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境漫步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此句大致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认知”时,需要进行有两个阶段。分别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再我经历了跋山涉水的路途之后,我已深刻体会到此道理。
在2019.1.26-27这两天,我参加了山鹰户外二星课程培训,培训时间是两天一夜,一夜是指在金龟岩荒废的寺庙山洞中露营。培训内容是教会大家如何看等高线地图,再将其与指北针配合运用,找到该走的路线。以及如何打绳结,为以后在户外自救或速降做基础。
这次路线是丹霞山的金龟岩一代。虽说是在丹霞山景区内,确实也是在景区里,但这一路沿途的风光美景可不是大家想的那些没有“灵魂”的水泥路,或是大家熟悉的如茶壶风、阳元石等景观。而是一条已经荒废了的无人走的崎岖山路。此路线总长为33.3公里,沿途要经沼泽、悬崖、灌木丛、竹林、森林等地形。
在实践课前,我还上了两节理论课,地点在仁化的原色客栈。课程内容主要是关于地形的判断与指北针的运用。除此之外还学习了如何观天象,就可以大概判断出下雨的时间。在出发前的一晚,大家选出此次行程带队的小队长,并安排了第二天每人的分工任务,大家就休息了。
第二天八点半,我们在客栈吃了早餐,教练在出发前的一段时间教会了我装包技巧以及为我选出该带和不用带的物品。大家吃完早餐,整装待发后,先开车去了一个荒凉的市场买今晚露营的晚餐,大家一致商讨好是吃火锅。买好食物后,便起身去第一个出发地点(老房子)集合。
到达出发点,环顾四周,泥土路与小山包映入眼帘,周围杂草丛生。身前坐落着一座由树木简易搭成的黑色木屋,破旧不堪。进入屋内,屋脊由烧焦的原木搭成,一条条破了洞的五彩布在上面挂着。整间屋子在绿草的环绕中,显得黯然失色。
教练简单地重复了昨日学的“正置地图”与“西维斯三步法”,接着分配了每一路段的领队人员。我很幸运地成为了CP3-CP4这段路的领队。在回忆了昨日的学习后,让人最头疼的事情也随之而来。那就是晚上的食物怎么背上山。因为大家都是“小白”(没有户外经验,什么也不懂的人称之为小白),没有任何户外经验,所以大家买了很多菜,一眼扫过去,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挤成一个小山丘,袋子里装着的都是打火锅的菜系。这架势,就是要上山“腐败”的前奏啊。在大家都想尽办法将这堆山珍海味装包后,不知哪一位“小白”在大家的包以无法再塞入任何物件后,仍然买了七八瓶一升的YI BAO矿泉水。在大家商讨着该如何带这几瓶水上山时,此时的我正准备上包。突然,教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挡在我身前,用手拍打着我背包的上头。说道:“这里还有位置,可以放来这里。”话音刚落,五瓶一升的YI BAO矿泉水便挤入了我背包上层。当我用九牛二虎之劲将背包背上身后,才发现我背包的腰带断了。仔细一想,才想起我的包已经历了无数的风霜,它的腰带功能早已衰退。百般无奈下,我只能背着沉重的包,扣上胸带就出发了。
踩着泥泞的黄泥路,我们朝着山顶走去。当大家在路途中遇到岔路口时,大家会看着地图,拿着指北针在地图上旋转着。当确定了方向,经过商讨一致同意后,我们就沿着地图上的方向出发了。如果在判断方向时,判断错了,教练会及时阻止我们,带我们回正轨,并告诉我们判断错的原因是什么。当然,活泼开朗的教练有时也会故意让我们沿着自己判断错的道路继续行走。以此来让我们体验到如果在山里走错路是多么令人苦恼的一件事啊!除此之外教练也教会了大家如何从五个方面判断自身是否处在地图上所看着的位置(正置地图),以及如何往正确的道路上走。
七转八弯,告别泥泞的黄土路后,我们踏入了森林。踩着枯枝落叶,伴着小溪流水,阳光从茂密的树叶的细缝中洒下,树影婆娑,我们继续前行着。
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16岁高中生来说,第一次负重走山路并紧跟队伍速度,确实是一个挑战。由于我的行进速度较慢,大家经过商讨后,我被调至领队后的第一个位置继续前进。
我们在丛林中穿梭着,一条独木桥出现在我们眼前。眼前这桥使我踌躇不前,驻足停留。前方是一个约两米多长的路断口。空隙下是溪流,溪流距离上面大约两米高。断口由四根细圆木搭成,填补了这小缺口。在这四根木头中,有几条是枯木。这段路的领队是有户外经验的人,他轻巧的踩着木头,左摇右晃的晃过去了,安然无恙。我就不同了,我第一次走这样的路,无可奈何之下,我呼出一口长气,朝木桥走去。
我将我的右脚踩上这些滚动的圆木,心中忐忑不安。第二脚离前一步只有几毫米之差。我瑟瑟发抖,脚下是两米多高的溪谷。抬头看向前方,领队正掏出手机打算拍我过桥的视频,并叫我注意别踩那根枯木。此时在我的眼中,除了这四根木头、前方的距离与脚下的溪水,无他。我根本无法注意和判断哪一条才是枯木。当我正准备将自身再往前移动一点距离时,清脆的木头折断声从我脚下响起。细听会发现,那是一种很清脆,很单调的一种声音,没有掺杂着其它声调,一点也不刺耳。就是非常简单、清晰的一声——咔嚓。
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一阵头晕目眩的翻滚与撞击,最后再加上水花溅起的“哗”声收尾。整套动作看起来一气呵成,没有中断,是完美的自由落体运动。此时探头往桥底下望,我重重地摔在溪谷中,狼狈不堪。
你可能会问我,感觉怎么样?还好吗?摔伤了吗?有没有骨折?我会郑重其事的回答你,很幸运,没有摔骨折,只是擦伤了皮。很幸运,我没有将眼睛弄瞎,只摔伤了左脸,没有伤到眼珠。但是眼角延伸出去的位置,皮都被擦破了。
从踩断木头到着地时间不到一秒,但是这短暂的时间内,我心里是一阵波荡起伏。如果能像《猫和老鼠》的动画片一样,将摔下前我的样子定格那几秒钟,再摔下去,那么我当时最想说的话,和大部分电影或动画片中的人们遭遇祸害前的台词接近。那就是—— Oh No(完了)。接着我会以最优美的跌落形式摔下去了。可惜着地时间太快,可惜的是,没有感受领悟到自由落体的奥妙。但让我长松一口气的是,我还活着,我没有骨折,只擦伤了一点皮。今后还可以从学术上慢慢研究自由落体,无需以身试其奥妙。
在跌下去的一瞬间,我心里除了想到“完了”,还有就是我的生命要终结在这里了“我要失足摔死了”。我敢保证,我离死神就是以纳米为单位计量的距离。我与死神鼻尖对鼻尖,感受着那一股阴气,注视着它那黑乎乎、空洞洞的眼洞后,突然,我就摔下去了。我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呼吸!摔下去后,我尝试感受我的手和脚的知觉,感受自己是否能找到光源。冰凉的溪水冲刷我的身体,我感受到大地此时在与我同呼吸。不幸中的万幸,上帝之光没有照射到我的身上,我依然能感觉到我手脚的存在。我能感受到自己牙齿还整齐的排列着,没有离开自己的位置。我尝试起身,但是重重的背包挤压着我的胸口,让我难以呼吸。我的呼吸极其短促,在这一呼一吸中,我摸索着胸前的背包胸扣,试图将其解开。溪流将我的身体浸泡。这时,我将身体一侧压着布满青苔的岩石,尝试着让背包和身体产生一个缝隙供我挪动身体,以便让我的手能够到扣子并解开它。我轻微的扭动着我的身体费劲的解开了扣子,恍惚中,我从眼缝中看见教练与领队围绕在我身旁。
片刻,当我意识清醒后,教练询问我是否伤到骨头,能否站立或活动关节。随后,并要求我立马与其他队员换背包。在我从沟谷爬上来后,大家帮我清理了伤口等一系列救助护理工作。待我换了轻包后,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大家便继续按照路线前进了。
因为队员都是初次接触如何使用指北针以及等高线地图的学习,在CP4-CP5这段路线的“认路”方面拖了一部分时间,导致了大家这次上山去营地的路上走了一段夜路。然而夜路是非常危险的。在天黑的环境下,走夜路时,唯一的光源除了月亮的微弱光源(不谈及在茂密的树林里)外,剩下的就是头灯光源。而头灯的射程是非常小的,可照射范围只能看清自己周围脚下的物体,无法判断前方是断崖还是山谷。再加上人已经走了一天的路程,难免会疲惫,如果走的是山背路线,很容易走歪,不加以小心就可以去拥抱山谷,并感受人生中最后一次“自由落体”的乐趣。但幸运的是,这次课程大家都安全到达了扎营地(CP5)。
露营地点在金龟岩的中部,是一个由很多石头砌成的荒废古庙。走进废弃的石堆,穿过一个石拱门,我们来到了搭帐篷的山洞前。当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走进山洞,遍地垃圾,伴着垃圾与尘土,我们搭着帐篷,闻“垃圾香”,尝着泥土味儿。帐篷搭好后,大家开始准备晚上的伙食,那天晚上吃的是火锅,材料各式各样,有肉丸、菇类、豆腐皮等。晚饭后,教练给我们上了一门绳结课程,为以后大家玩儿绳索或速降打下基础。同时也总结了当天的行程,
第二天的路程比较丰富,有沼泽、竹林、溪谷、悬崖。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走每一步都要集中精神。否则在走一条两边悬崖,中间很窄的一条道路时,只要一不留神,就可能会走偏,接着失足掉进悬崖。经历了33.3公里的磨练,大家终于到达了终点——牛鼻山(牛逼山)。在终点,我们学习了简单的急救知识,以及如何用登山杖和天幕(雨衣)制作一个简单的临时担架。最后在一个农庄考了理论考试,吃了顿农家菜,领了证书后就结束了这次山鹰二星课程的学习。
这次课程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硬知识,还有很多的感悟。在此我简单的总结一下。
从安全角度来看,玩户外,最少一定要两人同行。以我受伤的经历举例。受伤前我们走的路线是无人区。如果当我受伤后没有团队或陪同的话,假设我摔骨折了,我就只能躺在原地求救,同时没有人可以照顾我。这样的情形出现在野外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粮食不齐全,又无法向外求救时,唯一的救赎就是等上帝把你接回家。要知道,救护队员从一座200米高的山上抬一个人下山需要两个小时。如果是受到野兽攻击,大量出血,没有同伴及时帮助下,可能就会失血而死。在此不再举例失温、中暑等事故情况。总而言之,一个人玩户外,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所以玩户外,最好有两人或两人以上一起出去玩。
从装备角度看,玩户外,好的装备非常重要。再以我这次受伤的经历来举例。如果当时我的背包有腰带,说不定我可以减轻受到的伤害。其次,这次我带的睡袋非常大,它的体积占了我背包的一半。如果我的睡袋非常的小,不占很多空间,那么有很多东西我可以自己背负,不需要分担东西。(也有可能我就不用背负YI BAO矿泉水,然后发生后面的悲剧了)在自己能背负自己个人的装备的情况下,即使与团队走丢了,也可以自己找地方搭帐篷,保证自己的食物和水够用,再等待救援。在这次户外运动中,我穿的鞋是溯溪鞋,而非登山鞋。虽说溯溪鞋可以防少量进水的情况,且进水后干的非常快。但是底盘的锯齿抓地不够深,会打滑,走山路时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不慎在下雨后的泥路滑到,又恰巧刹不住的话,你就可以去亲吻山谷、悬崖,然后去拥抱上帝。此次举例较少,但足以看出登山装备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准备质量好,性价比高,符合自身的登山装备。
从食物准备看,这次准备的事物过多,已经造成了背负过重和安全隐患问题。最严重的就是浪费的现象。所以我个人建议,在准备一天行程的食物,只需要准备易携带、消化的食物。如面包、八宝粥、饼干、巧克力等。在两天一夜的食物准备中,除非是与大部队一起。其余的就只需要带一些泡面,面包与能补充能量的食物。水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物资,不管必备多少饮用水,一定要有备用的非饮用水,可以用来清洗伤口。在这次受伤中,大家就是备用了非饮用水,用来给我清洗伤口。除了这些水外,在行程结束后最好还要有300毫升的饮用水剩余。防止中途发生意外却没有备用水源供饮用或清洗伤口。个人认为其实在两天一夜的形成中,即使是与大部队一起进行,也要为自己配备好一定的干粮,防止不小心与大部队走散了,能保证自身有足够的粮食与水源供己,并等待大部队的寻找或救援行动的实施。(以上建议与想法均为本人结合自身经历后提出的想法,只供参考。)
此次最大的感受就是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何出此言呢?结合我自身经历来说。在玩户外运动之前,我已经听过家长或是户外经验多的人提醒过,如何走山路中的悬崖路况,下山姿势该是什么样子的。很多理论知识都听说过,自己也清楚。但是我完全不知道我们所说的枯木是如此脆弱、易断。在这次受伤经历前,我是不清楚枯木是多脆。我只知道枯木是脆弱的,容易被踩断。直至这次经历后,我把自身对枯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后,才彻底明白,枯木的硬度确实很低,容易被折断。所以我们要知道,理论上的明白,并不是真正的明白。在实际中我们是无法真正掌握它的奥妙并且去操作它的。就如我上面所说的,我们在玩户外前,都只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直至当我们自己亲身去经历了事物,有经验后,才能上升到“感性认识”。当这两个“认识”相结合后,才是对一件事情真真正正地“清楚”认识。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许多年轻人都在自己最美丽、幸福、繁华的青春期时,去做一些极其危险的活动。如半夜去飙车。这其实是非常不爱惜生命的做法,对自己的生命极其不负责。每一个说自己不怕死的人,或在死亡边缘疯狂试探的人,都是没死过的人。当他们真正经历了死亡,或者大难不死时,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从这次经历中,我是深感体会。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爱惜自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全 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两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 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哲学道理为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2023-07-25 01:25:43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纸的意思是书本、从书本学来的理论知识.那么这些知识是否正确,究竟对这个知识掌握了多少,那么你去躬(亲自)行(行动、实践、去试着做一做)翻译过来就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总是感觉浅显,要想真正的掌握它,那还是要亲自去对比着做做看,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2023-07-25 01:25:542
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句说明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2023-07-25 01:26:033
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句,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道理:这两句诗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2023-07-25 01:26:121
古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是什么?
陆游在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告诫儿子要努力学习,终身学习;二是要注重实践,不能只停留于书本上的知识。实践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书本知识再多,也代替不了实践。战国时期,从来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委以重任,结果导致赵国全军覆没,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纸上谈兵”这个历史典故,启迪家长朋友们:教育孩子也应该注重实践,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说教。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什么事情都想为孩子“包办”,孩子想自己做点什么事情,这部分家长总是不放心,生怕孩子会犯错,会造成损失,或者信心受到打击。其实,吃一堑,长一智,从孩子的成长规律来看,孩子犯错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家长千叮咛万嘱咐,不如孩子自己亲身经历栽一个跟头留的印象深刻。喜欢为孩子“包办”的父母常常忽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是把孩子当成了一切都需要父母照顾的“机器人”。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他们渴望成长,渴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辨别真伪和对错,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家长一片好心,为孩子包办了一切,实际孩子心里并不领情,反而埋怨父母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剥夺了自己成长的机会。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管得太多,更不能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要对孩子多“放手”,即使明知孩子的想法是错的,只要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也不妨让孩子去亲身尝试,给他不断“试错”的机会。因为孩子通过不断的“试错”,不仅能更好地分清是非对错,而且会大大提升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2023-07-25 01:26:20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纸的意思是书本、从书本学来的理论知识.那么这些知识是否正确,究竟对这个知识掌握了多少,那么你去躬(亲自)行(行动、实践、去试着做一做).翻译过来就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总是感觉浅显,要想真正的掌握它,那还是要亲自去对比着做做看,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2023-07-25 01:26:31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什么哲理啊?
提现直接经验的重要性2023-07-25 01:26:39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实践出真知2023-07-25 01:27:13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实践出真知。2023-07-25 01:27:222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明书本上的知识只是间接经验,一切还要靠自身实践,实践才能检验认知,提高认知,指导认知。 这两句讲诗出自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眼见为实。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不要死读书,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当然自己不可以满足在这不完整的书本内容的东西了。2023-07-25 01:27:444
陆游的“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说明的是什么的道理
不能“纸上谈兵”2023-07-25 01:27:58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蕴含的哲理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书本上获得的知识不深刻,想要透彻理解还需要亲自实践。这首诗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A项为诗句蕴含的哲理。故本题选A。2023-07-25 01:28:201
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是什么意思
扯那么多干什么,白话就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去做,只借鉴书本的指导和别人的经验是不够的,真难为各位了2023-07-25 01:28:4514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的作文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有许多事情是需要自己亲自体会的。是的,那天,我在经过多次的“失败”和“磨练”以后,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那天,我让妈妈带我去学溜冰。来到溜冰场,只见冰场上十分热闹,好多小朋友就像一只只小鸟在欢快地飞翔。看着他们,我真是羡慕极了。也觉得滑冰真简单啊。于是,我让妈妈陪我进入溜冰场,赶紧穿上了溜冰鞋。谁知我穿好鞋刚一站起来,就“咚”的一下,摔倒在了地上,我连忙用手撑着爬起来,可脚刚一着地,就滑了出去,就又一次摔了下去。又爬,脚又滑了出去……这时的脚底下,就像是涂了一层油,怎么也用不上劲。我那窘样,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妈妈见状,赶紧上前把我抱着扶起来,让我坐在场外边的凳子上,我摸着摔痛的手臂,小心地不敢再随便站起来……看来滑冰还真是看着容易学着难啊。妈妈见我那样,笑着说:“怎样?怕了?还学不学?……”我看看妈妈,再看看场上小朋友自由自在的身影,一种不服油然而生,我就不信我学不会。于是,我摔开妈妈的手,倔强地再次走进场地,紧紧地抓住场边的扶栏,小心地控制着自己的脚,努力不让它滑出去……就这样,慢慢地,我终于找到一点感觉,渐渐地学会了站立,虽然还不稳,但也总算可以站住了。接下来开始学滑行,我让妈妈抓住我的手,慢慢地向前移,谁知脚刚一移动,竟又控制不住,重重地摔了下去,但我不放弃,爬起来再学……就这样,边学边摔,屡败屡战,别人的笑声、摔跟头的痛楚,都没有阻挡我学习溜冰的决心……经过不断地练习,我终于可以一个人慢慢地向前滑动了…… 02023-07-25 01:29:19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实践和认识的什么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2023-07-25 01:30:051
为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解析:纸:书本。终:毕竟。觉: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绝:完全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自实践。出处:《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赏析: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原文如下:冬夜读书示子聿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说:心即是理。理便是万事万物对人的意义。理自有道,道自成理,天地之道,万物之理。道理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能够指导人们行为的思想和准则,也是事情因果关系的逻辑和证据。道理从头至尾,贯穿于生活和人性的始终。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是说做任何事情没有固定的是与非,都是就当下的具体事情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其中一以贯之的是道,是仁义之道,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从自然规律来看,天才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不断学习,躬身实践,积累足够的经验才能领悟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处事炼达,游刃有余。虽然少时努力老来得,但是少年时苦读诗书所下的功夫不可否定其功用,这犹如春华秋实,秋实固然珍贵,不可否定春天花朵的功用。经历是生活本身对人性生存规则的一种碰撞。它既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情趣,也可以改变人的生活质量,更能改变人的身心命运。或者说:经历是很多很多能够影响人们生活状态和生活习惯的一种生活行为。对于人生来说,有多么复杂的经历,就有多么深奥的道理。其实,人活着就是道理,怎么活便是经历。让一个人走向成熟的不仅仅是岁月本身,不仅仅是时间的速度。如果说岁月和时间是一个人生命过程的必然;那么,道理和经历就是人生命中不断变幻和不断重复的精神力量和生活方式。2023-07-25 01:30:131
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诗句或俗语有哪些?
还有一句名句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这是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上第二单元日积月累的内容2023-07-25 01:30:42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全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句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这两句诗用来诠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简直是绝好妙词。2023-07-25 01:30:511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描写的是
知行合一,将知识化为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诗句主要想表示的是知行合一,将知识化为实践,要实践起来,不能光说不做。2023-07-25 01:31:03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什么哲理啊?
人生哲理:一个人要学习,更要思考.书籍不等于知识,更不等于智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不是目的,学习如何思考,掌握活的智慧,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目的.2023-07-25 01:31:14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23-07-25 01:31:232
纸上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描写的是
偶然间想起老朋友,就习惯性的打开空间,然而上面显示:“抱歉,该空间仅对主人指定的人开放”我顿时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 有些人,总是会慢慢的淡出你的世界,慢慢的在你的记忆里模糊… 因为时间,因为距离,因为没有联系…QQ上,清一色的手机挂着,我隐身着,你看不见,你隐身着,我亦看不见,很多人宁愿找些陌生人或者不熟悉的人聊天,也不愿意和以前的好朋友聊天。 不知道要聊什么,也不知道从何聊起…时间长了,渐渐的,疏远了,陌生了… 虽然曾经彼此之间很熟悉,但是现在却多了一层隔阂,QQ上见面只剩下一个简单的“最近好吗?”“恩,还好,就那样”,没有下文了… 很多时候都是开着QQ,看着那么多的朋友在线,却只会对着屏幕发呆,因为不知道说什么… 多长时间没和朋友们发短信了?多长时间没和朋友们打电话了?又多长时间没约上几个好友出来聚聚了?2023-07-25 01:31:333
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句,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诗句道理:说明书本上的知识只是间接经验,一切还要靠自身实践,实践才能检验认知,提高认知,指导认知。诗句意思: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身实践。诗句出处:南宋陆游写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3-07-25 01:32:321
陆游的“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说明的是什么的道理
诗句道理:说明书本上的知识只是间接经验,一切还要靠自身实践,实践才能检验认知,提高认知,指导认知。诗句意思: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身实践。诗句出处:南宋陆游写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3-07-25 01:32:40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2023-07-25 01:32:52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023-07-25 01:33:10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2023-07-25 01:33:47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哲理: 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出处: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3-07-25 01:33:561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要多参加社会实践2023-07-25 01:34:04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注释】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2023-07-25 01:34:13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凡事不要光纸上谈兵,要付诸于行动2023-07-25 01:34:21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哲理: 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出处: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3-07-25 01:35:26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了什么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2023-07-25 01:35:42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什么??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的前两句,从古人的经验谈起,其中“无遗力”三个字,概括了古人做学问用功程度;诗的次句,既道出了做学问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也强调了“少壮功夫”的重要。告诫儿子在年轻时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只有重视了“少壮功夫”,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诗的后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要躬行”至少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嘴就是学生的一种“躬行”。我们现在不是提倡“启发式”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吗?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练习,就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没有学生的“躬行”参与,就几乎无法进行,即使古人学习内容以文史为主,学习过程也有一个“躬行”问题,学了文章诗篇要背诵,是一种“躬行”,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古训吗?懂得了文章的起承转合,还要自己练笔写作,否则,先生讲得再多再妙,学生的文章还是做不好的。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这个“躬行”就是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2023-07-25 01:36:02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表达了什么?
要实践,不能只是读书,将书本内容转化为实践。书本内容将它完全理解是困难的,实践才能更好理解2023-07-25 01:36:13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2023-07-25 01:36:43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要花气力,二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蕴含哲理: 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bó)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让小孩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 赏析: 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诗的前两句,从古人的经验谈起,其中“无遗力”三个字,概括了古人做学问用功程度;诗的次句,既道出了做学问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也强调了“少壮功夫”的重要。告诫儿子在年轻时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只有重视了“少壮功夫”,将来才会有所成就。2023-07-25 01:36:57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以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1、理性知识要转化为实践。“纸上”所得终究还是理性知识,就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认识过程还没有结束,更重要的是运用已有理性知识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再实践中发展认识。人的认识就是这样“认识—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发展过程。 2、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运用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来源。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理性知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已经获得的理性认识做出正确的真理性评价。2023-07-25 01:37:06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是什么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含义是: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才行的。2、《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朝代】宋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2023-07-25 01:37:131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自己的话解释意思
人字具老。2023-07-25 01:37:211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不是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吗? 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纸的意思是书本、从书本学来的理论知识。那么这些知识是否正确,究竟对这个知识掌握了多少,那么你去躬(亲自)行(行动、实践、去试着做一做)。 翻译过来就是: 从书本上学来的总是感觉浅显,要想真正的掌握它,那还是要亲自去对比着做做看,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从纸上得来的始终是表面的,要想知道事情的究竟,只有亲自做一做才知道.2023-07-25 01:38:04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这没有什么哲学道理,这只是人间的不幸!2023-07-25 01:38:11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是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赏析: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2023-07-25 01:38:30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言 结合河中石兽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眼见的未必是事实,所以,需要人努力2023-07-25 01:38:38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与哲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翻译: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庆元五年(1199年)于山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此时陆聿二十一岁,正值“少壮”。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哲理 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反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bó)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让小孩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2023-07-25 01:38:45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是什么?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 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全 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此事要躬行.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大意是问它怎么会如此澄澈明丽? 原来有一股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源头活水”可引申为著书人 不断地读书学习,加强修养;也可理解为生活实践丰富.全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 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出自《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其大意是:明白世事, 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 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其大意是: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 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真知灼见.全诗:莫道 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 金.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说,花虽然败落了,化作 春泥了,还要为后来的花提供养料.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为国 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 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参考资料:上课老师讲的加资料2023-07-25 01:38:53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纸的意思是书本、从书本学来的理论知识.那么这些知识是否正确,究竟对这个知识掌握了多少,那么你去躬(亲自)行(行动、实践、去试着做一做)翻译过来就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总是感觉浅显,要想真正的掌握它,那还是要亲自去对比着做做看,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2023-07-25 01:39:00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是什么意思
出处《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编辑本段注释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遗:保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纸:书本。终:毕竟。觉: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绝:完全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gōng)行:亲自实践。编辑本段诗意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编辑本段蕴含的哲理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bó)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编辑本段全诗赏析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诗的前两句,从古人的经验谈起,其中“无遗力”三个字,概括了古人做学问用功程度;诗的次句,既道出了做学问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也强调了“少壮功夫”的重要。告诫儿子在年轻时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只有重视了“少壮功夫”,将来才会有所成就。诗的后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要躬行”至少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嘴就是学生的一种“躬行”。我们现在不是提倡“启发式”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吗?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练习,就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没有学生的“躬行”参与,就几乎无法进行,即使古人学习内容以文史为主,学习过程也有一个“躬行”问题,学了文章诗篇要背诵,是一种“躬行”,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古训吗?懂得了文章的起承转合,还要自己练笔写作,否则,先生讲得再多再妙,学生的文章还是做不好的。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这个“躬行”就是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2023-07-25 01:39:101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下一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下一句:绝知此事要躬行。出处:出自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选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翻译: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赏析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2023-07-25 01:39:171
纸上得来终觉浅下一句是什么?
纸上得来终觉浅下一句是: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全诗如下: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全诗的字面意思: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全诗赏析: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后两句,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2023-07-25 01:3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