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投
-
刘向《说苑》第13卷 权谋
圣王之举事,必先谛之于谋虑,而后考之于蓍龟。白屋之士,皆关其谋;刍荛之役,咸尽其心。故万举而无遗筹失策。传曰:“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此大谋之术也。谋有二端:上谋知命,其次知事。知命者预见存亡祸福之原,早知盛衰废兴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若此人者,居乱世则不害于其身,在乎太平之世则必得天下之权;彼知事者亦尚矣,见事而知得失成败之分,而究其所终极,故无败业废功。孔子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也。”夫非知命知事者,孰能得权谋之术。夫权谋有正有邪;君子之权谋正,小人之权谋邪。夫正者,其权谋公,故其为百姓尽心也诚;彼邪者,好私尚利,故其为百姓也诈。夫诈则乱,诚则平,是故尧之九臣诚而兴于朝,其四臣诈而诛于野。诚者隆至后世;诈者当身而灭。知命知事而能于权谋者,必察诚诈之原而以处身焉,则是亦权谋之术也。夫知者举事也,满则虑溢,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则虑直。由重其豫,惟恐不及,是以百举而不陷也。
杨子曰:“事之可以之贫,可以之富者,其伤行者也;事之可以之生,可以之死者,其伤勇者也。”仆子曰:“杨子智而不知命,故其知多疑,语曰:‘知命者不惑。"晏婴是也。”
赵简子曰:“晋有泽鸣、犊●,鲁有孔丘,吾杀此三人,则天下可图也。”于是乃召泽鸣、犊●,任之以政而杀之。使人聘孔子于鲁。孔子至河,临水而观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于此,命也夫!”子路趋进曰:“敢问奚谓也?”孔子曰:“夫泽鸣、犊●,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之未得志也,与之同闻见,及其得志也,杀之而后从政,故丘闻之:刳胎焚夭,则麒麟不至;干泽而渔,蛟龙不游;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丘闻之:君子重伤其类者也。”
孔子与齐景公坐,左右白曰:“周使来言庙燔。”齐景公出问曰:“何庙也?”孔子曰:“是厘王庙也。”景公曰:“何以知之?”孔子曰:“诗云:‘皇皇上帝,其命不忒。"天之与人,必报有德,祸亦如之。夫厘王变文武之制而作玄黄宫室,舆马奢侈,不可振也。故天殃其庙,是以知之。”景公曰:“天何不殃其身而殃其庙乎?”子曰:“天以文王之故也。若殃其身,文王之祀,无乃绝乎?故殃其庙以章其过也。”左右入报曰:“周厘王庙也。”景公大惊,起拜曰:“善哉!圣人之智,岂不大乎!”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以问管仲。管仲曰:“国必有圣人也。”桓公叹曰:“歖!日之役者,有执柘杵而上视者,意其是邪!”乃令复役,无得相代。少焉,东郭垂至。管仲曰:“此必是也。”乃令傧者延而进之,分级而立。管仲曰:“子言伐莒者也?”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臣闻君子有三色:优然喜乐者,钟鼓之色;愀然清净者,缞绖之色;勃然充满者,此兵革之色也。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勃然充满,此兵革之色也,君吁而不吟,所言者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者莒也。臣窃虑小诸侯之未服者,其惟莒乎?臣故言之。”君子曰:“凡耳之闻,以声也。今不闻其声而以其容与臂,是东郭垂不以耳听而闻也。桓公、管仲虽善谋,不能隐圣人之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东郭垂有之矣。故桓公乃尊禄而礼之。”
晋太史屠余见晋国之乱,见晋平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国法归周。周威公见而问焉,曰:“天下之国,其孰先亡。”对曰:“晋先亡。”威公问其说。对曰:“臣不敢直言,示晋公以天妖,日月星辰之行多不当,曰:‘是何能然?"示以人事多义,百姓多怨,曰:‘是何伤?"示以邻国不服,贤良不与,曰:‘是何害?"是不知所以存,所以亡。故臣曰:‘晋先亡。"居三年,晋果亡。威公又见屠余而问焉。曰:“孰次之。”对曰:“中山次之。”威公问其故。对曰:“天生民,令有辨,有辨,人之义也。所以异于禽兽麋鹿也,君臣上下所以立也。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踦,固无休息,淫昏康乐,歌讴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臣故曰:‘中山次之。"居二年,中山果亡。威公又见屠余而问曰:“孰次之。”屠余不对。威公固请。屠余曰:“君次之。”威公惧,求国之长者,得锜畴、田邑而礼之,又得史理、赵巽以为谏臣,去苛令三十九物,以告屠余。屠余曰:“其尚终君之身。臣闻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之极谏之士;国之亡也,天与之乱人与善谀者。”威公薨,九月不得葬。周乃分而为二,故有道者言,不可不重也。
齐侯问于晏子曰:“当今之时,诸侯孰危?”对曰:“莒其亡乎?”公曰:“奚故?”对曰:“地侵于齐,货竭于晋,是以亡也。”
智伯从韩、魏之兵以攻赵,围晋阳之城而溉之,城不没者三板。絺疵谓智伯曰:“韩、魏之君必反矣。”智伯曰:“何以知之?”对曰:“夫胜赵而三分其地,今城未没者三板,臼灶生■,人马相食,城降有日矣。而韩、魏之君无喜志而有忧色,是非反何也?”明日,智伯谓韩、魏之君曰:“疵言君之反也。”韩、魏之君曰:“必胜赵而三分其地,今城将胜矣。夫二家虽愚,不弃美利而偝约为难不可成之事,其势可见也。是疵必为赵说君,且使君疑二主之心,而解于攻赵也。今君听谗臣之言而离二主之交,为君惜之。”智伯出,欲杀絺疵,絺疵逃。韩、魏之君果反。
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孔子闻之,曰:“公索氏比及三年必亡矣。”后一年而亡。弟子问曰:“昔公索氏亡牲,夫子曰:‘比及三年必亡矣。"今期年而亡。夫子何以知其将亡也。”孔子曰:“祭之为言索也,索也者尽也,乃孝子所以自尽于亲也。至祭而亡其牲,则余所亡者多矣。吾以此知其将亡矣。”
蔡侯、宋公、郑伯朝于晋。蔡侯谓叔向曰:“子亦奚以语我?”对曰:“蔡言地计众,不若宋郑。其车马衣裘侈于二国,诸侯其有图蔡者乎?”处期年,荆伐蔡而残之。
白圭之中山,中山王欲留之,固辞而去。又之齐,齐王亦欲留之,又辞而去,人问其辞。白圭曰:“二国将亡矣。所学者国有五尽,故莫之必忠,则言尽矣;莫之必誉,则名尽矣;莫之必爱,则亲尽矣;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则功尽矣;国有此五者,毋幸,必亡。中山与齐皆当此。若使中山之与齐也,闻五尽而更之,则必不亡也,其患在不闻也,虽闻又不信也。然则人主之务,在善听而已矣。”
下蔡威公闭门而哭,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以血,旁邻窥墙而问之。曰:“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对曰:“吾国且亡。”曰:“何以知也?”应之曰:“吾闻病之将死也,不可为良医;国之将亡也,不可为计谋;吾数谏吾君,吾君不用,是以知国之将亡也。”于是窥墙者闻其言,则举宗而去之楚。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应曰:“吾何以不至于此?且吾闻之也,言之者行之役也,行之者言之主也。汝能行我言,汝为主,我为役,吾亦何以不至于此哉?”窥墙者乃言之于楚王,遂解其缚,与俱之楚。故曰:“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
管仲有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若弃寡人,竖刁可使从政乎?”对曰:“不可。竖刁自刑以求入君,其身之忍,将何有于君。”公曰:“然则易牙可乎?”对曰:“易牙解其子以食君,其子之忍,将何有于君,若用之必为诸侯笑。”及桓公殁,竖刁易牙乃作难。桓公死六十日,虫出于户而不收。
石乞侍坐于屈建。屈建曰:“白公其为乱乎?”石乞曰:“是何言也?白公至于室无营所,下士者三人与己相若,臣者五人,所与同衣者千人。白公之行若此,何故为乱?”屈建曰:“此建之所谓乱也。以君子行,则可于国家行。过礼则国家疑之,且苟不难下其臣,必不难高其君矣。建是以知夫子将为乱也。”处十月,白公果为乱。
韩昭侯造作高门。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门。”曰:“何也?”曰:“不时。吾所谓不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高门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门。
田子颜自大术至乎平陵城下,见人子问其父,见人父问其子。田子方曰:“其以平陵反乎?吾闻行于内,然后施于外。外颜欲使其众甚矣。”后果以平陵叛。
晋人已胜智氏,归而缮甲砥兵。楚王恐,召梁公弘曰:“晋人已胜智氏矣。归而缮甲兵,其以我为事乎?”梁公曰:“不患,害其在吴乎?夫吴君恤民而同其劳,使其民重上之令,而人轻其死以从上,使如虏之战,臣登山以望之,见其用百姓之信,必也勿已乎?其备之若何?”不听,明年,阖庐袭郢。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壑深,蓄积多,其国宁也。”王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蓄积多则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遂取陈。
石益谓孙伯曰:“吴将亡矣!吾子亦知之乎?”孙伯曰:“晚矣,子之知之也。吾何为不知?”石益曰:“然则子何不以谏?”孙伯曰:“昔桀罪谏者,纣焚圣人,剖王子比干之心。袁氏之妇,络而失其纪,其妾告之,怒弃之。夫亡者,岂斯人知其过哉?”
孝宣皇帝之时,霍氏奢靡,茂陵徐先生曰:“霍氏必亡。夫在人之右而奢,亡之道也。孔子曰:‘奢则不逊。"夫不逊者必侮上,侮上者,逆之道也。出人之右,人必害之。今霍氏秉权,天下之人疾害之者多矣。夫天下害之而又以逆道行之,不亡何待?”乃上书言霍氏奢靡,陛下即爱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于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果灭。董忠等以其功封。人有为徐先生上书者,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灶直●,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者。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向使福说得行,则无裂地出爵之费,而国安平自如。今往事既已,而福独不得与其功,惟陛下察客徙薪曲●之策,而使居燔发灼烂之右。”书奏,上使人赐徐福帛十匹,拜为郎。
齐桓公将伐山戎、孤竹,使人请助于鲁。鲁君进群臣而谋,皆曰:“师行数十里,入蛮夷之地,必不反矣。”于是鲁许助之而不行。齐已伐山戎、孤竹,而欲移兵于鲁。管仲曰:“不可。诸侯未亲,今又伐远而还诛近邻,邻国不亲,非霸王之道,君之所得山戎之宝器者,中国之所鲜也,不可不进周公之庙乎?”桓公乃分山戎之宝,献之周公之庙。明年起兵伐莒。鲁下令丁男悉发,五尺童子皆至。孔子曰:“圣人转祸为福,报怨以德。”此之谓也。
中行文子出亡至边,从者曰:“为此啬夫者君人也,胡不休焉,且待后车者。”文子曰:“异日吾好音,此子遗吾琴,吾好佩,又遗吾玉,是不非吾过者也,自容于我者也。吾恐其以我求容也,遂不入。”后车入门,文子问啬夫之所在,执而杀之。仲尼闻之,曰:“中行文子背道失义以亡其国,然后得之,犹活其身,道不可遗也,若此。”
卫灵公襜被以与妇人游,子贡见公。公曰:“卫其亡乎?”对曰:“昔者夏桀,殷纣不任其过故亡;成汤、文武知任其过故兴,卫奚其亡也?”
智伯请地于魏宣子,宣子不与。任增曰:“何为不与?”宣子曰:“彼无故而请地,吾是以不与。”任增曰:“彼无故而请地者,无故而与之,是重欲无厌也。彼喜,必又请地于诸侯,诸侯不与,必怒而伐之。”宣子曰:“善。”遂与地。智伯喜,又请地于赵,赵不与,智伯怒,围晋阳。韩、魏合赵而反智氏,智氏遂灭。
楚庄王与晋战,胜之,惧诸侯之畏己也,乃筑为五仞之台,台成而觞诸侯,诸侯请约。庄王曰:“我薄德之人也。”诸侯请为觞。乃仰而曰:“将将之台,窅窅其谋,我言而不当,诸侯伐之。”于是远者来朝,近者入宾。
吴王夫差破越,又将伐陈。楚大夫皆惧,曰:“昔阖庐能用其众,故破我于柏举。今闻夫差又甚焉。”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也,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贰味,处不重席,择不取费。在国,天有灾,亲戚乏困而供之;在军,食熟者半而后食。其所尝者,卒乘必与焉。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今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夫差先自败己,焉能败我?”
越破吴,请师于楚以伐晋。楚王与大夫皆惧,将许之。左史倚相曰:“此恐吾攻己,故示我不病。请为长毂千乘,卒三万,与分吴地也。”庄王听之,遂取东国。
阳虎为难于鲁,走之齐,请师于鲁,齐侯许之。鲍文子曰:“不可也。阳虎欲齐师破,齐师破,大臣必多死,于是欲奋其诈谋。夫虎有宠于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容其求焉。今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毋乃害乎?”齐君乃执之,免而奔晋。
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犹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汤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明年,又不供贡职。桀怒,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伐而残之。迁桀南巢氏焉。
武王伐纣,过隧斩岸,过水折舟,过谷发梁,过山焚莱,示民无返志也。至于有戎之隧,大风折■。散宜生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非也。天落兵也。”风霁而乘以大雨,水平地而啬。散宜生又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非也,天洒兵也。”卜而龟熸。散宜生又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不利以祷祠,利以击众,是熸之已。”故武王顺天地,犯三妖而禽纣于牧野,其所独见者精也。
晋文公与荆人战于城濮,君问于咎犯。咎犯对曰:“服义之君,不足于信;服战之君,不足于诈,诈之而已矣。”君问于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得兽虽多,而明年无复也;干泽而渔,得鱼虽多,而明年无复也。诈犹可以偷利,而后无报。”遂与荆军战,大败之。及赏,先雍季而后咎犯。侍者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曰:“雍季之言,百世之谋也;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寡人既行之矣。”
城濮之战,文公谓咎犯曰:“吾卜战而龟熸。我迎岁,彼背岁。彗星见,彼操其柄,我操其标。吾又梦与荆王搏,彼在上,我在下,吾欲无战,子以为何如?”咎犯对曰:“十战龟熸,是荆人也。我迎岁,彼背岁,彼去我从之也。彗星见,彼操其柄,我操其标,以扫则彼利,以击则我利。君梦与荆王搏,彼在上,君在下,则君见天而荆王伏其罪也。且吾以宋卫为主,齐秦辅我,我合天道,独以人事固将胜之矣。”文公从之,荆人大败。
越饥,句践惧。四水进谏曰:“夫饥,越之福也,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余,其君好名而不思后患。若我卑辞重币以请籴于吴,吴必与我,与我则吴可取也。”越王从之。吴将与之,子胥谏曰:“不可。夫吴越接地邻境,道易通,仇雠敌战之国也。非吴有越,越必有吴矣,夫齐晋不能越三江五湖以亡吴越,不如因而攻之,是吾先王阖庐之所以霸也。且夫饥何哉?亦犹渊也,败伐之事,谁国无有?君若不攻而输之籴,则利去而凶至,财匮而民怨,悔无及也。”吴王曰:“吾闻义兵不服仁人,不以饿饥而攻之,虽得十越,吾不为也。”遂与籴,三年,吴亦饥,请籴于越,越王不与而攻之,遂破吴。
赵简子使成何、涉他与卫灵公盟于鄟泽。灵公未喋盟。成何、涉他捘灵公之手而撙之,灵公怒,欲反赵。王孙商曰:“君欲反赵,不如与百姓同恶之。”公曰:“若何?”对曰:“请命臣令于国曰:‘有姑姊妹女者家一人,质于赵。"百姓必怨,君因反之矣。”君曰:“善。”乃令之三日,遂征之五日,而令毕国人巷哭。君乃召国大夫而谋曰:“赵为无道,反之可乎?”大夫皆曰:“可。”乃出西门,闭东门,越王闻之,缚涉他而斩之,以谢于卫,成何走燕。子贡曰:“王孙商可谓善谋矣。憎人而能害之;有患而能处之;欲用民而能附之;一举而三物俱至,可谓善谋矣。”
楚成王赞诸属诸侯,使鲁君为仆,鲁君致大夫而谋曰:“我虽小,亦周之建国也。今成王以我为仆,可乎?”大夫皆曰:“不可。”公仪休曰:“不可不听楚王,身死国亡,君之臣乃君之有也;为民,君也!”鲁君遂为仆。
齐景公以其子妻阖庐,送诸郊。泣曰:“余死不汝见矣。”高梦子曰:“齐负海而县山,纵不能全收天下,谁干我君?爱则勿行!”公曰:“余有齐国之固,不能以令诸侯,又不能听,是生乱也。寡人闻之,不能令则莫若从,且夫吴若蜂虿然,不弃毒于人则不静,余恐弃毒于我也。”遂遣之。
齐欲妻郑太子忽,太子忽辞,人问其故,太子曰:“人各有偶,齐大,非吾偶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矣。”后戎伐齐,齐请师于郑。郑太子忽率师而救齐,大败戎师,齐又欲妻之。太子固辞,人问其故。对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救齐之急,受室以归,人其以我为师婚乎?”终辞之。
孔子问漆雕马人曰:“子事臧文仲、武仲、孺子容,三大夫者,孰为贤?”漆雕马人对曰:“臧氏家有龟焉,名曰蔡;文仲立三年为一兆焉;武仲立三年为二兆焉;孺子容立三年为三兆焉,马人立之矣。若夫三大夫之贤不贤,马人不识也。”孔子曰:“君子哉!漆雕氏之子,其言人之美也,隐而显;其言人之过也,微而着。故智不能及,明不能见,得无数卜乎?”
安陵缠以颜色美壮,得幸于楚共王。江乙往见安陵缠,曰:“子之先人岂有矢石之功于王乎?”曰:“无有。”江乙曰:“子之身岂亦有乎?”曰:“无有。”江乙曰:“子之贵何以至于此乎?”曰:“仆不知所以。”江乙曰:“吾闻之,以财事人者,财尽而交疏;以色事人者,华落而爱衰。今子之华,有时而落,子何以长幸无解于王乎?”安陵缠曰:“臣年少愚陋,愿委智于先生。”江乙曰:“独从为殉可耳。”安陵缠曰:“敬闻命矣!”江乙去。居■年,逢安陵缠,谓曰:“前日所谕子者,通于王乎?”曰:“未可也。”居■年。江乙复见安陵缠曰:“子岂谕王乎?”安陵缠曰:“臣未得王之间也。”江乙曰:“子出与王同车,入与王同坐。居三年,言未得王之间,子以吾之说未可耳。”不悦而去。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王大喜,拊手而笑,顾谓安陵缠曰:“吾万岁之后,子将谁与斯乐乎?”安陵缠乃逡巡而却,泣下沾衿,抱王曰:“万岁之后,臣将从为殉,安知乐此者谁?”于是共王乃封安陵缠于车下三百户。故曰:“江乙善谋,安陵缠知时。”
太子商臣怨令尹子上也。楚攻陈,晋救之。夹泜水而军。阳处父知商臣之怨子上也,因谓子上曰:“少却,吾涉而从子。”子上却。因令晋军曰:“楚遁矣。”使人告商臣曰:“子上受晋赂而去之。”商臣诉之成王,成王遂杀之。
智伯欲袭卫,故遗之乘马,先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卫君曰:“大国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南文子曰:“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也。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智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颜,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之为其君子也,甚爱。非有大罪也,而亡之?必有故!然人亡而不受不祥。”使吏逆之,曰:“车过五乘,慎勿内也。”智伯闻之,乃止。
叔向之杀苌弘也,数见苌弘于周。因佯遗书曰:“苌弘谓叔向曰:‘子起晋国之兵以攻周,吾废刘氏而立单氏。"”刘氏请之。君曰:“此苌弘也。”乃杀之。
楚公子午使于秦,秦囚之,其弟献三百金于叔向,叔向谓平公曰:“何不城壶丘?秦楚患壶丘之城。若秦恐而归公子午,以止吾城也,君乃止,难亦未构,楚必德君。”平公曰:“善。”乃城之。秦恐,遂归公子午使之晋,晋人辍城,楚献晋赋三百车。
赵简子使人以明白之乘六,先以一璧,为遗于卫。卫叔文子曰:“见不意,可以生,故此小之所以事大也。今我未以往,而简子先以来,必有故。”于是斩林除围,聚敛蓄积,而后遣使者。简子曰:“吾举也,为不可知也。今既已知之矣,乃辍围卫也。”
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辨智果敢之士,书其名姓,择郐之良臣而与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于门外而埋之。衅之以猳,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尽杀其良臣。桓公因袭之,遂取郐。
郑桓公东会封于郑,暮舍于宋东之逆旅,逆旅之叟从外来,曰:“客将焉之?”曰:“会封于郑。”逆旅之叟曰:“吾闻之:时难得而易失也。今客之寝安,殆非封也。”郑桓公闻之,援辔自驾,其仆接淅而载之,行十日夜而至。厘何与之争封。故以郑桓公之贤,微逆旅之叟,几不会封也。
晋文公伐卫,入郭,坐士令食,曰:“今日必得大垣。”公子虑俛而笑之。文公曰:“奚笑?”对曰:“臣之妻归,臣送之,反见桑者而助之。顾臣之妻则亦有送之者矣。”文公惧,还师而归,至国,而貉人攻其地。
楚庄王伐陈(楚庄王伐陈原文翻译)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楚庄王伐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楚庄王伐陈原文翻译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楚庄王欲伐陈》古诗原文及翻译作者:%9一、原文:%9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9——选自《吕氏春秋》%9二、翻译:%9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是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9三、点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9%9【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9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9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9楚庄王欲伐陈文言文翻译楚庄王欲伐陈【原文】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吕氏春秋》【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是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楚庄王伐陈》文言文翻译是什么?具体如下: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是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原文:选自《吕氏春秋》。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人物背景: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十二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辨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启示:看问题要全面、辩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百姓安定是治国之本。2023-08-01 20:25:461
楚庄王欲伐陈原文 楚庄王欲伐陈文章
1、原文: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2、译文: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 3、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老子》上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2023-08-01 20:25:551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翻译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2023-08-01 20:26:042
荆庄王伐陈文言文翻译
1. 荆庄王欲伐陈 译文 原文: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 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 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荆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城墙十分高,沟很深,储备非常充足。”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是一个小国,但储备多,赋税严重,国民最埋怨的事情。城墙高,沟深,那是百姓的力气。起兵攻打它,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了,后来夺取了陈国。 2. 楚庄王伐陈 原文与译文谁有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壑深,蓄积多,其国宁也。” 王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蓄积多则赋敛重,赋敛重 *** 怨上矣。 城郭高,沟壑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遂取陈。 楚(荆)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 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 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3. 庄王伐晋的翻译 楚庄王准备攻打晋国,特派大夫豚尹前去探查虚实。 豚尹回来说:“大王目前还不可以发兵攻打晋国,因为晋国在上位的人都忧思国政,而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况且还有一位叫沈驹的贤明大臣在辅佐晋国的君主。依臣之见,此时攻打晋国会劳而无获。” 于是,庄王放弃了攻打。隔了一年,庄王又派豚尹前去探查晋国国情。 这一回,豚尹回来禀报说:“现在可以攻打晋国了。因为,贤明的大臣已经死了,围绕在晋国君王四周的,多是些谄媚奉承的人。 晋国的国君爱好享乐而不顾礼法,老百姓生活艰难而怨声载道。此时的晋国上下离心离德,不能合作,晋国国君众叛亲离。 如果我们现在发兵去攻打,晋国的老百姓一定首先造反。” 应王听从豚尹的计谋,发兵攻晋,果然像豚尹说的一样,没费多大力气就攻下了晋国。 大谋略:国富民强,关键有二:一是贤臣当权,二是百姓安居乐业。为政者不得不好好深思反省之。 4. 楚庄王伐陈 原文与译文谁有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壑深,蓄积多,其国宁也。” 王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蓄积多则赋敛重,赋敛重 *** 怨上矣。 城郭高,沟壑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遂取陈。 楚(荆)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 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 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2023-08-01 20:26:161
楚庄王欲伐陈……遂取陈蔫 翻译
楚庄王想要攻打陈国,叫特务去观察这个国家。特务说:陈国不能打啊。庄王问:为什么?特务说:那里城墙高,护城沟深,仓库积蓄多,这个国家内部也没什么矛盾啊!庄王说:应该能打陈国吧,陈国,屁大点地方却积蓄多,积蓄多就苛捐杂税多,苛捐杂税多人民就有怨言。虽然墙高沟深,但人民的力量消停下来了!就率领大兵攻打陈国,然后把陈国端掉2023-08-01 20:26:261
荆庄王欲伐陈的翻译?
1. 荆庄王欲伐陈 译文 原文: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 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 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荆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城墙十分高,沟很深,储备非常充足。”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是一个小国,但储备多,赋税严重,国民最埋怨的事情。城墙高,沟深,那是百姓的力气。起兵攻打它,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了,后来夺取了陈国。 2. 《楚庄王欲伐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9一、原文: %9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 *** 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9——选自《吕氏春秋》 %9二、翻译: %9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9三、点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9 %9【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 %9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9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9。 3. 急 在线等秦欲伐楚翻译 秦国要攻打楚国,派使者去楚国参观楚国的国宝。楚王听说,叫来令尹子西问:“秦国想参观我国的国宝,和氏璧、随侯珠,可以给他看吗?”子西说:臣不知道。招来昭奚恤问这个问题,昭奚恤回答说:这是想看我国的得失而图谋我国,国宝,在于贤臣,珠宝玩物,不是重要国宝。楚王于是就让昭奚恤接待。 昭奚恤调精兵三百人,列队在西门之内。在东面建一座坛,在南面建四座坛,在西面建一座坛。秦国使者到,昭奚恤说:你是客人,请坐东面上座。令尹子西坐南面,依次是太宗子敖、叶公子高、司马子反。昭奚恤自己坐西面的坛上,说:客人想看楚国国宝,楚国的国宝是贤臣。管理百姓,充实仓库,让人民安居乐业,有令尹子西。捧圭璧,出使诸侯,化解怨恨,增进两国友谊,使国家间没有军事冲突,有太宗子敖。守卫领土,保卫边疆,不侵略邻国,也不让邻国侵略,有叶公子高。统帅军队,整理兵器,抵抗强敌,敲起战鼓,发动百万军队,命令一下,军队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有司马子反在此。如果执行国王的命令,治理国家不发生混乱,有昭奚恤在此,请大国使者尽量观看。秦国使者害怕了无言以对,昭奚恤于是行礼离去。秦国使者返回秦国,对秦王说:楚国有许多贤臣,不可打他的主意。于是就不讨伐楚国。诗上说:人才济济,楚文王才得到安宁。真是这样啊。 4. 楚庄王伐陈 译文 原文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楚国的大臣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5. 齐欲伐魏 文言文翻译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译文: 齐国要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四海内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而抓获它们,没有费一点力气,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害怕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通假字】: 1、“罢”通“疲”,意思是乏、累 2、顿:困顿、疲弊。弊:困乏、疲惫 “顿其兵”“弊其众”两句中的“顿”“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其兵顿”,“使其众弊”。 【逐字翻译】: 1. 天下之疾犬也(疾)快 2.各死其处(各)各自 3.田父:农夫 4.以顿:困顿 6. 文言文译文 译文:濮州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被解除官职,自己陈述说曾经在秦王府工作过。皇上李世民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说恢复他原来的职务。魏征规劝说:“在您做秦王时身边的人,朝廷内外十分多,恐怕人人都依仗恩宠偏爱,这足以让好人害怕。”皇上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我过去为秦王,只是一个王府的主人;现在处于皇上的高位,是天下的主人,不能独自偏袒老朋友,大臣所执行的法令是这样,我怎么敢违反呢!”于是赐给他丝织品打发他走。庞相寿流着眼泪走了。 这是我抄的文言文阅读的答案,肯定对!相信我,没错的。 7.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译文: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伐:讨伐 ,攻打。 使:派遣,让。 视:侦察。 陈:国名。 故:缘故,原因。 城郭:城墙。城:内城,郭:外城。 洫:护城河。 沟洫:壕沟。 宁:使。.安宁 宁国:楚国大臣。 罢:通“疲”,疲惫。 听:听从。 上:统治者,即陈国国君。 遂:于是,就。 使:派。 赋敛:赋税。 夫(fú):语气词 8. 《陈涉少时》文言文翻译 出处或作者: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 《战国策》智伯欲伐卫文言文翻译 【原文】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智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为君子也,甚爱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境,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智伯闻之,乃止。 【译文】 智伯想攻打卫国,就送给卫君四匹名为野马的良马和一支白璧。卫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庆贺,南文子却面带愁容。卫君说:“全国上下一片喜庆,而你却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文子说:“没有功劳就受到赏赐,没费力气就得到礼物,不可以不慎重对待。四匹野马和一支白璧,这是小国应该送给大国的礼物,而如今大国却将这种礼物送给我们,您还是慎重考虑为好。”卫君把南文子的这番话告诉边防人员,让他们加以戒备。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出兵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智伯失望地说:“卫国有能人,预先知道了我的计谋。” 智伯还是想袭击卫国,处心积虑地假装逐出他的太子,让他逃奔卫国。南文子说:“太子颜是个好人,智伯又很宠爱他,他没有犯什么大罪却逃亡出来,这其中必有蹊跷。”南文子让人到边境迎接人,并告诫道:“如果太子的兵车超过五辆,就要慎重,千万不要让他入境。”智伯听说后,无可奈何,只好打消了偷袭卫国的念头。 10.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伐:讨伐 ,攻打。使:派遣,让。 视:侦察。陈:国名。 故:缘故,原因。城郭:城墙。 城:内城,郭:外城。洫:护城河。 沟洫:壕沟。宁:使。 .安宁宁国:楚国大臣。罢:通“疲”,疲惫。 听:听从。上:统治者,即陈国国君。 遂:于是,就。使:派。 赋敛:赋税。夫(fú):语气词。2023-08-01 20:26:351
关于楚庄王的诗句
1.《《楚庄王欲伐越》》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原文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1】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3】,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4】。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庄跻【5】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6】。” 注释 1.之:助词,无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愚:自谦之词。 3.患:担忧 4.智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 5.睫:眼毛 6.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 7.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译文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 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 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 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 所以《老子》上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2.《楚庄王欲伐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9一、原文: %9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9——选自《吕氏春秋》 %9二、翻译: %9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9三、点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9 %9【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 %9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9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9。 3.谁能告诉我关于楚庄王成语典故啊,有急用 一鸣惊人 楚庄王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臣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放心吧,你不一定了解我啊。”半年以来,楚庄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国称霸天下。 4.赞美巨鹿之战的诗词 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楚庄王)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2023-08-01 20:26:441
楚庄王伐陈 译文
http://www.ld.nbcom.net/shiji/shijia/sj007.htm2023-08-01 20:26:543
英语翻译就是一篇文第一句是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最后是 ……...
楚庄王想要攻打陈国,叫特务去观察这个国家.特务说:陈国不能打啊.庄王问:为什么?特务说:那里城墙高,护城沟深,仓库积蓄多,这个国家内部也没什么矛盾啊!庄王说:应该能打陈国吧,陈国,屁大点地方却积蓄多,积蓄多就苛捐杂税多,苛捐杂税多人民就有怨言.虽然墙高沟深,但人民的力量消停下来了!就率领大兵攻打陈国,然后把陈国端掉!2023-08-01 20:27:051
楚庄王欲伐越的楚庄王
楚庄王(前631—前591),名叫熊侣,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前631—前591年),春秋五霸之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楚庄王即位三年中,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下令国中:“有敢谏者死无赦!”(《史记·楚世家》)此时伍举入谏。楚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正在作乐。鄙人午餐说:“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楚庄王说:“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史记·楚世家》)又过数月,楚庄王淫乱更甚。大夫苏从又入谏。庄王说:“若不闻令乎?”苏从说:“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史记·楚世家》)于是楚庄王停止音乐,上朝听政,对楚国上下进行了整顿,任鄙人午餐﹑苏从以政,楚国国百姓非常高兴。同年,楚庄王灭庸(今湖北竹山西南)(参见楚灭庸之战)。巩固了其在江汉流域地区的统治地位,为其争霸中原创造了必要条件。六年,楚庄王乘宋国内乱之机伐宋,获五百乘,使楚国声威大震。八年,楚庄王伐陆浑戎,屯兵周都洛邑附近时,周定王让王孙满犒劳楚王,楚庄王向周室问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之轻重,显示出他取而代之的雄心。九年,楚庄王击灭若敖氏之族。十三年,灭舒。十六年,楚庄王伐陈,杀夏征舒。十七年春,楚庄王围郑,三月而克。十八年六月,晋国增援郑国,楚庄王与晋军在战邲(今河南荥阳北)进行决战,大败晋军(参见邲之战)。二十年,楚庄王再次攻宋,迫使宋国臣服,而晋国则慑于楚军威势而不敢来救。至此,楚庄王终于成为霸主。二十三年,庄王去世,其子审立,为楚共王。楚庄王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王贵民在《应该充分评价楚庄王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春秋五霸,世人盛称齐桓、晋文。固然,宋襄争霸,为时短促;秦穆霸业,只及“西戎”,都不足与桓、文相比。但是,楚庄王的霸业却大不一样。他20来年的争霸活动,有声有色,文治武功,荦然卓著。于楚史,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于春秋史,其武功可与桓、文并列,而谋略文采或有过之。所有事迹,春秋史乘备载,这是历史发展使然,人意之造作,非凭空的过誉。2023-08-01 20:27:151
楚庄王欲文言文翻译
1. 楚庄王欲伐越全文翻译 【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译文】 ??楚庄王想讨伐越国,杜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杜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 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 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讨伐越国。 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伐越的念头。 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於能否看清别人,而在於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老子》上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2.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楚庄王》 秦国打败晋国以后,一连十几年两国没有发生战事。 可是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夺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 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 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 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儿,觉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 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 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看楚庄王没有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 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 打这以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 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一次大检阅。 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 他派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楚庄王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大小轻重怎么样。 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庄王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 王孙满是个善于应付的人。他劝说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 楚庄王自己知道当时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也就带兵回国了。 以后,楚庄王又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 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能灌溉成百万亩庄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粮食。 没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起来,先后平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终于和中原霸主晋国冲突起来。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 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东)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人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 船少人多,兵士争着渡河,许多人被挤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头都砍了下来。 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 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杀人呢?” 说着,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成了霸主。 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庄王,前前后后总共五个霸主。历史上通常称他们是“春秋五霸”。 3. 《楚庄王欲伐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9一、原文: %9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 *** 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9——选自《吕氏春秋》 %9二、翻译: %9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9三、点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9 %9【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 %9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9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9。 4. 速求楚庄王欲伐越全文翻译以及道理 楚庄王想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老子》上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说明的道理:人要做到自知之明是很困难的,也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 5. 我要《楚庄王欲伐越》的翻译 一、译文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 庄子说:“我担忧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 楚国的大盗在境内偷盗,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在越国之下。 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就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 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 所以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智。”二、原文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三、出处战国韩非的《韩非子·喻老》。扩展资料一、寓意每个人要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要做到有自知之明。 二、作者简介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 ,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 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关于法家学说的著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但他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 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而招致姚贾报复,遂入狱。 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人虽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 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2023-08-01 20:27:421
楚庄王欲伐陈典故 楚庄王为什么要伐陈
《史记》对楚庄王伐陈的事情有记载,当时陈国的一个大臣夏徵舒设计杀死了陈国的国君陈灵公,(陈灵公同另外两人与夏微舒的母亲通奸,并与其中一个人取笑夏微舒是对方的儿子,激怒了夏微舒)所以在陈灵公死后的第二年,楚庄王就以这个理由出兵陈国,而且进入陈国之后也只是杀了夏徵舒而已。应该来说陈灵公的死是自己咎由自取,但是国主再如何昏庸,也不能由臣子来杀死,所以这样也就给了楚庄公理由出兵陈国了。2023-08-01 20:27:531
楚庄王欲伐陈 陈国的灭亡给我们的警示
统治者如果不顾百姓生活,横征暴敛,势必给自己带来灭亡的危险。2023-08-01 20:28:042
荆伐陈的文言文
1. 荆庄王欲伐陈 译文 原文: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 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 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荆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城墙十分高,沟很深,储备非常充足。”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是一个小国,但储备多,赋税严重,国民最埋怨的事情。城墙高,沟深,那是百姓的力气。起兵攻打它,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了,后来夺取了陈国。 2. 吴王欲伐荆文言文答案 春秋时,吴王欲伐楚荆. 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 (译文)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3. 文言文吴王欲伐荆的翻译 翻译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敢进谏的人要处死!”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每天他都在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过了三天。 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啊”(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 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谢谢采纳 拜托了。 4. 翻译: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 楚国讨伐陈国,陈国的西门被打坏,楚人就让投降的陈国百姓来修缮。孔子经过这里没有对人们行式礼(轼礼:在车上对车下的人行的一种礼节)。子贡手持辔头问孔子说:“《礼》上说,遇到三人就应该下车,遇到两人就应该行式礼。现在陈国修城门的人很多,您却不行式礼,为什么呢?”孔子说:“自己的国家灭亡了都不知道,这是不聪明;知道了却不反抗,这是不忠于国家;国家灭亡了自己不去殉死,说明他们没有勇气。修城门的人虽然多,却没有一个能做到我说的其中一点的,所以我不对他们行式礼 5. 古文《吴王欲伐荆》的寓意 春秋时,吴王欲伐楚,曰:“敢有谏者,死!”。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死。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王听后,甚觉有理,乃不出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容行事仅顾前而不顾后。 或喻目光短浅, 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常用此语。 6. 楚庄王伐陈 原文与译文谁有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壑深,蓄积多,其国宁也。”王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蓄积多则赋敛重,赋敛重 *** 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遂取陈。 楚(荆)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7. 庄王伐陈翻译 原文: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 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 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荆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城墙十分高,沟很深,储备非常充足。”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是一个小国,但储备多,赋税严重,国民最埋怨的事情。城墙高,沟深,那是百姓的力气。起兵攻打它,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了,后来夺取了陈国。2023-08-01 20:29:071
陈胜吴广是什么故事
楚庄王欲伐陈【原文】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吕氏春秋》(吕不韦编写)【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2023-08-01 20:29:252
求天津09年语数英物化中考题及答案!!
2009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 文第Ⅰ卷一、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答案标号涂到答题卡上。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间或(jiān) 嗤笑(chī) 锐不可当(dǎng)B.啜泣(chuò) 颔首(hàn) 孜孜不倦(zī)C.妖娆(ráo) 匀称(chèng) 根深蒂固(dì)D.悲怆(chuàng) 拮据(jū) 毛骨悚然(shù)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 ,有秋的 ,更有冬的 。A.泼辣 蕴蓄 丰硕 B.丰硕 蕴蓄 泼辣C. 蕴蓄 丰硕 泼辣 D.泼辣 丰硕 蕴蓄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媒体日前先后表示将自动减薪。B.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一件乐事。C.“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D.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你读过篇幅短小却蕴含丰富的短诗吗?这种诗被称为□小诗□,五四运动后□它曾盛行一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这两部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A.“ ” 、 ,B.“ ” , 。C.《 》 , 。D.《 》 、 ,5.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这两句是议论,诗人感慨由于东风不给周瑜方便,导致二乔被关进铜雀台。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这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是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异”字统领,突出塞外与中原地区秋景的不同。D.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这节诗以“海峡”作为“乡愁”的具体对应物,将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二、(9分)阅读《奇妙的克隆》一文的节选文字,完成6-8题。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a-1抗胰蛋白酶的母羊。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千美元一升。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同样,荷兰PHP 公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己濒临绝种。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 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6.下面句子能够概括选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A.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B.克隆技术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C.克隆技术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D.克隆技术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7.下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有关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羊奶产量很高,药用价值很大。B. 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一只母羊比一座制药厂更重要。C. 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克隆”能让高附加值的牲畜有效地繁殖。D. 用分类别的方法说明PHP公司、LAS公司都能培育高科技的牛羊。7.下面关于:“克隆人”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克隆绵羊"的问世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B.把人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可以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C."克隆人"有可能会带来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D."克隆人"的研究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好处,其发展前景极为乐观。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9.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10.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1.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1分)综合题(41分)二、(本大体共2小题,共8分)12.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⑴枯藤老树昏鸦, 。⑵问君何能尔? 。⑶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⑷大漠孤烟直, 。⑸闲来垂钓碧溪上, 。⑹ ,后天下之乐而乐。13.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请写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一个用典的句子。(2分)三、(本大体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16题。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注释:①陈:国名。 ②洫:护城河 ③宁国:楚国大臣。 ④罢:通“疲”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楚庄王欲伐陈 伐: 民怨上矣 上: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16.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联系所学过的文章试做分析。(3分)四、(本大体共4小题,共16分)五、(8分)阅读《炉火》一文,回答17~20题。炉火 臧克家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波,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档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爆裂,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趣地回忆起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情景。火,以他的巨大热量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通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有着同样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1984年11月24日17. “秋去冬来”,此时庭院里“芳菲”失色,叶子“辞柯”。作者在描写中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融入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8.作者描绘了冬季与炉火相伴的两个生活判断,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2分)19.作者在文中揭示了“炉火”的哪三个特点?请结合这三个特点谈一谈“炉火”带给“我”怎样的感受和影响。(6分)20.作者为凸显“炉火”的形象,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五、(本大体共4小题,共10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德国、印度、等许多国家纷纷制订了探月计划并付诸实践,世界又出现了月球探测的新高潮。光明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决定探究一下探月对人类社会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请阅读后回答21-22题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离地球最近,人类要离开地球实现深空探测,首先要对月球进行探测。它是人类探测太阳系和其他星球最理想的跳波和中转基地。B.月球表面覆盖有一层很松散的月壤,其中含有100-500万吨的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的燃料,是地球上没有的能源,只要几十吨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C.月球的环境特殊,在那里可以建立一系列的科学观测基地对地球进行监测,还可以建立生物制品和新材料实验室以及深空探测前哨站,对月球科学、天体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对地观测科学与材料科学等高端科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D.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存量比地球还多,月球岩石中含有的矿物,其中6种是地球没有的。E.月球上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万多座。除了环形山之外,还有一些与地球上相似的山脉,其中最长的绵延1000余千米。21.以上材料与光明学校同学探究的问题无关的是 。(只填序号)(2分)22、根据相关材料,参照加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4分)探月对人类社会实现宇宙深空探测、 、 、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回答23-24题。23.该书共辑入10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其中写到“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这一内容是哪篇文章?(1分)24.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不超过20字)(3分)六、(本大体共1小题,共50分)25.作文。当代社会人们精神压力普遍增加。据新浪网、人民论坛网最近的一项调查,有70.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绷紧”中小学生也不例外。某报社日前收到了“甜甜”同学的一封求助信。信的主要内容如下:我是一名女生,小学成绩教好,活泼开朗,爱好画画。升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和加大,成绩急剧下滑。上课开始无法集中注意力,要没胡思乱想,要没打瞌睡,极少交作业。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后来一想到要来学校上课就情绪紧张、低落,看到书本就头痛,感觉学不进去,便讨厌学习,讨厌学校的一切。想要放弃学业,但是又害怕父母伤心,矛盾极了!甜甜感到无助和痛苦。在学习过程中,你或你的同学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你又是怎样看待压力和挫折的呢?请你根据下面要求写一篇作文,对甜甜进行劝解。要求:⑴自拟题目,副标题为“致甜甜同学的一封信”;⑵请你与她真诚的交流,不要作空洞的道理,要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经历;⑶字数不少于600字;⑷注意书信的格式,署名统一用“一个关心你的同学”,不要出现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和地名。2009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参考答案B 2.D 3C 4B 5A 6A 7C 8D 9D 10C 11B二、12、(1)小桥流水人家(2)心远地自编(3)江山如此多娇⑷长河落日圆⑸忽复乘舟梦日边⑹先天下之忧而忧1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14.伐:攻打,进攻。 上:国君,君主。15.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16.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所以二人意见截然相反。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17.主要采用的修辞方法有对比、拟人、比喻。作者对生命消退流露出无奈、惋惜的思想感情。(4分。修辞2分,正确指出两种即可;思想情感2分)18.其一,炉火相伴我和朋友品茶交谈,感受美好的友情;其二,炉火伴我读书和入睡,使我安享美好的生活。(2分。每条一分)19.特点:发热,发光,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感受和影响:它发热,如同友人一般给“我”以温暖;它发光,给人以启示和希望;它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如同在召唤着“我”振作精神,永葆青春的活力。20.运用对比的写法。文章以暖气和炉火作比较,写出两者的不同,表现作者对炉火的偏爱;又以铜“火箱”、篝火与炉火作比较,写出它们的共性特点,赞颂光明的力量。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21.E22.开发新型高效能源 开展高端科学研究 获得稀有矿物资源23,《范爱农》24.先想“医学救国”后决定“弃医从文”。六、25.略2023-08-01 20:29:421
的翻译
史记卷三十六 陈□世家 第六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①夏后之时,或失或续。②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③得妫满,封之于陈,④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注①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 注②索隐按: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 注③索隐遏父为周陶正。遏父,遂之后。陶正,官名。生满。 注④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 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厘公孝立。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①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 注①正义燮,先牒反。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 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①十年,文公卒,长子桓公鲍立。 注①正义徒何反。 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韂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弑其君隐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①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②是为厉公。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③ 注①索隐陈乱,故再赴其日。正义甲戌、己丑凡十六日。 注②集解谯周曰:“春秋传谓佗即五父,世家与传违。”索隐谯周曰“春秋传谓他即五父,与此违”者,此以他为厉公,太子免弟跃为利公,而左传以厉公名跃。他立未逾年,无谥,故“蔡人杀陈他”。又庄二十二年传云“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则他与五父俱为蔡人所杀,其事不异,是一人明矣。史记既以他为厉公,遂以跃为利公。寻厉利声相近,遂误以他为厉公,五父为别人,是太史公错耳。班固又以厉公跃为桓公弟,又误。 注③集解徐广曰:“班氏云厉公跃者,桓公之弟也。”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①“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②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③非此其身,在其子孙。④若在异国,必姜姓。⑤姜姓,太岳之后。⑥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⑦ 注①集解贾逵曰:“坤下巽上观,坤下干上否,观爻在六四,变而之否。” 注②集解杜预曰:“此周易观卦六四爻辞也。易之为书,六爻皆有变象,又有互体,圣人随其义而论之。” 注③正义六四变,内卦为中国,外卦为异国。 注④正义内卦为身,外卦为子孙。变在外,故知在子孙也。 注⑤正义六四变,此爻是辛未,观上体巽,未为羊,巽为女,女乘羊,故为姜。姜,齐姓,故知在齐。 注⑥集解杜预曰:“姜姓之先为尧四岳。” 注⑦正义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杀陈愍公。齐简公,周敬王三十九年被田常杀之。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①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 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 注①集解公羊传曰:“淫于蔡,蔡人杀之。”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强。十七年,周惠王娶陈女为后。 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①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②齐懿仲欲妻陈敬仲,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③有妫之后,将育于姜。④五世其昌,并于正卿。⑤八世之后,莫之与京。”⑥ 注①集解贾逵曰:“羁,寄;旅,客也。” 注②正义周礼云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 注③集解杜预曰:“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也。犹敬仲夫妻有声誉。” 注④集解杜预曰:“妫,陈姓。姜,齐姓。” 注⑤集解服虔曰:“言完后五世与卿并列。” 注⑥集解贾逵曰:“京,大也。”正义按:陈敬仲八代孙,田常之子襄子盘也。 而杜以常为八代者,以桓子无宇生武子开,与厘子乞皆相继事齐,故以常为八代。 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是岁,晋献公杀其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为穆公。穆公五年,齐桓公卒。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是岁,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是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 灵公元年,①楚庄王即位。六年,楚伐陈。十年,陈及楚平。 注①正义谥法云“乱而不损曰灵”。 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于夏姬,①衷其衣以戏于朝。②泄冶谏曰:“君臣淫乱,民何效焉?”灵公以告二子,二子请杀泄冶,公弗禁,遂杀泄冶。③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戏二子曰:“征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④征舒怒。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獜门射杀灵公。⑤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征舒自立为陈侯。征舒,故陈大夫也。 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注①正义列女传云:“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杜预云:“夏姬,郑穆公女,陈大夫御叔之妻。”左传云:“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 注②集解左传曰:“衷其衵服。”谷梁传曰:“或衣其衣,或中其襦。” 注③集解春秋曰:“陈杀其大夫泄冶。” 注④集解杜预曰:“灵公即位十五年,征舒已为卿,年大,无嫌是公子也。盖以夏姬淫放,故谓其子多似以为戏也。” 注⑤集解左传曰:“公出自其獜。” 成公元年冬,楚庄王为夏征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征舒而已。”已诛征舒,因县陈而有之,髃臣毕贺。申叔时使于齐来还,独不贺。①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为贼弑君,故征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于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是为成公。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② 注①集解贾逵曰:“叔时,楚大夫。” 注②索隐谓申叔时之语。正义家语云:“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喟然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时之忠,弗能建其义;非楚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也。"”*(二十)*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 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弑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①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杀。②招卒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③使公子□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 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疾为陈公。 注①索隐按:昭八年经云“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左传“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太子偃师”。今此云两姬,又分偃师为二人,亦恐此非。 注②集解徐广曰:“三十五年时。” 注③索隐即司徒招也。一作“苕”也。 招之杀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吴,出奔晋。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 对曰:“陈,颛顼之族。①陈氏得政于齐,乃卒亡。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③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④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⑤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 注①集解服虔曰:“陈祖虞舜,舜出颛顼,故为颛顼之族。” 注②集解贾逵曰:“物莫能两盛。” 注③集解贾逵曰:“幕,舜后虞思也。至于瞽瞍,无闻违天命以废绝者。”郑觽曰:“幕,舜之先也。”骃案国语,贾义为长。索隐按:贾逵以幕为虞思,非也。左传言自幕至瞽瞍,知幕在瞽瞍之前,必非虞思明矣。 注④集解杜预曰:“遂,舜后。盖殷之兴,存舜之后而封遂,言舜德乃至于遂也。”索隐重音持用反。按:杜预以为舜有明德,乃至遂有国,义亦然也。且文云“自幕至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是言舜有明德为天子也。乃云殷封遂,代守之,亦舜德也。按:系本云“陈,舜后”。宋忠云“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祀舜”。 注⑤集解杜预曰:“胡公满,遂之后也。事周武王,赐姓曰妫,封之陈。” 楚灵王灭陈五岁,楚公子□疾弑灵王代立,是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诸侯,乃求故陈悼太子师之子吴,立为陈侯,是为惠公。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① 注①索隐惠公探取哀公死楚,陈灭之后年为元年,故今空籍五岁矣。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十年,陈火。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沉而去。①二十八年,吴王阖闾与子胥败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怀公柳立。 注①索隐系本云“胡,归姓;沈,姬姓”。沈国在汝南平舆,胡亦在汝南。 怀公元年,吴破楚,在郢,召陈侯。陈侯欲往,大夫曰:“吴新得意;楚王虽亡,与陈有故,不可倍。”怀公乃以疾谢吴。四年,吴复召怀公。怀公恐,如吴。 吴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吴。陈乃立怀公之子越,是为愍公。① 注①索隐按左传,愍公名周,是史官记不同。 愍公六年,孔子适陈。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于城父,吴师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时孔子在陈。①十五年,宋灭曹。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败之艾陵,使人召陈侯。 陈侯恐,如吴。楚伐陈。二十一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二十三年,楚之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子綦,袭惠王。叶公攻败白公,白公自杀。 注①索隐按:孔子以鲁定公十四年适陈,当陈愍公之六年,上文说是。此十三年,孔子仍在陈,凡经八年,何其久也? 二十四年,楚惠王复国,以兵北伐,杀陈愍公,遂灭陈而有之。是岁,孔子卒。 □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①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②以奉夏后氏祀。 注①索隐□,国名也,东楼公号谥也。不名者,史先失耳。宋忠曰“□,今陈留雍丘县”。故地理志云雍丘县,故□国,周武王封禹后为东楼公是也。盖周封□而居雍丘,至春秋时□已迁东国,故左氏隐四年传云“莒人伐□,取牟娄”。 牟娄,曹东邑也。僖十四年传云“□迁缘陵”。地理志北海有营陵,淳于公之县。 臣瓒云“即春秋缘陵,淳于公所都之邑”。又州,国名,□后改国曰州而称淳于公,故春秋桓五年经云“州公如曹”,传曰“淳于公如曹”是也。然□后代又称子者,以微小又僻居东夷,故襄二十九年经称“□子来盟”,传曰“书曰子,贱之”是也。 注②集解宋忠曰:“□,今陈留雍丘县也。” 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①娶公。②谋娶公当周厉王时。 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 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③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④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⑤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⑥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弟遂弑隐公自立,是为厘公。厘公十九年卒,子愍公维立。愍公十五年,楚惠王灭陈。十六年,愍公弟阏路弑愍公代立,是为哀公。⑦哀公立十年卒,愍公子敕立,⑧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后陈亡三十四年。 注①集解徐广曰:“谋,一作‘谟"。”索隐注一作“谍”,音牒。 注②索隐娶音子臾反。 注③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索隐系本及谯周并作“惠公”,又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是此系家脱成公一代,故云“弟桓公姑容立”,非也。且成公又见春秋经传,故左传庄二十五年云□成公娶鲁女,有婚姻之好。至僖二十二年卒,始赴而书,左传云成公也,未同盟,故不书名。是□有成公,必当如谯周所说。 注④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 注⑤索隐音盖。□,名。 注⑥索隐一作“郁厘”,谯周云名郁来,盖“郁”“郁”“厘”“来”并声相近,遂不同耳。 注⑦索隐阏音遏。哀公杀兄愍公而立,谥哀。谯周云谥懿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敕,一作‘遫"。” 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陈,至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契之后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齐愍王灭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①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之后,至周武王复封于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后,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②垂、益、夔、龙,其后不知所封,不见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③余乃为显诸侯。滕、薛、驺,夏、殷、周之闲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④ 注①索隐蓼、六,本或作英、六,皆通。然蓼、六皆咎繇之后也。据系本,二国皆偃姓,故春秋文五年左传云楚人灭六,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杜预曰“蓼与六皆咎繇后”。地理志云六,故国,皋陶后,偃姓,为楚所灭。又僖十七年“齐人徐人伐英氏”。杜预又曰“英、六皆皋陶后,国名”。是有英、蓼,实未能详。或者英后改号曰蓼也。 注②索隐秦祖伯翳,解者以翳益,则一人,今言十一人,□伯翳而又别言垂、益,则是二人也。且按舜本纪□十人,无翳而有彭祖,彭祖亦坟典不载,未知太史公意如何,恐多是误。然据秦本纪□翳之功,云“佐舜驯调鸟兽”,与舜典“命益作虞,若予上下草木鸟兽”文同,则为一人必矣,今未详其所由也。 注③索隐舜、禹身为帝王,其稷、契及翳则后代皆为帝王也。 注④索隐滕不知本封,盖轩辕氏子有滕姓,是其祖也。后周封文王子错叔绣于滕,故宋忠云“今沛国公丘是滕国也”。薛,奚仲之后,任姓,盖夏、殷所封,故春秋有滕侯、薛侯。邾,曹姓之国,陆终氏之子会人之后。邾国,今鲁国驺县是也。然三国微小,春秋时亦预会盟,盖史缺无可□列也。 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厉之后,诸侯力攻相并。江、黄、①胡、沉之属,不可胜数,故弗采着于传*(上)**[云]*。 注①索隐按系本,江、黄二国并嬴姓。又地理志江国在汝南安阳县。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历三代。及楚灭陈,而田常得政于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至禹,于周则□,微甚,不足数也。楚惠王灭□,其后越王句践兴。 【索隐述赞】盛德之祀,必及百世。舜、禹余烈,陈、□是继。妫满受封,东楼纂系。阏路篡逆,夏姬淫嬖。二国衰微,或兴或替。前并后虏,皆亡楚惠。 句践勃兴,田和吞噬。蝉联血食,岂其苗裔?2023-08-01 20:29:532
大举伐陈是哪一个政权?
是隋朝隋文帝大举讨伐陈国,谋取北周政权2023-08-01 20:30:123
跪求<庄王伐陈>的翻译
史记卷三十六 陈□世家 第六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①夏后之时,或失或续。②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③得妫满,封之于陈,④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注①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 注②索隐按: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 注③索隐遏父为周陶正。遏父,遂之后。陶正,官名。生满。 注④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 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厘公孝立。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①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 注①正义燮,先牒反。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 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①十年,文公卒,长子桓公鲍立。 注①正义徒何反。 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韂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弑其君隐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①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②是为厉公。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③ 注①索隐陈乱,故再赴其日。正义甲戌、己丑凡十六日。 注②集解谯周曰:“春秋传谓佗即五父,世家与传违。”索隐谯周曰“春秋传谓他即五父,与此违”者,此以他为厉公,太子免弟跃为利公,而左传以厉公名跃。他立未逾年,无谥,故“蔡人杀陈他”。又庄二十二年传云“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则他与五父俱为蔡人所杀,其事不异,是一人明矣。史记既以他为厉公,遂以跃为利公。寻厉利声相近,遂误以他为厉公,五父为别人,是太史公错耳。班固又以厉公跃为桓公弟,又误。 注③集解徐广曰:“班氏云厉公跃者,桓公之弟也。”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①“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②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③非此其身,在其子孙。④若在异国,必姜姓。⑤姜姓,太岳之后。⑥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⑦ 注①集解贾逵曰:“坤下巽上观,坤下干上否,观爻在六四,变而之否。” 注②集解杜预曰:“此周易观卦六四爻辞也。易之为书,六爻皆有变象,又有互体,圣人随其义而论之。” 注③正义六四变,内卦为中国,外卦为异国。 注④正义内卦为身,外卦为子孙。变在外,故知在子孙也。 注⑤正义六四变,此爻是辛未,观上体巽,未为羊,巽为女,女乘羊,故为姜。姜,齐姓,故知在齐。 注⑥集解杜预曰:“姜姓之先为尧四岳。” 注⑦正义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杀陈愍公。齐简公,周敬王三十九年被田常杀之。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①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 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 注①集解公羊传曰:“淫于蔡,蔡人杀之。”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强。十七年,周惠王娶陈女为后。 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①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②齐懿仲欲妻陈敬仲,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③有妫之后,将育于姜。④五世其昌,并于正卿。⑤八世之后,莫之与京。”⑥ 注①集解贾逵曰:“羁,寄;旅,客也。” 注②正义周礼云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 注③集解杜预曰:“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也。犹敬仲夫妻有声誉。” 注④集解杜预曰:“妫,陈姓。姜,齐姓。” 注⑤集解服虔曰:“言完后五世与卿并列。” 注⑥集解贾逵曰:“京,大也。”正义按:陈敬仲八代孙,田常之子襄子盘也。 而杜以常为八代者,以桓子无宇生武子开,与厘子乞皆相继事齐,故以常为八代。 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是岁,晋献公杀其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为穆公。穆公五年,齐桓公卒。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是岁,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是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 灵公元年,①楚庄王即位。六年,楚伐陈。十年,陈及楚平。 注①正义谥法云“乱而不损曰灵”。 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于夏姬,①衷其衣以戏于朝。②泄冶谏曰:“君臣淫乱,民何效焉?”灵公以告二子,二子请杀泄冶,公弗禁,遂杀泄冶。③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戏二子曰:“征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④征舒怒。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獜门射杀灵公。⑤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征舒自立为陈侯。征舒,故陈大夫也。 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注①正义列女传云:“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杜预云:“夏姬,郑穆公女,陈大夫御叔之妻。”左传云:“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 注②集解左传曰:“衷其衵服。”谷梁传曰:“或衣其衣,或中其襦。” 注③集解春秋曰:“陈杀其大夫泄冶。” 注④集解杜预曰:“灵公即位十五年,征舒已为卿,年大,无嫌是公子也。盖以夏姬淫放,故谓其子多似以为戏也。” 注⑤集解左传曰:“公出自其獜。” 成公元年冬,楚庄王为夏征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征舒而已。”已诛征舒,因县陈而有之,髃臣毕贺。申叔时使于齐来还,独不贺。①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为贼弑君,故征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于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是为成公。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② 注①集解贾逵曰:“叔时,楚大夫。” 注②索隐谓申叔时之语。正义家语云:“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喟然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时之忠,弗能建其义;非楚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也。"”*(二十)*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 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弑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①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杀。②招卒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③使公子□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 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疾为陈公。 注①索隐按:昭八年经云“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左传“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太子偃师”。今此云两姬,又分偃师为二人,亦恐此非。 注②集解徐广曰:“三十五年时。” 注③索隐即司徒招也。一作“苕”也。 招之杀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吴,出奔晋。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 对曰:“陈,颛顼之族。①陈氏得政于齐,乃卒亡。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③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④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⑤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 注①集解服虔曰:“陈祖虞舜,舜出颛顼,故为颛顼之族。” 注②集解贾逵曰:“物莫能两盛。” 注③集解贾逵曰:“幕,舜后虞思也。至于瞽瞍,无闻违天命以废绝者。”郑觽曰:“幕,舜之先也。”骃案国语,贾义为长。索隐按:贾逵以幕为虞思,非也。左传言自幕至瞽瞍,知幕在瞽瞍之前,必非虞思明矣。 注④集解杜预曰:“遂,舜后。盖殷之兴,存舜之后而封遂,言舜德乃至于遂也。”索隐重音持用反。按:杜预以为舜有明德,乃至遂有国,义亦然也。且文云“自幕至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是言舜有明德为天子也。乃云殷封遂,代守之,亦舜德也。按:系本云“陈,舜后”。宋忠云“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祀舜”。 注⑤集解杜预曰:“胡公满,遂之后也。事周武王,赐姓曰妫,封之陈。” 楚灵王灭陈五岁,楚公子□疾弑灵王代立,是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诸侯,乃求故陈悼太子师之子吴,立为陈侯,是为惠公。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① 注①索隐惠公探取哀公死楚,陈灭之后年为元年,故今空籍五岁矣。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十年,陈火。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沉而去。①二十八年,吴王阖闾与子胥败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怀公柳立。 注①索隐系本云“胡,归姓;沈,姬姓”。沈国在汝南平舆,胡亦在汝南。 怀公元年,吴破楚,在郢,召陈侯。陈侯欲往,大夫曰:“吴新得意;楚王虽亡,与陈有故,不可倍。”怀公乃以疾谢吴。四年,吴复召怀公。怀公恐,如吴。 吴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吴。陈乃立怀公之子越,是为愍公。① 注①索隐按左传,愍公名周,是史官记不同。 愍公六年,孔子适陈。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于城父,吴师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时孔子在陈。①十五年,宋灭曹。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败之艾陵,使人召陈侯。 陈侯恐,如吴。楚伐陈。二十一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二十三年,楚之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子綦,袭惠王。叶公攻败白公,白公自杀。 注①索隐按:孔子以鲁定公十四年适陈,当陈愍公之六年,上文说是。此十三年,孔子仍在陈,凡经八年,何其久也? 二十四年,楚惠王复国,以兵北伐,杀陈愍公,遂灭陈而有之。是岁,孔子卒。 □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①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②以奉夏后氏祀。 注①索隐□,国名也,东楼公号谥也。不名者,史先失耳。宋忠曰“□,今陈留雍丘县”。故地理志云雍丘县,故□国,周武王封禹后为东楼公是也。盖周封□而居雍丘,至春秋时□已迁东国,故左氏隐四年传云“莒人伐□,取牟娄”。 牟娄,曹东邑也。僖十四年传云“□迁缘陵”。地理志北海有营陵,淳于公之县。 臣瓒云“即春秋缘陵,淳于公所都之邑”。又州,国名,□后改国曰州而称淳于公,故春秋桓五年经云“州公如曹”,传曰“淳于公如曹”是也。然□后代又称子者,以微小又僻居东夷,故襄二十九年经称“□子来盟”,传曰“书曰子,贱之”是也。 注②集解宋忠曰:“□,今陈留雍丘县也。” 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①娶公。②谋娶公当周厉王时。 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 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③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④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⑤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⑥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弟遂弑隐公自立,是为厘公。厘公十九年卒,子愍公维立。愍公十五年,楚惠王灭陈。十六年,愍公弟阏路弑愍公代立,是为哀公。⑦哀公立十年卒,愍公子敕立,⑧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后陈亡三十四年。 注①集解徐广曰:“谋,一作‘谟"。”索隐注一作“谍”,音牒。 注②索隐娶音子臾反。 注③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索隐系本及谯周并作“惠公”,又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是此系家脱成公一代,故云“弟桓公姑容立”,非也。且成公又见春秋经传,故左传庄二十五年云□成公娶鲁女,有婚姻之好。至僖二十二年卒,始赴而书,左传云成公也,未同盟,故不书名。是□有成公,必当如谯周所说。 注④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 注⑤索隐音盖。□,名。 注⑥索隐一作“郁厘”,谯周云名郁来,盖“郁”“郁”“厘”“来”并声相近,遂不同耳。 注⑦索隐阏音遏。哀公杀兄愍公而立,谥哀。谯周云谥懿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敕,一作‘遫"。” 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陈,至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契之后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齐愍王灭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①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之后,至周武王复封于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后,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②垂、益、夔、龙,其后不知所封,不见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③余乃为显诸侯。滕、薛、驺,夏、殷、周之闲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④ 注①索隐蓼、六,本或作英、六,皆通。然蓼、六皆咎繇之后也。据系本,二国皆偃姓,故春秋文五年左传云楚人灭六,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杜预曰“蓼与六皆咎繇后”。地理志云六,故国,皋陶后,偃姓,为楚所灭。又僖十七年“齐人徐人伐英氏”。杜预又曰“英、六皆皋陶后,国名”。是有英、蓼,实未能详。或者英后改号曰蓼也。 注②索隐秦祖伯翳,解者以翳益,则一人,今言十一人,□伯翳而又别言垂、益,则是二人也。且按舜本纪□十人,无翳而有彭祖,彭祖亦坟典不载,未知太史公意如何,恐多是误。然据秦本纪□翳之功,云“佐舜驯调鸟兽”,与舜典“命益作虞,若予上下草木鸟兽”文同,则为一人必矣,今未详其所由也。 注③索隐舜、禹身为帝王,其稷、契及翳则后代皆为帝王也。 注④索隐滕不知本封,盖轩辕氏子有滕姓,是其祖也。后周封文王子错叔绣于滕,故宋忠云“今沛国公丘是滕国也”。薛,奚仲之后,任姓,盖夏、殷所封,故春秋有滕侯、薛侯。邾,曹姓之国,陆终氏之子会人之后。邾国,今鲁国驺县是也。然三国微小,春秋时亦预会盟,盖史缺无可□列也。 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厉之后,诸侯力攻相并。江、黄、①胡、沉之属,不可胜数,故弗采着于传*(上)**[云]*。 注①索隐按系本,江、黄二国并嬴姓。又地理志江国在汝南安阳县。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历三代。及楚灭陈,而田常得政于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至禹,于周则□,微甚,不足数也。楚惠王灭□,其后越王句践兴。 【索隐述赞】盛德之祀,必及百世。舜、禹余烈,陈、□是继。妫满受封,东楼纂系。阏路篡逆,夏姬淫嬖。二国衰微,或兴或替。前并后虏,皆亡楚惠。 句践勃兴,田和吞噬。蝉联血食,岂其苗裔?2023-08-01 20:30:292
东周列国志楚庄王纳谏复陈的主要内容
庄王号令征舒已毕(征舒是弑陈灵候的人),将陈国版图查明,灭陈以为楚县,拜公子婴齐为陈公,使守其地,陈大夫辕颇等,悉带回郢都。南方属国,闻楚王灭陈而归,俱来朝贺,各处县公,自不必说,独有大夫申叔时使齐未归,其时齐惠公薨,公子无野即位,是为顷公,齐、楚一向交好,故庄王遣申叔时,往行吊旧贺新之礼,这一差还在未伐陈以前。及庄王归楚三日之后,申叔方才回转,复命而退,并无庆贺之言。庄王使内侍传语责之曰:“夏征舒无道,弑其君,寡人讨其罪而戮之,版图收于国中,义声闻于天下,诸侯县公,无不称贺,汝独无一言,岂以寡人讨陈之举为非耶?”申叔时随使者求见楚王,请面毕其辞,庄王许之。申叔时曰:“王闻‘蹊田夺牛"之说乎?”庄王曰:“未闻也!”申叔时曰:“今有人牵牛取径于他人之田者,践其禾稼,田主怒夺其牛。此狱若在王前,何以断之?”庄王曰:“牵牛践田,所伤未多也,夺其牛,太甚矣!寡人若断此狱,薄责牵牛者,而还其牛,子以为当否?”申叔时曰:“王何明于断狱,而昧于断陈也。夫征舒有罪,止于弑君,未至亡国也,王讨其罪足矣,又取其国,此与牵牛何异,又何贺乎?旦掸测赶爻非诧石超将”庄王顿足曰:“善哉,此言。寡人未之闻也!”申叔时曰:“王既以臣言为善,何不效反牛之事?”庄王立召陈大夫辕颇,问:“陈君何在?”颇答曰:“向往晋国,今不知何在。”言讫,不觉泪下。庄王惨然曰:“吾当复封汝国,汝可迎陈君而立之。世世附楚,勿依违南北,有负寡人之德。”又召孔宁、仪行父吩咐:“放汝归国,共辅陈君。”辕颇明知孔(仪二人是个祸根,不敢在楚王面前说明,只是含糊一同拜谢而行。将出楚境,正遇陈侯午自晋而归,闻其国已灭,亦欲如楚,面见楚王。辕颇乃述楚王之美意,君臣并驾至陈。守将公子婴齐,已接得楚王之命,召还本国,遂将版图交割还陈,自归楚国去了。2023-08-01 20:30:361
齐太公世家的原文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於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於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彊之劝武王,武王於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於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群公奉明水,卫康叔封布采席,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盖太公之卒百有馀年,子丁公吕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立。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雒。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六十四年,庄公卒,子釐公禄甫立。釐公九年,鲁隐公初立。十九年,鲁桓公弑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二十五年,北戎伐齐。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遂辞之。三十二年,釐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釐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三十三年,釐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襄公元年,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鬬,及立,绌无知秩服,无知怨。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或为请代,公弗许。故此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之闲襄公,曰“事成以女为无知夫人”。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遂猎沛丘。见彘,从者曰“彭生”。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惧,坠车伤足,失屦。反而鞭主屦者茀三百。茀出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闻公伤,乃遂率其众袭宫。逢主屦茀,茀曰:“且无入惊宫,惊宫未易入也。”无知弗信,茀示之创,乃信之。待宫外,令茀先入。茀先入,即匿襄公户闲。良久,无知等恐,遂入宫。茀反与宫中及公之幸臣攻无知等,不胜,皆死。无知入宫,求公不得。或见人足於户闲,发视,乃襄公,遂弑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於雍林。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弑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於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卫女也,有宠於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於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秋,与鲁战于乾时,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於是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斋祓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二年,伐灭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曹沬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沬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於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於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七年,诸侯会桓公於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十四年,陈厉公子完,号敬仲,来奔齐。齐桓公欲以为卿,让;於是以为工正。田成子常之祖也。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於燕。”於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二十七年,鲁愍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哀姜淫於鲁公子庆父,庆父弑愍公,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釐公。桓公召哀姜,杀之。二十八年,卫文公有狄乱,告急於齐。齐率诸侯城楚丘而立卫君。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齐师进次于陉。夏,楚王使屈完将兵捍齐,齐师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众。屈完曰:“君以道则可;若不,则楚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乃与屈完盟而去。过陈,陈袁涛涂诈齐,令出东方,觉。秋,齐伐陈。是岁,晋杀太子申生。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秋,复会诸侯於葵丘,益有骄色。周使宰孔会。诸侯颇有叛者。晋侯病,后,遇宰孔。宰孔曰:“齐侯骄矣,弟无行。”从之。是岁,晋献公卒,里克杀奚齐、卓子,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夷吾为晋君。桓公於是讨晋乱,至高梁,使隰朋立晋君,还。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彊。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於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於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三十八年,周襄王弟带与戎、翟合谋伐周,齐使管仲平戎於周。周欲以上卿礼管仲,管仲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三十九年,周襄王弟带来奔齐。齐使仲孙请王,为带谢。襄王怒,弗听。四十一年,秦穆公虏晋惠公,复归之。是岁,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於齐,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是岁,晋公子重耳来,桓公妻之。四十三年。初,齐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无诡;少卫姬,生惠公元;郑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桓公与管仲属孝公於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有宠於卫共姬,因宦者竖刀以厚献於桓公,亦有宠,桓公许之立无诡。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竖刀因内宠杀群吏,而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奔宋。 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十二月乙亥,无诡立,乃棺赴。辛巳夜,敛殡。桓公十有馀子,要其后立者五人:无诡立三月死,无谥;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诸侯兵送齐太子昭而伐齐。齐人恐,杀其君无诡。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宋以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之。以乱故,八月乃葬齐桓公。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也。夏,宋襄公卒。七年,晋文公立。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卫公子开方杀孝公子而立潘,是为昭公。昭公,桓公子也,其母曰葛嬴。昭公元年,晋文公败楚於城濮,而会诸侯践土,朝周,天子使晋称伯。六年,翟侵齐。晋文公卒。秦兵败於肴。十二年,秦穆公卒。十九年五月,昭公卒,子舍立为齐君。舍之母无宠於昭公,国人莫畏。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争立而不得,阴交贤士,附爱百姓,百姓说。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与众十月即墓上弑齐君舍,而商人自立,是为懿公。懿公,桓公子也,其母曰密姬。懿公四年春,初,懿公为公子时,与丙戎之父猎,争获不胜,及即位,断丙戎父足,而使丙戎仆。庸职之妻好,公内之宫,使庸职骖乘。五月,懿公游於申池,二人浴,戏。职曰:“断足子!”戎曰:“夺妻者!”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谋与公游竹中,二人弑懿公车上,弃竹中而亡去。懿公之立,骄,民不附。齐人废其子而迎公子元於卫,立之,是为惠公。惠公,桓公子也。其母卫女,曰少卫姬,避齐乱,故在卫。惠公二年,长翟来,王子城父攻杀之,埋之於北门。晋赵穿弑其君灵公。十年,惠公卒,子顷公无野立。初,崔杼有宠於惠公,惠公卒,高、国畏其逼也,逐之,崔杼奔卫。顷公元年,楚庄王彊,伐陈;二年,围郑,郑伯降,已复国郑伯。六年春,晋使郤克於齐,齐使夫人帷中而观之。郤克上,夫人笑之。郤克曰:“不是报,不复涉河!”归,请伐齐,晋侯弗许。齐使至晋,郤克执齐使者四人河内,杀之。八年。晋伐齐,齐以公子彊质晋,晋兵去。十年春,齐伐鲁、卫。鲁、卫大夫如晋请师,皆因郤克。晋使郤克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以救鲁、卫,伐齐。六月壬申,与齐侯兵合靡笄下。癸酉,陈于鞍。逄丑父为齐顷公右。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射伤郤克,流血至履。克欲还入壁,其御曰:“我始入,再伤,不敢言疾,恐惧士卒,原子忍之。”遂复战。战,齐急,丑父恐齐侯得,乃易处,顷公为右,车絓於木而止。晋小将韩厥伏齐侯车前,曰“寡君使臣救鲁、卫”,戏之。丑父使顷公下取饮,因得亡,脱去,入其军。晋郤克欲杀丑父。丑父曰:“代君死而见僇,后人臣无忠其君者矣。”克舍之,丑父遂得亡归齐。於是晋军追齐至马陵。齐侯请以宝器谢,不听;必得笑克者萧桐叔子,令齐东亩。对曰:“叔子,齐君母。齐君母亦犹晋君母,子安置之?且子以义伐而以暴为后,其可乎?”於是乃许,令反鲁、卫之侵地。十一年,晋初置六卿,赏鞌之功。齐顷公朝晋,欲尊王晋景公,晋景公不敢受,乃归。归而顷公弛苑囿,薄赋敛,振孤问疾,虚积聚以救民,民亦大说。厚礼诸侯。竟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十七年,顷公卒,子灵公环立。 灵公九年,晋栾书弑其君厉公。十年,晋悼公伐齐,齐令公子光质晋。十九年,立子光为太子,高厚傅之,令会诸侯盟於钟离。二十七年,晋使中行献子伐齐。齐师败,灵公走入临菑。晏婴止灵公,灵公弗从。曰:“君亦无勇矣!”晋兵遂围临菑,临菑城守不敢出,晋焚郭中而去。二十八年,初,灵公取鲁女,生子光,以为太子。仲姬,戎姬。戎姬嬖,仲姬生子牙,属之戎姬。戎姬请以为太子,公许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於诸侯矣,今无故废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东太子光,使高厚傅牙为太子。灵公疾,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为庄公。庄公杀戎姬。五月壬辰,灵公卒,庄公即位,执太子牙於句窦之丘,杀之。八月,崔杼杀高厚。晋闻齐乱,伐齐,至高唐。庄公三年,晋大夫栾盈奔齐,庄公厚客待之。晏婴、田文子谏,公弗听。四年,齐庄公使栾盈闲入晋曲沃为内应,以兵随之,上太行,入孟门。栾盈败,齐兵还,取朝歌。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待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晋,欲与晋合谋袭齐而不得闲。庄公尝笞宦者贾举,贾举复侍,为崔杼闲公以报怨。五月,莒子朝齐,齐以甲戌飨之。崔杼称病不视事。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宦者贾举遮公从官而入,闭门,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公登台而请解,不许;请盟,不许;请自杀於庙,不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於公宫。陪臣争趣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墻,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晏婴立崔杼门外,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人谓崔杼:“必杀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丁丑,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景公。景公母,鲁叔孙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二相恐乱起,乃与国人盟曰:“不与崔庆者死!”晏子仰天曰:“婴所不(获)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庆封欲杀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齐太史书曰“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景公元年,初,崔杼生子成及彊,其母死,取东郭女,生明。东郭女使其前夫子无咎与其弟偃相崔氏。成有罪,二相急治之,立明为太子。成请老於崔[杼],崔杼许之,二相弗听,曰:“崔,宗邑,不可。”成、彊怒,告庆封。庆封与崔杼有郄,欲其败也。成、彊杀无咎、偃於崔杼家,家皆奔亡。崔杼怒,无人,使一宦者御,见庆封。庆封曰:“请为子诛之。”使崔杼仇卢蒲嫳攻崔氏,杀成、彊,尽灭崔氏,崔杼妇自杀。崔杼毋归,亦自杀。庆封为相国,专权。三年十月,庆封出猎。初,庆封已杀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庆舍用政,已有内郄。田文子谓桓子曰:“乱将作。”田、鲍、高、栾氏相与谋庆氏。庆舍发甲围庆封宫,四家徒共击破之。庆封还,不得入,奔鲁。齐人让鲁,封奔吴。吴与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富於在齐。其秋,齐人徙葬庄公,僇崔杼尸於市以说众。 九年,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於民,民爱之。”十二年,景公如晋,见平公,欲与伐燕。十八年,公复如晋,见昭公。二十六年,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三十一年,鲁昭公辟季氏难,奔齐。齐欲以千社封之,子家止昭公,昭公乃请齐伐鲁,取郓以居昭公。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茀星将出,彗星何惧乎?”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四十二年,吴王阖闾伐楚,入郢。四十七年,鲁阳虎攻其君,不胜,奔齐,请齐伐鲁。鲍子谏景公,乃囚阳虎。阳虎得亡,奔晋。四十八年,与鲁定公好会夹谷。犁鉏曰:“孔丘知礼而怯,请令莱人为乐,因执鲁君,可得志。”景公害孔丘相鲁,惧其霸,故从犁鉏之计。方会,进莱乐,孔子历阶上,使有司执莱人斩之,以礼让景公。景公惭,乃归鲁侵地以谢,而罢去。是岁,晏婴卒。五十五年,范、中行反其君於晋,晋攻之急,来请粟。田乞欲为乱,树党於逆臣,说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於齐,不可不救。”及使乞救而输之粟。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适子死。景公宠妾芮姬生子荼,荼少,其母贱,无行,诸大夫恐其为嗣,乃言愿择诸子长贤者为太子。景公老,恶言嗣事,又爱荼母,欲立之,惮发之口,乃谓诸大夫曰:“为乐耳,国何患无君乎?”秋,景公病,命国惠子、高昭子立少子荼为太子,逐群公子,迁之莱。景公卒,太子荼立,是为晏孺子。冬,未葬,而群公子畏诛,皆出亡。荼诸异母兄公子寿、驹、黔奔卫,公子驵、阳生奔鲁。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与埋,三军事乎弗与谋,师乎师乎,胡党之乎?”晏孺子元年春,田乞伪事高、国者,每朝,乞骖乘,言曰:“子得君,大夫皆自危,欲谋作乱。”又谓诸大夫曰:“高昭子可畏,及未发,先之。”大夫从之。六月,田乞、鲍牧乃与大夫以兵入公宫,攻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公师败,田乞之徒追之,国惠子奔莒,遂反杀高昭子。晏圉奔鲁。八月,齐秉意兹。田乞败二相,乃使人之鲁召公子阳生。阳生至齐,私匿田乞家。十月戊子,田乞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幸来会饮。”会饮,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发橐出阳生,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谒。将与大夫盟而立之,鲍牧醉,乞诬大夫曰:“吾与鲍牧谋共立阳生。”鲍牧怒曰:“子忘景公之命乎?”诸大夫相视欲悔,阳生前,顿首曰:“可则立之,否则已。”鲍牧恐祸起,乃复曰:“皆景公子也,何为不可!”乃与盟,立阳生,是为悼公。悼公入宫,使人迁晏孺子於骀,杀之幕下,而逐孺子母芮子。芮子故贱而孺子少,故无权,国人轻之。悼公元年,齐伐鲁,取讙、阐。初,阳生亡在鲁,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及归即位,使迎之。季姬与季鲂侯通,言其情,鲁弗敢与,故齐伐鲁,竟迎季姬。季姬嬖,齐复归鲁侵地。鲍子与悼公有郄,不善。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弑悼公,赴于吴。吴王夫差哭於军门外三日,将从海入讨齐。齐人败之,吴师乃去。晋赵鞅伐齐,至赖而去。齐人共立悼公子壬,是为简公。简公四年春,初,简公与父阳生俱在鲁也,监止有宠焉。及即位,使为政。田成子惮之,骤顾於朝。御鞅言简公曰:“田、监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弗听。子我夕,田逆杀人,逢之,遂捕以入。田氏方睦,使囚病而遗守囚者酒,醉而杀守者,得亡。子我盟诸田於陈宗。初,田豹欲为子我臣,使公孙言豹,豹有丧而止。后卒以为臣,幸於子我。子我谓曰:“吾尽逐田氏而立女,可乎?”对曰:“我远田氏矣。且其违者不过数人,何尽逐焉!”遂告田氏。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祸子。”子行舍於公宫。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迎之,遂入,闭门。宦者御之,子行杀宦者。公与妇人饮酒於檀台,成子迁诸寝。公执戈将击之,太史子馀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成子出舍于库,闻公犹怒,将出,曰:“何所无君!”子行拔剑曰:“需,事之贼也。谁非田宗?所不杀子者有如田宗。”乃止。子我归,属徒攻闱与大门,皆弗胜,乃出。田氏追之。丰丘人执子我以告,杀之郭关。成子将杀大陆子方,田逆请而免之。以公命取车於道,出雍门。田豹与之车,弗受,曰:“逆为余请,豹与余车,余有私焉。事子我而有私於其雠,何以见鲁、卫之士?”庚辰,田常执简公于俆州。公曰:“余蚤从御鞅言,不及此。”甲午,田常弑简公于俆州。田常乃立简公弟骜,是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相之,专齐之政,割齐安平以东为田氏封邑。平公八年,越灭吴。二十五年卒,子宣公积立。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贷立。田会反廪丘。康公二年,韩、魏、赵始列为诸侯。十九年,田常曾孙田和始为诸侯,迁康公海滨。二十六年,康公卒,吕氏遂绝其祀。田氏卒有齐国,为齐威王,彊於天下。 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2023-08-01 20:31:041
楚庄王时晋国的国君是谁
晋灵公 晋成公 1共2位2023-08-01 20:31:237
说明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长第挫吴豕,雄图竟周鹿。万乘重沮漳,九鼎轻伊洛。”这是唐初名臣李百药《郢城怀古》中的两名诗文,再现了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洛水的英雄气概。在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个国家的王称霸中原,史称“五霸”。在“五霸”当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楚庄王(?-公无前591年),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中原五霸之一。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无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缅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数月之后,庄王一仍依旧,享乐更甚。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劝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坚谏。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参,苏从担任要职。 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国内发生灾荒,戎人骚扰,附属的庸国,麋国勾结百濮叛楚。朝中有人主张迁都避乱。庄王采纳蒍贾的建议,集中力量伐灭威胁最大的庸国,又吞并了麋国,控制局面,增强了国力。此后,又极力整顿内政,任用贤才,厉行法治,加强兵备,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庄王六年(公元前608年),他亲率大军出伐陈国和宁国,击溃来援的晋军。八年(公元前606年)又征讨陆军之戎,并乘势沿洛河北上,在周朝境内陈兵示威,眩耀武力,向周天子的使臣王孙满询“九鼎轻重”,欲取而代之。经王孙满劝说,班师回楚。次年,镇压了贵族若敖氏的叛乱。继而,又征伐再次叛楚的群舒,灭掉舒蓼,将楚国边界推到淮河流域,并与吴、越定盟,安定了东南边境。 嗣后,楚庄王倾注全力争夺中原地区。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攻灭陈国,先是设陈县,后又恢复成楚的一个附属国。这时,他为求贤才,破格起用处士孙叔敖任令尹。孙叔敖提倡法制,注意缓和国内矛盾,还注重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征发徭役修建了许多重要水利工程,商、农、工都一派兴旺,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还整饬军事,改革兵制,增强了战斗力,为楚国争夺霸业打下了基础。为了取得向西北诸侯国发展的通路,庄王曾七次进攻郑国,终于迫使与原霸主晋国结盟的郑国和陈国在辰陵(今河南西华)签约,正式表示服从楚国。庄王十七年(公无前597年)春,楚郑战争已结束数月,救援郑国的晋军才姗姗来迟,驻扎敖、鄗二山之间,政令不行,将帅间主战与主和意见分歧。庄王在孙叔敖的辅助下,指挥军队,在邲(今河南郑州西北)地向敌发动突然袭击。晋军措手不及,死亡近半,争渡黄河又淹毙无数。庄王在黄河岸边祭祀河神,并修建了悼念先君的神庙。向祖上报告打败称霸几十年的晋国的喜讯后,率军归国。 邲地之战后,同年冬天,楚庄王乘胜攻灭萧国,形成对宁国的月形包围。十八年(公元前596年)伐宋。第二年九月,再遣楚军包围宋国都城至次年五月。宋向晋求救,晋国不敢出兵,宋国向楚国投降,出现了楚、晋南北并霸的局面。庄王二十年(公元前594年),为救齐国,楚国兴师攻打鲁国,近其与齐签定和约。鲁国的盟国晋国却不敢干预,完全丧失了霸主地位。是年冬,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等十四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因病逝世,归葬纪南城郊。其儿子审继位,称楚共王。楚王墓、樊妃墓在今江陵城西北。郢城内有庄王庙,今已废2023-08-01 20:31:401
春秋楚晋争霸
6 谈判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奔走于晋、楚等国之间,取得各诸侯国的同意,在宋都举行有14个国家参加的弭兵大会。会议作了“晋、楚之从交相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决议,即原来晋、楚各自的属国,现在变成晋、楚双方共同的归附国,对晋、楚尽同样的义务。晋楚两大国牺牲中小国家的利益,互相瓜分霸权,形成了均势。详见百度百科……2023-08-01 20:31:556
王孙满:在德不在鼎
鲁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的崤之战是晋文公重耳尸骨未寒即打脸“秦晋之好”的一场战役,可以说是秦晋春秋争霸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却也是一场“无厘头”的战役: 秦穆公头脑发热攻伐刚结盟不满两年的郑国,运兵千里之远还要套用“偷袭”战术;一个“经商不敢忘忧国”的商人弦高,用4张牛皮和12头牛轻易改变了战役走向;晋军袭郑不成却随随便便灭了滑国;秦国三万大军逢晋师便兵败如山倒,竟无一人走脱...... 其实,有三个人早就预言了战役的结局。 第一个是晋国的卜官卜偃,他从晋文公出殡时棺内发出如牛叫的声音,卜算出将有西方军队过晋境,并预言“击之,必大捷”。 第二个是秦国的右相蹇叔,他苦谏穆公不得后,哭而送师时直接预言了秦师覆没的地点——崤山的两陵之间。 第三个却是一位“第三方”的旁观者。 秦兵行军路过周王城北门,每辆兵车上的左右卫都只是摘去头盔下车步行,算是向周天子表示敬意。但左右卫刚一下车便又一跃而登继续前进,至少有三百辆兵车如此匆匆而过。 只摘头盔,而不卸甲就拜,按周礼是对天下共主周王的不礼敬。周襄王默不作声,旁边的王孙满却忍不住发声: “秦师此行必有大难当头!” 襄王问及缘由,王孙满对曰问题出在“秦军轻狂而无礼”: “轻狂则缺少谋略,骄横则不注礼节。不注礼节就会随随便便,缺少谋略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进入险要之地还如此随随便便、漫不经心,能够不失败吗?” 为了说服周襄王,他还加了一句狠话: “秦国军队此番用师不遭灾祸,除非是古今所传的“道”已经丧废了!” 王孙满那年据说刚刚十二岁,是成周王室之后。丘明先生简笔勾画的这神童般的自信眼光,从周王城上越过秦师投向“霸”星正耀的晋国时,与南方另一个超级大国中那只“九头鸟”的“一鸣惊人”,还差了整整二十年。 或许王孙满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会因为跟这只“九头鸟”的会面而扬名后世。 前606年,答应大夫伍举要“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已经由声色犬马、不理朝政的病鸟焕然一新,连续做了平定内乱、灭庸盟郑、伐陈攻宋等“大事”,自觉羽翼已丰的他亲率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楚军至洛水畔,直抵周天子王城“观兵于周疆”,在周王室边境陈兵并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 楚庄王显然是在炫耀实力,当然也少不了向周王朝示威的成分。周室衰微,周定王惶恐而无奈,已做了周朝大夫的王孙满被推上前台,代表周王前往楚师慰劳楚庄王。 一次简单任务,却注定不会让王孙满轻易完成而沉没于史册。志满意得的庄王突然问起一个严重的问题。不是严肃,是严重: “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 九鼎为古代传国的重器,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王孙满不能不义正辞严: “在德不在鼎!”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 面对明知故问的庄王,他先从九鼎的来历说起,可谓苦口婆心却从容含威: “九鼎是夏代刚刚拥立有德之君的时候,用九州进贡的金属铸成的。九州图物铸在鼎上反映出来,是为了使百姓知晓神物与怪物,进入川泽山林才不会碰到魑魅魍魉等不利于自己的恶物。唯其如此,才能上下和协,而承受上天赐福。” 接着,由“夏桀昏乱九鼎迁商、商纣残暴九鼎迁周”的九鼎随历史变迁而几易其主的过程,他又呼应回“在德不在鼎”的坚决而不容置疑的论点: “德行如果美善光明,‘虽小,重也";如果奸邪昏乱,‘虽大,轻也"。” 有德的君主才配拥有九鼎与天下!这是王孙满的潜台词。而面对楚庄王觊觎周朝王权的野心,他的话锋亦不失犀利而摄心: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上天赐福给明德之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将九鼎固定安放在王城时,曾预卜周朝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载,这个期限是上天所决定的。 “正所谓天所命不可违,‘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这才是王孙满的最后一击。鼎的轻重取决于德的轻重。若“霸”而无“德”,你还不配问鼎! 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的“在德不在鼎”,让王孙满名垂青史。而被他婉封其口的楚庄王,虽一言不发收兵回国,但从其后十几年的戮力经营,从“邲之战”终称霸中原,他对权力与实力的追求从未停步,其所奉仍然“不在德,也不在鼎,而在力”,甚至不在乎血腥。 其实,从王孙满目力所及的齐桓、晋文、楚庄,到嗣后称霸的吴、越,甚至推及灭六国的秦皇,哪一个不是以“力”得天下?但哪一个不是因德不配位,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而“戍卒叫、函谷举”? “兴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以王孙满之贤与明,却无奈仕不逢时。从平王东迁,周王朝山河日下,至此已几乎无“力”可言。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且纵观王孙满一生也从未有被王朝重用的迹象。似此,能于“强力”横行时振臂一呼,也值得我辈景仰与膜拜了。 卷内篇目推荐: 季梁:夫民,神之主也 宣姜:墙有茨,不可埽也 息妫:只自无言对暮春 许穆夫人: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晋文复国的三个贤内推手 目夷:君欲已甚,何以堪之 臾骈: 释此三者,何以事夫子2023-08-01 20:32:101
夏姬是谁啊?她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夏姬,生活时代为春秋中期,著名美女,其一生都富有传奇色彩。 1.郑穆公 夏姬之父为郑穆公。穆公名兰,其母燕姞本为郑文公贱妾,梦见天使送给她一束兰花,并 说:“这就是你的儿子。”后来郑文公来到燕姞宫中,正巧送她一束兰花,并让燕姞侍寝 。燕姞就把自己的梦告诉了文公,文公说:“如果上天这次真的给我们一个儿子,就叫他 兰吧。”燕姞果然怀孕,生下郑穆公兰。郑穆公是一代明君,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出身神话 好像一直比较怀疑,终于决定亲自考验一番,剪断了宫里种植的兰花。当年,郑穆公神奇 地去世。 夏姬之母姚子是郑穆公少妃。这位姚子夫人还给穆公生了一个儿子,名夷,字子貉。穆公 死后继位为郑灵公。 2.郑灵公 郑灵公夷,乃是夏姬亲兄长。其命运比他妹妹还要可怜,继位不满一年就被手下大臣所杀 。事情的经过非常荒唐:楚国进送给郑国大鼋,这是中原诸国没有的美味。这天上朝,郑 灵公命宰夫准备了丰盛的鼋宴。是日,公子宋与公子归生一同前来。公子宋有个特点,就 是食指自己会动,而且每次食指动的时候都能吃到美味。这次上朝,公子宋的食指突然动 了起来,果然入朝闻得开鼋宴,公子宋冲着公子归生笑了一笑:“灵吧!”郑穆公坐在堂 上看见他们笑,问:“你们笑什么?”公子归生就把公子宋食指会动的事讲了。郑灵公也 犯贱,心想寡人这次偏偏不让你公子宋的食指灵验。等到宰夫端上盛着鼋肉的鼎以后,灵 公把公子宋叫到前头来:“你看好了啊,回去吧。”不让他吃。公子宋对于这样的捉弄非 常生气,不顾君命把食指伸进鼎里捞了块肉就吃,把灵公也惹怒了,当场就想杀死公子宋 。退朝以后,公子宋心里非常害怕,和公子归生商量先下手弑灵公,公子归生不同意。公 子宋反而到灵公面前告状,说公子归生想造反,逼得归生没办法,只好同意公子宋的计划 ,终于弑灵公。 夏姬并没有因为兄长被杀而受到牵连,她此时早已经由父母做主嫁给了陈国大夫夏御叔, “夏姬”名称由此而来。不过,夏御叔是夏姬第二个丈夫,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郑国大夫子 蛮。 3.夏御叔 子蛮娶夏姬的时候还是少年,他娶夏姬后不到一年就死了。郑穆公夫妇因此觉得这个过分 美丽的女儿可能就是妹喜、妲己等人的翻版,怕她给郑国带来祸患,就把她嫁给陈国大夫 夏御叔——一个刚刚丧妻的老头子。 老夫少妻,少妻还出奇地美丽,这种情况自古以来恐怕就不是好事。没过多久,夏御叔也 死了,好在夏姬毕竟给老家伙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夏征舒,字南。夏姬自然不是守寡的主 ,丈夫一死,就和陈国另外两个大夫孔宁、仪行父交好了。这二人频频来往于夏氏封邑株 林,对夏姬着了魔一样,连上朝都心不在焉。陈灵公也不是傻子,知道他们最近所作的事 ,自己也很想去见夏姬,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于是拿住孔宁和仪行父问个没完。孔宁、仪 行父为了讨好国君,就怂恿他一起前往株林。陈灵公求之不得,君臣三人很快选好日期。 一见到夏姬,陈灵公马上被她征服,一女二夫变成了一女三夫,而夏姬依然游刃有余。临 走时,陈灵公央求夏姬赠他定情信物,夏姬于是把贴身汗衫送给了他。“好日子”一直持 续下去,直到夏姬的儿子征舒长大。 4.夏征舒 夏姬有儿子简直就是个麻烦,他长大后成为株林的主宰,有他在株林,许多事情变得不方 便了。陈灵公等人就怕的这个,为了讨好夏征舒,越级提拔他为大司马,总领陈国政事。 虽说如此,君臣三人定期“访问”株林依然如故。有一次他们三人同夏姬一起宴饮,陈灵 公喝多了,跟仪行父说:“征舒长得像你,说不定是你的儿子”,仪行父忙说:“他也像 主君您啊!”二人的话被一旁的夏征舒听得真真切切。极度气愤的夏征舒再也不顾什么君 陈大义,密令弓弩手埋伏在马厩里。陈灵公出门路过马厩,弓弩手放冷箭将其射死。孔宁 、仪行父见国君被杀,大惊失色而逃,南奔至楚国。当时楚国国君为楚庄王,其人早有涿 鹿中原、饮马黄河之愿,碰巧孔宁、仪行父前来告乱,请求楚国出兵靖乱。庄王欣然应允 。 5.楚庄王 楚庄王率大军前往陈国讨伐弑君之贼夏征舒,陈国实在是个小国,面对大军压境一点抵抗 能力都没有,竟然被楚国灭了,并且依弑君大罪将夏征舒车裂。陈国的俘虏里面,自然有 罪臣征舒的母亲夏姬,楚庄王见到她之后,不但不想杀她,反而想纳她入后宫。大夫申公 巫臣谏道:“杀人子而娶人母,纯粹贪恋她的美色。这种丑事君王还是不要做的好。”楚 庄王乃一代明君,从善如流,认为巫臣的话有道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楚国群臣一见庄 王放手,就纷纷上前争这个尤物。上卿子反想娶夏姬,巫臣知道后劝他道:“夏姬是个不 祥人,凡是跟她有关系的都倒霉。子蛮、夏御叔、夏征舒、陈灵公,死的还不够多吗?你 难道想做下一个?”子反被他这么一说心里也怪难受的,就不打算娶夏姬了。最后,庄王 把她嫁给连尹襄老,他和夏御叔一样,也是个刚刚丧妻的老鳏夫。如此委屈夏姬,庄王心 中非常无奈,因为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楚国群臣因争夺夏姬而不和——毕竟,连尹襄老 这样的人,实在没什么值得嫉妒的。 6.申公巫臣 申公巫臣,字子灵,是屈氏的楚国王族,楚国申县县长。他劝阻楚庄王和子反娶夏姬,本 意在于自己,只是当时不便明说。庄王把夏姬嫁给连尹襄老之后,仅仅过了一年,襄老就 在邲之战阵亡。射死襄老的是晋下军大夫荀首,当时他儿子荀婴刚刚被楚军俘虏,他于是 射死襄老、俘虏楚国公子谷臣,用作将来与楚国交换荀婴的条件。襄老的尸体因此被扣在 晋国,而襄老的儿子黑要不顾服丧的限制,与夏姬交好。 夏姬厌恶黑要,这时刚好得到巫臣的传话,说:“你先回郑国去,然后我去娶你。”巫臣 又打通郑国那边,使人来告诉夏姬说:“你丈夫连尹襄老的尸体你可以领回去,但你必须 到郑国来取。”夏姬对巫臣的计策心领神会,于是前去告诉楚庄王说:“郑国派人通知我 去取襄老的尸体,请您让我启程。”庄王问巫臣:“真有这回事吗?”巫臣赶忙回答:“ 的确有。荀婴的父亲荀首现在是晋成公的宠臣、是中军将荀林父的弟弟,权势炙手可热, 必然不想失去他儿子。郑国大夫皇戌和荀首关系好,我想荀首一定想通过皇戌归还襄老的 尸体和我们公子,以此来交换荀婴。”庄王信以为真,就遣夏姬回郑国。夏姬临走,对送 她的人说:“若得不到襄老的尸体,我永远不回楚国。”夏姬到了郑国,巫臣马上送去聘 礼,郑襄公对这门亲事答应了下来,只等巫臣来娶。 楚庄王在位的时候,巫臣一直不敢行动,不过庄王没过几年就去世了,楚共王即位,机会 就来了。当时楚国正在筹备阳桥战事,派巫臣前往齐国约齐侯一起出兵。巫臣这一走就不 打算回来了,他带上自己在楚国的妻室和财货启程,先到了齐国,然后径自前往郑国娶夏 姬。巫臣在郑国打发自己的副使回楚国复命,自己带着夏姬欲逃往齐国,却听说齐军在鞌 之战被晋军打败,巫臣说:“我不去战败国”,于是和夏姬一起来到晋国。巫臣通过晋国 大夫郤至的介绍得以在晋国为官,作邢邑大夫。夏姬对巫臣说:“你这么做,楚王恐怕不 会放过你的族人,值得吗?”巫臣说:“我只要为了你!” 巫臣叛楚奔晋的消息传到楚国,楚共王倒没怎么,而上卿子重、子反却因此大发雷霆,尤 其子反,当初因为巫臣的阻挠而没有把夏姬娶到手,现在妒火中烧。他们把巫臣的族人子 阎、子荡和清尹弗忌杀了,还同时杀了连尹襄老的儿子黑要,并且分了这些人的家室。巫 臣从晋国寄信给子重、子反:“你们既谄慝贪婪,又多杀无辜,我一定要让你们疲于奔命 以死!” 当时的吴国刚刚开始崛起,巫臣认为吴国强大之后一定可以成为楚国的心腹大患,于是着 意开始培养吴国。晋景公以为妙计,于是派巫臣出使吴国,教吴国人射御之术、教他们乘 车和车战,并让吴国背叛楚国。巫臣将回晋国,特地把儿子屈狐庸留在吴国,吴国使屈狐庸作行人之官。采用了巫臣的教化以后,吴国军事实力迅速成长,开始对周边的小国进行 征伐,甚至直接与楚国交锋。有一年,吴国频频出师,伐徐、伐巢、伐楚、伐州来,搞得 子重、子反来回奔命,终于实现了巫臣的报复。 巫臣此后作为邢大夫一直留在晋国供职,直到去世。他和夏姬生有一女。 7.邢侯 夏姬作了巫臣的妻子后,给巫臣生了一个女儿。巫臣先前有子屈狐庸,已经作为行人之官 留在吴国,而此子邢侯则继承了巫臣邢大夫之职。邢侯的母亲是否夏姬并不清楚,不过此 人同样是个染上“不祥”之气的倒霉蛋。 当时是晋昭公年间,韩起为政,太傅羊舌肸总理外务。羊舌肸字叔向,是孔子称为“古之 遗直”的人物,在晋国也很有权势。叔向的弟弟叔鱼贪婪好利,叔向说:“你这样下去早 晚会出事。”叔鱼不听。这次,邢侯和大夫雍子为了争田打官司,一直没有结果。主管官 司刑狱的司寇士弥牟刚好有事不在晋国,韩起又命令裁断旧官司,只好让叔鱼来代理司寇 事。雍子知道叔鱼贪婪好利,就把女儿嫁给他,叔鱼因此偏向雍子,判邢侯败诉。其实这 场官司雍子实在理亏,只不过因贿赂得胜,叔鱼收受贿赂而有所偏袒,也触犯了刑法。邢 侯因此大怒,在朝堂上就把雍子、叔鱼一并杀死了。韩起问叔向:“邢侯杀了雍子和你弟 弟,怎么治他的罪?”叔向说:“这三人都有罪,按照皋陶之刑,应该杀了邢侯然后陈尸 ,并把雍子和叔鱼的尸体陈于市。”邢侯因此被杀。 8.杨食我 杨食我,字伯石,是叔向的儿子,夏姬的外孙。夏姬给巫臣生了一个女儿,模样也很美丽 ,叔向想娶她为妻。叔向的母亲听说这件事,劝道:“夏姬是个祸国殃民的不祥人,跟着 她的三个丈夫都死了,她儿子夏征舒也因她而死,陈国因她灭亡。凡是极美之物,必然招 致极恶。夏姬这种亡国尤物,古代就有。你没听说有仍氏的女儿吗?她一头乌黑的长发甚 至可以用来当镜子照,所以人们称她玄妻。乐正后夔娶了她,结果生下来一个贪得无厌、 丑陋不堪的儿子,人们都叫他“大野猪”。后来有穷氏后羿灭了“大野猪”,后夔的宗祀 因此中断。再说夏桀的妹喜、殷纣的妲己、周幽的褒姒也是这种人物。在我们晋国,献公 因为宠爱骊姬而杀死了太子申生。这些沉痛的教训,你难道忘了吗?只有大德之人才可以 娶极美的女子,一般人如果染指,肯定会招来祸患。”叔向听母亲这么一说,就不敢娶夏 姬的女儿了,他母亲给他找了一个本族女子,然而叔向并不喜欢她。晋平公听说此事,逼 叔向娶夏姬之女,说:“你连聘礼都送了,现在又不娶,不是让人家很为难吗?”叔向看 国君都支持自己,想必将来也无大碍,终于高高兴兴把夏姬的女儿娶过门。不久,夏姬的 女儿怀孕生子,即杨食我。叔向的嫂子听说后就来告诉叔向的母亲:“大叔的媳妇生了儿 子,您过去瞧瞧吧。”叔向的母亲到底想看看孙子,就去叔向家,还没有登堂,听见婴儿 的哭声吱哩哇啦的,心情马上不好,恨恨地说道:“这简直是豺狼之声,狼子野心,将来 必定是他灭亡羊舌氏!” 叔向母亲的话不幸言中:若干年后,晋国智氏欲灭祁氏,而杨食我一直与祁氏交好。因祁 氏之灭,把杨食我也牵连进去一并杀死了,羊舌氏遂灭。晋大夫把原祁氏封地分为七县, 把原羊舌氏封地分为三县。因为邢侯和杨食我被灭,夏姬没有后代,没有宗祀。也许真如 叔向之母所说,“甚美必有甚恶”。 转载于 http://tieba.baidu.com/f?kz=291483104 可以看看2023-08-01 20:32:501
互助离西宁多少公里
成公元年冬,楚庄王为夏徵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徵舒而已。”已诛徵舒,因县陈而有之,群臣毕贺。申叔时使於齐来还,独不贺。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徵舒为贼弑君,故徵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後何以令於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於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是为成公。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 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弑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2023-08-01 20:33:072
楚庄王欲伐陈的全文是什么?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 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 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ghh2023-08-01 20:33:167
楚庄王伐陈原文 楚庄王伐陈原文全文
1、楚庄王欲伐陈原文: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2、楚庄王欲伐陈翻译:楚(荆)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2023-08-01 20:33:381
楚庄王欲伐陈文言文翻译
【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2023-08-01 20:33:472
《楚庄王伐陈》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具体如下: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原文:选自《吕氏春秋》(吕不韦编写)。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人物背景: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辨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启示:看问题要全面、辩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百姓安定是治国之本。2023-08-01 20:33:581
楚庄王伐陈(楚庄王伐陈原文翻译)
《楚庄王欲伐陈》古诗原文及翻译作者:%9一、原文:%9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9——选自《吕氏春秋》%9二、翻译:%9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是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9三、点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9%9【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9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9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9楚庄王欲伐陈文言文翻译楚庄王欲伐陈【原文】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吕氏春秋》【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是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楚庄王伐陈》文言文翻译是什么?具体如下: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是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原文:选自《吕氏春秋》。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人物背景: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十二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辨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启示:看问题要全面、辩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百姓安定是治国之本。2023-08-01 20:34:121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翻译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2023-08-01 20:34:203
楚庄王欲伐陈(楚庄王欲伐陈文言文翻译注释)
楚庄王欲伐陈的全文原文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楚国的大臣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是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翻译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楚庄王伐陈》文言文翻译是什么?具体如下: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是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原文:选自《吕氏春秋》。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人物背景: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十二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辨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启示:看问题要全面、辩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百姓安定是治国之本。楚庄王欲伐陈文言文翻译楚庄王欲伐陈【原文】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吕氏春秋》【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是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楚庄王欲伐陈》古诗原文及翻译作者:%9一、原文:%9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9——选自《吕氏春秋》%9二、翻译:%9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回答说:“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是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9三、点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9%9【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9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9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92023-08-01 20:34:321
《楚庄王欲伐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9一、原文: %9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9——选自《吕氏春秋》 %9二、翻译: %9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9三、点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9 %9【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 %9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9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92023-08-01 20:34:501
楚庄王伐陈文言文翻译
导语: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以下是我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荆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吕氏春秋》) 【注】 ①陈:国名。 ②洫:护城河。 ③宁国:楚国大臣。 ④罢:通“疲”。 翻译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2023-08-01 20:34:581
楚庄王伐陈 原文与译文谁有?大神们帮帮忙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壑深,蓄积多,其国宁也.”王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蓄积多则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遂取陈.楚(荆)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2023-08-01 20:35:051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翻译
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2023-08-01 20:35:121
荆庄王欲伐陈翻译
荆庄王欲伐陈翻译如下:原文: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译文:荆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城墙十分高,沟很深,储备非常充足。”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是一个小国,但储备多,赋税严重,国民最埋怨的事情。城墙高,沟深,那是百姓的力气。起兵攻打它,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了,后来夺取了陈国。楚庄王:楚庄王(别名熊旅,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23年,春秋五霸之一。前613年,穆王去世,不满20岁的熊旅即位,之后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此时,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三年后,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并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前597年,楚国在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晋国此后对诸侯的控制力渐弱,于是楚庄王采取联齐以制晋的战略,使晋国长期在北方与齐国间疲于奔命。前591年秋天,楚庄王病逝。2023-08-01 20:35:211
我要《楚庄王欲伐越》的翻译
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担忧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楚国的大盗在境内偷盗,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在越国之下。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就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智。”原文: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扩展资料:作者简介: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关于法家学说的著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但他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而招致姚贾报复,遂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人虽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著有《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庄王欲伐越2023-08-01 20:36:084
秦王欲伐陈文言文翻译
1. 荆庄王欲伐陈 译文 原文: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 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 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荆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城墙十分高,沟很深,储备非常充足。”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是一个小国,但储备多,赋税严重,国民最埋怨的事情。城墙高,沟深,那是百姓的力气。起兵攻打它,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了,后来夺取了陈国。 2. 《楚庄王欲伐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9一、原文: %9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 *** 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9——选自《吕氏春秋》 %9二、翻译: %9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9三、点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9 %9【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 %9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9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9。 3. 急 在线等秦欲伐楚翻译 秦国要攻打楚国,派使者去楚国参观楚国的国宝。楚王听说,叫来令尹子西问:“秦国想参观我国的国宝,和氏璧、随侯珠,可以给他看吗?”子西说:臣不知道。招来昭奚恤问这个问题,昭奚恤回答说:这是想看我国的得失而图谋我国,国宝,在于贤臣,珠宝玩物,不是重要国宝。楚王于是就让昭奚恤接待。 昭奚恤调精兵三百人,列队在西门之内。在东面建一座坛,在南面建四座坛,在西面建一座坛。秦国使者到,昭奚恤说:你是客人,请坐东面上座。令尹子西坐南面,依次是太宗子敖、叶公子高、司马子反。昭奚恤自己坐西面的坛上,说:客人想看楚国国宝,楚国的国宝是贤臣。管理百姓,充实仓库,让人民安居乐业,有令尹子西。捧圭璧,出使诸侯,化解怨恨,增进两国友谊,使国家间没有军事冲突,有太宗子敖。守卫领土,保卫边疆,不侵略邻国,也不让邻国侵略,有叶公子高。统帅军队,整理兵器,抵抗强敌,敲起战鼓,发动百万军队,命令一下,军队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有司马子反在此。如果执行国王的命令,治理国家不发生混乱,有昭奚恤在此,请大国使者尽量观看。秦国使者害怕了无言以对,昭奚恤于是行礼离去。秦国使者返回秦国,对秦王说:楚国有许多贤臣,不可打他的主意。于是就不讨伐楚国。诗上说:人才济济,楚文王才得到安宁。真是这样啊。 4. 楚庄王伐陈 译文 原文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楚国的大臣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5. 齐欲伐魏 文言文翻译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译文: 齐国要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四海内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而抓获它们,没有费一点力气,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害怕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通假字】: 1、“罢”通“疲”,意思是乏、累 2、顿:困顿、疲弊。弊:困乏、疲惫 “顿其兵”“弊其众”两句中的“顿”“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其兵顿”,“使其众弊”。 【逐字翻译】: 1. 天下之疾犬也(疾)快 2.各死其处(各)各自 3.田父:农夫 4.以顿:困顿 6. 文言文译文 译文:濮州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被解除官职,自己陈述说曾经在秦王府工作过。皇上李世民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说恢复他原来的职务。魏征规劝说:“在您做秦王时身边的人,朝廷内外十分多,恐怕人人都依仗恩宠偏爱,这足以让好人害怕。”皇上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我过去为秦王,只是一个王府的主人;现在处于皇上的高位,是天下的主人,不能独自偏袒老朋友,大臣所执行的法令是这样,我怎么敢违反呢!”于是赐给他丝织品打发他走。庞相寿流着眼泪走了。 这是我抄的文言文阅读的答案,肯定对!相信我,没错的。 7.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译文: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伐:讨伐 ,攻打。 使:派遣,让。 视:侦察。 陈:国名。 故:缘故,原因。 城郭:城墙。城:内城,郭:外城。 洫:护城河。 沟洫:壕沟。 宁:使。.安宁 宁国:楚国大臣。 罢:通“疲”,疲惫。 听:听从。 上:统治者,即陈国国君。 遂:于是,就。 使:派。 赋敛:赋税。 夫(fú):语气词 8. 《陈涉少时》文言文翻译 出处或作者: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 《战国策》智伯欲伐卫文言文翻译 【原文】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智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为君子也,甚爱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境,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智伯闻之,乃止。 【译文】 智伯想攻打卫国,就送给卫君四匹名为野马的良马和一支白璧。卫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庆贺,南文子却面带愁容。卫君说:“全国上下一片喜庆,而你却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文子说:“没有功劳就受到赏赐,没费力气就得到礼物,不可以不慎重对待。四匹野马和一支白璧,这是小国应该送给大国的礼物,而如今大国却将这种礼物送给我们,您还是慎重考虑为好。”卫君把南文子的这番话告诉边防人员,让他们加以戒备。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出兵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智伯失望地说:“卫国有能人,预先知道了我的计谋。” 智伯还是想袭击卫国,处心积虑地假装逐出他的太子,让他逃奔卫国。南文子说:“太子颜是个好人,智伯又很宠爱他,他没有犯什么大罪却逃亡出来,这其中必有蹊跷。”南文子让人到边境迎接人,并告诫道:“如果太子的兵车超过五辆,就要慎重,千万不要让他入境。”智伯听说后,无可奈何,只好打消了偷袭卫国的念头。 10.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伐:讨伐 ,攻打。使:派遣,让。 视:侦察。陈:国名。 故:缘故,原因。城郭:城墙。 城:内城,郭:外城。洫:护城河。 沟洫:壕沟。宁:使。 .安宁宁国:楚国大臣。罢:通“疲”,疲惫。 听:听从。上:统治者,即陈国国君。 遂:于是,就。使:派。 赋敛:赋税。夫(fú):语气词。2023-08-01 20:37:001
荆庄王欲伐陈翻译
1. 荆庄王欲伐陈 译文 原文: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 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 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荆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城墙十分高,沟很深,储备非常充足。”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是一个小国,但储备多,赋税严重,国民最埋怨的事情。城墙高,沟深,那是百姓的力气。起兵攻打它,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了,后来夺取了陈国。 2. 《楚庄王欲伐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9一、原文: %9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 *** 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9——选自《吕氏春秋》 %9二、翻译: %9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9三、点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9 %9【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 %9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9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9。 3. 急 在线等秦欲伐楚翻译 秦国要攻打楚国,派使者去楚国参观楚国的国宝。楚王听说,叫来令尹子西问:“秦国想参观我国的国宝,和氏璧、随侯珠,可以给他看吗?”子西说:臣不知道。招来昭奚恤问这个问题,昭奚恤回答说:这是想看我国的得失而图谋我国,国宝,在于贤臣,珠宝玩物,不是重要国宝。楚王于是就让昭奚恤接待。 昭奚恤调精兵三百人,列队在西门之内。在东面建一座坛,在南面建四座坛,在西面建一座坛。秦国使者到,昭奚恤说:你是客人,请坐东面上座。令尹子西坐南面,依次是太宗子敖、叶公子高、司马子反。昭奚恤自己坐西面的坛上,说:客人想看楚国国宝,楚国的国宝是贤臣。管理百姓,充实仓库,让人民安居乐业,有令尹子西。捧圭璧,出使诸侯,化解怨恨,增进两国友谊,使国家间没有军事冲突,有太宗子敖。守卫领土,保卫边疆,不侵略邻国,也不让邻国侵略,有叶公子高。统帅军队,整理兵器,抵抗强敌,敲起战鼓,发动百万军队,命令一下,军队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有司马子反在此。如果执行国王的命令,治理国家不发生混乱,有昭奚恤在此,请大国使者尽量观看。秦国使者害怕了无言以对,昭奚恤于是行礼离去。秦国使者返回秦国,对秦王说:楚国有许多贤臣,不可打他的主意。于是就不讨伐楚国。诗上说:人才济济,楚文王才得到安宁。真是这样啊。 4. 楚庄王伐陈 译文 原文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楚国的大臣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5. 齐欲伐魏 文言文翻译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译文: 齐国要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四海内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而抓获它们,没有费一点力气,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害怕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通假字】: 1、“罢”通“疲”,意思是乏、累 2、顿:困顿、疲弊。弊:困乏、疲惫 “顿其兵”“弊其众”两句中的“顿”“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其兵顿”,“使其众弊”。 【逐字翻译】: 1. 天下之疾犬也(疾)快 2.各死其处(各)各自 3.田父:农夫 4.以顿:困顿 6. 文言文译文 译文:濮州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被解除官职,自己陈述说曾经在秦王府工作过。皇上李世民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说恢复他原来的职务。魏征规劝说:“在您做秦王时身边的人,朝廷内外十分多,恐怕人人都依仗恩宠偏爱,这足以让好人害怕。”皇上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我过去为秦王,只是一个王府的主人;现在处于皇上的高位,是天下的主人,不能独自偏袒老朋友,大臣所执行的法令是这样,我怎么敢违反呢!”于是赐给他丝织品打发他走。庞相寿流着眼泪走了。 这是我抄的文言文阅读的答案,肯定对!相信我,没错的。 7.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译文: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伐:讨伐 ,攻打。 使:派遣,让。 视:侦察。 陈:国名。 故:缘故,原因。 城郭:城墙。城:内城,郭:外城。 洫:护城河。 沟洫:壕沟。 宁:使。.安宁 宁国:楚国大臣。 罢:通“疲”,疲惫。 听:听从。 上:统治者,即陈国国君。 遂:于是,就。 使:派。 赋敛:赋税。 夫(fú):语气词 8. 《陈涉少时》文言文翻译 出处或作者: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 《战国策》智伯欲伐卫文言文翻译 【原文】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智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为君子也,甚爱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境,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智伯闻之,乃止。 【译文】 智伯想攻打卫国,就送给卫君四匹名为野马的良马和一支白璧。卫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庆贺,南文子却面带愁容。卫君说:“全国上下一片喜庆,而你却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文子说:“没有功劳就受到赏赐,没费力气就得到礼物,不可以不慎重对待。四匹野马和一支白璧,这是小国应该送给大国的礼物,而如今大国却将这种礼物送给我们,您还是慎重考虑为好。”卫君把南文子的这番话告诉边防人员,让他们加以戒备。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出兵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智伯失望地说:“卫国有能人,预先知道了我的计谋。” 智伯还是想袭击卫国,处心积虑地假装逐出他的太子,让他逃奔卫国。南文子说:“太子颜是个好人,智伯又很宠爱他,他没有犯什么大罪却逃亡出来,这其中必有蹊跷。”南文子让人到边境迎接人,并告诫道:“如果太子的兵车超过五辆,就要慎重,千万不要让他入境。”智伯听说后,无可奈何,只好打消了偷袭卫国的念头。 10.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伐:讨伐 ,攻打。使:派遣,让。 视:侦察。陈:国名。 故:缘故,原因。城郭:城墙。 城:内城,郭:外城。洫:护城河。 沟洫:壕沟。宁:使。 .安宁宁国:楚国大臣。罢:通“疲”,疲惫。 听:听从。上:统治者,即陈国国君。 遂:于是,就。使:派。 赋敛:赋税。夫(fú):语气词。2023-08-01 20:37:091
荆庄王欲伐陈的翻译
1. 荆庄王欲伐陈 译文 原文: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 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 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荆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城墙十分高,沟很深,储备非常充足。”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是一个小国,但储备多,赋税严重,国民最埋怨的事情。城墙高,沟深,那是百姓的力气。起兵攻打它,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了,后来夺取了陈国。 2. 《楚庄王欲伐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9一、原文: %9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 *** 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9——选自《吕氏春秋》 %9二、翻译: %9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9三、点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9 %9【你可能还想看的资料】 %9楚庄王欲伐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9楚庄王欲伐陈中陈国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9。 3. 急 在线等秦欲伐楚翻译 秦国要攻打楚国,派使者去楚国参观楚国的国宝。楚王听说,叫来令尹子西问:“秦国想参观我国的国宝,和氏璧、随侯珠,可以给他看吗?”子西说:臣不知道。招来昭奚恤问这个问题,昭奚恤回答说:这是想看我国的得失而图谋我国,国宝,在于贤臣,珠宝玩物,不是重要国宝。楚王于是就让昭奚恤接待。 昭奚恤调精兵三百人,列队在西门之内。在东面建一座坛,在南面建四座坛,在西面建一座坛。秦国使者到,昭奚恤说:你是客人,请坐东面上座。令尹子西坐南面,依次是太宗子敖、叶公子高、司马子反。昭奚恤自己坐西面的坛上,说:客人想看楚国国宝,楚国的国宝是贤臣。管理百姓,充实仓库,让人民安居乐业,有令尹子西。捧圭璧,出使诸侯,化解怨恨,增进两国友谊,使国家间没有军事冲突,有太宗子敖。守卫领土,保卫边疆,不侵略邻国,也不让邻国侵略,有叶公子高。统帅军队,整理兵器,抵抗强敌,敲起战鼓,发动百万军队,命令一下,军队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有司马子反在此。如果执行国王的命令,治理国家不发生混乱,有昭奚恤在此,请大国使者尽量观看。秦国使者害怕了无言以对,昭奚恤于是行礼离去。秦国使者返回秦国,对秦王说:楚国有许多贤臣,不可打他的主意。于是就不讨伐楚国。诗上说:人才济济,楚文王才得到安宁。真是这样啊。 4. 楚庄王伐陈 译文 原文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 *** 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 *** 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楚国的大臣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5. 齐欲伐魏 文言文翻译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译文: 齐国要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四海内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而抓获它们,没有费一点力气,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害怕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通假字】: 1、“罢”通“疲”,意思是乏、累 2、顿:困顿、疲弊。弊:困乏、疲惫 “顿其兵”“弊其众”两句中的“顿”“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其兵顿”,“使其众弊”。 【逐字翻译】: 1. 天下之疾犬也(疾)快 2.各死其处(各)各自 3.田父:农夫 4.以顿:困顿 6. 文言文译文 译文:濮州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被解除官职,自己陈述说曾经在秦王府工作过。皇上李世民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说恢复他原来的职务。魏征规劝说:“在您做秦王时身边的人,朝廷内外十分多,恐怕人人都依仗恩宠偏爱,这足以让好人害怕。”皇上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我过去为秦王,只是一个王府的主人;现在处于皇上的高位,是天下的主人,不能独自偏袒老朋友,大臣所执行的法令是这样,我怎么敢违反呢!”于是赐给他丝织品打发他走。庞相寿流着眼泪走了。 这是我抄的文言文阅读的答案,肯定对!相信我,没错的。 7.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译文: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伐:讨伐 ,攻打。 使:派遣,让。 视:侦察。 陈:国名。 故:缘故,原因。 城郭:城墙。城:内城,郭:外城。 洫:护城河。 沟洫:壕沟。 宁:使。.安宁 宁国:楚国大臣。 罢:通“疲”,疲惫。 听:听从。 上:统治者,即陈国国君。 遂:于是,就。 使:派。 赋敛:赋税。 夫(fú):语气词 8. 《陈涉少时》文言文翻译 出处或作者: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 《战国策》智伯欲伐卫文言文翻译 【原文】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智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为君子也,甚爱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境,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智伯闻之,乃止。 【译文】 智伯想攻打卫国,就送给卫君四匹名为野马的良马和一支白璧。卫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庆贺,南文子却面带愁容。卫君说:“全国上下一片喜庆,而你却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文子说:“没有功劳就受到赏赐,没费力气就得到礼物,不可以不慎重对待。四匹野马和一支白璧,这是小国应该送给大国的礼物,而如今大国却将这种礼物送给我们,您还是慎重考虑为好。”卫君把南文子的这番话告诉边防人员,让他们加以戒备。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出兵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智伯失望地说:“卫国有能人,预先知道了我的计谋。” 智伯还是想袭击卫国,处心积虑地假装逐出他的太子,让他逃奔卫国。南文子说:“太子颜是个好人,智伯又很宠爱他,他没有犯什么大罪却逃亡出来,这其中必有蹊跷。”南文子让人到边境迎接人,并告诫道:“如果太子的兵车超过五辆,就要慎重,千万不要让他入境。”智伯听说后,无可奈何,只好打消了偷袭卫国的念头。 10.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 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伐:讨伐 ,攻打。使:派遣,让。 视:侦察。陈:国名。 故:缘故,原因。城郭:城墙。 城:内城,郭:外城。洫:护城河。 沟洫:壕沟。宁:使。 .安宁宁国:楚国大臣。罢:通“疲”,疲惫。 听:听从。上:统治者,即陈国国君。 遂:于是,就。使:派。 赋敛:赋税。夫(fú):语气词。2023-08-01 20:37:161
楚庄王欲伐陈的伐字是什么意思
(伐)字有三重意思:①砍;②征讨;③自夸。根据此处语境,应该是(②征讨)之意。2023-08-01 20:37:252
楚庄王伐晋 的原文和译文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①夏后之时,或失或续。②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③得妫满,封之于陈,④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注①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 注②索隐按: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 注③索隐遏父为周陶正。遏父,遂之后。陶正,官名。生满。 注④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 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厘公孝立。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①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 注①正义燮,先牒反。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 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①十年,文公卒,长子桓公鲍立。 注①正义徒何反。 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韂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弑其君隐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①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②是为厉公。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③ 注①索隐陈乱,故再赴其日。正义甲戌、己丑凡十六日。 注②集解谯周曰:“春秋传谓佗即五父,世家与传违。”索隐谯周曰“春秋传谓他即五父,与此违”者,此以他为厉公,太子免弟跃为利公,而左传以厉公名跃。他立未逾年,无谥,故“蔡人杀陈他”。又庄二十二年传云“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则他与五父俱为蔡人所杀,其事不异,是一人明矣。史记既以他为厉公,遂以跃为利公。寻厉利声相近,遂误以他为厉公,五父为别人,是太史公错耳。班固又以厉公跃为桓公弟,又误。 注③集解徐广曰:“班氏云厉公跃者,桓公之弟也。”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①“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②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③非此其身,在其子孙。④若在异国,必姜姓。⑤姜姓,太岳之后。⑥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⑦ 注①集解贾逵曰:“坤下巽上观,坤下干上否,观爻在六四,变而之否。” 注②集解杜预曰:“此周易观卦六四爻辞也。易之为书,六爻皆有变象,又有互体,圣人随其义而论之。” 注③正义六四变,内卦为中国,外卦为异国。 注④正义内卦为身,外卦为子孙。变在外,故知在子孙也。 注⑤正义六四变,此爻是辛未,观上体巽,未为羊,巽为女,女乘羊,故为姜。姜,齐姓,故知在齐。 注⑥集解杜预曰:“姜姓之先为尧四岳。” 注⑦正义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杀陈愍公。齐简公,周敬王三十九年被田常杀之。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①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 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 注①集解公羊传曰:“淫于蔡,蔡人杀之。”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强。十七年,周惠王娶陈女为后。 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①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②齐懿仲欲妻陈敬仲,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③有妫之后,将育于姜。④五世其昌,并于正卿。⑤八世之后,莫之与京。”⑥ 注①集解贾逵曰:“羁,寄;旅,客也。” 注②正义周礼云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 注③集解杜预曰:“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也。犹敬仲夫妻有声誉。” 注④集解杜预曰:“妫,陈姓。姜,齐姓。” 注⑤集解服虔曰:“言完后五世与卿并列。” 注⑥集解贾逵曰:“京,大也。”正义按:陈敬仲八代孙,田常之子襄子盘也。 而杜以常为八代者,以桓子无宇生武子开,与厘子乞皆相继事齐,故以常为八代。 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是岁,晋献公杀其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为穆公。穆公五年,齐桓公卒。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是岁,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是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 灵公元年,①楚庄王即位。六年,楚伐陈。十年,陈及楚平。 注①正义谥法云“乱而不损曰灵”。 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于夏姬,①衷其衣以戏于朝。②泄冶谏曰:“君臣淫乱,民何效焉?”灵公以告二子,二子请杀泄冶,公弗禁,遂杀泄冶。③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戏二子曰:“征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④征舒怒。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獜门射杀灵公。⑤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征舒自立为陈侯。征舒,故陈大夫也。 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注①正义列女传云:“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杜预云:“夏姬,郑穆公女,陈大夫御叔之妻。”左传云:“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 注②集解左传曰:“衷其衵服。”谷梁传曰:“或衣其衣,或中其襦。” 注③集解春秋曰:“陈杀其大夫泄冶。” 注④集解杜预曰:“灵公即位十五年,征舒已为卿,年大,无嫌是公子也。盖以夏姬淫放,故谓其子多似以为戏也。” 注⑤集解左传曰:“公出自其獜。” 成公元年冬,楚庄王为夏征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征舒而已。”已诛征舒,因县陈而有之,髃臣毕贺。申叔时使于齐来还,独不贺。①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为贼弑君,故征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于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是为成公。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② 注①集解贾逵曰:“叔时,楚大夫。” 注②索隐谓申叔时之语。正义家语云:“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喟然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时之忠,弗能建其义;非楚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也。"”*(二十)*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 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弑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①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杀。②招卒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③使公子□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 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疾为陈公。 注①索隐按:昭八年经云“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左传“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太子偃师”。今此云两姬,又分偃师为二人,亦恐此非。 注②集解徐广曰:“三十五年时。” 注③索隐即司徒招也。一作“苕”也。 招之杀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吴,出奔晋。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 对曰:“陈,颛顼之族。①陈氏得政于齐,乃卒亡。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③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④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⑤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 注①集解服虔曰:“陈祖虞舜,舜出颛顼,故为颛顼之族。” 注②集解贾逵曰:“物莫能两盛。” 注③集解贾逵曰:“幕,舜后虞思也。至于瞽瞍,无闻违天命以废绝者。”郑觽曰:“幕,舜之先也。”骃案国语,贾义为长。索隐按:贾逵以幕为虞思,非也。左传言自幕至瞽瞍,知幕在瞽瞍之前,必非虞思明矣。 注④集解杜预曰:“遂,舜后。盖殷之兴,存舜之后而封遂,言舜德乃至于遂也。”索隐重音持用反。按:杜预以为舜有明德,乃至遂有国,义亦然也。且文云“自幕至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是言舜有明德为天子也。乃云殷封遂,代守之,亦舜德也。按:系本云“陈,舜后”。宋忠云“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祀舜”。 注⑤集解杜预曰:“胡公满,遂之后也。事周武王,赐姓曰妫,封之陈。” 楚灵王灭陈五岁,楚公子□疾弑灵王代立,是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诸侯,乃求故陈悼太子师之子吴,立为陈侯,是为惠公。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① 注①索隐惠公探取哀公死楚,陈灭之后年为元年,故今空籍五岁矣。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十年,陈火。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沉而去。①二十八年,吴王阖闾与子胥败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怀公柳立。 注①索隐系本云“胡,归姓;沈,姬姓”。沈国在汝南平舆,胡亦在汝南。 怀公元年,吴破楚,在郢,召陈侯。陈侯欲往,大夫曰:“吴新得意;楚王虽亡,与陈有故,不可倍。”怀公乃以疾谢吴。四年,吴复召怀公。怀公恐,如吴。 吴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吴。陈乃立怀公之子越,是为愍公。① 注①索隐按左传,愍公名周,是史官记不同。 愍公六年,孔子适陈。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于城父,吴师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时孔子在陈。①十五年,宋灭曹。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败之艾陵,使人召陈侯。 陈侯恐,如吴。楚伐陈。二十一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二十三年,楚之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子綦,袭惠王。叶公攻败白公,白公自杀。 注①索隐按:孔子以鲁定公十四年适陈,当陈愍公之六年,上文说是。此十三年,孔子仍在陈,凡经八年,何其久也? 二十四年,楚惠王复国,以兵北伐,杀陈愍公,遂灭陈而有之。是岁,孔子卒。 □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①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②以奉夏后氏祀。 注①索隐□,国名也,东楼公号谥也。不名者,史先失耳。宋忠曰“□,今陈留雍丘县”。故地理志云雍丘县,故□国,周武王封禹后为东楼公是也。盖周封□而居雍丘,至春秋时□已迁东国,故左氏隐四年传云“莒人伐□,取牟娄”。 牟娄,曹东邑也。僖十四年传云“□迁缘陵”。地理志北海有营陵,淳于公之县。 臣瓒云“即春秋缘陵,淳于公所都之邑”。又州,国名,□后改国曰州而称淳于公,故春秋桓五年经云“州公如曹”,传曰“淳于公如曹”是也。然□后代又称子者,以微小又僻居东夷,故襄二十九年经称“□子来盟”,传曰“书曰子,贱之”是也。 注②集解宋忠曰:“□,今陈留雍丘县也。” 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①娶公。②谋娶公当周厉王时。 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 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③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④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⑤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⑥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弟遂弑隐公自立,是为厘公。厘公十九年卒,子愍公维立。愍公十五年,楚惠王灭陈。十六年,愍公弟阏路弑愍公代立,是为哀公。⑦哀公立十年卒,愍公子敕立,⑧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后陈亡三十四年。 注①集解徐广曰:“谋,一作‘谟"。”索隐注一作“谍”,音牒。 注②索隐娶音子臾反。 注③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索隐系本及谯周并作“惠公”,又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是此系家脱成公一代,故云“弟桓公姑容立”,非也。且成公又见春秋经传,故左传庄二十五年云□成公娶鲁女,有婚姻之好。至僖二十二年卒,始赴而书,左传云成公也,未同盟,故不书名。是□有成公,必当如谯周所说。 注④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 注⑤索隐音盖。□,名。 注⑥索隐一作“郁厘”,谯周云名郁来,盖“郁”“郁”“厘”“来”并声相近,遂不同耳。 注⑦索隐阏音遏。哀公杀兄愍公而立,谥哀。谯周云谥懿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敕,一作‘遫"。” 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陈,至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契之后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齐愍王灭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①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之后,至周武王复封于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后,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②垂、益、夔、龙,其后不知所封,不见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③余乃为显诸侯。滕、薛、驺,夏、殷、周之闲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④ 注①索隐蓼、六,本或作英、六,皆通。然蓼、六皆咎繇之后也。据系本,二国皆偃姓,故春秋文五年左传云楚人灭六,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杜预曰“蓼与六皆咎繇后”。地理志云六,故国,皋陶后,偃姓,为楚所灭。又僖十七年“齐人徐人伐英氏”。杜预又曰“英、六皆皋陶后,国名”。是有英、蓼,实未能详。或者英后改号曰蓼也。 注②索隐秦祖伯翳,解者以翳益,则一人,今言十一人,□伯翳而又别言垂、益,则是二人也。且按舜本纪□十人,无翳而有彭祖,彭祖亦坟典不载,未知太史公意如何,恐多是误。然据秦本纪□翳之功,云“佐舜驯调鸟兽”,与舜典“命益作虞,若予上下草木鸟兽”文同,则为一人必矣,今未详其所由也。 注③索隐舜、禹身为帝王,其稷、契及翳则后代皆为帝王也。 注④索隐滕不知本封,盖轩辕氏子有滕姓,是其祖也。后周封文王子错叔绣于滕,故宋忠云“今沛国公丘是滕国也”。薛,奚仲之后,任姓,盖夏、殷所封,故春秋有滕侯、薛侯。邾,曹姓之国,陆终氏之子会人之后。邾国,今鲁国驺县是也。然三国微小,春秋时亦预会盟,盖史缺无可□列也。 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厉之后,诸侯力攻相并。江、黄、①胡、沉之属,不可胜数,故弗采着于传*(上)**[云]*。 注①索隐按系本,江、黄二国并嬴姓。又地理志江国在汝南安阳县。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历三代。及楚灭陈,而田常得政于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至禹,于周则□,微甚,不足数也。楚惠王灭□,其后越王句践兴。 【索隐述赞】盛德之祀,必及百世。舜、禹余烈,陈、□是继。妫满受封,东楼纂系。阏路篡逆,夏姬淫嬖。二国衰微,或兴或替。前并后虏,皆亡楚惠。 句践勃兴,田和吞噬。蝉联血食,岂其苗裔?2023-08-01 20:37:441
初中语文文言文目不见睫
【解释】:①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②指人容易看见别人,却难看见自己。原文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译文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庄子规劝说:“大王想要讨伐越国,是为什么呢?”楚庄王说:“(越国)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道:“我害怕智慧(就)像眼睛(一样),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自己看见它的睫毛。大王你的军队自从战败给秦、晋(两国后),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军队软弱。庄跻在(我国)境内做了盗贼但是官吏们不能阻止,这是政治混乱。大王(你的国家)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却想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就停止了(讨伐越国的事宜)。所以认识某件事的困难,不在于看见别人(如何),而在于看见自己(如何)。所以说:“(能够)自己看见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谓的明智。”2023-08-01 20:37:511
楚庄王伐陈 译文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求 楚庄王伐陈的译文 选自《吕氏春秋》 解析: 史记卷三十六 陈□世家 第六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①夏后之时,或失或续。②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③得妫满,封之于陈,④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注①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 注②索隐按: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 注③索隐遏父为周陶正。遏父,遂之后。陶正,官名。生满。 注④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 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厘公孝立。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①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 注①正义燮,先牒反。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 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①十年,文公卒,长子桓公鲍立。 注①正义徒何反。 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韂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弑其君隐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①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②是为厉公。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③ 注①索隐陈乱,故再赴其日。正义甲戌、己丑凡十六日。 注②集解谯周曰:“春秋传谓佗即五父,世家与传违。”索隐谯周曰“春秋传谓他即五父,与此违”者,此以他为厉公,太子免弟跃为利公,而左传以厉公名跃。他立未逾年,无谥,故“蔡人杀陈他”。又庄二十二年传云“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则他与五父俱为蔡人所杀,其事不异,是一人明矣。史记既以他为厉公,遂以跃为利公。寻厉利声相近,遂误以他为厉公,五父为别人,是太史公错耳。班固又以厉公跃为桓公弟,又误。 注③集解徐广曰:“班氏云厉公跃者,桓公之弟也。”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①“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②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③非此其身,在其子孙。④若在异国,必姜姓。⑤姜姓,太岳之后。⑥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⑦ 注①集解贾逵曰:“坤下巽上观,坤下干上否,观爻在 *** ,变而之否。” 注②集解杜预曰:“此周易观卦 *** 爻辞也。易之为书,六爻皆有变象,又有互体,圣人随其义而论之。” 注③正义 *** 变,内卦为中国,外卦为异国。 注④正义内卦为身,外卦为子孙。变在外,故知在子孙也。 注⑤正义 *** 变,此爻是辛未,观上体巽,未为羊,巽为女,女乘羊,故为姜。姜,齐姓,故知在齐。 注⑥集解杜预曰:“姜姓之先为尧四岳。” 注⑦正义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杀陈愍公。齐简公,周敬王三十九年被田常杀之。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①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 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 注①集解公羊传曰:“淫于蔡,蔡人杀之。”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强。十七年,周惠王娶陈女为后。 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①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②齐懿仲欲妻陈敬仲,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③有妫之后,将育于姜。④五世其昌,并于正卿。⑤八世之后,莫之与京。”⑥ 注①集解贾逵曰:“羁,寄;旅,客也。” 注②正义周礼云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 注③集解杜预曰:“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也。犹敬仲夫妻有声誉。” 注④集解杜预曰:“妫,陈姓。姜,齐姓。” 注⑤集解服虔曰:“言完后五世与卿并列。” 注⑥集解贾逵曰:“京,大也。”正义按:陈敬仲八代孙,田常之子襄子盘也。 而杜以常为八代者,以桓子无宇生武子开,与厘子乞皆相继事齐,故以常为八代。 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是岁,晋献公杀其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为穆公。穆公五年,齐桓公卒。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是岁,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是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 灵公元年,①楚庄王即位。六年,楚伐陈。十年,陈及楚平。 注①正义谥法云“乱而不损曰灵”。 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于夏姬,①衷其衣以戏于朝。②泄冶谏曰:“君臣 *** ,民何效焉?”灵公以告二子,二子请杀泄冶,公弗禁,遂杀泄冶。③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戏二子曰:“征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④征舒怒。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獜门射杀灵公。⑤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征舒自立为陈侯。征舒,故陈大夫也。 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注①正义列女传云:“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杜预云:“夏姬,郑穆公女,陈大夫御叔之妻。”左传云:“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 注②集解左传曰:“衷其衵服。”谷梁传曰:“或衣其衣,或中其襦。” 注③集解春秋曰:“陈杀其大夫泄冶。” 注④集解杜预曰:“灵公即位十五年,征舒已为卿,年大,无嫌是公子也。盖以夏姬淫放,故谓其子多似以为戏也。” 注⑤集解左传曰:“公出自其獜。” 成公元年冬,楚庄王为夏征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征舒而已。”已诛征舒,因县陈而有之,髃臣毕贺。申叔时使于齐来还,独不贺。①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为贼弑君,故征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于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是为成公。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② 注①集解贾逵曰:“叔时,楚大夫。” 注②索隐谓申叔时之语。正义家语云:“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喟然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时之忠,弗能建其义;非楚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也。"”*(二十)*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 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弑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①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杀。②招卒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③使公子□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 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疾为陈公。 注①索隐按:昭八年经云“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左传“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太子偃师”。今此云两姬,又分偃师为二人,亦恐此非。 注②集解徐广曰:“三十五年时。” 注③索隐即司徒招也。一作“苕”也。 招之杀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吴,出奔晋。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 对曰:“陈,颛顼之族。①陈氏得政于齐,乃卒亡。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③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④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⑤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 注①集解服虔曰:“陈祖虞舜,舜出颛顼,故为颛顼之族。” 注②集解贾逵曰:“物莫能两盛。” 注③集解贾逵曰:“幕,舜后虞思也。至于瞽瞍,无闻违天命以废绝者。”郑觽曰:“幕,舜之先也。”骃案国语,贾义为长。索隐按:贾逵以幕为虞思,非也。左传言自幕至瞽瞍,知幕在瞽瞍之前,必非虞思明矣。 注④集解杜预曰:“遂,舜后。盖殷之兴,存舜之后而封遂,言舜德乃至于遂也。”索隐重音持用反。按:杜预以为舜有明德,乃至遂有国,义亦然也。且文云“自幕至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是言舜有明德为天子也。乃云殷封遂,代守之,亦舜德也。按:系本云“陈,舜后”。宋忠云“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祀舜”。 注⑤集解杜预曰:“胡公满,遂之后也。事周武王,赐姓曰妫,封之陈。” 楚灵王灭陈五岁,楚公子□疾弑灵王代立,是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诸侯,乃求故陈悼太子师之子吴,立为陈侯,是为惠公。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① 注①索隐惠公探取哀公死楚,陈灭之后年为元年,故今空籍五岁矣。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十年,陈火。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沉而去。①二十八年,吴王阖闾与子胥败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怀公柳立。 注①索隐系本云“胡,归姓;沈,姬姓”。沈国在汝南平舆,胡亦在汝南。 怀公元年,吴破楚,在郢,召陈侯。陈侯欲往,大夫曰:“吴新得意;楚王虽亡,与陈有故,不可倍。”怀公乃以疾谢吴。四年,吴复召怀公。怀公恐,如吴。 吴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吴。陈乃立怀公之子越,是为愍公。① 注①索隐按左传,愍公名周,是史官记不同。 愍公六年,孔子适陈。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于城父,吴师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时孔子在陈。①十五年,宋灭曹。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败之艾陵,使人召陈侯。 陈侯恐,如吴。楚伐陈。二十一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二十三年,楚之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子綦,袭惠王。叶公攻败白公,白公自杀。 注①索隐按:孔子以鲁定公十四年适陈,当陈愍公之六年,上文说是。此十三年,孔子仍在陈,凡经八年,何其久也? 二十四年,楚惠王复国,以兵北伐,杀陈愍公,遂灭陈而有之。是岁,孔子卒。 □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①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②以奉夏后氏祀。 注①索隐□,国名也,东楼公号谥也。不名者,史先失耳。宋忠曰“□,今陈留雍丘县”。故地理志云雍丘县,故□国,周武王封禹后为东楼公是也。盖周封□而居雍丘,至春秋时□已迁东国,故左氏隐四年传云“莒人伐□,取牟娄”。 牟娄,曹东邑也。僖十四年传云“□迁缘陵”。地理志北海有营陵,淳于公之县。 臣瓒云“即春秋缘陵,淳于公所都之邑”。又州,国名,□后改国曰州而称淳于公,故春秋桓五年经云“州公如曹”,传曰“淳于公如曹”是也。然□后代又称子者,以微小又僻居东夷,故襄二十九年经称“□子来盟”,传曰“书曰子,贱之”是也。 注②集解宋忠曰:“□,今陈留雍丘县也。” 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①娶公。②谋娶公当周厉王时。 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 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③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④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⑤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⑥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弟遂弑隐公自立,是为厘公。厘公十九年卒,子愍公维立。愍公十五年,楚惠王灭陈。十六年,愍公弟阏路弑愍公代立,是为哀公。⑦哀公立十年卒,愍公子敕立,⑧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后陈亡三十四年。 注①集解徐广曰:“谋,一作‘谟"。”索隐注一作“谍”,音牒。 注②索隐娶音子臾反。 注③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索隐系本及谯周并作“惠公”,又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是此系家脱成公一代,故云“弟桓公姑容立”,非也。且成公又见春秋经传,故左传庄二十五年云□成公娶鲁女,有婚姻之好。至僖二十二年卒,始赴而书,左传云成公也,未同盟,故不书名。是□有成公,必当如谯周所说。 注④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 注⑤索隐音盖。□,名。 注⑥索隐一作“郁厘”,谯周云名郁来,盖“郁”“郁”“厘”“来”并声相近,遂不同耳。 注⑦索隐阏音遏。哀公杀兄愍公而立,谥哀。谯周云谥懿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敕,一作‘遫"。” 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陈,至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契之后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齐愍王灭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①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之后,至周武王复封于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后,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②垂、益、夔、龙,其后不知所封,不见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③余乃为显诸侯。滕、薛、驺,夏、殷、周之闲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④ 注①索隐蓼、六,本或作英、六,皆通。然蓼、六皆咎繇之后也。据系本,二国皆偃姓,故春秋文五年左传云楚人灭六,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杜预曰“蓼与六皆咎繇后”。地理志云六,故国,皋陶后,偃姓,为楚所灭。又僖十七年“齐人徐人伐英氏”。杜预又曰“英、六皆皋陶后,国名”。是有英、蓼,实未能详。或者英后改号曰蓼也。 注②索隐秦祖伯翳,解者以翳益,则一人,今言十一人,□伯翳而又别言垂、益,则是二人也。且按舜本纪□十人,无翳而有彭祖,彭祖亦坟典不载,未知太史公意如何,恐多是误。然据秦本纪□翳之功,云“佐舜驯调鸟兽”,与舜典“命益作虞,若予上下草木鸟兽”文同,则为一人必矣,今未详其所由也。 注③索隐舜、禹身为帝王,其稷、契及翳则后代皆为帝王也。 注④索隐滕不知本封,盖轩辕氏子有滕姓,是其祖也。后周封文王子错叔绣于滕,故宋忠云“今沛国公丘是滕国也”。薛,奚仲之后,任姓,盖夏、殷所封,故春秋有滕侯、薛侯。邾,曹姓之国,陆终氏之子会人之后。邾国,今鲁国驺县是也。然三国微小,春秋时亦预会盟,盖史缺无可□列也。 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厉之后,诸侯力攻相并。江、黄、①胡、沉之属,不可胜数,故弗采着于传*(上)**[云]*。 注①索隐按系本,江、黄二国并嬴姓。又地理志江国在汝南安阳县。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历三代。及楚灭陈,而田常得政于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至禹,于周则□,微甚,不足数也。楚惠王灭□,其后越王句践兴。 【索隐述赞】盛德之祀,必及百世。舜、禹余烈,陈、□是继。妫满受封,东楼纂系。阏路篡逆,夏姬淫嬖。二国衰微,或兴或替。前并后虏,皆亡楚惠。 句践勃兴,田和吞噬。蝉联血食,岂其苗裔?2023-08-01 20:38:001
陈可伐吗?
楚庄王欲伐陈【原文】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吕氏春秋》(吕不韦编写)【译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2023-08-01 20:38:071
楚庄王欲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
使者看到了陈国城高沟深,粮储多,人民没有反抗的表面现象,认为陈国不能打,而楚庄王却认为陈国是个小国,却城高沟深,粮储众多,一定是耗尽民力才做到的,这样的国家可以攻打,两者一个只看到表面,一个则通过表面看到本质2023-08-01 20:38:155
庄王伐陈翻译
原文: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译文:荆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城墙十分高,沟很深,储备非常充足。”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那陈国,是一个小国,但储备多,赋税严重,国民最埋怨的事情。城墙高,沟深,那是百姓的力气。起兵攻打它,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了,后来夺取了陈国。2023-08-01 20:3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