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ieVinne
-
思念家乡的心情。
出自《长相思 》
作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聒:声音嘈杂,喧扰,此处谓扰乱.
乡心:思乡的情感.
这几句大意是: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的声音扰碎了我的思乡之梦,我的故乡可没有这样的声音.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 gitcloud
-
思乡的情感,或声音,
- 瑞瑞爱吃桃
-
傻子口〉谦逛一群猪U0001f437
“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
看看他来十斤你离老婆去咯7PK2023-08-04 11:13:034
“故园无此声”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1、出自:《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2、全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纳兰性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病逝,年仅三十岁。2023-08-04 11:13:341
故园无此声是哪首诗?
故园:家乡,“故园无此声”是指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故园无此声”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文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的思乡诗。直译为:,翻过山岭,穿过河流,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有使命形色匆匆,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此诗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2023-08-04 11:13:461
故园无此声前一句
故园无此声的上一句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2023-08-04 11:13:553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什么意思?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思是帐篷外风雪弥漫,风声呼呼作响,令我无法再在梦中思念故乡,因为故乡没有这样的声音。这句话出自《长相思》作者是清朝的纳兰性德。全文如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2023-08-04 11:14:091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等我查一下再告诉你答案吧,等一会会哟。2023-08-04 11:14:256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意思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被惊醒,不禁思念起故乡,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2023-08-04 11:14:4414
故园无此声的上一句
上一句:家乡有彼影下一句:故园无此声2023-08-04 11:15:272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
故乡是那么的温暖宁静啊!哪有这狂风呼啸的聒噪之声2023-08-04 11:15:383
“故园无此声”的“故”是什么意思?
“故园无此声”的“故”意思是“老,旧,过去的”2023-08-04 11:16:111
《长相思》的“故园无此声”的‘声’是什么意思
《长相思》的“故园无此声”的‘声"的意思是声音;指塞外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山一程》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作品赏析 【注释】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聒:喧闹,嘈杂。故园:故乡,家园。【古词今译】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是明珠的长子。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值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当时纳兰性德年仅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但是全词读起来,却不让人轻松,似乎是有心无力之状。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伴随皇帝出行时的一路上的风景,也有山回水之意。“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河又一河,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骑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就应该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就是山海关,作者是在伴随皇帝去山海关以外还有很远的长白山,“那畔行”正是说明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榆关”,而是在“榆关”的“那畔”。 “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那畔”犹如“那厮”,“那边”,“那处”,作者会脱口而出此俗语,很显然既有一种放松,也有一种不情愿。 “夜深千帐灯”这一句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夜幕下,在群山里,一排排营帐里透出的耀眼的灯光,景象该是何等的壮观! “风一更,雪一更”,“更”是指时间,旧时夜里的一种计时单位,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聒碎乡心梦不成”,夜里,寒冷的风雪吹打着帐篷,作者怎么也睡不着,失眠了,于是于寂寞无奈之中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因此才有“故园无此声”。其实并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以往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睡帐篷、听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由此才觉得“故园无此声”。 总的来说,这首词写得很传神,很动情,然而状观之处却体现不出作者的大气魄来,这可能源于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也可能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某中不悦。不过这样一来,恰恰又集豪放与婉约于一体之大成,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得后人的喜爱和传诵。2023-08-04 11:16:244
长相思中的故园无此声的意思?
古诗《长相思》的意思: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原文:长相思·山一程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鉴赏: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2023-08-04 11:16:441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纳兰性德的词,全词是这样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释义:一路上登山涉水,山山水水,行行重行行,向榆关那边进登。夜深宿营,只见无数座行帐中都亮着灯火。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只听得风雪一阵又一阵,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在我的故园,几曾有聒耳的风雪声?”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风雪一更愁。纳兰性德在随扈东巡、去往山海关途中,写下了这首思乡之曲,成就千古名篇。 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的风景,是清寒苍凉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可体会无二——难怪王国维会将此与“澄江静如练”、“落日照大旗”、“大漠孤烟直”等等相提并论——古典诗词的魅力,尽在其中…… 写景毕竟为抒情。词人为侍卫之职,一生多鞍马劳役,而更多的是怀家思乡之情,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最忆的还是家中的温暖。所以,纳兰性德的乡梦不成,帐外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一首《长相思》,溶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中,尽显非凡。2023-08-04 11:17:112
故园无此声出自哪首诗?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023-08-04 11:17:212
长相思中词人为什么说“故园无此声”?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词人说故园无此声的原因是:家乡没有塞外这种风雨交加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2023-08-04 11:17:311
故园无此声指什么声音
《长相思》的“故园无此声”的‘声"的意思是声音;指塞外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山一程》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作品赏析 【注释】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聒:喧闹,嘈杂。故园:故乡,家园。【古词今译】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是明珠的长子。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值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当时纳兰性德年仅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但是全词读起来,却不让人轻松,似乎是有心无力之状。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伴随皇帝出行时的一路上的风景,也有山回水之意。“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河又一河,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骑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就应该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就是山海关,作者是在伴随皇帝去山海关以外还有很远的长白山,“那畔行”正是说明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榆关”,而是在“榆关”的“那畔”。 “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那畔”犹如“那厮”,“那边”,“那处”,作者会脱口而出此俗语,很显然既有一种放松,也有一种不情愿。 “夜深千帐灯”这一句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夜幕下,在群山里,一排排营帐里透出的耀眼的灯光,景象该是何等的壮观! “风一更,雪一更”,“更”是指时间,旧时夜里的一种计时单位,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聒碎乡心梦不成”,夜里,寒冷的风雪吹打着帐篷,作者怎么也睡不着,失眠了,于是于寂寞无奈之中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因此才有“故园无此声”。其实并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以往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睡帐篷、听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由此才觉得“故园无此声”。 总的来说,这首词写得很传神,很动情,然而状观之处却体现不出作者的大气魄来,这可能源于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也可能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某中不悦。不过这样一来,恰恰又集豪放与婉约于一体之大成,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得后人的喜爱和传诵。2023-08-04 11:17:441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翻译 急!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的词风,正如人们形容的那样,情深词浅,甚至不需要你把整阙词看完,一句已足够,就如下面这首《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查资料得知榆关乃是山海关,“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那厮”“那处”,人在什么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的,甚至有些豪迈的情趣。 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对仗工整。风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观察这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 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全词如下: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校订】 《草堂嗣乡》有副题《出塞》。 【笺注】 1.榆关:即山海关,古名榆关,明代改今名。 2.聒:嘈杂扰人。柳永《瓜茉莉》词:“残蝉噪晚,甚聒得人心欲碎” 3.故园:谓京师。 【说明】 康熙二十一年早春,性德随扈东巡,词作于往山海关途中。高士奇《东巡日录》:“二月丙申(十八日),驻跸蘴润县城西。是夜云黑无月,周庐幕火,望若繁星也。”又:“二月丁未(二十九日)东风作寒,急雨催暮,夜更变雪。驻跸广宁县羊肠河东。”盖此词上片所写乃二月十八日情形,下片所写乃二月二十九日情形。 【辑评】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月、澄江静如练、山七日夕佳、落日照大旗、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之、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人间词话》滕咸惠校注本) 唐圭璋曰:《花间》有句云“红纱一点灯”,此言“夜深千帐灯”,境界一大一小,然各极其妙。(《纳兰容若评传》) 以上录自《饮水词笺校》(修订本),冯统一、赵秀亭笺校,2005年7月第1版,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纳兰性德综述: 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因避太子讳始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性德天资聪颖,工诗文,擅骑射,文武全才。17岁补诸生,次年举顺天乡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22岁应殿试,得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其父明珠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娶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后诰赠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因产后风寒亡故;继娶官氏,赐淑人;其妾颜氏,后纳江南才女沈宛。纳兰性德三十一岁便因寒疾与世长辞,葬于京西皂荚屯。留有三子四女。 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含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三卷、文二卷、《渌水亭杂识》四卷),并有《经解》之篆刻;《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今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但成就最高的是词,其词作现存348首(另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怀古、咏物及边塞风光。词作数量虽不多,眼界不甚开阔,但在表现内容上具有多样性,也值得肯定。纳兰性德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 很多学者都对纳兰性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初三大词家”;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称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王国维认为“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由此出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也有很多学者将纳兰与李煜相比,如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认为:“《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梁启超也曾评纳兰性德词:“容若小词,直追后主。后主有亡国苦痛,容若有时代哀音,因此二人为词,眼界大而感慨深。”(《饮冰室文集》);周稚圭也说:“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 山一程,水一程,千古词人,悲情一生....2023-08-04 11:17:511
风一更雪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令“我”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雪之声的 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解释: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2023-08-04 11:18:012
故园无此声的故的意思
“故园”不仅仅指家乡,指京师,也暗含“官场”之意。 “故园”作为一个特殊意象用在《长相思》结尾,有其深刻的用意。在纳兰性德的所有词作中,“故园”只出现过两次。一处在此,另一处在其《减字木兰花》中:“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词人开篇以“断魂无据”表现了恍惚不知何处寄托自己情怀的那种哀婉心情。接下来,用“东风”和“绿除”不仅引出象征官场的“故园”,还反映了纳兰性德对康熙帝的希冀——尽管没有表示偏袒索额图,纳兰明珠哪一方的“音书”,但希望能不以严厉措施来对付纳兰明珠派和索额图派的斗争。下片中,以“故园”喻官场,官场此时还相对平静,指的是由于皇帝态度的暧昧而导致的暂时“平静”。这时,纳兰明珠还未被解职,但纳兰性德看过许多官场党争下充当了牺牲品的各派爪牙,不禁“寄语”这些“落花”。在这句中,纳兰性德想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不禁又发出感慨:还是不要再悲叹春天的过去,而使你(落花)坠落吧,我们的命运也许都是一样的。流落出深深的,由地位不安而产生的危机感。 其实,在《长相思》中,“故园”不仅仅指家乡,指京师,也暗含“官场”之意。“故园无此声”尽管康熙还未真正动手惩诫,“官场”还相对平静,但已经有了“风一更,雪一更”之兆。纳兰性德的这种先知先觉,不久就得到了验证: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秀上疏弹劾纳兰明珠,要求对纳兰明珠“立加严谴”。康熙帝由此免去了纳兰明珠官职,二十余年,“不复柄用”这一切发生在纳兰性德去世后仅仅三年。2023-08-04 11:18:101
故园无此声的故园是什么意思 故园无此声的故园的含义
1、“故园”指的应该是诗人的故乡。 2、本文写于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康熙帝平定云南,出关东巡,告奉天祖陵,时年二十七岁的纳兰性德从出关。此词作于出山海关之时。身为满洲贵胄的纳兰性德,有感于塞上苦寒,三月天气仍是风雪凄迷。年轻的男子在营中卧听风雪吼叫,悠然动了思乡之念。所以在这里的‘故园"指的应该是诗人的故乡。 3、原文: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023-08-04 11:18:281
纳兰性德《长相思》全诗翻译
一、《长相思》的译文: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二、附原文如下: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三、创作背景: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翌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关时冰雪未销,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改词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四、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2023-08-04 11:18:491
故园无此声.”“此声”指的是什么声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长相思·山一程作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希望能帮助到你2023-08-04 11:19:141
风一根雪一根扩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阔是什么意思
大意是: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的声音扰碎了我的思乡之梦,我的故乡可没有这样的声音.作者离开生长他的故乡,离开温暖的家庭而出使边塞,自然产生思乡之情.在现实中故园归不得,连作一个思乡之梦也被阵阵袭来的风雪之声聒碎.和故园相比,仅仅是风雪之声就够令人讨厌了,更何况它打碎了自己的思乡好梦.作者的思乡之情与自然界的风雪之景,化作无穷的烦恼皆于词中倾出.这是《长相思》的下半阙.这首词虽是作者抒写自身的思乡之情,在客观上也表达了戍边士车的乡关之思,感情真挚而朴实,故广被传诵.可用来写边塞士卒的故园之思,也可以用以写客旅之人在狂风雪雨中的多思。2023-08-04 11:19:222
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
译文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长相思·山一程作者:纳兰性德 (清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023-08-04 11:19:413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思是什么?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2023-08-04 11:19:513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翻译]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出处] 《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023-08-04 11:20:025
余萍:故园无此声
余萍:故园无此声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如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中学时,在学校联欢会上朗诵余光中的这首经典作品时,觉得自己已经饱含感情,很感人了,但那时毕竟“少年不识愁滋味”,对乡愁并无太深的体会。直至多年之后我离别了家乡,独自漂泊在外,在每一个不能回去的节日,在明月高悬的孤独夜晚,在沙克斯悠扬的旋律中,我突然体会到了诗人的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懂得乡愁的独特滋味,那份美丽,那份心心念念,那份淡淡的愁绪,真的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 尤其是今年年初,听说家乡要拆迁的消息,那一刻,就觉得特别的难过,感觉以后可能再也回不去了,那份伤感,真真切切。据说康熙二十一年,二十七岁的纳兰性德,出山海关时,有感于三月天气风雨凄迷,卧听风雨吼叫,悠然动了思乡之念,写下了千古名篇:“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此词读来令人动容,恰巧清明节刚过,绵绵春雨,风雨凄迷,我与纳兰性德的心境不期而遇,思乡之情瞬间直抵灵魂。 故乡,是淮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恬静而安详!她座落在江苏安徽两省边界处,因四面环水,故得名四河乡。四河乡位于泗洪县城的南端,和全国名酒古镇双沟镇隔河相望,素有蔬菜,梨柳之乡的美称。东有古猿下草湾,西有虎踞龙盘的浮山堰,雪枫堤将整个乡村轻轻拥在怀中,四五省道贯穿东西,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全乡70多平方公里,3万多人。 关于四河乡的由来,祖辈相传,当年淮河水流经此处,形成了一道支流,她划了一个优美的弧,将淮河北岸这块椭圆形的土地围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绿色的的小岛,又合流而去。 这片神奇的土地,宛如世外桃源,人们依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雪枫堤是四河乡的一道亮丽风景,也可以说四河乡独有的一张名片。 雪枫堤又称为淮河大堤,绵延数十里,雪枫这个名字,取之于新四军将领彭雪枫的名字,这其中还有一段渊源。 说某一年 ,淮北暴雨成灾,河提随时都可能被冲垮,堤内上千户村民的生命都危在旦夕。 正在开会的彭雪枫将军听到水情汇报,立即率领众人赶赴现场,带头跳入水中,手拉手,组成人墙,拦截咆哮怒吼的洪水,其他干部村民也抬来木板和柴草,堵住了洪流。彭雪枫将军顾不上自己多年的胃病,在洪水之中泡了一天一夜。为了加固河提,又奋战了20天。 当地政府和村民就把附近15公里堤坝命名为“雪枫堤”。 雪枫堤绵延数十里,两旁岸柳成行,鸟语花香,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长廊。儿时,我经常玩耍的地方就是雪枫堤,我们把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夏天,在雪枫堤里纳凉,雪枫堤留下我太多童年少年时期的美好时光! 我在雪枫堤下牧过羊,放过牛,看过书,唱过歌,我和雪枫堤下的庄稼,小树一样,在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静静环绕家乡的河流叫淮河,确切地说是淮河的一个支流,因为河流对岸有前后两个窑厂,故又被称为窑河。窑河的水域宽广,河水清澈,静水深流,古韵深厚。小的时候,河面上没有桥,每一次到离家较近的峰山乡赶集,都要坐船,我家东面的老张就是艄工,靠摆渡船为生,记得每次坐在大木船上,看着那船浆激起的浪花飞溅,我都会遐想联翩,猜想着在这河流之下有没有美丽的人鱼,有没有传说中沉下去的泗洲城,有没有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村里的人都是到窑河挑水吃的,清澈的窑河水,养育了两岸的父老乡亲,成为家乡人的母亲河! 这条充满灵性的河流,养育出无数优秀的儿女!在淮水之滨的大柳巷村,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更有着不可思议的历史底蕴,柳清水秀,人杰地灵,出了30多位中央干部。这里是历史人物辈出的地方!最出名的人物叫宋项如,大柳巷村人,《戏说乾隆》的剧作者!淮水的滋润,赋予了他一身的灵气,考取了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职于台湾飞腾电影公司等单位。电影《欢颜》里的主题歌《橄榄树》为三毛所写,宋项如编导,电影在大陆放影时,我牢牢记住了橄榄树的旋律和歌词:“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流浪远方u2026u2026” 我上中学时,每天都要从雪枫堤上经过,在每年漫长的暑假里,我有一半的时光都会是在雪枫堤里度过。我在树林里铺上一块干净洁白的塑料布,拿了本书坐在上面安静的阅读,倦了,就躺在草丛中仰望苍穹,透过斑驳的树影,我看到那高远的蓝色天幕上,漂浮着几朵自由自在的白云,蓝天白云,风景如画,不知不觉就入了神。 在那段朦胧美好的中学时代,我常常坐在雪枫堤下,痴痴梦想,长大之后会是怎么样。那时,班里有个高高帅帅的男生,高冷全校闻名,却在中学毕业之际给我写了一张小卡:“祝余班长永攀知识的高峰,早日考上理想的学校!” 钢笔字十分潇洒,一如其人。获此鼓励,我学习更加努力, 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学校,离别家乡,到外地求学。离别的那天,凝望着那渐渐远去的村庄,雪枫堤,河流,我默默地在心中和故乡轻轻的告别! 两年之后,获悉那高高帅帅的男生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再也回不到雪枫堤了。 那一年的冬天,大雪纷飞,雪飘故园,寒冷至极! 时光荏苒,一晃经年,多年之后,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双沟到四河,早已架起了大桥,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家家都接上了自来水,雪枫堤下一个接一个塑料大棚,大棚里是四河出名的绿色蔬菜。家乡越来越美了,而忙碌的我回去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直至今年听说家乡要拆,有的村落已经开始了,突然间,童年少年时代那些美好的回忆一一涌上心间,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听说家乡要建成经济生态示范乡,我说不清是喜还是悲,只是感觉以后再难看到那袅袅的炊烟,也再难听到暮色中传来的妈妈呼唤儿女回家吃饭的声音了,很多回忆都只能成为回忆,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春雨潇潇,长夜漫漫,突然间就领会了“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深沉意境!纳兰的词真的太美了,他把思乡之情写的让人荡气回肠,我看了亦觉 柔肠千转! 今夜携一缕淡淡乡愁入梦,梦回故园,山河依旧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2023-08-04 11:20:301
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 出自哪里的
1、故园无此声是指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2、故园无此声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文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的思乡诗。2023-08-04 11:20:431
诗人为什么说故园无此声
诗人说故园无此声是因为产生了思乡之情,故园无此声意思是自己的家乡没有这些吵杂的声音,搅的人睡不着觉,其实是词人在外思念家乡,夜不成眠,才听得声音聒噪。作者的思乡之情与自然界的风雪之景,化作无穷的烦恼皆于词中倾出。这是《长相思》的下半阙。这首词虽是作者抒写自身的思乡之情,在客观上也表达了戍边士车的乡关之思,感情真挚而朴实,故广被传诵。可用来写边塞士卒的故园之思,也可以用以写客旅之人在狂风雪雨中的多思。2023-08-04 11:20:491
词人为什么说故园无此声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是北京城所没有的,所以这么说。2023-08-04 11:21:003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思
(夜晚)营帐外风雪一遍一遍地刮,扰乱了我的思乡梦,我的故乡可没有这样的风雪声啊。2023-08-04 11:21:153
“故园无此声”的“故”是什么意思?
“故园无此声”的“故”的意思是:故乡出处: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释:【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赏析: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2023-08-04 11:21:221
风一更,雪一根,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句词所描绘的景象是什么?
风一更,雪一根,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是《长相思》里的词句,所描绘的景象是冬天,风雪交加的夜晚,嘈杂声打碎了我思乡的心和未做完的梦,在故乡的家园却没有这种嘈杂的声音。2023-08-04 11:21:382
纳兰性德传4—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1 求学拜师 纳兰性德17岁那年入国子监读书,对国子监十只石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十只石鼓是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统称)仅存物件。他为石鼓写的《石鼓记》后来收录到《通志堂集》中。文中将石鼓的真伪、断代、历史等争议梳理的有理有据。让我们看到了他不仅是一个多情善感的浪漫词人,也有鲜为人知的理性缜密的一面。 纳兰性德18岁参加乡试,轻松赢得举人身份。同时中举的还有好友韩菼(tan)和曹寅。主考官徐乾学对纳兰性德评价极高。 在科举制度中,“老师”有好几种性质: 1,为授业师,也就是主要负责教学的老师。 2,为问业师,即在遇到疑难困惑的时候偶有请教的老师。 3,为受知师,即在乡试、会试等重要考试中担任主考官阅卷管的人。 徐乾学从身份上看是纳兰性德的“受知师”,但在纳兰性德心中,他的学术成就、文章水准、道德品质都是自己仰慕已久的。直至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一直从师徐乾学。 徐乾学号健庵,是康熙九年(即1670年)第一甲三名进土,也称庚戌科探花。中榜后授翰林院修编,累官至刑部尚书。他学识博,是清初时代的著名学者,并被康熙皇帝所重用,曾担任《明史》总裁官,并总撰《大清一统志》。 徐乾学是江苏著名的“昆山三徐”之ー。在江苏昆山 有一座玉峰山,在这座山的南麓矗立着一所著名的藏书楼,名为“传是楼”,楼的主人就是徐乾学。那时候,徐家在当地可谓是名流大户。在徐氏祠堂里,挂着这样一副对联:“教子有遗经,诗书易春秋礼记;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上联是说徐家以儒家经典教育子弟,读书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要务;下联是说,徐家的传家宝就是读书,正是因为读书,徐家オ有了一门的解元、会元、状元、榜眼和探花。徐家三兄弟号称“同胞三鼎甲”“昆山三徐”,老三徐元文最早中得状元,老大徐乾学、老二徐秉义先后中探花,并位至极品。 徐乾学的母亲是当时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妹妹,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一直被后人流传。 徐乾学爱书如命,“传是楼”在他不断填充下,成为名满天下的藏书楼。“所传者,唯是矣。”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这些圣人之间传通的这个“是”,是代指道统。这个“是”就是徐乾学取名“传是楼”的由来”。 徐乾学叮嘱纳兰性德“为臣贵有勿欺之忠”,纳兰性德读了《宋史》之后更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宋史》里记载了寇准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寇准19岁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但是当时的风气是崇尚老成,皇帝用人也都爱用老成持重的人对年纪太小的考生往往不予重用。于是,有好心人就劝寇准把自己的年龄改大几岁,而寇准说什么也不改,他说:“吾初新进,何敢欺君!”意思是说我刚刚踏上进取之道,哪敢欺君罔上。 还有北宋的另一位名相晏殊,十四岁的时候就以神童应召,在与其他考生一起参加廷试的时候,发现试题恰好是自己以前做过的,于是当即启奏曰:“臣曾有作,乞别命题,虽易构文,不敢欺君。”晏殊和寇准在还没有踏入仕途的时候就以“勿欺”自许,哪怕事情对自己不利,也绝不违背自己的原则。 纳兰性德深切体会到他的老师徐乾学的“温温乎其貌,谆谆乎其训词”的温和仪容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感受恩师“如日坐春风令人神驰”的为师境界,让他抑制不住地对人说“吾幸得师矣!吾真得师矣!” 2 功名 18岁的纳兰性德乡试中举人,19岁参加京城会试中贡生,就在即将参加殿试之时,突感风寒错过了考试,好友韩菼中状元。纳兰性德百感交集写下 《幸举李闱以病未与廷试》 晓榻茶烟揽鬓丝,万春园里误春期。 谁知江上题名日,虚拟兰成射策时。 紫陌无游非隔面,玉阶有梦镇愁眉。 漳滨强对新红杏,一夜东风感旧知。 老师徐乾学送来一份珍贵的礼物,一筐鲜红的樱桃,来安慰鼓励他。 因樱桃是一年中成熟最早的水果,被称为“初春第一果”,又因樱桃树极其难栽,产量很少,樱桃成熟时又恰逢新科进士放榜之时,樱桃自然成为喜庆之果。樱桃是水果中的果之骄子,新科进士又是读书人中的天之骄子,于是樱桃代表了进士的荣耀及尊贵。皇帝也常常开宴赏赐大臣樱桃,以表关爱,大臣也要写诗作文来答谢皇帝。 老师分明是说:你虽然因病没有参加殿试,但在老师心中,你就是当之无愧的新科进士。 纳兰性德以一首《临江仙·谢饷樱桃》感谢老师的厚爱。 《临江仙·谢饷樱桃》 绿叶成阴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纳兰性德的词引典颇多,其中“绿叶成阴春尽也”取其义“错过期限”,既点出了樱桃成熟的时节,又惋惜错过了樱桃宴这个令人艳羡的时刻。 守宫”在这里是强调樱桃那诱人的颜色和形态,像守宫砂一样猩红,像星星一般晶莹透亮。 “留将颜色慰多情”这一句,直接抒发作者对恩师的感激之情:谢谢你送来的这些娇艳的樱桃,安慰我多情善感的心灵。这一份心灵的抚慰,不是樱桃本身带来的,而是“樱桃”的寓意带来的。纳兰性德明白,自己虽然无缘股试,可在老师心里,自己依然是一个最优秀的学生。 “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两句,引用了典故:曹操儿子曹丕称帝后,爱上了一个叫薛灵芸的美女,费尽周折以千金聘礼纳为妃子。薛灵芸去京师离开父母的时候,伤心欲绝,一路泪流不止,泪水流到玉唾壶里,壶都被她的眼泪染成了红色。等到了京师一看,壶中的眼泪都变成了血一般的殷红。王昌龄那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写给薛灵芸的,赞美薛灵芸的高洁清纯。 纳兰性德这两句的用意是他将老师馈赠的樱桃比喻成晶莹纯洁的“红泪”,储藏在玉洁冰清的“玉壶”之中,并借此来表达对老师馈赠的感激之情,对老师理解的欣慰,也表示对这份师生情谊的珍惜。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这两句也同样引用了一个典故: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他患有一种叫作“消温疾”的病,类似于现在的糖尿病,后文人们多用消渴代指患病,纳兰性德有感于老师的深厚情谊,强撑病体,拿起一颗像红豆一样的樱桃,他不能亲自拜谢老师,就借樱桃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流莺也是樱桃的别称。 最后两句是纳兰性德以花自比,既感慨老师的关爱与赏识,也请老师好好保重身体不要一味地担心我、挂念我。 3 成就 纳兰性德养病期间,新建书斋,取名“通志堂”,他有一个想法,将老师徐乾学的藏书汇编成一部大型丛书。他与老师一拍即合,《通志堂经解》使纳兰性德在传统知识界享有极高声誉。在编印的过程中,纳兰性德不仅亲自参与校勘,还亲自 撰写了关于《周易》《尚书》《诗经》、《论语》等九种经典的注释,因此,又称《通志堂九经解》。 渌水亭是纳兰明珠府西侧一小别墅,依纳兰性德设计而建,取名渌水亭,是取自流水清澈涵远之意,君子之交淡如水,能在渌水亭来往的,自当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非同凡响。 纳兰性德编纂了一部《渌水亭杂识》的笔记,里面有他的读书心得,也有听来的奇闻异事,还有对事物的独特见解,是他在诗词之外别样的性情体现。如: 《渌水亭》 野色湖光两不分,碧天万顷变黄云。 分明一幅江村画,着个闲庭挂夕曛。 又如:他认为铸钱有两个弊端,如果铸轻了,很容易被盗铸,也就是假币,会扰乱日常经济生活,要是铸重了,不法之徒就会把钱重新铸为器皿,如果立法准许民间使用红铜,只用黄铜来铸钱,应该会少很多麻烦。后来,这个观点被雍正所采纳。 平定三藩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康熙增设“博学宏词科”,笼络名士。通过考试的将得到官职,并参与纂修《明史》。纳兰性德借此机会结识了天南地北的好友。这时有诗作 《浣溪沙·郊游联句》 出郭寻春春已阑(陈维崧),东风吹面不成寒(秦松龄),青村几曲到西山(严绳孙)。 并马未须愁路远(姜宸英),看花且莫放杯闲(朱彝尊),人生别易会长难(纳兰性德)。 1679年9月2日,京师8级地震,波及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山东,河南六省。康熙当时26岁,第一时间调集人马指挥救援,纳兰性德救驾太皇太后,奋力保护皇帝。 为阻止沙俄南侵,1682年康熙派纳兰性德以狩猎为名,沿黑龙江北上,到达雅克萨探敌虚实,纳兰性德勘察地理形势,做了详细记录。有了这次侦查情报,三年后康熙御驾亲征,与沙俄进行了一场大战,史称“雅克萨之战”,取得了胜利,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阻止了沙俄南侵。 <u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4</u> 皇帝赏识 冠礼成人之后,康熙约见纳兰性德,与北京西山的水院凉亭中,两人谈古论今,相见恨晚。 22岁的纳兰性德终于走进了殿试的考场,高中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加上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考了第十名。也许你觉得他名次并不靠前,这是因为康熙的喜爱,不想让纳兰性德中状元去翰林院修撰,故意压低分数,以便顺理成章地留在皇帝身边当差。于是纳兰性德出任御前侍卫,跟从康熙,担任侍奉和保卫工作。 纳兰性德28那年随康熙北上留下了著名词作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0岁时又随康熙南巡,与曹寅(曹雪芹祖父)相会。曹寅13岁为康熙伴读,17岁当了康熙的侍卫,深得康熙赏识,两人交情甚笃,有人说纳兰性德是曹雪芹《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是不无道理的。 纳兰性德就为您介绍到这里,这位“千古伤心词人”也许正是因为他太多情、太伤感才英年早逝的吧!了解了他的一生,就更加理解他的诗句,最后,让我们看看别人眼中的纳兰性德。 顾贞观:容若天资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惋而后喜悦。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 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The End】 插图来自网络 文|图编辑 胡椒2023-08-04 11:21:451
故园无此声上一句
故园无此声的上一句是聒碎乡心梦不成。出自于清朝纳兰性德所著的《长相思·山一程》。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1655-1685),满族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家世显赫,清康熙大学士明珠之子。2023-08-04 11:21:531
故园无此声,请你想象一下在词人的梦中,故园有什么呢?
词人说的故园是故乡的意思所以词人的故乡有家人的关爱和关切。2023-08-04 11:22:013
“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
故园:家乡,“故园无此声”是指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故园无此声”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文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的思乡诗。直译为:,翻过山岭,穿过河流,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有使命形色匆匆,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此诗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2023-08-04 11:22:211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诗句出自于哪里?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出自于(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聒读音为(guō)故园的意思是(故乡,这里指北京)这首月寄托了作者(思乡)之情。具体原文如下:长相思⑴(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 ⑵,身向榆关那畔行 ⑶,夜深千帐灯 ⑷。风一更,雪一更 ⑸,聒 ⑹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⑺。注释:⑴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又名《双红豆》。⑵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⑶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⑷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⑸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⑹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⑺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译文: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赏析: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2023-08-04 11:22:313
《长相思》中的“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诗句的意思
谢谢你的关注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注释】: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2023-08-04 11:22:531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何解?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思是帐篷外风雪弥漫,风声呼呼作响,令我无法再在梦中思念故乡,因为故乡没有这样的声音。这句话出自《长相思》作者是清朝的纳兰性德。全文如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2023-08-04 11:23:071
故园无此声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诗的意思是: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出处: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原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扩展资料:这首词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作者随圣祖(康熙)至关外时,途中所作。它直抒胸臆地写出了眼前的景物和由此引起的思乡之情。词风清新俊逸。蕴藉自然,语言素朴,不尚雕饰。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2023-08-04 11:23:191
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出处: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原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扩展资料:这首词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作者随圣祖(康熙)至关外时,途中所作。它直抒胸臆地写出了眼前的景物和由此引起的思乡之情。词风清新俊逸。蕴藉自然,语言素朴,不尚雕饰。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2023-08-04 11:23:341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思是什么?
帐篷外风雪弥漫,风声呼呼作响,令我无法再在梦中思念故乡,因为故乡没有这样的声音。2023-08-04 11:23:527
纳兰性德: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
古诗《长相思》的意思: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原文:长相思·山一程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鉴赏: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2023-08-04 11:24:181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的意思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2023-08-04 11:24:5312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思
风雪交加的声音扰碎了我的思乡之梦,我的故乡可没有这样的声音。2023-08-04 11:25:472
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
故园:家乡,“故园无此声”是指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故园无此声”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文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的思乡诗。直译为:,翻过山岭,穿过河流,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有使命形色匆匆,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此诗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2023-08-04 11:25:531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故园是指什么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2023-08-04 11:26:011
故园无此声的此声是指什么?
故园无此声的“此声”是指风雪交加的声音。“故园无此声”出自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意思是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风雪交加之声。原诗如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为: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夜已经深了,成千上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风雪交加之声。作者简介: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一岁。授乾清门侍卫。为清初权臣明珠的儿子。其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以小令见长。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等。2023-08-04 11:26:081
故园无此声,什么意思?
意思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1、出自:《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2、全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纳兰性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病逝,年仅三十岁。2023-08-04 11: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