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什么古末什么四字成语

2023-08-03 10:39:39
善士六合

1. 什么古传什么四字成语

名胜古迹、

年逾古稀、

古色古香、

亘古不变、

万古长青、

千古绝唱、

盘古开天地、

食古不化、

稀奇古怪、

年近古稀、

谈古论今、

千古罪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刁钻古怪、

孔壁古文、

通达古今、

一古脑儿、

今古奇观、

沉雄古逸、

古貌古心、

洞鉴古今、

以古为鉴、

千古一律、

青灯古佛、

泥古守旧、

博览古今、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是古之罪

2. 什么本什么末的四字成语

舍本逐末_成语解释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释义】: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舍本逐末、

离本徼末、

降本流末、

舍本问末、

进本退末、

舍本事末、

张本继末、

背本趋末、

原本穷末、

去本就末、

遵本舍末、

重本抑末、

逐本舍末、

崇本抑末、

德本财末、

忘本逐末

3. 古字四字成语有哪些

古今中外、

古往今来、

名胜古迹、

年逾古稀、

古色古香、

亘古不变、

万古长青、

食古不化、

千古绝唱、

稀奇古怪、

千古罪人、

年近古稀、

谈古论今、

古肥今瘠、

刁钻古怪、

通达古今、

反本修古、

超今冠古、

一古脑儿、

留芳千古、

沉雄古逸、

今古奇观、

不今不古、

风流千古、

4. 四字成语什么古什么今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不古不今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吊古伤今 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亘古通今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贵古贱今 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当代的事。

厚古薄今 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借古讽今 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

借古喻今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5. 带末的四字成语

带末的四字成语有

细微末节

【注音】:xì wēi mò jié

【释义】: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出处】: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桑榆末景

【拼音】:sāng yú mò jǐng

【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同“桑榆暮景”。

【出处】: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

始末缘由

【拼音】:shǐ mò yuán yóu

【释义】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缘由:缘故由来。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你将始末缘由,细细说来,不可欺隐。”

降本流末

【拼音】jiàng běn liú mò

【解释】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捐本逐末

【拼音】: juān běn zhú mò

【解释】: 捐:抛弃;逐:追逐。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出处】: 《北史·李谔传》:“捐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6. 带“古”字的四字词语

千古奇冤 万古留芳 替古人耽忧 替古人担忧

谈今论古 谈古说今 谈古论今 说今道古

茹古涵今 熔古铸今 人生自古谁无死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泥古非今 旷古一人 亘古新闻

独有千古 熔今铸古 作古正经 卓绝千古

酌古准今 酌古斟今 酌古御今 酌古沿今

酌古参今 震古铄今 越古超今 援古刺今

引经据古 引古证今 引古喻今 遗恨千古

以古制今 以古喻今 以古为镜 以古为鉴

以古方今 援古证今 行古志今 稀奇古怪

希奇古怪 通今达古 通古达变 通古博今

颂古非今 说古谈今 铄古切今 食古如鲠

镕今铸古 镕古铸今 荣古虐今 荣古陋今

人生七十古来稀 青灯古佛 千秋万古 千古罪人

千古一辙 千古一时 千古一律 前古未闻

千古奇闻 千古绝调 千古绝唱 千古独步

千古不朽 千古不磨 奇离古怪 披古通今

攀今揽古 攀今掉古 攀今吊古 年近古稀

泥古拘方 名垂万古 论今说古 乐道好古

今来古往 借古喻今 稽古振今 极古穷今

稽古揆今 汲古阁本 还朴反古 还淳反古

观今宜鉴古 古圣先贤 古木参天 古井不波

格古通今 富轹万古 洞鉴古今 成年古代

陈古刺今 超今越古 超今绝古 超今冠古

不古不今 变古易俗 变古乱常 遗风古道

说古道今 热肠古道 自我作古 尊古卑今

万古长春 震古烁今 以古非今 一失足成千古恨

信而好古 心如古井 万古千秋 通今博古

万古长存 万古流芳 万古长青 食古不化

是古非今 事不师古 前古未有 人心不古

盘古开天地 前无古人 泥古不化 名垂千古

字典查来的O(∩_∩)O

舍本逐末成语故事主要内容20字

战国时,赵威后接见齐国的使者,使者奉上给赵后的礼物,赵后收下却并不看,只问使者道:“贵国庄稼长势如何?人民可安稳?”使者听了便不高兴,心想我堂堂一国使者奉君面见,您不问我君反倒问起我国与庄稼,贵贱不分。赵后听了笑道:“没有庄稼何以养活人民?何以养活官史与军队?我这不是贵贱不分,而是本末之别。难道说要舍弃根本,去问那些细枝末节吗?”使者听了十分佩服,对方才的无礼感到惭愧。扩展资料:舍本逐末拼音:shě běn zhú mò意思: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白话释义:丢弃农桑之事,耕田的人不过半,邪恶不可能禁止,起源都在于钱。用法示例:做人勿竭泽而渔、勿杀鸡取卵、勿舍本逐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舍本逐末
2023-08-02 21:49:441

舍本逐末成语释义及造句

舍本逐末,汉语 成语 ,拼音为shě běn zhú mò,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舍本逐末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舍本逐末成语解析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二、舍本逐末成语 近义词 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舍近求远 [ shě jìn qiú yuǎn ] 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图远。 舍本求末 [ shě běn qiú mò ]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贪小失大 [ tān xiǎo shī dà ]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轻重倒置 [ qīng zhòng dào zhì ]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弄颠倒了。 三、舍本逐末成语 造句 1、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2、勿竭泽而渔。勿杀鸡取卵。勿舍本逐末。 3、你放着主要矛盾不管,却抓住次要矛盾不放,真是舍本逐末,这样咋能把工作做好! 4、错误原因是舍本逐末,不知设计质量、过程质量与系统质量才是从事改进的正路。 5、也有可能整个行动会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6、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 7、他们每次开会都舍本逐末,不探讨最根本的问题,只在末节上大做 文章 。 8、像这类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事,他没有少做。 9、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10、假想一下,如果成天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流连忘返,舍本逐末,那么成功会垂青于你吗? 11、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12、张强上课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简直是舍本逐末。 13、舍本逐末的事要尽量少干。 14、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样舍本逐末是不好的。 15、你的做法有点舍本逐末,结果是得不偿失。 16、请问赵老,那它的原主人为什么要这样舍本逐末呢? 17、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呢? 18、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劝人做事按部就班,不要舍本逐末。 19、当然,他也不会牺牲分身,这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20、若是象形而取形,只会是舍本逐末,难以有所精进。 21、总的来说,他玩心太重,甚至舍本逐末,确实不适合做神具测评师。 22、如此赢赢狗狗,自以为得计,却是舍本逐末。 23、朕知道你辛苦了,但做事要分清主次,不要舍本逐末。 24、大哥教训的是,我倒是舍本逐末了。 25、老王行事有些舍本逐末,该严格的他马马虎虎,可随意的他又吹毛求疵。 26、如此对于财政的聚焦使事情舍本逐末。 27、看问题如果只强调那些非本质的东西,就会舍本逐末。 28、你因为舍本逐末才出了麻烦! 29、处理事情如果舍本逐末,一定越弄越糟。 30、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舍本逐末,怎能有效率呢? 舍本逐末成语释义及造句相关文章: ★ 什么是舍本逐末及其造句 ★ 舍本逐末的造句集锦 ★ 舍本逐末的成语接龙和解释 ★ 舍本逐末的典故 ★ 舍本逐末的历史典故 ★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什么 ★ 舍本逐末成语接龙及故事 ★ 本末倒置成语含义及反义词 ★ 本末倒置成语解释和造句 ★ 10个成语解释并造句
2023-08-02 21:49:591

舍本逐末文言文及翻译

1.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 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2.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 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 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 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3.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谢谢被采纳!!!!! 4. 造酒忘米翻译等 简介 《造酒忘米》 拼音:zào jiǔ wàng mǐ 选自明 江盈科《江盈科集》编辑本段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编辑本段译文 一个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对他说:“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发酵剂,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就去责备酒家,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只是因为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这个人说:“我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发酵剂.”酒家问他:“有米吗?”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不一样呢?编辑本段注释 于:向,从 曲:酒曲,酿酒所用的发酵剂. 归:回家之后 尝:品尝. 诮(qiao第四声):责备,讽刺. 尔:你 第:只是 循:按照,遵循 第:只是,一定. 下:状语做动词,放下,放进 及:到了……的时候 于:在. 犹:还是. 并:连. 欲:想要. 于:相比. 往:前去 何异于是:跟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 是:这,这件事. 寓意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做事要细心,要多自我反思,少埋怨别人. 不管学什么都要打好基础 ,认真学 , 不可一步登天.编辑本段隐含成语 舍本逐末(或 本末倒置) 成语含义: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编辑本段文言知识 释“第” 上文“尔第不循我法耳”中的“第”,相当于“只是”,句意为你只是因为没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又,“第一莽汉耳,何惧之”,意为只不过是一个鲁莽的汉子罢了,有什么可怕他的!又,“吾买之,第十钱”,意为我买了它,仅仅十个铜钱.“第”又指“名次”,如“落第”,意为不在名次之内,即落榜.。 5. 文言文 舍本逐末的原文 一、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二、译文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2023-08-02 21:50:081

舍本逐末的典故

舍本逐末在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事物的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枝末节。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舍本逐末的典故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关于舍本逐末的典故 战国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 有一天,齐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齐王的这位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但他早就听说赵威后是以为很贤德的往后,所以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他想,我作为齐国使者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高兴。她一高兴,说不定会赏赐一些贵重的小礼品。因此,他觉得此次出使赵国,还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呢。 这个使者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终于到了赵国国都邯郸。 到了邯郸,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果然不负贤名。当齐王的使者被一位美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严正气,满脸的慈祥。 以礼拜见之后,齐王使者把随身带来的齐王亲笔信呈给了赵威后。但不知怎的,那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问齐王使者道:“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黎民百姓好吗?”,“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也很好。”齐王使者答。 齐王使者回答完问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么,便直接问出来:“尊敬的威后,我奉我国大王的旨意,专程向您来问安。照说,您若回问的话,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可您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您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放在了后面呢?”,赵威后笑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之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们大王,自有我的道理。”,齐王使者纳闷地问:“什么道理?”,赵威后说道:“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黎民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你说是不是这样呢?”,“这……”齐王的使者哑口无言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的使者已经没有心情再去浏览邯郸的.美景,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舍本逐末的成语解释 【汉语文字】舍本逐末 【词语解释】 舍:舍弃 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逐:追求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南辕北辙 【反义词】追本求源、追根寻源 【另外写法】弃本逐末、舍近谋远 【造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2023-08-02 21:50:141

舍本逐末 战国时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战国时齐国国君派使臣出访赵国,赵国太后接见了齐使并询问他说:“贵国今年的庄稼怎么样,是否可以丰收?”齐使听了这话立刻不高兴了,回答道:“我代表我王来到贵国,意图与贵国结好,但您上来却不问我家大王身体如何,反而问庄家如何,我王如此尊贵难道竟不如庄稼吗?”赵太后说:“没有庄稼怎么养活人民,怎么治理国家呢?农桑为国之根本,我难道要舍弃根本去问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吗?”齐使听到这话十分惭愧,也对赵太后钦佩有加。手打望采纳!
2023-08-02 21:50:224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那么成语舍本逐末的意思是什么呢? 1、 舍本逐末的意思: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2、 出自《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 译文:“采铜铸钱,一年十万人不耕种……弃本逐末,耕田的人不能有半数,邪恶不可能禁止,起源于钱。 以上就是关于成语舍本逐末的意思是什么的全部内容。
2023-08-02 21:50:391

舍本逐末啥意思?

婚介所去吧!
2023-08-02 21:50:4715

成语故事舍本逐末主要内容简单 50字

 战国时代,齐国为了和赵国加强外交关系,就派使臣访问赵威后.赵威后接过使臣的献礼,还没打开信,就先问使臣说:“贵国的情形怎么样了?庄稼好吗?人民好吗?还有你们的君王也好吗?”使臣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就回答说:“我是奉君王之命来问候你的,你不问我们君王的情形,却先问庄稼和人民,这样未免先贱后贵了吧!”赵威后笑着说:“你的观念错了,想想看,没有庄稼,哪会有人民呢?没有人民,又哪来的国君呢?难道要先舍根本去问末节的事吗?
2023-08-02 21:51:101

舍本逐末出自古代什么时期

舍本逐末出自战国时期
2023-08-02 21:51:194

舍本逐末告诉我们什么?

舍本逐末的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的源头 切不可为了些细枝末节而忽略了主要事件 要紶捏妥当 先做重要的事情 《舍本逐末》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告诉我们舍不得的还是要放弃 舍本逐末这个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典故: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1),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2)也。” 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上》 译文: 孟子说:“当今有个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为的是无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上文主要讲了:儒者的确是心灵美的呼唤者、卫道者。我们在孟子这里就可以看到,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著这个主题。忧指忘心,当然是不知轻重,舍本逐末。究其原因,则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指不若人,一目了然,无所藏匿(戴手套终不是办 法);心不若人,抽象无形,可以伪装(虽然总有暴露的时候)。第二,指不若人,标准清清楚楚,无可辨驳;心不若人,难以有所度量,甚至可以自欺欺人。所以,指不若人,羞愧难当,莫说秦楚之路,就是飞越太平洋也在所不辞,只要能去其耻辱。心不若人,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又有何秦楚之路可去呢?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望采纳 舍本逐末啥意思? 中华成语大词典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棱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舍本逐末的有关歇后语是什么 典故 买椟还珠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薰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不久, 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 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 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著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 里。 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2023-08-02 21:51:261

“舍本逐末”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shě běn zhú mò] 舍本逐末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词语解释】舍:舍弃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逐:追求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成语性质】贬义词【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南辕北辙【反义词】追本求源、追根寻源【另外写法】弃本逐末、舍近谋远【造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2023-08-02 21:51:451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望采纳 问题二: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u30fb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问题三:舍本逐末的意思 5分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词语解释】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 【字词解释】 舍:舍弃 逐:追求 本:原福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问题四:舍本逐末的本是什么意思 本释义: 1.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3.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4.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问题五: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眉心是脸上最神圣的地方,吻你的眉心就代表你在他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我男朋友就是这么说的 问题六: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望采纳 问题七: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u30fb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问题八:舍本逐末的意思 5分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词语解释】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 【字词解释】 舍:舍弃 逐:追求 本:原福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问题九: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眉心是脸上最神圣的地方,吻你的眉心就代表你在他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我男朋友就是这么说的 问题十: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释义: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2023-08-02 21:51:521

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舍本逐末造句:1、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2、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3、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4、不认真扎实的学习,只是学一些技巧,是舍本逐末的做法。5、学习只是做题而不抓牢基础知识是舍本逐末。6、小萱只注重外表美,不注重心灵美,妈妈说她是舍本逐末。7、安静而迅速,夏城和高格此时将这两个词汇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时间拖得太久那所谓的放火计划完全就变成了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8、现代的父母多半犯了舍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课业成绩,却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养。9、在笔者看来,这是舍本逐末,因为理念问题事关整个乡村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总体运行进程,兹事体大,不容忽视。10、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上才能事半功倍,否则让一个火属性的天才去修行水系元素则是舍本逐末,最后可能一事无成。
2023-08-02 21:51:591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舍本逐末成语造句和典故

2023-08-02 21:52:111

舍本逐末的意思

词目舍本逐末使用频率常用发音shěběnzhúmò释义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反义词追本求源英文attendtotriflesandneglecttheessential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2023-08-02 21:52:1912

舍本逐末的意思

找到下面网站就ok了。
2023-08-02 21:52:565

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释义】舍:放弃。本:根本。逐:追求。末:树梢,枝节。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示例】南北朝·北魏·贾思鳃《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用法】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拼音】shě běn zhú mò。【近义词】舍近求远、本末倒置。【反义词】追本溯源、顺藤摸瓜。舍本逐末造句1、像这类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事,他没有少做。2、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样舍本逐末是不好的。3、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4、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5、错误原因是舍本逐末,不知设计质量、过程质量与系统质量才是从事改进的正路。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舍本逐末
2023-08-02 21:53:231

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指在一个系统性的复杂问题中存在多个解。【释义】现比喻做事不抓根本的主要问题,只注重细枝末节。【用法】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秦牧《艺海拾贝》:“如果艺术表现的事物没有若干程度的普遍性、代表性,搜集那样的事物来描写,只是舍本逐末罢了。”【拼音】shě běn zhú mò。【出处】南北朝·北魏·贾思鳃《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近义词】本末倒置、买椟还珠、轻重倒置。【反义词】崇本抑末、追本穷源、正本清源。舍本逐末造句1、学习只是做题而不抓牢基础知识是舍本逐末。2、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舍本逐末的意思。3、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否则,吃亏的可能还是自己。4、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5、张强上课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简直是舍本逐末。6、现代的父母多半犯了舍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课业成绩,却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养。7、生活中,我们要掂量事情轻重、懂得取舍,不要做舍本逐末的事情。8、错误原因是舍本逐末,不知设计质量、过程质量与系统质量才是从事改进的正路。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舍本逐末
2023-08-02 21:53:301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注重小处。治标不治本。
2023-08-02 21:53:402

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的区别

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在释义、用法和出处不同。一、释义不同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二、用法不同舍本逐末: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本末倒置: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三、出处不同舍本逐末: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译文:依据“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家产简单),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可知若人民舍本逐末不利于国家的守与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本末倒置: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译文:昨天提出的疑问,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2023-08-02 21:54:098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是什么意思

做事没有抓住重点,知识做了无关痛痒的小事。本:本质性问题;末:末梢。
2023-08-02 21:54:345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所问何事?
2023-08-02 21:54:573

舍本逐末出自于哪本书

问题一:舍本逐末出自哪个古代书籍?就六下语文课本上的那个。 出处 : 1、战国u30fb吕不韦《吕氏春秋u30fb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汉书u30fb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孟子u30fb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u30fb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4.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问题二:舍本逐末,这条成语出自古代书籍什么与哪位古代人物有关?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汉语文字】舍本逐末 【词语解释】 舍:舍弃 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逐:追求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南辕北辙 【反义词】追本求源、追根寻源 【另外写法】弃本逐末、舍近谋远 【造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成语出处编辑 1、战国u30fb吕不韦《吕氏春秋u30fb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汉书u30fb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孟子u30fb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u30fb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4.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问题三:像大街小巷舍本逐末这样的成语还有哪些 背本趋末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舍本求末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 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 背本就末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崇本抑末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德本财末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降本流末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进本退末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捐本逐末捐:抛弃;逐:追逐。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强本弱末犹强干弱枝。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离本徼末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离本趣末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离本依末丢掉根本,追逐末节。同“离本趣末”。 弃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同“弃本逐末”。 弃本逐末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他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去本就末指弃农经商。 去本趋末指弃农经商。同“去本就末”。 弱本强末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损本逐末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务本抑末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 问题四:舍本逐末照样子的词有哪些 南辕北辙! 问题五:祸起萧墙、舍本逐末、井底之蛙、五十步笑百步、这些句子那一句是从孔 是a A祸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来源《论语u30fb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B舍本逐末 出自《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C井底之蛙出自《庄子u30fb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拘于虚也.” D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问题六:舍本逐末的生活例子有哪些?多举一些! 亡羊补牢 拔苗助长 吃饭应该好好吃三餐,而不应该吃零食 为了减肥 不顾身体的健康情况 问题七:中国成语历史故事除了"舍本逐末"还有哪些 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用此故事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军必经之地,我们只要在此做好准备,守株待兔即可。 问题八:“舍本逐末”这几个字怎么读? 舍(shě) 本(běn) 逐(zhú) 末(mò) 朋友,请【采纳答案】,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谢谢。 问题九:舍本逐末的成语,用本和末造句还有哪些 本末倒置 本末相依 舍本逐末的同义成语还有:买椟还珠,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等等
2023-08-02 21:55:031

舍本求未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舍本逐末的解释[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b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却过多地 追求 细枝末节, 形容 轻重倒置。也说舍本求末 如果作者本没有什么 新颖 独创之见,却 勉强 去雕砌一些警句、格言之类来等着读者喝采,那是舍本逐末的作法。—— 《义论、考据和辞章》 详细解释 舍弃本业,追求末业。古以农业为本,视工商为末。语本 《吕氏春秋·上农》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晋 葛洪 《< 抱朴 子>自叙》 :“ 洪 禀性尪羸,兼之多疾,贫无车马, 不堪 徒行,行亦性所不好。又患弊俗,舍本逐末, 交游 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荜门,而无趋从之所。”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 :“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録。” 王西彦 《乡下 朋友 》 :“他提出 许多 理论上的论证,说明如果 忽略 了这一起点,那么其他一切就都成为舍本逐末。” 《吕氏春秋·上农》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汉书·食货志下》 :“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后因以“舍本逐末” 比喻 做事不 注意 根本,只抓细微末节。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 :“舍本逐末者,谓之勤修庶几;拥经求己者,谓之陆沉迂阔。”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平帝一》 :“ 匡衡 、 贡禹 不度 德,不相时,舍本逐末。” 《宦海》 第一回:“放着一般做官的人,不先去考察他们的 程度 ,却只嫌着百姓们的程度不合,岂 不是 舍本逐末么?”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又有一等人,自己亲族贫乏,尚不肯 周济 分文,到得此辈募缘,偏肯整几两价布施,岂不是舍本从末的痴汉!” 词语分解 舍的解释 舍 è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居住,休息:舍于 山麓 。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 让步 )。 姓。 取 笔画数:; 逐末的解释 指 经商 。古以农业为本务,商贾为末务,故称。《汉书·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平,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晋书·熊远传》:“自丧乱以来,农桑不修,游食者多,皆由去本逐末故也。” 宋
2023-08-02 21:55:101

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的区别

依据百度词典对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的解释:1.舍本逐末: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2.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舍本逐末是不抓住事情根本原因,而本末倒置是把主次位置颠倒。
2023-08-02 21:55:205

舍已为人的成语故事?

A. 舍本逐末成语故事 //ke./view/137226 【典故】 一天,齐王派出了一个使者,要他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齐王的这位使者,没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但他早已听说,赵威后是一位很贤德的王后,所以,他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他想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欢喜。她一欢喜,说不定会回赐一件什么贵重的小礼品。因此,他觉得此次出使赵国,还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呢。 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终于到了赵国京都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十分美丽。是啊,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说过了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没有见过。因此,一路上盘算着,待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郸,饱饱眼福。 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果然,赵威后不负贤名。当齐王的使者被一位鲜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那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在等候了。她一身的正气,满脸的慈祥。 礼仪过后,齐王使者把随身带来的齐王问候赵威后的亲笔信,递给了赵威后。但不知怎的,那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问齐王使者道:“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黎民百姓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齐王使者答。 随着赵威后的问候,该如何回答,齐王使者都回答过了。可齐王使者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是直率的人,心中有啥,便会说啥。再说,见赵威后是那样的慈祥与宽厚,于是,他问道: “尊贵的威后,吾奉吾王旨意,专程向你来问安。照说,你若回问的话,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可你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你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摆在了后头呢?” 赵威后微微地笑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我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的大王,自有我的道理。” 齐王使者:“什么道理?” 赵威后:“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同样,假如没有黎民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 齐王的使者,张口结舌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的使者,一没有去观光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二没有去踏看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也没有去游览那巍峨的丛台和热闹的市桥,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的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回。他觉得,赵威后的那不是“舍本逐末”的几句问候,比什么礼品都贵重,都沉重…… B. 白云亲舍成语故事 【成语】: 白云亲舍 【拼音】: bái yún qīn shè 【解释】: 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成语故事】: 狄仁杰是唐朝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他年轻时曾做过并州法曹参军。 当时他的父母远在河阳(今河南孟县),一次,狄仁杰外出办事登上太行山,由于思乡情切,不由向河阳方向远眺,只见一片白云在天上孤零零地飘浮。 狄仁杰指着那片白云对随行的人员说:“吾亲舍其下。”意思是,他的双亲就往在那片白云下面。他怅望了好久,直到那片白云散云才离开。 公元700年9月,锹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武则天闻讯,非常悲痛,流着眼泪说:“朝堂空矣!”传说,狄仁杰死后葬于邯郸磁县狄仁村,墓冢尚在。“白云亲舍”,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C. 舍己为人的成语故事 舍己为人 【读音】:shě jǐ wèi rén 【解释】: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D. 讲成语故事:白云亲舍 【成语】: 白云亲舍 【拼音】: bái yún qīn shè 【解释】: 亲:指父母;舍:居住专。属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成语故事】: 狄仁杰是唐朝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他年轻时曾做过并州法曹参军。 当时他的父母远在河阳(今河南孟县),一次,狄仁杰外出办事登上太行山,由于思乡情切,不由向河阳方向远眺,只见一片白云在天上孤零零地飘浮。 狄仁杰指着那片白云对随行的人员说:“吾亲舍其下。”意思是,他的双亲就往在那片白云下面。他怅望了好久,直到那片白云散云才离开。 公元700年9月,锹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武则天闻讯,非常悲痛,流着眼泪说:“朝堂空矣!”传说,狄仁杰死后葬于邯郸磁县狄仁村,墓冢尚在。“白云亲舍”,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E. 舍本逐末的意思 成语故事舍本逐末出自哪里 舍本逐末 shěběnzhúmò [释义]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语出]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è”。 [辨形] 末;不能写作“未”。 [近义] 舍近求远 贪小失大 [反义] 追本求源 [用法] 用作贬义。比喻办事处理问题抓次要的;不抓主要的。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F. 舍本逐末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舍本逐末”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 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 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6)舍已为人的成语故事扩展阅读 舍本逐末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抛弃根本追求枝节,耕田的人不能很少,邪恶不能禁止,都是起源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贪小失大、掘地寻天、舍本求末、舍近求远、寻流逐末、轻重倒置、事倍功半、买椟还珠、本末倒置、南辕北辙、损本逐末、秦伯嫁女、本末颠倒、因小失大、劳民伤财、离本趣末 【反义词】逐本舍末、大处落墨、追根寻源、追本求源 G. 舍生取义的成语故事 舍生取义的成语故事 春秋末期,晋国有六大家族,分别是智氏、韩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这六家你打我我打你,先是范氏、中行氏灭亡,再以后是韩、赵、魏灭了智氏,也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晋阳之战”。 如今单说这期间有一个刺客,虽然不是王侯公卿,也不是什么推动历史进程的大人物,几千年来却一直以舍生取义的精神为老百姓称赞。那么这位是谁呢?他就是春秋时期着名的悲情英雄——豫让。 豫让最初在范氏家族当门客。所谓门客,就是当时的大族世家养一些人,平时也不做什么事,到了需要的时候,就要这些人出力卖命。门客分上中下三等,下等门客就是管饭,过年过节发点过节费什么的。中等门客吃饭有鱼肉,出门有车,待遇要好一些。至于上等门客,是要参与大事的,也就是心腹了。 豫让在范氏那里挺不招人待见的,当他是下等门客,一日三餐倒不愁,不过始终不见重用。豫让不想这么碌碌无为一辈子,就跳槽到了中行氏的门下。中行氏对他还不错,把他提到了中等门客,生活方面好多了,但是豫让待了两天还是不满意,又走了,就到了智氏门下。 当时智氏是晋国最大的势力,家主智伯慧眼识人,见到豫让好生恭敬,直接提拔为上等门客,凡有大事都要找他商量,把个豫让感动的,决心辅佐智伯干一番大事业。但是很不走运,当豫让出外办事的时候,智氏家族被韩、赵、魏三家联手给灭了。 灭就灭了吧,反正春秋时期谁厉害谁就是老大,但是赵氏家主赵襄子办了一件糊涂事,不但把智伯的头颅悬挂在城头示众三日,还扬言要把这头颅做成酒杯,用来喝酒赏月!这话传到豫让耳朵里,他想,智伯把自己当个人看,这个仇一定要替智伯报了! 再说赵襄子,那是春秋时期了不得的人物,有点像三国时期的曹操,也就是奸雄一个。他以少胜多灭了智氏,也担心复仇,随身总带着一群侍卫,连吃饭睡觉都不离开。 这一天,赵襄子上厕所,到了厕所外面,隐隐看到里面好像有人影。他这人疑心大,就让侍卫进去看看是什么人。侍卫们进去,很快带出个脏兮兮的大汉来:“启禀主公,这人是个清厕工。”赵襄子利目一扫,看见大汉袖筒里有反光,立即大喝一声:“给我搜身!” 这一搜就在袖筒里搜出一把匕首。不用说,大汉就是豫让了。他见事情败露,知道很难活命了,就破口大骂赵襄子的残暴。赵襄子听了几句就明白了:“你是智伯的门客豫让啊,想不到智氏一族后人那么多,却没有一个敢来的,反倒是你一个小小的门客有这般胆识!”停了停,他又说:“我敬你是一个义士,就不杀你了,你走吧。” 这话把豫让说愣了。不杀我?哪有这种好事啊。不过看上去赵襄子不是开玩笑,于是他对赵襄子深施一礼,说:“感谢您的不杀之恩,不过这个仇我还是要报的。”说毕扬长而去。 赵襄子打的是什么算盘呢? 他知道眼下虽然灭了智氏,可是韩氏、魏氏也不是省油的灯,需要时时提防,这就需要大量充实自己的人马。他放了豫让,是给侍卫以及所有部下看的:看见没?我是多么尊重讲义气的人呐,就连刺杀自己的人也能放过,你们也要对主公我讲义气,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不过放归放了,他可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让侍卫画了豫让的画像,传给大家看,让他们都小心这个人。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干脆派人监视起豫让来,看看他每天都在做什么。 这时候豫让住在朋友青平家里,赵襄子虽然没抓自己,却来了个全天候监视。就连上个厕所,都被人从外面偷窥。豫让一想,这还怎么报仇啊,看来只能使出非常手段了。某一天夜里,豫让离开朋友家,失踪了。青平连忙去街上找,找了好几天也没找到。当时春秋时期的城可不大,青平直纳闷,豫让这是藏哪里了? 其实,豫让还在这个城里,他知道要避开赵襄子的耳目很难,就穿了一件乞丐衣服,把生漆涂到脸上手上。生漆可是有毒的,没多久皮肤就溃烂了,好好一个人变成了人见人厌的乞丐。 外貌改变了,可声音变不了,豫让装乞丐乞讨的时候,难免要说话。这一天,路上遇到朋友青平了。青平听出了他的声音,也不管豫让身上有多脏,就去抓他的手。豫让慌忙躲闪,可是没躲开。这时青平就说了:“像你这样的人,我知道劝也是白劝,可是也没必要残害自己的身体啊。你可以假装归顺赵襄子,近身的时候突然杀掉他不就行了吗?” 豫让说:“那不行,我杀赵襄子是为了一个义字,如果假装归顺再出手,那我就不是义了,对赵襄子就是欺骗。你不用多说了。”青平还是不肯撒手,豫让甩脱他就跑了。 这时豫让又想,自己的声音既然能被朋友听出来,那么赵襄子的人也能听出来,他就用了一招狠的,吞火炭!把烧得通红还带着火苗的木炭吞下去,那是什么滋味?但豫让坚持住了,他成功地毁掉了自己的嗓子,虽然能说话,但是彻底哑了。 这一番努力不是白费的。晋哀公四年,赵襄子骑着马,后面跟着一队徒步行进的侍卫从赤桥经过。豫让埋伏在桥下的洞里,怀抱着长剑静静等候。这一刻,他想起了把自己当个人物看的智伯,想到了长达数月的隐忍。 来了!马蹄声碎,像敲在豫让的心上。近了!他握紧长剑,手上青筋暴起。到了!豫让如猛虎般跃起——刺出——收剑——呆住。他发现骑马的人只是一名侍卫,赵襄子步行随后。 历史结结实实地跟豫让开了一个玩笑。当赵襄子骑马来到赤桥前,他的马怎么也不肯前行。一向疑心过重的赵襄子就下了马,让一名侍卫骑上过桥。于是,豫让的致命一击成为烟花泡影。 豫让呆呆地看着腹部遭到重创的侍卫倒在地上。赵襄子看着豫让,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恨,为什么明明放过这人一马,还敢再次前来;他敬,好一个为主报仇的义士,让他这颗奸雄的心也为之颤抖;他悲,这种人物为何不是自己的麾下,不然何愁大业难成? 此时,众侍卫已把豫让团团围住,就要万刃分尸。豫让微微闭目,面带悲愤。这时赵襄子一举手,说:“慢!豫让我问你,你跟过范氏,跟过中行氏,最后跟智氏,可你从来没有给范氏和中行氏报过仇,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替智伯报仇?”豫让笑笑:“很简单,因为他把我当个人物看,我就用人物的行为来报答。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啊!” 赵襄子被他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深深感动了,他沉吟半晌,决定再次放过他,不由说:“豫让,我就再——”这时众侍卫大声呼喊:“主公,他不但连续行刺,还杀伤了我们的人,这个人不能放!” 赵襄子闻言有点犹豫。反倒是豫让分外从容,他轻轻坐在地上,说:“我已经尽了力,仇却未报,活着有什么意思?请您把外袍赐给我吧,我要砍上三剑,以便对死去的智伯有个交代。” 赵襄子的手有些抖,不过还是脱下了袍。豫让举剑连砍三下,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然后拔剑自刎。 这就是悲情英雄豫让,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难以湮灭的人物。他的舍生取义,他的士为知己者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该文章《成语故事《舍生取义》》来源于出国留学网,网址://liuxue86/a/3245956 H. 舍近求远的成语故事 出处:《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後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回者,劳答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释义: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故事一 古代有个人,顽固不知变通。有一天,他跟儿子一起出门,途中,儿子不小心掉到河裏,他没有立即跳到河裏抢救,反而是千里迢迢的跑到越国。别人问他为什麼要这样做,他说:「因为我听说越国人的游泳技术高明,所以我不辞千里来到越国,就是想要找个高手来救我儿子啊。这样难道不对吗?」 I. 求田问舍有怎样的成语故事 求田问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ú tián wèn shè,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比喻没有远大志向。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见胸无大志的好友许汜来拜访,问他有什么事情。许汜说只想谋求田地,购置房产,陈登只是简单招待他,让他睡下床。几年后,许汜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同刘备谈起此事,刘备说:“要是我就会让你睡地上” J. 求田问舍成语故事 【释义】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询问房价。指只知买田置屋,谋求个人私利。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陈登是汉献帝建安年间的广陵太守,他在任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百姓对他赞誉很高。 一次,陈登的一位老朋友许汜到下邳来拜望他。陈登知道他是个胸无大志,只知求田问舍的庸人,因而对他十分冷淡。 晚上,许汜在陈登家中留宿,陈登独自高卧在上床,却把许汜安置在下床,许汜受到如此冷遇,便对陈登怀恨在心。 几年后,许汜投奔到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一天,刘表、刘备和许汜三人在一起谈天闲聊,评点天下的英雄人物。 许汜借这个机会,故意污蔑陈登说:“陈登这个人,徒有虚名,他待人粗暴无礼,十分狂妄蛮横,算个什么英雄啊!” 刘备问许汜:“你说陈登粗暴无礼,这有何根据呢?” 许汜气愤地把几年前拜游陈登一事细细地说给刘备听,刘备听后不仅没同情许汜,反而教训许汜:“你只知道求田问舍,而不知道忧国忧民,以天下安危当己任,当然得不到陈登的青睐。” 许汜听了,羞得面红耳赤,一言不发。刘备又讥笑道:“亏得你遇到的是陈登,如果碰到我的话,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之上,而让你席地而睡,这就不仅仅是上床与下床的差别啦!”
2023-08-02 21:55:411

舍本逐末的贵贱及本末各是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
2023-08-02 21:55:494

舍本逐末的本什么意思

“本”是事物的根本、根源的意思,跟”末“相对。舍本逐末的意思是: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舍,舍弃;逐,追求。它的近义词有:舍近求远、贪小失大,反义词有追本求源。“舍本逐末”出自《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用舍本逐末造句有: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2023-08-02 21:56:061

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两个成语的区别及其用法。【回答得好加分,不要复制粘贴】

两者的意思其实差不多,只不过舍本逐末一词偏重于这种错误行为的过程本身,而本末倒置偏重于其结果。舍本逐末: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2023-08-02 21:56:153

舍本逐末的本什么意思

本:根本的,主要的
2023-08-02 21:56:356

舍本逐末的舍是什么意思

放弃 丢弃
2023-08-02 21:56:506

买椟还珠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有有人市无棣有人买入保候志趣珠宝的和四二八珠宝还给了卖着这份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这个周围买着不识货不能 用外表来看待某个事物,要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斗量
2023-08-02 21:57:075

有没有舍本逐利这个词

没有的,舍本逐末就有
2023-08-02 21:57:372

买椟还珠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买者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买椟还珠是一个贬义词,与它相近的词语有: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舍本求末、取舍不当。
2023-08-02 21:57:441

清朝为什么实行摊丁入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摊丁入亩 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摊丁入亩的理解 一、土地兼并是实行“摊丁入亩”的催化剂   “摊丁入亩”是清统治者用以缓和土地兼并的一项政策.早在满清入关之初,他们的皇室、贵戚和大大小小的官吏就疯狂地圈占汉人土地,土地兼并由此一发而不可遏止.后来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他们对土地的兼并更加狂妄之极.或购买、或奏讨、或投献,手段多种多样.尤其是在那样一个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时代,土地也被纳入商品的范畴进行交易,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千年田八百主”.土地集中已达无可复加的地步.于是农村里分化出大批无业光丁.   其次,丁役负担的严重不均.封建国家征收赋役的原则是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的,人口大量流亡势必引起丁役负担不均.   最后,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又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危及到清政府的统治.第一,“以田为经,以丁为纬”征收赋役会影响政府收入.因为“丁额无定,丁银难征”造成不少的钱粮亏空.从康熙五十年到雍正四年之间,大多数省份,百年积欠钱粮都达几十万至儿百万.第二,丁役负担沉重地压在无地少地的农民身上,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当时结成党类围攻城府的事件时有发生.   以上的论述说明,“摊丁入亩”的推行最终是由于土地兼并的危害性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有的论者把丁役不均说成是“摊丁入亩”最主要的催化剂,恐怕失之偏颇.   “摊丁入田”以后,地主的利益不象明代以前那样优厚,土地的负担大幅度加重.“摊丁入亩”的原则是“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而地主田多丁少,农民田少了多,于是“富户也困于役,而置产困也.”当然,地主政权的这种作法,并非超脱于他们的阶级利益之上,恰恰是为了挽救其临近灭亡的命运,才如此破釜沉舟的.   二、“摊丁入亩”使人身控制进一步加强   众多的论者认为“摊丁入亩”,“废除了编审制度”,“人身控制削弱了”.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试想,农民的人身解放怎么会不通过阶级斗争的手段而轻易获得呢?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事实上,“摊丁入亩”的根本宗旨就在于控制人口流动.“摊丁入亩”作为一项政策,之所以能推行起来,也是以户籍的稳定为前提的.   中国的农民同土地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农民呢?只会固守土地.那些“舍本逐末”的农民完全是在破产和失业的威迫下采取的无可奈何的行动.   其实,一种被强化了的人身控制政策实行起来了.保甲制度在许多方面比以前的禁令严格多了:凡天下之人“出注所往,入注所来”,“稽察盗贼、逃人、奸究、窃发事例.”那么,“摊丁入亩”后的人身控制之严就略见一斑了.   “摊丁入亩”使得农民更牢固地束缚于土地,也就稳定了地主经济,强化了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体系,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一道障碍.   三、“摊丁入亩”以后的某些情况   “摊丁入亩”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中自然有生产力发展的惯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生产力的发展,“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而不是质的飞跃.农业上只是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增加,这正好说明农村控制了比以前更多的人口.手工业上只是工艺和专业化方面的某些改进.作为生产力诸因素中较重要的一环——生产工具却没较大突破.可见这时生产力的发展是十分有限的.   “摊丁入亩”对土地兼并的抑制,使大量自耕农生存下来,为清朝的统治注入了强心剂.自耕农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适应力,对资本主义关系有较大的排斥性.首先,自耕农是封建政权各种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其数量的增长对封建国家政权起了稳固的作用.正如马克思说的:“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是捐税”.在封建社会里农业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自耕农人口的多少,往往被看作是封设经济稳定程度的晴雨表.正因为这样,历代地主阶级改革者,总是主张用“均田”和“限田”一类办法来保护自耕农的大量存在.“摊丁入亩”的目的理应是有这层意思的,既然自耕农对封建经济有很大适应性,那么就无法与资本主义相并存了.实际上,新的资本主义萌芽所需的条件不能在自耕农中形成.因为自耕农生产规模狭小,其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社会分工极难发展.其土地只是零星小块,能成为自己生活的有限条件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成为剥削他人劳动的手段.   “摊丁入亩”后,农民的赋役负担大致普遍均衡起来,人为地阻碍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这些被置于相同处境上的农民,其生活是相当痛苦的.   “摊丁入亩”对丁徭的取消助长了人口的增殖.以湖北为例,这以前每年人口的增长数字极小,甚至逐年下降.《黄冈县志》第四卷载黄冈县从康熙十年至五十年期间,平均每年只增一个半丁.这以后就绝然不同了,人口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指标.人口的急增不但不能反映生产力的提高,反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为生产资料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就必然造成大多数人口忙于生活消费资料的生产,农产品中的商品部分就必然降低.   当然,“摊丁入亩”作为一项地主阶级的改良措施,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浙江《嘉兴府志》评价说:“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不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从康熙五十年到光绪九年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摊丁入亩”在遇到各种非议和斗争之后,还是最终推行于天下,想必于统治阶级说来是得利无穷的.那么,“摊丁入亩”对资本主义萌芽有利无利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88666.htm
2023-08-02 21:57:501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主要内容

买椟还珠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主要内容 买椟还珠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买椟还珠》讲的是古代有个人买了珠宝后, 只取装珠宝的盒子,而把珠宝还给了卖者。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这位消费者不识货,但是抛开寓言的本意,似乎可以推断出,装珠宝的盒子无论是用材还是做工一定是非常考究,盒子比珠宝更夺人眼球。 启示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买椟还珠是一个贬义词,与它相近的词语有: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舍本求末、取舍不当。郑人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舍本求末;楚人过度包装,本末倒置。所以说,我们应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2023-08-02 21:57:591

四字成语可以什么逐末

1. 逐能组什么四字成语 笑逐颜开、追风逐日、追风逐电、争名逐利、逐鹿中原 一、笑逐颜开 【解释】:眉开眼笑,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译文】:母亲这才转忧为喜,十分高兴的说道:“亏得我的儿子才气超凡,又奋发努力。” 二、追风逐日 【解释】: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 【出自】: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励衔策而追风逐日,。” 【译文】:激励着,让马每天追赶风追赶着太阳。 三、追风逐电 【解释】: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 【出自】:北齐·刘昼《新论·知人》:“故孔方諲之相马也,虽未追风逐电,绝尘灭影,而迅足之势固已见矣。” 【译文】:所以孔方谨是相马人,虽然没有速度极快,飞过去没有灰尘与影子,但速度的形势已经出现了。 四、争名逐利 【解释】:争夺名位和财利。 【出自】:西汉 刘向《战国策·秦策》:“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译文】:我听说争名气的人大多在朝堂之上,争钱财的人大多来自于市井。 五、逐鹿中原 【解释】: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译文】:秦丢失了要围捕的对象,天下的人都跑去争夺。 2. 什么本什么末的四字成语 舍本逐末_成语解释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释义】: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舍本逐末、 离本徼末、 降本流末、 舍本问末、 进本退末、 舍本事末、 张本继末、 背本趋末、 原本穷末、 去本就末、 遵本舍末、 重本抑末、 逐本舍末、 崇本抑末、 德本财末、 忘本逐末 3. 舍末本逐用这四字组一成语 舍本逐末 【词语解释】 舍:舍弃 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逐:追求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本末倒置、舍本求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追根寻源、南辕北辙 【另外写法 】弃本逐末、舍近谋远 【造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成语出处 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 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4. 本和末的四字成语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本末源流 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本同末离 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舍本求末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舍本逐末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背本就末 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崇本抑末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德本财末 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降本流末 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进本退末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捐本逐末 捐:抛弃;逐:追逐。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强本弱末 犹强干弱枝。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离本徼末 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离本趣末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离本依末 丢掉根本,追逐末节。同“离本趣末”。 弃本求末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同“弃本逐末”。 弃本逐末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他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去本就末 指弃农经商。 去本趋末 指弃农经商。同“去本就末”。 弱本强末 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损本逐末 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务本抑末 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 张本继末 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5. 末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穷途末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细枝末节、强弩之末、本深末茂、末俗流弊、离本徼末、降本流末、舍本问末、末节细行、末路之难、晚生末学、末尾三稍、进本退末、寻流逐末、头上末下、舍本事末、摽末之功、弃末反本、锥刀之末、末学肤受、末由也已、分寸之末、肤末支离、原本穷末、去本就末、末大必折、遵本舍末、重本抑末、逐本舍末、崇本抑末、凶终隙末、求端讯末、见端知末、封胡羯末、肤浅末学、诠才末学、德本财末、冲风之末、本盛末荣、强弩末矢、始末缘由、本末源流、去末归本、末作之民、叨陪末座、忝陪末座、忘本逐末、枝末生根、本末终始、天末凉风。
2023-08-02 21:58:081

舍本逐末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什么啊
2023-08-02 21:59:159

舍本逐末的文言文注释

1.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 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2. 文言文 舍本逐末的原文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 3.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 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 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 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4.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谢谢被采纳!!!!! 5. 舍本逐末的古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用,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 舍本逐末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事物的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枝末节。
2023-08-02 22:00:341

舍本逐末文言文注释

1.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 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2.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 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 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 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3.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谢谢被采纳!!!!! 4. 文言文 舍本逐末的原文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 5. 舍本逐末的古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用,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 舍本逐末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 抛弃事物的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枝末节。
2023-08-02 22:01:061

舍本逐末成语故事主要内容20字

赵威后却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假如没有好年景,她说?所以说,反而问齐王使者年景和百姓齐王派出了一个使者,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黎民百姓,递给了赵威后,便是舍本逐末,又哪里有大王呢,要他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同样,齐王使者把随身带来的齐王问候赵威后的亲笔信,使者问他为何不先问齐王近况。礼仪过后,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
2023-08-02 22:01:553

舍本逐末成语故事主要内容20字

齐王派出了一个使者,要他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使者把齐王问候赵威后的亲笔信,递给了赵威后。赵威后却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而问齐王使者年景和百姓,使者很生气,而赵威后却认为没有庄稼就没有百姓、没有百姓就没有大王,我不这样问,不就是舍本逐位了?
2023-08-02 22:02:562

舍本逐末文言文和译文

1.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 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2.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 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 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 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3. 文言文 舍本逐末的原文 一、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二、译文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4.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谢谢被采纳!!!!! 5. 文言文买椟还珠的几个问题原文: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 译文: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珍珠)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玫瑰点饰,(“辑以羽翠”这句不是很明白不过应该也是和点缀盒子装饰有关)用羽状的翠玉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这个盒子却还给商人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1.不好.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2.启发: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这个故事用来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6. 造酒忘米翻译等 简介 《造酒忘米》 拼音:zào jiǔ wàng mǐ 选自明 江盈科《江盈科集》编辑本段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编辑本段译文 一个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对他说:“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发酵剂,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就去责备酒家,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只是因为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这个人说:“我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发酵剂.”酒家问他:“有米吗?”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不一样呢?编辑本段注释 于:向,从 曲:酒曲,酿酒所用的发酵剂. 归:回家之后 尝:品尝. 诮(qiao第四声):责备,讽刺. 尔:你 第:只是 循:按照,遵循 第:只是,一定. 下:状语做动词,放下,放进 及:到了……的时候 于:在. 犹:还是. 并:连. 欲:想要. 于:相比. 往:前去 何异于是:跟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 是:这,这件事. 寓意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做事要细心,要多自我反思,少埋怨别人. 不管学什么都要打好基础 ,认真学 , 不可一步登天.编辑本段隐含成语 舍本逐末(或 本末倒置) 成语含义: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编辑本段文言知识 释“第” 上文“尔第不循我法耳”中的“第”,相当于“只是”,句意为你只是因为没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又,“第一莽汉耳,何惧之”,意为只不过是一个鲁莽的汉子罢了,有什么可怕他的!又,“吾买之,第十钱”,意为我买了它,仅仅十个铜钱.“第”又指“名次”,如“落第”,意为不在名次之内,即落榜.。
2023-08-02 22:06:471

舍本逐末文言文

1.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 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2. 舍本逐末的古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用,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 舍本逐末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事物的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枝末节。 3. 请写出舍本逐末的古文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 上农 三曰——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 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 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是故当时之务,农不见于国,以教民尊地产也。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以〕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此大任地之道也。 故当时之务,不兴土功,不作师徒,庶人不冠弁、娶妻、嫁女、享祀,不酒醴聚众,农不上闻,不敢私籍于庸,为害于时也。 (然后制野禁)苟非同姓,农不出御,女不外嫁,以安农也。 〔然后制野禁。 〕野禁有五: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齿年未长,不敢为园囿。 量力不足,不敢渠地而耕。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 为害于时也。 然后制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人)不敢灰僇,缳网罝罦不敢出于门,罛罟不敢入于渊,泽非舟虞,不敢缘名,为害其时也。 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 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时事不共,是谓大凶。 夺之以土功,是谓稽,不绝忧唯,必丧其粃。夺之以(水)〔本〕事,是谓龠,丧以继乐,四邻来(虚)〔虐〕。 夺之以兵事,是谓厉,祸因胥岁,不举铚艾。数夺民时,大饥乃来。 野有寝耒,或谈或歌,旦则有昏,丧粟甚多。皆知其末,莫知其本,真〔囗囗囗,囗囗囗囗。 〕 任地 四曰—— 后稷曰:子能以洼为原乎?子能藏其恶而揖之以阴乎?子能使亩士浄而甽浴土乎?子能使保湿安地而处乎?子能使藋荑毋淫乎?子能使子之野尽为泠风乎?子能使藁数节而茎坚乎?子能使穗大而穖均乎?子能使粟圆而薄糠乎?子能使米多沃而食之强乎?为之若何? 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 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 湿者欲燥,燥者欲湿。 上田弃亩,下田弃圳。 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 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圳也;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博〕六寸,所以间稼也。 地可使肥,(又)〔不〕可使棘。人肥必以泽,使苗坚而地隙,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 草湍大月。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 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日至,苦菜死而资生,而树麻与菽,此告民地宝尽(死)〔矣〕。 (凡)〔芄〕草生(藏)〔而〕(日中)〔己〕出,豨首生而麦无叶,而从事于蓄藏,此告民究也。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获死。 天下时,地生财,不与民谋。 有年瘗土,无年瘗土。 无失民时,无使之治下。知贫富利器,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 是以老弱之力可尽起,其用日半,其功可使倍。不知事者,时未至而逆之,时既往而慕之,当时而薄之,使其民而(郄)〔却〕之。 民既(郄)〔却〕,乃以良时慕,此从事之下也。操事则苦,不知高下,民乃逾处。 种稑禾不为稑,种重禾不为重,是以粟少而失功。 辩土 五曰—— 凡耕之道:必始于垆,为其寡泽而后枯;必厚其靹,为其唯厚而及;者之,坚者耕之,泽其靹而后之;上田则被其处,下田则尽其污。 无与三盗任地:夫四序参发,大圳小亩,为青鱼胠,苗若直猎,地窃之也;既种而无行,耕而不长,则苗相窃也;弗除则芜,除之则虚,则草窃之也。故去此三盗者,而后粟可多也。 所谓今之耕也,营而无获者:其早者先时,晚者不及时,寒暑不节,稼乃多菑,〔囗囗囗囗,囗囗囗〕实。其为亩也,高而危则泽夺,陂则埒,见风则,高培则拔,寒则雕,热则修,一时而五六死,故不能为来。 不俱生而俱死,虚稼先死,众盗乃窃。望之似有余,就之则虚。 农夫知其田之易也,不知其嫁之疏而不适也;知其田之(际)〔除〕也,不知其稼居地之虚也;(不除则芜,除之则虚)此事之伤也。故亩欲广以平,圳欲小以深;下得阴,上得阳,然后咸生。 稼欲生于尘,而殖于坚者。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 于其施土,无使不足,亦无使有余。熟有耰也,必务其培。 其耰也(茎植)〔稹〕,(植)〔稹〕者其生也必先。其施土也均,均者其生也必坚。 是以亩广以平,则不丧(本)〔茎:本〕生于地者,五分之以也。茎生有行,故速长;弱不相害,故速大。 衡行必得,纵行必术。正其行,通其风,(夬心)〔夫必〕中央,帅为泠风。 苗,其弱也欲孤,其长也欲相与居,其熟也欲相扶。是故三以为族,乃多粟。 凡禾之患。 4. 文言文 舍本逐末的原文 一、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二、译文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5. 文言文 舍本逐末的原文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 6.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 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 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 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2023-08-02 22:07:591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词 目 舍本逐末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shě běn zhú mò 释 义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 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 例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 舍近求远、贪小失大 反义词 追本求源 英 文 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2023-08-02 22:09:087

舍本逐末的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shě běn zhú mò] 舍本逐末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1] 。【汉语文字】舍本逐末[2] 【词语解释】舍:舍弃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逐:追求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成语性质】贬义词【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南辕北辙【反义词】追本求源、追根寻源【另外写法】弃本逐末、舍近谋远【造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2023-08-02 22:09:521

舍舍本逐末文言文

1. 文言文 舍本逐末的原文 一、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二、译文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2. 请写出舍本逐末的古文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 上农 三曰——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 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 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是故当时之务,农不见于国,以教民尊地产也。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以〕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此大任地之道也。 故当时之务,不兴土功,不作师徒,庶人不冠弁、娶妻、嫁女、享祀,不酒醴聚众,农不上闻,不敢私籍于庸,为害于时也。 (然后制野禁)苟非同姓,农不出御,女不外嫁,以安农也。 〔然后制野禁。 〕野禁有五: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齿年未长,不敢为园囿。 量力不足,不敢渠地而耕。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 为害于时也。 然后制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人)不敢灰僇,缳网罝罦不敢出于门,罛罟不敢入于渊,泽非舟虞,不敢缘名,为害其时也。 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 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时事不共,是谓大凶。 夺之以土功,是谓稽,不绝忧唯,必丧其粃。夺之以(水)〔本〕事,是谓龠,丧以继乐,四邻来(虚)〔虐〕。 夺之以兵事,是谓厉,祸因胥岁,不举铚艾。数夺民时,大饥乃来。 野有寝耒,或谈或歌,旦则有昏,丧粟甚多。皆知其末,莫知其本,真〔囗囗囗,囗囗囗囗。 〕 任地 四曰—— 后稷曰:子能以洼为原乎?子能藏其恶而揖之以阴乎?子能使亩士浄而甽浴土乎?子能使保湿安地而处乎?子能使藋荑毋淫乎?子能使子之野尽为泠风乎?子能使藁数节而茎坚乎?子能使穗大而穖均乎?子能使粟圆而薄糠乎?子能使米多沃而食之强乎?为之若何? 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 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 湿者欲燥,燥者欲湿。 上田弃亩,下田弃圳。 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 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圳也;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博〕六寸,所以间稼也。 地可使肥,(又)〔不〕可使棘。人肥必以泽,使苗坚而地隙,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 草湍大月。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 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日至,苦菜死而资生,而树麻与菽,此告民地宝尽(死)〔矣〕。 (凡)〔芄〕草生(藏)〔而〕(日中)〔己〕出,豨首生而麦无叶,而从事于蓄藏,此告民究也。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获死。 天下时,地生财,不与民谋。 有年瘗土,无年瘗土。 无失民时,无使之治下。知贫富利器,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 是以老弱之力可尽起,其用日半,其功可使倍。不知事者,时未至而逆之,时既往而慕之,当时而薄之,使其民而(郄)〔却〕之。 民既(郄)〔却〕,乃以良时慕,此从事之下也。操事则苦,不知高下,民乃逾处。 种稑禾不为稑,种重禾不为重,是以粟少而失功。 辩土 五曰—— 凡耕之道:必始于垆,为其寡泽而后枯;必厚其靹,为其唯厚而及;者之,坚者耕之,泽其靹而后之;上田则被其处,下田则尽其污。 无与三盗任地:夫四序参发,大圳小亩,为青鱼胠,苗若直猎,地窃之也;既种而无行,耕而不长,则苗相窃也;弗除则芜,除之则虚,则草窃之也。故去此三盗者,而后粟可多也。 所谓今之耕也,营而无获者:其早者先时,晚者不及时,寒暑不节,稼乃多菑,〔囗囗囗囗,囗囗囗〕实。其为亩也,高而危则泽夺,陂则埒,见风则,高培则拔,寒则雕,热则修,一时而五六死,故不能为来。 不俱生而俱死,虚稼先死,众盗乃窃。望之似有余,就之则虚。 农夫知其田之易也,不知其嫁之疏而不适也;知其田之(际)〔除〕也,不知其稼居地之虚也;(不除则芜,除之则虚)此事之伤也。故亩欲广以平,圳欲小以深;下得阴,上得阳,然后咸生。 稼欲生于尘,而殖于坚者。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 于其施土,无使不足,亦无使有余。熟有耰也,必务其培。 其耰也(茎植)〔稹〕,(植)〔稹〕者其生也必先。其施土也均,均者其生也必坚。 是以亩广以平,则不丧(本)〔茎:本〕生于地者,五分之以也。茎生有行,故速长;弱不相害,故速大。 衡行必得,纵行必术。正其行,通其风,(夬心)〔夫必〕中央,帅为泠风。 苗,其弱也欲孤,其长也欲相与居,其熟也欲相扶。是故三以为族,乃多粟。 凡禾之患。 3. 舍本逐末的古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用,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 舍本逐末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事物的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枝末节。 4.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谢谢被采纳!!!!! 5.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 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6. 舍本逐末原文 【典故】 一天,齐王派出了一个使者,要他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齐王的这位使者,没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但他早已听说,赵威后是一位很贤德的王后,所以,他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 他想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欢喜。她一欢喜,说不定会回赐一件什么贵重的小礼品。 因此,他觉得此次出使赵国,还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呢。 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终于到了赵国京都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十分美丽。是啊,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说过了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没有见过。 因此,一路上盘算着,待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郸,饱饱眼福。 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果然,赵威后不负贤名。当齐王的使者被一位鲜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那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在等候了。 她一身的正气,满脸的慈祥。 礼仪过后,齐王使者把随身带来的齐王问候赵威后的亲笔信,递给了赵威后。 但不知怎的,那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问齐王使者道:“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黎民百姓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齐王使者答。 随着赵威后的问候,该如何回答,齐王使者都回答过了。可齐王使者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他是直率的人,心中有啥,便会说啥。再说,见赵威后是那样的慈祥与宽厚,于是,他问道: “尊贵的威后,吾奉吾王旨意,专程向你来问安。 照说,你若回问的话,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可你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 你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摆在了后头呢?” 赵威后微微地笑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我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的大王,自有我的道理。” 齐王使者:“什么道理?” 赵威后:“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同样,假如没有黎民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 齐王的使者,张口结舌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的使者,一没有去观光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二没有去踏看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也没有去游览那巍峨的丛台和热闹的市桥,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的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 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回。他觉得,赵威后的那不是“舍本逐末”的几句问候,比什么礼品都贵重,都沉重……。 7. 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自《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译文:“采铜铸钱,一年十万人不耕种……弃本逐末,耕田的人不能有半数,邪恶不可能禁止,起源于钱。 扩展资料: 成语拓展: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 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8. 求舍本逐末全文及意思 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 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2023-08-02 22:11:161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舍本逐末造句:1、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2、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3、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4、不认真扎实的学习,只是学一些技巧,是舍本逐末的做法。5、学习只是做题而不抓牢基础知识是舍本逐末。6、小萱只注重外表美,不注重心灵美,妈妈说她是舍本逐末。7、安静而迅速,夏城和高格此时将这两个词汇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时间拖得太久那所谓的放火计划完全就变成了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8、现代的父母多半犯了舍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课业成绩,却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养。9、在笔者看来,这是舍本逐末,因为理念问题事关整个乡村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总体运行进程,兹事体大,不容忽视。10、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上才能事半功倍,否则让一个火属性的天才去修行水系元素则是舍本逐末,最后可能一事无成。
2023-08-02 22:12:541

舍本逐末中逐的意思

问题一:舍本逐末的逐是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的逐是追求的意思。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问题二:舍本逐末啥意思? 中华成语大词典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u30fb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问题三: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望采纳 问题四:舍本逐末的意思 5分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词语解释】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 【字词解释】 舍:舍弃 逐:追求 本:原福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问题五:舍本逐末中的逐是什么意思? 本的意思是:主要的 末是:次要的 问题六:舍本逐末是啥意思 眉心是脸上最神圣的地方,吻你的眉心就代表你在他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我男朋友就是这么说的
2023-08-02 22:13:241

清朝为什么实行摊丁入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摊丁入亩 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摊丁入亩的理解 一、土地兼并是实行“摊丁入亩”的催化剂   “摊丁入亩”是清统治者用以缓和土地兼并的一项政策.早在满清入关之初,他们的皇室、贵戚和大大小小的官吏就疯狂地圈占汉人土地,土地兼并由此一发而不可遏止.后来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他们对土地的兼并更加狂妄之极.或购买、或奏讨、或投献,手段多种多样.尤其是在那样一个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时代,土地也被纳入商品的范畴进行交易,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千年田八百主”.土地集中已达无可复加的地步.于是农村里分化出大批无业光丁.   其次,丁役负担的严重不均.封建国家征收赋役的原则是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的,人口大量流亡势必引起丁役负担不均.   最后,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又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危及到清政府的统治.第一,“以田为经,以丁为纬”征收赋役会影响政府收入.因为“丁额无定,丁银难征”造成不少的钱粮亏空.从康熙五十年到雍正四年之间,大多数省份,百年积欠钱粮都达几十万至儿百万.第二,丁役负担沉重地压在无地少地的农民身上,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当时结成党类围攻城府的事件时有发生.   以上的论述说明,“摊丁入亩”的推行最终是由于土地兼并的危害性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有的论者把丁役不均说成是“摊丁入亩”最主要的催化剂,恐怕失之偏颇.   “摊丁入田”以后,地主的利益不象明代以前那样优厚,土地的负担大幅度加重.“摊丁入亩”的原则是“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而地主田多丁少,农民田少了多,于是“富户也困于役,而置产困也.”当然,地主政权的这种作法,并非超脱于他们的阶级利益之上,恰恰是为了挽救其临近灭亡的命运,才如此破釜沉舟的.   二、“摊丁入亩”使人身控制进一步加强   众多的论者认为“摊丁入亩”,“废除了编审制度”,“人身控制削弱了”.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试想,农民的人身解放怎么会不通过阶级斗争的手段而轻易获得呢?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事实上,“摊丁入亩”的根本宗旨就在于控制人口流动.“摊丁入亩”作为一项政策,之所以能推行起来,也是以户籍的稳定为前提的.   中国的农民同土地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农民呢?只会固守土地.那些“舍本逐末”的农民完全是在破产和失业的威迫下采取的无可奈何的行动.   其实,一种被强化了的人身控制政策实行起来了.保甲制度在许多方面比以前的禁令严格多了:凡天下之人“出注所往,入注所来”,“稽察盗贼、逃人、奸究、窃发事例.”那么,“摊丁入亩”后的人身控制之严就略见一斑了.   “摊丁入亩”使得农民更牢固地束缚于土地,也就稳定了地主经济,强化了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体系,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一道障碍.   三、“摊丁入亩”以后的某些情况   “摊丁入亩”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中自然有生产力发展的惯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生产力的发展,“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而不是质的飞跃.农业上只是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增加,这正好说明农村控制了比以前更多的人口.手工业上只是工艺和专业化方面的某些改进.作为生产力诸因素中较重要的一环——生产工具却没较大突破.可见这时生产力的发展是十分有限的.   “摊丁入亩”对土地兼并的抑制,使大量自耕农生存下来,为清朝的统治注入了强心剂.自耕农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适应力,对资本主义关系有较大的排斥性.首先,自耕农是封建政权各种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其数量的增长对封建国家政权起了稳固的作用.正如马克思说的:“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是捐税”.在封建社会里农业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自耕农人口的多少,往往被看作是封设经济稳定程度的晴雨表.正因为这样,历代地主阶级改革者,总是主张用“均田”和“限田”一类办法来保护自耕农的大量存在.“摊丁入亩”的目的理应是有这层意思的,既然自耕农对封建经济有很大适应性,那么就无法与资本主义相并存了.实际上,新的资本主义萌芽所需的条件不能在自耕农中形成.因为自耕农生产规模狭小,其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社会分工极难发展.其土地只是零星小块,能成为自己生活的有限条件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成为剥削他人劳动的手段.   “摊丁入亩”后,农民的赋役负担大致普遍均衡起来,人为地阻碍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这些被置于相同处境上的农民,其生活是相当痛苦的.   “摊丁入亩”对丁徭的取消助长了人口的增殖.以湖北为例,这以前每年人口的增长数字极小,甚至逐年下降.《黄冈县志》第四卷载黄冈县从康熙十年至五十年期间,平均每年只增一个半丁.这以后就绝然不同了,人口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指标.人口的急增不但不能反映生产力的提高,反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为生产资料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就必然造成大多数人口忙于生活消费资料的生产,农产品中的商品部分就必然降低.   当然,“摊丁入亩”作为一项地主阶级的改良措施,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浙江《嘉兴府志》评价说:“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不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从康熙五十年到光绪九年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摊丁入亩”在遇到各种非议和斗争之后,还是最终推行于天下,想必于统治阶级说来是得利无穷的.那么,“摊丁入亩”对资本主义萌芽有利无利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88666.htm
2023-08-02 22: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