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白
-
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票证。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票证,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完成了历史使命。
中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
1953年我国宣布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就是对社会资料产品的配置形式采取有计划生产,而对商品采取计划供应,对单位个人进行计划分配。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采取当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印发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或城镇居民手中。
我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票证。我国的票证种类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全国2 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商品票证,进行计划供应,此外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种类繁多。
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什么样的商品就用相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为了照顾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和有特殊贡献的人,也分别发放了一些特供票证。
- 此后故乡只
-
当时我国的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产量有限;又加上我国人口过多,使得本身就有限的物资更加紧缺,就只有限制每人每种商品的购买量,尽量让人人都能有这些生活必需品来维持生活。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是在什么时期,1978年前吗?
基本是从1956到1992 现在还没改革完2023-08-02 09:49:365
计划经济时期具体指什么时间
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0月共和国成立后,前三年是经济恢复时期。至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期间都属于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十四大---大会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2023-08-02 09:49:523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指哪几年
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指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2023-08-02 09:50:033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
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的决策和引导。政府倡导工业化进程,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区域,引导人口向城市迁移,以满足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政府通过城市规划和规划布局,密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另外,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化对个人和家庭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社会流动性、住房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解决。2023-08-02 09:50:102
计划经济在我国什么时候建立的
1953年。1953年我国开始一五计划的时候也就开始全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中央在1953年建立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它作为计划经济代表制度。从1953年到1980年,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五个五年计划,当时被称为计划经济时期。2023-08-02 09:50:182
计划经济时代是否有创业行为?
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创业行为,只不过创业分很多行业,创业服务是从古至今的行业,1你有自己的想法,2是直接参考成功案例,还有就是你对什么行业懂的多,最好不要跨行业创业2023-08-02 09:50:264
"计划经济时代"
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0月中华人命共和国成立后,前三年是经济恢复时期。至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期间都属于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十四大---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2023-08-02 09:50:342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方面提出了什么?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旨在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包括:1. “鞍钢宪法”:提出国家必须把重点产业控制在手中,加强计划经济的组织和管理。2. 五年计划:制定全国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明确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指标。3. 统一的价值观和经济思想:提倡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和经济思想,积极推进全民经济计划化管理。4. 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对科学技术的投资,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这些政策和措施奠定了我国_2023-08-02 09:50:411
计划经济时代是否有创业行为?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通过计划经济体系对社会资源进行统一调配,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受到政府的控制。由于国家对企业、创业、市场等方面极为严格的政策限制,当时的企业界和个人极少有自主创业和市场经营的空间。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一些私营企业被允许存在和发展,如允许一些农村集体与个人开办乡村工厂和工商户,允许个体户等等。这些企业的涌现,可以被视作计划经济时代创业行为的产物。总的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创业的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压制,但仍然有一些机会和方式可以进行。2023-08-02 09:50:4915
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与市场经济时期消费品供求有哪些不同
计划经济吋期,消费品供不应求。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多,老百姓买不到。市场经济时期消费品供大于求。有钱也能买到东西。老百姓想买啥就能买到。2023-08-02 09:51:232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特征包括:行业保险、国家补贴、低待遇等。1、行业保险:在计划经济时期,养老保险主要实行的是行业保险制度。只有一些特定的行业,例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部队等,才能够参加养老保险。这种养老保险制度是由单位缴纳保费,个人不需要缴纳以及领取相应的养老金。2、国家补贴: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比较低,因此养老保险的保障标准也相应较低。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政府对不同行业的养老保险机构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3、低待遇:在计划经济时期,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相对较低,养老金水平很低,跟不上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的增加,无法满足工人晚年生活的需求。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养老保险制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养老保险仅仅是为少数行业工人提供的一种福利保障。2023-08-02 09:51:30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工业化建设主要分哪几个阶段进行,有哪些特点
第一阶段,1953—1957年: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一五计划”这一阶段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其背景为1952底,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可供借鉴;其方针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体实施为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同时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合理调整工业布局。这一阶段我国工业的转变从国情出发,合理规定国民经济的速度和比例,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并且注意改善人民生活。第二阶段,1958—1978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受挫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提出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但是八大的方针没有得到贯彻执行。1958年,颁布社会主义总路线,开展大跃进,使工业建设受挫。大跃进在经济上,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使经济结构更加畸形。政治上,左倾思想更严重。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生态上,生态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后来的粮食生产。其后,文革对工业建设又造成严重破坏。文革时期,工业企业管理制度被破坏,经济效益下降。不少企业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弛,一些地区和企业分成各自的派系,互相争斗,导致生产长时间上不去。不少重点工程建设受影响。不少工厂在政治运动中,设备损坏。第三阶段,1978至今:社会主义工业化新时期中国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与私营工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崛起,国有工业比重下降,开创了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工业用地重新利用。现阶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23-08-02 09:51:401
关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调查询问他们以前的生活是如何与今天我们的生活有?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调查询问他们以前的生活如何与今天我们的生活有以下不同之处:1. 物质匮乏: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短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需要排长队才能购买到必需品,而且商品种类和数量都非常有限。2. 生活节俭:由于物资紧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例如,在家庭用电方面,很多家庭只能使用一定量的电力配额,并且需要通过购买电费票来控制用电量。3. 社会秩序稳定:相对于现在社会上出现各种各样复杂、难以管理和治理问题(如网络诈骗、恐怖袭击等),当时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并且安全感较高。4. 教育水平低下:当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但是近年来随着国民教育水平提高, 中国已成为了拥有最多留学生群体之一.5. 经济发展滞后: 在计划经济时期, 国内市场封闭,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因此整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总之,在计划经济时代,虽然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今天相比还存在许多差异。而今天我们享受到更加便利、舒适、自由和富足的生活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变化及其所带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2023-08-02 09:51:471
计划经济时期除了用票外用人民币可以买商品吗?
飘过.......2023-08-02 09:51:5810
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大三铁”指什么
“大锅饭”“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打破“一大三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即通过打破“大锅饭”建立自负盈亏机制;打破“铁交椅”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机制;打破“铁工资”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打破“铁饭碗”建立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机制。2023-08-02 09:52:261
什么是计划经济?
什么是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不久的将来大家会看到。 计划经济是生产由统一安排、产品由统一分配的经济方式,市场经济则是生产由各个生产主自己安排,生产主之间互相交换产品的经济方式。这两个概念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没有商品交换就是计划经济,有商品交换就是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社会的某个部门根据社会和人民的需求来统一安排,或由企业的某个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来统一安排,生产完毕,产品的分配也是统一分配的。分配方式有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和按资分配三种。 例如,美国一家生产斧头的企业,经过市场调查,决定生产1万把斧头,那么要生产多少毛坯、多少斧头、多少斧头柄,则由主管生产的部门安排到各个车间进行生产,这就是按市场需求以及生产需求进行计划的。当生产完毕或销售完毕进行分配的时候,假设1万把斧头总售价是5万元,总原料成本是1万元,资本家留下2万元,发给工人3万,那么这就相当于资本家留下了4000把斧头,发给工人6000把斧头,这就是产品分配。资本家或股东们留下的那4000把斧头是按资分配,发给工人的那6000把斧头是按劳分配,即根据工人的成绩来分配,每个人若干把。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的产生要早得多。不要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可以说自从地球上有了动物,就有了计划经济。例如,一个蚁群内就是计划经济,一个田鼠也要计划到冬天必须储藏多少食物。对于刚刚诞生的原始人来说,每个人的生产就更是计划经济了。后来出现了家庭、企业后,家庭和企业内也都是计划经济。所以计划经济并不新鲜。 可是,现在我们所追求的计划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内或全世界内的计划经济,即一个国家或全世界的生产都由一个部门来统一安排,这是前所未有的(只在原始共产主义存在过),所以这样的计划经济就是个新生事物了。 当一个国家实行了完全的计划经济后,那么这个国家内就没有商品交换了(注意:这里指的是这个国家内部没有商品交换,不排除它和外国交换。如果全世界范围内实行了计划经济,则全世界内国与国之间就没有商品交换了,其实这时国家已经取消了),这时,这个国家内的生产就由主管生产的部门根据国家和人民的生活需求来安排生产,然后再把产品统一分配给消费者。例如,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武器,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食物,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药品,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衣服,安排多少人去建造多少住房、多少医院、多少学校等。生产出来后,把武器分配给军队,把食物、衣服、住房分配给人民,把医药分配给病者,把教材、学校分配给学生等。这时只存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不存在按资分配。 一个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后,虽然内部没有商品交换了,但是不能表示这个国家对外就没有商品交换了,所以这个国家也可能生产一些商品去和外国交换。所以计划经济国家不一定就不生产商品,关键是看和谁交换,是和国内交换,还是和国外交换。 计划经济国家里虽然没有商品交换,但是不一定就没有货币,货币不一定就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计划经济国家里可以存在货币,不能认为有货币就不是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国家里,货币是产品分配的媒介,不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这个货币和那个货币的本质区别。大家都知道,在产品分配的时候,可以直接分配实物,也可以不直接分配实物,而是发领条,让每个人拿领条去领,这里,货币就相当于领条。在分配大件产品如住房时,可以不用货币,直接分配,但是对于针头线脑的小产品,直接分配就麻烦了,所以还是发货币方便。所以计划经济国家里,只要还没达到完全按需分配的程度,就离不开货币。 所以,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计划经济,不应该看这个国家内部是不是有商品生产,也不应该看这个国家内是不是有货币,而是应该看这个国家内是不是有商品交换。有则是,没有则不是。 说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一个国家有1亿个家庭,有99999999个家庭都合并成公有制了,唯有一个家庭不愿意合并,自己单干,那么这个家庭就要和那个公有制单位发生商品交换,这时,虽然那9千多万个家庭内部已经没有商品交换,整体是计划经济,那个家庭也是计划经济,但是整个国家严格起来说还不叫计划经济,只能叫市场经济。然而,因为这时商品交换很少(一个家庭能交换的不过很少),占国民经济的份额很小,可以忽略,故也可以叫计划经济。 那么,一个国家要实行计划经济,需要什么条件呢?大家都能想象得到,一个私人企业是不会听从外界部门的安排的,它的产品也不会分配给全体人民的,所以要想让所有企业都听从国家的安排,要想让所有企业的产品都能直接分配给全体人民,,这些企业就必须属于全体人民所有,所以公有制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极端的情况这里要说说,以帮助大家理解计划经济。当一个国家内的所有企业,包括农业、所有土地、所有资源、所有行业都被一个资本家兼并后,那么这时这个国家内也没有商品交换了,这时,所有的人,包括总统、军队,都是这个资本家的打工者,所有的生产都归这个资本家统一安排,产品的分配呢,当然也要由这个资本家来分配,所以这时这个国家内也是计划经济。这时,各个企业都不讲利润,这个国家也不存在税收。这时,这个资本家在分配产品时,当然要先给自己留下非常充足的之后,余下的才能分配给他的打工者们。自然他对生产的安排也是首先要考虑为了自己的需求而生产,然后才会去考虑为其他人的需求而适当生产,同时,他还可能要安排生产一批商品去和外国交换,当然这个交换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和国内的需求。 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你上面说‘公有制是计划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可是这个例子又说全国的企业都归一个资本家所有时,这个国家也是计划经济,是不是有矛盾?”没有。这个时候,全国所有企业实际都归那个资本家全家人“公有”,其他人都是局外人。对此,我不想多解释了,如果有人对这个解释不理解,也没多大关系,因为上面那个情况毕竟是个极端的,不可能存在的情况。 知道了什么叫计划经济,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澄清一个问题。我们通常好把改革前的那一阶段称为计划经济时期,其实这是不严格的说法,只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而言的。因为那段时间里中国内部还有大量的商品交换,例如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商品交换、全民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集体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所以那段时间不能叫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那一时期,国家所做的计划主要是在全民企业内,而且这个计划还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例如说吧,假设国家想生产许多拖拉机让农业实现机械化,可是由于许多生产队买不起,那么这个计划就行不通;如果国家想把拖拉机直接分配给各个生产队,那么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队把粮食等产品直接交给国家,可是当时的公有制还没达到这个程度,还是行不通,所以我们现在说的当时的所谓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病其实还都是市场经济的。钢铁里如果夹杂了沙子,强度肯定要大打折扣,可是你不能说这是钢铁的弊病,是不是? 那一段时期虽然是市场经济,但是它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又有不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家庭或个人为经济单位——企业是家庭或个人的,最多是几个股东的——并且维持这样的情况不变,所以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静态的;再说,资本主义的企业也不接受国家的计划,资本主义里也没有国家生产计划(国家的巨集观调控和国家计划是两回事)。而改革前的那一段市场经济,以集体和全民为经济单位,这个经济单位比资本主义的经济单位要大得多,而且这个经济单位处在不断增大的过程中——集体的要逐步合并成全民的——所以那一段市场经济是动态的;还有,那一段的生产有很大一部分由国家的计划来安排。 大家可以想象:假设家庭内部、企业内部实行市场经济,丈夫、妻子、孩子之间做交易,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做买卖,要乱到到什么样子。同样的,一个社会如果实行市场经济会乱到什么样子,这是有目共睹的吧。 最后要说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虽然是两种经济手段,或者说两种经济方式,但是它们还分别代表两种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代表的是公有制,市场经济代表的是私有制。这就好比,梨树上只能结梨,梨只能长在梨树上;苹果树上只能结苹果,苹果只能长在苹果树上,所以梨和苹果不仅是两种水果,而且还分别代表两种树,梨就代表梨树,苹果就代表苹果树。如果你不想吃苹果而想吃梨,就得伐掉苹果树栽梨树 计划经济(Command economy),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 *** 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 *** 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中文名 计划经济 外文名 Command economy、planned economy 别称 计划经济体制 应用 经济生产 概念含义 听语音 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高度集中的,实践中低效率的社会经济体系。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什么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来调整的! 在西方国家实施的就是市场经济的! 计划经济是 *** 来指导的,因本国的经济落后而造成的! 总感觉现在的中国对于市场经济实施的不怎么透明,还不完全开放,有点保守! 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简言之就是由 *** 在整体上进行把握,市场来具体执行经济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计划经济是指,完全由 *** 对经济执行做出指令性的工作,并制定各工厂的生产任务。 市场经济就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经济。 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以前苏联和中国都是计划经济,国家规定企业指定企业生产产品指定价格销售~都是规定出来的~没有个体户也没有公司之类的。而导致的需求不平衡,价格不平衡。 而市场经济呢,根据需求关系,个人都可以生产任何产品,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觉得你能卖的出,用市场需求关系来调节价格。 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就是由 *** 直接掌控国家层面的巨集观经济和企业层面的微观经济,甚至直接掌握个人的衣食住行。市场经济,就是靠市场规律来控制经济的执行。 什么是精准计划经济 “六个精准”(扶持物件精准、专案安排京珠、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施“四个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四个切实” 计划经济思维,害惨了中国股市 什么是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 (Command Economy 或 Planned Economy)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 *** 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是 *** ,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 *** 所拥有的,并且由 *** 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不受市场影响。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菸草计划经济, *** ,都什么年代了还计划经济 菸草在将来是要取消的,这玩意本来就是作为麻醉剂的,国人不节制,乱用,自然是要用计划控制的。2023-08-02 09:52:351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什么时候结束?
中国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没有结束。未来中国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只占全国经济体制的百分之十,中国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全面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占全国经济体制的百分之九十。2023-08-02 09:52:433
计划经济名词解释
一种经济制度。 经济要素(如劳动资本及自然资源)须受政府的控制和调节以期达到一个综合经济发展计划的目标2023-08-02 09:53:036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所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哪种社会保障模式?()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所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哪种社会保障模式?() A.储蓄保障型 B.福利国家型 C.传统保障型 D.国家保障型 正确答案:D2023-08-02 09:53:291
苏联计划经济的具体时间1是不是战时共产
不是,战时共产只是实行很短的时间,苏联曾经有过三大经济政策,1918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1928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直到1936年斯大林式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而也有历史学家把农业集体化政策算上了,战时共产主义算不上计划经济只能算是一些旨在最大限度地保障非常时期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城镇和军队的粮食与武器供应的命令---主要包括粮食控制,重要工厂的国有化和铁路控制军事化等等,临时性很强,而且地方上执行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即1928年计划经济才算开始真正实施。而在193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农业集约化形成。重工业已经上马,这时候才算是计划经济形式基本建立了。2023-08-02 09:53:361
如何划分“两个大时期”?
大致可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在制度上和增长表现上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第一个层次分期):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新中国成立后29年);1978年底开始的改革开放阶段(改革开放31年)。在这两个大阶段内,可以划分若干小阶段(第二个层次分期):1949~1978年这个大阶段,可分为1949~1956年和1957~1978年两个小阶段;1979年以后这个大阶段,可分为1979~1991年、1992~2002年、2003年至今三个小阶段[3]。这种“两个大时期”、“五个发展阶段”的分期,基本上反映了新中国60年经历的几个比较大的历史阶段,特别是政治领域和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2023-08-02 09:53:441
新中国分那几个阶段
土地改革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2023-08-02 09:53:512
我国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开始是什么时候
A2023-08-02 09:54:077
最早的计划经济历史过程
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是指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是政府,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并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不受市场影响。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一阶段是自给经济,也称自然经济、部落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主要生产“产品”,追求目标是“自给自足”。 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即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一。马克思创立了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社会经济形态范畴的建立,揭示了同一发展阶段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展现出历史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它使人们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中,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揭示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的规律性,从而使人们有可能科学地预见各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使人们的认识从偶然和混乱中摆脱出来,用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的眼光来具体考察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把人类历史看作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依据这一思想,阐明了人类历史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它们由于不同的生产关系而相互区别开来,是各有其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形态。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是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的理论基石。如果高度概括世界经济发展轨迹,迄今为止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给经济,也称自然经济、部落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主要生产“产品”,追求目标是“自给自足”。 随着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经济达到第二阶段,即商品经济,主要生产和交易“商品”,追求目标是“利润”。 第三阶段是资本经济,主要交易“生产性资产”,追求目标是“效率”。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经济开始步入第四阶段,即知识经济,主要交易“无形资产”,追求目标是“创新”和“垄断效率”。 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开始步入第五阶段,即金融经济,主要交易“信用资产”和“变量资产”,追求“风险效率”。金融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最高阶段。 对于金融经济阶段,首先看交易对象:货币交易就是在交易“信用资产”,因为货币只是一个信用单位;而汇率交易,就是在交易“变量资产”,因为汇率本身只是一个变量。格林斯潘挚爱的“金融衍生工具”兼有信用资产和变量资产两种属性。其次看交易规模:美国和中国两国的GDP总和只有约15万亿美元,而世界汇率和利率交易每天的交易量就在5万亿~8万亿美元,两三天的汇率和利率交易量就相当于中美两国全年的GDP总量。至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天量交易额,更令GDP犹如小巫见大巫。 五个阶段经济发展的轨迹,从后四个阶段的交易内涵看,就是剩余价值从经济形态向政治形态过渡的过程。资本的经济属性,从个体属性、集团属性,发展到金融经济阶段具有社会政治属性和国家属性。 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先生2009年4月在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这次美欧都抛弃了自由主义的市场原则,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思路,体现出金融危机的政治化特点。面对全局性的系统风险时,原有的破产为主的市场解决模式不复存在,这体现了金融业外部性的政治化。 本次美国金融危机发展为世界经济危机就是世界进入金融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次金融危机表明,国际储蓄货币国如果爆发重大金融危机,本身就是世界性危机。 金融经济阶段是怎样的? 当前的世界经济实际上是五种模式共存。有些国家及地区,如澳大利亚土著居住区,塔利班、索马里等地的军事经济,实际上还处于自给经济阶段。许多国家尽管也有一定的工业,但是尚没有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也只是处于商品经济阶段。OECD发达国家都有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普遍交易无形资产,因此已经步入知识经济阶段。而真正进入金融经济的国家并不多,主要有美国、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和冰岛等国家。 美国、英国、西班牙率先进入金融经济绝非偶然。美国是世界货币的宗主国,金融行业是美国最主要的优势行业。英国原为英联邦宗主国,并根据这一政治优势形成了与英联邦国家紧密的经济和金融联系,英国的经济收入已经基本依赖金融业。西班牙原是许多南美国家宗主国,和英国一样,通过与南美西语国家紧密的经济和金融联系,建立了十分庞大的金融经济体系。这三个国家金融经济发达都是由于有金融产品(汇率、利率等)交易的市场纵深。这就是这些国家金融经济发展的宏观条件。 由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充分发育,这些国家普遍出现了储蓄资本化的现象,储蓄资本化也正是这些国家金融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 由于金融经济追求的是风险效率,同时由于世界各国对金融经济的监管还缺乏经验,金融经济在不断推动全球化发展的第一阶段结束后,逐步表现出较强的破坏力量,因此,世界未来5~10年的经济局势将不断动荡,泡沫此起彼伏,经济波动振幅和频率将远远超过以前各个经济阶段。 面对超量救市资金造成的流动性潜流,面对混乱、动荡的汇率局面,各国政府今后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也将不得不随时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尽管本次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许多问题,展现了极大的破坏力,但是金融经济作为一个历史阶段,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认为天下大乱在即、资本主义崩溃在即的悲观主义和躁动情绪,以及相信资本主义有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因此能够很快纠正误差的盲目乐观主义,两者都过于偏激。 中国处于什么阶段? 本文主旨并非探讨金融经济的发展路径与方向,而是用五个阶段理论,结合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经济机制调整重点,从而得出我国应对金融经济挑战的战略和策略。 在五个阶段中,我国经济处于基本完成从计划经济(自给经济的一种特殊形态)向商品经济的转换,从追求供给平衡转向了追求利润和效益。同时,资本经济刚刚建立;知识经济初露端倪;金融经济尚没有起步,正在准备推出一些基础的金融工具。按照政府要求,现在的中心任务是从追求利润和效益(商品经济的特征),向追求效率和公平(资本经济的特征)转换,同时大力推动创新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对于金融经济,我国研究严重滞后,发展顾虑重重,主要是理论界尚有一些禁锢没有突破。 美国金融危机给我国结构调整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从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有些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的根本方向,如果处理不好,我们虽然是后发经济,但完全可能先于发达经济崩溃。 首先,五种经济形态理论最重要、最核心的角度,是证明了五种经济形态是从初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的一种必然过程。因此,每一种经济形态中总是有一些下一个经济形态所必需的合理成分和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进化内核”。 不仅进化内核,金融经济的“有毒内核”也会存在于商品经济、资本经济和知识经济之中,这些有毒内核导致了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由于金融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因此,人们对于这些有毒内核的认识也处于初级阶段,全世界大致处于相同的认识水平,只是认识角度有很大差别。因此,充分利用美国金融危机寻找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毒内核,就成为当务之急了,成为我国机制创新的核心课题。 我国尚没有进入金融经济阶段,并不等于我国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中没有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有毒成分。 这次金融危机出现一个特殊现象: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远远大于美国股票市场。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联系十分紧密所导致的。但是,我国整体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并没有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我国没有金融衍生工具,连用于炒作股市方向的最基本工具股市指数交易都没有;资本市场与国际并没有接轨,虽然有一些国际资本抽逃,但与我国本土资本相比,并不应该生成如此大的振幅。 显然我国金融市场中有一些结构是错误的,如果不发现这些错误结构,并且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后发经济先于发达经济崩溃的假设,就不是空穴来风。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些问题,并通过宏观结构调整加以纠正,就是本世纪最重要的机制创新机遇。 国内外机制的几点反省 从国内机制来说,在股票市场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我国应该花大气力进行调整的,一个是投行机制,另一个是大小非机制。 虽然没有金融衍生工具,但我国股票投资载体“股权基金”都是按照美国投行模式建立的。美国投行对资本市场的破坏,不仅仅局限在金融纪律和金融产品等领域,更重要的是投行的短期经营机制。美国投行是股市最典型的投机力量,长期以来都把股票市场作为“退出机制”,他们扶植企业上市的根本目的是从股票市场上“退出”牟利。这导致上市公司经理团队不得不把视线缩短,还要时常关注防止公司被兼并,稍有不慎,就会成为投行攻击的目标。 我国“股权基金”绝大部分也是股票市场的退出力量和短期经营势力,一旦市场趋势变化,不会成为企业的后盾。而且,大部分基金内部都进行高杠杆融资,一旦市场跌势跌破底线,这些杠杆融资就成为导致流动性枯竭的重要力量。 因此,我国虽然没有金融衍生工具这种“有毒资产”,但是有高杠杆的“有毒结构”,在市场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资本市场尚有沃伦·巴菲特和社保基金等长线基金维持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而我国基金和股民经营短期投机势力的垄断局面,无疑是我国股市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 在经营手段上,原有投资银行完全把企业作为经营目标,而不是服务对象,这也是美国金融经济一个重要的弊端。在当代金融界,“吃了原告吃被告”已经成为国际投行的“正当”经营原则。为中铝参股力拓融资的国际投行,并不会因为曾经服务于中铝(甲方),而影响他们为力拓(乙方)扩股融资大挣其钱。依据严格的市场管理理论,这其中有重大的利益冲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行已经站在了实体经济的对立面,这也是美国投行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国能够出台政策,限制基金过度投机的机制,例如确保“股权基金”推介公司上市后长期持有该公司10%的股票,同时延长基金持有推介公司股票在企业上市后的退出时间等措施,就是在引导基金与企业形成共生机制,大大降低基金的投机力量。还能抑制和引导散户股民,去关注企业长期发展,削弱短期投机心态。另外,在鼓励基金与企业结合的同时,还应当适度收紧资本市场对股权基金用未来上市公司股票抵押融资,以及提高个人用股票抵押融资的门槛,这可以有效降低高杠杆融资对股票市场的冲击。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这些标准的制定应该比国际成熟资本市场更为严格。 从国际角度看,中国、日本、韩国,都是实体经济,都受到金融经济的冲击,德国和北欧国家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另外,由于发达国家储蓄资本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因此在我国“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把当地重要公司的股东作为重要的力量来团结。“走出去”不能以“控制”为目标。比如,在矿产资源行业发达的国家,重要的矿业上市公司已经成为该国百姓退休基金的投资对象,也是该国精英阶层的投资对象,在对这些公司投资的时候,必须要考虑这些股民的心态,而不能用蛮力。依靠现金优势企图控制这些企业,就会导致我国丧失在这些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础。一旦造成影响,即便在政府层面做工作补救也很难迅速扭转局面。 在金融经济中,并不是所有的力量都把实体经济作为对立面。投行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高盛出于对以往行为的反思,提出将拨出专款扶植美国中小企业,就是一种重要的变化。建国头七年,我国逐步走上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它的基本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萌生阶段。1949年底,我们没收了2858个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占全国工业资金的78.3%),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在组织机构方面,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以后,又相继成立了其他专门性的负责计划管理的中央机构。如全国编制委员会、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指定人民银行为国家现金调度的总机构等。通过这些机构,国家开始对经济活动实行行政指令的直接管理。1949年冬,中央确定实行全国财政经济统一管理的方针,并通过1950年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以指令性方式提出了“六个统一”:财政收支统一、公粮统一、税收统一、编制统一、贸易统一、银行统一。这一时期已开始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某些计划和措施。如粮食、皮棉、煤炭等安排了1950年生产的计划指标。在此期间,还进行了某些年度计划的试编工作。如1949年年底编制出《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概算草案》,1950年5月又试编了包括农业、工业、文教卫生等20多项内容的《1950年国民经济计划概要》,为后来编制中、长期的国民经济计划摸索了经验。1950年6月举行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认为,这一时期在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不同程度地重新改组的同时,老解放区“特别是东北,已经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但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获得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条件。”第二阶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阶段。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条件。1950年8月,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计划工作会议,讨论编制1951年计划和3年的奋斗目标。要求各部门先订出3年奋斗目标和1年计划,然后由中央综合拟出全国计划纲要。会后,3年奋斗目标虽然没有形成计划文件,但已初步形成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决策等级结构的雏形。即决策权归国家,决策权力的分配采取行政方式形成条块分割的等级结构。以后,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在工厂内,以实行生产计划为中心,实行党政工团的统一领导”。在基本建设方面,把建设单位划分为“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两种具体投资额,并确定把重点摆在交通运输的建设上。其次,在对农业、手工业的计划领导方面,在1951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上,提出在完成土改的地区,通过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的困难,以保证国家农业生产计划的实现。并积极地推广生产互助组与供销合作社的“结合合同”制度的经验,使互助组有计划地生产和消费,供销社实现有计划地经营。对手工业生产,中央要求各地将组织和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计划,纳入地方工业计划,并以国家和上级合作社的订货作为发展手工业生产的关键。第三,在1950年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当时开展的“五反”斗争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彻底查明私人工商业的情况,以利团结和控制资产阶级,进行国家的计划经济。情况不明,是无法进行计划经济的。”第四,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总之,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初步形成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决策结构,在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以制定指令性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形式,对国民经济各方面开始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到1952年8月,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任务已提前完成。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上宣布:“经过两年半的奋斗,现在国民经济已经恢复,而且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建设了。”第三阶段(1952年9月-1956年12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阶段。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了“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在已建立的各种专门性的计划管理机构的基础上,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4月中央又成立了编制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工作小组。该小组在1951年以来几次试编的基础上,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形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之后,“一五”计划由国务院以命令形式颁布,要求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其第十五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这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总之,建国初期在产权方面,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目标的追求;在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形式方面,以行政命令方式制定颁布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于1956年底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中预定的大部分指标。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运行的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确认为国家法定的经济体制。因此,到1956年底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具有自己的若干特点。2023-08-02 09:54:35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在各个阶段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一言难尽呀,只能是按年代去说,你要问那几个阶段,那么从建国到现在依然是初级阶段,朝鲜战争、土改、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2023-08-02 09:54:436
经济体制改革时间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35个金秋,改革进入第七个年头。 【邓小平同期声】 国庆盛典结束20天后,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是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取得的新认识。 此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023-08-02 09:55:142
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在哪个国家实行?
苏联2023-08-02 09:55:355
计划经济是哪个年代
建国到改革开放期间都是2023-08-02 09:55:523
历史: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计划经济,以重工业为主2023-08-02 09:56:003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镇户口居民都有工作吗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计划经济时期的城镇户口居民不能都有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经济结构及经济规模不可能安排所有人的工作岗位,政策规定城镇户口就业,并安排退休待遇是适宜的。2023-08-02 09:56:221
企业在从计划经济像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管理方面遇到哪些困难?
首先是人的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时代,工厂的一切都是国家的、集体的,包括厂长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拿工资的。而且那个时代的物资奇缺,不愁产品卖不出去,所以管理松散,丝毫没有成本的意识。其次是文化水平的限制。当时的管理人员,很少受过正式的管理学培训,对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方法闻所未闻,所以谈不上管理创新。不会在管理体系、体制的建设上花费时间和精力。管理水平的提升,实际上是在竞争中被压力逼迫出来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直接的碰撞就是财务,利润和成本的比较,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立判,所以企业家们大多喜欢看经济类的书籍。但是很快人们又发现,好的财务体系固然能够为节约相当的成本,但是其他方面,诸如质量、生产系统、营销、新产品研发也都不同程度得影响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相应得有了质量体系,来规范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生产系统的优化来实现最大产出投入比,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工业物资的极大丰富,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是必然的,也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升的表现。2023-08-02 09:56:361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养老保险模式是()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传统制度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的社会统筹试点及实施阶段;1995年3月以后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阶段。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三个阶段中,真正具有改革意义的是1995年3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发布后付诸实施的三项原则规定,其中心内容是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转变。从1997年开始,我国加快了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这一阶段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最快、成效最为明显的时期。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后,各地认真组织落实,基本上实现了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个人账户规模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法的统一和规范,实现了新老制度的衔接和平衡过渡。1998年,国务院决定将铁路、电力、邮电、石油等11个行业养老保险统筹移交地方,实行属地化管理,理顺了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增强了省级统筹功能,对确保养老金发放起到积极作用。(2)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2003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55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70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64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860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518万人和252万人。全国企业参保人数为13882万人,比上年增加60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032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55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395万人和208万人。基本上做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各级社会保险经机构始终把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作为中心工作,狠抓落实。通过各渠道筹措落实资金、夯实工作基础、建立月报和重点督查制度,基本上做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3)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各级社会保险经机构不失时机地启动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确定了100个城市进行试点,分片召开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座谈会,并派出工作组进行督导,经过努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2年,全国有143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率达到40%以上。到2003年末,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达到29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99万人,社会化管理率达到84.5%。(5)建立了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养老金调整机制,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水平已从1997年的415元提高到2002年的625元,增长了50%。在历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时,都注意了向退休早、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部分人员倾斜,较好地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6)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进展顺利。2000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并于2001年7月在辽宁省进行试点。试点主要内容是调整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在职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应对老龄化积累部分基金。2001年7月至今,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7)基本养老保险金征缴工作成效显著。200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征缴收入3044亿元,同比增长19.3%;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3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474.3亿元。200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122亿元,同比增长9.8%。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207亿元。 但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提前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给我国尚处于在转型期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暴露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养老保险基金隐性负债负担沉重 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与日俱增,原因之二是转轨成本。转轨成本包括:已经到退休年龄的老人在新制度中没有履行缴费义务却要享受领取养老金的权利;已经到中年的职工在新制度建立前没有履行缴费义务但到退休年龄后要享有法定养老金的权利。由此产生了两种人的养老金收支缺口,直接构成养老基金的隐性债务。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政府没有明确承担改革过程中的转轨成本,传统退休养老制度与正在建设中的基本养老保险的现实责任便无法划清。不同地区间,即指老工业基地与新兴城市,历史负担不平衡,造成各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畸高畸低。如武汉等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达到工资总额的24%以上,而深圳特区的企业只要缴纳工资总额的6%,高低相差18个百分点。这种不平衡直接恶化了地区之间的竞争环境,同时,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负担因缺乏消化渠道,自我承担责任只能依靠很高的缴费率,而且还无法满足离退休人员增长所带来的养老金需求增长的需要。因此,一些地区只能运用个人账户基金来弥补缺口,从而使个人账户变成空账户,统账结合的新制度蜕变为空账运行制度。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2年底,国内养老保险金积累的个人空账规模为4800多亿元。如果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控制不力,企业缴费没有大的改善,再加上未来几十年人口的剧增,就会出现支付难问题,更不可能实现满足积累养老基金的目标。 2.立法层次不高,约束力不强,法制建设明显滞后 养老保险实质上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具体的制度安排必然牵涉到政府、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分担和不同社会群体或利益集团的利益调整。只有由代表民意的立法机关来制定法律,才能真正集中体现国家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意志,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但建设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法律依据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劳动保险条例》,虽然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和通知等,但这些立法形式政策性较强,经常变动,缺乏法律规范应有的强制性、权威性和延续性。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体制建设迫切需要出台一部新的、具有权威性的、强制性的和延续性的《养老保险法》,以明确政府、企业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3.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 随着整体收人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传统大家庭文化发生了改变。例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44人,比第四次人口普查的3.96人减少了0.52人,比第三次人口普查的4.41人减少了0.97人。在有一个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中,16%为单身老年户。在有两个老人的家庭中,42%为一对老夫妇单独生活户。传统家庭观念受到挑战的另一个表现是,由于与以往的多子女家庭相比较,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的娇惯,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成年后承担赡养老人的自然人感大大降低。此外,由于实行了几十年国家通过企业包揽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制度转型的条件下,许多家庭没有养老保险计划,甚至没有意识到对养老进行充分的储蓄。 四、深化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措施 1.弥补隐性债务,做实个人账户 弥补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不仅资金需要量大,而且影响深远。实践证明,试图用养老统筹基金偿还历史债务是行不通的,政府应该承担这个责任,可行的方式包括出售部分国有资产、发行长期专项债券、财政支出等手段。在弥补隐性债务的基础上,将目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逐步做实,达到积累的目标。将个人账户基金和社会统筹账户基金分开管理,通过不同的组织机构,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分别实施,这样既可以明确政府和个人在养老问题上各自承担的责任,同时也避免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之间的资金挪用。此外还要求个人账户基金采用完全积累制,只有到个人退休时才能使用。 2.不断探索新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和领域 在目前基金规模不大、基金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资本市场不成熟等现实条件下,采取以购买国债为主的政策具有合理性,但也有必要探索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和领域。允许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适当放宽投资领域。据在烟台、上海等地的调查,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率一般在5%左右,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除去管理费用,仍有一定的积累结余。若适当放宽投资领域,可进一步提高盈余率。同时,可以尝试推行投资委托代理制,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委托给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可以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与基金管理机构要同投资主管部门及投资机构加强沟通与协作,但也应当保持社会保险管理部门自主性和独立性,因为养老保险基金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保险公共后备基金,安全性的维护仍然是最重要的,也是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所在。 3.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法制化建设 工业化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和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通常都是以立法机关制定或者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先导,以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为条件,然后才具体组织实施。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已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100多年,从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来看,加快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步伐显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当前我国应该尽快颁布《社会养老保险法》、《社会保险法》、《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和改革进一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4.积极推进城镇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 全面启动“金保工程”,建立覆盖辖区内各城市全部参保人员和单位的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市域网延伸到业务经窗口和相关服务机构。完成社会保险数据中心建设,实现省一市联网和中央一省互联,网上传输养老保险费用监测数据,建成全国网雏形。 5.在制度安排上重视家庭保险的基础作用 养老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保险不仅符合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是中国社会的现实格局。可以通过相关福利政策的实施来维护甚至放大家庭保险的功能,如对家庭养老提供政策优惠乃至补贴等。比如台北市将2002年定为珍爱家庭年,并通过家庭减压政策、家庭健康政策、家庭扩散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来补充和扩大家庭保险的不足,就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制度安排上要重视家庭保险的基础作用,选择适当的家居方式并且进行家庭内部收入转移,使之成为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同时也弥补了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保险低水平与覆盖面有限的不足。求采纳为满意回答。2023-08-02 09:56:471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是通过什么来实现
国家政府控制市场。计划在市场调节中起决定性作用。2023-08-02 09:56:552
在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怎样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支配任何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2023-08-02 09:57:061
建国六十年人民生活的变化(物质生活)
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我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别忘了给我分!!!!~~~2023-08-02 09:57:176
我国建国以后至1978年这一时实行的是什么经济体制
我国建国以后至1978年这一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5-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2023-08-02 09:57:412
我国计划经济从哪年到哪年
法律分析: 计划经济时期 建国初-199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_邓小平的经济方针改革)计划经济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由国家按照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统一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实行计划经济,必须从国民经济实际情况和自然资源特点出发,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发展比例关系,合理地分布生产力,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搞好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以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法律依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一、改革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三、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四、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五、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六、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七、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八、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九、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十、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2023-08-02 09:58:161
计划经济时期具体指什么时间?
计划经济时期具体指我国建国头7年(1949年10月-1956年12月)。建国头七年在我国基本形成的这种具有某些中国特点的计划经济体制,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2023-08-02 09:58:221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在宏观经济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在宏观经济方面提出了以下要求:1. 统一领导和控制国民经济发展,实行计划经济管理。2. 实现国民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3. 保障国防力量和国家安全,加强军备建设。4. 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5. 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加强城市建设和农村改革。6.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7. 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和教育工作,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8. 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发展国际贸易和技术合作。2023-08-02 09:58:323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实行的是什么经济结构?
(1)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所有制的结构来看,改革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一大二公”的特征十分明显,完全符合传统计划经济的共同标准。在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中,按照公有程度不同,城市工业经济所有制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农村则主要以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指令性的农产品统购计划和相应的生产计划,并不具有完整的集体产权。(2)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国家或中央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国家主要通过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计划实施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通过组建专门的经济计划部门制定发展计划,并对企业通过指标、计划参数、实际评价等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企业的绩效则完全表现在对计划的完成和当局的偏好。高度计划指令经济要求对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细致的计划,但由于信息问题,导致计划多具有刚性而缺乏灵活性。(3)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要负责宏观方面的资源配置,甚至对微观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计划,以实现资源在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导致在国家和政府之外并不存在实际的微观经济主体。(4)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行政命令手段替代价格机制。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被压低到最小的范围。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都充斥着政府的计划和指令。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5)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计划体制下的交易活动被行政指令所替代,交易对象被消除了商品本性。这导致在货币支付之外,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支付方法,通过牟取权力,搭便车等行为进行变相支付等行为也是导致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源。 (6)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者不得的单个劳动者的边际产出和贡献率无法做出准确测量,这给按劳分配规则的执行带来了困难。从前社会主义国家分配实践来看,多数按劳分配实际都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这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极性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7)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出于战略考虑采取赶超型发展战略,对城市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投入较大,但由于多数前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积累不足,经济总量较小,并且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国家,因此都采取“抽农补工”的做法,试图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违背结构均衡的发展战略,导致计划经济下的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业发展,造成城市对农村的挤压,以及工业对农业的抑止。农村和农业发展明显受到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压制,这一结构导致后期经济增长中产业链条的断裂,是造成后期改革最初发端于农村的根本原因。(8)对外封闭型经济。社会主义政权的诞生由于处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涨阶段,两大社会制度的冲突从计划经济体制产生之前就明显存在。尽管新政权都表示希望与包括西方在内的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并提出过“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的指导方针,但由于国际冷战格局的形成,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本质上都是封闭型的。2023-08-02 09:58:432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实行的是什么经济结构?
(1)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所有制的结构来看,改革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一大二公”的特征十分明显,完全符合传统计划经济的共同标准。在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中,按照公有程度不同,城市工业经济所有制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农村则主要以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指令性的农产品统购计划和相应的生产计划,并不具有完整的集体产权。(2)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国家或中央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国家主要通过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计划实施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通过组建专门的经济计划部门制定发展计划,并对企业通过指标、计划参数、实际评价等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企业的绩效则完全表现在对计划的完成和当局的偏好。高度计划指令经济要求对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细致的计划,但由于信息问题,导致计划多具有刚性而缺乏灵活性。(3)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要负责宏观方面的资源配置,甚至对微观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计划,以实现资源在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导致在国家和政府之外并不存在实际的微观经济主体。(4)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行政命令手段替代价格机制。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被压低到最小的范围。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都充斥着政府的计划和指令。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5)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计划体制下的交易活动被行政指令所替代,交易对象被消除了商品本性。这导致在货币支付之外,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支付方法,通过牟取权力,搭便车等行为进行变相支付等行为也是导致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源。 (6)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者不得的单个劳动者的边际产出和贡献率无法做出准确测量,这给按劳分配规则的执行带来了困难。从前社会主义国家分配实践来看,多数按劳分配实际都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这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极性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7)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出于战略考虑采取赶超型发展战略,对城市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投入较大,但由于多数前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积累不足,经济总量较小,并且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国家,因此都采取“抽农补工”的做法,试图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违背结构均衡的发展战略,导致计划经济下的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业发展,造成城市对农村的挤压,以及工业对农业的抑止。农村和农业发展明显受到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压制,这一结构导致后期经济增长中产业链条的断裂,是造成后期改革最初发端于农村的根本原因。(8)对外封闭型经济。社会主义政权的诞生由于处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涨阶段,两大社会制度的冲突从计划经济体制产生之前就明显存在。尽管新政权都表示希望与包括西方在内的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并提出过“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的指导方针,但由于国际冷战格局的形成,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本质上都是封闭型的。2023-08-02 09:59:202
什么是计划经济
问题一:什么是计划经济 baike.baidu/view/25266#1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 *** 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 *** 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渊源与发展 计划经济的起源是与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开始。 一般来说,最早出现计划经济构想的是李斯特对于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的批判,当时是作为 *** 干预经济行为的第一次理论阐述,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更是系统的阐述了 *** 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对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受其影响德国诞生了经济学的历史学派,大力宣扬 *** 控制经济行为,同时以这种思想主导德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德国的发展飞跃,也形成了马克思口中的“国家资本主义”,这种靠 *** 干预执行计划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计划经济。 之后由于一战德国战败, *** 失去了对国际经济关系有效的控制能力,历史学派走向消亡,但是之后德国经济依旧保留很强的 *** 干预特色,纳粹上台以后,重拾了历史学派的做法,恢复了德国经济。所以德国的混合经济实际上是脱胎于计划经济。 苏联出现以后,计划经济的理论发展得到了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布拉津斯基写了《新经济》,系统完善的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 *** 干预经济的模式。 之后苏联为了自己的霸权,以经互会为媒介通过计划经济方式控制他国经济,与美国推行市场经济通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控制他国经济类似。 而日本于20世纪40年代学习苏联经济制度,制定了40体制,之后在50年代,日本实行了50体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完成了经济腾飞。80年代后日本开始针对其计划经济的特点进行改革,但是收效甚微并未因改革经济获益。 随着苏联的解体,经互会解散,彻底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崩溃,计划经济影响跌入历史最低。 [编辑] 特点 在计划经济下,三个经济问题都是由 *** 或常财团决定的(资本主义国家则是财团与 *** 结合的形式,又被称为“国家资本主义”)。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国家大部份资源由 *** 或是财团拥有,并且由 *** 指令的形式来分配资源,不受市场影响。举例 *** 认为国家需要苹果,在计划经济下,被 *** 选中的个人集体(一般为符合该类生产的要求)都要按 *** 指示进行种植苹果的工作,但事实上实际生产的产品可能不满足或超过了实际需求。 计划经济里面不但国家经营的产业是由 *** 控制,连私人企业也要受 *** 指示运作。私人企业决定生产什么,由 *** 作主;私人企业以什么方法生产,由 *** 决定;生产出来的东西又如何分配,也是 *** 决定。国家操控著私人市场的供应,由价格以至销售渠道,都是 *** 或是垄断组织(辛迪加、托拉斯,卡特尔等)决定。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最属性之一的,因此计划经济又常被解释与共产主义相通。但是马克思著作中并没有关于计划经济的内容,提倡和实践计划经济是在列宁时期。 最典型的计划经济例子数以苏联。而现存的例子则是朝鲜、古巴和缅甸、日本等。 [编辑] 优势 [编辑] 经济稳定 计划经济可确保所有资源都能持续运用,不会受到经济周期的波动所影响。由是者停产以至失业问题都不会发......>> 问题二:什么是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mand economy),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 *** 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 *** 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中文名 计划经济 外文名 mand economy、planned economy 别称 计划经济体制 应用 经济生产 概念含义 听语音 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高度集中的,实践中低效率的社会经济体系。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问题三:目前中国的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区别 二者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所谓社会资源配置,就是决定一定时期,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如何分配。 二者区别在于配置资源的根本方式不同。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如何分配等经济决策的大权高度集中于 *** ,尤其是中央 *** , *** 通过制定一个无所不包的计划,来安排上述事情,来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下,上述经济决策是由经济主体分散自主作出的。而他们决定上述问题的依据是市场价格,价高利大则生产,否则就不生产。因此,市场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因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当然,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没有计划。每个企业都有严密的计划。但是,有计划不等于就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本质特征是, *** 的指令性计划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手段。市场在这里是残缺的,价格不反映商品供求 ,只是单纯作为核算手段。 问题四:什么叫计划经济?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 *** 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 *** 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揣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问题五: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什么区别?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计划经济与实际经济的区别。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区别 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体制.主要区别有: 一是经济运行的机制不同.计划经济是无所不包的国家计划,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即价格供求竞争利率等. 二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后者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三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不同. 前者是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后者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后者所有制结构多元.五是利益分配不同.前着平均主义严重,后者注重效率. 问题六: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 你可以理解成日穿的经济模式的强化版这样很好理解 计划经济模式有几大特征 一全民医疗免费 --不要惊讶 美国的现在刚刚采用的制度 朝鲜和古巴很久以前就有了 二企业终生制--虽然无法选择工作 不过也不会被开除 所有人的工资都一样 一线工人的工资有奖金 领导反而没有奖金 所有领导比工人穷 三没有自负盈亏 ― 国家统一计划 有计划才生产 四所有商品国家定价没有浮动价格 ――铁一样的价格 决定不会浮动 两德统一前 东德的香肠价格因为统一定价便宜的不的了 比西德便宜的多 就是因为不自负盈亏的企业生产的统一价格 这些就是计划经济的体制 问题七: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相对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计划经济是共产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保证。只有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社会经济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才能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是 *** ,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 *** 所拥有的,并且由 *** 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不受市场影响。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问题八:计划经济的缺点和优点分别是什么 30分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制度,计划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所有,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优点: 1、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2、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消耗自然资源的,是一种环保经济。 3、贫富差距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身份等级差别也较小。 计划经济的长处在于:第一,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第二,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第三,能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 计划经济的弊端 第一,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 第二,不能合理地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现象。 第三,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不必要地巨大浪费等等缺陷。 第四,计划经济体制与由众多平等个体组成国家的现实世界相冲突。在一国内,宏观上人为地制造出计划制订者,计划执行者,计划执行利益受损者,微观上的企业主体被分成企业管理者和劳动人员等等,形成特权阶层和被奴役阶层不可避免。消极怠工成为劳动者的必然选择。 问题九:计划经济是什么意思 计划经济: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 *** 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 *** 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问题十:什么是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的特点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 *** 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特点: 在计划经济下,三个经济问题都是由 *** 或是财团决定的 计划经济里面不但国家经营的产业是由 *** 控制,连私人企业也要受 *** 指示运作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最属性之一的,因此计划经济又常被解释与共产主义相通2023-08-02 09:59:301
什么是计划经济?
分类: 商业/理财 问题描述: 中国以前搞的计划经济是什么意思? 解析: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不久的将来大家会看到。 计划经济是生产由统一安排、产品由统一分配的经济方式,市场经济则是生产由各个生产主自己安排,生产主之间互相交换产品的经济方式。这两个概念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没有商品交换就是计划经济,有商品交换就是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社会的某个部门根据社会和人民的需求来统一安排,或由企业的某个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来统一安排,生产完毕,产品的分配也是统一分配的。分配方式有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和按资分配三种。 例如,美国一家生产斧头的企业,经过市场调查,决定生产1万把斧头,那么要生产多少毛坯、多少斧头、多少斧头柄,则由主管生产的部门安排到各个车间进行生产,这就是按市场需求以及生产需求进行计划的。当生产完毕或销售完毕进行分配的时候,假设1万把斧头总售价是5万元,总原料成本是1万元,资本家留下2万元,发给工人3万,那么这就相当于资本家留下了4000把斧头,发给工人6000把斧头,这就是产品分配。资本家或股东们留下的那4000把斧头是按资分配,发给工人的那6000把斧头是按劳分配,即根据工人的成绩来分配,每个人若干把。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的产生要早得多。不要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可以说自从地球上有了动物,就有了计划经济。例如,一个蚁群内就是计划经济,一个田鼠也要计划到冬天必须储藏多少食物。对于刚刚诞生的原始人来说,每个人的生产就更是计划经济了。后来出现了家庭、企业后,家庭和企业内也都是计划经济。所以计划经济并不新鲜。 可是,现在我们所追求的计划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内或全世界内的计划经济,即一个国家或全世界的生产都由一个部门来统一安排,这是前所未有的(只在原始共产主义存在过),所以这样的计划经济就是个新生事物了。 当一个国家实行了完全的计划经济后,那么这个国家内就没有商品交换了(注意:这里指的是这个国家内部没有商品交换,不排除它和外国交换。如果全世界范围内实行了计划经济,则全世界内国与国之间就没有商品交换了,其实这时国家已经取消了),这时,这个国家内的生产就由主管生产的部门根据国家和人民的生活需求来安排生产,然后再把产品统一分配给消费者。例如,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武器,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食物,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药品,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衣服,安排多少人去建造多少住房、多少医院、多少学校等。生产出来后,把武器分配给军队,把食物、衣服、住房分配给人民,把医药分配给病者,把教材、学校分配给学生等。这时只存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不存在按资分配。 一个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后,虽然内部没有商品交换了,但是不能表示这个国家对外就没有商品交换了,所以这个国家也可能生产一些商品去和外国交换。所以计划经济国家不一定就不生产商品,关键是看和谁交换,是和国内交换,还是和国外交换。 计划经济国家里虽然没有商品交换,但是不一定就没有货币,货币不一定就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计划经济国家里可以存在货币,不能认为有货币就不是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国家里,货币是产品分配的媒介,不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这个货币和那个货币的本质区别。大家都知道,在产品分配的时候,可以直接分配实物,也可以不直接分配实物,而是发领条,让每个人拿领条去领,这里,货币就相当于领条。在分配大件产品如住房时,可以不用货币,直接分配,但是对于针头线脑的小产品,直接分配就麻烦了,所以还是发货币方便。所以计划经济国家里,只要还没达到完全按需分配的程度,就离不开货币。 所以,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计划经济,不应该看这个国家内部是不是有商品生产,也不应该看这个国家内是不是有货币,而是应该看这个国家内是不是有商品交换。有则是,没有则不是。 说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一个国家有1亿个家庭,有***********个家庭都合并成公有制了,唯有一个家庭不愿意合并,自己单干,那么这个家庭就要和那个公有制单位发生商品交换,这时,虽然那9千多万个家庭内部已经没有商品交换,整体是计划经济,那个家庭也是计划经济,但是整个国家严格起来说还不叫计划经济,只能叫市场经济。然而,因为这时商品交换很少(一个家庭能交换的不过很少),占国民经济的份额很小,可以忽略,故也可以叫计划经济。 那么,一个国家要实行计划经济,需要什么条件呢?大家都能想象得到,一个私人企业是不会听从外界部门的安排的,它的产品也不会分配给全体人民的,所以要想让所有企业都听从国家的安排,要想让所有企业的产品都能直接分配给全体人民,,这些企业就必须属于全体人民所有,所以公有制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极端的情况这里要说说,以帮助大家理解计划经济。当一个国家内的所有企业,包括农业、所有土地、所有资源、所有行业都被一个资本家兼并后,那么这时这个国家内也没有商品交换了,这时,所有的人,包括总统、军队,都是这个资本家的打工者,所有的生产都归这个资本家统一安排,产品的分配呢,当然也要由这个资本家来分配,所以这时这个国家内也是计划经济。这时,各个企业都不讲利润,这个国家也不存在税收。这时,这个资本家在分配产品时,当然要先给自己留下非常充足的之后,余下的才能分配给他的打工者们。自然他对生产的安排也是首先要考虑为了自己的需求而生产,然后才会去考虑为其他人的需求而适当生产,同时,他还可能要安排生产一批商品去和外国交换,当然这个交换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和国内的需求。 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你上面说‘公有制是计划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可是这个例子又说全国的企业都归一个资本家所有时,这个国家也是计划经济,是不是有矛盾?”没有。这个时候,全国所有企业实际都归那个资本家全家人“公有”,其他人都是局外人。对此,我不想多解释了,如果有人对这个解释不理解,也没多大关系,因为上面那个情况毕竟是个极端的,不可能存在的情况。 知道了什么叫计划经济,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澄清一个问题。我们通常好把改革前的那一阶段称为计划经济时期,其实这是不严格的说法,只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而言的。因为那段时间里中国内部还有大量的商品交换,例如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商品交换、全民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集体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所以那段时间不能叫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那一时期,国家所做的计划主要是在全民企业内,而且这个计划还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例如说吧,假设国家想生产许多拖拉机让农业实现机械化,可是由于许多生产队买不起,那么这个计划就行不通;如果国家想把拖拉机直接分配给各个生产队,那么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队把粮食等产品直接交给国家,可是当时的公有制还没达到这个程度,还是行不通,所以我们现在说的当时的所谓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病其实还都是市场经济的。钢铁里如果夹杂了沙子,强度肯定要大打折扣,可是你不能说这是钢铁的弊病,是不是? 那一段时期虽然是市场经济,但是它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又有不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家庭或个人为经济单位——企业是家庭或个人的,最多是几个股东的——并且维持这样的情况不变,所以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静态的;再说,资本主义的企业也不接受国家的计划,资本主义里也没有国家生产计划(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国家计划是两回事)。而改革前的那一段市场经济,以集体和全民为经济单位,这个经济单位比资本主义的经济单位要大得多,而且这个经济单位处在不断增大的过程中——集体的要逐步合并成全民的——所以那一段市场经济是动态的;还有,那一段的生产有很大一部分由国家的计划来安排。 大家可以想象:假设家庭内部、企业内部实行市场经济,丈夫、妻子、孩子之间做交易,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做买卖,要乱到到什么样子。同样的,一个社会如果实行市场经济会乱到什么样子,这是有目共睹的吧。 最后要说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虽然是两种经济手段,或者说两种经济方式,但是它们还分别代表两种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代表的是公有制,市场经济代表的是私有制。这就好比,梨树上只能结梨,梨只能长在梨树上;苹果树上只能结苹果,苹果只能长在苹果树上,所以梨和苹果不仅是两种水果,而且还分别代表两种树,梨就代表梨树,苹果就代表苹果树。如果你不想吃苹果而想吃梨,就得伐掉苹果树栽梨树2023-08-02 09:59:381
计划经济时期助人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计划经济实习助人模式为互助会。2023-08-02 09:59:464
什么叫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是生产由统一安排、产品由统一分配的经济方式,市场经济则是生产由各个生产主自己安排,生产主之间互相交换产品的经济方式。这两个概念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没有商品交换就是计划经济,有商品交换就是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社会的某个部门根据社会和人民的需求来统一安排,或由企业的某个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来统一安排,生产完毕,产品的分配也是统一分配的。分配方式有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和按资分配三种。 例如,美国一家生产斧头的企业,经过市场调查,决定生产1万把斧头,那么要生产多少毛坯、多少斧头、多少斧头柄,则由主管生产的部门安排到各个车间进行生产,这就是按市场需求以及生产需求进行计划的。当生产完毕或销售完毕进行分配的时候,假设1万把斧头总售价是5万元,总原料成本是1万元,资本家留下2万元,发给工人3万,那么这就相当于资本家留下了4000把斧头,发给工人6000把斧头,这就是产品分配。资本家或股东们留下的那4000把斧头是按资分配,发给工人的那6000把斧头是按劳分配,即根据工人的成绩来分配,每个人若干把。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的产生要早得多。不要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可以说自从地球上有了动物,就有了计划经济。例如,一个蚁群内就是计划经济,一个田鼠也要计划到冬天必须储藏多少食物。对于刚刚诞生的原始人来说,每个人的生产就更是计划经济了。后来出现了家庭、企业后,家庭和企业内也都是计划经济。所以计划经济并不新鲜。 可是,现在我们所追求的计划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内或全世界内的计划经济,即一个国家或全世界的生产都由一个部门来统一安排,这是前所未有的(只在原始共产主义存在过),所以这样的计划经济就是个新生事物了。 当一个国家实行了完全的计划经济后,那么这个国家内就没有商品交换了(注意:这里指的是这个国家内部没有商品交换,不排除它和外国交换。如果全世界范围内实行了计划经济,则全世界内国与国之间就没有商品交换了,其实这时国家已经取消了),这时,这个国家内的生产就由主管生产的部门根据国家和人民的生活需求来安排生产,然后再把产品统一分配给消费者。例如,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武器,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食物,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药品,安排多少人去生产多少衣服,安排多少人去建造多少住房、多少医院、多少学校等。生产出来后,把武器分配给军队,把食物、衣服、住房分配给人民,把医药分配给病者,把教材、学校分配给学生等。这时只存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不存在按资分配。 一个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后,虽然内部没有商品交换了,但是不能表示这个国家对外就没有商品交换了,所以这个国家也可能生产一些商品去和外国交换。所以计划经济国家不一定就不生产商品,关键是看和谁交换,是和国内交换,还是和国外交换。 计划经济国家里虽然没有商品交换,但是不一定就没有货币,货币不一定就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计划经济国家里可以存在货币,不能认为有货币就不是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国家里,货币是产品分配的媒介,不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这个货币和那个货币的本质区别。大家都知道,在产品分配的时候,可以直接分配实物,也可以不直接分配实物,而是发领条,让每个人拿领条去领,这里,货币就相当于领条。在分配大件产品如住房时,可以不用货币,直接分配,但是对于针头线脑的小产品,直接分配就麻烦了,所以还是发货币方便。所以计划经济国家里,只要还没达到完全按需分配的程度,就离不开货币。 所以,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计划经济,不应该看这个国家内部是不是有商品生产,也不应该看这个国家内是不是有货币,而是应该看这个国家内是不是有商品交换。有则是,没有则不是。 说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一个国家有1亿个家庭,有99999999个家庭都合并成公有制了,唯有一个家庭不愿意合并,自己单干,那么这个家庭就要和那个公有制单位发生商品交换,这时,虽然那9千多万个家庭内部已经没有商品交换,整体是计划经济,那个家庭也是计划经济,但是整个国家严格起来说还不叫计划经济,只能叫市场经济。然而,因为这时商品交换很少(一个家庭能交换的不过很少),占国民经济的份额很小,可以忽略,故也可以叫计划经济。 那么,一个国家要实行计划经济,需要什么条件呢?大家都能想象得到,一个私人企业是不会听从外界部门的安排的,它的产品也不会分配给全体人民的,所以要想让所有企业都听从国家的安排,要想让所有企业的产品都能直接分配给全体人民,,这些企业就必须属于全体人民所有,所以公有制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极端的情况这里要说说,以帮助大家理解计划经济。当一个国家内的所有企业,包括农业、所有土地、所有资源、所有行业都被一个资本家兼并后,那么这时这个国家内也没有商品交换了,这时,所有的人,包括总统、军队,都是这个资本家的打工者,所有的生产都归这个资本家统一安排,产品的分配呢,当然也要由这个资本家来分配,所以这时这个国家内也是计划经济。这时,各个企业都不讲利润,这个国家也不存在税收。这时,这个资本家在分配产品时,当然要先给自己留下非常充足的之后,余下的才能分配给他的打工者们。自然他对生产的安排也是首先要考虑为了自己的需求而生产,然后才会去考虑为其他人的需求而适当生产,同时,他还可能要安排生产一批商品去和外国交换,当然这个交换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和国内的需求。 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你上面说‘公有制是计划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可是这个例子又说全国的企业都归一个资本家所有时,这个国家也是计划经济,是不是有矛盾?”没有。这个时候,全国所有企业实际都归那个资本家全家人“公有”,其他人都是局外人。对此,我不想多解释了,如果有人对这个解释不理解,也没多大关系,因为上面那个情况毕竟是个极端的,不可能存在的情况。 知道了什么叫计划经济,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澄清一个问题。我们通常好把改革前的那一阶段称为计划经济时期,其实这是不严格的说法,只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而言的。因为那段时间里中国内部还有大量的商品交换,例如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商品交换、全民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集体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所以那段时间不能叫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那一时期,国家所做的计划主要是在全民企业内,而且这个计划还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例如说吧,假设国家想生产许多拖拉机让农业实现机械化,可是由于许多生产队买不起,那么这个计划就行不通;如果国家想把拖拉机直接分配给各个生产队,那么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队把粮食等产品直接交给国家,可是当时的公有制还没达到这个程度,还是行不通,所以我们现在说的当时的所谓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病其实还都是市场经济的。钢铁里如果夹杂了沙子,强度肯定要大打折扣,可是你不能说这是钢铁的弊病,是不是? 那一段时期虽然是市场经济,但是它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又有不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家庭或个人为经济单位——企业是家庭或个人的,最多是几个股东的——并且维持这样的情况不变,所以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静态的;再说,资本主义的企业也不接受国家的计划,资本主义里也没有国家生产计划(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国家计划是两回事)。而改革前的那一段市场经济,以集体和全民为经济单位,这个经济单位比资本主义的经济单位要大得多,而且这个经济单位处在不断增大的过程中——集体的要逐步合并成全民的——所以那一段市场经济是动态的;还有,那一段的生产有很大一部分由国家的计划来安排。 大家可以想象:假设家庭内部、企业内部实行市场经济,丈夫、妻子、孩子之间做交易,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做买卖,要乱到到什么样子。同样的,一个社会如果实行市场经济会乱到什么样子,这是有目共睹的吧。 最后要说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虽然是两种经济手段,或者说两种经济方式,但是它们还分别代表两种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代表的是公有制,市场经济代表的是私有制。这就好比,梨树上只能结梨,梨只能长在梨树上;苹果树上只能结苹果,苹果只能长在苹果树上,所以梨和苹果不仅是两种水果,而且还分别代表两种树,梨就代表梨树,苹果就代表苹果树。如果你不想吃苹果而想吃梨,就得伐掉苹果树栽梨树2023-08-02 09:59:541
什么是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相对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计划经济是共产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保证。只有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社会经济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才能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是政府,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并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不受市场影响。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1、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2、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消耗自然资源的,是一种环保经济。 3、贫富差距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身份等级差别也较小 虽然计划经济尚未摸索出形成价格的最佳机制,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如MIS,ERP,网络投票)等的发展,计划经济很可能得以成功运行,迄今人类在这方面的实践不仅不足以否定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相反为其更好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计划经济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由国家按照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统一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实行计划经济,必须从国民经济实际情况和自然资源特点出发,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发展比例关系,合理地分布生产力,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搞好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以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国从1990年初期开始,就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2023-08-02 10:00:357
什么是计划经济?
就是买肉,买鸡蛋都要凭票购买,想想还真挺怀念的.2023-08-02 10:01:197
1958年我国处于哪一经济建设发展阶段
1958-1978年,经济建设发展阶段的第二阶段:是我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恢复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魄力和政治智慧,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奇迹般地在战争废墟上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在此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五”时期开展了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为我国基础工业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距离。2、动荡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1958~1978年)。1958~1966年,是全面进行经济建设的时期,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时期,前几年是失误,后几年纠正和弥补失误。总的来说,1958~1978年的20年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带着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一五”计划成功的喜悦开始,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最后带着对“文化大革命”痛苦反思、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困惑而结束。3、经济体制转型初期的中国经济(1979~1991年)。中国20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所经历的曲折、挫折、灾难、困惑,孕育着一场新的探索。国民经济经历了1986~1987年的“软着陆”,1988年价格“闯关”和1989~1991年治理整顿的曲折。4、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中国经济(1992~2002年)。2023-08-02 10:01:361
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服务体系包括哪些
1、单位职工福利服务。2、城市社区福利服务。3、国家民政福利服务。4、农村集体福利。2023-08-02 10:01:421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计划经济的?然后什么时候结束还是没有结束?谢谢!
好2023-08-02 10:0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