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dim
-
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
第一句应该从字面就可以理解的,主要的是第2句,解释为: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下面,「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最好不要碰,碰到它会触电,但是它闪一下就没有了。
应作如是观的意思也非常明了,也就是常说的如如不动!要达到内心平静。
希望帮到你。。。。。
如梦如幻泡影露电亦如是啥意思?
以梦、幻、泡、影、露、电等来比喻世间的一切法皆是无常,是有名的《金刚经》六如偈,这段经文告诫人们不要妄想执著,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要拿得起放得下。出处:这句话出自《金刚经》。释义:一切因缘的产生的生灭现象与法则,如做梦一样,梦境里一切空洞虚假,如幻术一样,实际是技法作用在示现,如气泡一样,空无自性,并无永恒实体,又如水中倒影,看得见摸不着,也如朝露,日升消散,日落聚集,亦如闪电一样,稍现即灭,生生灭灭均无常态。原文释义:(1)原文是有9喻的,而鸠摩罗什的金刚经只有6喻。九喻分别为,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2)这里面前三喻是从造业之因的角度说,中间三喻是从业报之果的角度说,最后三喻是从三世的时间角度说。(3)星代表凡夫因为无明其智慧如同星光一样微弱,无法和日月同辉,翳代表凡夫因为我执如同带有病眼一样会见到无中生有的空花,灯代表凡夫因为贪爱而不断轮回如同为燃灯增添燃料而让灯火不断燃烧。幻是指业报之器界如幻,露是指业报之色身如露,泡是指业报之所受如泡。梦是指过去生如梦,电是指今生如电,云是指乌云,藏有雨水,是指未来生如同乌云,藏有所造业因。2023-07-28 18:12:211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当体即空。出自哪里?
这是《金刚经》中的一首偈子。字面意思: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不永恒的存在。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应当这样去体会、观察、了解这个世界。深层次意思: 一切人、事、物、境界等等都是法。凡是有生有灭的法,都是有为法。比如人有生、死、病、老,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乃至星球有成、住、坏、空。你找不到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接下来佛连用梦境、幻术、水泡、影子、露水、闪电这六种我们熟悉的事物来形容有为法,告诉我们应该像看这六种事物一样来看待世间的一切。常常这样观想,看破真相,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执著,放下有为法,才能证得无为法,最终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回归到自己的佛性,圆满成佛,方才究竟《般若经》的规模相当庞大,其确切的数量无法确定。从时间上看,《般若经》从《原始般若》而演进为《下品般若》、《中品般若》、《上品般若》;这不但是般若法门的开展过程,也可以表示初期大乘佛教的发展情形。玄奘所搜集并编纂而成的《大般若经》,总共“十六会”。开头五会是“根本般若”,其余归为“杂般若”。根本五会中,第一会最详,有十万颂(汉译四百卷,接近四百万宇);第二会二万五千颂;第三会一万八千颂;第四会一万颂;第五会八千颂。从《大般若经》来看,一般认为根本五会是由小本(略)发展为大本(详)。以中国翻译史看,首译大乘经的支娄迦谶译出三十品《道行般若经》(小品),相当於五会中第四会;一百年后西晋译的《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品)相当於五会中第二会;而初会到玄奘编纂《大般若经》时才有。此翻译情况也可作为推断它们先后次序的一种根据。“杂般若”中的《金刚经》位於第九会,分量最小,只三百颂。《金刚经》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故也被视为般若的略本。扩展资料:西藏译的《金刚经》注释远比汉译为少。相当於《无著颂》的部分收录在北京版藏经,但作者和译者皆不详。本经未收录於德格版(东北目录),又北京版亦非收录於般若部,而收於杂部之中。汉译的《无著颂》注释《世亲释论》有二种,而西藏译则毫无流传。三卷本《世亲释论》收录於德格版大藏经,其末尾附记世亲造。本书只见於德格版而未数入北京版与奈塘版中。至於《金刚经》注释,有莲花戒的Hphags pases rab kyi pha rol tu phyin pa rdo rje gcod pahi rgya cher hgrel pa。仅传於西藏。对於《世亲释论》的立七句义,莲花戒则分为五句义,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莲花戒本是中观依自起派的学者,同时也是中观瑜伽综合的学者。除了对般若系经典存有注释外,另有中观派与瑜伽行派的注释,欲藉此调和两派的思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刚经2023-07-28 18:12:281
“所见所感,皆如梦如幻如泡影”是什么意思?
“所见所感,皆如梦如幻如泡影”直译是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事情,都像梦境,像幻觉像泡影一样不真实。“所见所感,皆如梦如幻如泡影。”深意是:在人世间见到的人与事,深有感触。世事无常一切万物似乎像一场华丽的梦,梦醒无踪,像是彩虹下缤纷美丽的气泡,唯美而易碎。说明美丽好的人与事如梦如幻,难以长存,唯有珍惜此刻拥有。2023-07-28 18:12:443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的上联是什么?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的上联是:一切有如法。1、出处:《金刚经》偈语:"一切有如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故亭取名"六如亭"。——王朝云2、诗人:字子霞,浙江杭州人,为北宋大文豪苏轼侍妾。宋绍圣元年(1094年)随苏轼谪惠。苏轼《荐朝云疏》记,朝云"一生辛苦,万里追随"。朝云来惠后的第三年因染瘟疫去世,时年34岁。苏轼将她葬于西湖孤山,并亲撰墓志铭。孤山栖禅寺和尚在墓前筑一座纪念亭。因朝云生前学佛,临终诵《金刚经》偈语:"一切有如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故亭取名"六如亭"。3、引申:王朝云墓 位于惠州市西湖孤山东麓。墓前有石雕墙,上镶3通石刻:"王朝云墓志铭",苏轼撰文,伊秉绶书刻。"舟过六如亭"线雕,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绘。王朝云墓后有"东坡纪念馆"。 1984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4、其地址:位于惠州市西湖孤山东麓。墓前有石雕墙,上镶3通石刻:"王朝云墓志铭",苏轼撰文,伊秉绶书刻。"舟过六如亭"线雕,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绘。王朝云墓后有"东坡纪念馆"。朝云墓与六如亭历代都有维修。清嘉庆六年(1801年)惠州知府伊秉绶重修朝云墓时,为墓撰写了碑文,1984 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又重修朝云墓,现存的六如亭为民国35年(1946年)重建。2023-07-28 18:12:591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意思?
“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的一首四字偈语,是鸠摩罗什译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看到的世界万物,(其实万物也不能算是万物,姑且名叫万物),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只是在你脑中的映射,只是你认为是那样的。一切有为的法(直指传念经书、造拜画像、造拜雕像、烧香拜佛等布施之为),如同梦幻和泡影,如同露珠和闪电很快就消逝,应该保持这样的正确观念。南怀瑾讲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金刚经有好几个四句的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共有两三处地方。所以有人提出来,金刚经中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个四句偈?那四句都不是!这四句偈,离经而说是指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假如一定要以偈子来讲,非要把它确定是那四句不可的话,你就要注意金刚经所说的:不生法相,无所住。非要认定一个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说都不是。这才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才能讲四句偈。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电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年轻的时候学佛,经常拿芭蕉来比,我说芭蕉怎么样?「雨打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这是古人的一首诗,描写一个教书的人,追求一位小姐,这位小姐窗前种了芭蕉,这个教书的就在芭蕉叶上提诗说:「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风吹芭蕉叶的声音,煞煞煞……吵得他睡不著,实际上,他是在想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懂了,拿起笔也在芭蕉叶上答覆他:「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是你自己心里作鬼太无聊,这个答覆是对不住,拒绝往来。我们说芭蕉,难道佛也晓得这个故事吗?不是的,这是中国后来的文学,砍了一颗芭蕉,发现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话,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来很好看,中间没有东西。所以这十个譬喻梦幻泡影等都是讲空,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扩展资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本经文义次第的艰深为古印度学者所公认,如无著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龙树所示《般若经》的“两番嘱累”,《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即宣说“般若道”,“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本经侧重广观万法(《心经》则侧重观身心五蕴),阐扬发菩提心,行无我的大乘菩萨道;彻始彻终归宗於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以此明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偈语,佛经中的唱词Budhist"s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因为多为四句组成,兼具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朗朗上口,尽管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与佛经相提并论的典故。偈语是佛法之本,佛经是树干与青柯,偈语是果实与花朵。因为每首偈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成为僧人顿悟的美谈。著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惠能大师《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参考链接:偈语 (词语)-百度百科金刚经(佛典)-百度百科2023-07-28 18:13:06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偈子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出自《来金刚经》的末尾。原句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自,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理解《金刚经》的这四句话简单百的说就是:一切有的度东西,都如梦如幻,如水中的气泡,如镜中的影子,问如早晨的露水,太阳出来后就会消失;如同闪电一般,瞬息即逝,对于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看待!2023-07-28 18:13:261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是什么?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像梦幻一样空虚,如泡沫中的影子一样无常,像露珠一样短暂,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应该按照这样的看法来观看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出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全文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是什么一切有为法是佛学术语,包含一切事物、物质、意识、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一切有为法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于现实世界不应执著或留恋。2023-07-28 18:13:331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其中一切有为法,泛指一切有作为、有造作的因缘所生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有为法是无常之法。“作如是观”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uò rú shì guān,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这是佛学术语,出自于《金刚经》(鸠摩罗什译)偈子。扩展资料《金刚经》的译本主要有三种,其中通行的版本为鸠摩罗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还有玄奘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及义净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是梵文音译,意指“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波罗蜜”意指“到彼岸”。佛常以“筏喻”来直观说明修行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修行就像乘木筏渡河一样,离开此岸的世俗世界,到达彼岸的菩提妙境。一旦到达,那么木筏就当舍去。2023-07-28 18:13:544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金刚经2023-07-28 18:14:374
如梦如幻泡影露梦电思有无之相如露亦如电是什么意思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偈诵的解释! 因一切有为事相,皆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影、露、电然,似有似无,应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梦、幻、泡、影、露、电观.知其当体即空,不生贪著,乃能不取也. 如上所说,本科大旨已明,兹再详细说之. 当知如如不动,是真实性.亦即所谓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前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今不令观无为法如如不动之真性,而令观有为法缘生无实之幻相,何也?此我世尊深知凡夫之病,特为巧开方便也.此中有二要义: (一)凡夫之所以为凡夫者,无他.背觉合尘,向外驰求耳.何故向外驰求?无他.分别幻相,贪著幻相耳.何故分别贪著?无他.误认一切有为法为真实耳.由是之故,愈迷愈深,不肯回头,永被轮转矣.故今入门初步,先须令其深观一切有为之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莫非虚假,一切皆空,到底一无所得.所得,唯一苦味而已.且其苦无穷,说亦说不出.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是也.果能常作如是观,洞明皆空之理.庶几不再受骗,而能死心蹋地回光返照乎!此所以欲观无为之真性,应先观有为之幻相也.此第一要义,必应了知者. (二)一切凡夫性光,早被无明隐覆.有如一轮杲日,尽被乌云遮盖.光明全暗.太阳看不见了.此亦如是.妄念纷动,未曾暂停.今欲观之,而能观所观,莫非无明妄识.何能观见本性?此与满天黑云看不见日光,看来看去,无非昏扰扰相,是一个道理.故圆觉经曰:“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轮回者,生灭之意.寂者,无声.谓真如非可以言诠也;灭者,无形.谓真如非可以相显也.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曰大.体备万德,用赅万有,曰海.如来大寂灭海,即谓如如不动之本性也.可怜凡夫,全是生灭心.即发心作观,亦是生灭见.今欲以此生灭心,生灭见,观不生灭之圆觉性海,全然反背.故曰不能至.不能至者,言其南辕北辙也. 然则修圆觉者,欲觉照如如不动之性,岂非竟无下手处乎?我世尊大慈,今语之曰:勿忧,有妙法在.其法云何?宜观诸法缘生,自有入处矣.此意,无异曰:初不必强息妄念.虽欲息之,亦不可得也. 但当向有造作,有对待之一切有为法上,观察其变化无常,如同梦幻泡影露电一样.使此心洞明一切诸法,不过缘会时,现有生起之幻相耳.实则生即无生.从此可知,表面虽万象森罗,而其底里,全然乌有.时时处处,如是观察觉照,便有不可思议功德. 何谓功德不可思议?当知观诸法缘生之理,若领会得一切法当体是空,便能契入诸法空相.相空则性自显.何以故?有相,则诸法千差万别,相空,则诸法一如故.诸法一如,即是性光显现故.性光显现,即是无明已明故.虽无明未必遽断,未必遽与如如不动冥合,而智理冥合,实基于此.何以故?妄念从此日薄故.对境遇缘,不易为其所转故.由是言之.观诸法缘生,无异观诸法空相.观诸法空相,无异观如如不动也.换言之.观生灭之有为法,如梦如幻.便不知不觉引入不生不灭之无为法矣.功德何可思议哉!此第二要义,为吾人更应了知者. 合上说两重要义,可见作如是观,譬如用起重机,四两可以提千斤,毫不吃力.轻轻巧巧,拨云雾而见青天.真善巧方便也. 一部甚深经典,归到极平淡,极切近,四句偈中.一切众生,无论利钝,皆可随顺而入.此之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此之谓真实义. 此与序分所序穿衣吃饭等事,同一趣味.皆是指示道不远人,即在寻常日用中.须于寻常日用中,看得透,把得定.成佛、成菩萨,便在里许.所有自度度他等行愿,乃至礼佛诵经诸事,当视同寻常日用,造次颠沛弗离.而又行所无事.庶乎其近道矣! 故得此四句偈,不但全经在握,一切佛法在握,而成佛、成菩萨,亦在握矣.所谓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者.今乃知诸佛及法,皆从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是如是梦幻泡影露电等观出耳. 佛经中所说有为法之譬喻甚多.梦幻等喻之外,如乾闼婆城、水月、树橛、绳蛇、空花、兔角、龟毛、等等.其大旨,无非显示万法皆空之理.警告凡夫,不可认以为实.以破其分别执著,引令出迷耳.魏译金刚经,其喻有九.曰: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秦译则约之为六.多少虽殊,理则一也. 人人皆知水中之泡,极其脆薄,最易坏灭.殊不知世界亦然.勿谓江山千古也.虽整个世界,未遽坏灭.然而陵谷山丘,桑田沧海,时起变化.足证时时在成坏中.此年事稍多者,所常经验之事.原非理想之谈. 且楞严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有漏微尘国,有漏,明其必坏.微尘,明其其细已甚也.三有,谓三界也.此段经文,是说晦昧之虚空,在大圆觉海中,如海上之一泡.沤,即泡也.而微尘国土,更是依附海泡之物.泡若灭时,且无晦昧之虚空,何况三界耶!一切学人,常当观照此理.所认之虚空,尚是晦昧的昏扰扰相.尚且渺小如泡.何况世界,何况此身,何足算哉.岂可遗弃包含虚空,囊括三界之真实圆明性海.而认一渺小脆薄,成坏无常之浮沤乎. 至于影者,望之似有,考实则无.此身亦然,虚妄现有,考实则无.譬如镜中人影,因照则现.肥瘦长短,纤毫不爽.此身亦然,因心造业,循业而现.寿夭好丑,因果难逃.南岳思大师曰:净心如镜,凡圣如像.此明身之可见,因净心本具见性.犹如像之可见,因明镜本具照性.岂可因其可见,遂误认为实有!且净心之见性中,本无此身.不过见性发现之影耳.亦犹明镜之照性中,本无此像.不过照性发现之影耳.以上所说,犹是以幻身望于净心,明其为净心所现之影.若约幻身当体说之,亦复如影.何以故?除五蕴外,了不可得故.而且五蕴中之色,即是四大.四大既如浮沤.其余受想行识四蕴,又莫非虚妄.(名曰妄想,故是虚妄.)然则即五蕴本身,已了不可得矣.何况五蕴假合之幻身,其为似有实无可知.了不可得者,言其有即非有也.正如影然,但昡惑人眼耳.其实本空也. 一切凡夫所最执著以为实有者.识心、世界,及其自身也.今一一破其惑曰:识心如幻,(前言世间即是戏场,一切众生即是戏埸中脚色,莫非识心业缘之所变现,故曰如幻.)世界如泡,此身如影.身、心、世界,尚且虚妄非实.则其余一切有为法相可知矣.然而迷途众生,虽知身心世界非实.或犹因循怠忽,不能勤作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之观.因又警策之曰:如露如电.露则日出而晞,留不多时.电则旋生旋灭,刹那而过.所谓生命在呼吸间.当加紧用功,如救头然也.合此如幻等五喻观之.即是观于万事如梦,有即非有.故曰:如幻等五观,是别.如梦观,是总. 观此六喻,虽是观诸法空相.即是观如如之性.以性相本来融通故也.故观缘生,即可契入如如不动.故无为法性,从观有为法相如梦幻入手,便是两边不著,合乎中道.此义前已详谈. 今再以三性三无性说之六喻中随拈一喻,皆可明三性三无性之理.兹且约总喻如梦说.余可例知. 三性三无性,见于楞伽经,及法相宗各经论.此为相宗精要之义.佛说法相,原为明此.若不知注重,但向琐细处剖晰.虽将一切法相,剖之极详.未免入海算沙,失其所宗.当知三性三无性之义,学性宗者,亦应通晓.因此义贯通性相.若知此义,则于缘起性空,更能彻了.修持观行,更易得力.盖上来所说如梦观,尚是总观大旨.若依三性三无性之理观之,则更入深微矣. 何谓三性?(一)遍计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遍计执者,谓普遍计较执著也.即性宗常说之分别、执著、攀缘、无明、妄心、妄想等.性宗亦谓之分别性.此是妄想,云何称之为性耶?意在明其虽是无明妄想,然为真心之所变现,非离真实性而别有也.但相宗名为遍计执性,是单约凡位说;性宗名曰分别性,则兼约凡圣说.圣位之分别性,是明其应缘示现,对机说法,丝毫不爽.似有分别,盖约众生边望之云然耳,非谓圣位尚起念分别也.当如是知. 总而言之.一部金刚般若,无住妙旨,全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上.而欲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全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上.一切学人,当从此观,随顺而入.此观,正是金刚慧剑,无坚不摧,无无明烦恼而不破也.故应如是演说,如是受持.永永流通此绍隆佛种之无上大法也2023-07-28 18:14:44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出自《金刚经》的末尾。原句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理解《金刚经百》的这四句话简单的说就是:一切有的东西,都如梦如幻度,如水中的气泡,如镜中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知太阳出来后就会消失;如同闪电一般,瞬息即逝,对于一切事物,道都是这样看待! 希望帮到你2023-07-28 18:14:51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是什么意思?
"有为法"中的"法"是指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有为"是指由因缘(条件)构成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都会消散)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象梦幻泡影,好象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2023-07-28 18:15:025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很简单。 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这一句你一看就能明白。这句就是形容有为法就像电光泡影一样。应做如是观,这一句你也一看就懂,白话翻译就是应该如此来看。那么你不懂的应该就是“一切有为法里”的“有为法”指什么。“有为法”就是指所有有形象的,有实体的,能看得到摸得着闻得到等这些。在这个世界里所有你能接触到的事物都是有为法,都是有实体的。我对有为法的解释不完整,你可以百度查“有为法”指什么,就像你知道1和0,但是你能接触到的都是1,你问0是什么,这个我很难解释。他只是一个名词。用一种概念来描述 “有为法”,所有有一定时间寿命的,会坏灭的,都是有为法。地球是的,因为几十万亿年后可能发生大爆炸而不复存在。山川河流也是,可能地壳运动挤压山脉会坍塌断裂,河流会干涸。更别说房屋桌椅板凳了。当然人也是,100年内就能看到他从小到老,从生到死的变化。这些都是空的,因为只在世界里存在一段时间,这就是有为法。 最后一个总结,全部完整的字面意思就是:所有的有为法,都像电光泡影,像梦幻泡影一样。对待和看待有为法时,都应该如此想。 也就是说对待那些在时间和空间里只存在一段时间的事物,要有“局外人”一样的冷静的觉观。可以投入进去,但不要迷失了自己。因为人整个生命阶段里拥有过的东西都是暂时占用,出生时什么都没有,死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把我们经历的一切当成一场梦里的游戏。“无为而无所不为”!明白这个意思就好了。 不过佛经里包含的意思远远不是我一个凡夫俗子能全领悟的,他的含义甚广,只有佛能明白。我只是用我理解的方式分享给你。 金刚经里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我们经历的一切事物,要把这些都观空,但又不是消极的空,不是断灭空。一般看了金刚经后落入空里的修行者是要再看一部圆觉经的。因为佛法走是中道,理解佛经的含义能让我们很幸福的活好这一生。2023-07-28 18:15:17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谁可以帮我解释下这句佛语?
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 第一句应该从字面就可以理解的,主要的是第2句,解释为: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下面,「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最好不要碰,碰到它会触电,但是它闪一下就没有了。 应作如是观的意思也非常明了,也就是常说的如如不动!要达到内心平静。2023-07-28 18:15:251
“一切有为法 有如梦幻泡影 如梦亦如幻 如露亦如电 当作如是观”怎么解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梦幻泡影、露、电,皆为虚而不实之相,因缘和合,缘起缘灭,瞬息即逝,以之喻娑婆世间一切因缘而生、因缘而作之有为法,甚为贴切。所谓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如是如是。 故而识者,不可耽于声色幻影,而造作无数业因,因因循环,轮转三界,不得出离。当奋迅勇猛、精进不懈,趋入菩提大道,证悟无生正法。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梦指的是非真实的存在,幻是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假相,泡、影也是如此。 如露亦如电 露是一个相继相,我们人的生命是由很多的片断组成,比如电影每秒钟24格,我们看起来好像是连贯的,实际上是很多个画面组成的,我们人也是这样,我们都会变老,其实,我们也是时时刻刻的都在变老,只是这个过程我们见到是连续的,而实际上也是一个一个片段组成的。 电说的是闪电,是一个生灭相,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生有灭,是无常的,还有一个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无数个生灭的片断组成的! 应作如是观 是说我们应该如此的观想,有这种正确的观念~! 个人见解,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2023-07-28 18:15:471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那里面的话,原文是什么?
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第一句应该从字面就可以理解的,主要的是第2句,解释为: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下面,「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最好不要碰,碰到它会触电,但是它闪一下就没有了。应作如是观的意思也非常明了,也就是常说的如如不动!要达到内心平静。希望帮到你。。。。。2023-07-28 18:15:552
“一切有为法 有如梦幻泡影 如梦亦如幻 如露亦如电 当作如是观”怎么解释?
这句话出自《金刚经》,要理解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有为法和无为法.有因缘造作之法,叫做“有为法”,无因缘造作之法,即叫做“无为法”.这样说可能还是不容易理解,我就说说我自己的理解吧,有为法是因缘造作而成,其中有着因果缘法,是因外界条件而形成的一种存在,形成事物的因缘造作的条件消失了,有为法就会跟着不存在了.而无为法就是无因缘造作的理法,也就是无生灭变化而寂然常住之法,是永恒存在的真理,不因为其他事物的变化而消失,如庄子所说的无所待. “一切有为法 有如梦幻泡影 如梦亦如幻 如露亦如电 当作如是观”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切因缘造作的事物,现象都如梦幻泡影般的虚幻不真实,也是不能长存的真理.我们应作如是观.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神马都是浮云,不要太在意了. 姑妄言之,个人意见!2023-07-28 18:16:051
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什么意思
这四句偈,我们听过《金刚经》的人,都应该常常念的。“一切有为法”:甚么叫“有为法”?“有为法”,甚么都是有为法;你说甚么不是有为法?你吃饭是有为法,穿衣服是有为法,你行住坐卧,这都是有为法。这是往外边讲。你做你的生意是有为法,你一切一切的行动是有为法,这都是有为法;这个有为法,这是外边的。我们所讲的这个“有为法”呢,五蕴--色受想行识,这是有为法;四大--地水火风,这有为法;六根、六尘,这有为法。十二入,又叫十二处,这是有为法。十八界,这都是有为法。这“一切有为法”,就包括这所有的一切法;一切有为法都包括在内。一切有为法像甚么似的呢?这说得明明白白,“如梦幻泡影”,像这四种;又,“如露亦如电”,这六种。“应作如是观”:这一切有为法,都应该有这六种的想法。 你们各位,现在告诉我,甚么叫梦?我对这个梦,是不太清楚的。你们做过梦的人,和没有做过梦的人告诉我,甚么叫梦? Everybody understands what is dreaming? Talk to me. 甚么叫 dreaming (梦) ? What is called dreaming? 弟子: …… 。 上人:嗯?甚么叫梦?有没有人讲啊? 弟子: Maya, mother of Buddha. 上人: Quickly talk to me. 他说甚么? 弟子: …… 就是像那个佛的母亲, Maya (音)那种化来化去的。 上人:玛雅?嘿,玛雅就是果进,啊! … 。 弟子: Dream was you see things that when you were awaken, you realize were not there. You know you didn"t actually. 翻译者:做梦就是所见的东西啊,是醒了以后才知道那个所见的是不存在的。 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怎么叫梦。我们要知道甚么叫梦啊,就不梦了!这个梦,我们人生就是梦;不要说做梦的时候是梦,有的人哪,昨天晚间,那个 Lancaster 说是啊,前生是怎么回事,他想不起来了。我们在梦里边,做梦的时候,醒的事情我们想起来想不起来呀?也一样想不起来。我们在梦中,在醒著的时候所行所作都想不起来了,我们前生的事情,所以就想不起来了。为甚么呢?我们前生那个事情啊,又走到今生这个梦里边来了。所以走到今生这个梦里边,把前生那个梦的事,所做的梦,怎么会想起来呢?! “梦”,我再给你讲一讲这个梦。有一个人做个梦。做个梦啊,也发了财了,也当了官了,哦!甚至于将要做国王了。这时候来一个人,告诉他,说是,你呀,先生!你现在是正在做梦呢!这一个做梦发财、当官,将要做总统、国王这个人不相信!我现在都是实实在在的,又发财又当官,又要做总统,又要做国王,你怎么说我做梦呢?这岂有此理!等他这个梦醒了,没有人告诉他,他自己也知道了,哦!原来我这个发财、当官、做总统、做国王,这是在梦中做的。那么他知道了;知道这个,没有人告诉,他也知道了。 就好像,我们人生好像做梦似的。我现在对你讲,说,这是做梦呢!嘿!实实在在就在这儿摆著的事情,你怎么说是做梦呢?这真是骗人呢!等到修行成了,这个梦醒了,不需要有人告诉他,他也知道,哦!原来我以前所行所做,所有的经过;我又做过某某地方的长官,又做过某某的国王,又做过总统,又做过这个外交部长啊,国务卿之类的。哦!原来这都是做梦哪!这个,但是他还想这个梦的回忆。说,这个梦真是一个甜蜜的梦!可是,再想到这个梦里边又不容易了。我们等到开悟了,知道我们所行所做都是梦了。为甚么现在我告诉你是梦,你还不相信?就因为你这个梦还没觉悟呢!你要觉悟这是梦了,那时候,你就说,对的,这是梦!那么这是个梦。 “幻”,甚么叫幻?幻是虚幻,就像那幻术师似的。他念一个咒,水里就生出一棵莲花。本来这水里没有鱼,他念一个咒就有了鱼了。本来这是一盆火,他在这个火里头栽一朵莲花,生出来了。他有这种神通妙用。其实,这都叫幻术,幻妄不实的。你看著,是好像有,那么你往真了研究,没有了。这就是,在这个小孩子,那个愚痴的人一看,哦!这有一条鱼--他不知道这个鱼是假的。这火里有一棵莲花--他不知道这个莲花,也是虚妄的,是一种幻术变成的。那个大人,一看,哦!这是耍戏法呢。耍戏法就是耍魔术的,魔术啊,原来这不是真的。所以大人才能知道,小孩子就不知道。 佛法,你这个明白的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幻的,这个世界也是虚幻的,也是这个因缘和合而成的;那么不明白佛法的,就等于小孩子一样,就等于那些个愚痴人一样。不明白佛法的人,的确是愚痴,的确是小孩子。我这不是轻看人。那么他就认为这都是实在的--发财也是真的,哦!当官也是真的。其实,都是一个,发财也是这个人,受穷也是这个人,没有甚么分别的。你要是明白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就不会被它所迷,不会执著这个虚幻不实的境界了。 如泡,那个“泡”,也是虚而不实的。如影,这个“影”,是随著人而有的这个影。有形,然后有影;这个形是实体,这个影是个虚的。那么再往深了一层讲,就连这个形也都是虚的,并不是个实有的。你不信?那你不信,你就执著你这个形,你就保持你这个形,看它死不死? “如露亦如电”:就好像那个露水似的。露水,一早起,你看著是有露水,太阳一出来,一照就没有了。“电”:电光石火也是不常的。“应作如是观”:应该像这样子来看法。你要能这样的看法,哦!天空地阔。你那心量,有天那么大,有虚空那么广泛,无拘无束,无挂无碍;无挂碍就无有恐怖。你为甚么怕?怕的是甚么?我怎么不怕?我生来我就甚么都不怕。我告诉你,无论是死人,是活人,是妖精,是甚么鬼怪,甚么我都不怕的。甚至于老虎、狮子,你放这一个老虎,我敢把它毛给拔下来。你试一试!为甚么呢?我就因为无挂碍,我无所挂碍,怎么样都可以。所以我去年就对你们讲,我是 Everything OK 。为甚么能这样子?就是一切都是像如露如电,如梦如幻泡影了嘛!那么你还挂碍甚么?无挂碍,所以就无有恐怖。 今天果宁对我讲,说是大家又想请法,请讲这个《心经》。这是《心经》;讲《心经》最好了。所以我不等你们请,我就答应了,说:“好,我一定给你们讲。”那么这个讲《心经》。《心经》上就说,无挂碍,甚么也不挂,甚么也不碍,所以就无有恐怖了;无有恐怖才能远离巅倒呢!远离颠倒,也就远离梦想了。所以我说,我不怕老虎。不是说,我口头上讲不怕老虎。你就老虎,你不信?你要有办法,你拿一只老虎来,我就可以和这个老虎在一起来打坐!参禅! ——作者:宣化上人 时间:2007/3/10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旧金山佛教讲堂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2023-07-28 18:16:171
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是什么意思?
不会增加、不会减少、不会生村、不会消灭、不会有污垢、不会不干净. 像做梦一般、像梦幻一般、像泡沫一样、像倒影一般、像露水一般、像雷电一般.2023-07-28 18:16:261
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什么意思
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不永恒的存在。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应当这样去体会、观察、了解这个世界。这句经文是说诸法皆空的相状。因缘生的一切法,无有自性,此即是空的相状。万法皆空,这句话是经典,也是大家公认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这里讲的一切事物,就是万法。包括了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了看不见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所以是一切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这个规律(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正因为遵循了这个规律,所以万法缘起缘灭。2023-07-28 18:16:363
《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怎么解?
去看 索达吉堪布 金刚经开示录2023-07-28 18:16:4613
人生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 第一句应该从字面就可以理解的,主要的是第2句,解释为: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下面,「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最好不要碰,碰到它会触电,但是它闪一下就没有了。 应作如是观的意思也非常明了,也就是常说的如如不动!要达到内心平静。 希望帮到你。。。。。2023-07-28 18:17:154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出自《金刚经》。大义为:生老病死、贪富贵贱、士农工商、赤白青黄、馨香秽臭、深浅髙低、有无虚实……即世间的万亊万相,都是如同梦里而非真,如同幻术之蛊惑,如同水泡之暂时,如同朝露之易消,如同闪电之忽倏;是身如梦、为虚妄起见,是身如幻、从颠倒起见,是身如泡、不能久立于世间,是身如影、从业缘而投生,是身如电、念念不得住。如此了知真空无相,才能悟透“六根”之虚幻,进而求证般若(即智慧)实相之本,自会进入如如不动【不能用想,要用观。想有思想、心己动。观无思想(观似参观一样,等于看看别人的东西,不会在意留心),心不动。】之境界。“观”是修行的心法。《金刚经》以破相(即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指时间。)为宗!以了空为义。如果能发无上菩提心,受持这四句偈,观知实幻世界之梦幻,就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解脱成佛而进入天国佛域)。“一切有为法 、皆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这四句是《金刚经》的精华所在,《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精华所在,《大般若经》是佛法的中心大义。求采纳,谢谢2023-07-28 18:18:12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这是金刚经的最后一句,世尊讲的太了不起了。彻底的看破身心不实在,彻底放下,就是这一句,就是关键。【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尊、释迦牟尼佛,恐怕我们一直死执这个身心,叫我们彻底的看破,这一句就是叫你彻底看破,把生到死收摄在这一念。记住!一切有为的生灭法,跟做梦一样,我们人生、宇宙,统统在做梦,梦幻、水泡,水中泡,砰!没了,砰!没有,表示生命的脆弱。影像不实在,梦是不实在,泡,很脆弱,影像是不实在。如露亦如电,就像早上的朝露,太阳一出来,朝露就消失了,表示生死无常,刹那消失。“电”就是闪电。像闪电,没了!生命就是这样,这么短暂。意思就是:你要珍惜人身啊!要好好的修行,在这么短暂的生命里面,这么快速的无常里面,你总要找到清净自性,要不然,就要彻底的赶快念佛。何以故?一切有为的生灭法,就像梦幻泡影一样不实在;就像露、朝露,太阳一照就没有了;就像闪电一样,一闪就过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短暂,如此的无常,赶快修行啊!应作如是观,内心要有心理准备。【一切有为法者。生老病死。贫富贵贱。士农工商。赤白青黄。馨香臭秽。有无虚实。深浅高低。皆是妄心起灭。】因为那个都是相,所有的相都是陷阱。记住!见所有的相,统统放下,见所有的相,都知道那是陷阱,不要落入进去,不要掉进相的陷阱里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掉进去,不要落入观念,不要在相上建立观念,拼死命的执著,没有这种东西。【有为之法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者。一切有为之法。即是世间万事。皆如梦幻泡影。不得久长。】【梦者。妄想也。幻者。幻化也。泡者。如水上之泡。易生易灭也。影者。如身之影无所捉撮也。】“撮”就是取。我们身体,光线一照,后面的影子你捉不到,那不是实在的。灯光一照,后面的影子,你抓那个影子,怎么抓得到呢?人生、宇宙就是心性的影现,没有实在的东西,赶快看开、放下。【露者。雾露之露。不得久停也。电者。】闪电,【雷电之电。顷刻之光也。】刹那的闪电,生命是这样脆弱的。所以用这个臭秽的色身,无常的色身,想要追求永恒的快乐,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应作如是观者。有为无为皆由自己。心常空寂。湛然清净。无纤毫停留罣碍。自然无心。如如不动。应作如是观也。】2023-07-28 18:18:19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一切有乛为丶法,如τ梦幻幻泡影影,如露赤>如电,应作乛如亻似成观的全部部|内容2023-07-28 18:18:284
一切皆如梦幻泡影,是什么意思?
通俗解释意思就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扩展资料此段偈语原文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金刚经》有几个版本,但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流行。《金刚经》后由禅宗所倡导,是禅宗著名的经典。后来,由于该经长短适宜,5000多字的经文易于持诵,更重要的是持诵该经功德显著,唐以后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经。参考资料一切有为法 百度百科2023-07-28 18:19:072
"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可以在百度翻译上把它翻译一下。2023-07-28 18:20:179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什么意思?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指的是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以如同梦幻和闪电一样虚幻和短暂的来看待。2023-07-28 18:20:533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其中一切有为法,泛指一切有作为、有造作的因缘所生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有为法是无常之法。这是佛学术语,出自于《金刚经》(鸠摩罗什译)偈子。扩展资料《金刚经》的译本主要有三种,其中通行的版本为鸠摩罗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还有玄奘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及义净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是梵文音译,意指“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波罗蜜”意指“到彼岸”。佛常以“筏喻”来直观说明修行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修行就像乘木筏渡河一样,离开此岸的世俗世界,到达彼岸的菩提妙境。一旦到达,那么木筏就当舍去。2023-07-28 18:21:11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出自《金刚经》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2023-07-28 18:21:30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是什么意思?
应作如是观,人生在世看似应该要有所作为,追求所需要的目标,倒不如先观察每个人或众生的结果,就会一切明了。2023-07-28 18:22:0113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什么意思?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像梦幻一样空虚,如泡沫中的影子一样无常,像露珠一样短暂,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应该按照这样的看法来观看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出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全文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是什么一切有为法是佛学术语,包含一切事物、物质、意识、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一切有为法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于现实世界不应执著或留恋。2023-07-28 18:22:47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何意?
个人理解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价转换为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应作如是观。拆解,如梦 含义是,梦,一定会醒。如幻 含义是,幻,一定成不了真。如泡 含义是,泡,一定会破裂。如影 含义是,影,一定会跟随着移动。如露 含义是,露,一定会在阳光下消失。如电 含义是,电,一定触之必伤。上面的六个例子,都表达出了一种自然发展规律,一种不受人意志改变的发展规律。后面紧接的,应作如是观,如是:是与前面的6个“如x”排比手法短语成等位替代关系;即,"如是"在此处,包含了前面六个例子的内容。若推广开来,引申为七个例子,八个例子,九个例子,乃至世间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能够将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应作如是观。精简为 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原文简化至此"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可做如下理解:既然万事万物皆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且不因人意志改变,那么不论在面对何事物时,需坦然接受其存在,存在即是合理。恶意的指责并没有任何意义,若发生了指责,其实也是发展规律中的必然结果。人在面对事物时,需观摩其现象,总结其规律,不让个人的贪嗔痴念,使自己执迷于事物表象,而偏离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充分观摩,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以便引导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行。总结为一句话,多看,多悟,多借鉴。对于已经发生的因,不按个人意志,想当然预测其果,不论怎么预测,终究不会改变其果。对于由因,已经引发的果,需做理所应当、本该如此的心理建设。2023-07-28 18:22:531
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求详细解释!!!
所有的相法都如梦幻泡影,如闪电一闪而逝,如雾不可得,我们应当做这样的观想,离一切相即名诸佛。2023-07-28 18:23:02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意思
爱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的人前世爱情约定今生相遇双方某哪一个人心变了。爱情是假的不是真的,无论爱情亲情友情都是假的都是虚幻的轮回他会变质得可能前世上辈子亲密到这辈子今生没有亲密2023-07-28 18:23:113
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哪里
这是《金刚经》中的一首偈子。字面意思: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不永恒的存在。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应当这样去体会、观察、了解这个世界。深层次意思: 一切人、事、物、境界等等都是法。凡是有生有灭的法,都是有为法。比如人有生、死、病、老,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乃至星球有成、住、坏、空。你找不到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接下来佛连用梦境、幻术、水泡、影子、露水、闪电这六种我们熟悉的事物来形容有为法,告诉我们应该像看这六种事物一样来看待世间的一切。常常这样观想,看破真相,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执著,放下有为法,才能证得无为法,最终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回归到自己的佛性,圆满成佛,方才究竟扩展资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本经文义次第的艰深为古印度学者所公认,如无著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龙树所示《般若经》的“两番嘱累”,《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即宣说“般若道”,“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本经侧重广观万法(《心经》则侧重观身心五蕴),阐扬发菩提心,行无我的大乘菩萨道;彻始彻终归宗於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以此明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刚经2023-07-28 18:23:19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是什么意思?
出自金刚经,讲应持的处世方法、态度:你应该这样来看,世间的一切有为的方法只不过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少纵即逝,纵然美妙、激烈,依然不留痕迹。2023-07-28 18:24:063
一切皆是虚幻,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请问这是什么意思谢谢
梦一场2023-07-28 18:24:213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出自哪里?
以梦、幻、泡、影、露、电等来比喻世间的一切法皆是无常,是有名的《金刚经》六如偈,这段经文告诫人们不要妄想执著,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要拿得起放得下。出处:这句话出自《金刚经》。释义:一切因缘的产生的生灭现象与法则,如做梦一样,梦境里一切空洞虚假,如幻术一样,实际是技法作用在示现,如气泡一样,空无自性,并无永恒实体,又如水中倒影,看得见摸不着,也如朝露,日升消散,日落聚集,亦如闪电一样,稍现即灭,生生灭灭均无常态。原文释义:(1)原文是有9喻的,而鸠摩罗什的金刚经只有6喻。九喻分别为,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2)这里面前三喻是从造业之因的角度说,中间三喻是从业报之果的角度说,最后三喻是从三世的时间角度说。(3)星代表凡夫因为无明其智慧如同星光一样微弱,无法和日月同辉,翳代表凡夫因为我执如同带有病眼一样会见到无中生有的空花,灯代表凡夫因为贪爱而不断轮回如同为燃灯增添燃料而让灯火不断燃烧。幻是指业报之器界如幻,露是指业报之色身如露,泡是指业报之所受如泡。梦是指过去生如梦,电是指今生如电,云是指乌云,藏有雨水,是指未来生如同乌云,藏有所造业因。2023-07-28 18:24:271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意思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像梦幻一样空虚,如泡沫中的影子一样无常,像露珠一样短暂,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应该按照这样的看法来观看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出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全文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是什么一切有为法是佛学术语,包含一切事物、物质、意识、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一切有为法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于现实世界不应执著或留恋。2023-07-28 18:24:38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这句话做何解?)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偈诵的解释! 因一切有为事相,皆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影、露、电然,似有似无,应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梦、幻、泡、影、露、电观.知其当体即空,不生贪著,乃能不取也. 如上所说,本科大旨已明,兹再详细说之. 当知如如不动,是真实性.亦即所谓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前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今不令观无为法如如不动之真性,而令观有为法缘生无实之幻相,何也?此我世尊深知凡夫之病,特为巧开方便也.此中有二要义: (一)凡夫之所以为凡夫者,无他.背觉合尘,向外驰求耳.何故向外驰求?无他.分别幻相,贪著幻相耳.何故分别贪著?无他.误认一切有为法为真实耳.由是之故,愈迷愈深,不肯回头,永被轮转矣.故今入门初步,先须令其深观一切有为之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莫非虚假,一切皆空,到底一无所得.所得,唯一苦味而已.且其苦无穷,说亦说不出.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是也.果能常作如是观,洞明皆空之理.庶几不再受骗,而能死心蹋地回光返照乎!此所以欲观无为之真性,应先观有为之幻相也.此第一要义,必应了知者. (二)一切凡夫性光,早被无明隐覆.有如一轮杲日,尽被乌云遮盖.光明全暗.太阳看不见了.此亦如是.妄念纷动,未曾暂停.今欲观之,而能观所观,莫非无明妄识.何能观见本性?此与满天黑云看不见日光,看来看去,无非昏扰扰相,是一个道理.故圆觉经曰:“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轮回者,生灭之意.寂者,无声.谓真如非可以言诠也;灭者,无形.谓真如非可以相显也.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曰大.体备万德,用赅万有,曰海.如来大寂灭海,即谓如如不动之本性也.可怜凡夫,全是生灭心.即发心作观,亦是生灭见.今欲以此生灭心,生灭见,观不生灭之圆觉性海,全然反背.故曰不能至.不能至者,言其南辕北辙也. 然则修圆觉者,欲觉照如如不动之性,岂非竟无下手处乎?我世尊大慈,今语之曰:勿忧,有妙法在.其法云何?宜观诸法缘生,自有入处矣.此意,无异曰:初不必强息妄念.虽欲息之,亦不可得也. 但当向有造作,有对待之一切有为法上,观察其变化无常,如同梦幻泡影露电一样.使此心洞明一切诸法,不过缘会时,现有生起之幻相耳.实则生即无生.从此可知,表面虽万象森罗,而其底里,全然乌有.时时处处,如是观察觉照,便有不可思议功德. 何谓功德不可思议?当知观诸法缘生之理,若领会得一切法当体是空,便能契入诸法空相.相空则性自显.何以故?有相,则诸法千差万别,相空,则诸法一如故.诸法一如,即是性光显现故.性光显现,即是无明已明故.虽无明未必遽断,未必遽与如如不动冥合,而智理冥合,实基于此.何以故?妄念从此日薄故.对境遇缘,不易为其所转故.由是言之.观诸法缘生,无异观诸法空相.观诸法空相,无异观如如不动也.换言之.观生灭之有为法,如梦如幻.便不知不觉引入不生不灭之无为法矣.功德何可思议哉!此第二要义,为吾人更应了知者. 合上说两重要义,可见作如是观,譬如用起重机,四两可以提千斤,毫不吃力.轻轻巧巧,拨云雾而见青天.真善巧方便也. 一部甚深经典,归到极平淡,极切近,四句偈中.一切众生,无论利钝,皆可随顺而入.此之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此之谓真实义. 此与序分所序穿衣吃饭等事,同一趣味.皆是指示道不远人,即在寻常日用中.须于寻常日用中,看得透,把得定.成佛、成菩萨,便在里许.所有自度度他等行愿,乃至礼佛诵经诸事,当视同寻常日用,造次颠沛弗离.而又行所无事.庶乎其近道矣! 故得此四句偈,不但全经在握,一切佛法在握,而成佛、成菩萨,亦在握矣.所谓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者.今乃知诸佛及法,皆从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是如是梦幻泡影露电等观出耳. 佛经中所说有为法之譬喻甚多.梦幻等喻之外,如乾闼婆城、水月、树橛、绳蛇、空花、兔角、龟毛、等等.其大旨,无非显示万法皆空之理.警告凡夫,不可认以为实.以破其分别执著,引令出迷耳.魏译金刚经,其喻有九.曰: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秦译则约之为六.多少虽殊,理则一也. 人人皆知水中之泡,极其脆薄,最易坏灭.殊不知世界亦然.勿谓江山千古也.虽整个世界,未遽坏灭.然而陵谷山丘,桑田沧海,时起变化.足证时时在成坏中.此年事稍多者,所常经验之事.原非理想之谈. 且楞严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有漏微尘国,有漏,明其必坏.微尘,明其其细已甚也.三有,谓三界也.此段经文,是说晦昧之虚空,在大圆觉海中,如海上之一泡.沤,即泡也.而微尘国土,更是依附海泡之物.泡若灭时,且无晦昧之虚空,何况三界耶!一切学人,常当观照此理.所认之虚空,尚是晦昧的昏扰扰相.尚且渺小如泡.何况世界,何况此身,何足算哉.岂可遗弃包含虚空,囊括三界之真实圆明性海.而认一渺小脆薄,成坏无常之浮沤乎. 至于影者,望之似有,考实则无.此身亦然,虚妄现有,考实则无.譬如镜中人影,因照则现.肥瘦长短,纤毫不爽.此身亦然,因心造业,循业而现.寿夭好丑,因果难逃.南岳思大师曰:净心如镜,凡圣如像.此明身之可见,因净心本具见性.犹如像之可见,因明镜本具照性.岂可因其可见,遂误认为实有!且净心之见性中,本无此身.不过见性发现之影耳.亦犹明镜之照性中,本无此像.不过照性发现之影耳.以上所说,犹是以幻身望于净心,明其为净心所现之影.若约幻身当体说之,亦复如影.何以故?除五蕴外,了不可得故.而且五蕴中之色,即是四大.四大既如浮沤.其余受想行识四蕴,又莫非虚妄.(名曰妄想,故是虚妄.)然则即五蕴本身,已了不可得矣.何况五蕴假合之幻身,其为似有实无可知.了不可得者,言其有即非有也.正如影然,但昡惑人眼耳.其实本空也. 一切凡夫所最执著以为实有者.识心、世界,及其自身也.今一一破其惑曰:识心如幻,(前言世间即是戏场,一切众生即是戏埸中脚色,莫非识心业缘之所变现,故曰如幻.)世界如泡,此身如影.身、心、世界,尚且虚妄非实.则其余一切有为法相可知矣.然而迷途众生,虽知身心世界非实.或犹因循怠忽,不能勤作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之观.因又警策之曰:如露如电.露则日出而晞,留不多时.电则旋生旋灭,刹那而过.所谓生命在呼吸间.当加紧用功,如救头然也.合此如幻等五喻观之.即是观于万事如梦,有即非有.故曰:如幻等五观,是别.如梦观,是总. 观此六喻,虽是观诸法空相.即是观如如之性.以性相本来融通故也.故观缘生,即可契入如如不动.故无为法性,从观有为法相如梦幻入手,便是两边不著,合乎中道.此义前已详谈. 今再以三性三无性说之六喻中随拈一喻,皆可明三性三无性之理.兹且约总喻如梦说.余可例知. 三性三无性,见于楞伽经,及法相宗各经论.此为相宗精要之义.佛说法相,原为明此.若不知注重,但向琐细处剖晰.虽将一切法相,剖之极详.未免入海算沙,失其所宗.当知三性三无性之义,学性宗者,亦应通晓.因此义贯通性相.若知此义,则于缘起性空,更能彻了.修持观行,更易得力.盖上来所说如梦观,尚是总观大旨.若依三性三无性之理观之,则更入深微矣. 何谓三性?(一)遍计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遍计执者,谓普遍计较执著也.即性宗常说之分别、执著、攀缘、无明、妄心、妄想等.性宗亦谓之分别性.此是妄想,云何称之为性耶?意在明其虽是无明妄想,然为真心之所变现,非离真实性而别有也.但相宗名为遍计执性,是单约凡位说;性宗名曰分别性,则兼约凡圣说.圣位之分别性,是明其应缘示现,对机说法,丝毫不爽.似有分别,盖约众生边望之云然耳,非谓圣位尚起念分别也.当如是知. 总而言之.一部金刚般若,无住妙旨,全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上.而欲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全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上.一切学人,当从此观,随顺而入.此观,正是金刚慧剑,无坚不摧,无无明烦恼而不破也.故应如是演说,如是受持.永永流通此绍隆佛种之无上大法也2023-07-28 18:24:46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出自《金刚经》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梦指的是非真实的存在,幻是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假相,泡、影也是如此。 如露亦如电 露是一个相继相,我们人的生命是由很多的片断组成,比如电影每秒钟24格,我们看起来好像是连贯的,实际上是很多个画面组成的,我们人也是这样,我们都会变老,其实,我们也是时时刻刻的都在变老,只是这个过程我们见到是连续的,而实际上也是一个一个片段组成的。 电说的是闪电,是一个生灭相,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生有灭,是无常的,还有一个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无数个生灭的片断组成的! 应作如是观 是说我们应该如此的观想,有这种正确的观念~!2023-07-28 18:25:091
佛教中的梦幻泡影是什么意思?
梦,不由自主。幻,不合逻辑。泡,不得真实。影,随己而动。2023-07-28 18:25:352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什么意思
皮2023-07-28 18:25:502
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世尊告诫我们凡人修法,纵使千万岁,也未必成果,为什么呢,一切有为法,世间一切有所为,或者有所不为的法,都是凡人的执着,所为或者所不为在世尊看来都是一样的,那么怎么摆脱呢,就是把这些法都视如梦幻泡影,视如朝露,闪电,一切都是瞬间,一切皆为梦幻,当然事实上凡人是无法理解的,那就先作如是观,也就是先这么看,虽然不理解,没能顿悟,但先这么看,说的简单点就是一道题目不会,先看到答案,从答案的思路倒退,也未尝不可。 此段偈语原文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金刚经》有几个版本,但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流行。《金刚经》后由禅宗所倡导,是禅宗著名的经典。后来,由于该经长短适宜,5000多字的经文易于持诵,更重要的是持诵该经功德显著,唐以后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经。 台湾著名禅宗大德耕耘导师曾说,持诵《金刚经》具有消灾、解怨、灭罪的功效。诵持《金刚经》的方法是:选择一本大字号易读的、不分段的《金刚经》(世面上留传的有两种:一种为分段的“分为三十二分的”;一种是不分段的)。最好是在每天早晨精神好时,盥洗完毕后,净心地念,一口气念它三遍,念时不要管经文的意思(直心持诵,不起分别心,不要默念),念完后把经一合,静心几分钟,看看心有何觉受?只有这样持诵《金刚经》,才有可能证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持诵《金刚经》的最高境界)的感受,证得这种境界(感受)后,才不会把虚幻的大千世界认作是真实的。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的变现,都是不实的;同时,境又决定了心,佛教说“心本无生因境有,”这是绝对的真理。大家是否回忆看看:我们的思想是不是都是现在或去过所看到、所听到或所触及到的外在而留下来的记忆?如果没有外面的境界,我们会有这些记忆、思想、或念头吗?肯定没有。但我们一般人通常做不到这一点,包括一些修行人,因为心里虽然知道外在的不实,但还会把幻当作真。比如你今天出门跌了一跤,把脚跌破了,很痛啊!你说这是假的吗?今天你做生意亏了本,破了财,你说这是假的吗?你不可能把这些经历看成假的吧,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如果把世界上的一切或你过去的思想行为都看成是虚假的,那佛教还怎么会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都是虚假的,那还要什么善恶呢?必竟你所作的善恶之业还在,你所作的善恶业是要结果的。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肯定会说:前头你说是假的,后头你又说是真的,不是矛盾吗?非也。因为佛教所说的“世界如幻”是指:不要执着于过去的恩恩怨怨,过去了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要你把它放下;不要再执着(常想着)它,这才是佛教对世界真实的看法,也是《金刚经》四句偈真正的含义。但是,你说我知道了,可还是做不到、放不下呀。如果白天领导扣了我奖金,晚上回到家里,我在心中还是会愤愤不平的……所以说,历代有许多高僧大德都劝人持诵《金刚经》(或精修禅定),持诵《金刚经》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正受”,有了正受,你才能“达世如幻”,你才能放下啊!从今以后,你就不会再执着于过去的恩恩怨怨,也不会耽心未来会怎么样?因为你只活在当下,把一切都放下了,你想:这岂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事吗?2023-07-28 18:26:04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这是《金刚经》中的一首偈子。字面意思: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不永恒的存在。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应当这样去体会、观察、了解这个世界。深层次意思: 一切人、事、物、境界等等都是法。凡是有生有灭的法,都是有为法。比如人有生、死、病、老,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乃至星球有成、住、坏、空。你找不到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接下来佛连用梦境、幻术、水泡、影子、露水、闪电这六种我们熟悉的事物来形容有为法,告诉我们应该像看这六种事物一样来看待世间的一切。常常这样观想,看破真相,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执著,放下有为法,才能证得无为法,最终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回归到自己的佛性,圆满成佛,方才究竟《般若经》的规模相当庞大,其确切的数量无法确定。从时间上看,《般若经》从《原始般若》而演进为《下品般若》、《中品般若》、《上品般若》;这不但是般若法门的开展过程,也可以表示初期大乘佛教的发展情形。玄奘所搜集并编纂而成的《大般若经》,总共“十六会”。开头五会是“根本般若”,其余归为“杂般若”。根本五会中,第一会最详,有十万颂(汉译四百卷,接近四百万宇);第二会二万五千颂;第三会一万八千颂;第四会一万颂;第五会八千颂。从《大般若经》来看,一般认为根本五会是由小本(略)发展为大本(详)。以中国翻译史看,首译大乘经的支娄迦谶译出三十品《道行般若经》(小品),相当於五会中第四会;一百年后西晋译的《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品)相当於五会中第二会;而初会到玄奘编纂《大般若经》时才有。此翻译情况也可作为推断它们先后次序的一种根据。“杂般若”中的《金刚经》位於第九会,分量最小,只三百颂。《金刚经》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故也被视为般若的略本。2023-07-28 18:26:123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是什么意思啊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偈诵的解释! 因一切有为事相,皆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影、露、电然,似有似无, 应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梦、幻、泡、影、露、电观。知其当体即空,不生贪著,乃能不取也。 如上所说,本科大旨已明,兹再详细说之。 当知如如不动,是真实性。亦即所谓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前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今不令观无为法如如不动之真性,而令观有为法缘生无实之幻相,何也?此我世尊深知凡夫之病,特为巧开方便也。此中有二要义: (一)凡夫之所以为凡夫者,无他。背觉合尘,向外驰求耳。何故向外驰求?无他。分别幻相,贪著幻相耳。何故分别贪著?无他。误认一切有为法为真实耳。由是之故,愈迷愈深,不肯回头,永被轮转矣。故今入门初步,先须令其深观一切有为之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莫非虚假,一切皆空,到底一无所得。所得,唯一苦味而已。且其苦无穷,说亦说不出。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是也。果能常作如是观,洞明皆空之理。庶几不再受骗,而能死心蹋地回光返照乎!此所以欲观无为之真性,应先观有为之幻相也。此第一要义,必应了知者。 (二)一切凡夫性光,早被无明隐覆。有如一轮杲日,尽被乌云遮盖。光明全暗。太阳看不见了。此亦如是。妄念纷动,未曾暂停。今欲观之,而能观所观,莫非无明妄识。何能观见本性?此与满天黑云看不见日光,看来看去,无非昏扰扰相,是一个道理。故圆觉经曰:“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轮回者,生灭之意。寂者,无声。谓真如非可以言诠也;灭者,无形。谓真如非可以相显也。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曰大。体备万德,用赅万有,曰海。如来大寂灭海,即谓如如不动之本性也。可怜凡夫,全是生灭心。即发心作观,亦是生灭见。今欲以此生灭心,生灭见,观不生灭之圆觉性海,全然反背。故曰不能至。不能至者,言其南辕北辙也。 然则修圆觉者,欲觉照如如不动之性,岂非竟无下手处乎?我世尊大慈,今语之曰:勿忧,有妙法在。其法云何?宜观诸法缘生,自有入处矣。此意,无异曰:初不必强息妄念。虽欲息之,亦不可得也。 但当向有造作,有对待之一切有为法上,观察其变化无常,如同梦幻泡影露电一样。使此心洞明一切诸法,不过缘会时,现有生起之幻相耳。实则生即无生。从此可知,表面虽万象森罗,而其底里,全然乌有。时时处处,如是观察觉照,便有不可思议功德。 何谓功德不可思议?当知观诸法缘生之理,若领会得一切法当体是空,便能契入诸法空相。相空则性自显。何以故?有相,则诸法千差万别,相空,则诸法一如故。诸法一如,即是性光显现故。性光显现,即是无明已明故。虽无明未必遽断,未必遽与如如不动冥合,而智理冥合,实基于此。何以故?妄念从此日薄故。对境遇缘,不易为其所转故。由是言之。观诸法缘生,无异观诸法空相。观诸法空相,无异观如如不动也。换言之。观生灭之有为法,如梦如幻。便不知不觉引入不生不灭之无为法矣。功德何可思议哉!此第二要义,为吾人更应了知者。 合上说两重要义,可见作如是观,譬如用起重机,四两可以提千斤,毫不吃力。轻轻巧巧,拨云雾而见青天。真善巧方便也。 一部甚深经典,归到极平淡,极切近,四句偈中。一切众生,无论利钝,皆可随顺而入。此之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此之谓真实义。 此与序分所序穿衣吃饭等事,同一趣味。皆是指示道不远人,即在寻常日用中。须于寻常日用中,看得透,把得定。成佛、成菩萨,便在里许。所有自度度他等行愿,乃至礼佛诵经诸事,当视同寻常日用,造次颠沛弗离。而又行所无事。庶乎其近道矣! 故得此四句偈,不但全经在握,一切佛法在握,而成佛、成菩萨,亦在握矣。所谓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者。今乃知诸佛及法,皆从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是如是梦幻泡影露电等观出耳。 佛经中所说有为法之譬喻甚多。梦幻等喻之外,如乾闼婆城、水月、树橛、绳蛇、空花、兔角、龟毛、等等。其大旨,无非显示万法皆空之理。警告凡夫,不可认以为实。以破其分别执著,引令出迷耳。魏译金刚经,其喻有九。曰: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秦译则约之为六。多少虽殊,理则一也。 人人皆知水中之泡,极其脆薄,最易坏灭。殊不知世界亦然。勿谓江山千古也。虽整个世界,未遽坏灭。然而陵谷山丘,桑田沧海,时起变化。足证时时在成坏中。此年事稍多者,所常经验之事。原非理想之谈。 且楞严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有漏微尘国,有漏,明其必坏。微尘,明其其细已甚也。三有,谓三界也。此段经文,是说晦昧之虚空,在大圆觉海中,如海上之一泡。沤,即泡也。而微尘国土,更是依附海泡之物。泡若灭时,且无晦昧之虚空,何况三界耶!一切学人,常当观照此理。所认之虚空,尚是晦昧的昏扰扰相。尚且渺小如泡。何况世界,何况此身,何足算哉。岂可遗弃包含虚空,囊括三界之真实圆明性海。而认一渺小脆薄,成坏无常之浮沤乎。 至于影者,望之似有,考实则无。此身亦然,虚妄现有,考实则无。譬如镜中人影,因照则现。肥瘦长短,纤毫不爽。此身亦然,因心造业,循业而现。寿夭好丑,因果难逃。南岳思大师曰:净心如镜,凡圣如像。此明身之可见,因净心本具见性。犹如像之可见,因明镜本具照性。岂可因其可见,遂误认为实有!且净心之见性中,本无此身。不过见性发现之影耳。亦犹明镜之照性中,本无此像。不过照性发现之影耳。以上所说,犹是以幻身望于净心,明其为净心所现之影。若约幻身当体说之,亦复如影。何以故?除五蕴外,了不可得故。而且五蕴中之色,即是四大。四大既如浮沤。其余受想行识四蕴,又莫非虚妄。(名曰妄想,故是虚妄。)然则即五蕴本身,已了不可得矣。何况五蕴假合之幻身,其为似有实无可知。了不可得者,言其有即非有也。正如影然,但昡惑人眼耳。其实本空也。 一切凡夫所最执著以为实有者。识心、世界,及其自身也。今一一破其惑曰:识心如幻,(前言世间即是戏场,一切众生即是戏埸中脚色,莫非识心业缘之所变现,故曰如幻。)世界如泡,此身如影。身、心、世界,尚且虚妄非实。则其余一切有为法相可知矣。然而迷途众生,虽知身心世界非实。或犹因循怠忽,不能勤作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之观。因又警策之曰:如露如电。露则日出而晞,留不多时。电则旋生旋灭,刹那而过。所谓生命在呼吸间。当加紧用功,如救头然也。合此如幻等五喻观之。即是观于万事如梦,有即非有。故曰:如幻等五观,是别。如梦观,是总。 观此六喻,虽是观诸法空相。即是观如如之性。以性相本来融通故也。故观缘生,即可契入如如不动。故无为法性,从观有为法相如梦幻入手,便是两边不著,合乎中道。此义前已详谈。 今再以三性三无性说之六喻中随拈一喻,皆可明三性三无性之理。兹且约总喻如梦说。余可例知。 三性三无性,见于楞伽经,及法相宗各经论。此为相宗精要之义。佛说法相,原为明此。若不知注重,但向琐细处剖晰。虽将一切法相,剖之极详。未免入海算沙,失其所宗。当知三性三无性之义,学性宗者,亦应通晓。因此义贯通性相。若知此义,则于缘起性空,更能彻了。修持观行,更易得力。盖上来所说如梦观,尚是总观大旨。若依三性三无性之理观之,则更入深微矣。 何谓三性?(一)遍计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遍计执者,谓普遍计较执著也。即性宗常说之分别、执著、攀缘、无明、妄心、妄想等。性宗亦谓之分别性。此是妄想,云何称之为性耶?意在明其虽是无明妄想,然为真心之所变现,非离真实性而别有也。但相宗名为遍计执性,是单约凡位说;性宗名曰分别性,则兼约凡圣说。圣位之分别性,是明其应缘示现,对机说法,丝毫不爽。似有分别,盖约众生边望之云然耳,非谓圣位尚起念分别也。当如是知。 总而言之。一部金刚般若,无住妙旨,全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上。而欲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全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上。一切学人,当从此观,随顺而入。此观,正是金刚慧剑,无坚不摧,无无明烦恼而不破也。故应如是演说,如是受持。永永流通此绍隆佛种之无上大法也2023-07-28 18:26:281
“一切有为法 有如梦幻泡影 如梦亦如幻 如露亦如电 当作如是观”怎么解释?
神马都是浮云;生者寄也,死者归也2023-07-28 18:26:396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大意:一切因缘所生的事物都是像梦等(六个比喻)一样非实有的,学者应该常作这样的观察. 法:可以简单理解成一切的事物和现象,“法”是无所不包的,没有什么不是“法”. 法有两种:有为法,无为法. 有为法:就是有所作的,从因缘而有的,有生灭或生异灭的,它是息息流变的,无常的.凡夫见闻觉知的一切,都叫有为法. 对于“有为法”,佛作了六个比喻:梦,幻,泡,影,露,电 梦:指睡觉时,由于各种意识和感受,而编织成似是而非的梦境,不是真实的. 幻:指幻师利用术法变化出的各种幻相,虽然可见可闻,却不是真实的. 泡:指下雨时,水上刹那即灭的浮沤 . 影:光线被物体障碍引起的黑影. 露:就是水汽因遇冷而凝成的小水滴.露到天明后,温度稍高就立刻消灭. 电:指阴电阳电相磨触时,引起的光闪,也是刹那过去而不暂住的. 这六个比喻,解释一切法的无常无实 “如泡、如露、如电”这三个比喻一切法的无常. “如梦、如幻、如影”这三个比喻一切法的虚妄不实. 虽然一切法是无常无实的,是空无自性的,但确实是可见可闻的, 从因果施设来说,即空的假名有,不能说无; 从自性不可得说,即假的自性空,不能说有. 所以要观假名的如幻而理解空性,离一切相,才是般若的正观. 所以佛才教导说“应做如是观”.2023-07-28 18:26:541
“一切有为法 有如梦幻泡影 如梦亦如幻 如露亦如电 当作如是观”怎么解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梦幻泡影、露、电,皆为虚而不实之相,因缘和合,缘起缘灭,瞬息即逝,以之喻娑婆世间一切因缘而生、因缘而作之有为法,甚为贴切。所谓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如是如是。 故而识者,不可耽于声色幻影,而造作无数业因,因因循环,轮转三界,不得出离。当奋迅勇猛、精进不懈,趋入菩提大道,证悟无生正法。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梦指的是非真实的存在,幻是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假相,泡、影也是如此。 如露亦如电 露是一个相继相,我们人的生命是由很多的片断组成,比如电影每秒钟24格,我们看起来好像是连贯的,实际上是很多个画面组成的,我们人也是这样,我们都会变老,其实,我们也是时时刻刻的都在变老,只是这个过程我们见到是连续的,而实际上也是一个一个片段组成的。 电说的是闪电,是一个生灭相,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生有灭,是无常的,还有一个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无数个生灭的片断组成的! 应作如是观 是说我们应该如此的观想,有这种正确的观念~! 个人见解,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2023-07-28 18:27: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