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十二个方略

2023-08-02 10:26:57
人类地板流精华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4、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5、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6、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8、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9、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0、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1、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12、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扩展资料: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真颛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4、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5、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6、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8、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9、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0、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1、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12、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韦斯特兰

  1.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 加快数字化发展

  3. 拓展投资空间

  4.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7.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8. 推动绿色发展

  9.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10.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西柚不是西游

1不好意思

2不会

党的十二大报告共分为几部分

报告共分6个部分:(1)历史性的转变和新的伟大任务;(2)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3)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5)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6)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2023-08-02 05:37:332

中共12大,13大14大15 大各有什么重要内容

微笑丶⒈颗心╰つ满满脑海都是你的影子
2023-08-02 05:37:493

中共十二大的时间和内容

中共十二大是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3-08-02 05:37:573

十二大会议内容是什么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1)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2)审议和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3)按照新党章的规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邓小平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高度地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报告共分6个部分:(1)历史性的转变和新的伟大任务;(2)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3)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5)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6)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和新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这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从经济建设、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新党章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仍肯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左”的错误,吸收了“七大”和“八大”党章的优点,并根据新时期执政党的特点,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大会经过充分酝酿和民主选举,选出了由210名中央委员和138名候补中央委员所组成的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同时选出了由172人组成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132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李先念致闭幕词,号召全党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埋头苦干,一步一步地达到我们的伟大目标。
2023-08-02 05:38:225

十二大的时间和内容

法律分析: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审议和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按照新党章的规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第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2023-08-02 05:38:421

十二大精神手抄报内容

党的十二大精神内容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是贯彻落实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纲领。全党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全党的有力领导,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二、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用之政策。改革开放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继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形式主义的改革,改变和完善落后的管理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实现持久繁荣发展,必须进—步深化改革开放。三、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二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改善民生,不仅要促进经济发展,还要在社会和文化发展上取得有意义的成果。党要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力,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增强对社会就业的投资,促进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发展,尽快改善和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趣味。四、圆梦中华坚持圆梦中华,是实现祖国和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要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发展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己的解放和振兴。弘扬中国精神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断努力,为人民创造安定高活力的社会环境,弘扬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念,建设中华民族健康、丰富、多彩、伟大复兴的梦想。
2023-08-02 05:38:581

中共十二大,中共13大,中共14大,中共十五大,时间及其内容

具体查询可以到百度百科上面去查看,很详细哟
2023-08-02 05:39:309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等会议的核心内容 如题

1.**“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5.**“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23-08-02 05:40:301

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内容

法律分析: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制定了全面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纲领。党的十三大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023-08-02 05:40:371

十二大提出了什么?

问题一: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什么? 1、 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2、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3、 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4、 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问题二: *** 十二大提出了哪些问题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核心思想;(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提出判断工作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福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解决国家姓“资”姓“社”的问题,提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问题三: *** 十二大上, *** 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 *** 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高度地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问题四: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什么的新命题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分两步走,20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问题五: *** 在 *** 十二大提出什么理论? 40分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问题六:1982年 *** 十二大提出?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 *** 在开幕词中强调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问题七: *** 十二大提出,中国 *** 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什么 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中国 *** 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 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wenku.baidu/...hRlfPe 问题八: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 ) 正确答案:B 解释:一九八二年九月,中国 ***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为了实现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鸡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情况和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 ” 问题九: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什么? 1、 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2、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3、 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4、 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问题十: *** 十二大提出了哪些问题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核心思想;(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提出判断工作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福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解决国家姓“资”姓“社”的问题,提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3-08-02 05:41:041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5.**“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23-08-02 05:41:112

党的十二大的主题报告是什么?

党的十二大的主题报告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党员。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召开党的十二大的背景: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为了总结过去6年的历史性胜利,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3-08-02 05:41:193

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六大的重要内容

为党国效力!
2023-08-02 05:41:477

中共12大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1)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2)审议和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3)按照新党章的规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邓小平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新党章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仍肯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左”的错误,吸收了“七大”和“八大”党章的优点,并根据新时期执政党的特点,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大会经过充分酝酿和民主选举,选出了由210名中央委员和138名候补中央委员所组成的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同时选出了由172人组成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132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李先念致闭幕词,号召全党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埋头苦干,一步一步地达到我们的伟大目标。
2023-08-02 05:42:241

一大到十八大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7月23-31日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2年7月16-23日地点:上 海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3年6月12-20日地点:广 州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大会正式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建立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同时大会又强调指出,在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必须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努力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大会制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创造了重要条件。三大选举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中央局。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5年1月11-22日地点:上 海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以及为了参加这一运动,党在组织方面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的问题。提出了历次代表大会都没正式提出过的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工具之买办阶级"。这是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步,在实际上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四大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地点:汉 口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党的五大是在"四·一二"政变发生后才半个月这样一个非常状态下召开的。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对于当时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是不彻底的,在会后也并未实施。这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能够在紧急关头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五大选出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14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地点:莫斯科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由于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这次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六大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动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是党的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六大选出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13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3人,候补委员2人。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地点:延 安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56年9月15-27日地点:北 京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69年4月1-24日地点:北 京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全国各级党组织还不能正常工作,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相当多的八届中央委员仍处在被审查、被监禁的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自始至终为"左"倾思潮和个人崇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及其错误理论,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组织上,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林彪、江青集团的一批骨干和亲信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许多久经考验的老干部,却被排斥在外。九大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73年8月24-28日地点:北 京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这次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召开的。大会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揭露了他们的反革命两面派本质,但十大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没有正确地分析林彪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必要的教训,仍肯定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得以延续下去。在组织上,康生和王洪文当上了中央副主席,张春桥成为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当上了政治局委员,江、张、姚、王得以在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势力又得到了加强。由?quot;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指导方针没有改变,因而大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77年8月12-18日地点:北 京大会主要内容用其特点 :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取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政策和口号,认为十大的路线是正确的,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这次大会没有能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十一大选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1人,候补委员132人。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82年9月1-11日地点:北京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是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又经历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党在 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十二大选出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10人,中央候补委员138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7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2人。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地点:北 京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全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92年10月12-18日地点:北 京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分别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等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向全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97年9月12-18日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阐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南。大会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往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23-08-02 05:42:312

党的十二大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023-08-02 05:42:453

党的十二大主题报告是什么?

党的十二大的主题报告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党员。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中共十二大的历史意义: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2023-08-02 05:42:511

中共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大的时间,主要内容 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的指引下,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而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它开辟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党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继续发展这种良好的局面和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一致拥护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解决了党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揭开了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和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提出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看中国发展方略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023-08-02 05:43:071

中共十二大——十七大有什么重要内容?标志性意义?

十二大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和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确立科学发展观。
2023-08-02 05:43:271

如何理解党的十二大主题内容

要了解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解党的十二大召开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确定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2023-08-02 05:43:351

十二大精神是什么?

buzhidao
2023-08-02 05:43:434

高中中国历史 中共八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的核心内容。 (ps,不要那种大段的复制内容,

1
2023-08-02 05:44:003

世界十二大名著有哪些

世界十二大名著太笼统。应该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散文与诗歌以短小为胜,所以至少要分长篇小说与戏剧。根据艺术性和思想性以及文笔,世界十二大长篇小说是:1.法兰西:雨果《悲惨世界》;2.俄罗斯:托尔斯泰《安娜u2022卡列宁娜》;3.英吉利:夏洛蒂《呼啸山庄》;4.法兰西:福楼拜《红与黑》;5.法兰西:巴尔扎克《幻灭》;6.英吉利:狄更斯《大卫u2022科波菲尔》;7.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8.神华:曹雪芹《红楼梦》;9.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10.神华:罗贯中《三国演义》;11.法兰西:雨果《巴黎圣母院》;12.俄罗斯:托尔斯泰《复活》。
2023-08-02 05:44:082

如何理解党的十二大的主题

中共十二大主题专注于引领中国从发展到繁荣、从繁荣到持续繁荣的道路,致力于实现新型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党的十二大的主题报告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党员。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中共十二大的历史意义: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总任务的要求,从这次代表大会到下次代表大会的五年间,我们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2023-08-02 05:44:211

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区别

1.**“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5.**“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23-08-02 05:44:496

匡山村党的十二大引领精神内容有哪些

内容如下: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基层治理,为民办实事;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坚持以三农为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2、坚持团结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坚持创新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创业;坚持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廉洁从政,反对腐败,为民务实清廉。
2023-08-02 05:45:031

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历史意义

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23-08-02 05:45:281

十二大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1982年 北京召开的
2023-08-02 05:45:366

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

法律分析:十二大党章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规定了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规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规定了党员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规定了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十二大党章规定必须坚决实现三项基本要求:第一,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十二大党章第一次完整地规定了党的领导原则,即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十二大党章对党员的义务作了比以往党章都更为充实的规定,并恢复了党员权利的条文,对党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十二大党章对党的干部作了专门的规定,提出了党的干部的基本条件。十二大党章是党的建设史上最完备的一个党章。法律依据:《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规定了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规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规定了党员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规定了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十二大党章规定必须坚决实现三项基本要求:第一,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十二大党章第一次完整地规定了党的领导原则,即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十二大党章对党员的义务作了比以往党章都更为充实的规定,并恢复了党员权利的条文,对党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十二大党章对党的干部作了专门的规定,提出了党的干部的基本条件。十二大党章是党的建设史上最完备的一个党章。
2023-08-02 05:46:01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全会’和‘十二届六中全会’怎么分?纠结

党的几大,是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几届几中全会,是指党的中央全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五年召开一次,我们通常简称为“XX大”。比如我们所说的“十六大”,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中央”、“党中央”“中共中央”。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党的中央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会”或“中央全会”。一般来说,每一届中央委员会总共召开五至六次全体会议,分别简称为“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等。“XX届X中全会”,就是怎样产生的。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党代会的专用名词:“几届几中全会”1.“届”: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九大知道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8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后各次党代会,才真正按“八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某次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会议为“几届几中全会”。 2.“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如“七届二中全会”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出来的中央委员会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
2023-08-02 05:46:082

十二大,十三大,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区别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二大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十三大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继续、丰富和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精辟的理论阐释。据此,报告分别提出了发展经济战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中的党的建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诸方面的基本方针。此外,报告还规定了6个方面的长远性指导方针。
2023-08-02 05:46:153

十二大到十五大,对党章先后作了哪些重要修改

党的十二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执政党建设原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果断停止“阶级斗争为纲”、最终确立三个“转变”(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到对外开放,从墨守成规转到各项改革)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好执政党建设作了新的探索,摆正了党与法的关系,强调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的十四大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写入章程;党的十五大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党章,再次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总纲,以党规党法的形式,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023-08-02 05:46:312

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党章主要贡献是啥了

中心内容:适应新时期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党的总任务、党的领导基本原则都做了规定。特别是内容很充实地体现在对党员和干部的要求方面。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的三项基本要求:即思想上政治上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三项分别讲了政治、思想、组织三个方面的要求,奠定了新时期党章的基础。
2023-08-02 05:46:381

中共一大到十五大内容

你这不是折磨人吗
2023-08-02 05:46:463

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的内容

法律分析: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审议和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按照新党章的规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2、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听取和审查党的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选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新一届的中央顾问委员会,新一届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3、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的内容是听取和审查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报告(书面)。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书面)。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选举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 第十一条 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2023-08-02 05:47:051

十二大手抄报内容简短

十二大手抄报内容如下:十二大首次提出“小康”战略目标十二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小康”战略目标。而在上世纪80年代,国人对于“小康”的体味,还处于从“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老三大件,向“冰箱、彩电、洗衣机”新三大件争相添置的新鲜感。大多数中国人的小康梦还停留在对“万元户”的向往上。党/的十二大点燃了中国人建设富足社会的小康梦,极大增强了中国人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此后,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沿江到内地,改/革/开/放/的热潮风起云涌。一个可喜的数字是,到1995年,全国GDP提前5年相比1980年实现了“翻两番”。十二大主要内容: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审议通过《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十二大点燃了中国人建设富足社会的小康梦,极大增强了中国人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此后,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沿江到内地,改革开放的热潮风起云涌。一个可喜的数字是,到1995年,全国GDP提前5年相比1980年实现了“翻两番”。
2023-08-02 05:47:121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有太多了,在这里说不完,建议你可以上网查询一下详细资料。
2023-08-02 05:47:384

党的十二大的主题报告是什么?

党的十二大的主题报告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党员。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扩展资料:相关背景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为了总结过去6年的历史性胜利,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3-08-02 05:47:591

党的十二大报告主题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始终是全党全国人民长期关注的大事
2023-08-02 05:48:283

一大到十八大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 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五大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而真正结束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是在3个月后的八七会议上完成的。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党的六大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 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九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十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击,被排斥在九届中央委员会之外的老干部,如邓小平、王稼祥、乌兰夫、李井泉、谭震林、廖承志等被选为中央委员。虽然江青集团的骨干分子更多地进入新的中央委员会,但一批众望所归的老同志入选,毕竟反映了党内健康力量的增强。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会还首次采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了由175名中央委员和110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了由200人组成的中顾委和69人组成的中纪委。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和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七大 2007年10月15至21日在北京召开。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十八大 2012年11月8~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主要议程:一、听取和审议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四、选举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五、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023-08-02 05:48:362

党的十二大召开的背景

不清楚
2023-08-02 05:48:504

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各是什么?

“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23-08-02 05:49:021

中共各大(1至17)的主要内容

1大: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2大: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3大: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4大: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5大: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6大: 大会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同时批判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明确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第一,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第二,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第三,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第四,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第五,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第六,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险等;第七,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耕地归农民;第八,改善兵士生活,发给兵士土地和安置工作;第九,取消一切军阀政府的税捐,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第十,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大会指出了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7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8大: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9大: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党章修正草案。九大通过的新党章,错误地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进了总纲;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歪曲的阐述;砍掉了原党章中党员权利一节,取消了党员的预备期,取消了中央书记处,取消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等机构。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10大: 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十大党章保留了九大党章中关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等内容,在结构上作了些调整,条文部分改得不多。总纲中只取消了有关林彪的论述和林彪的论点。值得指出的是,十大党章在“左”倾错误方面的新发展,主要是充实所谓两条路线斗争经验的内容,把“批判修正主义列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长期任务”;片面提出“反潮流”原则,要求党员要具有反潮流的精神等。11大:清算四人帮,回归经济路线,重新开始建设中国经济。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开始改革开放进程。12大: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这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从经济建设、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13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改。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继续、丰富和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精辟的理论阐释。据此,报告分别提出了发展经济战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中的党的建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诸方面的基本方针。此外,报告还规定了6个方面的长远性指导方针。14大:第一,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第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农业,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第四,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第五,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第六,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第七,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第八,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第九,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第十,加强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15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大会的议程是:(1)听取和审查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2)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书面);(3)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4)选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5)选举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6大: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五、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七、国防和军队建设;八、“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九、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三个代表的提出。17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23-08-02 05:49:38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是在党的()上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是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拓展资料:一、十二大主要内容1、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2、审议通过《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章程》;3、选出了由210名中央委员和138名候补中央委员所组成的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同时选出了由172人组成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132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二、十二大意义中共十二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改革开放由此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新的局面。十二大首次提出“小康”战略目标:十二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小康”战略目标。而在上世纪80年代,国人对于“小康”的体味,还处于从“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老三大件,向“冰箱、彩电、洗衣机”新三大件争相添置的新鲜感。大多数中国人的小康梦还停留在对“万元户”的向往上。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指要解决温饱问题,还要求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教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党的十二大点燃了中国人建设富足社会的小康梦,极大增强了中国人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此后,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沿江到内地,改革开放的热潮风起云涌。一个可喜的数字是,到1995年,全国GDP提前5年相比1980年实现了“翻两番”。
2023-08-02 05:50:031

十二大名著及作者

1、《西游记》,其作者是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2、《水浒传》,其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3、《骆驼祥子》,其作者是老舍,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人民艺术家”。4、《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笛福,英国著名作家。5、《格列佛游记》,其作者是乔纳森u2022斯威夫特,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6、《名人传》,其作者是罗曼u2022罗兰,是20世纪上半期法国著名作家。7、《童年》,其作者是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作家。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著名作家。9、《繁星春水》,其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10、《汤姆·索亚历险记》,其作者是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11、《威尼斯商人》,其作者是威廉·莎士比亚,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12、《朝花夕拾》,其作者是鲁迅,字豫山,后改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世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
2023-08-02 05:50:382

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的内容简要说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023-08-02 05:50:451

中国十二大名著有哪些?

普遍的说法是“中国十大文学名著”,他们分别是:1.《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3.《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4.《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红楼梦》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5.《西厢记》。《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6.《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7.《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8.《牡丹亭》。《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9.《离骚》。《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屈原在《离骚》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现了屈原伟大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10.《金瓶梅》。《金瓶梅》,中国古代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书名是由小说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各取一字合成的。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
2023-08-02 05:50:546

谁十二大对党章的修改答新华社记者问

现行党章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十二大以来,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对现行党章已先后进行过三次重要修改。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对部分条文作了修改; 1992年 10月,党的十四大对总纲和条文分别作了部分修改;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总纲部分作了个别修改。总起来说,从十二大到十五大的这三次修改党章,使执政党建设理论不断与时俱进,使党规党法不断臻于完善,从而更加有力地指导了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1)十三大对党章部分条文的修改主要有九项:①要求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候选人名单采用差额选举或差额预选的办法产生;②党组织讨论和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③增写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④调整了中央书记处的职能及其产生办法;⑤调整了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的规定;⑤对企业和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以及尚未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委员会的职能,分别作了新的规定;①调整了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第一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的规定;③对哪些部门可以成立党组作了新的补充规定;②强调对那些需要对下属单位实行高度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工作部门,是否建立党委以及党委的职权和工作任务,应由中央另行规定。总起来看,十三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对党内选举办法。党组织讨论和决定重要问题的办法以及对从中央到地方党的组织和职能进行必要的调整上,以适应形势与任务的变化。(2)十四大对党章总纲和条文分别所作的部分修改共有14个方面。这次修改,主要是总结十二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写入党章,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切合实际的新的要求,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修改中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并将其贯穿于党章全文。按照基本路线的要求,对部分条文的内容作了修改、调整和充实。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是:在总纲中,针对当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发展中的变化和曲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曲折和反复,但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必将逐步取得胜利。增写了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鲜明地肯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增写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问题。增写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充实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容作了补充。部分改写了党对国际事务的基本立场。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删去了有关顾问委员会设置和工作任务的条文。适当调整了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任期。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对党的纪律和纪律检查机关的工作程序作了个别改动。十四大党章修正案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对党组的任务,增写了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和指导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的内容。(3)十五大对党章的修改,集中在一个重大问题上,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修改后的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修改后的党章条文规定。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继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后,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于党领导的事业的胜利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十二大到十五大,对党章的修改过程,是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过程,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过程。党章的不断修改和完善,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2023-08-02 05:51:311

历史必修三 中共一大到中共15大的重要内容 简略最好

.中共一大宣告中共成立共产党;  .中共二大制定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 中共 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023-08-02 05:51:391

中共一大和二大的区别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 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 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中共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195人。 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2023-08-02 05:5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