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呃呃尼诺现象是什么

2023-08-04 11:06:38
kikcik

厄尔尼诺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

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使地球出现大面积干旱,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

扩展资料:

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

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
2023-08-03 20:51:383

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意思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上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升高的气象现象。这种现象通常与热带东太平洋的异常异常反风(称为“南方涛动”)和大气环流的异常模式相伴随。厄尔尼诺现象周期性地出现,通常持续数月至数年,对全球气候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改变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全球范围的气候模式。它可以导致东太平洋地区的风向和降水模式改变,影响亚洲、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区的气候。对于社会和经济活动,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水资源紧缺、渔业资源减少以及疾病传播等问题。因此,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监测和预测对于气象学、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控方面的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影响如下:1、气候模式改变: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升高和气候环流变化,对全球范围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它可以改变降雨分布、气温模式以及风向和风速等因素,从而影响区域和全球的气候模式。2、自然灾害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可以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如洪水、干旱、风暴和飓风等。这些气候现象可能引发土地滑坡、洪水灾害、农作物减产、渔业资源减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3、全球经济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对农业、渔业、水资源和能源等领域造成重要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全球经济。降雨偏少或偏多等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渔业资源减少、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4、生态系统变化:厄尔尼诺现象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海洋浮游生物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可能受到破坏和变化。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栖息地也可能受到影响。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厄尔尼诺暖流
2023-08-03 20:52:191

厄尼诺尔现象是什么呢?

就是世界气候颠倒。雨多的地方不下雨,不下雨的地方大量降雨
2023-08-03 20:52:454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在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度尼西亚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生活习性喜欢在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千米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解: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在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而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也称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高于平均值,故这种大气变动现象又被称为“南方涛动”。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及环太平洋国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的影响,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气候更加寒冷潮湿。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1997~1998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候最严重的地区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太平洋东部地区和南美洲的中部。全球大部分热带地区的降雨量明显异常。智利北方的沙漠地区一年中几个月阴雨连绵。6、7月间的暴雨使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不少地区受灾。自6月以后,巴拿马出现了持续的旱情,巴拿马运河供水紧张,航运受到影响。地处北美洲的墨西哥太平洋沿岸,从6月起飓风活动加剧,10月上旬“保利娜”飓风的能量和破坏力之大超过以往纪录,造成20多年来最严重的灾害,有25万人受灾。在亚太地区,东南亚、南亚及澳大利亚于1997年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旱情,其中,一向雨水丰沛的印度尼西亚的旱情为近50年间所罕见。印度尼西亚发生1000多起森林火灾,持续数月不息,这和当地严重的旱灾直接相关。在非洲中南部,旱情也异常严重。欧洲也出现了罕见的暴风雪、暴雨和干旱。据说,1998年中国特大洪水的发生也受到了厄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1997~1998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候最严重的地区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太平洋东部地区和南美洲的中部。全球大部分热带地区的降雨量明显异常。智利北方的沙漠地区一年中几个月阴雨连绵。6、7月间的暴雨使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不少地区受灾。自6月以后,巴拿马出现了持续的旱情,巴拿马运河供水紧张,航运受到影响。地处北美洲的墨西哥太平洋沿岸,从6月起飓风活动加剧,10月上旬“保利娜”飓风的能量和破坏力之大超过以往纪录,造成20多年来最严重的灾害,有25万人受灾。在亚太地区,东南亚、南亚及澳大利亚于1997年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旱情,其中,一向雨水丰沛的印度尼西亚的旱情为近50年间所罕见。印度尼西亚发生1000多起森林火灾,持续数月不息,这和当地严重的旱灾直接相关。在非洲中南部,旱情也异常严重。欧洲也出现了罕见的暴风雪、暴雨和干旱。据说,1998年中国特大洪水的发生也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
2023-08-03 20:53:154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出现时,原本由太平洋东岸吹向西岸的东南信风会减弱,甚至消失而被赤道西风取代。由于大量的表层暖海水不像正常情况下由东向西流动并在西岸堆积,而是由于重力作用由西向东移动(太平洋平均海平面西部要比东部高,主要是由于信风引起的),使得西岸表层暖海水层变薄,甚至出现冷水层。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暖高压,热量来源主要是海水,因此表层暖海水的减弱会影响副高的强度,使得其要比正常年份偏弱。当副高偏弱时,位于副高西北边缘的夏季风气流也会偏弱,使得夏季风在盛夏时分依旧与南下的冷空气(冬季风)交汇于江淮一线,使得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成灾;而江南和华南地区,由于长时间受到副高影响,出现大面积伏旱。
2023-08-03 20:56:171

什么是厄尔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指太平洋东南部海水异常升温。会导致秘鲁渔场严重受损。
2023-08-03 20:56:253

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解释

1、新型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中部赤道海域近年来以准周期的形式出现一种新型厄尔尼诺现象,在其形成的年份里,北大西洋形成了比正常年份更多的飓风。 2、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3、厄尔尼诺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拉尼娜现象有时会紧随其后。 4、然而,根据2015年12月27日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新发布的卫星影像显示,太平洋上厄尔尼诺现象没有转弱迹象。专家预测2016年可能成为厄尔尼诺破坏力最大的一年。 5、2020年5月8日,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一次弱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预计今夏涝重于旱。
2023-08-03 20:56:431

厄尔尼诺是指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现象。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原意是“神童”或“圣明之子”。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一带的古印第安人,很注意海洋与天气的关系。他们发现,如果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温暖,不久,便会天降大雨,并伴有海鸟结队迁徙等怪现象发生。古印第安人出于迷信,称这种反常的温暖潮流为“神童”潮流,即“厄尔尼诺”潮流。  ufeff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东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消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之为“厄尔尼诺暖流”。  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大约每隔7 年出现一次。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的研究,认为厄尔尼诺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现象,它是全球性气候异常的一个方面。在正常年份,秘鲁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都受一股冷洋流控制,有一个范围很大的天然渔场。一旦出现气候异常,东太平洋的冷洋流即被一股暖洋流所代替。厚度达30多米的暖洋流覆盖在冷洋流之上,使大量冷水性的浮游生物遭到灭顶之灾,纷纷逃离或死亡,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许多观测事实还表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也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当厄尔尼诺出现时,将促使日本列岛及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有的年份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偏少的趋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地球表层环境的整体性:一个圈层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圈层的变化,一个地区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地区的变化,局部的变化也会引致半球甚至全球环境的变化。  气象学家对厄尔尼诺的研究,还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事。他们查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30余年的天气档案,发现几次重大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都出现过全球性的天气异常。1972年的全球天气异常,就与当年厄尔尼诺暖流特别强大有关。这一年我国发生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国性干旱。与此同时,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发生了严重洪水,非洲突尼斯出现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秘鲁出现了4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1982年底又出现了厄尔尼诺暖流,东太平洋近赤道地区的海水异常增温,范围越来越大,圣诞节前后,栖息在圣诞岛上的1 700 多只海鸟不知去向;接着秘鲁大雨滂沱,洪水泛滥。到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波及全球,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都连续发生异常天气。  据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由于水下火山熔岩喷发引起的。熔岩从大洋底部地壳断层喷出,将巨大的热量传给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流,使海水增温变暖,从而导致东太平洋海区水温及海流方向的异常。  ufeff
2023-08-03 20:56:501

什么是厄尔诺尔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概括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这一现象本质上由海洋动力学驱动,与之相应的大气变化是由海表面温度确定的(反过来大气的变化会加强海洋温度分布型),而海表面温度分布是由海洋动力学决定的,因而用上面的简化模型表示的厄尔尼诺现象本质上是可预报的。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泛指赤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不是孤立的现象他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互作用的产物。
2023-08-03 20:56:571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的现象是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它与中太平洋和东太平洋(约在国际日期变更线及西经120度)赤道位置产生的暖流有关(包括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厄尔尼诺现象是因为西太平洋的高气压及东太平洋的低气压所造成。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海水变暖的范围主要为太平洋东部与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西太平洋地区干旱而东太平洋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情况;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至于南方振荡为厄尔尼诺现象在大气的对应关系,不过早期学者并不了解这点。当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时候,东太平洋沿岸便不再出现涌升流,导致渔获减少。运行周期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的研究,认为厄尔尼诺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现象,它是全球性气候异常的一个方面。在正常年份,秘鲁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都受一股冷洋流控制,有一个范围很大的天然渔场。一旦出现气候异常,东太平洋的冷洋流即被一股暖洋流所代替。
2023-08-03 20:57:051

厄尔尼诺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科学家对此一直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在东南信风的作用下,南半球太平洋大范围内海水被风吹起,向西北方向流动,致使澳大利亚附近洋面比南美洲西部洋面水位高出大约0.5米。当这种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海水就会向相反方向流动。反方向流动的这一洋流是一股暖流,即厄尔尼诺暖流。在探索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机理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这样的巧合: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是火山活动的低潮期,也是世界大洋厄尔尼诺现象次数较少、强度较弱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的火山活动进入了活跃期,与此同时,大洋上厄尔尼诺现象次数也相应增多,而且表现十分强烈。根据近百年的资料统计,75%左右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在强火山爆发后一年半到两年间发生的。这种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特别关注,有科学家就提出,是海底火山爆发造成了厄尔尼诺暖流。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有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年至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地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
2023-08-03 20:57:211

什么叫做诺尔尼诺现象?

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反常
2023-08-03 20:57:315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

厄尔尼诺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1、自然因素赤道信风、地球自转、地热运动等都可能与其有关。东南信风减弱,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地球自转,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2、人为因素即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排放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这可能也是赤道暖事件剧增的原因之一。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1、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全球气候。在太平洋区域,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多雨区随着海洋温度的改变而向东移动,直接导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发生干旱,中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等灾害。厄尔尼诺不仅改变了整个热带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状况,而且还影响到热带的其它地区,甚至会导致热带以外地区的气候异常。研究表明厄尔尼诺还与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有联系;也对大西洋飓风有明显影响,厄尔尼诺年大西洋飓风日数明显减少;对西太平洋台风的活动也有一定影响。2、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业有影响。多数的厄尔尼诺天气会影响食糖、水稻、玉米、天然橡胶等农产品产量,从而推动价格上涨。3、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南美沿岸涌升流减弱,无法把海洋下层营养丰富的冷海水带到海面,正常的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浮游生物大量减少,很多鱼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食物。东风减弱又使赤道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西部降低、东部上升,表层海水沿赤道向东涌。这股较暖的海水在数月之后到达太平洋东侧时,被迫沿海岸向南和向北流动,导致鱼类大量迁移或死亡。
2023-08-03 20:57:581

厄尔尼多现象是什么

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翻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厄尔尼诺现象就是指厄尔尼诺暖流。
2023-08-03 20:58:133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是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严重影响: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科学研究赤道风将温水向西吹、冷水沿南美洲海岸上涌气象学家对厄尔尼诺的研究,还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事。他们查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30余年的天气档案,发现几次重大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都出现过全球性的天气异常。1972年的全球天气异常,就与当年厄尔尼诺暖流特别强大有关。这一年我国发生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国性干旱。与此同时,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发生了严重洪水,非洲突尼斯出现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秘鲁出现了4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温水向南美洲吹送,冷水不再上涌使海洋变暖1982年底又出现了厄尔尼诺暖流,东太平洋近赤道地区的海水异常增温,范围越来越大,圣诞节前后,栖息在圣诞岛上的1700多只海鸟不知去向;接着秘鲁大雨滂沱,洪水泛滥。到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波及全球,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都连续发生异常天气。
2023-08-03 20:58:191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

拉尔尼娜现象,也译做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尔克环流,当沃尔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尔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较弱,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2023-08-03 20:58:372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什么的现象?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成因: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扩展资料:运行周期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1950-2011期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异常然现象,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的研究,认为厄尔尼诺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现象,它是全球性气候异常的一个方面。在正常年份,秘鲁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都受一股冷洋流控制,有一个范围很大的天然渔场。一旦出现气候异常,东太平洋的冷洋流即被一股暖洋流所代替。
2023-08-03 20:58:451

什么是拉美娜和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温度的升高,使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失衡,从而导致气候异常。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之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2月3日,来自世界各国的气象专家聚集曼谷,研讨对厄尔尼诺的良策。“拯救大自然,也就是拯救人类自己”是本次研讨会发出的最重要信息。专家们认为,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将延续到今年4月份,在这之前气候异常将更加明显。希望采纳
2023-08-03 20:59:031

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有什么区别?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区别:1、性质不同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厄尔尼诺是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2、形成原因不同拉尼娜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厄尔尼诺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3、对气候的影响不同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可能在拉丁美洲引发洪水、导致澳大利亚出现干旱和印度的农作物歉收。4、出现时间不同厄尔尼诺周期: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的研究,认为厄尔尼诺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现象,它是全球性气候异常的一个方面。在正常年份,秘鲁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都受一股冷洋流控制,有一个范围很大的天然渔场。一旦出现气候异常,东太平洋的冷洋流即被一股暖洋流所代替。拉尼娜周期: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通常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2023-08-03 20:59:101

尼尔尼诺是一种特殊的气候现象,会发生什么情景?

厄尔尼诺是一个外来语,译文。是地球上气候异常的代名词。大气环流的流动有一定规律性,也是当前最为人们熟知的气候异常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又被称为“圣婴现象”,最初是指在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沿海的渔民发现的气候异常现象。南美洲西岸太平洋海域,受上升性的秘鲁寒流影响,促使海底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丰富,多冷水性的鱼类,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称为“秘鲁渔场”。当地渔民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到第二年的3月左右,该海域会被来自赤道的暖流影响,使得表层海水温度升高,导致喜欢冷海水的冷水性鱼类大量死亡,渔民的生产受到影响,而这种现象最严重的时间往往是在圣诞季前后,所以当地渔民认为是上帝的惩罚,称为“圣婴”。后来科学家发现,每当南美洲太平洋海域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全球其他地区也会出现气候异常现象。到现在,厄尔尼诺现象就被统称为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其具体表现为某地区气候和该地区正常时期气候状况相反,可以理解为“气候应该怎么样而不怎么样”。比如,冬天本来应该是一年中寒冷的季节,但是出现“暖冬现象”,比如在雨季时发生“干旱现象”,比如在旱季出现“持续降水”等等,也就是“该冷不冷、该热不热、该雨不雨、该旱不旱”,是一种反向表现。对于人类来说,我们生活在各地,都十分适应当地的气候,如果发生气候“反向表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当然很有可能就会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另外,和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一种气候异常现象称为“拉尼娜现象”。
2023-08-03 20:59:241

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

气候现象
2023-08-03 20:59:579

厄尼尔诺现象是什么?

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  由于热带海洋地区接收太阳辐射多,因此,海水温度相应较高。在热带太平洋海域,由于受赤道偏东信风牵引,赤道洋流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温暖水不断在西太平洋堆积,成为全球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其海水表面温度达29℃以上,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却较低,一般为23~24℃,由于海温场这种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使热带西太平洋呈现气流上升,气压偏低,热带东太平洋呈现气流下沉,气压较高。  正常情况下,西太平洋上升运动强,降水丰沛,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为下沉运动,降水量极少。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海域的大量暖海水流向赤道东太平洋,致使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大气上升运动减弱,降水也随之减少,造成那里严重干旱。而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由于海温升高,上升运动加强,造成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成灾。  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不稳定状态下的结果。据统计,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是强厄尔尼诺年,其强大的影响力一直续待至1998年上半年,我国在98年遭遇的历史旱见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这种现象已成为当今气象和海洋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2023-08-03 21:01:152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是指南美洲西海岸冷洋流区的海水,表层温度在圣诞节前后异常升高的现象。厄尔尼诺就像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从我国6~8月主要雨带位置来看,在75%的厄尔尼诺年内,夏季雨带位置在江、淮流域。形象一点说,热带地区大气环流的低频振荡可比作是热带地区的心脏跳动,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就好象是热带地区得了一个心脏病,使得规律性的低频振荡出现了异常现象。大气——包围地球的空气层,是由氮、氧、氩等多种气体组成,当太阳透过空气时太阳辐射能受到它们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了目前这种平衡状态的地球气候系统。厄尔尼诺对中国气候的影响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中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中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3、秋季降水偏少;气温除内蒙古北部、东北北部偏低以外,其他地区偏高。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中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2023-08-03 21:01:371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叫厄尔尼诺?形成原因是什么? 解析: 中文名称:厄尔尼诺现象 外文名称:elninophenomenon 内 容: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 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 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 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 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 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 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 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 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 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 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 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 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 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 ,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 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 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解: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 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 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 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 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 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 、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 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 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 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 “南方涛动”。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 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 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 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 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厄尔 尼诺现象不仅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 及环太平洋国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 的影响,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 气候更加寒冷潮湿。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 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 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 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 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 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 越来越频繁。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通过采取一系 列预报模型,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海洋大气偶合等科研活动,深化了对这种气 候异常现象的认识。首先认识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物理过程是海洋和大气相互 作用的结果,即海洋温度的变化与大气相关联。所以在80年代后,科学家们把 厄尔尼诺现象称之为“安索”(enso)现象。其次是热带海洋的增温不仅发生在南 美智利海域,而且也发生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它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 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 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2023-08-03 21:02:001

厄尔多尼现象

中文名称:厄尔尼诺现象 外文名称:elninophenomenon 内 容: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 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 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 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 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 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 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 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 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 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 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 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 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 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 ,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 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 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解: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 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 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 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 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 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 、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 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 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 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 “南方涛动”。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 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 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 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 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厄尔 尼诺现象不仅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 及环太平洋国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 的影响,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 气候更加寒冷潮湿。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 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 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 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 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 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 越来越频繁。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通过采取一系 列预报模型,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海洋大气偶合等科研活动,深化了对这种气 候异常现象的认识。首先认识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物理过程是海洋和大气相互 作用的结果,即海洋温度的变化与大气相关联。所以在80年代后,科学家们把 厄尔尼诺现象称之为“安索”(enso)现象。其次是热带海洋的增温不仅发生在南 美智利海域,而且也发生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它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 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 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2023-08-03 21:02:441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1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解: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渐渐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20世纪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地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及环太平洋国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的影响,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气候更加寒冷潮湿。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1976~1977年、1982~1983年、1986~1987年、1991~1993年和1994~1995年出现过5次。1997~1998年,全球曾爆发近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宜常。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20世纪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通过采取一系列预报模型、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海洋大气偶合等科研活动,深化了对这种气候异常现象的认识:①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物理过程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海洋温度的变化与大气相关联。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后,科学家们把厄尔尼诺现象称之为“安索”现象。②热带海洋的增温不仅发生在南美智利海域,而且也发生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它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2023-08-03 21:03:071

厄尼诺现象是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2023-08-03 21:03:251

请问什么是厄尔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约北纬4度至南纬4度,西经150度至90度之间)幅度数千公里的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   原来,太平洋洋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   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摄氏度。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经如,厄尔尼诺曾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过空前未有的旱灾,同时带给秘鲁、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那次厄尔尼诺效应造成了1500余人丧生和80亿美元的物质损失。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迄今科学家们尚未找到准确的答案。有人认为,可能是太平洋底火山爆发或地壳断裂喷涌出来的熔岩的加热作用造成洋流变暖,进而导致信风转弱和逆转。另有人则推断,也许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变为减速之后,便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令人忧虑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原来认为5年、7年乃至10年来临一次,后来又以3至7年为周期出现。但进入90年代以来似乎每两三年就降临一次。   尽管厄尔尼诺的成因尚未查清,但人类并未在它面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1986年国外科学家成功地提前一年预报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来临,并积极探索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联系。可以预言,人类终将能解开这一肆虐人类的大自然之谜,并找出办法,避免它的危害。
2023-08-03 21:03:331

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 由于热带海洋地区接收太阳辐射多,因此,海水温度相应较高。在热带太平洋海域,由于受赤道偏东信风牵引,赤道洋流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温暖水不断在西太平洋堆积,成为全球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其海水表面温度达29℃以上,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却较低,一般为23~24℃,由于海温场这种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使热带西太平洋呈现气流上升,气压偏低,热带东太平洋呈现气流下沉,气压较高。 正常情况下,西太平洋上升运动强,降水丰沛,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为下沉运动,降水量极少。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海域的大量暖海水流向赤道东太平洋,致使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大气上升运动减弱,降水也随之减少,造成那里严重干旱。而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由于海温升高,上升运动加强,造成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成灾。 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不稳定状态下的结果。据统计,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是强厄尔尼诺年,其强大的影响力一直续待至1998年上半年,我国在98年遭遇的历史旱见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这种现象已成为当今气象和海洋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2023-08-03 21:03:391

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导致的

温室效应
2023-08-03 21:04:146

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 成因 1、东南信风减弱 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2、地球自转 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 对中国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2023-08-03 21:04:301

是什么造成了厄尔尼诺现象?

科学家对此一直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在东南信风的作用下,南半球太平洋大范围内海水被风吹起,向西北方向流动,致使澳大利亚附近洋面比南美洲西部洋面水位高出大约0.5米。当这种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海水就会向相反方向流动。反方向流动的这一洋流是一股暖流,即厄尔尼诺暖流。在探索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机理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这样的巧合: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是火山活动的低潮期,也是世界大洋厄尔尼诺现象次数较少、强度较弱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的火山活动进入了活跃期,与此同时,大洋上厄尔尼诺现象次数也相应增多,而且表现十分强烈。根据近百年的资料统计,75%左右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在强火山爆发后一年半到两年间发生的。这种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特别关注,有科学家就提出,是海底火山爆发造成了厄尔尼诺暖流。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年至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地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
2023-08-03 21:04:371

厄尔尼多现象是什么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Nio),又称圣婴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2023-08-03 21:04:511

反厄儿尼罗现象叫什么,怎么形成的!

拉尼娜现象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2023-08-03 21:05:002

厄尔尼诺是指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ELNINO),一般称作厄尔尼洛现象,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婴”之意。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是指南美洲西海岸冷洋流区的海水表层温度在圣诞节前后异常升高的现象。厄尔尼诺(ELNINO),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婴”之意。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西海岸冷洋流区的海水表层温度在圣诞节前后异常升高的现象,它就像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从我国6~8月主要雨带位置来看,在75%的厄尔尼诺年内,夏季雨带位置在江、淮流域。形象一点说,热带地区大气环流的低频振荡可比作是热带地区的心脏跳动,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就好象是热带地区得了一个心脏病,使得规律性的低频振荡出现了异常现象。
2023-08-03 21:05:061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东南信风减弱和地球自转。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个。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2、台风减少。3、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2023-08-03 21:05:271

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样的?它的定义是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全球性的普遍温度异常增高。厄尔尼诺现象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工业发展引起的温室效应。
2023-08-03 21:05:353

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就是海水异常升温,
2023-08-03 21:05:443

和厄尔尼诺对立的现象是什么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则较弱.有的科学家认为,由於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最近一次拉尼娜现象出现在1998年,持续到2000年春季趋于结束.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对气候的影响大致相反,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大气环流而影响气候的变化.从近50年的监测资料看,厄尔尼诺出现频率多于拉尼娜,强度也大于拉尼娜. 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拉尼娜”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枉过正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科学家认为:“拉尼娜”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会给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2023-08-03 21:05:511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会造成怎样的灾难?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厄尔尼诺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的渔民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千米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至6℃。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厄尔尼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海洋现象,它是大气和热带海洋相互作用的结果。厄尔尼诺的爆发与结束,完全取决于由海洋和大气构成的动力学过程。由于东南和东北太平洋两个副热带高压的减弱,分别引起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减弱,造成赤道洋流和赤道东部冷水上翻的减弱,从而使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时候,海水增暖往往从秘鲁和厄瓜多尔沿海开始。接着向西传播,使整个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广大洋面,出现长时间异常增暖现象,造成这里的鱼类和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鸟类大量死亡。厄尔尼诺现象,除了使秘鲁沿海气候出现异常增温、多雨外,还使澳大利亚丛林,因干旱和炎热而不断起火;大洋洲和西亚发生严重干旱;非洲大面积发生土壤龟裂;我国南部也发生干旱现象,沿海渔业减产,全国气温偏高,粮食大面积减产。
2023-08-03 21:05:591

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

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在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的,这一过程使太平洋的表面保持温暖,从而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也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了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圣婴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的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四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情况;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对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水的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开始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者停止,海水的温度就会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又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向南涌入,使海水的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纷纷离去,沿海国家也将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印度洋?印尼与澳大利亚气压上升;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气压下降;南太平洋的风减弱或往东面吹;秘鲁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沙漠下雨;暖空气由太平洋西岸扩散至印度洋与太平洋东面,令东面较干燥和有干旱的地方降雨?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台风减少;二是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遭受的严重洪水有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这些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第二年?此外,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暖冬?厄尔尼诺现象
2023-08-03 21:06:061

什么原因造成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呢?

一、原因东南信风减弱,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二、影响: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扩展资料:2015年出现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升温不可逆转,2015年的圣诞节,不但南半球,连北半球亦异常地迎来了一个温暖圣诞。褪色冬日圣诞过后,正当人们写意地享受新年伊始的暖意之际,极端寒潮却不期而至,席卷大半个北半球。12月,于大西洋形成的飓风一路向北推进,挟带了低气压地区的暖空气。该股温暖气流掠过英伦、美国及冰岛,到达寒冷的北极地区上空。来势汹汹、气势如虹的暖空气源源不绝地输入北极地区,连当地的冷空气也要退避三舍,不敢撄其锋。此时,北极地区的气温突由摄氏零下30度升至1度。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二次,北极地区的气温高于摄氏0度。虽然为时短暂,但由于外界暖空气的大量入侵,令原本稳定的极地涡旋陡然分裂,形成了多股南下的寒流。美国东部首当其冲,十数个州分迎来了暴风雪、龙卷风及强风等极端天气。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和煦暖冬,霎时被朔风扑脸的严冬所取代,连一向四季和暖的琉球群岛都下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厄尔尼诺现象
2023-08-03 21:06:251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2023-08-03 21:06:392

厄尔尼诺指的是哪种现象

导语:发生厄尔尼诺是会引起一些影响的,如影响气候、农业、海洋生物等等。有些朋友不清楚厄尔尼诺的相关知识,那么,厄尔尼诺是指什么现象?厄尔尼诺指的是哪种现象?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厄尔尼诺是指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拉尼娜现象有时会紧随其后。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成因 1、东南信风减弱 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 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2、地球自转 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 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发展历史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全世界出现的异常天气,有范围广、灾情重、时间长等特点。在这一系列异常天气中,科学家发现一种作为海洋与大气系统重要现象之一的“厄尔尼诺”潮流起着重要作用。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原意是“圣婴”、“神童”或“圣明之子”。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一带的古印第安人,很注意海洋与天气的关系。如果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温暖,不久,便会天降大雨,并伴有海鸟结队迁徙等怪现象发生。古印第安人出于迷信,称这种反常的温暖潮流为“神童”潮流,又叫“圣婴现象”,源于西班牙语,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有圣婴的意思,取自圣经中福音书中天使加百列向童贞圣母玛利亚报喜时给耶稣所取的名字,天主教译为厄玛奴耳,即“厄尔尼诺”潮流。
2023-08-03 21:06:461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一种自然现象!!海水会突然升温,却海水倒流!!
2023-08-03 21:06:552

厄尔尼诺效应是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
2023-08-03 21:07:091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什么的现象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形成原因: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赤道表面东风应力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从而使那里的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产生离岸漂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质量辐散,海平面降低,下层冷海水上涌,导致这里海面温度的降低。运行周期: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的研究,认为厄尔尼诺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现象,它是全球性气候异常的一个方面。在正常年份,秘鲁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都受一股冷洋流控制,有一个范围很大的天然渔场。一旦出现气候异常,东太平洋的冷洋流即被一股暖洋流所代替。厄尔尼诺对太平洋地区和中国的影响:太平洋地区:1986年至1987年的ENSO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北方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中国: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中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中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2023-08-03 21:07:171

厄尔尼诺是指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指的是哪种现象

  导语:发生厄尔尼诺是会引起一些影响的,如影响气候、农业、海洋生物等等。有些朋友不清楚厄尔尼诺的相关知识,那么,厄尔尼诺是指什么现象?厄尔尼诺指的是哪种现象?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厄尔尼诺是指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拉尼娜现象有时会紧随其后。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成因   1、东南信风减弱   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   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2、地球自转   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   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发展历史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全世界出现的异常天气,有范围广、灾情重、时间长等特点。在这一系列异常天气中,科学家发现一种作为海洋与大气系统重要现象之一的“厄尔尼诺”潮流起着重要作用。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原意是“圣婴”、“神童”或“圣明之子”。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一带的古印第安人,很注意海洋与天气的关系。如果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温暖,不久,便会天降大雨,并伴有海鸟结队迁徙等怪现象发生。古印第安人出于迷信,称这种反常的温暖潮流为“神童”潮流,又叫“圣婴现象”,源于西班牙语,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有圣婴的意思,取自圣经中福音书中天使加百列向童贞圣母玛利亚报喜时给耶稣所取的名字,天主教译为厄玛奴耳,即“厄尔尼诺”潮流。
2023-08-03 21:08:121

华硕 P8H61-M LX (英特尔 H61 (Cougar Point))这主板支持22纳米cpu?

去管放网站查下就知道了· www.ASUS.COM
2023-08-03 21:02:337

我的电脑 主板 DELL 0GDG8Y 芯片组英特尔 H61 (Cougar Point)可不可以升级为i3以上的处理器?

支持滴~!!都是1155针脚。。据说还要刷新bios
2023-08-03 21: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