它。马列主义本身也特别的说明:这些理论只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所提出来的理论;各个国家必须要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之;马列主义只是纲领性的指导理论而绝不是教条;并且她也必将根据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等等因素需要及时的发展、补充与继续进一步的完善。2023-08-04 12:02:301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什么
《党章总纲》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扩展阅读: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二。基本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谁就会成为统治者,而谁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谁就会被历史前进的齿轮碾得粉碎。2023-08-04 12:02:431
党章总纲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 是正确的,具有强
B2023-08-04 12:02:525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什么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党章总纲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 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2023-08-04 12:03:173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什么规律
马克思列宁主义(俄语:ма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英语:Marxism-Leninism)简称为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的说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并以此作为此党理论体系的根本理论,绝大多数共产党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尊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尽管其中有许多政党根据政治环境的新需要而对此主义进行了补充工作。2023-08-04 12:03:393
最新中国共产党是以什么为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023-08-04 12:04:007
党章总纲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什么道路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们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2023-08-04 12:05:013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什么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2023-08-04 12:05:169
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完备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它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分配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直接行动的科学,即科学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它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进行解放斗争的旗帜,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世界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主义运动有了很大发展。二、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在同第二国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他关于俄国革命规律的特点的揭示,关于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建党学说,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策略,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前夜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学说,关于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的论断,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关于落后国家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等,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列宁领导下,实现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实践,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二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为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所确认。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战斗旗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马克思列宁主义只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现成答案,更不是只要熟记熟背就能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承认马克思主义,真诚地拥护马克思主义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地运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绝非易事。在俄国从找到马克思主义到学会运用它来指导本国革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中国也是如此。中国革命开始屡遭挫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2023-08-04 12:05:521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请问什么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决定意识。2023-08-04 12:06:002
二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023-08-04 12:06:072
到目前为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总共有哪些?
党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础。十七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十八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2023-08-04 12:06:153
党的先进性的三大理论基础是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23-08-04 12:06:223
请解释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列主义就是认为资本家是通过剥削工人发财,要反对剥削,屠杀抢劫资本家,霸占国家政权来实现没有剥削的平等世界。不过资本家剥削在自由市场中根本不存在,抢劫屠杀是强盗行为。其罪恶的结果就是祸国殃民,必然失败。2023-08-04 12:06:412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什么基本原理概论
辩证唯物主义2023-08-04 12:06:563
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1.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在在定义“社会”时曾经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的关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就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的社会。” 马克思反对把社会看作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主张把社会看作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在马克思看来,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离开社会关系的人是不存在的。在批判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直接而鲜明地将新唯物主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只有也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在实践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人只有也唯有通过实践才能成其为人。马克思特别强调:“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他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展,具有诸多子系统与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他对社会系统的运行作了概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2.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史的过程,从而创立了真正科学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过程的考察,科学地论证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同时,他又深刻地指出:“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与人类历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是辩证统一的。这就是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同自然史的发展一致的方面,郎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又有同自然史的发展根本不相同的方面,即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任何社会中人的活动都带有一定的意图和目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但是,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尤其是对各个时代和各个事变的历史研究如何重要,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一方面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因此,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人的自觉的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社会的发展,必须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3.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首先使自然界人化。自然界的人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然对象化过程。以一种物质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界,改造自然界,这一过程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占有自然界的过程,其结果则产生了获得人的本质的自然界。这种获得了人的主观性、人的本质的自然界,就是所谓的“人化自然”,从外延上来说,就是纳入人类社会活动、纳人人的文化或文明之中的自然界,这种自然当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它充分表明了人的主观性的超越性本质。于是,自然界本身则成为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的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不仅是自然界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性和反自然性,主要体现在对待外部自然界和人自身的自然上。就前一方面而言,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就后一方面而言,“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却又是对人的活劳动的巨大浪费,值得提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机器对人的奴役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背离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异化,它阻碍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恩格斯就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异化的解决关键,在于人与人(社会)的异化的解决,即人与社会冲突的解决。这就是马克思曾经设想过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人们不仅会合理地调节人际关系,而且会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协调进行,因为那时的劳动在彻底摆脱了异化状态之后,将成为人的自由和自觉的活动。这就是说,生态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问题,而是一个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发展问题,必须将这一问题放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总体的历史进程中来考虑。而作为共产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则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4.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深切地关注入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批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把对人的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入的、与人相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他还说:“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这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自己创造的。离开了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的历史。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既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活动的客体,是主客体的统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地发展为最高理想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其一,它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各个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社会有机整体;其二,它一方面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把两个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其三,它强调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四,它强调和重视人的发展,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2023-08-04 12:07:311
急求入党申请书一份!万分感谢!
一楼好肉麻啊2023-08-04 12:07:393
如何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顶级问题。马克思用德文,列宁用俄文。真要明白马克思,列宁,需要德文、俄文。那些个把德文、俄文翻译成了中文的翻译,哪个敢说达到了马克思、列宁的水平?哪个敢说超过了马克思、列宁的水平?达不到那个水平,就能用中文指明前进的方向吗?建议深入思考。2023-08-04 12:07:474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什么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2023-08-04 12:08:024
*** 思想, *** 理论分别指的是什么?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1中国 ***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 ***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 *** 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以 *** 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 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 *** 思想。 ***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 *** 集体智慧的结晶。在 *** 思想指引下,中国 *** 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 *** 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 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 *** 理论。 *** 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 *** 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 *** 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 *** 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 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 *** ”重要思想。“ *** ”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 *** 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 *** 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 ***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23-08-04 12:08:341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可以说苦苦地寻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些先进中国人,接触了很多当时西方的思潮,比如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但都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十月革命之后,他们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中国人民包括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把马克思主义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认真汲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而且热情地翻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扩展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普遍真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进一步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进一步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思考我们新形势下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参考资料:人民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2023-08-04 12:08:54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建设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2023-08-04 12:09:272
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实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首先,分析“一脉相承”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这个“脉”表现在活的灵魂上,就是“实事求是”之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将其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字。实事求是,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承接实事求是之脉,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认为,想问题和做事情要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防止和克服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需要将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和统一起来,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正是与辩证唯物论的这些原则相互联系和贯通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所有这些,坚持和体现了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坚持和体现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结合和统一。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决定力量而且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则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正是与历史唯物论的这些原理相互联系和贯通的。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需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有这些,都坚持和体现了历史唯物论关于生产力的基本观点以及关于人民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这个“脉”表现在具体内容上,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脉。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正是承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脉,继承和坚持了以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的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在内政、国防、外交等方面,形成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积极思想理论成果。在这些理论成果中,经济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略,政治建设中的依法治国方略,文化建设中的以德治国方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社会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成五块理论基石。所有这些成果,都为科学发展观所继承和坚持。最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科学发展观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其次,分析“与时俱进”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不但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且坚持了与时俱进。这个“时”,从世界范围来说,就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就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就国内范围来讲,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时代、时期和阶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高到新水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要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以富强民主文明为三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此基础上,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四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且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全面部署了社会建设的任务。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设计了分三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从五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新的部署和新的要求。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思想。在此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部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此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阐述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非常强调人才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极端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进一步突显了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使之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三大战略。 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在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的历史时刻,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地提出了“我们的建设能力”这个问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部署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任务。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最后,分析“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所形成的理论框架的内在逻辑关系问题。 科学发展观,作为既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坚持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党的建设等领域的理论成果。在这些领域,经济、政治、文化是三个基本领域;在这三个基本领域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影响和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义的社会建设,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狭义的社会建设,是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其内容也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互贯通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从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五个方面对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要求和这些方面,都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同时认真加以落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作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包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分别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方面相对应。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互联结和贯通的中介和桥梁。 科学发展观实现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党的建设等领域的贯穿,实现这些领域的相互结合和统一,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强调弘扬精神,而这些精神主要是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公民精神。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弘扬这些精神的要求。他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制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些精神,不但从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相联系、贯通和融合。在各种精神中,科学精神居于核心和支配地位。发扬科学精神,需要信仰真理,尊重真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遵循真理,捍卫真理,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弘扬科学精神,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这不但表现在“科学发展观”这个名称用“科学”来统帅和限定,而且表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上。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在讲到党的领导和建设时,就明确强调要“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同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公民精神密不可分。这些精神,不但执政党需要弘扬,而且人民群众也需要弘扬。通过弘扬这些精神,不但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有机结合和辩正统一,而且能够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已经、正在并且必将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2023-08-04 12:09:341
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党章是党的根本党规和党法。认真学习和履行党章,是每个党员的必须遵守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最根本的学习是要学好党章,只有学好党章才能真正做到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观念,增强党员意识,维护党章的权威。 一、学习党章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党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从而更加坚定地跟党走、永远拥护党和捍卫党的利益 党章总纲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明确地规定了党的性质和党的奋斗目标。党的性质决定党的生命,更决定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奋斗目标反过来影响党的性质。我们党的先锋队作用是通过具体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我们党担负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如果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我们的党就会失去生命力,党的一切伟大历史任务也就不能完成。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党就会失去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党的性质,党的宗旨以及党组织制度、作风纪律都是每个党员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的。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再学习党章的过程中一定要系统的学习和全面把握,不能割裂分开,要把学习党章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进一步坚定的跟党走,永远做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代表。 (二)学习党章可以使自身在思想上进一步加深对党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深入了解,更加坚定的高举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旗帜 党章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就向全世界通告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不是别的。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所无法比拟的。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历史的选择和中国人民自愿的选择。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才适合中国的国情,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只有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经过了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了现在的社会主义中国奠定了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有邓小平理论才使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并且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深刻认识,并且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而得出科学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割裂,缺一不可的科学理论,都对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时期起到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中国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才逐步的实现伟大的复兴梦想。通过对党章总纲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023-08-04 12:09:412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准则,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内在统一关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其中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本质规律,指明了消灭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实现工人阶级与全人类解放的理想目标和现实道路,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2023-08-04 12:09:551
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什么的道路
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党章总纲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关于党章党纲党章就是党的章程,是党的根本法规,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和规定。中国共产党党章一般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其内容包括:总纲、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等。党章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任务的变化、党的建设需要和党员的情况,定期进行修改。党纲,即党的纲领。党章的总纲也叫党纲。它体现一个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道路。它是党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它的内容一般是阐明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以及党在现阶段总任务等等。2023-08-04 12:10:011
入党志愿书范文中国梦
志愿入党的同志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以下是我精心搜集的关于中国梦的入党志愿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中国梦的入党志愿书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今日的入党志愿书将会变成明日对党忠诚不渝的誓言。通过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承担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成立以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以后,党又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 文化 。又在关键时刻力揽狂澜,一举粉碎了林彪、“_”两个反党集团,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 总结 了正反两个方面的 经验 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完成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志在党的 报告 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目前,以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正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实现经济腾飞。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和感悟,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共产主义觉悟,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我是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成长起来的跨世纪青年人,回顾自己成长的过程,我感慨万千,我的成长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党的温暖,我的每一个进步无不蕴含着党的培养。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阶级家庭,以一个普通孩子的身份跨入学校读书,是党直接或间接的关心,才能让我能够一路读到现在,有幸成为一名211高校的公费研究生。从懂事起,我幼小的心灵就充满了对党的感激、仰慕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丰富,我对党的向往和追求日益加深,并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在党支部的 教育 关怀下,我更坚定了对党的信念,要求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日益强烈。通过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我清醒地认识到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入党并不是脸面光彩、图慕虚荣,也不是捞政治资本、以权谋私的跳板,相反,它意味着牺牲和奉献,我之所以要求加入党组织,就是为了能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更加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干好本职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加入党组织是我的愿望,几年来,在身边党员同志的帮助和支持下,不仅学会了很多做学问的 方法 ,也能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所以我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和研究,尊重导师,团结同侪,为实现加入党组织的愿望而积极努力着。但是我也认识到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对照党章要求和党员标准还有一些差距。如果党组织能吸收我为党组织的一员,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加认真学习党章和政治理论,牢记党的宗旨,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按期缴纳党费,对党忠诚,言行一致,密切联系群众。在五四重要讲话中也说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作为这个时代的青年,我要统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希望早日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实现我心中的中国梦! 请党组织考验我!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申请时间:XX年XX月XX日 关于中国梦的入党志愿书篇二 尊敬的党组织: 我志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我们不但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迈向新时代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入党 申请书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不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而且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为行动指南,把科学理论与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相结合,提出体现人民利益的科学纲领和政策。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三件大事,都贯穿着为人民服务:进行民主革命,是救国救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利国利民;实行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更加强调理论和实践创新。所谓创新,实质是适应变化的实际,以新的科学的理念、 措施 促进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我之所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加强国家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坚决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犯罪活动和犯罪分子。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在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 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在一起,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民族的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加强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近年来我党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即按照客观规律加强党的建设,围绕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主线,科学谋划党的建设总战略,形成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一布局强调党的建设的 开放性、全面性、系统性,反映了时代特点和现代化建设对执政党的新要求,深化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党为此采取了许多新举措,如强调培养人才、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各项制度、更坚决地反对腐败等等。这里只提一点,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因为党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和国内发展新阶段的复杂情况,迫切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建设学习型政党,表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我审视意识,把学习和学习基础上的 实践作为迎接挑战、应对风险的基本方式,表明党不断超越自我、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科学态度,极力防止骄傲、保守、僵化、停滞。 我们敬爱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的新时期发展的正确道路,符合国情,体谅民意,我们国家将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申请时间:XX年XX月XX日2023-08-04 12:10:231
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正确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辨唯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指出特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是在物质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而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它指出特质是可以被认识的。这就是在物质观上坚持了“可知论”和“一元论”,而是和“不可知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个哲学范畴。这就在物质观上正确地处理了哲学的物质概念,同世界本身的物质现象以及具体科学物质结构和属性理论关系,它们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它的错误在于用个性来取代共性。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执行原理设计。 马克思主义是消灭资产私有制的思想。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的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於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马克思列宁主义,简称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地说,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著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 *** 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做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一种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明确了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其次,它指出物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第三,它指出“物质是标志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突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联络和区别,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直观性,以及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做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物件。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会为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络,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有限中掌握无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够正确地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关键在于它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的,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物件、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物件性的活动。”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受动方面去理解世界,不理解实践对物质的作用,结果导致其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以及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本原的理解,不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而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从人的感性活动,从实践处去理解,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一种客观实在。这种理解进一步揭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具体点,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反映;回击了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攻击,从物质和意识关系对物质给予界定,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物件,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本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即具有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这对于唯物主义以至整个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现代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现代意义主要有: 1、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同时,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既好又快地发展. (说明,第1、2点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一原理的意义.第3点的前半部分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一原理的意义;第3点的后半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综合起来得出的意义.)2023-08-04 12:10:311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什么,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_____,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规律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 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D、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答案选C2023-08-04 12:10:542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什么 马克思列宁主义解释
1、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 3、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2023-08-04 12:11:111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什么,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023-08-04 12:11:273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原因如下: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2023-08-04 12:11:441
党章一个核心是什么意思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23-08-04 12:12:182
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俄语:ма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简称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的说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从未用过列宁主义这个词,也从未把他的观点归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中。不过他的思想观点是从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出来的,这种发展被布尔什维克视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步,而被另一些人视为是相反的结果。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并宣称以此作为理论体系的支撑,绝大多数共产党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尊为基本的意识形态,尽管其中有许多政党根据政治环境的新需要而对此主义进行了修改。2023-08-04 12:12:473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观点是什么 ?
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它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 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23-08-04 12:13:222
党总支委员会每届任期为几年
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条规定: 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章程2023-08-04 12:13:561
党的先进性三大理论基础是什么
党的先进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先进性的确立,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这三大基础,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工人阶级政党。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因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我们党才能在复杂环境中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方向,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带领人民群众去夺取胜利;才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了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的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同大工业的发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工人阶级中最有觉悟、最富战斗力的部分,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国工人阶级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展现了伟大的创造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 我们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形成是建党的根本条件。 党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这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80多年来,我们党为实现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前赴后继,顽强斗争,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正是因为把中国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我们党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才能在旧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始终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 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虽然也走过一些弯路,但我们党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展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观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尺度。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些既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身所要求的,又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要条件。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能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决定着执政党的地位和命运。我们党之所以生机勃勃,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资料:http://jgdw.mofcom.gov.cn/aarticle/cj/ghlt/200504/20050400068184.html2023-08-04 12:14:195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内容是什么??相互关系如何?为什么?
这个你就是要么你爸是红军。要么天天就看《新闻联播》就知道了。2023-08-04 12:14:354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什么意思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完备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它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分配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直接行动的科学,即科学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它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进行解放斗争的旗帜,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世界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主义运动有了很大发展。二、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在同第二国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他关于俄国革命规律的特点的揭示,关于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建党学说,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策略,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前夜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学说,关于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的论断,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关于落后国家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等,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列宁领导下,实现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实践,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二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为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所确认。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战斗旗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马克思列宁主义只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现成答案,更不是只要熟记熟背就能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承认马克思主义,真诚地拥护马克思主义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地运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绝非易事。在俄国从找到马克思主义到学会运用它来指导本国革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中国也是如此。中国革命开始屡遭挫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2023-08-04 12:14:497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如何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学习中体现自己的先进性?
努力学习 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起带头作用2023-08-04 12:15:263
结合史实说明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了抗争有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也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都失败了,也没有中国富强起来依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新文化运动后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综合国力也进一步增强。 历史雄辩的证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指导下才能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两大任务。2023-08-04 12:15:544
中国共产党党纲主要核心内容是什么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首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这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同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是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一致建议,在党章中对这个根本成就作完整表述。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对于深化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有重要意义。 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在征求意见过 程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建议,在党章中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内容的分量。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 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 四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 这方面的一个重大修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适应这一修改,党 章修正案专门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阐述,包括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着力点。这样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 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同时,党章修正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内容也进行了充实。 五是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章修正案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增写的加强党的 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 执政党等新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六是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作了一些修改。2023-08-04 12:16:112
谈谈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好问题。因为没有别的啦,没有其他的主义可以坚持了,只剩下马克思主义啦,就只能坚持这个。2023-08-04 12:16:19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它的任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本身的性质。它是最直接又全面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的行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合乎规律的结果,推翻资本主义并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中国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存在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观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从实践开始,实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缚,哪怕是曾经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证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时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变,采取何种形式都不重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是一种对社会的预测或规范,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不应当先入为主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某种社会制度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则无往而不胜。2023-08-04 12:16:472
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法学 不论是中国历史上的法学还是西方法学,都是剥削阶级的法学,是为奴隶主、封建主或资产阶级的法说教,为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政治统治服务的。尽管这种法学曾经提供了大量的法学历史资料,有的在阐述法律现象的某些方面也提出了合乎科学的观点,有的还不同程度地起过历史进步作用;但由于阶级地位和时代的局限性,他们的学说都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没有也不可能真正科学地阐明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直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法学出现,法学领域才起了根本变革。马克思主义法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深刻地分析了社会各方面的现象,揭穿了剥削阶级的偏见,科学地阐述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使法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同以往法学的根本区别,主要有下列几点: ① 在各派剥削阶级法学中,有的认为法与经济无关,甚至说法是决定经济的;有的虽也承认法与经济有关,但否认经济对法的最终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结柢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由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然,法与经济以外的其他各种社会因素,例如政治、哲学、宗教等也相互起作用,但这只是一方面的现象,而追究到它的根本,“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 ② 剥削阶级法学家尽管对法的本质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一个共同点是在不同形式上否认法的阶级性,甚至认为法是超阶级的“全民意志”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并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无产阶级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在他们看来全都是掩盖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偏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2页)。只有社会主义法制,才真正反映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总之,法同国家一样,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阶级社会中,它总是有阶级性的。到阶级消灭时,具有阶级性的法也就不存在了。但马克思主义在肯定法的阶级性的同时,也承认法在历史发展上同其他社会文化一样,都可以批判地予以继承。马克思主义法学就是在总结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人类历史上的法律文化遗产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③ 剥削阶级法学一般也承认实在法是国家制定的,但由于他们往往把国家说成是超阶级的,把国家制定的法律说成是社会公共意志的体现,从而模糊了国家和法的阶级本质,曲解了国家和法的关系,鼓吹所谓“法律至上论”,把法置于国家之上。马克思主义法学分析了社会阶级的关系,认为一定阶级的国家和法都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有阶级性的,它所制定的法也是有阶级性的。首先,取得政权、统治国家的阶级必须把它的胜利果实,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制度。其次,法律由国家制定,还须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列宁选集》第3卷,第256页)。但国家既然制定了法律,就应当使之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法律,它自己也有必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否则法律就不能发生预期的效果。 ④ 剥削阶级法学大都认为法是超历史的,永恒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则认为,法并不是超历史的,既不是永恒存在,也不是永久不变的。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当法存在的时代,它又随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政权性质的变迁而变迁。剥削阶级的法律都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可以相互模仿沿用,而无产阶级废除了剥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则必须创建自己的法制。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随着国家的消亡,法也将趋于消亡。那时当然还有调整人们共同生活的各种行为规范,但它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法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都包含有法律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精密地考察和分析了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清楚地说明了法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并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家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或其他机会主义者在解释法律时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他们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 《论住宅问题》、 《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u2022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此外,在他们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书信中,也有不少是直接涉及法律问题的,如恩格斯于1890年和1894年分别致J.布洛赫、C.施米特和W.博吉乌斯的信。 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历了英国的阶级斗争,法国和德国的革命,特别是巴黎公社以及其他直接参加的革命斗争的实践,分析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总结,进一步阐述了国家和法的理论。他们在这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英国状况 英国宪法》、《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8年 11月4日通过的法兰西共和国宪法》、《法兰西内战》以及《资本论》中关于工厂法、其他劳动立法和关于原始积累的血腥立法等问题上的论述,等等。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帝国主义的发展规律,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亲自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也第一次创建了社会主义法制。他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 列宁在领导革命斗争、特别是在与俄国自由资产阶级、孟什维克、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其他机会主义者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有力地揭露了沙皇俄国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特别是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相联系的资本主义法制的本质及其虚伪性。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包括:《新工厂法》、《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全俄社会教育第一次代表大会》、《论国家》和《关于专政问题的历史》等。 列宁在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创建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开始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法制的学说。他认为,无产阶级在革命过程中应废除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的法,而为了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和建设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又必须建立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苏维埃政权制定的社会主义法体现了无产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法又是无产阶级专政实际经验的总结,在立法工作中不应仆从式地模仿资产阶级法律;但对各国文献和经验,凡能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则一定要吸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法制应统一,法律应严格遵守,应坚决地惩办犯罪行为,要运用法律同官僚主义进行斗争,等等。他在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以及《论“双重”领导和法制》等。此外,他在给苏维埃政权初期司法人民委员Д.И.库尔斯基的许多信件中,也包含了不少有关社会主义法制的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能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法的一般理论,没有也不可能具体地论述社会主义法制问题。列宁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具体地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法制的学说。他的这些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创造性的发展,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极为宝贵的遗产。但由于他过早逝世,未能进一步阐述和发展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者,在为保卫、巩固和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斗争中,也对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制和马克思主义法学有所发展。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关于苏联宪法草案》、《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等。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以后,工人阶级翻身成为国家的领导力量。苏联培养了大批无产阶级法学家。 他们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 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从事社会主义法制工作,协助制定了社会主义的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典及其他法律,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他们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国家与法的理论、国家与法的历史方面,在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以及国际法学方面,撰写了大量著作,初步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法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也作出了各自的贡献。2023-08-04 12:17:151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 中国改变了马克思主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中国根据自身实际实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事情,避免了本本主义。而且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并没有改变2023-08-04 12:17:222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还深刻改变了中国 对这句话 你怎么理解的?
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的改变了世界。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对这句话你怎么理解2023-08-04 12: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