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023-07-29 19:40:23
拌三丝

在从清溪驿出发到三峡的途中,深深地思念你,却见不到你,就这样到了渝州。(有人说里面这个“君”字指的是李白的朋友,也有人说,按照上面的意思来理解:“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把一路陪伴自己的峨眉山的月当成了朋友,可到三峡的路上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作品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下’’是什么意思?

顺流而下吧
2023-07-28 15:29:062

峨眉山月歌的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下是什么意思

  《峨眉山月歌》的“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下”的意思是“顺流而下”。  原文: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译文: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2023-07-28 15:29:231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下是什么意思

2023-07-28 15:29:396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发和下是什么意思

  夜:今夜。 发:出发。下:顺流而下。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2023-07-28 15:30:021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下是什么意思

下:顺流而下。
2023-07-28 15:30:122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下是什么意思

顺流而下
2023-07-28 15:30:252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下“的意思是?

去,到,奔赴
2023-07-28 15:30:456

思君不见下渝洲的下是什么意思?

可以理解为到,来到的意思。
2023-07-28 15:31:015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

笨~!“思君不见下渝州”,就是因上有“峨眉山月”、下有“影入平羌”这一无处不在、上下相伴的明月形象,融入了诗人因即将远离家乡的那份对亲情,对友情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可及的无法割舍的情怀之中
2023-07-28 15:31:283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夜晚出发向三峡,思念君没有见面就下渝州 满意请采纳
2023-07-28 15:31:422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发现到了渝州。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发现到了渝州。注释选自《李太白全集》卷八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县级市)西南。⑵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⑶ 影:月光和人的影子。⑷ 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⑸ 夜:今夜。⑹ 发:出发。⑺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⑻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⑼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⑽ 下:顺流而下。
2023-07-28 15:31:491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渝州是指什么地方

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ue5f1ue5f1 ue5f1ue5f1这是李白二十六岁(726)初离蜀地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ue5f1ue5f1 ue5f1ue5f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ue5f1ue5f1 ue5f1ue5f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又一个天高云淡的夜晚,一叶轻舟从清溪出发,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达渝州了,从峨眉山一直跟随诗人行走的明月,被岸边的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ue5f1ue5f1 ue5f1ue5f1注释: ue5f1ue5f1①峨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ue5f1ue5f1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ue5f1ue5f1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汇合流入岷江. ue5f1ue5f1④清溪:唐时泯江的一处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ue5f1ue5f1⑤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2023-07-28 15:32:011

思君不见下渝州是表达什么感情?

恋爱是自在的,想什么时侯见面就什么时侯见面;结婚则不想见面也得见面。因为结婚是契约,契约就是约束。 这就同开始工作一样。开始工作的时侯,劳方和资方彼此就薪水,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之类已经达成协议;结婚也是这么回事。 结婚是契约,但契约并不意味着冷淡,就像领导和员工也有温暖的人情交融。 恋爱是以互相喜爱这种感情为主的往来,是纯粹的私人关系,既无权力也无义务,一任感情发展。结婚则不能全凭感情用事。既使遇到不满意的领导,作为一个员工你也必须做应该做的事;领取了工资,就必须尽应尽的责任。结婚也一样,既和丈夫生气,妻子也必须准备晚餐;妻子的娘家有事,做丈夫的也应该去问候;这是因为有契约。一旦结婚,便定了契约,如果想摆脱,就必须在结婚时明确规定。结婚前必须意识到结婚的同时带来的“权利和义务”,并确定承担才行。 结婚有责任性。恋爱是感情的随意交流,存在甩与被甩的可能性,是以此为前提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结婚则不然,彼此已约定共同生活一辈子,不以具有离婚的可能性为前提。因此财产,职业,住房都为两个人的生活服务,为双方所共有,就连人际关系都互相制约。两个人都把命运交给对方,一举一动都互相影响。结婚了,就必须忠实地履行契约,如同员工务不使公司倒闭一样。一句话“我爱你”意味着我宣誓对两个人的人生负责。 因此恋爱连孩子都会,结婚则非成年人不可。对太幼稚的人来说,结婚是负担。结婚要讲伦理,负责任,要有很强的实际生活能力。 恋爱必须像孩子一样单纯,怀有一颗童子之心;结婚必须在平凡琐事上下功夫。孩子的尿布不能不换,朋友的婚礼也要去应酬。处理人际关系要非常实际。 结婚还具有社会性。恋爱时相爱的双方既使与世隔绝也不会遭到责难,无论去哪儿都可以二人同行,1+1=2就可以了。结婚则1+1可能等于3 4 5 6 不是仅仅夫妻二人愉快的过日子就可以。结婚是选定一个特定的人,而与众多的人形成一定的关系。对配偶的直系,非直系亲属的婚丧嫁娶都不能轻视,对配偶的同事,上司,朋友,下级都必须笑脸相迎。如果有了孩子,还要参加家长会;而且孩子的朋友来了,还要给倒杯果汁。结婚不仅仅是夫妻二人的世界 恋爱是封闭的人际关系,结婚则是开放的人际关系。请不要皱眉说结婚真麻烦,嫌麻烦的可以不做。结婚只属于想结婚的人。
2023-07-28 15:32:102

什么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及注释译文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注释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两句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023-07-28 15:32:191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上一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上一句:夜发清溪向三峡
2023-07-28 15:32:562

思君不见下渝州什么意思

这是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末一句,这是全诗的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2023-07-28 15:33:091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

一楼会不会拼音?
2023-07-28 15:33:245

诗句:思君不见下渝州 的君是指谁

不是谁而是是什么恩应该这么问峨眉山月看看参考
2023-07-28 15:33:484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 ?谢谢?

晚上从清溪出发去三峡,思念故人的心情已到了渝州。
2023-07-28 15:33:591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下’’是什么意思?

下:顺流而下,在本句中是指顺流而下到达渝州的意思   峨眉山月歌   作者:   李白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注释: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②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③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④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洲:今重庆一带.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江油.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鉴赏: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2023-07-28 15:34:231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下”是什么意思

“下”是顺流而下的意思。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当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作品鉴赏编辑整体赏析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峨眉山月歌
2023-07-28 15:34:431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下”是什么意思?

  下:顺流而下,在本句中是指顺流而下到达渝州的意思  峨眉山月歌  作者:  李白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注释: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②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③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④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洲:今重庆一带。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江油。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鉴赏: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2023-07-28 15:35:011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下是什么意思

  下:顺流而下,在本句中是指顺流而下到达渝州的意思  峨眉山月歌  作者:  李白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注释: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②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③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④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洲:今重庆一带。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江油。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鉴赏: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2023-07-28 15:35:151

思君不见下渝周的下是什么意思?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2023-07-28 15:35:314

下渝州下是什么意思

  下:顺流而下,在本句中是指顺流而下到达渝州的意思  峨眉山月歌  作者:  李白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注释: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②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③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④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洲:今重庆一带。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江油。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鉴赏: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2023-07-28 15:35:461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下是什么意思

想念的人为什么不来到渝州呢?
2023-07-28 15:35:574

峨眉山月歌里的下是什么意思

下:顺流而下。
2023-07-28 15:36:062

思君不见下渝舟的意思

2023-07-28 15:36:252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 君不见下渝州的含义

1、意思: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2、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2023-07-28 15:36:521

思君不见下渝州 下的意思是什么

思念远在千里的相公哦
2023-07-28 15:36:591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2023-07-28 15:37:073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是什么?

峨眉山月歌表达诗人对故国故人依依不舍的情感。全诗只有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点明依依惜别之情,而前三句都是写峨眉的山清水秀,月明风清,没有一句写到人,估计当时诗人离开故土的时候,是没有人来送别的,从最后一句“思君不见”说明诗人一步三回头,还是没有看到那个“君”来替他送别,只得匆匆“下渝州”,十分留恋,但又些许的惆怅。峨眉山月歌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023-07-28 15:37:141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是什么意思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2023-07-28 15:37:272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

  1、意思: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2、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2023-07-28 15:37:351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里面的发和下是什么意思

在从清溪驿出发到三峡的途中,深深地思念你,却见不到你,就这样到了渝州。(有人说里面这个“君”字指的是李白的朋友,也有人说,按照上面的意思来理解:“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把一路陪伴自己的峨眉山的月当成了朋友,可到三峡的路上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作品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
2023-07-28 15:37:481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是什么????????????

可以理解为思念故人,也可理解为看不到月光
2023-07-28 15:37:586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夜晚出发向三峡,思念君没有见面就下渝州
2023-07-28 15:38:281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诗意?

答:峨眉山上露出半轮秋月,月影投在江水中跟随水流而波动。晚上从清溪出发去三峡,思念故人的心情已到了渝州。
2023-07-28 15:38:454

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

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一、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二、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晶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峨眉山月歌》赏析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2023-07-28 15:38:551

《峨眉山月歌》中的思君不见下渝州是什么意思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3.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今重庆一带。 5.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以前,是李白即将出蜀时所作。他把峨眉山月作为歌咏对象,通过咏月来表示对蜀地的依恋。虽连用五个地名入诗,但并不呆板,仍给人一种流畅之感。可见李白诗思之随机触发,天才流溢。《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江油。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鉴赏】: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点评: 王世贞曰:“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2023-07-28 15:39:295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2023-07-28 15:39:541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思君是什么意思

女子心中思念的人(郎君)
2023-07-28 15:40:133

思君不见下渝州上一句是什么 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哪里

1、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2、出自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译文: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2023-07-28 15:40:211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发:出发; 下:顺江行驶;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谐; 未:没有
2023-07-28 15:40:341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思君是什么意思

想老公了呗,要不就是想友人了
2023-07-28 15:41:144

峨眉山月歌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君”是指“月”还是“人”?

月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3.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今重庆一带. 5.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023-07-28 15:41:421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是什么意思

在从清溪驿出发到三峡的途中,深深地思念你,却见不到你,就这样到了渝州.有人说里面这个“君”字指的是李白的朋友,也有人说,按照上面的意思来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把一路陪伴自己的峨眉山的月当成了朋友,可到三峡的路上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2023-07-28 15:41:561

“峨眉山月半轮秋”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峨眉山月半轮秋,引入平江江水流夜发溪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驭舟
2023-07-28 15:42:113

峨眉山月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人帮一下吗谢谢

娃哈哈啊娃哈哈啊我们的祖国笑开颜
2023-07-28 15:42:359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渝州是指什么地方

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这是李白二十六岁(726)初离蜀地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又一个天高云淡的夜晚,一叶轻舟从清溪出发,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达渝州了,从峨眉山一直跟随诗人行走的明月,被岸边的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注释:  ①峨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汇合流入岷江。  ④清溪:唐时泯江的一处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⑤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2023-07-28 15:4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