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元素sl
-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自宋以来,人们多以“三湘”代指湖南。为何称为“三湘”?说法甚多。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合称,后泛指湖南全省。
斑竹又叫湘妃竹,和湘妃的传说有关,由于湘妃的泪水滴在竹子上,形成斑痕。因而潇湘多与泪相关,文学作品中常说的潇湘,其意多为思念.如<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别号就叫潇湘妃子.
你的网友取这个名,估计是她是湖南女孩或是比较喜欢文学吧.
《红楼梦》潇湘妃子林黛玉的一首诗是﹖
2023-07-26 03:48:194
红楼梦中“稻香老农”、“潇湘妃子”、“蘅芜君”、“蕉下客”、“菱洲”分别指谁?
黛玉:潇湘妃子宝钗:蘅芜君湘云:枕霞旧友探春:蕉下客李纨:稻香老农迎春:菱洲惜春:藕榭2023-07-26 03:48:282
红楼梦中的蘅芜君,怡红公子,枕霞旧友,潇湘妃子各是谁?
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怡红公子指的是贾宝玉,枕霞旧友指的是史湘云,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2023-07-26 03:48:381
潇湘妃子的《咏菊》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各位帮帮忙
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梅的傲雪凌霜、兰的高雅风姿、竹的坚忍不拔、菊的高风亮节被历代诗人所颂扬。而被赞为国色天香的牡丹,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千里飘香的桂花等虽也被人赞赏,但总不及梅兰竹菊,可见“四君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高尚。 在“红楼梦”里,宝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人都对菊花赋诗作吟,但都不及潇湘妃子写的那样含蓄有意境。 咏 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离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 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 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林黛玉在十二首咏菊诗中连夺三冠可见其文采出众、首屈一指。在《咏菊》诗中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竟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请了出来,既歌咏了菊花的高风亮节,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 在《问菊》一诗里道出了黛玉自己轻俗傲世、花开独迟的孤傲性格。“孤标傲世偕谁知,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二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询问,不如说是愤懑的控诉。 黛玉的《菊梦》以拟人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和云伴月”已有些不祥,“登仙”则是死亡的代名词。诗中透出一股凄凉悲伤的情绪,预示了黛玉悲惨的结局。2023-07-26 03:48:471
湘潇是什么意思?
,“潇湘”好空泛,很美的一个概念,说不清楚,可能是指在潇水和湘江上若隐若现的意思吧,也许这四字就是随便一说,显得诗意些2023-07-26 03:48:573
金陵十二钗: 人物、排名、称呼 例如 1.林黛玉-潇湘妃子 满意加分
林黛玉-潇湘妃子2薛宝钗-蘅芜君 3贾元春-4贾迎春-菱州5贾探春-蕉下客 6贾惜春-藕榭7李纨- 稻香老农8王熙凤-凤辣子 9妙玉-槛外人 10史湘云-枕霞旧友 11秦可卿-可儿12贾巧姐-巧姐儿 ,2023-07-26 03:49:054
帮忙 潇湘妃子 的繁体字怎么打
就是这个:潇湘妃子2023-07-26 03:49:142
宝二爷是如何称呼潇湘妃子和蘅芜君的?
林妹妹、颦儿宝姐姐宝玉2023-07-26 03:49:304
红楼梦里的人笔名 例如林黛玉叫潇湘妃子 之类的
李纨自称稻香老农,迎春是菱洲,探春是蕉下客,惜春是藕榭,宝玉是怡红公子,湘云是枕霞旧友,宝钗是蘅芜君。2023-07-26 03:49:382
与潇湘妃子相同的李白诗句
李白-望夫石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此诗格律森严,气象雍容,咏物则精魂飞动,言情则风调绮靡,“湘女”、“楚妃”,用典贴切,诚太白早期之佳作也。望夫石矗立在香港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这块大石约有十五米高,外形仿似一个背着小孩的妇人。有关望夫石的悲惨故事可谓家传户晓,对沙田的居民来说更是耳熟能详。传说有一个妇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鱼为生。一天,丈夫出海后下落不明,音讯全无。于是,妇人每天背着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来,风雨不改。一天,妇人背着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归来,忽然雷电大作,风雨交加。第二天,这个妇人和她的小孩就变成了一块大石,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望夫石。其背景是凄惨悲凉。2023-07-26 03:50:101
红楼梦中,“有凤来仪”(潇湘馆)的典故,是什么?
Сq?2023-07-26 03:50:202
林黛玉住的院子叫什么?
据内部不传闻,应该是“紫叶香苑”2023-07-26 03:50:295
潇湘馆之名是贾元春所赐,潇湘妃子和林黛玉有什么关联?
,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2023-07-26 03:51:3210
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李执的别号是什么
林黛玉:潇湘妃子薛宝钗:蘅芜君史湘云:枕霞旧友李执:稻香老农2023-07-26 03:52:382
中的"三湘"是哪3个?搞不懂~第2个是曹雪芹把什么花放在这书的最重要位置???
这里的三湘是指地名,并非指人,自宋以来,人们多以“三湘”代指湖南。为何称为“三湘”?说法甚多。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花应为推崇海棠,众人因海棠起社“海棠诗社”,书中海棠荣败直接关乎书中人物命运起落,例如怡红院阶下的一株海棠花,无故死了半边,就暗示了海棠花谢,晴雯之死。并用十一月海棠花开,预示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 ,不时而发,必是妖孽. 花木逆时而生,自然是有不好的兆头了,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宝黛等人悲苦命运的感叹。古代诗人大多偏爱海棠,唐人贾耽更在其所著的《百花谱》中将海棠评为“花中神仙”。并有学者推测《枉凝眉》中的“阆苑仙葩”是指海棠花。2023-07-26 03:52:525
关于吟咏菊花的诗句
1.吟诵菊花的诗句或者涉及菊花的诗句有哪些 赏菊(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董必武)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黄巢 《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元稹 《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郑谷 《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范曾大 《重阳后菊花三首》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 《重阳后菊花三首》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刘克庄《菊》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陈佩《瘦菊为小婢作》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朱淑真《黄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袁崧 菊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忆菊 蘅芜君(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访菊 怡红公子(贾宝玉)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种菊 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对菊 枕霞旧友(史湘云)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咏菊 潇湘妃子(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画菊 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采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簪菊 蕉下客(贾探春)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 暂时分手莫相思 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 2.吟诵菊花的诗句或者涉及菊花的诗句有哪些 赏菊(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董必武)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谁有古今诗词吟咏(或涉及)重阳,菊花的诗句 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 题目编排序列,凭作诗者挑选。限用七律,不限韵脚。 诗作皆署“雅号”,即:“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枕霞旧友”(湘云)、“潇湘妃子”(黛玉)、“蕉下客”(探春)。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注释] 1.蓼——水蓼,花小色红,聚集成穗状。 苇——芦苇,花白。蓼红苇白时菊尚未开。 诗中以菊拟所“忆”之人,所以说“抱闷思”、“断肠”。 2.旧圃——去年的花圃。 秋无迹——即花无迹,修辞说法。 3.梦有知——谓唯有梦中能见,亦为写“忆”。 4.“念念”句——意谓秋雁北归南飞,勾起自己无限想念之情。因传说雁能带书传讯。 5.寥寥——寂寞空虚的样子。砧——与兴秋思有关,参见宝玉《咏白海棠》诗注。 迟——不尽。 6.为黄花瘦——黄花,菊花。 语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自己孀居愁绪的《醉花阴》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意有所不同。 7.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亦称重九。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所以说是相会之期。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注释] 1.淹留——滞留住。这句说,不必为了饮酒或身体病弱而留在家中。 2.何处秋——即何处花,修辞说法。“谁家”、“何处”都为了写“访”。 3.蜡屐——木底鞋。古人制屐上蜡。 语用《世说新语》阮禹“自吹火蜡屐”事。表示旷怡闲适。 又古代有闲阶级多着木屐游山玩水。得得,特地,唐时方言。 4.冷吟——在寒秋季节吟咏。 5.解——懂得,能够。 6.“休负”句——不要辜负我今天的乘兴游访。挂杖头,语用《世说新语》阮修“以百钱挂杖头,至店,便独醉酣畅”事。 这里取其兴致很高的意思。又重阳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处处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 [注释] 1.移来——指把菊苗移来。 2.不期——未曾料想到。 3.秋色——指菊。 4.酹——洒酒于地表示祭奠。 这里只是对着菊花举杯饮酒的意思,与吟诗一样,都表示兴致高。寒香,指菊。 下一首“清冷香”意同。《花史》:“菊为冷香。” 5.泉溉泥封——用水浇灌,用土封培,是种菊的技术。 6.好和——须和。 井径——田间小路,泛指偏僻小径。这句意思是说让菊花跟它所在的小路一起都与尘世的喧闹隔绝。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注释] 1.科头——不戴帽子叫科头。这里借用来说不拘礼法的样子,与下联“傲世”关合,取意于唐代诗人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抱膝而坐)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2.傲世——菊不畏风霜,冒寒开放,有“傲霜枝”之称。 3.知音——知己朋友。 典出钟子期听伯牙弹琴能知其心意的故事。见《列子.汤问》。 4.荏苒——参见林黛玉灯谜诗注。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注释] 1.供菊——将菊花插在瓶中,放在房间里供观赏。 2.喜堪俦——高兴菊花能作伴。 3.“几案”句——即 “婷婷点缀几案幽”。 婷婷,指菊枝样子好看。幽,说因菊而环境显得幽雅。 4.“隔坐”句——即一座之隔而闻到菊花的香气。三径露,指菊,修辞说法(与下句“一枝秋”相对),用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 “三径”原出处参见前清客《兰风蕙露》对联注。“香分三径露”,是说菊之香气从三径分得,与下句“一枝”一样,正写出“供”字。 5.霜清——仍是修辞说法,指菊花清雅。纸帐来新梦——房内新供菊枝,使睡梦也增香。 因纸帐上多画花卉,而真的菊自然大大超过所画的花,所以及之。《遵生八笺》:“纸帐,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拆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或画以梅花,或画以蝴蝶自是分外清致。” 6.“圃冷”句——书中黛玉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末供之先,意思深远”圃冷,菊圃冷落。斜阳,衰飒之景。 旧游,旧时的同游者、老朋友。 7.“傲世”二句——说自己也与菊一样傲世,并不迷恋世上的荣华富贵。 春风桃李,喻世俗荣华。淹留,这里是久留忘返的意思。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 4.找古今诗词中吟咏(或涉及)重阳、菊花的诗句~~~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晏几道《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2023-07-26 03:53:101
红楼梦文学常识考点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 李纨和林黛玉)。 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1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说的是(史湘云)。 18、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 ),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19、《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0、《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2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2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 23、《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24、《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元春),(探春)。 2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晴雯)。2023-07-26 03:53:191
红楼梦中对潇湘馆的描写原文
1. 红楼梦中关于潇湘馆的诗句 红楼梦中关于潇湘馆的诗句 1.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描写具体是什么 《红楼梦》书中描写贾政等走到潇湘馆前: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该院院外一带粉恒,院内千百竿翠竹掩。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 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红楼梦》中有许多环境的描写与人物的性格情志达到水乳交融、浑然统一的境界,达到动态的全方位的契合、交流。别的且不说,作者写竹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例。竹的外形,竹的神韵,无一不与林黛玉交融、叠印。真可谓“竿竿翠竹映潇湘”,竹成了林黛玉绝妙的象征。 翠竹“竿竿青欲滴”,像林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清秀质朴,与林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又多么投合。 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 情节发展到四十五回,黛玉病卧在床,听雨滴竹梢之声,更觉凄凉。黛玉不觉心有所感,写下《秋窗风雨夕》词。窗外之竹受秋风秋雨吹打,窗内主人受封建礼教的摧残。潇湘馆的环境与湘妃的心境无不透出令人窒息的悲凉气氛,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悲剧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她。 即此一例,足见曹雪芹在环境描写上造诣之深。他使环境与人物“异质同构”,天人合一,心物交融,已达化境。不仅充分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境界,也使人物的品格和情操具象化、立体化。 以至只要有人提到《红楼梦》中大观园之竹,读者便会很自然地想到潇湘馆,同时想到被称为“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可以这样说,竹与林黛玉已一起深深植根在世世代代读者的心里,相互契合,再也不能将它们分离。 扩展资料: 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 。林黛玉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潇湘馆 2.红楼梦中潇湘馆的名称有怎样的内涵 黛玉诗曰“潇湘妃子”,潇湘馆谐音为“消香馆”,预示黛玉的悲惨结局。“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 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她早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许,在那人际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1353930庭里,曲高和寡,只有贾宝玉成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于对贾宝玉的爱情中。 她用尖刻的话语揭露弱点,以高傲的性格与环境对抗,以诗人的才华去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悲剧感受。她为保持自己的爱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扩展资料 “潇湘馆”文学意象 《红楼梦》中文学意象是与人物的性格一致的,其中许多环境的描写与人物的性情达到浑然统一的境界,达到动态的全方位的契合、交流。 竹的外形,竹的神韵,无一不与林黛玉的性格交融、叠印。真可谓“竿竿翠竹映潇湘”,竹成了林黛玉绝妙的象征。 翠竹“竿竿青欲滴”,修长,仿若林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林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相契合。 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相契合。 “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潇湘妃子”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黛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潇湘馆 3.红楼梦的潇湘馆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并题诗“有凤来仪”描绘所见之景:“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4.红楼梦中,“有凤来仪”(潇湘馆)的典故,是什么 第十七回贾政领着宝玉并众清客等人游大观园时,“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庚辰侧批道:“此方可为颦儿之居。”颦儿之居,就是与众各别。 宝玉为潇湘馆题的匾额是“有凤来仪”。有凤来仪,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这里说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仪,配合。凤凰,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鶠,凤。其雌皇。”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后多用以比后妃。 因此,说有凤凰来到这里栖息,所以此题有歌颂元妃省亲之意。《尚书·益稷》上说:当演奏虞舜时期的箫韶乐时,由于音乐美妙动听,把凤凰也引来了。箫韶,尚书中指虞舜乐;九成,九奏也,简单说,就是《箫韶》乐章,分九章,尽演可奏九遍,所以《箫韶》又称《九韶》。先秦时期,各方面都盛推九韶为最美好的音乐。《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箫韶九成,亦言“圣主”之盛德至极,故生“瑞应”。“瑞应”就是“凤凰来仪”。所以也是颂圣语。宝玉说:“这是第一处行幸之所,必须颂圣方可。”即指此。 又传说凤凰以练实(竹实)为食(见《庄子·外物》)。这里题咏的地方有很多竹子(即后来的潇湘馆)。这里是整部《红楼梦》中唯一有竹子的地方。第二十六回写到,宝玉“懒懒的”,在袭人的劝说下出来散心,信步到了一个院门前,“看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正是潇湘馆。”凤尾,常用来比美观的竹叶。方伯谟《斑竹》诗:“风尾森森半已舒,玳纹滴沥画谁如。”龙吟,常用来比竹管所做成的音调好听的箫笛。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三:“笛奏龙吟(一作鸣)水,箫吟风下空。”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这里用来形容风吹竹林发出的悦耳的声响。竹之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的风骨也被用来暗喻黛玉。——且黛玉居于此,又有称赞黛玉为“人中之凤”的意味。故脂砚斋在这里批:“果然,妙在双关暗合。” 宝玉为其作的对联是:“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宝鼎,这里指煮茶用的炊具。作者紧扣了翠竹的特点,不着一“竹”字而把竹写得神态毕现。上联言宝鼎不煮茶了,屋里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称幽静的窗下棋已停下了,手指还觉得有凉意。这绿色的蒸汽,显然是翠竹的遮映所致;这凉意,也是因浓荫生凉之故。可谓视角形象与触觉感知二者俱兼。联中的“茶闲”“棋罢”用得绝妙,吟诵此联,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在贵族家庭中生活的公子哥儿、小姐们那种闲情逸致之情态,似映入眼帘。这对联影射黛玉,赞其幽美清丽。“指犹凉”也暗示出黛玉最终的悲剧结局。 元春赐名“潇湘馆”,潇湘,即指竹。按,“潇湘”原为湘江别称,在今湖南省。《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又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 后元春要求作诗。宝玉作的《有凤来仪》云:“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六七句最为别致。意思是:竹林太密,可以挡住溅落台阶的泉水;竹叶太密,甚至阻碍了鼎内香气穿帘飘扬出外。庚辰本脂批道:“妙句!古云:‘竹密何妨水过?",今偏翻案。”此评极恰。“竹密不妨流水过”出自唐朝天复年间禅师善静与中南乐普禅师的对白,原表达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这里反其义而用之,也表现出宝玉的聪慧。“凉”字在《红楼梦》诗词中本不多见,且黛玉之“凉”与宝钗之“冷”不同。今于对联、诗两处见‘凉",且皆为省亲颂圣等热闹处,既有对黛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暗赞,亦有对其终归“离恨天”之哀挽。 噫!非此处不可为黛卿居。 5.红楼梦中,“有凤来仪”(潇湘馆)的典故,是什么 “有凤来仪”(潇湘馆)的典故: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这里说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仪,配合。凤凰,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鶠,凤。其雌皇。”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后多用以比后妃。 潇湘”原为湘江别称,在今湖南省。《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又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 6.描写潇湘馆和林黛玉的语句 描写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潇湘馆的描写作品第十一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对它的描写是:“一带粉垣,数 楹修舍,有千百竿 翠竹掩映… … 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雨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 … 后园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可以说这是潇湘馆的全景图。 第二十六回的近景则是“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一缕幽香,从碧沙窗中暗暗透出”。第三十五回潇湘馆的景色又是另一番景象:“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 “窗外竹影映入纱窗,满屋内阴阴翠润,几覃生凉”,月洞窗外 悬着鹦鹉架,架上一只会“长叹”,还会学着主人“吁磋音韵”念“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鹦鹉。 7.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 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 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 《红楼梦》书中描写贾政等走到潇湘馆前:“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 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该院院外一带粉恒,院内千百竿翠竹掩。 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 正房三间,一明两暗。 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 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此是奉元春命住进大观园时黛玉自己选定,因“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 她在这里伴随着修竹、诗书、幽怨、孤独和泪水,度过了一生。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 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 在元妃省亲期间,贾宝玉题对额为: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并题诗“有凤来仪”描绘所见之景:“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这就是书中描写的潇湘馆。 8.红楼梦中怡红院 潇湘馆 蘅芜苑的主人和如此命名的妙趣 怡红院 贾宝玉 怡红院,即遗红院。这是宝玉最终看破红尘,剪去万根烦恼丝,出家为僧的又一伏笔。 潇湘馆 林黛玉 潇湘,即指竹。按,“潇湘”原为湘江别称,在今湖南省。《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又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 秦观《踏莎行》词为:“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其中“潇湘馆”三字,已明点了;而“杜鹃”又与紫鹃之名暗合。且该词凄婉忧伤,写尽了青年儿女的离愁别绪。曹公可能是受它启发,写下了潇湘馆。 蘅芜苑 《红楼梦》中薛宝钗居住地,寓意是恨无缘。因为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烟中始终都隔着林黛玉这一堵墙,所以是恨无缘。2023-07-26 03:53:261
黛玉宝玉宝钗探春湘云等人在海棠社中的雅号
黛玉是潇湘妃子,宝玉是怡红公子,宝钗是蘅芜君,探春是蕉下客,湘云是枕霞旧友2023-07-26 03:53:363
比如说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就种满了什么植物,以隐喻林黛玉孤标傲世的高尚节操
潇湘馆中种的是竹子,湘妃竹。文人雅士自古爱竹,曹雪芹也不例外,所以作为小说作者的他,安排书中女主角林黛玉,也是个爱竹的多情才女,自然就不难理解了。后来林黛玉在诗社参加活动时,又得号潇湘妃子,则是取自娥皇女英哭夫,泪洒翠竹后,自沉湘水事,也都和竹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题帕诗那一回里,林黛玉又写诗直抒胸臆道: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至此,竹子与黛玉已融为一体,是二也是一,那一大片潇湘馆的青青翠竹,也是黛玉一腔幽怨之情的最好吐露和最佳寄托。2023-07-26 03:54:221
潇湘是什么意思
一、释义 1.指湘江 。因湘江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澧沅风,交潇湘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张乐池, 潇湘帝子游。” 李善·注引王逸曰:“ 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於湘水 。” 唐·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皇英 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王琦·注引《湘中记》:“ 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分付夔龙去,万顷 潇湘 属 湛然 。” 明·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潇湘云正深。” 2. 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唐·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蜀鄙,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宋·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 。” 明·何景明《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潇湘 。”二、词源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 《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 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 自宋以来,人们多以“三湘”代指湖南。为何称为“三湘”?说法甚多。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 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合称,后泛指湖南全省。诗词中用潇湘的地方很多其中以林黛玉最为出名:《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诗社中被称为“潇湘妃子”,且林黛玉爱哭,潇湘又林黛玉泛指水,所以“潇湘”在文学作品里也常被用作林黛玉的代名词。2023-07-26 03:54:321
狼烟,潇楚,潇湘这三个词有没有什么典故或者来历?意境很独特,如果能了解深入利用得当应该也是件美事
狼烟是古代烽火台以狼粪点燃而冒出的浓烟,用以传递敌人来袭的信号;2023-07-26 03:54:423
杜甫死后葬在哪里?
杜甫死后葬在今洛阳市偃师市首阳山镇杜楼村。。2023-07-26 03:54:513
林黛玉和史湘云最后一次作诗的最后一句是什么
湘:寒潭渡鹤影,黛:冷月葬花魂在中秋之夜的凹晶馆2023-07-26 03:55:013
湖南为什么被成为三湘?
漓湘、潇湘、蒸湘合称“三湘”,更有历史内涵和文学美感,通俗点说就是更有文艺范2023-07-26 03:55:2611
“潇湘蘅芜”如何解释?
潇湘,即指竹。按,“潇湘”原为湘江别称,在今湖南省。《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又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 秦观《踏莎行》词为:“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其中“潇湘馆”三字,已明点了;而“杜鹃”又与紫鹃之名暗合。且该词凄婉忧伤,写尽了青年儿女的离愁别绪。曹公可能是受它启发,写下了潇湘馆。蘅芜苑 《红楼梦》中薛宝钗居住地,寓意是恨无缘。因为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烟中始终都隔着林黛玉这一堵墙,所以是恨无缘。2023-07-26 03:56:081
潇湘妃子是谁的别称
“潇湘妃子”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称呼,这个别号是贾探春为她起的诗名。 林黛玉是贾母的女儿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因为母亲贾敏早逝,家中没有了女性长辈看护她,就被外祖母接到了贾家居住。 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常年长在贾母身边,深受贾母的疼爱。在林黛玉来到了贾府之后,贾宝玉与她朝夕相处,两个人日久生情。 贾府是京中著名的富贵之家,宫中还有一位出自他家的皇妃。府里的公子小姐们生活富裕,教养也很好,一般就是在自己的园子中玩耍,以此打发时间。 为了娱乐,家中的几个好姐妹们建立海棠诗社,并且规定每个诗社的成员都要起一个诗名,贾探春在这时为林黛玉起了一个诗名"潇湘妃子"。 潇湘妃子是传说中舜帝的两个妃嫔——娥皇、女英。因为丈夫去世,两个人经常在竹林里大哭,最后投水而死。死后被封为湘水女神,也叫湘妃。林黛玉的住所就叫做潇湘馆,又因为她爱哭的性格,这个“潇湘妃子”的别称也被大家认可。2023-07-26 03:56:261
潇湘妃子是什么意思
潇湘妃子,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书中说,大观园中姐妹起诗社,众女儿个起字号,黛玉号为"潇湘妃子".曹雪芹 为黛玉起这个名号,大概与娥皇女英的故事有关,以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惨命运. “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也叫湘妃.历来用其故事者,总离不开说夫妻生离死别、相思不尽、恸哭遗恨等等.如果不管什么关系,什么性质,只要有谁老哭鼻子便叫她潇湘妃子,推敲起来,恐怕有些勉强.因为娥皇、女英泣血染竹本是深于情的表现,并非一般地多愁善感,无缘无故地爱哭.同样,如果黛玉真是像续书所写那样,因婚嫁不如意而悲愤致死,那与湘妃故事也是不相切合的,作者又何必郑重其事地命其住处为“潇湘馆”,赠其雅号为“潇湘妃子”,称她为“林潇湘”呢? 雅号是探春给她取的,探春有一段话说: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第三十七回) 话当然是开玩笑说的,但作者的用意就像是写惜春与智能儿开玩笑说自己将来也剪了头发去做尼姑一样.同时,探春所说的“想林姐夫”意思也很明确,当然不是续书所写那样“恨林姐夫”或者“怀疑林姐夫”. 在探春给她取雅号之前,宝玉挨打受苦,黛玉作诗题帕,也曾自比湘妃说: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湘江旧迹”、“香痕”,都是说泪痕,也就是以湘妃自比.这是作者在写黛玉的内心世界.在她心中已将宝玉视同丈夫,想象宝玉遭到不测时,自己也会同当年恸哭殉情的娥皇、女英一样.同时,作者也借此暗示黛玉将来是要“想林姐夫”的.倘若不是如此,这首诗就有点不伦不类了:表哥不过是被他父亲打了一顿屁股,做妹妹的怎么就用起湘妃泪染斑竹的典故来了呢? 此外,据脂评提示,佚稿末回《警幻情榜》中对黛玉又有评语曰“情情”,意谓一往情深于有情者.它与“潇湘妃子”之号的含意也是一致的.但与我们在续书中所见的那个因误会而怨恨宝玉的林黛玉形象,却有点对不起头来. 她善于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宝玉去看宝钗,正在一个“识金锁”,一个“认通灵”,不期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钗笑问“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又问“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酒杯时,正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又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聪敏的颦儿,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多么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敲而又点滴不漏.又一次,宝玉看着宝钗雪白的膀子发呆.这时,“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宝玉道:‘何曾不是在房里来着?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嘴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 这种机敏,这种讽刺与戏谑,只有林黛玉才能做得如此精纯而又天衣无缝.大观园里有几张利害的“嘴”,如凤姐的“嘴”,贾母的“嘴”,晴雯的“嘴”,尤三姐的“嘴”,红玉的“嘴”;黛玉也有一张更利害的“嘴”.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说:“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但凤姐等人的“嘴”与黛玉的“嘴”又有文野之分:凤姐多是“世俗取笑”;黛玉则显得典雅俊则.正如薛宝钗所说:“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言为心声,心慧则言巧.2023-07-26 03:56:331
潇湘妃子的典故是什么
潇湘妃子的典故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书中说,大观园中姐妹起诗社,众女儿个起字号,黛玉号为“潇湘妃子”。曹雪芹为黛玉起这个名号,大概与娥皇女英的故事有关,以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惨命运。 “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也叫湘妃。历来用其故事者,总离不开说夫妻生离死别、相思不尽、恸哭遗恨等等。如果不管什么关系,什么性质,只要有谁老哭鼻子便叫她潇湘妃子,推敲起来,恐怕有些勉强。因为娥皇、女英泣血染竹本是深于情的表现,并非一般地多愁善感,无缘无故地爱哭。2023-07-26 03:56:411
潇湘妃子是什么意思 潇湘妃子的意思是什么
1、潇湘妃子,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书中说,大观园中姐妹起诗社,众女儿个起字号,黛玉号为潇湘妃子.曹雪芹 为黛玉起这个名号,大概与娥皇女英的故事有关,以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惨命运。 2、 “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也叫湘妃。历来用其故事者,总离不开说夫妻生离死别、相思不尽、恸哭遗恨等等。如果不管什么关系,什么性质,只要有谁老哭鼻子便叫她潇湘妃子,推敲起来,恐怕有些勉强。因为娥皇、女英泣血染竹本是深于情的表现,并非一般地多愁善感,无缘无故地爱哭。2023-07-26 03:56:471
红楼梦潇湘妃子指的是什么
潇湘妃子,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为黛玉起这个名号,大概与娥皇女英的故事有关,以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惨命运.“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也叫湘妃。历来用其故事者,总离不开说夫妻生离死别、相思不尽、恸哭遗恨等等。2023-07-26 03:56:541
黛玉为什么被称为潇湘妃子?
请看本人所发帖子,在湖南吧中,名为:林黛玉为什么称作“潇湘妃子”。可看本人的同名博文。2023-07-26 03:57:0410
潇湘妃子是什么意思
潇湘妃子,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书中说,大观园中姐妹起诗社,众女儿个起字号,黛玉号为"潇湘妃子".曹雪芹为黛玉起这个名号,大概与娥皇女英的故事有关,以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惨命运.“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也叫湘妃。历来用其故事者,总离不开说夫妻生离死别、相思不尽、恸哭遗恨等等。如果不管什么关系,什么性质,只要有谁老哭鼻子便叫她潇湘妃子,推敲起来,恐怕有些勉强。因为娥皇、女英泣血染竹本是深于情的表现,并非一般地多愁善感,无缘无故地爱哭。同样,如果黛玉真是像续书所写那样,因婚嫁不如意而悲愤致死,那与湘妃故事也是不相切合的,作者又何必郑重其事地命其住处为“潇湘馆”,赠其雅号为“潇湘妃子”,称她为“林潇湘”呢?雅号是探春给她取的,探春有一段话说:“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第三十七回)话当然是开玩笑说的,但作者的用意就像是写惜春与智能儿开玩笑说自己将来也剪了头发去做尼姑一样。同时,探春所说的“想林姐夫”意思也很明确,当然不是续书所写那样“恨林姐夫”或者“怀疑林姐夫”。在探春给她取雅号之前,宝玉挨打受苦,黛玉作诗题帕,也曾自比湘妃说: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湘江旧迹”、“香痕”,都是说泪痕,也就是以湘妃自比。这是作者在写黛玉的内心世界。在她心中已将宝玉视同丈夫,想象宝玉遭到不测时,自己也会同当年恸哭殉情的娥皇、女英一样。同时,作者也借此暗示黛玉将来是要“想林姐夫”的。倘若不是如此,这首诗就有点不伦不类了:表哥不过是被他父亲打了一顿屁股,做妹妹的怎么就用起湘妃泪染斑竹的典故来了呢?此外,据脂评提示,佚稿末回《警幻情榜》中对黛玉又有评语曰“情情”,意谓一往情深于有情者。它与“潇湘妃子”之号的含意也是一致的。但与我们在续书中所见的那个因误会而怨恨宝玉的林黛玉形象,却有点对不起头来。她善于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宝玉去看宝钗,正在一个“识金锁”,一个“认通灵”,不期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钗笑问“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又问“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酒杯时,正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又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聪敏的颦儿,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多么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敲而又点滴不漏。又一次,宝玉看着宝钗雪白的膀子发呆。这时,“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宝玉道:‘何曾不是在房里来着?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嘴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这种机敏,这种讽刺与戏谑,只有林黛玉才能做得如此精纯而又天衣无缝。大观园里有几张利害的“嘴”,如凤姐的“嘴”,贾母的“嘴”,晴雯的“嘴”,尤三姐的“嘴”,红玉的“嘴”;黛玉也有一张更利害的“嘴”。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说:“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但凤姐等人的“嘴”与黛玉的“嘴”又有文野之分:凤姐多是“世俗取笑”;黛玉则显得典雅俊则。正如薛宝钗所说:“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言为心声,心慧则言巧。2023-07-26 03:58:151
潇湘妃子的含义是什么?
潇湘妃子,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书中说,大观园中姐妹起诗社,众女儿个起字号,黛玉号为"潇湘妃子".曹雪芹 为黛玉起这个名号,大概与娥皇女英的故事有关,以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惨命运. “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也叫湘妃。历来用其故事者,总离不开说夫妻生离死别、相思不尽、恸哭遗恨等等。如果不管什么关系,什么性质,只要有谁老哭鼻子便叫她潇湘妃子,推敲起来,恐怕有些勉强。因为娥皇、女英泣血染竹本是深于情的表现,并非一般地多愁善感,无缘无故地爱哭。2023-07-26 03:58:251
林黛玉有雅号叫“潇湘妃子”,“潇湘妃子”的含义是大禹的两个妻子,对吗?
不是,大禹的两个妻子被称为“娥皇女英”2023-07-26 03:58:355
“潇湘妃子”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他们办了一个诗社。其中有这么一段: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因此,林黛玉"潇湘妃子”别号就是探春起的。 这里不仅说明有种竹子叫“潇湘竹”或“湘妃竹”, 还说了古代传说中的尧的两个女儿的故事。 娥皇和女英都是尧的女儿,也称“皇英”。长女娥皇,次女女英,姐妹二人都嫁给了帝舜为妻。帝舜的父亲顽固、母亲嚣张、弟弟恶劣,曾多次想置舜城于死地,但帝舜每次都是因为娥皇、女英两个妻子的相助而脱险。后来,舜继尧位之后,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前往寻找,泪染青竹,竹上生斑,人们便将这种竹子称为“潇湘竹”或“湘妃竹”。而娥皇、女英也死于湘江之间。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故事,二女也被称为“湘夫人”。2023-07-26 03:58:536
红楼梦中“稻香老农”、“潇湘妃子”、“蘅芜君”、“蕉下客”、“菱洲”分别指谁?
- “稻香老农”指的是贾探春,她是贾府中的三小姐,曾经在稻香村中住过一段时间,因此被称作“稻香老农”。- “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林黛玉性格柔弱,才情出众,被人称为“潇湘妃子”。- “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薛宝钗性格沉稳,才情出众,被人称为“蘅芜君”。- “蕉下客”指的是贾迎春,贾迎春是贾府中的大姑娘,性格温柔善良,喜欢在蕉下闲坐,因此被称作“蕉下客”。- “菱洲”指的是贾惜春,贾惜春是贾府中的小女儿,喜欢绘画,也喜欢在菱洲上散步,因此被称作“菱洲”。2023-07-26 03:59:203
蘅芜君,怡红公子,枕霞旧友,潇湘妃子分别指谁?
蘅芜君,《红楼梦》人物薛宝钗在诗社里的别号。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贾宝玉,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主、富贵闲人。,枕霞旧友 史湘云在诗社里的别号。 潇湘妃子,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书中说,大观园中姐妹起诗社,众女儿个起字号,黛玉号为"潇湘妃子2023-07-26 03:59:341
潇湘妃子是谁?
潇湘妃子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自宋以来,人们多以“三湘”代指湖南。为何称为“三湘”?说法甚多。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合称,后泛指湖南全省。 斑竹又叫湘妃竹,和湘妃的传说有关,由于湘妃的泪水滴在竹子上,形成斑痕。因而潇湘多与泪相关,文学作品中常说的潇湘,其意多为思念.如<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别号就叫潇湘妃子. 你取这个名,估计你是湖南女孩或是比较喜欢文学吧. 潇湘妃子是什么意思 潇湘妃子,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书中说,大观园中姐妹起诗社,众女儿个起字号,黛玉号为"潇湘妃子".曹雪芹为黛玉起这个名号,大概与娥皇女英的故事有关,以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惨命运. “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也叫湘妃。历来用其故事者,总离不开说夫妻生离死别、相思不尽、恸哭遗恨等等。如果不管什么关系,什么性质,只要有谁老哭鼻子便叫她潇湘妃子,推敲起来,恐怕有些勉强。因为娥皇、女英泣血染竹本是深于情的表现,并非一般地多愁善感,无缘无故地爱哭。同样,如果黛玉真是像续书所写那样,因婚嫁不如意而悲愤致死,那与湘妃故事也是不相切合的,作者又何必郑重其事地命其住处为“潇湘馆”,赠其雅号为“潇湘妃子”,称她为“林潇湘”呢? 雅号是探春给她取的,探春有一段话说: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第三十七回) 话当然是开玩笑说的,但作者的用意就像是写惜春与智能儿开玩笑说自己将来也剪了头发去做尼姑一样。同时,探春所说的“想林姐夫”意思也很明确,当然不是续书所写那样“恨林姐夫”或者“怀疑林姐夫”。 在探春给她取雅号之前,宝玉挨打受苦,黛玉作诗题帕,也曾自比湘妃说: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湘江旧迹”、“香痕”,都是说泪痕,也就是以湘妃自比。这是作者在写黛玉的内心世界。在她心中已将宝玉视同丈夫,想象宝玉遭到不测时,自己也会同当年恸哭殉情的娥皇、女英一样。同时,作者也借此暗示黛玉将来是要“想林姐夫”的。倘若不是如此,这首诗就有点不伦不类了:表哥不过是被他父亲打了一顿 *** ,做妹妹的怎么就用起湘妃泪染斑竹的典故来了呢? 此外,据脂评提示,佚稿末回《警幻情榜》中对黛玉又有评语曰“情情”,意谓一往情深于有情者。它与“潇湘妃子”之号的含意也是一致的。但与我们在续书中所见的那个因误会而怨恨宝玉的林黛玉形象,却有点对不起头来。 她善于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宝玉去看宝钗,正在一个“识金锁”,一个“认通灵”,不期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钗笑问“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又问“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酒杯时,正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又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聪敏的颦儿,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多么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敲而又点滴不漏。又一次,宝玉看着宝钗雪白的膀子发呆。这时,“只见黛玉蹬著门槛子,嘴里咬著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宝玉道:‘何曾不是在房里来着?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嘴里说著,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 这种机敏,这种讽刺与戏谑,只有林黛玉才能做得如此精纯而又天衣无缝。大观园里有几张利害的“嘴”,如凤姐的“嘴”,贾母的“嘴”,晴雯的“嘴”,尤三姐的“嘴”,红玉的“嘴”;黛玉也有一张更利害的“嘴”。宝玉的奶妈...... 潇湘妃子指谁?蘅芜君指谁? 潇湘妃子是林黛玉的号。 是红楼里的姐妹取得。 蘅芜君是紶宝钗的号。 是因她住的地方而得。 蘅芜君,《红楼梦》人物薛宝钗在诗社里的别号。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 潇湘妃子的人物结局 目前关于林黛玉的个人结局红学界尚无一致说法,而现在《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已经公布,此书中关于林黛玉的结局和通行本《红楼梦》后40回及以上探佚结果大不相同,其主要内容为:林黛玉和贾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当贾家欢天喜地为宝黛二人准备婚事时,谁知飞来横祸,贾府惨遭锦衣卫抄家,使他们的婚事化为泡影。 抄家之后贾府轮番遭遇贼寇烧杀洗劫,最后家里只剩她最后一个主子,由于她小性多疑、刚愎不明,听信奸人谗言误杀忠良,致使贾家彻底败亡。随后因为内心极度愧疚而吊死在柳叶渚边的槐树上(玉带林中挂) 。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回到大观园祭奠林黛玉,写下了一篇诔文,刚写完时林黛玉还魂和他相见了一面。 潇湘妃子的含义是什么? 潇湘妃子,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书中说,大观园中姐妹起诗社,众女儿个起字号,黛玉号为"潇湘妃子".曹雪芹 为黛玉起这个名号,大概与娥皇女英的故事有关,以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惨命运. “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也叫湘妃。历来用其故事者,总离不开说夫妻生离死别、相思不尽、恸哭遗恨等等。如果不管什么关系,什么性质,只要有谁老哭鼻子便叫她潇湘妃子,推敲起来,恐怕有些勉强。因为娥皇、女英泣血染竹本是深于情的表现,并非一般地多愁善感,无缘无故地爱哭。 红楼梦中的潇湘妃子是指谁 潇湘妃子是林黛玉的雅号。 潇湘妃子这个称号是源于他们几个姊妹要组诗社,黛玉就觉得叫名字(姐姐妹妹的)显得俗气又放不开,所以便要他们想一个属于自己的称呼。 林黛玉为什么被称为“潇湘妃子” 不只是这点,有种竹子叫做“潇湘竹”或“湘妃竹”, 娥皇、女英,中国古代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帝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湘江之间。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后世因附会称二女为“湘夫人”。因为黛玉要还泪给贾宝玉,所以。 怡红公子和潇湘妃子分别指红楼梦中的谁? 怡红公子指的是贾宝玉,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这两个名字都是他们在诗社中用的笔名,皆以住所为名(宝玉住怡红快绿 .黛玉住潇湘馆)。 潇湘是指谁 有何典故 读元曲《马致元.寿阳曲.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读后记: 远道而来的他乡游子,作客潇湘,孤舟夜泊在湘江之上。这游子正是作者自己。 此来潇湘,离家万里,人地两疏,“潇宦梗犹泛”,心情原本就十分寂寞悲凉,夜宿船舱,辗转难眠,好不容易进入梦乡。但夜半更深,却被滴滴嗒嗒雨 心情原本就十分寂寞悲凉,夜宿船舱,辗转难眠,好不容易进入梦乡。但夜半更深,却被滴滴嗒嗒雨声从梦中惊醒。望江面,唯见渔灯昏暗,一片沉寂。那滴滴雨声,似敲击在他的心头号,使他倍感孤独凄凉。他多么希望能早日返回家乡,跟亲人团聚在一起。但迫于生计,不得不到处漂泊,长期滞留异乡。那潇潇雨声,令他触景生情,禁不住泪溼衣衫。这就是作者的羁旅之思,也可以泛化为所有天涯倦客的羁旅之思,读之令人恻然。(迎河子) 真的有潇湘妃子吗?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和潇湘竹有什么关系,而她又是怎么死的? 说聪明美丽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尧帝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尧帝晚年,想物色一个满意的继承人。他看到舜是个德才超群的大贤人,于是,就把帝位传给了舜,并让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娥皇封为后,女英封为妃。舜不负尧的信任,让禹治洪水,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协助舜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时,九嶷山一带发生战乱,舜想到那里视察一下实情。舜把这想法告诉娥皇、女英,两位夫人想到舜年老体衰,争着要和舜一块去。舜考虑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带了几个随从,悄悄地离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扬子江边遇到了大风,一位渔夫把她们送上洞庭山,后来,她俩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这里的竹子染得泪迹斑斑。后来,她俩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山海经》载:“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晋张华《博物志史补》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今江南有“斑竹”、“湘妃竹”之说,盖出于此也。 娥皇、女英二妃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历来成为吸引诗人、画家的创作题材。我国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九歌》中的《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是最早的歌颂二妃的不朽诗篇。2023-07-26 03:59:411
《红楼梦》“萧湘妃子”指的是谁?“蘅芜君”指的是谁?
萧湘妃子是史湘云,蘅芜君是薛宝钗2023-07-26 03:59:503
黛玉为什么叫潇湘妃子
你好如果看原文的话会看到 探春结社 那一回中 探春为黛玉提此雅号并解释说 当年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斑竹的就叫 潇湘妃子 了...懂了没?2023-07-26 03:59:572
什么是潇湘?
潇湘水云2023-07-26 04:00:085
林黛玉住的院子叫什么?
林黛玉住的院子叫潇湘馆。潇湘馆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潇湘馆是大观园中这一处幽篁茂盛的处所--女主人公林黛玉的住所。这里"龙吟细细,凤尾森森",它也只有"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小小的三间房屋,一明两暗,回廊曲折,翠竹掩映,婆娑玉立,石子漫路,小溪潺潺,绕阶缘房",宛如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景致。通过书中第十七回的描述可以看出整个潇湘馆的布局是小巧雅致的,很好地烘托出了居者黛玉的个性特征。扩展资料:潇湘馆命名由来:潇湘,即指竹。按"潇湘"原为湘江别称,在今湖南省。《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又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秦观《踏莎行》词为:"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其中"潇湘馆"三字,已明点了;而"杜鹃"又与紫鹃之名暗合。且该词凄婉忧伤,写尽了青年儿女的离愁别绪。曹公可能是受它启发,写下了潇湘馆。林黛玉人物简介: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春年少,有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无奈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受尽"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苦,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潇湘馆百度百科-林黛玉2023-07-26 04:00:251
红楼梦中关于潇湘馆的诗句
1.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描写具体是什么 《红楼梦》书中描写贾政等走到潇湘馆前: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该院院外一带粉恒,院内千百竿翠竹掩。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 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红楼梦》中有许多环境的描写与人物的性格情志达到水乳交融、浑然统一的境界,达到动态的全方位的契合、交流。别的且不说,作者写竹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例。竹的外形,竹的神韵,无一不与林黛玉交融、叠印。真可谓“竿竿翠竹映潇湘”,竹成了林黛玉绝妙的象征。 翠竹“竿竿青欲滴”,像林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清秀质朴,与林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又多么投合。 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 情节发展到四十五回,黛玉病卧在床,听雨滴竹梢之声,更觉凄凉。黛玉不觉心有所感,写下《秋窗风雨夕》词。窗外之竹受秋风秋雨吹打,窗内主人受封建礼教的摧残。潇湘馆的环境与湘妃的心境无不透出令人窒息的悲凉气氛,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悲剧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她。 即此一例,足见曹雪芹在环境描写上造诣之深。他使环境与人物“异质同构”,天人合一,心物交融,已达化境。不仅充分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境界,也使人物的品格和情操具象化、立体化。 以至只要有人提到《红楼梦》中大观园之竹,读者便会很自然地想到潇湘馆,同时想到被称为“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可以这样说,竹与林黛玉已一起深深植根在世世代代读者的心里,相互契合,再也不能将它们分离。 扩展资料: 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 。林黛玉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潇湘馆 2.红楼梦中潇湘馆的名称有怎样的内涵 黛玉诗曰“潇湘妃子”,潇湘馆谐音为“消香馆”,预示黛玉的悲惨结局。“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 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她早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许,在那人际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1353930庭里,曲高和寡,只有贾宝玉成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于对贾宝玉的爱情中。 她用尖刻的话语揭露弱点,以高傲的性格与环境对抗,以诗人的才华去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悲剧感受。她为保持自己的爱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扩展资料 “潇湘馆”文学意象 《红楼梦》中文学意象是与人物的性格一致的,其中许多环境的描写与人物的性情达到浑然统一的境界,达到动态的全方位的契合、交流。 竹的外形,竹的神韵,无一不与林黛玉的性格交融、叠印。真可谓“竿竿翠竹映潇湘”,竹成了林黛玉绝妙的象征。 翠竹“竿竿青欲滴”,修长,仿若林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林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相契合。 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相契合。 “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潇湘妃子”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黛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潇湘馆 3.红楼梦的潇湘馆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并题诗“有凤来仪”描绘所见之景:“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4.红楼梦中,“有凤来仪”(潇湘馆)的典故,是什么 第十七回贾政领着宝玉并众清客等人游大观园时,“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庚辰侧批道:“此方可为颦儿之居。”颦儿之居,就是与众各别。 宝玉为潇湘馆题的匾额是“有凤来仪”。有凤来仪,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这里说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仪,配合。凤凰,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鶠,凤。其雌皇。”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后多用以比后妃。 因此,说有凤凰来到这里栖息,所以此题有歌颂元妃省亲之意。《尚书·益稷》上说:当演奏虞舜时期的箫韶乐时,由于音乐美妙动听,把凤凰也引来了。箫韶,尚书中指虞舜乐;九成,九奏也,简单说,就是《箫韶》乐章,分九章,尽演可奏九遍,所以《箫韶》又称《九韶》。先秦时期,各方面都盛推九韶为最美好的音乐。《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箫韶九成,亦言“圣主”之盛德至极,故生“瑞应”。“瑞应”就是“凤凰来仪”。所以也是颂圣语。宝玉说:“这是第一处行幸之所,必须颂圣方可。”即指此。 又传说凤凰以练实(竹实)为食(见《庄子·外物》)。这里题咏的地方有很多竹子(即后来的潇湘馆)。这里是整部《红楼梦》中唯一有竹子的地方。第二十六回写到,宝玉“懒懒的”,在袭人的劝说下出来散心,信步到了一个院门前,“看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正是潇湘馆。”凤尾,常用来比美观的竹叶。方伯谟《斑竹》诗:“风尾森森半已舒,玳纹滴沥画谁如。”龙吟,常用来比竹管所做成的音调好听的箫笛。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三:“笛奏龙吟(一作鸣)水,箫吟风下空。”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这里用来形容风吹竹林发出的悦耳的声响。竹之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的风骨也被用来暗喻黛玉。——且黛玉居于此,又有称赞黛玉为“人中之凤”的意味。故脂砚斋在这里批:“果然,妙在双关暗合。” 宝玉为其作的对联是:“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宝鼎,这里指煮茶用的炊具。作者紧扣了翠竹的特点,不着一“竹”字而把竹写得神态毕现。上联言宝鼎不煮茶了,屋里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称幽静的窗下棋已停下了,手指还觉得有凉意。这绿色的蒸汽,显然是翠竹的遮映所致;这凉意,也是因浓荫生凉之故。可谓视角形象与触觉感知二者俱兼。联中的“茶闲”“棋罢”用得绝妙,吟诵此联,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在贵族家庭中生活的公子哥儿、小姐们那种闲情逸致之情态,似映入眼帘。这对联影射黛玉,赞其幽美清丽。“指犹凉”也暗示出黛玉最终的悲剧结局。 元春赐名“潇湘馆”,潇湘,即指竹。按,“潇湘”原为湘江别称,在今湖南省。《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又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 后元春要求作诗。宝玉作的《有凤来仪》云:“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六七句最为别致。意思是:竹林太密,可以挡住溅落台阶的泉水;竹叶太密,甚至阻碍了鼎内香气穿帘飘扬出外。庚辰本脂批道:“妙句!古云:‘竹密何妨水过?",今偏翻案。”此评极恰。“竹密不妨流水过”出自唐朝天复年间禅师善静与中南乐普禅师的对白,原表达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这里反其义而用之,也表现出宝玉的聪慧。“凉”字在《红楼梦》诗词中本不多见,且黛玉之“凉”与宝钗之“冷”不同。今于对联、诗两处见‘凉",且皆为省亲颂圣等热闹处,既有对黛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暗赞,亦有对其终归“离恨天”之哀挽。 噫!非此处不可为黛卿居。 5.红楼梦中,“有凤来仪”(潇湘馆)的典故,是什么 “有凤来仪”(潇湘馆)的典故: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这里说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仪,配合。凤凰,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鶠,凤。其雌皇。”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后多用以比后妃。 潇湘”原为湘江别称,在今湖南省。《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又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 6.描写潇湘馆和林黛玉的语句 描写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潇湘馆的描写作品第十一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对它的描写是:“一带粉垣,数 楹修舍,有千百竿 翠竹掩映… … 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雨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 … 后园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可以说这是潇湘馆的全景图。 第二十六回的近景则是“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一缕幽香,从碧沙窗中暗暗透出”。第三十五回潇湘馆的景色又是另一番景象:“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 “窗外竹影映入纱窗,满屋内阴阴翠润,几覃生凉”,月洞窗外 悬着鹦鹉架,架上一只会“长叹”,还会学着主人“吁磋音韵”念“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鹦鹉。 7.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 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 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 《红楼梦》书中描写贾政等走到潇湘馆前:“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 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该院院外一带粉恒,院内千百竿翠竹掩。 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 正房三间,一明两暗。 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 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此是奉元春命住进大观园时黛玉自己选定,因“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 她在这里伴随着修竹、诗书、幽怨、孤独和泪水,度过了一生。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 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 在元妃省亲期间,贾宝玉题对额为: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并题诗“有凤来仪”描绘所见之景:“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这就是书中描写的潇湘馆。 8.红楼梦中怡红院 潇湘馆 蘅芜苑的主人和如此命名的妙趣 怡红院 贾宝玉 怡红院,即遗红院。这是宝玉最终看破红尘,剪去万根烦恼丝,出家为僧的又一伏笔。 潇湘馆 林黛玉 潇湘,即指竹。按,“潇湘”原为湘江别称,在今湖南省。《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又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 秦观《踏莎行》词为:“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其中“潇湘馆”三字,已明点了;而“杜鹃”又与紫鹃之名暗合。且该词凄婉忧伤,写尽了青年儿女的离愁别绪。曹公可能是受它启发,写下了潇湘馆。 蘅芜苑 《红楼梦》中薛宝钗居住地,寓意是恨无缘。因为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烟中始终都隔着林黛玉这一堵墙,所以是恨无缘。2023-07-26 04:00:311
潇湘什么意思
问题一:潇湘是什么意思 1.指湘江 。因湘江水清深故名。《山海经u30fb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澧沅风,交潇湘之渊。”《文选u30fb谢I<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张乐池, 潇湘帝子游。” 李善u30fb注引王逸曰:“ 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於湘水 。” 唐u30fb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皇英 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王琦u30fb注引《湘中记》:“ 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u30fb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分付夔龙去,万顷 潇湘 属 湛然 。” 明u30fb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潇湘云正深。” 2. 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唐u30fb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蜀鄙,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宋u30fb张孝祥 《水调歌头u30fb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 。” 明u30fb何景明《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潇湘 。”[编辑本段]词源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 《山海经u30fb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 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 自宋以来,人们多以“三湘”代指湖南。为何称为“三湘”?说法甚多。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 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合称,后泛指湖南全省。 问题二:潇湘什么意思? 1.指湘江 。因湘江水清深故名。《山海经u30fb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澧沅风,交潇湘之渊。”《文选u30fb谢I<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张乐池, 潇湘帝子游。” 李善u30fb注引王逸曰:“ 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於湘水 。” 唐u30fb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皇英 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王琦u30fb注引《湘中记》:“ 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u30fb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分付夔龙去,万顷 潇湘 属 湛然 。” 明u30fb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潇湘云正深。” 2. 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唐u30fb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蜀鄙,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宋u30fb张孝祥 《水调歌头u30fb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 。” 明u30fb何景明《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潇湘 。” 问题三:潇湘是什么意思 释义编辑本段 1.指湘江 。因湘江水清深故名。《山海经u30fb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澧沅风,交潇湘之渊。”《文选u30fb谢I<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张乐池, 潇湘帝子游。” 李善u30fb注引王逸曰:“ 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於湘水 。” 唐u30fb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皇英 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王琦u30fb注引《湘中记》:“ 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u30fb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分付夔龙去,万顷 潇湘 属 湛然 。” 明u30fb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潇湘云正深。” 2. 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唐u30fb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蜀鄙,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宋u30fb张孝祥 《水调歌头u30fb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 。” 明u30fb何景明《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潇湘 。” 词源编辑本段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 《山海经u30fb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 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 自宋以来,人们多以“三湘”代指湖南。为何称为“三湘”?说法甚多。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 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合称,后泛指湖南全省。 林黛玉编辑本段 潇湘:《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诗社中被称为“潇湘妃子”,且林黛玉爱哭,潇湘又 林黛玉泛指水,所以“潇湘”在文学作品里也常被用作林黛玉的代名词。 问雨[七律](秋风听雨) 忍踏残花作浊泥, 何惜败柳剪风衣。 梁间紫燕同风语, 槛外斑竹与泪栖。 人世几多回首处, 梦依百度忍别离。 今朝哽咽同谁泣, 泪比潇湘汝可知? 大话西游3主角推介之潇湘编辑本段 ――缘起皆因春雨,缘灭总是牡丹 感潇湘 江南垂柳飘新絮 塞北酒寒疑老秋 犹记年年同今日 牡丹花雨为君愁 浮云一别两相忆 流水十年惟愧忧 妫O人间总难求 谁人共载还轻舟 执手未有三生意 自在飞花随水流 空聚首 空聚首 新愁旧怨几时休 春恨秋悲皆自惹 惟待天明望角楼 资料 姓名:潇湘 性别:女 种族:人 民族:汉族 身高:168公分 发型:长发 身份:官家才女 擅长:琴棋书画、茶道 武器: 潇湘――轻容团扇 潇湘的武器,也许不能算是一种武器。或者,说得更形象些,应该算是一种舞器。剑客侠士手中常握名刀宝剑,而他们也以自己的兵刃为荣,殊不知刀剑只能置人于死地,可除了置人于死地之外,它们可还有其他优雅一点的作用么?潇湘的团扇,扇柄是用回纥特产的和阗羊脂玉精心雕琢而成,拿在潇湘手中,与美人之手浑然一体。扇面为轻容纱制成,薄如蝉翼,上面绘有牡丹图。此牡丹图乃是潇湘的老师画魂所绘,分三个时期,分别为:花醉红尘、花忆前身、花开一瞬。这等团扇,拿在美人手中,可以说与潇湘的出众气质和绝代容颜相得益彰,具有使人神魂颠倒的作用。 处世方式:儒 服饰:潇湘最喜青色,常常上穿抹胸短襦,下着青纱曳地长裙,而后佩披帛,加半臂。 潇湘之背景故事 【花醉红尘】 如果,如果不是遇到那个奇怪的云游画师,她的一生,或许会是最庸常不过的一生。 如同所有的世间女子,成长婚配,相夫教子,冷暖自知。 而一切......>> 问题四:《潇湘》是什么意思啊? 难道是说这个? 步岸芷汀兰《潇湘》三韵 ?(一)潇湘雨u30fb咏叹五溪蛮(步韵岸芷汀兰《潇湘雨u30fb感梅》) ?? ??黔水西来,沅江北去,寒冬雨落前庭。 ??雪峰东矗,云树暗香盈。 ??几许梅花怒绽,入只眼、恍若娉婷。 ??堆故纸,案间披览,浑忘把春迎。 ?? ??铮铮,弹古曲,铁马金戈,已作前铭。 ??汉唐有英雄,宵遁无形。 ??宋后明清民国,继烽火、功败垂成。 ??苗疆小,瑶村峒寨,烟雨了残生。 ?? ??附岸芷汀兰原玉:潇湘雨u30fb感梅 ?? ??雪压青枝,风拂红蕾,馥郁沁遍园庭。 ??纵横观处,惟见腊梅盈。 ??粉瓣娇羞浅绽,敞笑脸、轻曳娉婷。 ??枝葱翠,傲寒矗立,执意把春迎。 ?? ??铮铮,坚毅志,风骨典范,昭感心铭。 ??想尘世沧桑,冷暖无形。 ??甘苦遭逢屡屡,雁过也、流水年成。 ??愁眉展,行囊背起,烟雨任平生。 ?? ??(二)潇湘静u30fb四十回眸(步韵岸芷汀兰《潇湘静u30fb落花时节》) ?? ??一路风尘随发落。见鬓边、皱纹萧索。 ??愁容满面,伤心绝顶,叹家园冷廓。 ??虽九代书香,奈一朝、披枷戴锁。 ??东山月冷,乌衣巷废,堂前燕、杜鹃若。 ?? ??饮凄凉,吞寂寞。枕边花、已然非昨。 ??寒烟送晚,鸱枭闹夜,听鹧鸪唱诺。 ??想月下花前,迤逦语、动人心魄。 ??晨钟暮鼓,青灯古佛,红尘紫陌。 ?? ??附岸芷汀兰原玉:潇湘静u30fb落花时节 ?? ??碧草枯黄花尽落。已秋深、冷霜凝索。 ??凄风渐紧,关河雁断,又清寒寥廓。 ??屈指逝流光,寸肠结、愁丝相缚。 ??凉柯叶碎,残窗烛昏,萧疏处、断魂若。 ?? ??岁近阑,空寞寞。楚台风、飒然如昨。 ??烟云涤晚,蹉跎漫漫,负曾经坚诺。 ??履陟步维艰,多无奈,任凌心魄。 ??更新凤纪,春回柳岸,红尘翠陌。 ?? ??(三)潇湘神u30fb空守僧房忆家乡(步韵岸芷汀兰《潇湘神u30fb栀子香》) ??秋海棠,对晚香,蜡燃残烛度余芳。 ??暮鼓晨钟年月日,分分秒秒忆黔阳。 ?? ??附岸芷汀兰原玉:潇湘神u30fb栀子香 ?? ??栀子香,栀子香,盛开满苑倍芬芳。 ??洁白朵妍凝晓露,娇柔姿韵向朝阳。 问题五:潇湘是什么意思? 潇湘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浦。此后,潇湘一词广为流传,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成为美好景色的象征,而烟雨则是指象烟雾一般的细雨。如此可知,潇湘烟雨,就是指如烟如雾一般的美好景色。 问题六:潇湘是什么意思 一、释义 1.指湘江 。因湘江水清深故名。《山海经u30fb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澧沅风,交潇湘之渊。”《文选u30fb谢I<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张乐池, 潇湘帝子游。” 李善u30fb注引王逸曰:“ 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於湘水 。” 唐u30fb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皇英 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王琦u30fb注引《湘中记》:“ 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u30fb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分付夔龙去,万顷 潇湘 属 湛然 。” 明u30fb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潇湘云正深。” 2. 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唐u30fb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蜀鄙,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宋u30fb张孝祥 《水调歌头u30fb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 。” 明u30fb何景明《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潇湘 。” 二、词源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 《山海经u30fb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 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 自宋以来,人们多以“三湘”代指湖南。为何称为“三湘”?说法甚多。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 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合称,后泛指湖南全省。 诗词中用潇湘的地方很多 其中以林黛玉最为出名:《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诗社中被称为“潇湘妃子”,且林黛玉爱哭,潇湘又林黛玉泛指水,所以“潇湘”在文学作品里也常被用作林黛玉的代名词。 问题七:潇湘烟雨什么意思 【词语】 潇湘 【全拼】: 【xiāo xiān 】 【释义】: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2.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词语】 烟雨 【全拼】: 【yānyǔ】 【释义】: 象烟雾那样的细雨。 问题八:南城忆潇湘什么意思 就是说:思念故乡的感情深厚,在哪里都一样! 问题九:潇湘是属于哪个省 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因湘江是湖南省最主要的水系,而湖南的简称也是湘。而潇水是湘江最大的支流,潇水和湘江的融汇处(今湖南永州零陵区)称潇湘,因为永州也雅称潇湘,潇湘因此而得名,古有宋代诗人陆游用“挥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诗句来称赞潇湘地区人杰地灵如诗如画的美景,后泛指湖南全境。2023-07-26 04:00:381
潇湘的词语反意词与近意词
这应当说是个名词阿,指的是潇水、湘水一带(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从洞庭湖汇入长江),即湖南一带。后来《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诗社中被称为“潇湘妃子”,且林黛玉爱哭,潇湘又泛指水,所以“潇湘”在文学作品里也常被用作林黛玉的代名词。名词哪有什么近义词、反义词呢?2023-07-26 04:01:101
潇湘澜雅是什么意思
“澜雅”一词源于澜雅文学社,澜取水之意,汲清之境,水中清衬雅之趣,澜雅无非文学之本,故将“澜雅”作为文学社的冠名。词出文学社2023-07-26 04:01:212
冷月葬花魂上一句
“冷月葬花魂”的上一句是“寒塘渡鹤影”。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是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的最后一句:“寒塘渡鹤影(湘云),冷月葬花魂(黛玉)。”此句意境优美,宛若天成,甫出黛玉之口便使得湘云认输,妙玉叹服。不仅是潇湘妃子才思敏捷的集中体现,更是她一生悲剧命运的影射,可谓寓意无穷,妙不可言。“冷月葬花魂”是研究《红楼梦》不得不提的重要诗句。从写景角度讲,诗中有画;从文字角度讲,字字珠玑;从考证角度讲,暗示林黛玉死亡之谜。“冷月”、“花魂”,在对诗当时的“夜”背景下,令人感到绝艳却凄凉,一个“葬”字,优雅却充斥哀愁。2023-07-26 04:01:271
冷月葬花魂是什么含义?
冷月葬花魂为红楼梦名句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黛玉位居首位。众位丽人都是花般人物,那么,黛玉自是当之无愧的群芳之首----也自然就是群花之首了。 “冷月葬花魂”的意思,就是在凄清的中秋夜,湖面上倒映着中秋月,花魂一步一步地沉下去了。这句联诗,是林黛玉沉湖的一个暗示。众所周知,黛玉是绛珠仙子转世,说是花魂,当然正确。 而且,上一句是鹤影,从诗词角度来看,也该是对花魂更工整。 第二十七回,飞燕泣残红。 那句令人断肠的"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呵呵,又是花魂。 黛玉看到那些枯萎的花朵,就如看到自己一般,并且还吟出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样的语句。最终,这却是她的悲惨命运。 第七十六回,凹晶关联诗悲寂寞。 湘云的诗句是寒塘渡鹤影,这鹤,是动物。倘若黛玉对的是冷月葬花魂,这花,是植物。倒是正好相称,符合联句的规则。 况寒塘渡鹤影中,“鹤”是一个具体的意象,对“花”好一点。毕竟诗魂太过于抽象化了。 因此,冷月葬花魂,形容黛玉也是合适极了的。2023-07-26 04:01:393
潇湘是什么意思
潇湘有三解:一是单指湘江,古称湘水,潇有形容水深而清的意思,。郦道元《水经注 湘水》中有“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之句,所以古人把潇湘作为湘江的别称。二是潇水和湘水的合称,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之句。因潇、湘二水均在湖南境内,也泛指湖南地区。三是古镇名,五代时置,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因当时潇湘二水合流处而得名,亦称潇湘关或湘关口。 一般古诗词中的潇湘,今人都解释成为潇水和湘水。个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潇湘”应是第一个解释,即湘水的别称。因为湘水流域自古为荒僻之地,又是娥皇、女英哭舜而投水自尽的地方,所以潇湘应是相思、伤心之地,又有情已成空,无可奈何的意思,正合诗人寄情。也有解释成潇水和湘水的。 “潇湘残梦冷诗台”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但其中“潇湘”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2023-07-26 04: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