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是什么

2023-07-25 13:00:07
苏州马小云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五、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六、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七、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大鱼炖火锅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一)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四)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朋友,很抱歉,我只能找到十七大报告的这部分全部内容,希望你能从中得到你所需要的东西,谢谢!

拌三丝
建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党中央把依法治国作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国策提出并加以落实,尤其在政法机关正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作为一名直接从事法律监督工作的检察工作者,应当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认识其重大意义,并在建设有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伟大实践中,结合执法办案工作,自觉按照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做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模范,为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统一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同志的讲话精神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法治国的内涵简明地说,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它包括以下内容:l、依法治国的终极主体是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国家事务。3、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治理国家。4、我们的党是把人民的意志集中起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然后运用法律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的“法”字,在当代中国就是指真正反映全体人民意志的,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现行宪法和法律。

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依法治国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其一、依法治国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国家能够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各项制度和方针、政策能够符合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根本条件。实行依法治国,能够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是有人类社会以来最高类型的民主,这种优越的民主要真正成为现实,这要靠法制来保障,正如邓小平同志讲的,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当今中国,十三亿人民不可能人人都去执掌政权,而只能通过民主选举的政权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为了保证这种权力的行使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根本的办法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体现人民意志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并保证这种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来确保人民政权为人民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为最广大人民谋福利。在这种情况下,政权机构制定良好的法律并严格依法办事,就是按人民的利益的意志办事,就是从根本上体现了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否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就有可能认为自己是可以按照个人的认识、愿望、意见和主张任意处理各种问题的,自己的权力是无限的,是可以不按民主的程序办事的,就有可能滥用权力,使“公仆”脱变为“主人”。同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公民的各种权利,权力的民主配置、民主程序和民主方法等等,如果没有完备和良好的具有极大权威的法律予以全面确认和切实保障,是根本靠不住的。十年“文革”的教训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当时,人民代表大会有十年之久没有召开,宪法这一根本****成为摆设,民主和法制不健全终于成为“文革”浩劫之所以能够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正是鉴于这一教训,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在法制健全的条件下,公民的权利如果遭到侵犯,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济。

其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计划经济的经济主体隶属于政府,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容易造成经济主体应有的物质利益被忽视,经济自身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不被尊重,维系这种经济关系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行政手段。因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依法治国。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形式,一切经济活动和行为者都要遵循价值规律,各种生产要素都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实现各主体之间的平等、自由的交易和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产权的明晰化、运行机制的竞争化、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宏观调控的科学化是它的主要特征。这种具有自主、平等、诚信、竞争等属性的经济形态,除了依赖经济规律来运作,同时又主要依赖法律手段来维系,它必然从客观上要求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其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中外历史上,从字源上看,“法”字一出现就具有正义、公正等含义。中国古代,“法”字象征一种寸以判明是非曲直和正义与否的独角兽。西方古代,法则被喻为一手拿宝剑、一手拿天平的正义女神。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能够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制文明属于制度文明的范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完备的社会。依法治国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应该是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统一。离开了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就是不完整的、片面的、没有可靠保证的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必将难以达到现代化所要求的相应的水平,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一部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演变的法律制度和思想史,是整个人类文明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在现今条件下,家长制、一言堂、搞特权、权大于法、政府权力不受法律约束,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当然是不文明的表现。

其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法律集中了多数人的智慧,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法律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不会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随意改变,也不会因政府的更迭而改变。因此,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个道理已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在我党和国家的历史上,对于这个问题的曾有过一个过程。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十年“文革”悲剧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就是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了国际国内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国家,它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基本国策和根本保障。

参考资料:http://www.ahjc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47
u投在线

按照我学习的回答的话——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再如下展开)行 政 机 关要依法 行 政 依法办事;司 法 机 关要公正司 法,严格执法。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又一点)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再适当展开)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法律分析】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1)科学立法。(2)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3)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4)全民守法。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023-07-24 19:46:121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一切行为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司法保障人民权益”。相关内容如下:1.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核心理念是“法律至上”,即一切行为都应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这要求国家的法律体系必须具备科学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让人民既能体会到自由和尊重,也能感受到安全和公平。只有依照法律规定行事,才可以实现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秩序。2.公正司法依法治国还要求建立公正、有效的司法机制,保障人民权益。在司法实践中,要坚持审判独立、公正、公开、透明,并加强对裁判文书的公开披露,让法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在执行过程中有必要严格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3.全民参与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参与也是实现法治的基础之一。通过各种途径,让人民了解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培养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养和法制意识。同时,通过广泛宣传、舆论引导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国家法律制度的意义和价值,共同推动依法治国建设。4.完善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国还需要完善的司法体系和法治机制。政府应加强对立法的规划和实施,完善与法律体系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逐步建立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的行政、司法和法律监督等体系,以推动有效保护公民权益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法律规则。5.合理设置惩罚措施同时,依法治国还要有合理的惩罚措施。这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制裁,也是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对那些违反法律纪律和道德规范的人或单位进行教育、警示和惩戒。通过正当程序的判决和处置,让广大人民知晓法制,加强人民群众意识形态安全。综上所述,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有效的司法机制,以及人民积极参与国家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并合理设置惩罚措施,才能为促进社会正义、维护公民权益、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07-24 19:46:261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23-07-24 19:46:524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二,要加强执法工作,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第三,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第四,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广泛进行法治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特别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2023-07-24 19:47:06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23-07-24 19:47:154

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标准。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防线,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四者缺一不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6字方针。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2023-07-24 19:47:451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是指法律法规要完善,做到解决问题能有法可循,是后三者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2、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即指一切国家机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和任何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即指执行的司法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实施法律,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  4、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即指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个方面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二、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详解:  1、 “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法律体系应当力求完整、科学、严谨、系统;各部门法应当合理划分,彼此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法律规范应当明确、肯定、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法律的内容应当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能把部门利益法律化。应当避免和消除各国家机关,不同时期的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以及法律、法规与法律解释之间的矛盾。  2、“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必须平等地遵守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依法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毫无例外地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要建立和健全法律服务机构,保证法律正确实施。  3、“执法必严”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  司法机关应当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要按照公正司法、文明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管理制度,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要加强执法、司法队伍的建设和对他们工作的监督,防止他们滥用权力。  4、“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023-07-24 19:47:531

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首先要有执法机构和暴力机关
2023-07-24 19:48:025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依法治国对不同的政治主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2023-07-24 19:48:232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  )。

【答案】:A,B,C,D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23-07-24 19:48:331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什么

在哲学上,就是异化.
2023-07-24 19:48:5614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国务院总理与中国政法大学生讨论法治,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023-07-24 19:49:361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求解答

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适应我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文化传统和文明样式的必然选择。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三、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四,执政兴国,关键在党;依法治国,核心在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中,只要我们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就一定能完成好执政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依法治国内容介绍: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2023-07-24 19:49:471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新基本要求: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
2023-07-24 19:49:585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有什么要求

1、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标准。 3、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防线,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四者缺一不可。
2023-07-24 19:50:371

依法治国有哪些根本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战略方针。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的十五大要求我们:“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行政,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论述和号召都明确指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极为重要的内容。有人把依法治国仅仅理解为教育全体公民遵守法律,这是一种狭隘、片面的认识。人民制定法律,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人民固然要遵守法律,但法治国家的主要特征首先在于依法行政。行政机关行使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必须依据代表人民意志的法律,模范地遵守法律行使行政机关职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政府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国家事务。为了使政府有效而正确地行使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管理好各项事务,就必须通过正确执法,用法律来规范、保障和制约政府行为。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就是贯彻人民的意志,履行人民的重托,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针,就必须严格地依法行政,没有或削弱依法行政,就无法真正落实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多部法律和行政法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2023-07-24 19:50:511

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2017年10月18日,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2018年3月,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2023-07-24 19:50:582

我国为什要实行依法治国?其核心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依法汉国的重要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3-07-24 19:51:151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要求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要求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都纳入法律的轨道,接受法律的调控和处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组织和调控。法律不再是单纯的解决纠纷和维护社会治安的手段,而成为组织和改革社会的重要工具。法治国家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法律功能日益扩展,并且大规模地向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渗透的过程。具体说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立法工作,完备法律体系 完备法律体系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首要环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首先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已基本上有法可依。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首先,法律体系尚不完备,许多重要的,基本的法律如《政党法》、《监督法》、《新闻法》等尚未制定出来。其次,已有法律普遍存在着严重“老化”情况,急需修改完善。再次,有些法律的质量低,漏洞多,缺乏超前性,修改频繁,法律寿命短。最后,同一层次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切实转变立法思想,大力加强立法工作。  (1)正确认识法律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从主要依靠提高法律数量转变到提高法律质量来完善法制的轨道上来。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在立法方面,“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正确。“法律泛滥不仅会贬低法律的价值,而且还败坏法律的质量” 。关键并不在于法律的数量,而在于法律的质量。  (2)要转变“立法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坚持立法力求严密细致的原则,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  (3)要转变“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立法思想,从全局出发,有步骤.有规划.有预见地开展立法工作,使法律体系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   二、严格依法办事,树立宪法和法律极大的权威  有了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不会因此而自然而然地实现法治。“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宪法和法律得不到切实有效的遵行,无异于一纸空文。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关键就在于树立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1、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基本特征。在西方竞争性政党体制下,执政党若有法不依、滥用权力、专横腐败,必然会招致选民的抛弃。政党之间的竞争迫使执政党奉公守法,兢兢业业,忠诚地为百姓谋福利。在中国,共产党处于长期执政的地位,其执政地位几乎不受任何外来的挑战和影响。党作为我国政治生活的核心,直接领导立法、行政、司法等各项工作。党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党的领导是实现依法治国根本保证。党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就能够极大地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反之,党不遵守宪法和法律,就不能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司法公正,依法治国最终不能实现。  2、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建立法治国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力。在人治国家中,民众必须守法,政府可以不守法。在法治国家中,民众应当守法,但政府必须首先守法。从西方国家法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法治一开始是作为政府的对立物而出现的。法治“首先是指和专断权力的影响相反的正规法律的绝对的无上的或超越一切的权力,它防止政府方面的专断权、特权甚至广泛的自由裁量权。” 依法行政要求,  (1)行政机关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来从事行政行为,“无法律即无行政”,严禁超越法律行使职权。  (2)行政机关在行使法定职权,从事行政活动时,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这里的“依法”,既包括依实体法,也包括依程序法。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星鉴于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强调行政行为应当遵守法定程序在今天乃至今后显得尤为重要。  3)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3、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 司法是匡扶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现代社会,法治的实践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司法上。立法只不过是将纷繁复杂的人类行为归纳抽象为一般的、普遍的、非人格化的规范,而司法则是将这些抽象的规范运用于具体的案件中,赋予具体的个案真正实体化的规范效果。因此,司法对法律的适用是最为有效的,也是最为关键的。相当多的社会公众,甚至把司法理解为法治的全部内容。美国学者范德比特指出,“在法院而不在立法部门,我们的公民最初接触到冷峻的法律边缘……如果他们失去了对法院工作的尊重,则他们对法律和秩序的尊重将会消失,从而会对社会构成极大的危害。” 公正,是对司法的基本要求。惟有司法公正,国家法制才有权威,社会才能安宁稳定,人民才有最后的依靠;司法不公,则必然导致冤无处伸,理无处诉的情况,社会将完全丧失对法律的信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将成为一句空话。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实体公正以程序公正为前提,程序公正以实体公正为依归。没有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就会毫无价值,而没有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就会成为泡影。  三、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法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意味着法律向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的扩张和渗透,而且意味着法律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人们用于创造新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美国著名法哲学家和法律史家伯尔曼指出,“确保遵从规则的因素如信任、公正、可靠性的归属感,远比强制力更为重要。法律只在受到信任,并且因而并不要求强力制裁的时候,才是有效的,依法统治者无须处处都仰赖警察。……总之,真正能阻止犯罪的乃是守法的传统,这种传统又植根于一种深切而热烈的信念之中,那就是,法律不仅是世俗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现代法律观念,没有公民对法律的普遍信仰,公民的守法精神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就不能形成,法治就不可能实现。而要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使人人知法,懂法,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请采纳,万分感谢(^o^)/
2023-07-24 19:51:421

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基本内涵和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我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国家的一切工作都依法进行.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理念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现实生活中,有的习惯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对不同身份的人给予差别待遇.这种思想和做法实际上是封建等级观念的残余. 其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将自己凌驾于党、国家和人民之上.那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别人,不管自己,将自己视作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从根本上背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违法者必须受到追究是法律尊严的重要体现,也是法律权威的重要保障.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人违了法却能逍遥法外,那么,法律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就不可能树立起崇高的地位和威信. (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政策、道德、习惯、宗教规范等等,都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但是,必须明确,在一个实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的准则.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切其他法律权威的渊源和保障.因此,维护法律权威首先要维护宪法权威.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任何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下位法不得同上位法相抵触,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全国性法律相抵触.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从保护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一些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的"土政策"、"土办法",搞"你有法律、我有对策",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也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必须坚决反对和有效制止.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执法司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因为在社会上一般人心目中,执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着法律权威与尊严.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国社会公众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只要有理怎么闹都行"等不讲法制的传统观念,从严执法,对一切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执法者的权威;另一方面,执法者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切实解决执法和司法不公的问题,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让执法司法行为令人信服,用公正赢得权威. (三)严格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对于一切国家机关特别是专门履行执法、司法职责的政法机关来说,严格依法办事意味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职权由法定.职权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职权法定原则要求,执法机关的权力必须来自法律具体而明确授予,执法机关必须在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履行职责. 有权必有责.即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有权必有责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行使权力要对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负责,法律授予了权力,同时也就意味着赋予了责任;二是被法律赋予了权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尽职、不作为,就是失职渎职,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政法干警都必须坚决克服那种权力在我手,想用就用、想不用就不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错误观念和做法,既要慎用手中权力,还要用好手中权力. 用权受监督.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是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我国宪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了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要受到监督的原则.政法机关掌握着与公民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利密切相关的执法大权,这种重要权力一旦被腐蚀滥用,将直接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政法机关的权力必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整个行使过程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 违法受追究.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重要体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对执法者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立起对执法犯法者的严厉追究机制.只有执法者的违法行为都毫无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惩罚,才能给整个社会树立依法办事的良好示范.
2023-07-24 19:52:111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所谓“有法可依”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它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都要纳入法律的轨道,都要有法律,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 所谓“有法必依”是对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党派、武装部队,以及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要严格遵守法律,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严格、严肃执法,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尽职尽责地坚决打击和制裁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
2023-07-24 19:52:192

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是〈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注意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变化改变.  要把握住: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的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这些事务事业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所依之法最重要的就是宪法和法律,它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任务: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坚持一切公民在法律前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等.  注意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时的十六字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2023-07-24 19:52:261

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023-07-24 19:52:355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对各个政治主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要求人大严格立法,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等。
2023-07-24 19:53:40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和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上述是新十六字方针,区别于以前的提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23-07-24 19:54:203

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是什么

1、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标准。3、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防线,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四者缺一不可。
2023-07-24 19:55:221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那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 要加强执法工作,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3、 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4、 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广泛进行法治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特别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关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2023-07-24 19:55:291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就必须先完善法律制度,其次要依法建制,再者必须全面提高执法能力。
2023-07-24 19:55:407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国务院总理与中国政法大学生讨论法治,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023-07-24 19:56:031

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政府依法行政
2023-07-24 19:56:143

深入推进依法治国需要落实哪些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依法治国,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牢固树立法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民主化与法治化。
2023-07-24 19:56:303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一、应该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23-07-24 19:56:392

依法治国的新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要求按照法律管理国家,摆脱权力寻租造成的腐败现象。
2023-07-24 19:56:552

试论依法治国基本内涵和要求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依法治国理念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第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即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郡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第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维护法律权威,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维护法律权威,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维护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维护法律权威,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第三,严格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严格依法办事,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一切国家机关特别是专门履行执法、司法职责的政法机关来说,严格依法办事要求必须做到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2023-07-24 19:57:222

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是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2023-07-24 19:57:291

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六大报告1、基本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97.9.12十五大报告如果需要记原文,可抓住四个要点:3管、1保、2化,2不改。2、地位作用(重要意义)1999年 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七大报告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3、内在根据(为什么要依法治国?)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十九大报告
2023-07-24 19:57:361

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基本要求是什么

(1)①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分)②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分) (2)①尊重法律,追求公正。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③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④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
2023-07-24 19:57:461

简答题 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2023-07-24 19:57:572

试述依宪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2017年10月18日,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2018年3月,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2023-07-24 19:58:051

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基本内涵和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我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国家的一切工作都依法进行.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理念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现实生活中,有的习惯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对不同身份的人给予差别待遇.这种思想和做法实际上是封建等级观念的残余. 其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将自己凌驾于党、国家和人民之上.那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别人,不管自己,将自己视作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从根本上背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违法者必须受到追究是法律尊严的重要体现,也是法律权威的重要保障.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人违了法却能逍遥法外,那么,法律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就不可能树立起崇高的地位和威信. (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政策、道德、习惯、宗教规范等等,都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但是,必须明确,在一个实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的准则.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切其他法律权威的渊源和保障.因此,维护法律权威首先要维护宪法权威.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任何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下位法不得同上位法相抵触,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全国性法律相抵触.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从保护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一些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的"土政策"、"土办法",搞"你有法律、我有对策",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也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必须坚决反对和有效制止.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执法司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因为在社会上一般人心目中,执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着法律权威与尊严.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国社会公众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只要有理怎么闹都行"等不讲法制的传统观念,从严执法,对一切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执法者的权威;另一方面,执法者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切实解决执法和司法不公的问题,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让执法司法行为令人信服,用公正赢得权威. (三)严格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对于一切国家机关特别是专门履行执法、司法职责的政法机关来说,严格依法办事意味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职权由法定.职权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职权法定原则要求,执法机关的权力必须来自法律具体而明确授予,执法机关必须在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履行职责. 有权必有责.即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有权必有责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行使权力要对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负责,法律授予了权力,同时也就意味着赋予了责任;二是被法律赋予了权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尽职、不作为,就是失职渎职,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政法干警都必须坚决克服那种权力在我手,想用就用、想不用就不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错误观念和做法,既要慎用手中权力,还要用好手中权力. 用权受监督.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是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我国宪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了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要受到监督的原则.政法机关掌握着与公民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利密切相关的执法大权,这种重要权力一旦被腐蚀滥用,将直接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政法机关的权力必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整个行使过程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 违法受追究.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重要体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对执法者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立起对执法犯法者的严厉追究机制.只有执法者的违法行为都毫无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惩罚,才能给整个社会树立依法办事的良好示范.
2023-07-24 19:58:581

依法治国的根要求?

坚持法律。。。。。
2023-07-24 19:59:115

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2023-07-24 19:59:413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你好,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法治国家的永恒课题和必然要求。论述起来可以洋洋洒洒,宏著巨论。实际上依法治国的四大核心支柱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大核心支柱也就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023-07-24 19:59:514

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基本内涵和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我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国家的一切工作都依法进行。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23-07-24 20:00:104

依法治国需要做到哪些方面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2023-07-24 20:00:401

什么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有法可依。 2、有法必依。 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 4、违法必究。 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
2023-07-24 20:00:512

我国司法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所谓“有法可依”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它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都要纳入法律的轨道,都要有法律,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 所谓“有法必依”是对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党派、武装部队,以及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要严格遵守法律,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严格、严肃执法,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尽职尽责地坚决打击和制裁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1)科学立法。(2)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3)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4)全民守法。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023-07-24 20:01:121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2、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3、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4、全民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5、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6、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7、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面依法治国
2023-07-24 20:01:38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是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要求发扬人民民主。要求人民当家做主。
2023-07-24 20:02:461

论述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基本内涵和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内涵: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必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高中政治书上是这么写的
2023-07-24 20:0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