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题西林壁》全诗的意思 这首诗的意思

2023-08-02 10:24:57
小菜G的建站之路

翻译: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中.

名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题西林壁的意思是什么

从正面看 庐山森林连绵其中
2023-08-02 04:30:4014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2023-08-02 04:31:2712

题西林壁的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的意思是什么?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题西林壁苏轼 〔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创作背景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苏轼 ,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2023-08-02 04:32:001

题西林壁的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2023-08-02 04:32:312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古诗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时,有山岭连绵起伏之势,从侧面观看时,确是山峰耸立之貌,再从远处高低不同处观看也,有不同风景,之所以看不出它的真面目,是因为正处于庐山之中。诗歌全文如下: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赏析《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既是诗中有画的写景诗,也是意蕴深远的写理诗。诗歌的第一二句,主要描述了不同方位下,所观看到的庐山不同样貌。三四两句则是写理,通过紧扣诗人自己游玩庐山的独特的感受,同质朴简明的语言道出了深刻哲理。全诗亲切自然,且耐人寻味。诗人将自己真理性的认识融于写景之中,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还大大的启发了读者的心智认识。含蓄蕴藉,思致渺远,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了广为诗人流传的千古绝句。
2023-08-02 04:32:391

《题西林壁》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全诗的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简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2023-08-02 04:32:571

《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1、作者:宋代:苏轼2、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2023-08-02 04:33:121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我bjvhjghvvh
2023-08-02 04:33:4613

题西林壁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8-02 04:34:222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比如《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从字面上解释是:庐山从正面看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从侧面看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无论是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的模样都是不同的。尽管学生对文中意思是明白了,但凭有限的经验难以想像这种景象,也很难体会诗人的情怀、理解诗中的哲理。我借助多媒体逐一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远景、近景、高空俯视图、山脚仰视图,学生不仅领略了庐山千变万化的美景,更是领悟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义。然后我让学生想像:如果你身在庐山中,能看到庐山千变万化的姿态吗?这是为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诗人渐渐走近庐山;诗人边登庐山,边环顾左右,却只看到山石丛林,不由慨叹“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着开展讨论:怎么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从而揭示更深刻的道理: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我以前是这样写的,你放心,我现在五年级了,一定没错,别着急,别着急。下会有问题问我好了O(∩_∩)O~
2023-08-02 04:34:382

题西林壁的古诗意思 题西林壁解释

1、《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2、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侧看则峰峦起伏。从远处和近处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3、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023-08-02 04:34:441

题西林壁这四个字的意思

题西林壁的解释 诗篇名。北宋苏轼作。西林,即庐山西林寺。全文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 在此 山中。”后两句用生动的 比喻 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 生活 哲理 ,历来被人引用。 词语分解 题的解释 题 (题) í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题目。主题。话题。题材。题旨。 练习 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 问题 :试题。问答题。 写上,签署: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 题跋 。 姓。 笔画数:; 部首 :页; 笔 壁的解释 壁 ì 墙:四壁。壁报。壁画。壁挂。壁毯。壁橱。壁灯。铜墙铁壁。 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胃壁。肠壁。 陡削的山崖:峭壁。壁立。 军营的围墙:壁垒。坚壁清野。作壁上观(坐观双方成败,不 帮助 任何一方)。
2023-08-02 04:34:511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意思

从正面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则成了山峰,远看,近看,俯瞰,仰望,景象个不同,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2023-08-02 04:35:012

题西林壁的意思请答的简便一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ok不
2023-08-02 04:35:185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 题西林壁全首诗的意思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题西林壁》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诗人将哲理蕴含在景色之中。前两句写出了庐山的各个形态,表面上是写庐山,实际是告诉我们只有了解事物的全貌与本质,才可以对事物做出宏观的判断。后两句则含有丰富的内涵,它告诉我们人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就不同,对事情的认识不要有片面性,要看自己所处的位置。整首诗不仅给人超凡的美感,更加启人心智。    苏轼简介   苏轼生于1037年,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中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和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散文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苏轼堪称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代表作有《记承天寺夜游》、《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赠刘景文》等。
2023-08-02 04:35:311

题西林壁的句意每句的意思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并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每句的意思: 1、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庐山是蜿蜒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险峻的山峰; 2、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下去,庐山的景色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3、不识庐山真面目: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 4、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2023-08-02 04:35:491

《题西林壁》的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1
2023-08-02 04:36:1513

《题西林壁》全诗的意思

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中。 名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2023-08-02 04:37:321

题西林壁的意思 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1、《题西林壁》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2、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023-08-02 04:37:381

题西林壁的题,壁是什么意思?

写。壁是庐山
2023-08-02 04:38:002

"题西林壁中题"是什么意思?"西林"指什么壁?是什么意思?

呵呵,不告诉你
2023-08-02 04:38:082

题西林壁的意思叫什么?

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2023-08-02 04:38:232

古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是书写,题写的意思。西林是江西庐山的西林寺。
2023-08-02 04:38:431

古诗题西林壁的意思 古诗题西林壁的意思简述

1、古诗题西林壁的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2、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8-02 04:38:491

题西林壁,诗句是是诗人深切感受,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2023-08-02 04:38:582

《题西林壁》 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023-08-02 04:39:089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是什么?(10-20字)

从TF,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和从远处近处高处看法都不同
2023-08-02 04:39:3511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⑦25955585565556
2023-08-02 04:40:004

游山西村,题西林壁中那两句是最有名的意思是什么,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作品:题西林壁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编辑本段]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题:书写;题写。 登:攀登。 侧:从侧面看。 识:看清楚。 面目:指庐山的景色。[编辑本段]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编辑本段]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留恋,“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像。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风格,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2023-08-02 04:40:405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题西林壁》原文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注释   1、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江西庐山七岭之西。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3、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5、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赏析   此诗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含蓄蕴藉,思致渺远。   《题西林壁》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作者介绍   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   苏轼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四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4、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3-08-02 04:40:561

《题西林壁》的诗意是什么?

从正面看山林连云起伏从侧面看山林山峰巍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如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2023-08-02 04:41:0613

题西林壁的前两句意思是什么

横着看庐山就像山岭,侧着看庐山就像山峰一样连绵起伏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远的近的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2023-08-02 04:41:385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嗯U0001f60a::::
2023-08-02 04:42:065

题西林壁古诗什么意思?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题西林壁》的古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苏轼,宋代人
2023-08-02 04:42:261

《题西林壁》的意思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2023-08-02 04:42:375

题西林壁的意思

很看成林侧的意思。
2023-08-02 04:43:1312

题西林壁意思解释

《题西林壁》意思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赏析: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2023-08-02 04:43:471

《题西林壁》的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苏轼 (宋)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8-02 04:43:565

题西林壁意思是什么

在西边林子里墙壁上题写的
2023-08-02 04:44:155

题西林壁的意思?

题西林壁的意思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2023-08-02 04:44:303

题西林壁意思是什么?

你是要整首的意思呢,还是只要题西林壁这四个字的意思,你的提问也太不清楚了。
2023-08-02 04:44:462

题西林壁的意思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2023-08-02 04:45:421

你能简要说出《题西林壁》这首诗的意思吗?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题西林壁》诗人站在不同角度看庐山的样子,所见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它启迪人们认识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2023-08-02 04:45:561

《题西林壁》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2023-08-02 04:46:1110

“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苏轼看庐山的景点
2023-08-02 04:46:505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是什么?(10-20字)

正着看乳山成山岭。侧着看庐山城山峰,一座山峰只能看到最高的那座山。远近高低看着都不同。不知道庐山是什么面目。只因为我在庐山之中。
2023-08-02 04:47:0813

题西林壁 的意思

要站在客观的角度,才能得到对事物客观、正确的评价
2023-08-02 04:47:417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2023-08-02 04:48:163

题西林壁的古诗意思 题西林壁解释

1、《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2、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侧看则峰峦起伏。从远处和近处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3、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023-08-02 04:48:301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和注释

题库内容:题西林壁的解释诗篇名。北宋苏轼作。西林,即庐山西林寺。全文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 在此 山中。”后两句用生动的 比喻 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 生活 哲理 ,历来被人引用。 词语分解 题的解释 题 (题) í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题目。主题。话题。题材。题旨。 练习 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 问题 :试题。问答题。 写上,签署: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 题跋 。 姓。 笔画数:; 部首 :页; 笔 壁的解释 壁 ì 墙:四壁。壁报。壁画。壁挂。壁毯。壁橱。壁灯。铜墙铁壁。 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胃壁。肠壁。 陡削的山崖:峭壁。壁立。 军营的围墙:壁垒。坚壁清野。作壁上观(坐观双方成败,不 帮助 任何一方)。
2023-08-02 04:4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