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豆staR
-
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叫做聚变。需要高温的作用
铀核在俘获一个中子后,发生了一个重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裂变。所以裂变是在受到高速离子轰击时出现。
把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在衰变中电荷数和质量数都是守恒的。
[解题过程]
同:都是原子核的反应
异:聚变是合成,裂变是分裂,衰变是转变
衰变是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状态下的自身转化,与其本质有关(衰变的速度叫半衰期)
裂变是从外界打入中子使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快速分裂!
聚变是将轻元素(如h,he等)聚合形成重元素.
裂变和聚变过程中会伴有质量的变化,用e=mc2可计算其产生的能量!
- 左迁
-
衰变是自发的,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聚变和裂变的相同点是都会释放能量,大部分的变化有需要借助于外力,尤其是聚变需要的外力很大;不同点是聚变是指原子核比较小的原子之间聚合变成大的原子核,而裂变则是一个或多个较大的原子核分裂变成原子系数较小的原子核。聚变和裂变一般有需要高速运动的中子的参与,但不是全部都需要。至于人工用某种元素去轰击某个原子,那么属于什么反应取决于被轰击的原子核系数大小。
原子核的衰变类型主要包括
原子核的衰变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α衰变、β衰变、伽马衰变、电子捕获以及贝塔衰变。α衰变是指放出一个氦离子核(即 α粒子),从而使得母核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分别减少 4 和 2,形成一个新的子核;β衰变则是放出一个电子或正电子,使得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或中子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母核和子核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都不同;伽马衰变是原子核中过剩能量的释放过程,放出一束波长较短的高能伽玛射线,但并不改变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电子捕获是指原子核内部的一个质子捕获了内层轨道上的一个电子,从而形成一个中子,同时产生一束X射线;最后,贝塔衰变是指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正电子对,并释放出一束带电粒子。2023-08-02 18:10:371
什么是原子核衰变 原子核衰变的含义
1、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它们会相互作用,就会产生作用力,就会有与势能,某些原子核中的粒子就有可能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它就不稳定,就要向低能量状态变化,该原子核就会变成其它原子的原子核了。这就发生了衰变。 2、原子核放在α粒子或β粒子后而成为新的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衰变过程中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α衰变 衰变过程中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β衰变,其实质是核内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用T表示,即 t/T m(余)=m(原)(1/2) (t表示经过的时间)。 半衰期是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2023-08-02 18:10:591
原子核衰变时,生成了新的原子核,那么相应的核外的电子去哪了呢?
原子核衰变成新的原子后,其核外电子都以能量的形式散发出去.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有三种:第一种是α衰变,它是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核通过放射出一个α粒子,而变成另外一种元素的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在进行α衰变时,放出一个α粒子,并且原子序数减去2,质量数减去4,成为原子序数比它小2的原子核.其中,衰变前的原子核称为母核,而衰变后生成的原子核称为子核.例如,衰变就是一种α衰变.式中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核的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代表它的原子序数.第二种放射性衰变是β衰变,它的特点是原子核的原子序数改变而质量数不变.它主要分为三种类型:β+衰变、β+衰变和轨道电子俘获.在β+衰变中,原子核中的一个质子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而成为中子,同时原子序数也减去1.例如,衰变就是一种β+衰变;在β+衰变中,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而成为质子,同时原子序数也加上1,又例如,衰变都是β-衰变;轨道电子俘获是指原子核俘获了核外内层电子轨道上的一个电子,并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使原子序数减去1,再例如,衰变就是一个轨道电子俘获的过程.对β衰变的研究导致了中微子的发现.第三种放射性衰变γ衰变往往是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而产生的.原子核经过α衰变或β衰变后一般处在激发态,这时就会发生γ衰变,使原子核跃迁到基态,同时放出一个高能光子.2023-08-02 18:11:071
原子核的中子怎样衰变?
中子是原子核中的一种粒子,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衰变方式进行衰变。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通过β衰变。β衰变是指中子在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其中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β粒子),同时放出一颗中微子。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n → p + e- + ν其中,n代表中子,p代表质子,e-代表β粒子,ν代表中微子。在这个过程中,中子转变成了质子,因此原子核的质子数增加了1,而中子数减少了1。这也就导致了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增加了1,元素也发生了变化。例如,一个锶(Sr)核子发生β衰变后会变成一个钇(Y)核子。除了β衰变,中子还可以通过其他衰变方式进行衰变,如α衰变、贝塔衰变等。不同的衰变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核反应和放射性衰变现象。2023-08-02 18:11:141
原子核的衰变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因为他是辐射出粒子2023-08-02 18:11:244
原子为什么会衰变?
质子之间具有电磁力(斥力)和强相互作用(引力),还有就是万有引力(太小可忽略)。当电磁力和强相互作用平衡时,原子核就是稳定的。 但是电磁力属于长程力,力是可叠加的,就是说,一个原子核最外层的质子受到核内所有质子提供的斥力;而强相互作用是短程力,基本上只有他旁边的质子可以作用到他,其他远一点的就不作用到他了。因此最外层的质子只受到他旁边几个质子的引力。 于是我们设想,当原子核越大时,最外层的质子受到的斥力越大,而引力基本不变,当这两个力不再平衡,就使这个原子核不稳定,最外层质子有向外飞走的趋势。这就是放射性元素容易衰变的原因。2023-08-02 18:11:469
为什么原子核会衰变呢高中理解程度
因为自然衰变,必然是放热的。因为经过衰变,必然有质能转换,质能转换释热没有立即放射出去,聚集在反冲核内,原子为了趋于稳定,必然会以γ光子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但这个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在能量释放之前,它是处于高能级的。2023-08-02 18:12:042
什么是原子核衰变
原子核放出了几个质子或中子,从而变成了另一种原子核 有α衰变:释放α射线,即氦原子核,即两个质子两个中子 β衰变:一个中子变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和一个电子型反中微子,电子发射出去就叫β射线 放射性污染 是指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指各种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与化学状态无关,每一放射性核素都能发射出一定能量的射线.放射性核素排入环境中后,造成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可被生物富集,使某些动、植物特别是一些水生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可比环境中的增高许多倍. 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来源有天然性的和人为性的两种.人类环境中存在着铀、钍族元素和钾 40 等天然放射性物质,加上宇宙辐射线一个人每年受到大约 100 毫雷姆的放射性辐射称自然本底辐射.人为性的主要是核武器试验而产生的沉降物,仅 1961 - 1962 年一年之间就达 337 兆吨,造成了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其它的如核燃料的开采与加工、核反应堆的泄漏、核燃料的再处理等加剧了环境的放射性污染. 极易使胚胎死亡或形成畸胎. 放射性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各种放射性“三废”的治理与排放的管理,制订放射性防护标准,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以减少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此外应加强个人防护,尽量远离放射源,必要时穿防护服.2023-08-02 18:12:121
什么原子核会发生衰变?
核衰变(nuclear decay),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而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认识原子核的重要途径之一。 1896年法国科学家A.H.贝可勒尔研究含铀矿物 质的荧光现象时,偶然发现铀盐能放射出穿透力很强可使照相底片感光的不可见射线。不久人们发现其他原子序数很高的重元素如钍、镭等的盐类也具有放射性。经过多年细致研究,弄清楚这种放射性是铀、钍、镭等原子核的性质,与环境温度以及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放射性放出的射线有3种:①α射线,具有最强的电离作用,穿透本领很小,在云室中留下粗而短的径迹。②β射线,电离作用较弱,穿透本领较强,云室中的径迹细而长。③γ射线,电离作用最弱,穿透本领最强,云室中不留痕迹。进一步研究表明,α射线中放射的粒子是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的氦核He,β射线中放射的粒子是带负电的电子,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不稳定的放射性核放射出射线后衰变为另一种核或衰变为能量较低的核,放射过程中遵从电荷守恒、质量数守恒和能量守恒。 除了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以外,还存在大量人工制造的其他放射性核素。放射性的类型除了放射α、β、γ粒子以外,还有放射正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等粒子以及自发裂变、β缓发粒子等等。 放射性在许多学科的研究中都有重要应用。2023-08-02 18:12:202
物质为什么要发生原子核衰变?
由于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不稳定,所以要发生原子核衰变。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Radioactivedecay)。这些粒子或能量(后者以电磁波方式射出)统称辐射(radiation)。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可以是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2023-08-02 18:12:321
原子核衰变过程中符合哪些规律 3-5
(1)acd (2)3(1)发生α衰变时放出,发生β衰变时放出电子,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化,电荷数增加1,由质量数的变化可确定α衰变的次数(必须是整数),进而可知β衰变的次数。若原子核衰变成,发生α衰变的次数是,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82+2×7-90=6,均是整数,符合要求,选项a正确。同理,逐一判断可知,acd符合要求。(2)设三个物块的质量均为m;a与b碰撞前a的速度为v,碰撞后共同速度为v1;a、b与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2mv1mv=3mv2设第一次碰撞中动能的损失为δe1,设第二次碰撞中动能的损失为δe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联立以上各式,解得【考点定位】(1)考查核反应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2)考查动量守恒定律。2023-08-02 18:12:433
原子核为什么越大越不稳定,容易衰变
原子核间的作用十分复杂,一种简单的解释是:核子之间主要受核力(吸引)和库仑力(斥力)的作用. 在短距离内核力虽然强度很大,但是力程很短,随着距离增大很快就会衰减,所以一般认为一个核子只收到最近邻核子的吸引作用.但是排斥的库仑力就不同了,库仑力力程很长,衰减教慢,因此一个质子会受到原子核里所有质子的排斥. 一般元素越重,原子核内质子受到的排斥就越多,然而最近邻核子的数目基本上不变,也就是吸引的核力几乎不变,这样对于重元素,排斥作用很容易超过吸引作用,原子核就崩裂了. 当然,实际上衰变的机制远远比上述复杂得多,上面只是最简单通俗的一种解释.2023-08-02 18:13:361
原子核的衰变的平均寿命怎么算
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关于原子衰变的公式 N=N0×(1/2)^(t/T) (N0中,0是下标) N0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t为衰变时间,T为半衰期,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 原子核数指一个原子中,质子与中子的总和2023-08-02 18:13:421
原子核为什么会发衰变,射线又是什么,是不是实质性的 ?
原子核不稳定,处于一个高的能量状态,衰变是降低能量的一个途径。自然界中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能量最低原理。就是一个物体要稳定,那么它的能量越低,就越稳定。射线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实际上,微观的射线都是波粒二象性的,具有粒子实质性的一面。α粒子本质是氦原子核,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光子。2023-08-02 18:14:031
原子核发生衰变产生的另两个原子核动量相等吗
衰变一般不会产生两个原子核,一般产生阿法粒子,伽玛粒子和电子。核裂变才会产生几个原子核,一般是两个,也可能是三个四个,要看是什么反应。如果是两个的话,动量是基本相等的。因为核裂变还会出现质量亏损,发射各种粒子,同时各种能量变化,所以只能说基本相等。2023-08-02 18:14:101
核裂变与衰变的区别?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钍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使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这种过程称作链式反应。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俗称原子能。1克铀235完全发生核裂变后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5吨煤所产生的能量。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是氢弹,就是利用核聚变来发挥作用的。核聚变的过程与核裂变相反,是几个原子核聚合成一个原子核的过程。只有较轻的原子核才能发生核聚变,比如氢的同位素氘、氚等。核聚变也会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比核裂变放出的能量更大。太阳内部连续进行着氢聚变成氦过程,它的光和热就是由核聚变产生的。2023-08-02 18:14:181
原子衰变时质量守恒吗?
质量数守恒,而质量亏损不守恒2023-08-02 18:14:272
为什么元素衰变时会放出α粒子,即氦原子核,而不是氢
平分4份,比单个原子核的质量要低,即释放的能量更多,铁含量很高。相信你听过“能量最低原理”,即物质或系统总是趋向于“向低能量的方向演化”。在元素周期表中,fe的原子核中平均能量最低,所以经常有流星什么的,但从没有铁衰变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α粒子的质量2023-08-02 18:14:362
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α粒子的总质量等于原来的原子核的质量
发生α衰变时要释放能量,一部分质量转化为能量形式。因此,质量减少。在基本粒子层面,应该说质能守恒,质量并不守恒。2023-08-02 18:14:452
原子核衰变过程中质量怎么损失了 少了什么东西吗
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是不一样的,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这些核最稳定2023-08-02 18:14:566
核反应和核衰变是一个意思吗
不是。1.核衰变(nucleardecay),是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而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放射性核衰变的类型有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三种,分别放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2.核反应是指入射粒子(或原子核)与原子核(称靶核)碰撞导致原子核状态发生变化或形成新核的过程。反应前后的能量、动量、角动量、质量、电荷与宇称都必须守恒。核反应是宇宙中早已普遍存在的极为重要的自然现象。现今存在的化学元素除氢以外都是通过天然核反应合成的,在恒星上发生的核反应是恒星辐射出巨大能量的源泉。2023-08-02 18:15:251
原子为什么会衰变? 同一种原子为什么有的衰变,有的不衰变?
1楼的答案正确,不从以下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统称强子)组成,靠强子之间强大的核力(目前人们知道的最强的作用力)维持着.但是核力虽强,但是他的作用距离很短,甚至小与强子的直径,所以不是挨着的强子之间几乎没有核力作用. 大质量原子核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这时如果一个高能量强子打进原子核,原子核将产生震荡,放出一两个高能量中子和,伽马射线,衰变为稳定的小质量原子核,2023-08-02 18:15:331
什么是“原子核衰变”?请举实例说明。是什么力促使其衰变?
原子核衰变是元素变化的一种微观表现。。。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是氢,那是因为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是从有原子以来最先出现的原子。宇宙中一切的元素都是由氢变化而来。。。最初由氢的聚集形成恒星,聚变成原子量高的元素。一般恒星最终能聚变到铁,因为再往上聚变所须的能量太大了。。。而铁以后的元素一般是由超新星的爆发而来。。。就是当一颗质量很大的恒星燃尽后,向内的猛烈爆发。这时可以产生很多的高原子量的元素,,。越高原子量的元素所须的能量越高。。,其中一部分的元素的原子结构不稳定,能够自发的向原子量低的元素衰变,,这种衷变的物质我们叫它为放射性物质,由于这种原子的不稳定性。。在高速的中子的冲击下可能会土崩瓦解,其中一些元素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衰变时会放出高速的中子,这时如果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够大的话,这样的中子又会被其它原子掳获,掳获高速中子的原子又会裂变出中子,。。。。中学的物理课本里有说明,这也是一变化。是裂变。。,衰变和裂变是同一方向的变化,只是衰变一般说是自发的,裂变是在中子的轰击下快速成的分裂。。。。2023-08-02 18:15:411
关于原子核的衰变
什么动能守恒啊..能量守恒好不好,动能和能量不一个概念。照你那么说一个人从天上由静止掉下来动能也不守恒哎你猜想的对,就是质量亏损2023-08-02 18:15:514
什么是原子核的衰变??
1、α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AZX→Au22124Zu22122Y+42Heα衰变通式(放出一个α粒子的情况)2、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AZX→AZ+1Y+0u22121eβ衰变通式(放出一个β粒子的情况)β衰变中产生的电子是由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转化方程如下:10n→11H+0u22121e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我们把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在原子核的内部并不是平静如水,与之相反,在这里充满了各种力的较量。由于同性相斥,电磁力一直在努力地将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分开,而强相互作用力起的作用,则是将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合并在一起,与此同时,弱相互作用力又一直在寻找机会将中子和质子互相转换。2023-08-02 18:16:191
原子核的衰变
原子核衰变只有两种:α衰变、β衰变.每种衰变过程中都有γ射线放出,没有X射线的. α衰变:一个放射性原子核,放出一个α粒子(氦核)、新核,有γ射线放出. β衰变:一个放射性原子核,放出一个β粒子(电子)、新核,有γ射线放出.2023-08-02 18:16:391
原子核衰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它们会相互作用,就会产生作用力,就会有与势能,某些原子核中的粒子就有可能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它就不稳定,就要向低能量状态变化,该原子核就会变成其它原子的原子核了。这就发生了衰变。原子核放在α粒子或β粒子后而成为新的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衰变过程中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α衰变衰变过程中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β衰变,其实质是核内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用t表示,即t/tm(余)=m(原)(1/2)(t表示经过的时间)。半衰期是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2023-08-02 18:16:472
原子核的衰变是什么
原子核内部也存在跟核外电子一样的壳层结构,当核子的能级较高时就会跃迁,然后就会发生衰变.2023-08-02 18:16:573
原子是因为什么而衰变的?
专业团队数学之美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统称强子)组成,靠强子之间强大的核力(目前人们知道的最强的作用力)维持着。但是核力虽强,但是他的作用距离很短,甚至小与强子的直径,所以不是挨着的强子之间几乎没有核力作用。大质量原子核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这时如果一个高能量强子打进原子核,原子核将产生震荡,放出一两个高能量中子和,伽马射线,衰变为稳定的小质量原子核,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23-08-02 18:17:121
什么是原子核衰变
原子核放出了几个质子或中子,从而变成了另一种原子核 有α衰变:释放α射线,即氦原子核,即两个质子两个中子 β衰变:一个中子变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和一个电子型反中微子,电子发射出去就叫β射线 放射性污染 是指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指各种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与化学状态无关,每一放射性核素都能发射出一定能量的射线.放射性核素排入环境中后,造成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可被生物富集,使某些动、植物特别是一些水生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可比环境中的增高许多倍. 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来源有天然性的和人为性的两种.人类环境中存在着铀、钍族元素和钾 40 等天然放射性物质,加上宇宙辐射线一个人每年受到大约 100 毫雷姆的放射性辐射称自然本底辐射.人为性的主要是核武器试验而产生的沉降物,仅 1961 - 1962 年一年之间就达 337 兆吨,造成了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其它的如核燃料的开采与加工、核反应堆的泄漏、核燃料的再处理等加剧了环境的放射性污染. 极易使胚胎死亡或形成畸胎. 放射性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各种放射性“三废”的治理与排放的管理,制订放射性防护标准,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以减少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此外应加强个人防护,尽量远离放射源,必要时穿防护服.2023-08-02 18:17:331
天然放射现象中核的衰变规律及其本质原因!
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粒子后变成另一种元素的现象.也叫蜕变. 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Radioactive decay).这些粒子或能量 (后者以电磁波方式射出) 统称辐射(radiation).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可以是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 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该核素的原子核数目会逐渐减少.衰变至只剩下原来质量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该核素的半衰期(half-life).每种放射性核素都有其特定的半衰期,由几微秒到几百万年不等. 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变为新核的现象.原子核是一个量子体系,核衰变是原子核自发产生的变化,它是一个量子跃迁过程,它服从量子统计规律.对任何一个放射性核素,它发生衰变的精确时刻是不能预知的,但作为一个整体,衰变的规律十分明确.若在dt时间间隔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为dN,它必定正比于当时存在的原子核数目N,显然也正比于时间间隔dt 衰变有3种: α衰变 、 β衰变 和γ衰变. α衰变 放射性探测器下的α粒子源α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 一个α粒子与一个氦原子核相同,两者质量数和核电荷数相同.α衰变从本质上说,是量子力学隧道效应[1]的一个过程.与β衰变不同,它由强相互作用支配. 衰变产生的α粒子的动能通常为5MeV左右,速度是30,000km/s,光速的十分之一.因为它质量相对较大,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速度相对较慢(针对其他衰变粒子),所以它们容易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而失去能量.因此,它们可以被一层几厘米厚的空气几乎完全吸收. β衰变 量子力学角度的β衰变β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β粒子(电子或者正电子),分为β+衰变(释放正电子)和β-衰变(释放电子). β-衰变中,弱相互作用把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中微子.其实质是一个下夸克通过释放一个W-玻色子转变成一个上夸克.W-玻色子随后衰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中微子. β+衰变中,一个质子吸收能量转变成一个中子,一个正电子和一个电子中微子.其实质是一个上夸克通过释放一个W+玻色子转变成一个下夸克.W+玻色子随后衰变成一个正电子和一个电子中微子. 与β-衰变不同,β+衰变不能单独发生,因为它必须吸收能量.在所有β+衰变能够发生的情况下,通常还伴随有电子捕获反应. γ辐射 γ射线通常伴随其他形式的辐射产生,例如α射线,β射线.当一个原子核发生α衰变或者β衰变时,生成的新原子核有时会处于激发态,这时,新原子核会向低能级发生跃迁,同时释放γ粒子.这就是γ辐射. γ射线,x-射线, 可见光和紫外线,都是不同形式的电磁辐射.唯一的区别是光的频率,也就是光子的能量.γ光子的能量最高.2023-08-02 18:17:401
原子核发生阿拉法衰变时中子质子之间怎么转化的来着? 忘了,求教
α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 β衰变是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放出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 所以经过2次α衰变,质子少4,中子少4;6次β-衰变后,质子加6,中子不变,6次β+衰变后,质子减6,中子不变。 麻烦采纳,谢谢!2023-08-02 18:17:491
一个有初动能原子核发生衰变,生成有新动能的原子核。能量怎么变化,求详细解释
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Radioactive decay)。这些放射出的粒子或能量(后者以电磁波方式射出) 统称辐射(radiation)。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可以是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2023-08-02 18:17:581
- 原子核衰变只有两种:α衰变、β衰变。每种衰变过程中都有γ射线放出,没有X射线的。α衰变:一个放射性原子核,放出一个α粒子(氦核)、新核,有γ射线放出。β衰变:一个放射性原子核,放出一个β粒子(电子)、新核,有γ射线放出。2023-08-02 18:18:191
核反应和核衰变是一个意思吗
不是。1.核衰变(nucleardecay),是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而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放射性核衰变的类型有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三种,分别放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2.核反应是指入射粒子(或原子核)与原子核(称靶核)碰撞导致原子核状态发生变化或形成新核的过程。反应前后的能量、动量、角动量、质量、电荷与宇称都必须守恒。核反应是宇宙中早已普遍存在的极为重要的自然现象。现今存在的化学元素除氢以外都是通过天然核反应合成的,在恒星上发生的核反应是恒星辐射出巨大能量的源泉。2023-08-02 18:18:281
为什么说原子核衰变时质量数之和不变?
之和不变是总数不变。你把衰变了的那个氦核加上就对了啊。。你想,要是总和变了的话,那不成聊斋了。。。2023-08-02 18:18:382
原子核衰变过程中符合哪些规律 3-5
⑴质能守恒:这是最基本的。如果原子在衰变过程发生质量亏损,则亏损的质量可依据E=mc^2来计算产生的能量。⑵质量数守恒:原子衰变是一个原子核变成一个或几个原子核(α粒子即氦核)。原子衰变过程中虽然有质量亏损,但衰变前后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等均不变。⑶电荷守恒:在原子结构中原子核中的质子和核外电子带有电荷,在衰变过程中这个电荷也守恒。2023-08-02 18:18:482
原子发生阿尔法衰变后会放出两种粒子,其中一种氦原子核带正电,那另一种为什么不带负电呢?
α衰变不产生电子,只产生氦原子核。至于你提出的电荷数的问题,是这样:常见的放射性元素的核电荷数都极大,基本上是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的,它们的衰变也不是无休止进行的,最后会形成稳定的原子核(一般是铅核)。另外,元素衰变时,常常α衰变和β衰变交替进行。你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原子核的衰变总是要向着能量最低、最稳定的方向进行,所以原子核一定不会把自己弄得不稳定。α衰变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一个α粒子与一个氦原子核相同,两者质量数和核电荷数相同。α衰变从本质上说,是量子力学隧道效应的一个过程。与β衰变不同,它由强相互作用支配。2023-08-02 18:19:071
为什么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不稳定,要发生原子核衰变?。
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Radioactivedecay)。这些粒子或能量(后者以电磁波方式射出)统称辐射(radiation)。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可以是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该核素的原子核数目会逐渐减少。衰变至只剩下原来质量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该核素的半衰期(half-life)。每种放射性核素都有其特定的半衰期,由几微秒到几百万年不等。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变为新核的现象.原子核是一个量子体系,核衰变是原子核自发产生的变化,它是一个量子跃迁过程,它服从量子统计规律.对任何一个放射性核素,它发生衰变的精确时刻是不能预知的,但作为一个整体,衰变的规律十分明确.若在dt时间间隔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为dN,它必定正比于当时存在的原子核数目N,显然也正比于时间间隔dt衰变有3种: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2023-08-02 18:19:141
原子核一共哪几种衰变?
a衰变:放出a粒子,也就是氦原子核。β衰变:放出β粒子,也就是电子。γ衰变:放出γ射线,也就是光子。a衰变后,原子会失去两个核外电子,变成原子序数比原来小2的原子。β衰变后,原子会从周围俘获一个电子,变成原子序数比原来大1的原子。γ衰变后,核外电子不改变。2023-08-02 18:19:231
关于原子物理β衰变的问题
β+衰变产生的是电子,不会湮灭,所以用原子质量相当于多算了两个湮灭电子的质量,所以要再减掉2023-08-02 18:19:454
原子核的跃迁是否就是原子核衰变?
原子核的跃迁是原则的状态变化,即状态能(势能)变化.类似于一个质点的高度发生变化(势能变化). 原子核衰变是指原子核分裂,变成几个部分.类似于一个质点分解成几个质点.2023-08-02 18:19:521
物质为什么要发生原子核衰变
由于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不稳定,所以要发生原子核衰变。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Radioactivedecay)。这些粒子或能量(后者以电磁波方式射出)统称辐射(radiation)。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可以是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2023-08-02 18:20:012
原子核衰变后的电荷量是会变大还是变小?
目前常见的原子核衰变有三种:α衰变、β衰变、γ衰变。原子核发生α衰变是从核里放出氦核,即α粒子,它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所以核电荷量减少2个单位电荷;β衰变是放出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核电荷量增加一个单位电荷;γ衰变是放出一个γ光子,核电荷量不变,只是原子核能级降低了。2023-08-02 18:20:081
原子核的衰减?
这个题目太过专业,你应该去看看你科学杂志或者论文什么的2023-08-02 18:20:2611
为什么越重的原子核越容易衰变?
所谓比结合能,就是原子核结合时,相对于它们自由状态亏损的能量(或者叫做释放的能量,亏损的质量,因为说到核物理,大家肯定而且必须联想到著名的质能方程式),除以原子核的核子数量。很显然,只有一个质子的氢核,结合能为0。这样就理解了吧随着核子数的增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也增加,正电荷互相排斥,自然需要更多的比结合能来让原子核稳定(把原子核结合在一起的强相互作用力是短程力,只能作用到最近邻的有限数量的核子;而电磁相互作用距离无限)。非常重的元素,因为比结合能反而下降,所以就变得不稳定了,直到它们会自发裂变。2023-08-02 18:20:492
原子核衰变后变成为0吗
成为0。核衰变(nucleardecay),是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而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变后变成为0,在无外界影响下,原子核自发地发生转变的现象称为原子核的衰变。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发生衰变。2023-08-02 18:21:081
请问地球的原子如果都衰变最后剩下什么元素
核衰变是放射性核素自发地释放射线和能量,最终转化为其他稳定核素的过程.放射性核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根据核素的性质可能放射出α射线、 β射线、γ射线以及俘获电子等.由於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机会率来表示.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同,做实验的时候,会使用千千万万的原子.当原子开始发生衰变,其数量会越来越少,衰变的速度也会因而减慢.例如一种原子的半衰期为一小时,一小时后其未衰变的原子会剩下原来的二分一,两小时后会是四分一,三小时后会是八分一.原子的衰变会产生出另一种元素,并会放出阿尔法、贝塔粒子或中微子,在发生衰变后,该原子也会释出伽马射线.衰变后的实物粒子静止质量的总合少於衰变前实物粒子静止质量的总和,因为根据质能方程,能量可以表现出质量,当物体的能量增加E,其质量则增加E/c2,当物体的能量减少E,其质量也减少E/c2,如果一个原子核衰变后放出实物粒子,假设该原子核在衰变前相对於某一贯性参照物静止,衰变后的新原子核和所放出的实物粒子相对於该惯性参照物运动,即对於该惯性参照物而言,新原子核和所放出的实物粒子具有动能,当新原子核或所放出的实物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它便会失去能量.因此,衰变前和衰变后质量和能量都是守恒的,粒子的静止质量则不守恒.如果该原子核放出光子,同样的,光子也具有质量,但没有静止质量.通常衰变所产生的产物多也是带放射性,因此会有一连串的衰变过程,直至该原子衰变至一稳定的同位素.发生核衰变的放射性核素有的是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如碳14,但其衰变只会经过一次β衰变转为氮14原子,并不会一连串地发生.也有很多是经过粒子对撞等方法人工制造的核素2023-08-02 18:21:171
核衰变的统计分布规律
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长度是具有固定数值的,只要量具和测量仪器质量可靠、环境条件不变、工作仔细、多次重复测量,总可以测得相同的数值。放射性测量就完全不同了。不管测量仪器多么稳定精确,环境条件控制极好,工作非常细心,每次测量仍然得不到完全相同的结果,甚至相差很大。因为一个放射性源含有很多不稳定的原子核,每个原子核只有衰变时才放出射线(可能被探测器接收),每个核衰变是完全独立的,完全不与其他核衰变相关。哪个核先衰变,哪个核后,没有任何规定的顺序,纯属随机。每个单位时间的核衰变数,不可能完全相同。一次对弱放射源进行测量,每秒一次,共取100次计数,分别统计列于表4-8-1。表4-8-1 每秒计数率(n)和出现次数测量总次数∑p(n)=100;总计数∑np(n)=350;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由表4-8-1可见,经过无限多次测量得到的平均值m(即期望值)才是最准确的。每次计数从0到10都有,可能与平均值m相差很大,这是核衰变引起的。最接近m=3.5的3和4出现次数最多;与3.5相差越大的计数,出现的次数越少。把每个数出现次数p(n)用总次数除就得到p(n)/∑p(n)=P(n),称为计数n出现的几率。再用P(n)与n作成曲线图,如图4-8-1所示。表明每次计数n虽然相差有时很大,但他们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图4-8-1 泊松分布与被测曲线(取m=3.5)平均计数m实质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平均衰变的原子核数。假定N为未衰变原子核数,如果是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则认为n<<N;且N在测定时间内(不长)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在单位时间内一个原子核衰变的几率为m/N,不衰变的几率为(1-m/N)。如果在N个原子核中有n个原子核衰变,则衰变几率P(n)应当与(m/N)n·(1-m/N)N-n成正比。可以写为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式中:A为比例系数,为N个核中有n个衰变,有(N-n)个不衰变的组合数。又由于n<<N,可取近似值,得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式(4-8-1)中(1-m/N)N-n近似取为(1-m/N)N;并按二项式定理展开,取近似得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将(4-8-2)和(4-8-3)式代入(4-8-1)式得泊松公式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取m=3.5可得泊松理论分布曲线(如图4-8-1(实线)所示),与多点测结果非常一致。表明放射性核衰变,单位时间的衰变数并不相同,但服从泊松分布规律。泊松分布只有一个特征参数m。随着数值增大,分布曲线趋向正态分布;当m较大(m>20)时,则泊松分布近似于高斯分布。高斯分布的表达式为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式中:σ=为均方根误差。以上讨论的是放射性核素衰变的统计分布规律。在单位时间计数较低(m<20)时,统计分布规律用泊松公式计算。计数较大时(m>20),用高斯公式计算。实际上放射性核素衰变,常见到的是m>20情况,所以常用的是高斯分布。高斯分布曲线是对称于n=m轴线的正态分布曲线(图4-8-2)。(4-8-5)式中n并不限于整数,可以是连续取值,即P(n)是n的连续函数。因此,在(4-8-5)式两边乘以dn可得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图4-8-2 高斯分布各区间表示的概率根据高斯分布以n=m为轴对称特点,可以计算测量值在m-uσ到m+uσ区间内所有计数的出现几率,用P(m±uσ)表示。即计算高斯分布函数(4-8-6),在m±uσ区间内的积分面积P(m±uσ)。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式中u=(m-n)/σ为平均值偏差与均方根差之比。u=0 时,P(m)=为最大几率,积分值可以在积分表里查得。对于u和p(m±uσ)的关系,几个常用值列于表4-8-2,对应的高斯分布曲线面积示于图4-8-2。由表4-8-2可见,当u=时,p(m+uσ)值为0.683。也就是说,测量值n出现在m+σ到 m-σ范围的几率为68.3%,称为标准误差;又因为 σ2 =m,σ=,计算非常方便,常用来表示由核衰变引起的误差,表示测量值的数学精确度。表4-8-2 常见几种误差对应的几率2023-08-02 18:21:261
为什么元素衰变时会放出α粒子,即氦原子核,而不是氢
为什么元素衰变时会放出α粒子,即氦原子核,而不是氢α衰变不产生电子,只产生氦原子核。至于你提出的电荷数的问题,是这样:常见的放射性元素的核电荷数都极大,基本上是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的,它们的衰变也不是无休止进行的,最后会形成稳定的原子核(一般是铅核)。另外,元素衰变时,常常α衰变和β衰变交替进行。你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原子核的衰变总是要向着能量最低、最稳定的方向进行,所以原子核一定不会把自己弄得不稳定。2023-08-02 18:2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