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营
-
你的诞生——“诞生”在这里是一个名词。“你的诞生”抽象地指一个存在者(你)的起点,指“你”来到世间的这个事件。“你的诞生”只是一个主语,有待宾语的补充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说了这个主题滞后,这事件是否已经发生,或者尚待发生,或者已经落空(流产、夭折),我们都不知道。这四个字可能是一个作家在妻子怀孕后他写给未来的孩子的信的开头。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读到这里,一个句子已经完整。“你的诞生”得到了说明。我们知道“你”这个存在者不是假想的、期待着的,而是来到实际的人世间了。
所以这里的两个“诞生”——你的诞生已经诞生——好像指同一件事,可以被认为是无谓的重复,范了叨叨的逻辑(Taotology)的语病,其实不然。“诞生(一)”抽象地指一个存在的开端,“诞生(二)”指此开端已经成为事实。“诞生(一)”是名词,“诞生(二)”是动词。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在前面说“你的诞生……”是完整的句子,现在,又加上了“的你”,使原先的完整句式变成一个具有冗长的附加成分的代词的“你”。这里的两个“你”也不是单纯的重复。“你(一)”只有作为对话第二人称的意义。至于“你(二)”则是“已经诞生的”一个存在者,你正是具体的、有血有肉、握着小拳头嘶喊他的存在的事实和权利的婴儿了。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看见生,理应感到生的可喜,家中有新生儿是一喜事。悲观而善感的人也许联想到生之苦,未来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艰辛和苦难。而哲学家看见生立即想到死,这是哲学家共有的恶疾。
叔本华说:人一降生便达到可以死的年龄。
海得格尔说:人一降生便步向死亡。
庄子借孔子之口说:生死亦大笑。
孔子本人说:未知生,蔫知死?
鲁迅在“立论”(《野草》)里讲一个故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满月时,客人来祝贺,说了许多吉利的话。有一个却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痛打。在生的时刻,说死的来到,当然是不合时宜的,然而这是一句真话或者实话。预言凶吉都是虚谎,因为一生中的苦乐顺逆都是不可预料的情节。至于生和死有必然的联系。可以预言存在者有个开始,便有个终结。陶渊明“挽歌诗”第一句便是“有生必有死”。这句话是不会错的。只是这句话是说不得的。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人一旦知道自己的死,便祈望自己的不死。他明知死的必然,而死仍是他最大的恐惧和不安。人类搬动了巨大的岩石、木材建造金字塔、教堂、庙宇,用了最稀贵的金属与珠宝来装潢……都是为了祈求或证明“死的不死”。
人类又用了无穷无尽的语言、无穷无尽的文字、无穷无尽的唱诵与管弦、无穷无尽的形象与色彩来肯定、装潢永生的不虚。在这诗里,没有借助周密的逻辑或神学的说教来转化“死”为“不死”,而直截了当地写下“你的死已经不死”。
如果我们把句子“……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改写为“……已经诞生的你的死亡已经死亡”,我们会觉得掉入无力、无意味、无意义。接着,“诞生的已经诞生”一句说“死已经死亡”令人觉得同一个模式的叨叨逻辑。唯有“死已经不死”的形式是成立的,有跌宕,有突变,有诗的必然,诗人只能如此写,而诗句的必然带来命题的必然。
这里出现两个“已经”,“已经(一)”是表示过去式的副词。“已经(二)”是未来中的过去式,这“已经(二)”并没有过去式的作用,乃是一种特殊的肯定方式,死好像说:“这是预言,但是我的现在 * 已经能够肯定预言:你是不死的。”这是以诗的语言说一个预测,说一个生命的信念。是一祈望,更是一坚信。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这里出现了“你(三)”。它不是对话中第二人称的“你”,如“你(一)”。也不是实际世界中的“你”,如“你(二)”,而是“不死的你”。这“你(三)”只能是不死的,是超越的,是真际中的你。这里我们用“真际”来表示理念世界,你一但诞生,则在现实世界里真正永存。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的你已经诞生—— *这个真实世界中你也有诞生,而且已经诞生,如“你(一)”的诞生在人间,一如神子进入这个真实的多难的世界,成为人之子;一如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诗句还可以延续下去。“你(一)”,“你(二)”,“你(三)”……,似乎在重复,其实在层层上升。“你(一)”是未确定的;“你(二)是进入实际世界的;“你(三)”是超越入真际的;“你(四)”是从真际返回实际的,……此处用真际是和实际相似的真际,指真际世界,实际指实际存在的世界。每一次“你”的出现都是一次飞跃,积累前一层意义的内容。
实际的你与超越的你赖由一个一个“的”的妙用相承接、相环扣。
你是实际与真际两栖的存在。你是世间的又属于超世间的。你有在世间的生和世间的死,你有在世间的死与在世间的不死。
第二节 这一节说时与空。
一棵树与一棵树间——上一节说存在者的生与死。诗句类似一句抽象思考的哲学命题。不容我们做任何形象上的联想。连存在主体“你”也只是一个对话形象,如电话线那一端的受话者,并不给我们具体的形象。
这一节说存在所据有的时空。不涉及存在主体。但是初读到“一棵树”,很容易使读者误以为这是句子的主词,因为在句子这个位置上通常是主词。读下去,“与一棵树”,又可使读者误认为两棵树是句子的主词。待读到“间”,才察觉两棵树只是两个坐标,这两个坐标构成一个空间的框架。在此,框架将发生什么事。
再读下去,“的一个早晨”,读者意味这回碰到主词了,但下面是“与一个早晨”,那么这两个“早晨”该是主词了,却又出现了“间”。原来两个早晨也只是两个坐标,这两个坐标构成一个世间的框架。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期待主词,不断期待一个存在主体的出现,他被树与早晨轮替诱导,树于早晨相继要担任主词的角色,但主体即刻相继幻化,幻化为世间与空间的框架。然而在它们尚未被“间”幻化之前,它们在读者心里曾经一度是一棵树与一个早晨。
早晨是生命在时间里的一次苏醒,在时间流里的一个小的新起点,一次小的诞生。司汤达说:“人的一生是以许多清晨组成的。”早晨!查拉图斯特拉迎着灿烂的巨日走下山去的那个早晨;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放舟归田园,“恨晨光之曦微”的那一个早晨;苏格拉底在夜宴之后,众人都醉卧不醒,而他整衣步向市厘,寻人论辩的早晨;孟子所说:“鸡鸣而起孽二为善者,舜之徒也”的早晨;祖逖闻鸡起舞的早晨。然而这里要说的也并不是早晨,而是早晨与早晨构成的一段时间。
树是生命的象征。心理学家要认识一个人,让他自由地画一株树,那是他的枝影。树是他的自画像。树!树向上空升起,向四方舒展,向深处寻找水源,与风雨日月乌云对话。立在古村口,在古道边,在古寺前,在古幕旁,是坚忍守候的象征,是荫翳仁慈的象征。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庄子带着门人行于山中,见到那大而无用的樗。尤利西斯锯断一株老橄榄树,用留下的根桩作床脚做了床。这是他和他的妻佩涅洛佩共同的秘密,尤利西斯归来,从这秘密他知道了妻子的守贞,而佩涅洛佩也识出了尤利西斯。然而这里要说的不是树,而是树与树构成的空间框架。
“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比较好懂,我们可以想像漫步在疏林里,树与树之间透过来淡淡的曙色,继之以缤纷的朝霞,继而射过来晚阳的光芒,这光芒由金色转为白热。在树与树的框架中,我们看见 * 一段时间。
“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的一棵树”费解些。树的特点是它的静止不动,是时间流过去。树在时间长流中告别一个早晨,又迎接另一个早晨。两个早晨之间有白昼和黑夜,它默默地生长,吐芽,开花,落叶,告别一个春天,又迎接另一个春天。有年轮暗暗记载它生命的历史。树正因为它的静止,大概比我们更能领会时间的迁流。所以说“一个早晨和一个早晨间的一棵树”。
树与树之间有早晨,早晨与早晨之间有树。在这一句诗里树只是作为空间的坐标而存在;早晨也只是作为时间的标志而存在。诗句要说的只是空间与时间两个框架。而“的”字的用法使两个框架相交织而相共存。存在有两个坐标系统,存在体只有一个。
第一节说生与死,死与不死。诗句像一个哲学判断。诗句乃以它本身的特殊结构证明哲学判断的不妄。
第二节说时空,时空的合一。这一诗句也许更像诗,因为带来形象的联想,其实也仍然潜藏着一个哲学判断。此诗句也是以其本身的特殊结构,连锁不断的扣接,证明哲学判断的真实。这里的“的”字的妙用使我们从空间框架步入时间框架,又从时间框架步入空间框架,反复不已,自由自在,悠然坦然。存在主体只有在两个系统的交相透视中才成为真实的存在。
第三节 这一节在全诗中类似一个结论。这一节大概最费解:“距离”指什么?两倍距离又是什么?为什么“必有”?为什么“然而”我不知道我的解释是否合乎作者的本意,如果此节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我想至少我的解释是可以说得通的一种。
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我们的生命从生到死是一段距离。作为存在者,我们存在于此时间的距离中。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是活在“现在”,而“现在”只是此距离中的一个点,此点不停地移向未来。一般动物,无论牛羊、鸟鱼,都只活在现在,它们不回顾,不前瞻,不回忆往事,不期待未来,当然更不会把从生到死的时间看作一段距离。要意识到我们的所谓的“一生”,必须要跳出此行程,站在另一个距离下来观照,苏轼有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说我们要看清山的形势脉络,当跳出山野之外。同样在时间上也如此。只有跳出“现在”,同时看到过去的“朝如青丝”和此后的“暮成雪”,才会有“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悲歌。杜甫的“归来始有怜”(《喜达行所在》)乃是逃出危难之后才能写出的诗句。在当时逃窜的路上乃是“同道暂时人”。必须跳出那时的“现在”和“暂时”才有怜惜自己的生命的心情。坐在火车车厢里,无法看到前后两站的距离,要把两站放入视野去考察,必须离开轨道,在另一个距离下去看,要实际上做到非常困难。实际上是以想像跳开车厢,又把前后两站同时纳入想像,所以距离必须是二倍的。
第二节所描写的时空框架的距离也是二倍的。从树与树之间的距离看早晨,和从早晨与早晨之间的距离里看树。也就是从空间的距离里看时间,从时间的距离里看空间,二者不可分,距离在两个不可分的坐标系统中,所以也是二倍的。
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然而”的用法是非常奇特的。
一九六七年我分析林亨泰的《风景(二)》,也遇到过一个“然而”,那里的用法也非常怪异。“然而”是一个连词,应该连两个句子。在那首诗里,“然而”并不连接两个句子,细究是连接名词。句子的结构化简了是这样的:“防风林,防风林,然而海以及波。”既不合连词的语法功能,在句意上也看不出前后么有什么转折。我费了些篇幅来说明“然而”的合乎语法和有道理。我特别指出“然而”的转折意义在连接两个名词的时候也是有效的。
这里的情形略有不同。我认为,“然而”可以有各种隐晦复杂的意义。我举几个例子:
他很聪明,然而不懂人情世故。
他很聪明,然而没有道德观念。
他很聪明,然而身体太弱。
他很聪明,然而死得太早。
他很聪明,然而反为聪明误。
他很聪明,然而太聪明。
他很聪明,然而聪明绝顶,不是一般的聪明。
这许多“然而”,所表达的转折都不相同。现代中国作家中用“然而”最多的是鲁迅。在《野草》中有不少篇可以为例。比如《希望》只占三页,而有七次“然而”,四次同义词“但”。这样的“然而”在不深究的人看来必认为是文章的毛病。但是这“然而”不是句法意义上的转折,而是生存层次的困扰和彷徨,反映生命内在的冲突矛盾。我引《影的告别》中的一段,全文也只有三页,共出现了五次“然而”,一次“但是”。下面是文中的一段:
我不过是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仍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
那么,在我们分析的这首诗中的“然而”可以怎样解释呢?我认为是一种强调,是我举的例子“他很聪明然而……”中的第七例:他很聪明,然而绝顶聪明……例中“然而”的转折是从“聪明”的不同含义而产生的。第一、二例是说“他很聪明”,按理说,他也懂得人情世故,也懂得是非善恶,然而并不如此。第四例是说他既然很聪明,按说可以有很好的成就,然而“身体太弱”不能下苦工,甚至早死。第五、六例是说 *聪明很好,但聪明过了头,自以为是,不能自知,反受大害,第七例是说这里的聪明是超乎平常的意义。不过我已说,“然而”含有多种不同的意味。“诗无达诂”。我想最好还是让读者根据自己的体会去揣摩玩味吧。
附记:
一九六七年,我写了一篇《一首现代诗的分析》,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读到林亨泰写的一首小诗《风景(其二)》,觉得很打动我。这首诗是现代的。用词与造句都是极端简单而基本的。然就在这样极简的形式上有了修辞和语法的规则的突破。而这突破来自对于世界一种新眼光,这眼光是存在主义倾向的。站在传统诗的观点,这首诗是荒谬的,然而我察觉了一种新的诗的意味。我想我应该把我的感觉写出来,把这一首很晦涩的诗说个明白。动笔之前我并无把握,或者说毫无把握,把这样晦涩、荒诞的简短到只有一句话的诗说个明白也许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想起《庄子》里庖丁解牛的一段:“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写成后发表在一九六八年的《欧洲杂志》。
一九八五年,林亨泰先生从台湾给我寄来了一本《林亨泰诗集》。集尾附了两篇文章:《一首现代诗的分析》和我在一九六九年发表的《〈风景(其二)一诗〉的示意》。我很感激他对我两文的肯定。
在此诗集中我又发现一首诗很打动我:《二倍距离》。我又一次读到汉语修辞与造句规律的破毁和通过这破毁造成的新的诗的意味。我想应该再写一篇分析。但是这一次我感到困难更大了。从一九八五年到现在,十五年过去了,写写停停。有时候是因为觉得还没有读懂,有时候是觉得自己的意思说不出来,说不清楚,停下来。最近竟写成了。并不完全满意。说不上庖丁的“提刀而立,为之回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但是写成了。完全满意是不可能的。就如此交卷。
谁给我解释一下《二倍距离》这首诗的含义大神们帮帮忙
台湾著名诗人林亨泰的《二倍距离》是这样写的: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的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这首诗在内容上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在语言上则又颇为晦涩。一定:有人觉得这首诗怪诞不可解,我现在来写这一分析文章,觉得这首诗很:清楚明白,然而要解释,却不容易。::全诗的结构分为三节。第一节和第二节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同。第:一节说一个主体:"你"。说你的生与死。第二节说"之间"。"之间:"是两点之间的距离,有两种不同的距离:空间里的距离和时间里的距:离。两倍距离之间是打通的,因为时空本是不可分的。第三部分似是一:个结论。::为了解释的方便,我们按阅读的顺序把诗句截为若干段,一段一段:地去说明。从语法构成去看,第一节只是一句话,并且没有说完。第二:节也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完,一段一段地去解释,只是不得已。:::第一节这一节说生与死。主词是你,这一句说你的生与你的死。::你的诞生——"诞生"在这里是一个名词。"你的诞生"抽象地指:一个存在者(你)的起点,指"你"来到世间的这个事件。"你的诞生:"只是一个主语,有待宾语的补充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说了这个:主题滞后,这事件是否已经发生,或者尚待发生,或者已经落空(流产:、夭折),我们都不知道。这四个字可能是一个作家在妻子怀孕后他写:给未来的孩子的信的开头。::你的诞生已经诞生——读到这里,一个句子已经完整。"你的诞生:"得到了说明。我们知道"你"这个存在者不是假想的、期待着的,而:是来到实际的人世间了。::所以这里的两个"诞生"——你的诞生已经诞生——好像指同一件:事,可以被认为是无谓的重复,范了叨叨的逻辑(Taotology)的语病,:其实不然。"诞生(一)"抽象地指一个存在的开端,"诞生(二)":指此开端已经成为事实。"诞生(一)"是名词,"诞生(二)"是动:词。::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在前面说"你的诞生......"是完整的句:子,现在,又加上了"的你",使原先的完整句式变成一个具有冗长的:附加成分的代词的"你"。这里的两个"你"也不是单纯的重复。"你:(一)"只有作为对话第二人称的意义。至于"你(二)"则是"已经:诞生的"一个存在者,你正是具体的、有血有肉、握着小拳头嘶喊他的:存在的事实和权利的婴儿了。::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看见生,理应感到生的可喜,家中:有新生儿是一喜事。悲观而善感的人也许联想到生之苦,未来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艰辛和苦难。而哲学家看见生立即想到死,这是哲学家共有:的恶疾。:2023-07-27 07:22:062
帮我找一下现代诗人林亨泰《二倍距离》的内容?
林亨泰《二倍距离》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的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林亨泰《二倍距离》??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的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追问:可以告诉我诗中所表达的大意吗?2023-07-27 07:22:131
二倍距离 赏析
没有看过呢。。。2023-07-27 07:22:236
二倍距离的介绍
《二倍距离》是台湾诗坛“现代派”成员林亨泰的作品。2010年1月,这首诗出现在北大、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等五校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中。诗文的第一段讲述生与死的问题,第二段讲述时间与空间。2023-07-27 07:22:421
《二倍距离》赏析
我觉得这个“二倍距离”可以理解成“二辈距离”。是说我们这辈已经诞生了,可只是诞生而已,上一辈乃至上上一辈的伟人,他们虽然死了,可是留给人类的财富却是永恒的,所以说他们是“不死的”。第二句话树与树之间是有限距离,而早晨与早晨是空间的永恒距离,同样可以理解成我们现当代青少年得到了过分的庇佑,而前辈们的功勋却是永恒的。第三句话,前一个两倍距离说我们这辈和上辈的两辈,即“两辈”。后一个两倍距离,说的才是真正的“两倍”。意思就说如果我们当代青年不努力前进,那么距离永远停留在前人的印记上。综上,我是以批评现当代青年的角度来思考的。和网上大家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仅供参考!我没参加南大的考试。这是我看到报纸后的第一感觉。2023-07-27 07:22:541
平翘舌文章
《二倍距离》 林亨泰 你的诞生已经 诞生的你的死 已经不死的你 的诞生已经诞 生的你的死已 经不死的你 一棵树与一棵 树间的一个早 晨与一个早晨 间的一棵树与 一棵树间的一 个早晨与一个 早晨间 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 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 时间并不比原来多两倍2023-07-27 07:23:021
物理:为什么在滑轮中绳子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
这个取决于是什么性质的滑轮组。2023-07-27 07:23:124
函数两点距离扩大2倍x扩大多少倍,y扩大多少倍?
两点之间的距离扩大2倍,这个情况有点特殊,假设我们认为A(0,0)B(1,0)我们知道 AB两点的距离为1,这个时候AB两点距离扩大2倍,那就是变成了2,A点坐标不变,B点往x轴正向移动一个坐标,变成(2,0)这个时候就满足了,也就是x扩大了2倍,y没变。但是还有其他的方法移动b点,也可以达到使得二者的距离扩大2倍,比如说x不变,y变成根号3,也就是b往y轴正方向移动,就可以使得距离扩大2倍,所以这个题目范围有点广,不确定。2023-07-27 07:23:331
为什么动滑轮费2倍距离
注意:动滑轮即使绳子不滑动,滑轮上升那么多,两边的绳子也应该都上升那么多,在绳子滑动的情况下,那加上左边送过来的绳子,右边绳子自然要上升2倍距离才行,一倍用于抵消左边送来的长度,一倍用于抵消滑轮上升高度。所以右边绳子上升的高度为小星星运动距离的2倍。2023-07-27 07:23:451
照镜子的时候自己里镜子里的自己二倍距离,是不是照2密的时候就要靠镜子一m?
嗯2023-07-27 07:23:533
二倍距离的作者
林亨泰, 一九二四年生,台湾彰化人。一九五○年,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毕业。“跨越语言的一代”诗人、诗评论家,笠诗社发起人之一,首任主编。著作有诗集《长的咽喉》《爪痕集》等, 曾获第八届国家文艺奖著有诗集《林亨泰诗集》(1984)、《跨不过的历史》(1990)等,评论集《现代诗的基本精神》(1968)、《见者之言》(1993)、《找寻现代诗的原点》(1994)等,教育论集《J.S.布鲁那的教育理论》(1968),并译有《保罗·梵乐希方法序说》(1969)一书。2023-07-27 07:24:121
二倍距离的诗文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的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2023-07-27 07:24:271
物理:为什么在滑轮中绳子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
这个说法不对,滑轮分动滑轮与定滑轮两大类,在定滑轮工作过程中,滑轮的作用可以改变作用力的方向,而动滑轮的工作过程中,不改变作用力方向而可以改变(减少)作用力的大小;由于利用动滑轮移动重物过程中,外力所需要做的“功”是一样的,而“功”的大小与施加开的大小与物体在离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当一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时,施加的力减少就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一个动滑轮的加入,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减少一半,那外场同样的“功”,“力”的移动距离当然需要增加一倍。从图上来看,动滑轮位置从a题上到a",绳子也应该减少两倍长度 l才能达到啊。2023-07-27 07:24:421
为何使用动滑轮要费2倍距离?
假想动滑轮上面的2根绳无固定,轮子固定在绳子上.那么要想轮升高1米的话,2根绳都要升1米 就是说绳子要升2米.2023-07-27 07:25:001
为什么听到回声距离是2倍
这是物理上的吧,声音传播速度是340m/秒(我记得大概是),司机听到的是回声,也就是声音走了两倍于距离山崖的路程,因为声音是到达山崖然后反射回来的,其实你明白这个道理就行了,汽车往前走了多远的路,也就是声音往回传播的时候少走了的路程.2023-07-27 07:25:101
物理:为什么在滑轮中绳子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
解答:动滑轮和重物是同步上升的,当重物上升h,动滑轮的位置也上升h。兜在动滑轮上的两股绳子,都向上缩短了h,都被拉到绳自由端,所以,绳子的自由端就会移动2h。 (如下图所示)绳移动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如果滑轮组承担动滑轮的绳的股数是n,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就是重物上升距离h的n倍,即s=nh.2023-07-27 07:25:201
三角形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怎么证明
过重心 作底边的平行线将三角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这两部分面积应该相等可以设这条平行线将高分成两部分x y三角形面积为 x*[x/(x+y)]*a/2梯形面积为 y*{[x/(x+y)]*a+a}/2两部分面积相等 解得 x=2y即x:y=2:1根据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重心将中线分成两部分比也是2:12023-07-27 07:25:353
请问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人自己的距离是不是别人看到自己时的2倍距离
这么说吧,物体的像就是镜子中的你,像到镜子的距离等于你到镜子的距离,所以相比一个镜子处的人,是两倍距离2023-07-27 07:26:121
一个普通动滑轮中,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为什么。证明一下
这个问题想起来比较抽象,但是一旦引入“相对位移”概念就非常简单了,首先动滑轮是一端固定(设左边绳子固定),另一端移动,如果左边绳子减少L,则动滑轮及轮子下固定的物体要升高L,而且右边绳子的移动段必定增加L(绳子是理想状态,即绳子没有任何变化),此时大家要注意右边绳子增加的L是相对于动滑轮,即右端绳子实际升高2L(还有动滑轮升高的L)。当你看懂这个时就明白了动滑轮无法省距离的。。。上班时手打的,给分阿!!!呵呵~2023-07-27 07:26:201
小芳姐姐有十二岁是小明的二倍请问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1 AU=149 597 870 km.2023-07-27 07:26:283
为什么动滑轮拉力移动距离是定滑轮的2倍
动滑轮定义:中心轴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是变形的不等臂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费距离。这是因为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使用动滑轮虽然省了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钩码升高的距离,即费了距离。 动滑轮的实质:一个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省1/2力多费1倍距离。 定滑轮:不跟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的原理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L1、阻力L2臂都等于滑轮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的结论。 位置固定的滑轮,使用时轮子转动而整个滑2023-07-27 07:26:562
垂心到三角形一顶点距离为此三角形外心到此顶点对边距离的2倍 证明,希望有图,简单一点u3236
您好,2023-07-27 07:27:203
已知一条曲线上的点到定点 的距离是到定点 距离的二倍,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设M(x,y)是曲线上任意的一点,点M在曲线上的条件是 . -------4分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上式用坐标表示为 , 两边平方并化简得所求曲线方程 略2023-07-27 07:27:541
三角形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距离的2倍是个什么定理
就是三角形的重心定理2023-07-27 07:28:035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的应用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大小与物体相等.故答案为:大于二倍焦距;等于二倍焦距;倒;相等.2023-07-27 07:28:581
手机2倍光学变焦可以拍多远
手机2倍光学变焦拍的距离取决于手机的像素能拍多远。2倍光学变焦代表两米外的东西用两倍来看,像在眼前一样,光学变焦与像素道理不一样,不能做以比较。2023-07-27 07:29:191
动点P到X轴的距离是它到Y轴的距离的2倍,求P点的轨迹方程(要过程)
P到X轴的距离就是绝对值y到Y轴的距离就是绝对值x绝对值y=2绝对值x即y=±2x2023-07-27 07:29:302
谁懂林哼泰的《二倍距离》
你好 楼主。 很幸运的看到你的问题。 由于您的问题太过专业,而且积分又那么少,所以没人会。或者别人没有遇到或者接触过你的问题,所以帮不了你。建议你去问题的相关论坛去求助,那里的人通常比较多,也比较热心,可能能快点帮你解决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够帮到你! 祝你好运。 . 祝你好运。2023-07-27 07:29:511
证明垂心到任一顶点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距离的2倍
取AH、BH中点F、G,连接FG,可得FG=AB.连接MN,可得MN=AB.利用MN∥FG,MN∥FG和FD⊥BC,OM⊥BC,求证∠HFG=∠OMN.同理∠HCF=∠ONM.从而证明△HFG∽△OMN,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方法一:(中线定理)取AH、BH中点F、G,连接FG,则FG∥AB,FG=AB.连接MN,则MN∥FG,MN=AB.故MN∥FG,MN∥FG.因FD⊥BC,OM⊥BC,故FH∥OM.从而∠HFG=∠OMN.同理∠HCF=∠ONM.于是△HFG∽△OMN.∴OM=FH=AN,ON=GH=BH.即AH=2OM,BH=2ON.方法二:(中线定理)连接CH,取CH中点F,连接NF、MF,则NF∥AH,同理MF∥BH,但BE∥ON(因BE、ON同垂直于BC).故MF∥ON.同理NF=OM.从而OMFN是平行四边形.于是OM=NF=AH.即AH=2OM,BH=2ON.方法三:(利用相似),连接MN,则MN∥AB,MN=AB.因AD∥OM(AD、OM同垂直于BC),BE∥ON.这是图2023-07-27 07:30:132
佳能500D 18-135镜头 2盏300瓦和2盏150瓦的闪光灯拍内景相机要怎么设置,灯光要怎么摆放请高手指教谢谢
不一样的东西 不一样的光线 最好的 也是最差的 你用平光 两边每个一个灯 一样的光线 不管你怕什么多管用 最大的缺点 是没什么优点2023-07-27 07:30:213
等边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距离的2倍,怎么证明 ...
过重心 作底边的平行线将三角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这两部分面积应该相等可以设这条平行线将高分成两部分x y三角形面积为 x*[x/(x+y)]*a/2梯形面积为 y*{[x/(x+y)]*a+a}/2两部分面积相等 解得 x=2y即x:y=2:1根据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重心将中线分成两部分比也是2:1。2023-07-27 07:30:301
怎样证明三角形的三边中线的交点到顶角的距离是到顶角对边距离的2倍
过E做EF∥BD交AC于F,图中AE,BD为中线,交点O,则E,D为中点,EF为△BCD的中位线,所以F为CD中点,即F为AC的三等分点,那么AD=2CD结果就有啦:AO=2OE2023-07-27 07:30:471
已知点B(3,4-2n)到y轴的距离是到x轴的距离的2倍,求点B坐标
B(3,2/3)第二题有点难度,不会。2023-07-27 07:31:005
两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金属板将距离调整为原来2倍,电压和场强如何变化
给个适合你的形象的说法(保证是正确的):(1)把两个极板的电荷看成分别由最小的质子和电子组成。(2)那么正极板的质子数和负极板的电子数是相等的,(3)两板内部表面带等量异号电荷,(4)电场线想象成起于一个质子,止于一个电子,(4)则场强就是电场线的疏密程度,电量不变距离增大和减小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电荷面密度) 不变,故场强不变。(5)距离变为2倍,匀强电场U=Ed,则U变为原理的2倍。 明白了吗,小盆友?2023-07-27 07:31:293
二倍焦距成什么像
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像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当物距在一倍焦物到二倍焦距之间,则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当物距等于一倍专焦距,不成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则光屏上属没有像,成正立放大虚像。二倍焦距就是主光轴上的某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点到光心距离的二倍。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大视角:二倍焦距相比一般镜头的视角更广,可以包含更多的景物,更适合拍摄广阔的风景。这是二倍焦距最基本的作用。2、增强立体感:二倍焦距的广角可以更好的表达空间的广度和深度,传达出强烈的三维效果,表现出场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这很适合拍摄建筑与城市。3、捕捉更多细节:二倍焦距的广视角可以容纳更丰富的细节,可以拍出点缀着许多细节的广阔画面。这常用于拍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4、跳动感较弱:二倍焦距由于视角扩大,所以图像中的物体相对尺寸变小,这会使得画面显得比较静止与稳定,跳动感较弱。这使其适合拍摄较为平稳的慢动作镜头或静物场景。5、扩大近拍距离:二倍焦距可以在较近的距离拍摄较广范围的物体,所以不必像长焦那么靠近物体就可以进行特写拍摄,这增加了摄影者与目标的距离,避免影响拍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镜头的续航力。6、建立关系:二倍焦距所捕捉的广阔视角,可以同时包含多个元素,建立起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营造出更加丰富的画面表达。这可用于讲故事和叙事的摄影创作。二倍焦距的意义1、二倍焦距的广阔视角能够包含更丰富的空间信息和更多的细节,这扩展了图像的表现力与表达力。相比一般镜头,二倍焦距让摄影者有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可以轻易捕捉更广阔而完整的画面,这拓展了摄影创作的可能性。2、二倍焦距可以通过近距离拍摄较广的场景,这不仅可以在特写摄影中获得更强的立体感与层次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摄影者与目标物的距离,避免对被摄者产生干扰,增强了镜头的续航能力。这在拍摄飞速运动中的物体或难以靠近的场景时表现出独特作用。3、二倍焦距所包含的广角视野,可以同时囊括多个要素,建立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与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而丰富的画面表达。而一般的镜头由于视角的局限,难以在一个镜头中同时包含多个要素,很难营造出同样广阔而富有层次的画面表现。2023-07-27 07:31:371
2倍焦距是什么?1倍焦距是什么?
二倍焦距顾名思义就是透镜焦距的两倍,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倒立的实像,从反面看放大的正立的虚像,实验中由于空气缘故看起来不样大,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有一定焦距,两倍焦距处物像等大但像是倒立的。也可以这样说二倍焦距就是主光轴上的某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点到光心距离的二倍,一倍焦距以内光屏上不成像,一倍焦距是和透镜的焦距相等。一倍焦距实际上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2023-07-27 07:31:592
如果汽车行驶的速率加倍,制动距离大约为原来的二倍。请用能量观点解答或其他观点解释此变化
如果从纯理论来考虑的话,可以用动能守恒定律。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动能=1/2MV^2而设可以使你减速的力是不变的为F那1/2MV^2=FL所以当车子速度加倍的时候,制动距离L应该是原来制动距离的4倍2023-07-27 07:32:071
《二倍距离》赏析拜托各位大神
这首诗在内容上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在语言上则又颇为晦涩。一定有人觉得这首诗怪诞不可解,我现在来写这一分析文章,觉得这首诗很清楚明白,然而要解释,却不容易。 全诗的结构分为三节。第一节和第二节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同。第一节说一个主体:"你"。说你的生与死。第二节说"之间"。"之间"是两点之间的距离,有两种不同的距离:空间里的距离和时间里的距离。两倍距离之间是打通的,因为时空本是不可分的。第三部分似是一个结论。 为了解释的方便,我们按阅读的顺序把诗句截为若干段,一段一段地去说明。从语法构成去看,第一节只是一句话,并且没有说完。第二节也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完,一段一段地去解释,只是不得已。 第一节 这一节说生与死。主词是你,这一句说你的生与你的死。 你的诞生——"诞生"在这里是一个名词。"你的诞生"抽象地指一个存在者(你)的起点,指"你"来到世间的这个事件。"你的诞生"只是一个主语,有待宾语的补充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说了这个主题滞后,这事件是否已经发生,或者尚待发生,或者已经落空(流产、夭折),我们都不知道。这四个字可能是一个作家在妻子怀孕后他写给未来的孩子的信的开头。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读到这里,一个句子已经完整。"你的诞生"得到了说明。我们知道"你"这个存在者不是假想的、期待着的,而是来到实际的人世间了。 所以这里的两个"诞生"——你的诞生已经诞生——好像指同一件事,可以被认为是无谓的重复,犯了叨叨的逻辑(Taotology)的语病,其实不然。"诞生(一)"抽象地指一个存在的开端,"诞生(二)"指此开端已经成为事实。"诞生(一)"是名词,"诞生(二)"是动词。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在前面说"你的诞生......"是完整的句子,现在,又加上了"的你",使原先的完整句式变成一个具有冗长的附加成分的代词的"你"。这里的两个"你"也不是单纯的重复。"你(一)"只有作为对话第二人称的意义。至于"你(二)"则是"已经诞生的"一个存在者,你正是具体的、有血有肉、握着小拳头嘶喊他的存在的事实和权利的婴儿了。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看见生,理应感到生的可喜,家中有新生儿是一喜事。悲观而善感的人也许联想到生之苦,未来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艰辛和苦难。而哲学家看见生立即想到死,这是哲学家共有的恶疾。 叔本华说:人一降生便达到可以死的年龄。 海得格尔说:人一降生便步向死亡。 庄子借孔子之口说:生死亦大笑。 孔子本人说:未知生,蔫知死? 鲁迅在"立论"(《野草》)里讲一个故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满月时,客人来祝贺,说了许多吉利的话。有一个却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痛打。在生的时刻,说死的来到,当然是不合时宜的,然而这是一句真话或者实话。预言凶吉都是虚谎,因为一生中的苦乐顺逆都是不可预料的情节。至于生和死有必然的联系。 可以预言存在者有个开始,便有个终结。陶渊明“挽歌诗”第一句便是 “有生必有死”。这句话是不会错的。只是这句话是说不得的。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人一旦知道自己的死,便祈望自己的不死。他明知死的必然,而死仍是他最大的恐惧和不安。人类搬动了巨大的岩石、木材建造金字塔、教堂、庙宇,用了最稀贵的金属与珠宝来装潢......都是为了祈求或证明“死的不死”。 人类又用了无穷无尽的语言、无穷无尽的文字、无穷无尽的唱诵与管弦、无穷无尽的形象与色彩来肯定、装潢永生的不虚。在这诗里,没有借助周密的逻辑或神学的说教来转化“死”为“不死”,而直截了当地写下“你的死已经不死”。 如果我们把句子“......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改写为“...... :已经诞生的你的死亡已经死亡”,我们会觉得掉入无力、无意味、无意 义。接着,“诞生的已经诞生”一句说“死已经死亡”令人觉得同一个模式的叨叨逻辑。唯有“死已经不死”的形式是成立的,有跌宕,有突变,有诗的必然,诗人只能如此写,而诗句的必然带来命题的必然。 这里出现两个“已经”,“已经 (一)”是表示过去式的副词。“已经(二)”"是未来中的过去式,这“已经(二)”并没有过去式的作用,乃是一种特殊的肯定方式,死好像说:"这是预言,但是我的现在已经能够肯定预言:你是不死的。"这是以诗的语言说一个预测,说一个生命的信念。是一祈望,更是一坚信。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这里出现了“ :你(三)”。它不是对话中第二人称的"你",如"你(一)"。也不 : 是实际世界中的"你",如"你(二)",而是"不死的你"。这"你(三)"只能是不死的,是超越的,是真际中的你。这里我们用"真际 "来表示理念世界,你一旦诞生,则在现实世界里真正永存。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的你已经诞生—— 这个真实世界中你也有诞生,而且已经诞生,如"你(一)"的诞生在人间,一如神子进入这个真实的多难的世界,成为人之子;一如佛说: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诗句还可以延续下去。"你(一)","你(二)","你(三)"......,似乎在重复,其实在层层上升。"你(一)"是未确定的;"你(二)是进入实际世界的;"你(三)"是超越入真际的;"你(四)"是从真际返回实际的,......此处用真际是和实际相似的真际,指真际世界,实际指实际存在的世界。每一次"你"的出现都是一次飞跃,积累前一层意义的内容。 实际的你与超越的你赖由一个一个"的"的妙用相承接、相环扣。 你是实际与真际两栖的存在。你是世间的又属于超世间的。你有在世间 的生和世间的死,你有在世间的死与在世间的不死。 第二节 这一节说时与空。 一棵树与一棵树间——上一节说存在者的生与死。诗句类似一句抽象思考的哲学命题。不容我们做任何形象上的联想。连存在主体"你"也只是一个对话形象,如电话线那一端的受话者,并不给我们具体的形象。 这一节说存在所据有的时空。不涉及存在主体。但是初读到"一棵树",很容易使读者误以为这是句子的主词,因为在句子这个位置上通常是主词。读下去,"与一棵树",又可使读者误认为两棵树是句子的主词。待读到"间",才察觉两棵树只是两个坐标,这两个坐标构成一个空间的框架。在此,框架将发生什么事。 再读下去,"的一个早晨",读者意味这回碰到主词了,但下面是 "与一个早晨",那么这两个"早晨"该是主词了,却又出现了"间"。原来两个早晨也只是两个坐标,这两个坐标构成一个世间的框架。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期待主词,不断期待一个存在主体的出现,他被树与早晨轮替诱导,树于早晨相继要担任主词的角色,但主体即刻相继幻化,幻化为世间与空间的框架。然而在它们尚未被"间"幻化之前,它们在读者心里曾经一度是一棵树与一个早晨。 早晨是生命在时间里的一次苏醒,在时间流里的一个小的新起点,一次小的诞生。司汤达说:"人的一生是以许多清晨组成的。"早晨!查拉图斯特拉迎着灿烂的巨日走下山去的那个早晨;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放舟归田园,"恨晨光之曦微"的那一个早晨;苏格拉底在夜宴之后,众人都醉卧不醒,而他整衣步向市厘,寻人论辩的早晨;孟子所说:"鸡鸣而起孽二为善者,舜之徒也"的早晨;祖逖闻鸡起舞的早晨。然而这里要说的也并不是早晨,而是早晨与早晨构成的一段时间。 树是生命的象征。心理学家要认识一个人,让他自由地画一株树,那是他的枝影。树是他的自画像。树!树向上空升起,向四方舒展,向深处寻找水源,与风雨日月乌云对话。立在古村口,在古道边,在古寺前,在古幕旁,是坚忍守候的象征,是荫翳仁慈的象征。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庄子带着门人行于山中,见到那大而无用的樗。尤利西斯锯断一株老橄榄树,用留下的根桩作床脚做了床。这是他和他的妻佩涅洛佩共同的秘密,尤利西斯归来,从这秘密他知道了妻子的守贞,而佩涅洛佩也识出了尤利西斯。然而这里要说的不是树,而是树与树构成的空间框架。 "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比较好懂,我们可以想像漫步在疏林里,树与树之间透过来淡淡的曙色,继之以缤纷的朝霞,继而射过来晚阳的光芒,这光芒由金色转为白热。在树与树的框架中,我们看见一段时间。 "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的一棵树"费解些。树的特点是它的静止不动,是时间流过去。树在时间长流中告别一个早晨,又迎接另一个早晨。两个早晨之间有白昼和黑夜,它默默地生长,吐芽,开花,落叶,告别一个春天,又迎接另一个春天。有年轮暗暗记载它生命的历史。树正因为它的静止,大概比我们更能领会时间的迁流。所以说"一个早晨和一个早晨间的一棵树"。树与树之间有早晨,早晨与早晨之间有树。在这一句诗里树只是作为空间的坐标而存在;早晨也只是作为时间的标志而存在。诗句要说的只是空间与时间两个框架。而"的"字的用法使两个框架相交织而相共存。存在有两个坐标系统,存在体只有一个。 第一节说生与死,死与不死。诗句像一个哲学判断。诗句乃以它本身的特殊结构证明哲学判断的不妄。 第二节说时空,时空的合一。这一诗句也许更像诗,因为带来形象的联想,其实也仍然潜藏着一个哲学判断。此诗句也是以其本身的特殊结构,连锁不断的扣接,证明哲学判断的真实。这里的"的"字的妙用使我们从空间框架步入时间框架,又从时间框架步入空间框架,反复不已,自由自在,悠然坦然。存在主体只有在两个系统的交相透视中才成为真实的存在。 第三节 这一节在全诗中类似一个结论。这一节大概最费解:"距离"指什么?两倍距离又是什么?为什么"必有"?为什么"然而"我不知道我的解释是否合乎作者的本意,如果此节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我想至少我的解释是可以说得通的一种。 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我们的生命从生到死是一段距离。作为存在者,我们存在于此时间的距离中。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是活在"现在",而"现在"只是此距离中的一个点,此点不停地移向未来。一般动物,无论牛羊、鸟鱼,都只活在现在,它们不回顾,不前瞻,不回忆往事,不期待未来,当然更不会把从生到死的时间看作一段距离。要意识到我们的所谓的"一生",必须要跳出此行程,站在另一个距离下来观照,苏轼有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说我们要看清山的形势脉络,当跳出山野之外。同样在时间上也如此。只有跳出 "现在",同时看到过去的"朝如青丝"和此后的"暮成雪",才会有 "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悲歌。杜甫的"归来始有怜"(《喜达行所在》)乃是逃出危难之后才能写出的诗句。在当时逃窜的路上乃是"同道暂时人"。必须跳出那时的"现在"和"暂时"才有怜惜自己的生命的心情。坐在火车车厢里,无法看到前后两站的距离,要把两站放入视野去考察,必须离开轨道,在另一个距离下去看,要实际上做到非常困难。实际上是以想像跳开车厢,又把前后两站同时纳入想像,所以距离必须是二倍的。 第二节所描写的时空框架的距离也是二倍的。从树与树之间的距离看早晨,和从早晨与早晨之间的距离里看树。也就是从空间的距离里看时间,从时间的距离里看空间,二者不可分,距离在两个不可分的坐标系统中,所以也是二倍的。 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然而"的用法是非常奇特的。2023-07-27 07:32:251
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现代派诗人林亨泰的《二倍距离》全文是什么,谁能给解释一下意思,谢谢
人的出生即已经代表向死亡一步步的走去,而生命就是在开始与结束不断的延续。人生中总是有那么的纷争与无奈,有人说人活着是为了一口气,可是到最后你又会遗憾的发现那不过是穿越灵魂后的一个屁,是的人活着需要气,但不是一口,是延续,开始与结束,肉体与灵魂,是非与对错,现实与虚幻等等的延续,人生就是一场辩论赛,不在呼辩论的结果,在呼的只是享受辩论的过程以及辩论时的那份心情。不需太在意得到了什么,而是说经历什么,享受了什么2023-07-27 07:32:354
二倍距离的解说
附2:《读书》2004年第四期熊秉明老先生对本诗的解释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熊秉明这首诗在内容上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在语言上则又颇为晦涩。一定有人觉得这首诗怪诞不可解,我现在来写这一分析文章,觉得这首诗很清楚明白,然而要解释,却不容易。全诗的结构分为三节。第一节和第二节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同。第一节说一个主体:“你”。说你的生与死。第二节说“之间”。“之间”是两点之间的距离,有两种不同的距离:空间里的距离和时间里的距离。两倍距离之间是打通的,因为时空本是不可分的。第三部分似是一个结论。为了解释的方便,我们按阅读的顺序把诗句截为若干段,一段一段地去说明。从语法构成去看,第一节只是一句话,并且没有说完。第二节也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完,一段一段地去解释,只是不得已。第一节 这一节说生与死。主词是你,这一句说你的生与你的死。你的诞生——“诞生”在这里是一个名词。“你的诞生”抽象地指一个存在者(你)的起点,指“你”来到世间的这个事件。“你的诞生”只是一个主语,有待宾语的补充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说了这个主题滞后,这事件是否已经发生,或者尚待发生,或者已经落空(流产、夭折),我们都不知道。这四个字可能是一个作家在妻子怀孕后他写给未来的孩子的信的开头。你的诞生已经诞生——读到这里,一个句子已经完整。“你的诞生”得到了说明。我们知道“你”这个存在者不是假想的、期待着的,而是来到实际的人世间了。所以这里的两个“诞生”——你的诞生已经诞生——好像指同一件事,可以被认为是无谓的重复,犯了叨叨的逻辑(Taotology)的语病,其实不然。“诞生(一)”抽象地指一个存在的开端,“诞生(二)”指此开端已经成为事实。“诞生(一)”是名词,“诞生(二)”是动词。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在前面说“你的诞生……”是完整的句子,现在,又加上了“的你”,使原先的完整句式变成一个具有冗长的附加成分的代词的“你”。这里的两个“你”也不是单纯的重复。“你(一)”只有作为对话第二人称的意义。至于“你(二)”则是“已经诞生的”一个存在者,你正是具体的、有血有肉、握着小拳头嘶喊他的存在的事实和权利的婴儿了。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看见生,理应感到生的可喜,家中有新生儿是一喜事。悲观而善感的人也许联想到生之苦,未来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艰辛和苦难。而哲学家看见生立即想到死,这是哲学家共有的恶疾。2023-07-27 07:32:501
《二倍距离》赏析拜托各位大神
我觉得这个“二倍距离”可以理解成“二辈距离”。是说我们这辈已经诞生了,可只是诞生而已,上一辈乃至上上一辈的伟人,他们虽然死了,可是留给人类的财富却是永恒的,所以说他们是“不死的”。 第二句话树与树之间是有限距离,而早晨与早晨是空间的永恒距离,同样可以理解成我们现当代青少年得到了过分的庇佑,而前辈们的功勋却是永恒的。 第三句话,前一个两倍距离说我们这辈和上辈的两辈,即“两辈”。后一个两倍距离,说的才是真正的“两倍”。意思就说如果我们当代青年不努力前进,那么距离永远停留在前人的印记上。综上,我是以批评现当代青年的角度来思考的。和网上大家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仅供参考!我没参加南大的考试。这是我看到报纸后的第一感觉。2023-07-27 07:33:042
二倍距离 林亨泰 求谁能告诉我它要说什么?
2023-07-27 07:33:133
垂心定理:.垂心到三角形一顶点距离为此三角形外心到此顶点对边距离的2倍 如何证明?
简单分析一下,答案如图所示2023-07-27 07:33:302
三角形任一顶点到垂心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的距离的2倍。如何证明?
简单分析一下,详情如图所示2023-07-27 07:34:292
物体到凸透镜等于2倍焦距成____,____,____,___,像到透镜的距离
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在异侧2023-07-27 07:34:594
三角形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距离的2倍是个什么定理
就是重心的一个性质,可以利用中位线构建相似三角形来证明2023-07-27 07:35:104
三角形任一顶点到垂心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的距离的2倍。如何证明
关注下2023-07-27 07:35:301
为什么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下降的距离也是2倍?
什么动力臂?2023-07-27 07:35:522
急需 关于初二物理(人教版)光学的详细知识点 谢谢!
书上都有啊,自己看2023-07-27 07:36:102
看镜子里的自己,眼睛焦距是距镜子的距离还是2倍
光线的路程增加,直接地看物体从物到眼,光走的是直线。加入镜子时,光走的是从物----镜------眼。是“拐了弯”的反射光,光的路径一般都有所延长的原故。表现在所看到的“物”更远些。2023-07-27 07:3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