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瑞爱吃桃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Expend the respect of the aged in one"s family to that of other families; expend the love of the young ones in one"s family to that of other families.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Propriety suggests reciprocity. It is not propriety not to give out but to receive, or vice versa.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 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The way ahead is long; I see no ending, yet high and low I"ll search with my will unbending.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The peopl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a state; next are the gods of land and grain; least is the ruler himself.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A long dike will collapse because of an ant-hole in it; a tall building will be burned down by a spark from a chimney"s chink.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arve but give up half way, even a decayed piece of wood will not break; carve without stop, even metal and stone can be engrave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阳缺,此事古难全。
People have sorrow and joy; they part and meet again. The moon dims or shines; it waxes or wanes. Nothing is perfect, not even in the olden days.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Learning and culture are to a person what polished and grinding are to jade.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mong any three people walking, I will find something to learn for sure. Their good qualities are to be followed, and their shortcomings are to be avoided.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An educated gentleman cannot but be resolute and broad-minded, for he has taken up a heavy responsibility and a long course. Is it not a heavy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to practice benevolence? Is it not a long course, which will end only with his death?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A moral intellectual is one who escapes no danger in face of truth, discards personal interests in front of disaster, practices righteousness at the expense of life, and looks upon death as going home.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The passage of time is just like the flow of water, which goes on day and night.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Those who follow the Heaven"s law will survive; those who go against it will perish.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When Heaven is about to place a great responsibility on a great man, it always first frustrates his spirit and will, exhausts his muscles and bones, exposes him to starvation and poverty, harasses him by troubles and setbacks so as to stimulate his spirit, toughen his nature and enhance his abilities.
天生我才必有用。
无尘剑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
Expend the respect of the aged in one"s family to that of other families; expend the love of the young ones in one"s family to that of other families.
水元素sl
-
give love to the old and kids as yours
老吾老以人之老是什么意思
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把……当老人赡养”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023-07-25 05:04:445
“老吾老”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以及人之老。此句出自《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原句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此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桓晋文之事2023-07-25 05:05:08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什么意思 十万火急啊
老婆我分居睡了2023-07-25 05:05:18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原文、意思、翻译及赏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释义: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天下可以运转于手掌之上(喻非常容易)。2023-07-25 05:06:08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谁的话?意思是。
孟子2023-07-25 05:06:28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什么意思?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一文,意思是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这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教育世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扩展资料:出处《梁惠王章句上》选自《孟子》。《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23-07-25 05:06:431
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我同意这样的说法。2023-07-25 05:07:034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呢?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这是个道理不是事例,所以你到底想问什么……2023-07-25 05:07:12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我国古代不乏人文关怀的伟大思想。下列诗句中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理解,题干说的是人文关怀的伟大思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体谅了民生之苦,即包含人文关怀的伟大思想,故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C。2023-07-25 05:07:31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的第一个老字是什么意思
是以动用法 以……为老以我家族的老人为尊老,并且同样对待他家的老人2023-07-25 05:07:403
10句千古名句
《孟子》10句千古名句古人的浩然西气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所谓“有得便有失,有失也有得。凡事不能求全,要想面面俱到,结果只会面面俱失。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就要有所不为,要想成就一件事,就要舍弃一些东西。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没有人喜欢小人,而不尊敬君子。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一个凡事以道义为最高原则的人,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一个自私自利、不讲道义的人,一定是很少有人帮助他三,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人有了固定的产业,固定的收入才能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不稳定,心就很难定得下来。如果心定不下来,就容易作奸犯科,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出来。四、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很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所以总是自以为是,喜欢教导别人。五、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体现了孟子的气魄和勇气。为了道义,为了真理,即使前面有千万人阻挡,我也会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尊重自己的老人、长辈,就要想到也要尊敬别人的老人、长辈:我们关爱自己的孩子,也要想到应该关爱别人的孩子。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越是生活在忧毯祸患的环境之中人就越会得快速的成长和进步,因为在环境的逼迫下,人的潜力才容易被激发出来。而在安逸享乐的环境中,人就很容易颓靡堕落,走向灭亡。八、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自古以来,趋炎附势的人就很多,一个领导者有什么爱好,那么他下面的那些人,就一定比他爱好得更加厉害,比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就是个典型九、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则天下归之。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都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找出自身的过错,然后加以改正。只有自己身心端正了,才会赢得天下人的心。十、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谓品德高尚的人,就是没有失去其本心、保持着婴儿般纯真与诚恳的人。2023-07-25 05:07:531
老吾老:如果薏米吃不对,易引起痛风病症,别再忽视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相信很多人都喝过薏米红豆粥,这种做法可以帮助人们起到去除湿气的作用,当然它也可以起到利尿、去除水肿的功效,特别是对于患有痛风的人群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接下来我们不妨了解一下,经常吃一些薏米对痛风患者有哪些好处呢,希望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 【1】烹饪方法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做薏米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一些龙眼、莲子、红豆等食物,这样可以起到消肿祛湿利尿的功效。殊不知,薏米属于性寒的食物,当我们在做薏米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一些温性食物,比如黑米、紫米等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养胃,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排出尿酸。 【2】注意薏米的吃法 殊不知,薏米千万不要吃太多,它性偏寒,如果吃太多,容易使人们体内的钠元素和钾元素失衡。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吃薏米的时候一定要把它与一些温热的食物搭配着吃,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 【3】适宜人群 薏米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里面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脸部黑斑、急慢性肾炎水肿等人群非常的适合吃薏米,可以起到改善和预防的作用,但是对于脾虚无湿、小便短少、大便便秘、孕妇等人群不适合吃薏米,以免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4】宜搭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吃薏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与一些其他食物搭配,比如大米、山药、红豆等食物一起搭配着吃,但是薏米不适合与海带一起搭配着吃,以免影响维生素E的吸收。因此,当我们在吃薏米的时候,也要了解这些常识。 总之,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薏米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特别是对于痛风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薏米来起到利尿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排出体内的尿酸。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2023-07-25 05:09:251
年在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1. "属"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冠盖相属。--《史记·魏公子列传》 2、缀辑;撰写 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衡少善属文。--《后汉书·张衡传》 3、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左传》 4、通“嘱”。托付;委托 属孟尝君。--《战国策·齐策四》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巡盐御史。--《明史》 5、叮嘱;告诫。后作“嘱”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陆游《北窗试笔》 6、推托;借口 [房法乘]常属疾不治事。--《资治通鉴》 7、通“瞩”。关注 师属之目。--《左传·定公十四年》 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国语·晋语五》 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汉书·盖宽饶传》 8、佩带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9、跟随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10、通“注”(zhù)倾注。 酌玄酒,三属于尊。--《仪礼·士昏礼》 水属不理孙。--《周礼·考工记·匠人》。郑玄注:“属,读为注。” 2. 是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是 shì 〔代〕 (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shì 〔动〕 (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刘开《问说》 (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沈括《梦溪笔谈》 (8) 又如:他不是学生 (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 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13) 又如:这料子是块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 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 尝试。用同“试” [try]。如:是猜(试猜) (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是 shì 〔名〕 (1) 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3) 姓 是 shì 〔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刘开《问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3. 在文言文中上是什么意思 详细字义解释如下: ----------------------------------------------------------------- 上,高也。 指事。时掌切。 ◎按字有动静音,诸韵皆以上声,是掌切,为升上之上,属动,去声,时亮切,为本在物上之上,属静。今详《说文》上声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则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声矣。 依诸韵分动静音为是。后仿此。 ----------------------------------- ◎ 上 shǎng —— 指上声,“上 2 ”( shàng)的又音 常用词组 -------------------------------------------------------------- ◎ 上声 shǎngshēng [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hinese pronunciation] 四声之一,上声( shàngshēng)的又音 上声高呼猛烈强。——真空《玉钥匙歌诀》基本词义 --------------------------------------------------------------- ◎ 上 shàng 〈名〉 (1) (指事。 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 本义:高处;上面) (2) 同本义 [high] 上,高也。——《说文》宛丘之上兮。 ——《诗·陈风·宛丘》施于松上。——《诗·小雅·颉弁》冬时有嗽上气疾。 ——《周礼·疾医》云上于天干。——《易·需》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荀子·劝学》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3) 又如:上荣(飞檐。 屋檐两端的挑角);上柽(门框上端的横梁);上漏下湿(形容屋舍破旧,不蔽风雨);上网(系在箭靶上方的绳子);上丹田(道家谓人的两眉之间为上丹田);上下肩(上边和下边,也指左右两边) (4) 上天;天帝[sky] 文王在上。——《诗·大雅·文王》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5) 又如:上方(天上仙界;皇帝);上干天怒(惹起上天震怒);上仙(天上的神仙);上穹(上天;天帝);上皇(天帝);上神(神灵;天神);上都(指天宫) (6) 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superiors;higher-ups;higher authority] 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上流(上辈);上蒸下报(晚辈男人和长辈女子通奸叫“蒸”或“烝”;反之,叫“报”);上户(富家巨室);上厅(官署);上宪(上司;上级官员);上上乘(等级最高的);上位(高位,显达的职位;特指君位,帝位);上冢(指首辅,朝廷大臣);上坐,上席(受尊敬的席位) (8) 君主;皇帝[emperor]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察今》 上使外将兵。 ——《史记·陈涉世家》 (9) 又如:上用(皇帝用的规格);上裁(皇帝裁定);上国(汉代诸侯称帝室为上国,后多指国都京城);上苑(供帝王打猎、玩耍的园林);上林(泛指帝王的园囿) (10) 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musical note do] (11) 时间,时候 [time] 三岁上读得书,五岁上属得对。——宋·佚名《张协状元》 (12) 方位词,边,畔 [side] 送我乎淇之上矣。 ——《诗·鄘风·桑中》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苏武》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 ——《明史·海瑞传》 词性变化 --------------------------------------------------------------- ◎ 上 shàng 〈形〉 (1) 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first-class;first-rate;superior] 上客从赵来。——《战国策·秦策》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孙子·谋攻》 (2) 又如:上色(上等;高级);上行首(色艺俱佳的 *** );上风官司(占优势能打赢的官司);上庠(古代的大学;太学);上色徒弟(高徒;出色的徒弟);上样(上等);上分(上等的福分);上厅行首(色艺最佳的官妓);上才(上等的才能;上等的材料);上卿(指大臣的最高官阶) (3) 时间或次序在前[previous] 其上世之士,衣不暖肤,食不满肠。——《商君书·算地》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乐府诗《陌上桑》 (4) 又如:上件因依(上述因由);上项(前头);上方(前面);上宙(上古);上叶(前代;先世);上次(前次,上回);上首徒弟(入室弟子,大徒弟);上风头(风吹来的一方);上番(初番;头回。多指植物初生) (5) 远;久远[faraway;distant] 上称帝喾,下道 齐桓。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 又如:上世(远古时代);上皇(太古的帝皇) (7) 犹正,主要意义[main]。如:上事(正业;指君事,国事);上国(京都;又指春秋时齐、晋等中原诸国) (8) 广大[vast;broad] 是以能上之。 ——《淮南子·说山》。注:“大也。” (9) 又如:上路(大路;通衢);上道(通衢;大路) (10) 丰足[rich] 从其爵而上下之。——《周礼·司仪》。 注:“犹丰杀也。” 与年之上下。 ——《礼记·礼器》。注:“丰凶也。” (11) 又如:上收(上等年成,丰收);上岁(丰年);上熟(上等收成) ◎ 上 shàng 〈动〉 (1) 登;上升;向上[go up;mount] 下上其音。——《诗·邶风·燕燕》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从流石蛇行而上。 ——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2) 又如:上圻(上岸);上升(升天);上高台盘(攀高位;向上爬);上仙(道家谓升天成仙);。 4. “过”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1、过,度也。——《说文》如: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2、超出,胜过 ——如: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3、过去(过后)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4、去世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5、给予;递给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6、渡过——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7、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8、交往,相处——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9、交谈 如:过谈(往访交谈) 10、错,犯错误——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11、怪罪,责难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12、继入、赘入或嫁人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及〞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你好 基本解释 1、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达到:及格、合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1] 详细解释 【动】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2、追赶上,抓住。 及,逮也。——东汉·许慎《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3.至,达到。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来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贾谊《论积贮疏》 及是,愈以为诚有。——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祸且及汝。——明·魏禧《大铁椎传》 廷益抱诚,噬膻曷及?——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4.待,等到。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及其日中如探汤。 (袁可立)及长,数有异兆。——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及敌枪再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记》 如:及夫(等到)。 5、遭受。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6、比得上,能与……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又如:我不及他。 7、连累;关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8、通“给”。供应。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国蓄》 9.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资治通鉴汉纪》 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者。——《梁书· 韦放传》 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明·宋濂《看松庵记》 10.遍及。 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大宗师》 推恩海内,泽及鸟兽。——《东坡先生墓志铭》 【介】 趁。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 【连】 和,与。 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洄曲及四境。 袁(袁可立子袁枢)出家刻十余种及王觉斯法书以示。——――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 扣其乡及姓字。——明·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又如:孔子及门徒。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副】 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表示频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名】 姓。及姓。[1] 6. 是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正确。与“非”相对。 偃之言是也。——《论语u2022阳货》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2.以为正确,认为正确。 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墨子u2022尚同上》 3. 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韩愈《马说》 4.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5.代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唯才是举。——陈寿《三国志·魏书·魏武帝纪》 6.是,表判断(同现代汉语) 此必是豫让也。——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7.凡是 是药皆谙性。——贾岛《送孙逸人》2023-07-25 05:09:441
及乃的笔顺怎么写
及三笔,乃两笔,明白笔顺啦吗,2023-07-25 05:09:548
孝敬公婆用古文怎么描述?
孝就是孝还怎么说2023-07-25 05:10:573
老吾老:给老年人熬肉汤,应该注意这3点细节处理,你知道几个?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可以适当喝点肉汤,能够为老年人补充钙磷等营养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熬肉汤,又需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说说,给老年人熬肉汤应该注意的3点细节处理,你知道几个? 【1】不宜先放盐 在平时熬汤的时候,一些人喜欢慢慢放盐去调味,能够使汤味咸淡得宜。但我们在熬肉汤时,最好不要先放盐,因为肉的性质相对特殊,其中的蛋白质在遇到盐的时候会凝固,导致汤的鲜味发挥不出来,影响到它整体的口感和香味,不能起到促进老年人食欲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在熬汤的时候会加入其他的调味料,不放盐时间过早,会使汤变得特别咸,盐分含量也特别高,老年人喝这样的汤,会摄入过多的钠元素,造成血压升高现象,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病情。 【2】最好用陈年瓦罐 我们平时在家中熬汤,常常会选择电饭煲或者高压锅,不能够完全锁住肉汤的营养,造成营养的流失。相比较来说,陈年瓦罐更适合用来熬肉汤,因为用瓦罐熬肉汤时,受热更为均匀,更有利于肉和水的结合渗透,使熬出来的肉汤更加鲜美浓郁,肉也会变得比较烂乎,让老年人容易咀嚼。 【3】火候配水要适宜 对于熬肉汤来说,火候和配水都是特别重要的,影响到肉汤的营养和风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肉类在经过熬煮之后,其中的营养会渗透到肉汤之中,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熬汤的火候。一般来说,小火慢炖更为适宜,因为高温会破坏肉汤中的营养物质,也不利于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析出。在熬肉汤的配水上,一般来说是肉类的三倍比较合适。除此之外,熬肉汤时最好不要加热水或者开水,温水或者冷水更为适宜,因为肉表面的蛋白质会立刻凝固,阻碍内里蛋白质的析出,无法溶到汤中,造成营养的浪费。 总的来说,老年人适当喝点汤对身体很有益处,但我们在炖汤时也要注意很多细节,火候和配水都是需要特别重视的。此外,我们在熬汤的时候,也要撇去肉汤上的浮油,不利于老年人消化。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2023-07-25 05:11:051
老吾老:炎炎夏季,多吃空心菜,身体更健康
夏季已经到了,我们都知道夏天是非常炎热的,平时出趟门就会感觉像在蒸桑拿一样,稍微活动一下就很容易出汗。很多人都知道,出汗的话会导致我们身体中一些流水分的流失,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非常注意补充水分。但是,你知道吗?我们在流汗的同时,流失的可不只是水分,还有对于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帮助的钾元素,也会随着我们的汗水流失掉。 提起钾元素,很多人都想到了钠元素,往往钾和钠是不分开的。但是,由于我们平时经常会吃一些加有食盐的食物,这就会使我们身体中不缺乏钠。但是,钾元素却很容易缺乏,一旦我们身体中缺乏钾元素的话,就很容易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缺乏食欲等症状,甚至还会感觉四肢无力,特别的疲惫。有一些人的情绪也会受到一些影响,经常会感觉烦躁不安,这都可能是因为钾元素缺乏带来的一些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注意补充一些钾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空心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 我们都知道香蕉中钾元素含量是比较丰富的,其实不止香蕉,很多蔬菜中钾元素都是比较丰富的。尤其是一些绿叶蔬菜,比如空心菜、菠菜、苋菜、莴笋叶等。它们钾元素的含量甚至要比香蕉还要高,我们平时在补充身体中钾元素的时候,除了要看这些食物中钾元素的含量之外,也要看一下这些钾元素是否能够完全对我们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如果我们人体不能够消化吸收食材中的一些钾元素,那么这些食材中钾元素含量再丰富,对于我们人体帮助也是不大的。我们平时如果想要补充身体中钾元素的话,吃空心菜的效果要比吃香蕉要好,因为香蕉的热量要比空心菜的热量更高,我们吃太多的香蕉很容易导致我们身体肥胖,而空心菜就不会。 总而言之,在炎热的夏季,如果你是非常容易出汗的体质,那么你在除了补充水分之外,也一定要多注意吃一些空心菜,来补充身体中流失掉的钾元素,这样才能够使我们身体更加健康,不至于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使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我们在吃空心菜的时候,一定要把它清洗干净热水汤一下,因为空心菜农药残留是比较多的。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2023-07-25 05:11:111
孟子的性善论是怎样的?
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社会秩序思考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人性善”上。下列言论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个人在赡养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后代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体现个体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爱,立论的出发点建立在“人性善”上。2023-07-25 05:11:332
世界上有大爱吗?什么是大爱
世界上有很多是有大爱才换来幸福生活。只有和平挽回长远平安2023-07-25 05:11:449
有人说“人到中年,不要跟老人较劲,尤其是家里老人”,你怎么看?
是的,人到中年,内心应该变得越来越豁达淡然,不要跟老年人较劲,更不要和自己家里的老人去较劲! 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棱角,看不惯的事情,老是要去争个输赢,纠结于一个对错。 其实人到中年后, 慢慢觉得,生活中没有那么多需要去计较的事儿。什么事情都看得淡了,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争个输赢对错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要轻易的和老年人较劲,人家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人老了也跟小孩儿一样,你自己是个大人,你和一个小孩儿计较什么呢? 尤其是在自己的家里面,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对你的家人长辈,父母多一些关爱和理解,既使人老了可能很啰嗦,或是喜欢管你这管你那。 老年人的思想和我们可能会有一些代沟,我们不需要一味的去顺从他们,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 但是,尊重和理解是必须要的,总之,把他们看作老小孩儿,哄哄他们开心,不要对父母不耐烦,不要去顶撞他们,尽量让他们的晚年过的快乐一些,是我们做晚辈的责任。 善待自己的父母,就是在善待自己的晚年,因为你怎么做的?你的孩子都看在他的眼里。 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爱能包容一切。不要和家人讲理,哪怕你再有理,你总是计较谁对谁错,那么你就会失去你想要的亲情! 我认为很对。作为过来人,深深地明白,跟老人较劲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伤人伤己,徒留一地鸡毛。理性看待争端,平和处理矛盾 今年听到到最多的词就是“中年危机”,没错,就是这个词。曾经父母眼中的孩子也已步入中年,而曾经年轻的父母华发早生,岁月的沧桑爬上了他们的面庞,青春不再。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既有压力又有痛苦,沉淀下来的就是眸子里闪烁着的坚毅的目光。有人说人到中年不如狗,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外奔波不易,都是为了生活。回到家中,或多或少总会有些情绪,有时候赶上老人心情也不好,于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服谁,把家里闹个底朝天,结果就是伤了和气,疏远了至亲。 矛盾的根源无非就是彼此对对方的生活方式,事情做派和思维观念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有他们的处世哲学,我们有我们的生存智慧,总是会有一道透明的玻璃隔在那里,彼此无法交融。 每次争吵后,自忖还没有到忤逆不孝地步,再说在人生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不孝”这个词语,以前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所以每次争吵后总是会深深的反思,无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实在不该。事后总是会厚起脸皮,先和老人道个歉,老人怒气也能平息,自己也不会在懊悔中惴惴不安。 其实老人从那个年代走过来,他们有他们的圈子,有他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虽然老了,他们一直也在学习,努力想进入我们的内心,想知道我们的所思所想,毕竟是我们至亲的人,是能悲伤我们悲伤,快乐我们快乐的人。 想通这一点,在下次争端的时候多想想值不值得,是否违背了我们的心意,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理解和宽容才是和老人相处的最好方式 和老人相处,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怀着慈悲,带着理解,这才是我们这代人和老人相处的最好方式。 父母那一代人几乎所有的世态炎凉都尝过,几乎所有的沟沟坎坎都挣扎过,他们呵护着家这个最温馨的地方,给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忍饥挨饿,付出了他们所有的青春,生存下来已实属不易。 而我们也在走着他们走过的路,经历他们经历过的心理历程,或许在我们的孩子在怼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平和地说:“小崽子,三十年后你会明白的!” 老人是这个 社会 的宝贵财富,当然人无完人,总会有一些“坏人变老,老人变坏”论调响在耳边,对于那些不在一个世界里的人大可不去理会,当你和它们去较劲,你就已经输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己及人,少一些争执和较劲,多一些理解和宽容,那么前方的路就会坦荡一些,世界也不再会那么冰冷。 事没解决好不较劲心里过不去2023-07-25 05:12:001
30到70字的作文素材库
课本素材 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巨大的、宝贵的作文素材库,平时或考前对教材的好的语句和典型人物事件进行整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课本作文素材--------抒情篇 1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2 沉默呵,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 我想大声呼喊: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 5 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 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时光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7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8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9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0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11 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12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13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14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5 花自飘零水自流------此情无计可消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6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7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9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2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4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5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6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7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8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9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0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1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2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3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34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5 啊,人啊,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 3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7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8 谁没有青春时代?谁没有往日的爱情?当你满头白发,站在落日的斜晖中,突然听到远处深秋的树林里飘来这首歌曲,你怎能抗拒它的感情力量?你怎能抗拒回忆? 课本作文素材--------哲理篇 1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3 人们的眼睛之所以看不见这壮美的奇观,是因为这景象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 4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5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6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哮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他们的极致。 7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8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9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1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2 坚强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13 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不断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 14 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1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6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7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8 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19 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蜘蛛一般无力, 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20 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就会)变得异常丰富。 21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动则是那座钢铁长桥,那艘诺亚方舟;高昂起你青春的头颅,成功的时刻在等你去实现。 22 苏轼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远也。 23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24 事有大小好坏,情有喜怒哀乐,景有动静荣枯,物有长短方圆。 25 只要你执着于你的选择,你的人生意义将与众不同。 课本作文素材——事例篇 1、 霍金:英国物理学家,身残志坚,著《时间简史》,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 2、曹雪芹:(清)举家食粥,著《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司马迁(汉):史学家,受宫刑后,发愤著《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廉颇、蔺相如:将相和。 5、屈原(战国u2022楚):沉江殉国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鲁迅的生平创作:弃医从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民族之魂”) 7、契诃夫(俄):700多至800多篇短、中篇小说,戏剧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8、、孙梨,当代小说家,一生淡泊名利,潜心创作,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9、巴尔扎克,法国作家,写了九十多篇小说,著有《人间喜剧》。 10、孔明挥泪斩马谡。(可从多方面多角度构思并使用。) 11、老舍:人民艺术家,“士大夫不可辱的知识分子形象。” 12、关汉卿,元初作家。“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燥,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13、庄子:安时而处顺,无为而治。 14、蒲松龄:清代作家,著有《聊斋志异》。 15、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民族气节) 16、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他的诗和他的命运令人关注) 17、普希金:俄国文学之始祖,1837年2月8日与丹特士决斗而死。(为个人尊严而站。虽死犹荣。) 18、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19、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代枭雄) 20、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1、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2、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感情甚笃,共同完成30卷的《金石录》。 23、元稹和白居易友谊深厚:“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24、巴金: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的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25、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让一切健康但虚度光阴的俗人感到羞愧。) 26、一个老人在火车上不小心掉了一只新鞋,在众人的惋惜声中,老人毫不犹豫的把另一只也从窗口扔掉。(与其抱守残缺,不如果断的放弃。) 27、苏洵的写作态度(154页)“大器晚成”。(如今韩寒们和名人的家属们学习的榜样。) 28、钱仲书:淡泊名利。“你吃了鸡蛋觉得好就行了,何必要见那只下蛋的鸡呐。” 29、史铁生:大难之后成大器。《我与地坛》。 30、唐太宗与魏征:明君与名臣,相得益彰。 31、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前者知人善任,后者自矜功伐。 32、欧阳修:六一居士,“三上”读书法。(一句“环滁皆山也”够人学多年的,简洁!) 33、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34、勾践:十年生聚,卧薪尝胆,终于灭吴。2023-07-25 05:12:27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全文是什么?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注释】①老:动词,敬爱,敬重。②老:名词,指父兄等长辈。③幼:动词,爱护。④幼:名词,指儿女等晚辈。【译文】爱自己的长辈,然后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然后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世界可以在手掌中自由旋转(很容易统一起来)。《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也就是说,要把这样的努力推广到各个方面。【赏析与启迪】孟子提倡孝敬老人,爱护子女,保护好社会的弱势群体。实践的方法就是推己及人,先从孝敬、爱护自己的家庭成员做起,然后推及别人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充分体现出人类所特有的伟大仁爱精神。如果把校园比做一个大家庭,那么,青少年学生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老师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敬重自己的老师,就像敬重自己的长辈一样;爱护自己的同学,就像爱护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当你将来长大成人,融入社会后,把这种博爱的思想拓展开来:像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去尊重别人的长辈;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去爱护别人的儿女。如此一来,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的旋律,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2023-07-25 05:13:051
老吾老的下一句是什么?
后有林觉民《与妻书》中的:爱吾爱,以及人之爱2023-07-25 05:13:301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下一句是什么?
老吾老幼吾幼全文翻译: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各个方面罢了。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安稳不住。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去罢了。现在(大王的)恩德已施行了禽兽身上,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大王请认真地考虑考虑吧!难道大王要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然后心里才痛快吗?赏析: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2023-07-25 05:13:57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出自哪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文。1、原文: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孟子说——“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3、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4、出处: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一说字子舆或子车,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23-07-25 05:14:24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妻吾妻以及人之妻.这句怎么翻译啊?
‘妻吾妻以及人之妻"这句话好像没吧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2023-07-25 05:15:04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全句
老吾老幼吾幼全文翻译: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各个方面罢了。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安稳不住。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去罢了。现在(大王的)恩德已施行了禽兽身上,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大王请认真地考虑考虑吧!难道大王要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然后心里才痛快吗?赏析: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2023-07-25 05:15:22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出处
大家热烈了特大测度方面发热了全世界2023-07-25 05:15:332
谈谈《孟子》五章的感想300字左右
《孟子》五章中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句第一个“老”字是尊敬的意思,下句第一个字“幼”是爱护的意思,整段话意为:尊敬自家的老人进而尊敬其他老人,爱护自家的孩子进而爱护其他的孩子。显然古人也明白,如要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的风尚,首先还是要从尊敬自家的长辈做起,这便是“老吾老”。 《太平御览》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叫原谷的人,年仅十五岁。他的父母讨厌已年迈的祖父,想将老人弃之荒野。原谷苦苦哀求父母不要这样做,但父母不听他的,用车将老人送至野外。原谷随即将载祖父的车拿了回来。父亲问他,你要“凶具”有何用?原谷说,待你老了,不能再做事了,我就用它把你送走。父亲听儿子这样说,顿感羞愧和畏惧,遂将自己的父亲接回家奉养,恪尽孝道。 《颜氏家训》中写道:“父不慈则子不孝。”如果人们都像原谷父母原先那样对待自己的父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后代孝敬长者。好在原谷年纪轻轻,就深明大义,以自己的行动使父母纠正了错误,成为“老吾老”的典范。 有的时候,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老吾老”是要经受考验的。 闵子骞,春秋时期人,孔子门徒。在父亲娶了后妻后,闵子骞如同对生母一般孝敬后母。但后母不喜欢这个继子,她给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做棉衣,用的是棉絮,给闵子骞的衣服用的是不保暖的芦花。冬天,父亲要他驾车外出,他因穿不暖以致手冻僵,几次缰绳脱手。父亲责怪他,他也没有为自己辩解。后来父亲察觉到他受冻,方才知道后妻虐待继子,一怒之下,要赶走妻子。闵子骞流着眼泪对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听到后很是悔恨,从此公平对待几个儿子,成为慈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闵子骞对待长辈的一片诚心。 受了委屈,仍然做到“老吾老”的,不只有闵子骞。同样是在春秋时期,郑武公娶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为妻,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为长子,理应继王位,但武姜因为大儿子出生时是脚先出来的,故不喜欢他,想让次子共叔段继位,但没有成功。郑庄公继位后,对母亲和弟弟一再忍让,但其弟还是想用武力篡夺王位,而在都城的母亲竟然做小儿子谋反的内应。郑庄公愤怒之下发誓:“不及黄泉,无以为见。”但此话一说出,他就后悔了。 后来,手下官员颍考叔提出一个建议,为主公发过的誓解套。他要庄公挖一能看见泉水的地道,去和母亲相见。庄公照颍考叔的话做了,他进入地道后做诗云:“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母亲回应:“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母子关系重归于好。 来源:前线2023-07-25 05:15:41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翻译?
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出自: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扩展资料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精神,要厚养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或同住;对家有高龄老人、生病老人的在职职工,给予带薪假期制度等。这些,是子女厚养老年人的外部条件。“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为人子女者应尽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家有老年人的,哪怕再忙,也必须忙里偷闲“常回家看看”,自觉自愿、满心欢喜地陪老年人聊聊天,帮着做些家务活等,给予精神上、经济上的赡养和厚养,让老年人感受到儿女的孝顺与关怀之情。2023-07-25 05:15:49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
孟子。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并且在古代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是非常优秀的教育家和思想家。2023-07-25 05:16:152
老吾老已及人之老,幼吾幼已及人之幼.啥意思
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把……当老人赡养”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把....当孩子抚养”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答案有用请采纳哦,谢谢!2023-07-25 05:17:293
老吾老以人之老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出自《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选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做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此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桓晋文之事2023-07-25 05:18:00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谁最早提出的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出自《孟子·梁惠王上》2023-07-25 05:18:14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一文。扩展资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老”(动词):尊敬;第二个和第三个‘老"(名词):老人、长辈。第二个是自己的长辈,第三个是别人家的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的意思,第二个和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第二个是自己家的孩子,第三个是别人家的孩子;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注:梁惠王即魏惠王。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后,魏国亦称梁国。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开始衰落,他死于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当时的徐州在今山东滕州)。2023-07-25 05:18:29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的老吾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原文节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译文:爱自己的长辈,然后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然后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世界可以在手掌中自由旋转(很容易统一起来)。《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也就是说,要把这样的努力推广到各个方面。扩展资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诗文解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老”(动词):尊敬;第二个和第三个‘老"(名词):老人、长辈。第二个是自己的长辈,第三个是别人家的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的意思,第二个和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第二个是自己家的孩子,第三个是别人家的孩子;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梁惠王上2023-07-25 05:18:47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全文翻译是什么?
翻译是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作品赏析: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用“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2023-07-25 05:19:18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什么意思
根据百度百科中查询到,这句话的具体意思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是在孝敬赡养自家的长辈时不要忘了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年人;它的下一句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是一种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也是孟子所提倡的“以我为主,推己及人”的思想。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2023-07-25 05:19:44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出自哪里的典故?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一文,意思是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这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教育世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扩展资料:出处《梁惠王章句上》选自《孟子》。《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23-07-25 05:19:50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哪里
论语2023-07-25 05:20:111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翻译是什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2023-07-25 05:20:33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上句是?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一文,意思是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这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教育世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扩展资料:出处《梁惠王章句上》选自《孟子》。《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23-07-25 05:20:461
请教高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断句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请教高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何断句, 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小弟先谢谢了。 解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样理解的话,两种断句都是可以的。一般的说法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23-07-25 05:21:13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全文是啥?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注释】①老:动词,敬爱,敬重。②老:名词,指父兄等长辈。③幼:动词,爱护。④幼:名词,指儿女等晚辈。【译文】爱自己的长辈,然后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然后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世界可以在手掌中自由旋转(很容易统一起来)。《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也就是说,要把这样的努力推广到各个方面。【赏析与启迪】孟子提倡孝敬老人,爱护子女,保护好社会的弱势群体。实践的方法就是推己及人,先从孝敬、爱护自己的家庭成员做起,然后推及别人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充分体现出人类所特有的伟大仁爱精神。如果把校园比做一个大家庭,那么,青少年学生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老师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敬重自己的老师,就像敬重自己的长辈一样;爱护自己的同学,就像爱护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当你将来长大成人,融入社会后,把这种博爱的思想拓展开来:像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去尊重别人的长辈;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去爱护别人的儿女。如此一来,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的旋律,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2023-07-25 05:21:23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翻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翻译是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译文: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赏析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2023-07-25 05:21:44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什么?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一文,意思是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这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教育世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扩展资料:出处《梁惠王章句上》选自《孟子》。《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23-07-25 05:22:01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处:<<孟子>> 典故: 有一天,孟子来到了齐国,见到了国君齐宣王。 齐宣王看到侍从牵着一只牛,准备杀了祭祀。那头牛害怕得浑身发抖,他看了心中不忍就下令释了那头牛,用一只羊去代替。孟子赞扬了齐宣王,说这是一种仁心。并且告诉齐宣王说,大王已经以仁心来对待百姓,那就是“王道仁政”了。 “这怎么能跟王道仁政联系起来呢?跟百姓有什么关系呢?寡人无法理解。”宣王说。孟子打比方道:“有人说,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东西,却拿不动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够看清楚鸟羽末端新长出的绒毛,却看不到一大车大柴,大王相信吗?”“不相信。”齐宣王说。 是啊!拿不动羽毛,是因为完全没有用力;看不到大车大柴,是因为闭上眼不去看。大王不能把王道仁政施行于百姓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这是大王不去做,不是不能做。”“不去做和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问。 抱起泰山去跳越北海,那是不能做;看到老人走路不便而不愿折根树枝给她当拐杖,那就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去做。大王不实行王道仁政,就属于不为老年人折枝一类。” 孟子再次运用比方分清了“不做”和“不能”的道理后,就进一步阐述说:“把对禽兽的仁慈推广为对百姓的仁慈,大王怎么不能做到呢?要知道推广仁心就能够保有国家;不推广仁心就连妻子儿女都难保。” “那么,怎样推广呢?” 孟子诚恳地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这一点,统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里转动东西那样容易。” “怎么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请夫子解释一下。” “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这不就是仁心的推广吗?”齐宣王听了,不觉点头信服。 ================================================= 简释: 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做到这一点,统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里转动东西那样容易。 的确是这样2023-07-25 05:22:20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及是什么意思
‘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2023-07-25 05:22:31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什么意思?
意思: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原文节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译文:爱自己的长辈,然后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然后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世界可以在手掌中自由旋转(很容易统一起来)。《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也就是说,要把这样的努力推广到各个方面。扩展资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诗文解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老”(动词):尊敬;第二个和第三个‘老"(名词):老人、长辈。第二个是自己的长辈,第三个是别人家的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的意思,第二个和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第二个是自己家的孩子,第三个是别人家的孩子;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梁惠王上2023-07-25 05:23:01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解释?
意思: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原文节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译文:爱自己的长辈,然后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然后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世界可以在手掌中自由旋转(很容易统一起来)。《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也就是说,要把这样的努力推广到各个方面。扩展资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诗文解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老”(动词):尊敬;第二个和第三个‘老"(名词):老人、长辈。第二个是自己的长辈,第三个是别人家的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的意思,第二个和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第二个是自己家的孩子,第三个是别人家的孩子;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梁惠王上2023-07-25 05:2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