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我国人民测出一年有24个节气是在哪个朝代

2023-07-28 11:38:35
hi投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 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 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 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为什么是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对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对吗?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2023-07-27 14:42:01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对吗?

正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的规律廿四节气,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
2023-07-27 14:42:102

24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吗

是01、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于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创立如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其创立并没有一个确立的时间,它是我们先祖智慧的结晶,是通过漫长的岁月,以及无数辛勤智慧的华夏儿女总结创立的。据文献记载,我国中原地区在商时已出现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名称,周时期出现了八个节气名称。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02、二十四节气歌以及二十四节气二十四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较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23-07-27 14:42:261

24节气的资料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即: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023-07-27 14:42:352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你知道每个节气的意义吗?

是的,我也是知道的,我知道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意义,而且也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以及节日的特点。
2023-07-27 14:42:434

我国二十四节气有着怎样的文化意义呢?

气重节!
2023-07-27 14:43:316

二十四节气是何人所创?距今有多少年了?

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伏羲创作了24节气。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2023-07-27 14:44:064

二十四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二十四节气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我国的春秋时代,就制定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在社会慢慢进步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就已经完全的确立了。二十四节气这样划分: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就称为一个节气。太阳每年要运行360度,所以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有两个节气,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气”,第二个节气称为“中气”,这两个节气交替出现。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在古代,二十四节气主要是用来指导农事活动,它影响着我国千千万万人们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上半年在6日和8日,下半年在8日和23日,前后相差一两天左右。虽然二十四节气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所以,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只是一种参考。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2023-07-27 14:44:35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A雨前茶是谷雨节气前采制的茶叶。故本题答案选A。
2023-07-27 14:44:421

二十四节气

分析的很透彻啊
2023-07-27 14:44:526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颛顼发明的。 有人可能不认识颛顼这两个字,颛的意思是圆头胖脑,顼是饰品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头戴玉的人。 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 颛顼生于若水,生活在穷桑,后封地于高阳。后来称帝。废除鸟官制,建立五官制。并把少昊创立的八卦历废除,根据当时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创立了更为科学实用的颛顼历法。 颛顼历法以孟春为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为立春。一年分十二月,每月三十天,每年的十二月为三十六天。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节气,四季共十二个节气。 这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和基础。 汉初的历法基本沿用颛顼历法, 颛顼历法是一种四分历,以365日1/4日为回归年长度,十九年七闰。汉武帝时,司马迁等受命造汉历, 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 这时候“二十四节气”基本创立完成。 刘安的《淮南子u2022天文训》中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北斗的运行方向。北斗的运行与二十八宿配合,组成了一个科学的历法和天象体系。 2016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闰年创立于古代帝尧,精确算法创立者是祖冲之。 闰年概念有史记载,最早出现在《虞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孔传:“一岁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 说明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闰月方法。 在古代一直沿用的是“一章”十九年里七个闰年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十九年里有七年是十三个月 。这个算法用了一千多年。不过这个算法不够科学精密准确,祖冲之根据《元嘉历》和古历,加上自己的观察试验计算, 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内一百四十四闰的新算法。 而且首次提出“岁差”和“交点月”的计算使用。 终于创造出了当时最新历法《大明历》。 据传说,二十四节气是黄帝之孙颛顼发明的,闰年是尧帝做出来的。传说不一定是真的,我国古人好把好事都集在名人身上,这样便于流传。二十四节气的发明不是一天完成的,也不应是个人成就,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数代人观察实践研究总结的结果。闰年的精确计算应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充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这一点可以无疑问。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同岁月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切随岁月而生,一切随岁月而逝。一部历法史,也是人类变化史。科学历法的制定,说明岁月并不神秘。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依节时而为,顺于天道而成。我国古人很早就观察天文,制历法了,这可追溯到黄帝时代,关于天文历法,关于节气及岁月之闰,都有许传说,而且还是神话的,这可信又不可全信。节气历是先从物候历再到天文历的。我国的历法是经历不少沿革与争议的。在先秦历法中,先百夏商周历法,其中有四分历,古六万。到了汉至明清,又有太初历,大衍历,十二气历,授时历,崇祯历等。在历法之争上,有太初历之争,大明历之争,开皇历之争,大衍历之争,崇祯历之争,时宪历之争等。 二十四节气来历,敢于肯定的是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不应是只有一个人的发明,是集体的经验智慧完善后总结而得。闰年比较精确算准之功归功于祖充之是对的。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善的,先测定二分二至,再到四立再及其他。最先是利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如今河南嵩山脚大还保留有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就是最好佐证。 二十四节气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它是我国劳动人民 历史 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应该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通过人们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于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太初历》并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 同样的道理,闰年也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它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 二十四节气和闰年都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历。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和闰月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创立的,不是哪个人研究和发明出来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 最早的时候,一年分为春、秋两季,到了周代才进一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大约二千五百年前春秋战国时代,逐渐有了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以后又经过不断补充、完善, 到西汉时期就已有了和现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了。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历法上占有重要地位。按阳历,二十四节气排列为: 二月:立春、雨水; 三月:惊蛰、春分; 四月:清明、谷雨; 五月:立夏、小满; 六月:芒种、夏至; 七月:小暑、大署; 八月:立秋、处暑; 九月:白露、秋分; 十月:寒露、霜降; 十一月:立冬、小雪; 十二月:大雪、冬至; 一月: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同农业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就可以看出: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的“立”字就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将临; 夏至、冬至 的“至”字则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来; 春分、秋分 的“分”字,即是平分的意思,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于夏至和冬至的中间; 雨水 表明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清明 则表示天气晴和,万物滋生; 谷雨 标志着雨量的增加,谷物茁壮成长; 小满 表明麦类等夏熟作物即将成熟; 芒种 则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和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 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所谓“三伏”就是这个时期; 处署 的“处”字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 表示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表示天气转冷,露水很凉; 霜降 ,开始结霜; 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直至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 是一年最冷的季节,人们一般数“九”来说明这一时期的寒冷程度。 为便于记忆,广大群众还将其编成歌诀广为流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闰月 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的,而是阴阳历。 阴阳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叫“大尽”,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叫“小尽”,全年354.355天。而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天,全年天数与太阳年365.2422天相差约十天二十一时故须置闰,即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春秋中叶后规定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古人很重视置闰,置闰可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吻合。 所以《尚书·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 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之中闰两个月,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这种情况了。秦至汉初在九月之后晦日已西,称为“后九月”,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后九月晦日已酉,至长安,舍代初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岁末,所以闰月置于年终。上古也有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 感谢阅读!我是“当文化插上翅膀”! 农历起源传说从三皇时起,至夏朝定型,以太阳轨道做依据,从立春日开始,分成二十四节气为一年,以干支和节气计时,一年约366天,也叫夏历、干支历、农历、太阳历等。。到了春秋时期,又以月亮轨道做依据,一朔一望为一月,一年十二个月,叫做阴历、朔望月、太阴历,月、日以数字计时(年份仍以干支或以年号),一年约为354天。。 中国历法实际是太阳历与太阴历合用,凡阴历月份只有节没有气的,就得重复过一次,称为润月,有润月的一年约有383天。(中国历不称润年而称润月。) 节气与公元纪年的西历(公历、新历),都是根据太阳运行的轨道制定,所以历时最接近。中国是辛亥革命后才引进的西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才停止使用民国国号,一律以公元纪年和中国农历一同使用。 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在2016年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 “‘第五大发明"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因为‘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历经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从气候学角度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凝聚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观点及方法。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把全年分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朴素认知,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这种科学认识然后又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 “以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二十四节气"虽没有从这些角度去解释,但也从自然现象中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认知,客观反映了我国独特的气候特点,比如四季分明等。 《夏小正》一书是我国最早记录节气以及物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记载的内容和观察,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气候的实质是地球与太阳的相互运动,以及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物候与气象的有机组合。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已明确提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西汉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详细地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以及对人类和 社会 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陶寺古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 社会 末期,比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 随着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尚书·尧典》中的记载,这说明中国人观测气象比西方早了500年。 那么为什么要设计出闰年呢? 据考证,最早在一年365天的历法当中加入“闰年”这个类似概念的是埃及帝国,他们希望在使用太阳历的同时确保历法与季节不脱节。 之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尤利乌斯·凯撒基于埃及的历法,创造出一年12个月365天的历法。在这之前,人们主要用一年355天的历法,每两年就插入一个月。虽然这个历法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研究发现一年其实大约为365.24天,因此凯撒创立了每4年一次闰年的办法来修正,他也因此被成为“ 闰年之父” 。 在格里高利历和闰年系统下,现代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日历与季节周期保持同步。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让民用历、宗教历和农业历与太阳年同步。最终,人们通过增加“闰年”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再过3300年,这个问题又会出现。 闰年如约而至:本周六,也就是2月29日,是一个闰日。历法上的这一奇怪现象(几乎)每隔4年就会出现一次。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尝试让日历与自然年同步,可惜事与愿违,反而引发了很多混乱。直至闰年出现,才补回了失去的时间。 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并不是完整的365天,而是365.24219天。 回归年——地球公转一圈的真实天数(近似) 但是谁会想在365.24219天的时候庆祝新年呢? 于是我们把零头去掉了,把一年的时间统一为365天 。但是,这个零头是多少呢?0.24219天大概等于5.8个小时。也就是说, 我们每年都少过了5.8个小时。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就是答案。 不过,时间等于金钱,这个道理很早就有人想明白了。于是在公元45年,古罗马独裁者凯撒皇帝针对每年丢失的5.8小时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 我们先随便过个3年,不管那多出来的5.8个小时。到了第4年,我们把这些没过的时间加起来,凑出一整天安排在二月份里。” 就这样,闰年和闰月出现了! 凯撒虽然是拍脑袋想出这个方法的,但是你别说他这么做还挺有道理。 如果我们一直忽略每年少过的5.8个小时,那么100年后,我们的“日历年”和“真实年”(或者说回归年)之间就差了25天!也就是说, 每个世纪我们就会少过将近1个月的时间。 在古代,我国历法家一向把十九年定为计算闰年的单位,称为 “一章” ,在每一章里有七个闰年。也就是说,在十九个年头中,要有七个年头是十三个月。这种闰法一直采用了一千多年,不过它还不够周密、精确。 公元412年,北凉赵厞创作《元始历》,才打破了岁章的限制,规定在六百年中间插入二百二十一个闰月。可惜赵厞的改革没有引起当时人的注意,例如著名历算家何承天在公元443年制作《元嘉历》时,还是采用十九年七闰的古法。 祖冲之吸取了赵厞的先进理论,加上他自己的观察,认为十九年七闰的闰数过多,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而赵厞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闰的闰数却又嫌稍稀,也不十分精密。因此,他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内一百四十四闰的新闰法,这个闰法在当时算是最精密的了。 除了改革闰法以外,祖冲之在历法研究上的另一重大成就,是破天荒第一次应用了 “岁差” 。 祖冲之在历法研究方面的第三个巨大贡献,就是能够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 “交点月” 的日数。 祖冲之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终于成功制成了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大明历》。这是祖冲之科学研究的天才结晶,也是他在天文历法上最卓越的贡献。 2020年,真是个特别的年份,闰年、闰月,都有了。希望一切能好起来,在这个特别长的一年里。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在世界国际气象界中,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目前,提起这事,说是远古黄帝之孙颛顼发明的农历“二十四节气”。 确切地说,应该是古老的农民从长期农耕与生活中认识提炼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后来引起帝王颛顼重视,组织识字的人,把农民所观察到的天象,进行了精细化的整理,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具体是谁?哪个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现在无从考证。因此,现在我们就把这事归于原始 社会 帝王颛顼。 颛顼创立了“颛顼历法”。 他根据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现的这些现象,发明的这些解决问题的措施,组织人力物力,形成了中国第一个简易的二十四节气历法。 “颛顼历法”不复杂。 它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其中一月至十一月为三十天,十二月为三十六天。一年又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仲、季三个节气,四季就有十二个节气,基本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雏形,为以后细化二十四节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一个大体过程。 “颛顼历法”给后人带了许多便利,并可利用开发的潜质。 古人在使用“颛顼历法”发现一些新的现象,例如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354.355天,因此,古人叫“大月”是“大尽”即“大尽月”,“小月”是“小尽”即“小尽月”。又发现阴历与阳历天数的差距,如农历即阴历朔望月,朔望月每月29.5306天,其全年天数与阳历即太阳年全年天数相差十天二十一小时,无形中又冒出来一个闰月。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为此,又出现了如何解决闰月的问题。 战国末期《尚书·尧典》中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是说春秋中叶后规定,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叫做“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在这之前是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自从有了这个规定,一切都按新规定行事了。 根据记载,单纯地讲二十四节气来历,有书籍文字记载的应该是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 并不是某一个人创作发明的,确切地说是农民经验,通过文人用文字完善总结出来的。 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应该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祖冲之。 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善的,从“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到“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历史 发展过程。 闰年之说在民间流传的时间也是很长的,从春秋时期就有了。 不过研究得不透,有很多问题解释不通。祖冲之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再研究,成为了我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天文学家。 祖冲之创作了《大明历》历法书籍。 《大明历》打破了“十九个年头中,要有七个年头是十三个月”之说,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之内,有一百四十四闰的新闰法,前所未有地首次应用“岁差”,以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之为“交点月”的日数。这在当时来说是最科学、最进步、最精密的历法了。 总而言之,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共同发明的。闰年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祖冲之研究出来的。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的一种对季节的划分,在古代的中国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为什么中国会产生二十四节气? 中国文明是一个 农业文明 ,农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收割都必须不违农时,也就是必须在合适的时间里进行,才能有好的收获。那么为什么世界上其他以农业为主的古文明没有产生出二十四节气呢。 这是因为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这些古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温暖湿润,冬天没有严寒,因此农作物的耕作时间不会受到太多限制。而中国不同, 中国是大陆性气候,冬天气候寒冷 。因此春天什么时候播种,秋天什么时候收割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节气来进行,否则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这样一个重要的发明,却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它是中国古代先民历经漫长的时间和实践慢慢总结出来的,就好像木结构的房子、陶瓷制作等,也都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划分的? 中国古代用的是阴历,可二十四节气是按照阳历来走的,比如每年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都是固定的日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 阴历对农业生产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按照太阳历,即太阳的高度,才能指导农业生产 。 因此, 古人将太阳历中的一年平均分成24等分,每一等分规定为一个节气 。古人并没有我们今天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认识,所以他们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方位变化来划分节气的。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如下: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人在按照节气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总结出了很多诀窍,如”清明下种,谷雨插秧“、”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白露忙耕地,秋分把地翻“等,形成了宝贵经验,在古代世代相传。 闰年是怎么来的? 首先,闰年也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 历史 上就算有人发现有必要规定闰年,也早就湮没于 历史 洪流中了。 现代意义上的闰年,是为了补齐阳历上的误差。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而一般的年份是365日,每过四年,多出来的时间合起来约为一天,因此每四年便在这一年加一天。 但中国古代的闰年并不是这么规定的。 我国古代按照农历,每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30天,这样一年与阳历一年的天数差5天多,于是每隔2到4年,会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做闰月。而闰月加到一年的什么时候,则需参照二十四节气来判断。 加有闰月的那一年便称为闰年 。 同样,中国古代的闰年也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也是根据老百姓的长期观察的基础上,而后由国家来定的。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好的问题。 您的问题实际上是两个,节气和闰年。 先说第一个,“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这里指出您的两个错误:一是农历的提法有误,中国历法分为阳历和阴历,而且是阴阳合历,农历不是标准提法。一般来说,农历就是阴历,是初一十五,是以月球为视角,反映的是阴晴圆缺;阳历是以太阳为视角,二十四节气不是农历而是阳历。 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个回归年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二十四个结点日,它是阳历,不是阴历。相传是黄帝发现的(不是发明),其实更早。 闫年还是阳历。一个太阳回归年是365.25日,四个太阳回归年就多出一个整日,闫年是366日,四年一闫。 闫年同样不是发明,只是发现,也是黄帝以前的事了,至少是五千年以前。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制定出来的。后来,为了便于记忆,又编成了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谁创造的? 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商朝,是中国历法的独创,它是由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但也有传说是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的颛顼所发明。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发明了《颛顼历》。 什么叫闰年? 我们是不是发现,二月份的天数不像其他月份那么固定,每四年就会有有一个29日,古人就把二月里多出一天的年份就叫闰年。 闰年是谁研究出来的? 农历闺年也称闰月。也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 现在中国现行阳历是根据地球自转而定的历法。在使用过程中,古人发现回归年的总长度比12个月朔望月构成的阴历年多了将近11天,每个月平均多了天。这样经过若干年后,农历与阴历所载就会出现“冬夏错位”的现象。 为了使阳历与阴历不产生分歧,古人最后采用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才使农历的岁首保持在春初,四季就与阳历基本吻合了。 秦代以前,古人习惯地将闰月加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之后,称十三月。到了汉代,又将闰月放在了九月后面,这样虽然得出的阴历与阳历所指相差不多,但却始终没有固定的加法。 到汉武帝年间,加闰的方法才比较正规,就是从冬至开始,把二十四节气中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是每四年设置一次闰年,并称它为闰上个月的名称。这就是闰年设置的过程。
2023-07-27 14:45:301

二十四节气。

立春: 春季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 雨水: 春到人间,降雨开始增多,春雨绵绵。 惊蛰: 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伏著不动,叫做蛰。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 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 清明: 天气逐渐和暖,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 谷雨: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农夫刚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润,适时且足够的雨水才能使谷物成长茁壮。但此时的气候,却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最让人不易捉摸。 立夏: 夏季开始,此时已出现温暖的气候,万物迅速生长。 小满: 满指谷物籽粒饱满,稻谷和麦类等夏熟农作物行将结实,等待成熟,但尚未达到饱满的程度。 芒种: 有芒作物开始成熟,结实成穗,此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适当时节。 夏至: 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多,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过了夏至日,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慢慢加长。 小暑: 暑是炎热之意,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但是还没有热到极点,虽然夏至时北半球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由於太阳射来的热力必须先对地面和大气加温,才能把热储存於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慢慢加热,经过小暑后,热度才会逐渐升高到极点。 大暑: 气候酷热到达高峰。 立秋: 秋季开始,气温将由热转凉,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 处暑: 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的暑气到此终止,但有时晴天的下午,炎热不亚於暑夏,可视为夏的回光返照。 白露: 天气已经转凉,夜晚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接触到地面上因辐射而迅速冷却的物体,於是部份凝结为水滴而附於地面的花草树叶上,这些透明晶莹的水珠,我们就称它为白露。 秋分: 秋季过了一半,同春分一样,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 寒露: 此时已届深秋,天气转冷,早晚所接触到的雾气和露水,感觉寒意沁心,而草木行将枯萎。 霜降: 天气渐寒,当地面的物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或以下,接触的水汽直接结霜附於其上。 立冬: 冬季开始,冬是终了,作物已收割贮藏,农事完成。 小雪: 气候寒冷,此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温度冷至摄氏零度以下时,会凝成结晶状的固体由空中降下,称为降雪,不过降雪量不多且不大。 大雪: 天气更寒冷,大雪纷飞,地面积雪。 冬至: 严冬来临,此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长的。 小寒: 天气相当寒冷,虽进入严冬但尚未到达最冷的时候。 大寒: 天气酷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2023-07-27 14:45:394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http://www.guoxue.com/history/jq/jqb.htm这是一个节气表,推荐给你。节气那一竖栏下的日期是按公历来算的。
2023-07-27 14:46:468

二十四节气到底指的是什么内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2023-07-27 14:47:153

24节气分别代表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为什么是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23-07-27 14:47:232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一年就有24个节气了。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露水,秋分,寒露,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23-07-27 14:47:333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什么含义

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2、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3、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4、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5、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6、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7、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8、立夏:夏季的开始。 9、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10、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1、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2、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3、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4、立秋:秋季的开始。 15、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6、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7、秋分:昼夜平分。 18、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19、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20、立冬:冬季的开始。 21、小雪:开始下雪。 22、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3、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24、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5、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023-07-27 14:47:481

请问24节气的详情

  24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  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  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  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  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  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  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  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  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  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2023-07-27 14:47:552

二十四节气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

是因为气候变化而产生的,也是古人为了农耕的需要而发明的。
2023-07-27 14:48:165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在21世纪它还有存在架子吗?

二十四节气是由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第一个节气名"节气",第二个节气名"中气".现统称节气.
2023-07-27 14:48:315

24节气是怎么界定的?是怎么来的?都有什么说法?什么意思?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莲,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 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知道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对你的日常生活会有一定帮助。 24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制订的,与月亮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只和阳历有关而与阴历无关。由于地球绕日公转时,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面有23.5度的夹角,使得阳光直射地球的区域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不同而改变,因此才有季节更替。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时间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将该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个回归年的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每个分点称为中气,再将两个中气按长度等分,其分点为节气,十二个中气加十二个节气,俗名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此种将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节气称为平节气,但由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并不是等速,以二十四等分回归年时间所得平节气的日期,并不能反映地球在轨道上真正的位置。 因此从清初的时宪历〈西元一六四五年〉起,节气时刻的推算由平节气改为定节气。所谓定节气是由春分开始,将地球公转的轨道每十五度定一节气,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节气,以此方法推算出来的节气日期,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反映当时的气候状况。
2023-07-27 14:48:542

一年24个节气怎么排?

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 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起源于黄河流域,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下面来看看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 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1 一年24个节气顺序是:1、立春;2、雨水;3、惊蛰;4、春分;5、清明;6、谷雨;7、立夏;8、小满;9、芒种;10、夏至;11、小暑;12、大暑;13、立秋;14、处暑;15、白露;16、秋分;17、寒露;18、霜降;19、立冬;20、小雪;21、大雪;22、冬至;23、小寒;24、大寒。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公历2月3-5日交节。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指春雷乍动,惊醒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公历3月05-07日交节。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公历4月04-06日交节。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4月19-21日交节。 7、立夏: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公历6月05-07日交节。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公历6月21-22日交节。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公历7月06-08日交节。 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22-24日交节。 13、立秋: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公历8月22-24日交节。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 16、秋分:昼夜平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19、立冬: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 20、小雪: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公历1月5-7日交节。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20-21日交节。 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2 24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确定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 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确定了历法中的"24个节气,并确定了24个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经度0开始,沿经度每15度的时间称为“节气”。它每年运行360度,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每个月的第一个节气是“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 每个月的第二个节气是“中”,即:雨、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中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与“中节气”交替出现,每持续15天,至今人们已有“节气”与“中节气”合称“节气”。 24节气意义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历代政府发布的时间尺度,而且是指导农业生产、预测日常生活冷暖雨雪的指南针。 24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用于指导农业活动,影响着成千上万家庭的衣食住行。24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学和气象学的变化规律。 二十四节气巧妙地将天文、农业、物候和民俗结合起来,产生了大量相关的季节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3 24节气的含义 1、立春: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2、雨水:雨水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二个节气,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3、惊蛰:惊蛰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4、春分: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5、清明:清明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 6、谷雨: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7、立夏: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8、小满: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9、芒种:芒种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 10、夏至:夏至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此时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11、小暑:小暑时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12、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 13、立秋:立秋指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14、处暑:处暑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15、白露:白露时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16、秋分: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 17、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 18、霜降:立降时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19、立冬: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20、小雪: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21、大雪: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22、冬至: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23、小寒: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24、大寒: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 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4 立春:2月4日前后,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春去秋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冬至: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2023-07-27 14:49:011

二十四节气发明的原因及过程

!!!!!!!!!!!!!!!!!!!!!!!!!!!!!
2023-07-27 14:49:105

谁有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答案

我也要做……
2023-07-27 14:49:447

24节气何时何人发明?为何一直沿用至今?

"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冬至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其中一个,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在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台湾,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台湾处于冬季的季节,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就因历法的不同,使得民间一直传承著周历历法,认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才有吃圆仔后就多了一岁的说法)这也是冬至为何在民间会那么受重视,但是这样的错误传承,使得民间的观念与目前择日学上,所用的夏历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的错误观念应该矫正,把正确的历法传承才对。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冬至一般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例如北方人在冬至时吃饺子,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023-07-27 14:50:013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为干支历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2023-07-27 14:50:094

24节气是什么时候谁定的?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2023-07-27 14:50:372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023-07-27 14:50:597

二十四节日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址,下列关于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江淮地区出现连续性降水-梅雨,为6月份,大暑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热时期,大寒前后,云贵高原多发生寒潮,降雪量达最大,霜降前后,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多,北方降温明显. 故选:C.
2023-07-27 14:51:421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哪几个名称

中国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23-07-27 14:51:501

24节气有什么来历和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 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 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 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为什么是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2023-07-27 14:52:032

阳历月份口诀

阳历月份口诀
2023-07-27 14:52:2010

二十四节气是何人所创,距今有多少年了?

人才
2023-07-27 14:52:5510

为什么闰年清明就要提前一天?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气,是根据每年的春分点来计算的,春分点每过15天会有一个节气,所以清明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5日居多。不是固定在阳历4月5日,也不是以农历来决定的。 春分点随地球自转变化,地球每天的自转并非24小时,而是23小时56分,每四年就会累计减少一天,从而影响节气的时间,按照这个规律推,明年的清明刚好就在4月4日,所以市面上的日历并没有印错。 4月4日清明2004年和2000年就曾出现过,而4月6日清明则在1939年、1935年等更早年的年份出现过
2023-07-27 14:56:083

24节气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023-07-27 14:56:196

中国的24节气是怎么来的?节气的时间是根据什么来规定的呢?

这是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来的,根据四季的变迁,根据日月的转换而来的。
2023-07-27 14:58:013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为什么是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23-07-27 14:58:451

24节气的由来及其意义

简单描写24节气的含义和来历
2023-07-27 14:58:544

二十四节气资料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已。太阳黄经为75°。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最多。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人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太阳黄经为225°。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太阳黄经为255°。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荡”的严冬了。  冬至: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太阳黄经为285°。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太阳黄经为300°。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不出手”。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完在了一个循环。  节气的来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节气的划分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2023-07-27 14:59:121

十二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2023-07-27 14:59:22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A解析:雨前茶是谷雨节气前采制的茶叶。故本题答案选A。
2023-07-27 14:59:281

二十四节气

是<淮南子>记载的,淮南王刘安做的
2023-07-27 14:59:414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A解析:雨前茶是谷雨节气前采制的茶叶。故本题答案选A。
2023-07-27 14:59:571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颛顼发明的。 有人可能不认识颛顼这两个字,颛的意思是圆头胖脑,顼是饰品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头戴玉的人。 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 颛顼生于若水,生活在穷桑,后封地于高阳。后来称帝。废除鸟官制,建立五官制。并把少昊创立的八卦历废除,根据当时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创立了更为科学实用的颛顼历法。 颛顼历法以孟春为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为立春。一年分十二月,每月三十天,每年的十二月为三十六天。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节气,四季共十二个节气。 这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和基础。 汉初的历法基本沿用颛顼历法, 颛顼历法是一种四分历,以365日1/4日为回归年长度,十九年七闰。汉武帝时,司马迁等受命造汉历, 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 这时候“二十四节气”基本创立完成。 刘安的《淮南子u2022天文训》中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北斗的运行方向。北斗的运行与二十八宿配合,组成了一个科学的历法和天象体系。 2016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闰年创立于古代帝尧,精确算法创立者是祖冲之。 闰年概念有史记载,最早出现在《虞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孔传:“一岁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 说明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闰月方法。 在古代一直沿用的是“一章”十九年里七个闰年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十九年里有七年是十三个月 。这个算法用了一千多年。不过这个算法不够科学精密准确,祖冲之根据《元嘉历》和古历,加上自己的观察试验计算, 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内一百四十四闰的新算法。 而且首次提出“岁差”和“交点月”的计算使用。 终于创造出了当时最新历法《大明历》。 据传说,二十四节气是黄帝之孙颛顼发明的,闰年是尧帝做出来的。传说不一定是真的,我国古人好把好事都集在名人身上,这样便于流传。二十四节气的发明不是一天完成的,也不应是个人成就,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数代人观察实践研究总结的结果。闰年的精确计算应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充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这一点可以无疑问。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同岁月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切随岁月而生,一切随岁月而逝。一部历法史,也是人类变化史。科学历法的制定,说明岁月并不神秘。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依节时而为,顺于天道而成。我国古人很早就观察天文,制历法了,这可追溯到黄帝时代,关于天文历法,关于节气及岁月之闰,都有许传说,而且还是神话的,这可信又不可全信。节气历是先从物候历再到天文历的。我国的历法是经历不少沿革与争议的。在先秦历法中,先百夏商周历法,其中有四分历,古六万。到了汉至明清,又有太初历,大衍历,十二气历,授时历,崇祯历等。在历法之争上,有太初历之争,大明历之争,开皇历之争,大衍历之争,崇祯历之争,时宪历之争等。 二十四节气来历,敢于肯定的是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不应是只有一个人的发明,是集体的经验智慧完善后总结而得。闰年比较精确算准之功归功于祖充之是对的。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善的,先测定二分二至,再到四立再及其他。最先是利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如今河南嵩山脚大还保留有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就是最好佐证。 二十四节气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它是我国劳动人民 历史 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应该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通过人们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于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太初历》并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 同样的道理,闰年也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它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 二十四节气和闰年都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历。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和闰月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创立的,不是哪个人研究和发明出来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 最早的时候,一年分为春、秋两季,到了周代才进一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大约二千五百年前春秋战国时代,逐渐有了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以后又经过不断补充、完善, 到西汉时期就已有了和现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了。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历法上占有重要地位。按阳历,二十四节气排列为: 二月:立春、雨水; 三月:惊蛰、春分; 四月:清明、谷雨; 五月:立夏、小满; 六月:芒种、夏至; 七月:小暑、大署; 八月:立秋、处暑; 九月:白露、秋分; 十月:寒露、霜降; 十一月:立冬、小雪; 十二月:大雪、冬至; 一月: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同农业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就可以看出: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的“立”字就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将临; 夏至、冬至 的“至”字则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来; 春分、秋分 的“分”字,即是平分的意思,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于夏至和冬至的中间; 雨水 表明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清明 则表示天气晴和,万物滋生; 谷雨 标志着雨量的增加,谷物茁壮成长; 小满 表明麦类等夏熟作物即将成熟; 芒种 则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和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 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所谓“三伏”就是这个时期; 处署 的“处”字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 表示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表示天气转冷,露水很凉; 霜降 ,开始结霜; 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直至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 是一年最冷的季节,人们一般数“九”来说明这一时期的寒冷程度。 为便于记忆,广大群众还将其编成歌诀广为流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闰月 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的,而是阴阳历。 阴阳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叫“大尽”,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叫“小尽”,全年354.355天。而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天,全年天数与太阳年365.2422天相差约十天二十一时故须置闰,即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春秋中叶后规定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古人很重视置闰,置闰可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吻合。 所以《尚书·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 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之中闰两个月,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这种情况了。秦至汉初在九月之后晦日已西,称为“后九月”,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后九月晦日已酉,至长安,舍代初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岁末,所以闰月置于年终。上古也有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 感谢阅读!我是“当文化插上翅膀”! 农历起源传说从三皇时起,至夏朝定型,以太阳轨道做依据,从立春日开始,分成二十四节气为一年,以干支和节气计时,一年约366天,也叫夏历、干支历、农历、太阳历等。。到了春秋时期,又以月亮轨道做依据,一朔一望为一月,一年十二个月,叫做阴历、朔望月、太阴历,月、日以数字计时(年份仍以干支或以年号),一年约为354天。。 中国历法实际是太阳历与太阴历合用,凡阴历月份只有节没有气的,就得重复过一次,称为润月,有润月的一年约有383天。(中国历不称润年而称润月。) 节气与公元纪年的西历(公历、新历),都是根据太阳运行的轨道制定,所以历时最接近。中国是辛亥革命后才引进的西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才停止使用民国国号,一律以公元纪年和中国农历一同使用。 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在2016年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 “‘第五大发明"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因为‘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历经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从气候学角度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凝聚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观点及方法。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把全年分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朴素认知,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这种科学认识然后又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 “以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二十四节气"虽没有从这些角度去解释,但也从自然现象中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认知,客观反映了我国独特的气候特点,比如四季分明等。 《夏小正》一书是我国最早记录节气以及物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记载的内容和观察,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气候的实质是地球与太阳的相互运动,以及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物候与气象的有机组合。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已明确提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西汉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详细地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以及对人类和 社会 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陶寺古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 社会 末期,比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 随着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尚书·尧典》中的记载,这说明中国人观测气象比西方早了500年。 那么为什么要设计出闰年呢? 据考证,最早在一年365天的历法当中加入“闰年”这个类似概念的是埃及帝国,他们希望在使用太阳历的同时确保历法与季节不脱节。 之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尤利乌斯·凯撒基于埃及的历法,创造出一年12个月365天的历法。在这之前,人们主要用一年355天的历法,每两年就插入一个月。虽然这个历法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研究发现一年其实大约为365.24天,因此凯撒创立了每4年一次闰年的办法来修正,他也因此被成为“ 闰年之父” 。 在格里高利历和闰年系统下,现代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日历与季节周期保持同步。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让民用历、宗教历和农业历与太阳年同步。最终,人们通过增加“闰年”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再过3300年,这个问题又会出现。 闰年如约而至:本周六,也就是2月29日,是一个闰日。历法上的这一奇怪现象(几乎)每隔4年就会出现一次。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尝试让日历与自然年同步,可惜事与愿违,反而引发了很多混乱。直至闰年出现,才补回了失去的时间。 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并不是完整的365天,而是365.24219天。 回归年——地球公转一圈的真实天数(近似) 但是谁会想在365.24219天的时候庆祝新年呢? 于是我们把零头去掉了,把一年的时间统一为365天 。但是,这个零头是多少呢?0.24219天大概等于5.8个小时。也就是说, 我们每年都少过了5.8个小时。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就是答案。 不过,时间等于金钱,这个道理很早就有人想明白了。于是在公元45年,古罗马独裁者凯撒皇帝针对每年丢失的5.8小时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 我们先随便过个3年,不管那多出来的5.8个小时。到了第4年,我们把这些没过的时间加起来,凑出一整天安排在二月份里。” 就这样,闰年和闰月出现了! 凯撒虽然是拍脑袋想出这个方法的,但是你别说他这么做还挺有道理。 如果我们一直忽略每年少过的5.8个小时,那么100年后,我们的“日历年”和“真实年”(或者说回归年)之间就差了25天!也就是说, 每个世纪我们就会少过将近1个月的时间。 在古代,我国历法家一向把十九年定为计算闰年的单位,称为 “一章” ,在每一章里有七个闰年。也就是说,在十九个年头中,要有七个年头是十三个月。这种闰法一直采用了一千多年,不过它还不够周密、精确。 公元412年,北凉赵厞创作《元始历》,才打破了岁章的限制,规定在六百年中间插入二百二十一个闰月。可惜赵厞的改革没有引起当时人的注意,例如著名历算家何承天在公元443年制作《元嘉历》时,还是采用十九年七闰的古法。 祖冲之吸取了赵厞的先进理论,加上他自己的观察,认为十九年七闰的闰数过多,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而赵厞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闰的闰数却又嫌稍稀,也不十分精密。因此,他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内一百四十四闰的新闰法,这个闰法在当时算是最精密的了。 除了改革闰法以外,祖冲之在历法研究上的另一重大成就,是破天荒第一次应用了 “岁差” 。 祖冲之在历法研究方面的第三个巨大贡献,就是能够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 “交点月” 的日数。 祖冲之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终于成功制成了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大明历》。这是祖冲之科学研究的天才结晶,也是他在天文历法上最卓越的贡献。 2020年,真是个特别的年份,闰年、闰月,都有了。希望一切能好起来,在这个特别长的一年里。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在世界国际气象界中,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目前,提起这事,说是远古黄帝之孙颛顼发明的农历“二十四节气”。 确切地说,应该是古老的农民从长期农耕与生活中认识提炼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后来引起帝王颛顼重视,组织识字的人,把农民所观察到的天象,进行了精细化的整理,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具体是谁?哪个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现在无从考证。因此,现在我们就把这事归于原始 社会 帝王颛顼。 颛顼创立了“颛顼历法”。 他根据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现的这些现象,发明的这些解决问题的措施,组织人力物力,形成了中国第一个简易的二十四节气历法。 “颛顼历法”不复杂。 它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其中一月至十一月为三十天,十二月为三十六天。一年又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仲、季三个节气,四季就有十二个节气,基本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雏形,为以后细化二十四节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一个大体过程。 “颛顼历法”给后人带了许多便利,并可利用开发的潜质。 古人在使用“颛顼历法”发现一些新的现象,例如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354.355天,因此,古人叫“大月”是“大尽”即“大尽月”,“小月”是“小尽”即“小尽月”。又发现阴历与阳历天数的差距,如农历即阴历朔望月,朔望月每月29.5306天,其全年天数与阳历即太阳年全年天数相差十天二十一小时,无形中又冒出来一个闰月。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为此,又出现了如何解决闰月的问题。 战国末期《尚书·尧典》中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是说春秋中叶后规定,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叫做“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在这之前是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自从有了这个规定,一切都按新规定行事了。 根据记载,单纯地讲二十四节气来历,有书籍文字记载的应该是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 并不是某一个人创作发明的,确切地说是农民经验,通过文人用文字完善总结出来的。 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应该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祖冲之。 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善的,从“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到“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历史 发展过程。 闰年之说在民间流传的时间也是很长的,从春秋时期就有了。 不过研究得不透,有很多问题解释不通。祖冲之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再研究,成为了我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天文学家。 祖冲之创作了《大明历》历法书籍。 《大明历》打破了“十九个年头中,要有七个年头是十三个月”之说,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之内,有一百四十四闰的新闰法,前所未有地首次应用“岁差”,以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之为“交点月”的日数。这在当时来说是最科学、最进步、最精密的历法了。 总而言之,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共同发明的。闰年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祖冲之研究出来的。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的一种对季节的划分,在古代的中国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为什么中国会产生二十四节气? 中国文明是一个 农业文明 ,农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收割都必须不违农时,也就是必须在合适的时间里进行,才能有好的收获。那么为什么世界上其他以农业为主的古文明没有产生出二十四节气呢。 这是因为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这些古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温暖湿润,冬天没有严寒,因此农作物的耕作时间不会受到太多限制。而中国不同, 中国是大陆性气候,冬天气候寒冷 。因此春天什么时候播种,秋天什么时候收割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节气来进行,否则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这样一个重要的发明,却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它是中国古代先民历经漫长的时间和实践慢慢总结出来的,就好像木结构的房子、陶瓷制作等,也都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划分的? 中国古代用的是阴历,可二十四节气是按照阳历来走的,比如每年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都是固定的日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 阴历对农业生产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按照太阳历,即太阳的高度,才能指导农业生产 。 因此, 古人将太阳历中的一年平均分成24等分,每一等分规定为一个节气 。古人并没有我们今天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认识,所以他们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方位变化来划分节气的。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如下: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人在按照节气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总结出了很多诀窍,如”清明下种,谷雨插秧“、”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白露忙耕地,秋分把地翻“等,形成了宝贵经验,在古代世代相传。 闰年是怎么来的? 首先,闰年也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 历史 上就算有人发现有必要规定闰年,也早就湮没于 历史 洪流中了。 现代意义上的闰年,是为了补齐阳历上的误差。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而一般的年份是365日,每过四年,多出来的时间合起来约为一天,因此每四年便在这一年加一天。 但中国古代的闰年并不是这么规定的。 我国古代按照农历,每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30天,这样一年与阳历一年的天数差5天多,于是每隔2到4年,会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做闰月。而闰月加到一年的什么时候,则需参照二十四节气来判断。 加有闰月的那一年便称为闰年 。 同样,中国古代的闰年也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也是根据老百姓的长期观察的基础上,而后由国家来定的。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法天则地,合以天完”,“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人”(注:《黄帝内经》),并结合长期的生产.天文.气象实践总结而成。 二十四节气表示地球绕太阳轨道(黄道)公转时到达的位置,黄道的圆周是三百六十度,太阳每年在公历三月二十一日通过春分点,黄经为0 ,以后沿黄经运行逐渐增加,绕行一周为一年。 每隔十五度便是一个节气,这样每个月里都有两个节气,一年十二月共二十四个节气,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节气在古代称为“气”,每个月含的两个气,前的叫“节气”,后的叫“中气”。 二十四节气精确的指出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直接为农业.天文.地理.医疗 养生 服务,这是我国历法最鲜明的特色,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份相符,有“三年两头闰,三年两不闰”之说。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跟在几月份后面就叫闰几月。如2020年四月没有中气,就以四月份后闰四月。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好的问题。 您的问题实际上是两个,节气和闰年。 先说第一个,“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这里指出您的两个错误:一是农历的提法有误,中国历法分为阳历和阴历,而且是阴阳合历,农历不是标准提法。一般来说,农历就是阴历,是初一十五,是以月球为视角,反映的是阴晴圆缺;阳历是以太阳为视角,二十四节气不是农历而是阳历。 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个回归年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二十四个结点日,它是阳历,不是阴历。相传是黄帝发现的(不是发明),其实更早。 闫年还是阳历。一个太阳回归年是365.25日,四个太阳回归年就多出一个整日,闫年是366日,四年一闫。 闫年同样不是发明,只是发现,也是黄帝以前的事了,至少是五千年以前。
2023-07-27 15:00:071

二十四节气表取得什么成就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很大(闰年13个月).为了规范年的天数,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从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而是公历2008年2月4日.二 十 四 节 气 表(按公元月日计算)七十二候季节 月份 节 气 太阳到达黄经 第一候 第二候 第三候春 孟春 立 春 315°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2月3——5日雨 水 330° 桃始花 仓庚鸣 鹰化为鸠2月18——20日仲春 惊 蛰 345° 獭祭鱼 鸿雁来 草木萌动3月5——7日春 分 0° 玄鸟至 雷乃发声 始电3月20——21日季春 清 明 15° 桐始华 田鼠化为鴽 虹始见4月4——6日谷 雨 30° 萍始生 鸣鸠拂其羽 戴胜降于桑4月19——21日夏 孟夏 立 夏 45° 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5月5——7日小 满 60° 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5月20——22日仲夏 芒 种 75° 螳螂生 鵙始鸣 反舌无声6月5——7日夏 至 90° 鹿角解 蜩始鸣 半夏生6月21日——22日季夏 小 暑 105° 温风至 蟋蟀居辟 鹰乃学习7月6——8日大 暑 120° 腐草化为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7月22——24日秋 孟秋 立 秋 135° 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8月7——9日处 暑 150° 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8月22——24日仲秋 白 露 165° 鸿雁来 玄鸟归 群鸟养羞9月7——9日秋 分 180° 雷始收声 蛰虫培户 水始涸9月22——24日季秋 寒 露 195° 鸿雁来宾 雀攻大水为蛤 菊有黄花10月8——9日霜 降 210° 豺乃祭兽 草木黄落 蛰虫咸俯10月23——24日冬 孟冬 立 冬 225° 水始冰 地始冻 雉入大水为蜃11月7——8日小 雪 240° 虹藏不见 天气上腾 闭塞而成冬11月22——23日 地气下降仲冬 大 雪 255° 鴠鸟不鸣 虎始交 荔挺生12月6——8日冬 至 270° 蚯蚓结 麋角解 水泉动12月21——23日季冬 小 寒 285° 雁北向 鹊始巢 雉始雊1月5——7日大 寒 300° 鸡始乳 鸷鸟厉疾 水泽腹坚1月20——21日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雨连连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芒种火烧天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二十四节气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雨水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芒种:北斗指向已.太阳黄经为75°.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最多.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人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霜降: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立冬:太阳黄经为225°.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小雪: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大雪:太阳黄经为255°.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荡”的严冬了.冬至: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小寒:太阳黄经为285°.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大寒:太阳黄经为300°.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不出手”.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完在了一个循环.节气的来源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节气的划分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中国24节气中英文对照与时间
2023-07-27 15:00:171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物候垄作,老辈的农作经验
2023-07-27 15:00:323

什么是24节气

随着中国历法的谣言,二十四节气已经蔓延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法是开始的意思,立春是春天的开始。 雨:在开始的降雨,降雨量增加。 惊蛰:蛰藏的意思。惊蛰是,突然移动春雷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 清明:晴朗的天气,植被茂盛。 谷雨:雨盛牌谷。充足和及时的降雨,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晓文:夏粮作物小麦和其它谷物开始。 芒种:小麦,胡子拉碴的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了。 小暑:夏季炎热的意义。小暑开始炎热气候。 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立秋。 处暑:处终止隐藏的含义。处暑炎热夏季的一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析油和白色。 秋分:春分。 露:露水冷,将被冻结。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以霜冻。 立冬:冬季的开始。 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加,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的来临。 小寒:气候变得寒冷。 大寒:一年最冷的时候。
2023-07-27 15:01:062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颛顼发明的。 有人可能不认识颛顼这两个字,颛的意思是圆头胖脑,顼是饰品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头戴玉的人。 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 颛顼生于若水,生活在穷桑,后封地于高阳。后来称帝。废除鸟官制,建立五官制。并把少昊创立的八卦历废除,根据当时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创立了更为科学实用的颛顼历法。 颛顼历法以孟春为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为立春。一年分十二月,每月三十天,每年的十二月为三十六天。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节气,四季共十二个节气。 这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和基础。 汉初的历法基本沿用颛顼历法, 颛顼历法是一种四分历,以365日1/4日为回归年长度,十九年七闰。汉武帝时,司马迁等受命造汉历, 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 这时候“二十四节气”基本创立完成。 刘安的《淮南子u2022天文训》中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北斗的运行方向。北斗的运行与二十八宿配合,组成了一个科学的历法和天象体系。 2016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闰年创立于古代帝尧,精确算法创立者是祖冲之。 闰年概念有史记载,最早出现在《虞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孔传:“一岁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 说明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闰月方法。 在古代一直沿用的是“一章”十九年里七个闰年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十九年里有七年是十三个月 。这个算法用了一千多年。不过这个算法不够科学精密准确,祖冲之根据《元嘉历》和古历,加上自己的观察试验计算, 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内一百四十四闰的新算法。 而且首次提出“岁差”和“交点月”的计算使用。 终于创造出了当时最新历法《大明历》。 据传说,二十四节气是黄帝之孙颛顼发明的,闰年是尧帝做出来的。传说不一定是真的,我国古人好把好事都集在名人身上,这样便于流传。二十四节气的发明不是一天完成的,也不应是个人成就,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数代人观察实践研究总结的结果。闰年的精确计算应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充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这一点可以无疑问。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同岁月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切随岁月而生,一切随岁月而逝。一部历法史,也是人类变化史。科学历法的制定,说明岁月并不神秘。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依节时而为,顺于天道而成。我国古人很早就观察天文,制历法了,这可追溯到黄帝时代,关于天文历法,关于节气及岁月之闰,都有许传说,而且还是神话的,这可信又不可全信。节气历是先从物候历再到天文历的。我国的历法是经历不少沿革与争议的。在先秦历法中,先百夏商周历法,其中有四分历,古六万。到了汉至明清,又有太初历,大衍历,十二气历,授时历,崇祯历等。在历法之争上,有太初历之争,大明历之争,开皇历之争,大衍历之争,崇祯历之争,时宪历之争等。 二十四节气来历,敢于肯定的是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不应是只有一个人的发明,是集体的经验智慧完善后总结而得。闰年比较精确算准之功归功于祖充之是对的。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善的,先测定二分二至,再到四立再及其他。最先是利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如今河南嵩山脚大还保留有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就是最好佐证。 二十四节气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它是我国劳动人民 历史 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应该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通过人们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于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太初历》并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 同样的道理,闰年也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它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 二十四节气和闰年都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历。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和闰月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创立的,不是哪个人研究和发明出来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 最早的时候,一年分为春、秋两季,到了周代才进一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大约二千五百年前春秋战国时代,逐渐有了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以后又经过不断补充、完善, 到西汉时期就已有了和现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了。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历法上占有重要地位。按阳历,二十四节气排列为: 二月:立春、雨水; 三月:惊蛰、春分; 四月:清明、谷雨; 五月:立夏、小满; 六月:芒种、夏至; 七月:小暑、大署; 八月:立秋、处暑; 九月:白露、秋分; 十月:寒露、霜降; 十一月:立冬、小雪; 十二月:大雪、冬至; 一月: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同农业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就可以看出: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的“立”字就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将临; 夏至、冬至 的“至”字则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来; 春分、秋分 的“分”字,即是平分的意思,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于夏至和冬至的中间; 雨水 表明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清明 则表示天气晴和,万物滋生; 谷雨 标志着雨量的增加,谷物茁壮成长; 小满 表明麦类等夏熟作物即将成熟; 芒种 则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和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 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所谓“三伏”就是这个时期; 处署 的“处”字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 表示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表示天气转冷,露水很凉; 霜降 ,开始结霜; 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直至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 是一年最冷的季节,人们一般数“九”来说明这一时期的寒冷程度。 为便于记忆,广大群众还将其编成歌诀广为流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闰月 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的,而是阴阳历。 阴阳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叫“大尽”,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叫“小尽”,全年354.355天。而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天,全年天数与太阳年365.2422天相差约十天二十一时故须置闰,即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春秋中叶后规定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古人很重视置闰,置闰可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吻合。 所以《尚书·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 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之中闰两个月,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这种情况了。秦至汉初在九月之后晦日已西,称为“后九月”,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后九月晦日已酉,至长安,舍代初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岁末,所以闰月置于年终。上古也有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 感谢阅读!我是“当文化插上翅膀”! 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在2016年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 “‘第五大发明"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因为‘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历经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从气候学角度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凝聚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观点及方法。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把全年分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朴素认知,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这种科学认识然后又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 “以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二十四节气"虽没有从这些角度去解释,但也从自然现象中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认知,客观反映了我国独特的气候特点,比如四季分明等。 《夏小正》一书是我国最早记录节气以及物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记载的内容和观察,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气候的实质是地球与太阳的相互运动,以及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物候与气象的有机组合。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已明确提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西汉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详细地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以及对人类和 社会 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陶寺古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 社会 末期,比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 随着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尚书·尧典》中的记载,这说明中国人观测气象比西方早了500年。 那么为什么要设计出闰年呢? 据考证,最早在一年365天的历法当中加入“闰年”这个类似概念的是埃及帝国,他们希望在使用太阳历的同时确保历法与季节不脱节。 之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尤利乌斯·凯撒基于埃及的历法,创造出一年12个月365天的历法。在这之前,人们主要用一年355天的历法,每两年就插入一个月。虽然这个历法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研究发现一年其实大约为365.24天,因此凯撒创立了每4年一次闰年的办法来修正,他也因此被成为“ 闰年之父” 。 在格里高利历和闰年系统下,现代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日历与季节周期保持同步。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让民用历、宗教历和农业历与太阳年同步。最终,人们通过增加“闰年”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再过3300年,这个问题又会出现。 闰年如约而至:本周六,也就是2月29日,是一个闰日。历法上的这一奇怪现象(几乎)每隔4年就会出现一次。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尝试让日历与自然年同步,可惜事与愿违,反而引发了很多混乱。直至闰年出现,才补回了失去的时间。 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并不是完整的365天,而是365.24219天。 回归年——地球公转一圈的真实天数(近似) 但是谁会想在365.24219天的时候庆祝新年呢? 于是我们把零头去掉了,把一年的时间统一为365天 。但是,这个零头是多少呢?0.24219天大概等于5.8个小时。也就是说, 我们每年都少过了5.8个小时。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就是答案。 不过,时间等于金钱,这个道理很早就有人想明白了。于是在公元45年,古罗马独裁者凯撒皇帝针对每年丢失的5.8小时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 我们先随便过个3年,不管那多出来的5.8个小时。到了第4年,我们把这些没过的时间加起来,凑出一整天安排在二月份里。” 就这样,闰年和闰月出现了! 凯撒虽然是拍脑袋想出这个方法的,但是你别说他这么做还挺有道理。 如果我们一直忽略每年少过的5.8个小时,那么100年后,我们的“日历年”和“真实年”(或者说回归年)之间就差了25天!也就是说, 每个世纪我们就会少过将近1个月的时间。 在古代,我国历法家一向把十九年定为计算闰年的单位,称为 “一章” ,在每一章里有七个闰年。也就是说,在十九个年头中,要有七个年头是十三个月。这种闰法一直采用了一千多年,不过它还不够周密、精确。 公元412年,北凉赵厞创作《元始历》,才打破了岁章的限制,规定在六百年中间插入二百二十一个闰月。可惜赵厞的改革没有引起当时人的注意,例如著名历算家何承天在公元443年制作《元嘉历》时,还是采用十九年七闰的古法。 祖冲之吸取了赵厞的先进理论,加上他自己的观察,认为十九年七闰的闰数过多,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而赵厞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闰的闰数却又嫌稍稀,也不十分精密。因此,他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内一百四十四闰的新闰法,这个闰法在当时算是最精密的了。 除了改革闰法以外,祖冲之在历法研究上的另一重大成就,是破天荒第一次应用了 “岁差” 。 祖冲之在历法研究方面的第三个巨大贡献,就是能够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 “交点月” 的日数。 祖冲之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终于成功制成了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大明历》。这是祖冲之科学研究的天才结晶,也是他在天文历法上最卓越的贡献。 2020年,真是个特别的年份,闰年、闰月,都有了。希望一切能好起来,在这个特别长的一年里。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的一种对季节的划分,在古代的中国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为什么中国会产生二十四节气? 中国文明是一个 农业文明 ,农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收割都必须不违农时,也就是必须在合适的时间里进行,才能有好的收获。那么为什么世界上其他以农业为主的古文明没有产生出二十四节气呢。 这是因为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这些古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温暖湿润,冬天没有严寒,因此农作物的耕作时间不会受到太多限制。而中国不同, 中国是大陆性气候,冬天气候寒冷 。因此春天什么时候播种,秋天什么时候收割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节气来进行,否则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这样一个重要的发明,却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它是中国古代先民历经漫长的时间和实践慢慢总结出来的,就好像木结构的房子、陶瓷制作等,也都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划分的? 中国古代用的是阴历,可二十四节气是按照阳历来走的,比如每年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都是固定的日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 阴历对农业生产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按照太阳历,即太阳的高度,才能指导农业生产 。 因此, 古人将太阳历中的一年平均分成24等分,每一等分规定为一个节气 。古人并没有我们今天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认识,所以他们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方位变化来划分节气的。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如下: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人在按照节气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总结出了很多诀窍,如”清明下种,谷雨插秧“、”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白露忙耕地,秋分把地翻“等,形成了宝贵经验,在古代世代相传。 闰年是怎么来的? 首先,闰年也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 历史 上就算有人发现有必要规定闰年,也早就湮没于 历史 洪流中了。 现代意义上的闰年,是为了补齐阳历上的误差。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而一般的年份是365日,每过四年,多出来的时间合起来约为一天,因此每四年便在这一年加一天。 但中国古代的闰年并不是这么规定的。 我国古代按照农历,每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30天,这样一年与阳历一年的天数差5天多,于是每隔2到4年,会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做闰月。而闰月加到一年的什么时候,则需参照二十四节气来判断。 加有闰月的那一年便称为闰年 。 同样,中国古代的闰年也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也是根据老百姓的长期观察的基础上,而后由国家来定的。 农历起源传说从三皇时起,至夏朝定型,以太阳轨道做依据,从立春日开始,分成二十四节气为一年,以干支和节气计时,一年约366天,也叫夏历、干支历、农历、太阳历等。。到了春秋时期,又以月亮轨道做依据,一朔一望为一月,一年十二个月,叫做阴历、朔望月、太阴历,月、日以数字计时(年份仍以干支或以年号),一年约为354天。。 中国历法实际是太阳历与太阴历合用,凡阴历月份只有节没有气的,就得重复过一次,称为润月,有润月的一年约有383天。(中国历不称润年而称润月。) 节气与公元纪年的西历(公历、新历),都是根据太阳运行的轨道制定,所以历时最接近。中国是辛亥革命后才引进的西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才停止使用民国国号,一律以公元纪年和中国农历一同使用。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法天则地,合以天完”,“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人”(注:《黄帝内经》),并结合长期的生产.天文.气象实践总结而成。 二十四节气表示地球绕太阳轨道(黄道)公转时到达的位置,黄道的圆周是三百六十度,太阳每年在公历三月二十一日通过春分点,黄经为0 ,以后沿黄经运行逐渐增加,绕行一周为一年。 每隔十五度便是一个节气,这样每个月里都有两个节气,一年十二月共二十四个节气,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节气在古代称为“气”,每个月含的两个气,前的叫“节气”,后的叫“中气”。 二十四节气精确的指出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直接为农业.天文.地理.医疗 养生 服务,这是我国历法最鲜明的特色,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份相符,有“三年两头闰,三年两不闰”之说。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跟在几月份后面就叫闰几月。如2020年四月没有中气,就以四月份后闰四月。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好的问题。 您的问题实际上是两个,节气和闰年。 先说第一个,“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这里指出您的两个错误:一是农历的提法有误,中国历法分为阳历和阴历,而且是阴阳合历,农历不是标准提法。一般来说,农历就是阴历,是初一十五,是以月球为视角,反映的是阴晴圆缺;阳历是以太阳为视角,二十四节气不是农历而是阳历。 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个回归年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二十四个结点日,它是阳历,不是阴历。相传是黄帝发现的(不是发明),其实更早。 闫年还是阳历。一个太阳回归年是365.25日,四个太阳回归年就多出一个整日,闫年是366日,四年一闫。 闫年同样不是发明,只是发现,也是黄帝以前的事了,至少是五千年以前。 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绝对不是某一个古人发明的,是长期观察天象,长期观察农时与太阳运行关系,总结出24节气。 全世界的古代人最初都是根据月盈月亏计时的,一年355天,共分12个月。 古代经济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都是靠天吃饭。人们发现农作物及牧草生长跟月亮运行毫无关系,反而跟太阳运行有直接关系。于是发明了太阳历,原来的月亮历不要了,只有水手才用月亮历。 中国古人最先也是用月亮历计时,中国称阴历。也是发现阴历与农时不合,发明了太阳历,一年365天。当时阳历不用十进位,用的60进位的天干地支计数法,但将阳历一年365天分为24节气。每个节气对应农时,指导农事。所以24节气是阳历,不是阴历。 中国人最讲传统,不象古代埃及人希腊人将月亮历废了。发明了阳历还是舍不得丢弃阴历,想出折中办法。计时还是用阴历,某月某日,指的是阴历,24节气才与阳历对映。这种阴阳共存的历法称为农历,实际还是太阳历。 阳历一年365天,阴历一年355天,每年少10天。古人很有智慧,既舍不得阴历,又要用阳历,怎么办?于是想出三年多一个月,这就是闰年的原因。闰月跟吉凶祸福毫无关系,千万莫被Ⅹ经大师及算命先生忽悠。 现在的农历是民国以后的改良版,主体是阳历以I2个月为一年。但又保留了24节气及阴历的计时法。 阴历除了记录主要节日,已毫无用处,完全可以舍弃。
2023-07-27 15:01:131

24节气中哪一个节气影响我们的生活

哪个节气都影响我们的生活。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比如:懵懵懂懂,芒种下种,指导农民播种,比如冬至进补等等。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2023-07-27 15:01:211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已。太阳黄经为75°。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最多。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人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太阳黄经为225°。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太阳黄经为255°。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荡”的严冬了。 冬至: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太阳黄经为285°。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太阳黄经为300°。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不出手”。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完在了一个循环。 节气的来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节气的划分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中国24节气中英文对照与时间 立春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1st solar term)Feb.3,4, or 5 雨水 Rain Water (2nd solar term)Feb.18,19 or 20 惊蜇 the Waking of Insects (3rd solar term)Mar.5,6, or 7 春分 the Spring Equinox (4th solar term)Mar.20,21 or 22 清明 Pure Brightness (5th solar term)Apr.4,5 or 6 谷雨 Grain Rain (6th solar term)Apr.19,20 or 21 立夏 the Beginning of Summer (7th solar term)May 5,6 or 7 小满 Lesser Fullness of Grain (8th solar term)May 20,21 or 22 芒种 Grain in Beard (9th solar term)Jun.5,6 or 7 夏至 the Summer Solstice (10th solar term)Jun.21 or 22 小暑 Lesser Heat (11th solar term)Jul.6,7 or 8 大暑 Greater Heat (12th solar term)Jul.22,23 or 24 立秋 the Beginning of Autumn (13th solar term)Aug.7,8 or 9 处暑 the End of Heat (14th solar term)Aug.22,23 or 24 白露 White Dew (15th solar term)Sep.7,8 or 9 秋分 the Autumn Equinox (16th solar term)Sep.22,23 or 24 寒露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Oct.8 or 9 霜降 Frost"s Descent (18th solar term)Oct.23 or 24 立冬 the Beginning of Winter (19th solar term)Nov.7 or 8 小雪 Lesser Snow (20th solar term)Nov.22 or 23 大雪 Greater Snow (21th solar term)Dec.6,7 or 8 冬至 the Winter Solstice (22th solar term)Dec.21,22 or 23 小寒 Lesser Cold (23th solar term)Jan.5,6 or 7 大寒 Greater Cold (24th solar term)Jan.20 or 2 节气歌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2023-07-27 15: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