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召公谏厉王弭谤 得到什么启示

2023-07-25 11:22:00
TAG: 启示
拌三丝

召公谏厉王弭谤启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意思是说如果统治者滥施暴政,且又堵塞言路,终将自食其果。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白话译文: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的暴政。召穆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政!”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随便说话了,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穆公说:“我能制止毁谤了,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召穆公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啊。可是,阻止人民说话的危害超过了堵塞河川的危害。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

因此,治水者只能疏通河道而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

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谏之力,君王的同宗都能弥补、监察国王的过失,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加以谆谆教诲,年高望重的师傅再进一步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付之实施。

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常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百姓发表言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都能表露出来。

人们认为好的就尽力实行,认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才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老百姓把内心考虑的事说出来,这是内心想法的自然流露,怎么能加以堵塞呢?

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扩展资料:

周厉王执政时,由于残暴无道,遭到人们的谴责,然而他非但不思改弦易辙,反而采取高压手段堵塞舆论的批评。结果,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起反叛的旗帜,把他从国君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它告诉人们一条真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其实高压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结尾“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这是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在凝聚力量。终于火山喷发,国人暴动,厉王被逐。

北有云溪

启示:人们在劝别人时要语气委婉,讲求语言的艺术,做到让对方微笑着接受自己的建议,忠言不一定逆耳,在语言艺术的薰陶下,忠言也可以顺耳。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 《国语·周语上》,重点是记述召公的谏词,这体现出《国语》记言为主的特点。 召公劝谏的主要特点是善于设喻。召公用河川的比喻来劝谏,说明广开言路的好处。正反两面对照,生动的比喻与透辟的说理结合起来,召公的劝谏,可谓是良言益语。

扩展资料:

赏析:

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政策、特务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

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也给后世人敲响了警句。

bikbok

我知道了劝别人时要语气委婉,讲究语言的艺术,做到让对方微笑着接受自己的建议;忠言不一定逆耳,在语言艺术的薰陶下,忠言也可以顺耳。

mlhxueli

1、启示:劝别人时要语气委婉,讲究语言的艺术,做到让对方微笑着接受自己的建议;忠言不一定逆耳,在语言艺术的薰陶下,忠言也可以顺耳。 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多考虑对方的感受。

2、《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便介绍了其被逐的过程,文章简洁分明,逻辑清晰,是《国语》名篇。

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原文及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原文及翻译如下: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原文召zhào公gōng谏jiàn厉lì王wáng弭mǐ谤bàng厉lì王wáng虐nüè,国guó人rén谤bàng王wáng。召zhào公gōng告gào曰yuē:“民mín不bù堪kān命mìng矣yǐ!”王wáng怒nù,得dé卫wèi巫wū,使shǐ监jiān谤bàng者zhě。以yǐ告gào,则zé杀shā之zhī。国guó人rén莫mò敢gǎn言yán,道dào路lù以yǐ目mù。王wáng喜xǐ,告gào召zhào公gōng曰yuē:“吾wú能néng弭mǐ谤bàng矣yǐ,乃nǎi不bù敢gǎn言yán。”召zhào公gōng曰yuē:“是shì鄣zhāng之zhī也yě。防fáng民mín之zhī口kǒu,甚shèn于yú防fáng川chuān;川chuān雍yōng而ér溃kuì,伤shāng人rén必bì多duō。民mín亦yì如rú之zhī。是shì故gù为wèi川chuān者zhě,决jué之zhī使shǐ导dǎo;为wèi民mín者zhě,宣xuān之zhī使shǐ言yán。故gù天tiān子zǐ听tīng政zhèng,使shǐ公gōng卿qīng至zhì于yú列liè士shì献xiàn诗shī,瞽gǔ献xiàn曲qū,史shǐ献xiàn书shū,师shī箴zhēn,瞍sǒu赋fù,朦méng诵sòng,百bǎi工gōng谏jiàn,庶shù人rén传chuán语yǔ。近jìn臣chén尽jǐn规guī,亲qīn戚qī补bǔ察chá,瞽gǔ、史shǐ教jiào诲huì,耆qí艾ài修xiū之zhī,而ér后hòu王wáng斟zhēn酌zhuó焉yān。是shì以yǐ事shì行xíng而ér不bù悖bèi。民mín之zhī有yǒu口kǒu也yě,犹yóu土tǔ之zhī有yǒu山shān川chuān也yě,财cái用yòng于yú是shì乎hū出chū;犹yóu其qí有yǒu原yuán隰xí衍yǎn沃wò也yě,衣yī食shí于yú是shì乎hū生shēng。口kǒu之zhī宣xuān言yán也yě,善shàn败bài于yú是shì乎hū兴xìng。行xíng善shàn而ér备bèi败bài,所suǒ以yǐ阜fù财cái用yòng衣yī食shí者zhě也yě。夫fū民mín虑lǜ之zhī于yú心xīn,而ér宣xuān之zhī于yú口kǒu,成chéng而ér行xíng之zhī,胡hú可kě壅yōng也yě?若ruò壅yōng其qí口kǒu,其qí与yǔ能néng几jǐ何hé?”王wáng弗fú听tīng,于yú是shì国guó人rén莫mò敢gǎn出chū言yán。三sān年nián,乃nǎi流liú王wáng于yú彘zhì。译文: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2023-07-24 14:25:291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召公谏厉王消除诽谤
2023-07-24 14:26:332

召公谏厉王弭谤 得到什么启示

1、启示:劝别人时要语气委婉,讲究语言的艺术,做到让对方微笑着接受自己的建议;忠言不一定逆耳,在语言艺术的薰陶下,忠言也可以顺耳。 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多考虑对方的感受。2、《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便介绍了其被逐的过程,文章简洁分明,逻辑清晰,是《国语》名篇。
2023-07-24 14:26:514

求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译文: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2023-07-24 14:27:391

召公谏厉王弭谤为何失败

因为方法相似,而君主不同,秦君与齐王都是有名的一方霸主,有一定的政治眼光,通达事理,而厉王生性暴虐,委婉的劝谏根本行不通,对待周厉王召公应改用更强硬一点的措施
2023-07-24 14:27:522

《召公谏厉王弭谤》全文的翻译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译文: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2023-07-24 14:28:142

《召公谏厉王耳弭谤》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递眼色而已。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民对我的咒骂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人民的人,要引导他们敢于讲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大夫直到列士都献诗,盲艺人献乐曲,史官献古文献,少师进箴言,瞍者朗诵,朦者吟咏,各色工匠分别谏诤,百姓的议论碾转上达,左右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对天子经常劝诫,然后天子亲自斟酌裁决,因此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违背情理。”“人民的嘴,就象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样,财富、器物才从这里产生出来;又象那大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衣服食物才从这里产生。由于人民用嘴发表意见,国家政事的成功或失败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做人民所赞成的事,防止人民所憎恶的事,这正是增加财富、器物、衣服、食品的好办法啊。人民心理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能堵他们的嘴呢?如果堵他们的嘴,那么,跟随的人还能有几个呢?周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城里的人没有一个敢讲话。过了三年,人们便把他赶到彘地去了。
2023-07-24 14:28:261

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递眼色而已。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民对我的咒骂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人民的人,要引导他们敢于讲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大夫直到列士都献诗,盲艺人献乐曲,史官献古文献,少师进箴言,瞍者朗诵,朦者吟咏,各色工匠分别谏诤,百姓的议论碾转上达,左右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对天子经常劝诫,然后天子亲自斟酌裁决,因此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违背情理。”“人民的嘴,就象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样,财富、器物才从这里产生出来;又象那大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衣服食物才从这里产生。由于人民用嘴发表意见,国家政事的成功或失败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做人民所赞成的事,防止人民所憎恶的事,这正是增加财富、器物、衣服、食品的好办法啊。人民心理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能堵他们的嘴呢?如果堵他们的嘴,那么,跟随的人还能有几个呢?周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城里的人没有一个敢讲话。过了三年,人们便把他赶到彘地去了。
2023-07-24 14:28:332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广开言路的途径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广开言路的途径如下。1、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2、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
2023-07-24 14:28:572

你怎样理解《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观点

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说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结论,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扩展资料文分三段1、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方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2、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3、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愿。
2023-07-24 14:29:171

召公谏厉王弭谤 议论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召公作为西周王室重臣 ,目睹了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仗义直言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先用“川壅必溃”,指出弭谤的危险性。这决不是召公故意夸大其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再用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犹其有原隰衍沃也”,指出让人民讲话,可以“行善而备败”,达到“阜财用衣食”的目的。  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否则就会导致失败。就老师们教学工作方面来言也应该是很有启迪和教益的。比如,学校里面常常遇到一些有特殊个性的同学,他们大多表现得聪明,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又的过于活泼好动,兴奋胜过抑制,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还会影响集体。比如有个同学他嗓门大,特爱说;啥事都觉得好奇有趣,肆无忌惮地咯咯咯疯笑;屁股上像带着钉子,老不着凳子......总之,一句话: 最调皮。如果老师一味地、简单生硬地要求“坐好!”“不准下位!”“不许插嘴!”或者罚站、罚抄课文等以示惩戒,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个别执拗的还会与老师对立起来。也有的会因为惧怕,而变得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这种抑制学生心理特点的做法就是“堵塞”,效果自然不会好。  对这些“淘气”,教师就束手无策吗?不是。只要注意采用说服、引导、转移注意等方法,并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注意“疏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这样学生不会因为受到指责而感到不知所措,也不会因为挨了批评而不满,而是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犯了错或闯了祸被“抓”到办公室来的张伊定,给他的不是严厉的批评,而是耐心地讲清道理,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他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怎样做才更好。这个学期他的进步尤为明显,科任老师评价“那个张伊定好有意思,脑瓜子特灵活。”“你好可爱的,发言积极又大胆。”“卫生委员当得蛮好呢,总见他拿个篓子督促卫生呢。”......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个性,切忌强求一律,而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随机教育。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现今教育老师,何尝不能学习、研究、探究,指导于教育工作呢?
2023-07-24 14:29:461

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拒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今人留下怎样的历史教训

我觉得这件事的深层意义是中央集权的加深.就我个人认为,西周初期的战争实质上是一次部落联盟之间的关系.那时的史料的真实性并不能肯定.但是也提及了周武伐纣时有会盟,而且当时的西周一共也只出了几万人(3.75万?),其它的大部分军队都是其它的部落的军队(因为当时反叛的商国军队就有四十余万,所以估计联军的总数也应在三十万左右).我们也可以假设一下,西周建立的国家,从结组上,可以认定是一种城邦联合的国家,而其中的中央政权也只不过是一种合作的政治结构.因此,召公被拒谏,也可以认为是当时的中央集权有了很大的加强,而由于国土的扩大,当时的军事实力又无法保证中央的权威,所以其后的各国兴起,可以被认定为没有实力保护的中央集权的崩溃.
2023-07-24 14:29:563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作品鉴赏

中国古代历史家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有尚实录、寓褒贬的优良传统。他们往往忠于历史真实,并从那些孤立甚至偶然的事件中,去挖掘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以供后代统治者借鉴。《国语》这篇文章记载了周厉王被逐的过程。召公亦作邵公。周厉王执政时,由于残暴无道,遭到人们的谴责,然而他非但不思改弦易辙,反而采取高压手段堵塞舆论的批评。结果,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起反叛的旗帜,把他从国君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它告诉人们一条真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即是说,如果统治者滥施暴政,且又堵塞言路,终将自食其果。全篇文字简洁,叙述有条有理,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召公谏厉王弭谤》在结构上是谏因、谏言、谏果的三段式。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体现了《国语》的一般特点。但文章的开头结尾却仍有独到之处。 文章开头,妙语传神。“厉王虐,国人谤王”,寥寥七字,胜于千言。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谤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垒分明,一开篇便展现给读者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谏的缘由,也为厉王的可悲下场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如千钧之力,又将矛盾推向高潮,且把这位暴虐无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结尾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开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语真乃神来之笔,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其实高压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结尾“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这是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在凝聚力量。终于火山喷发,国人暴动,厉王被逐,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何其复杂的斗争。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写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个字,对厉王是何等轻蔑,而留给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2023-07-24 14:30:031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的出处简介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公元前990(周穆王十二年)到公元前453(周贞定王十六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一些史实。包括各贵族间朝聘、宴会、讽谏、辩论、应对之辞,一些历史事件及传说故事。《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晋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一般认为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
2023-07-24 14:30:261

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怎样首尾呼应的

召公谏厉王弭谤首尾呼应是开头描写周厉王被警告老百姓不堪忍受,结尾描写老百姓放逐周厉王。开头内容: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的行为。召穆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随便说话了,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结尾内容: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周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简介:《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将厉王放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方式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
2023-07-24 14:30:461

召公谏厉王弭谤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区别

简单啊、一个成功了一个没成功。。。。还有,一个委婉一个直接
2023-07-24 14:31:032

怎么断句啊?有解释就更好了? 谢谢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翻译: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河水被堵塞必然会引起堤岸决口,一旦决口就会死很多人,对于人民来说也是一样。所以对于河流一定要使河道通畅,对于人民,一定要让人民畅所欲言。
2023-07-24 14:31:162

召公谏厉王弭谤实词虚词

实词;谤:指责,公开的批评。师箴:少师进献规劝的文辞。箴规谏的文辞。 、川壅:壅(yōng),堵塞。 虚词;以告:按照什么什么的报告而:就,呃。。这个我也不清楚乃:于是;就于:在与:呃整句话是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从中表现出来。给分哦,
2023-07-24 14:31:401

<急>《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召公用比喻的方法想让厉王明白什么道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拜托了各位

用比喻的方法来论述“防民之口基于防川”
2023-07-24 14:31:502

求召公谏厉王弭谤详解

《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递眼色而已。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民对我的咒骂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人民的人,要引导他们敢于讲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大夫直到列士都献诗,盲艺人献乐曲,史官献古文献,少师进箴言,瞍者朗诵,朦者吟咏,各色工匠分别谏诤,百姓的议论碾转上达,左右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对天子经常劝诫,然后天子亲自斟酌裁决,因此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违背情理。”“人民的嘴,就象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样,财富、器物才从这里产生出来;又象那大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衣服食物才从这里产生。由于人民用嘴发表意见,国家政事的成功或失败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做人民所赞成的事,防止人民所憎恶的事,这正是增加财富、器物、衣服、食品的好办法啊。人民心理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能堵他们的嘴呢?如果堵他们的嘴,那么,跟随的人还能有几个呢?周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城里的人没有一个敢讲话。过了三年,人们便把他赶到彘地去了。
2023-07-24 14:32:001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亲戚补察”的察 怎么翻译

动词:督察。补察:弥补过失,督察是非。
2023-07-24 14:32:071

请问:“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中的“乃”改如何翻译。

乃是人们(老百姓)的意思;句子出自《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详见:http://www.hudong.com/wiki/%E5%8F%AC%E5%85%AC%E8%B0%8F%E5%8E%89%E7%8E%8B%E5%BC%AD%E8%B0%A4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选自《国语·周语上》
2023-07-24 14:32:151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治理理念

治理理念是让明白要广开言路,接受百姓的意见并及时改正自身的缺点,不能壅民之口。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修辞设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明人民的意见不可阻塞,无法壅蔽。如果暴虐无道,一意孤行,甚至以杀人相威逼,尽管暂时使人“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但终将“川壅而溃”。“前喻防民之口有大害”,“后宣民言有大利”,全文妙在善于运用比喻,贴切巧妙,论证生动,笔意纵横,浑然一体,极尽行文变化之妙。这篇文章“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这是“在道理上讲”的,而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笔法十分新警。前后叙述描写,紧紧扣住国王与民众,如以“王虐”、“王怒”、“王不听”为一条叙事线索,和民众的“谤王”、“莫敢言”、“流王于彘”一条线索,交织对立,叙事有序,起伏照应,极为精细。《国语》的特点《国语》以记言著称。这篇文章便是以记言为重点。召穆公所谏之言,语语精警,从言止谤有害,言听政全赖民言,斟酌而行,到宣民之言,实际上于当政者有利。民众之言,如川之水不可变,也决不能壅。“回抱防川之意,融成一片,惊健绝伦。”这篇短文,我们不仅需要细察“立言层节”,更重要的是,要牢记耐人深思的警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深刻的历史教训,昭示古往今来的当政者,必须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民言不可阻,民意不可挡,民志不可摧,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察民情、尊民意、散民志,当政者オ不会有覆舟之患,国家才得坚强稳固,社会才能繁荣昌盛。
2023-07-24 14:32:221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作者如何描绘为广开言路,政通人和的思想的?

召公是一个忧国忧民、敢于说真话的贤者,他的劝谏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可惜厉王不肯听他。《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便介绍了其被逐的过程,文章简洁分明,逻辑清晰,是《国语》名篇。
2023-07-24 14:32:385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有两个成语,写出一个并说出它的含义?

我听都没听过
2023-07-24 14:33:242

召公谏厉王弭谤最后被流放到彘的是谁

亡国200年的国家是马耳他骑士团
2023-07-24 14:33:534

《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召公的谏词运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对于表达主旨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为“土之有山川也”,从积极的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识民“谤”,才能做到“行善而备败”。
2023-07-24 14:34:191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问题

1.忍受、 在这时 用来...的方法
2023-07-24 14:34:282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以告,中的“以”做何解释?听老师说会有多种解答,请帮帮忙谢谢!

《召公谏厉王弭谤》"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以”虽然是介词,但介绍的对象不是“告”,而是省略的“谤者”。所以这里“以”的意思是“把,拿”---介词。百度知道里有....
2023-07-24 14:34:361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出自那篇文言文

出自《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
2023-07-24 14:34:442

召公谏厉王弭谤与邹忌对比,中心论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所讲的故事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两篇故事的中心论点都是要勇于接纳别人的意见。但是,故事的内容有所不同。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故事中,权周厉王正确面对谏言,但最终因为不听从谏言而被流放。这个故事强调了正确面对谏言的重要性。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齐王听从了邹忌的谏言,结果齐国变得非常强盛。这个故事则强调了接纳别人意见的重要性。综上所述,这两篇故事虽然在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上有差异,但都传达了一个相同的中心论点,即要勇于接纳别人的意见。
2023-07-24 14:35:012

召公谏厉王弭谤里的成语有哪些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成语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便介绍了其被逐的过程,文章简洁分明,逻辑清晰,是《国语》名篇。中国古代历史家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有尚实录、寓褒贬的优良传统。他们往往忠于历史真实,并从那些孤立甚至偶然的事件中,去挖掘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以供后代统治者借鉴。《国语》这篇文章记载了周厉王被逐的过程。召公亦作邵公。周厉王执政时,由于残暴无道,遭到人们的谴责,然而他非但不思改弦易辙,反而采取高压手段堵塞舆论的批评。结果,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起反叛的旗帜,把他从国君的宝座上拉了下来
2023-07-24 14:35:112

召公谏厉王弭谤题目的含义

召公劝谏厉王禁止非议
2023-07-24 14:35:283

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哪里

  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周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政策、特务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给后世人敲响了警句。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2023-07-24 14:36:331

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哪里

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周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政策、特务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给后世人敲响了警句。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2023-07-24 14:36:401

召公谏厉王弭谤说明了什么

形象的比喻,使人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使深奥的道理变得直观、生动。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 “ 为川 ” 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 “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 “ 民之有口 ” 比喻为 “ 土之有山川也 ” ,从积极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识民 “ 谤 ” ,才能做到 “ 行善而备败 ”。 为能说服厉王,召公进一步设喻说明民言之重要:召公用土之有 “ 山川 ” 、 “ 原隰衍沃 ” 来比喻民之有 “ 口 ” 。 “ 山川 ” 、 “ 原隰衍沃 ” 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 “ 财用 ” 、 “ 衣食 ” ,可见 “ 山川 ” 、 “ 原隰衍沃 ” 之重要。那么民之 “ 口 ” 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可见民之 “ 口 ” 的重要。 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这样的比喻形象明了,其含义又很深刻、警策。 前一个比喻是以 “ 川 ” 喻 “ 民之口 ” ,是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个比喻是以 “ 土有山川 ” 、 “ 原隰衍沃 ” 来比喻 “ 口之宣言 ” ,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后一比喻是前一比喻的深入,即不仅不应消极被动的防,而且应该积极主动地 “ 宣 ” 。 ”。“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召公谏厉王诽谤》是先秦散文中的现实主义名篇,文章语言干练,逻辑严密,形象生动。周厉王得知人民不满后,不仅不加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镇压,致使人民敢怒不敢言,终于“流王于彘”,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力量的伟大,从而揭示出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历史规律。作为管理者要广开言路,多听群众的意见,听不同的意见,才能促进工作、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
2023-07-24 14:36:543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作品原文

厉王虐(1),国人谤王(2)。召公告曰(3):“民不堪命矣(4)!”王怒,得卫巫(5),使监谤者(6)。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7),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9),为民者宣之使言(10)。故天子听政(11),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2),瞽献曲(13),史献书(14),师箴(15),瞍赋(16),曚诵(17),百工谏(18),庶人传语(19),近臣尽规,亲戚补察(20),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1),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2)。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3),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4)。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5)。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26),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27)?”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28)。三年(29),乃流王于彘(30)。(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国语》)
2023-07-24 14:37:461

召公谏厉王弭谤注释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要什么注释啊)
2023-07-24 14:38:023

召公谏厉王弭谤宣之使言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具体措施如下(原文):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翻译: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赏析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2023-07-24 14:38:281

有谁可以帮我翻译一下《召公谏厉王弭谤》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2023-07-24 14:39:461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周厉王被流放的结局说明什么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周厉王被流放的结局说明召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理解:当百姓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凝聚到一定地步后终于火山喷发,国人暴动,厉王被逐,这是一场非常壮观和激烈的景象,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周厉王被流放的结局说明召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
2023-07-24 14:39:581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注释译文

(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胡,前878至前842在位,共三十七年。(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4)命:指周厉王苛虐的政令。(5)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为职业的人。(6)谤者:批评国王的人(7)弭(mǐ米):消除。(8)障:堵塞。(9)为川者:治水的人。(10)宣:疏导。(11)天子:古代帝王的称谓。(12)公卿:指执政大臣。古代有三公九卿之称。《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九卿指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列士:古代官员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统称列士。位在大夫之下。诗:指有讽谏意义的诗篇。(13)瞽(gǔ鼓):盲人。因古代乐官多由盲人担任,故也称乐官为瞽。(14)史:史官。书:指史籍。(15)师:少师,乐官。箴:一种具有规戒性的文辞。(16)瞍(sǒu):没有眼珠的盲人。赋:有节奏地诵读。(17)曚(méng蒙):有眼珠的盲人。瞍曚均指乐师。(18)百工:周朝职官名。指掌管营建制造事务的官员。(19)庶人:平民。(20)亲戚:指君王的内外亲属。(21)耆(qí其)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这里指年长的师傅。修:整理修饰。(22)悖(bèi倍):违背道理。(23)原隰(xí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疏:“衍沃并是平美之地。衍是高平而美者,沃是低平而美者,二者并是良田。”(24)兴:兴起、表露之意。(25)阜:丰盛。(26)夫(fú扶):发语词,无义。(27)与:语助词,无义。一说为“偕从”之意,句谓老百姓跟从你的能有多少?亦通。(28)国人:“国”下原无“人”字,据别本补。(29)三年:周厉王于公元前842年被国人放逐到彘,据此邵公谏厉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30)乃 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于是:从,从这里。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31) 谤:议论;指责。(32)甚:严重。(33)于是:从这里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能有多少人来辅助帝王您呢?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2023-07-24 14:40:121

召公的谏词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的大意是什么?

召公的谏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大意如下:第一层,从国家大局出发,阐述道义原则,强调君臣关系,表述忠心耿耿之意。第二层,具体提出现实问题和政策错误,并指出其后果及影响,以期让君王认清危害和必要性,改正错误。第三层,着重强调君王应该具备的修德、明政、重法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如何对待得失荣辱等事情。同时,召公也在这一层次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政策、特务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给后世人敲响了警句。周厉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任用佞臣,封山占水,不让人打柴、渔猎,断绝广大民众的生计。他还增加平民的负担,对邻邦进行不义的征伐。他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也引起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这篇文章叙述周厉王凶残暴虐,对民众的压迫、剥削无所不用其极。到头来,终于被民众驱逐、流放。第一段点明事情的起因在于厉王弭谤;第二段由此引出召穆公的劝谏之辞——反弭谤;第三段交代弭谤的自然结果,又验证照应第二段谏辞。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修辞设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明人民的意见不可阻塞,无法壅蔽。如果暴虐无道,一意孤行,甚至以杀人相威逼,尽管暂时使人“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但终将“川壅而溃”。“前喻防民之口有大害”,“后宣民言有大利”,全文妙在善于运用比喻,贴切巧妙,论证生动,笔意纵横,浑然一体,极尽行文变化之妙。这篇文章“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这是“在道理上讲”的,而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笔法十分新警。前后叙述描写,紧紧扣住国王与民众,如以“王虐”、“王怒”、“王不听”为一条叙事线索,和民众的“谤王”、“莫敢言”、“流王于彘”一条线索,交织对立,叙事有序,起伏照应,极为精细。
2023-07-24 14:41:081

跪求《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递眼色而已。  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民对我的咒骂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人民的人,要引导他们敢于讲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大夫直到列士都献诗,盲艺人献乐曲,史官献古文献,少师进箴言,瞍者朗诵,朦者吟咏,各色工匠分别谏诤,百姓的议论碾转上达,左右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对天子经常劝诫,然后天子亲自斟酌裁决,因此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违背情理。”  “人民的嘴,就象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样,财富、器物才从这里产生出来;又象那大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衣服食物才从这里产生。由于人民用嘴发表意见,国家政事的成功或失败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做人民所赞成的事,防止人民所憎恶的事,这正是增加财富、器物、衣服、食品的好办法啊。人民心理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能堵他们的嘴呢?如果堵他们的嘴,那么,跟随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城里的人没有一个敢讲话。过了三年,人们便把他赶到彘地去了。
2023-07-24 14:42:211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 A.《战国策》B.《国语》C.《史记》D.《左传》正确答案:B
2023-07-24 14:42:401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课件【三篇】

【 #课件# 导语】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课件篇一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请其他同学纠正。   3、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比喻生动形象;   3、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怒、杀、喜   国人:谤——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谤不可防)   怎样“宣之使言”   民谤必宣敬听   不听流王于彘   首先分析“谤”是个古今异义词。今意指无中生有,毁坏别人名誉,古义是实有其事,公开批评指责。(与之相应,“诽”指实有其是但在背后的小声嘀咕,诬是现在的“谤”意)(板书“谤”)   其次引发思考,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听到谤,该如何对待呢?而本文厉王是如何对待谤呢?(板书:厉王弭谤,穿插分析厉王)”   再次,对于厉王弭谤这件事,召公怎么做了?谏(板书召公谏)   通过三个问题,补全标题,同时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学生质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别做什么成分?   “瞽献曲……亲戚补察”文意断断续续,不连贯,此外“亲戚”古今年内异义如何区分?   第13、14课讲完,发现文言文的教学把学生误导了,由于课堂上抠得太细,语法现象过于关注,术语出现频率高。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条分缕析的习惯,下课后问题不断,不出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词的词性、用法、术语的纠缠上。完全陷入旧讲法的误区,教师一古脑讲,学生被动地听。听完后术语,词性晕头转向。   应突破这种填压式教育,以诵读为主,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去琢磨。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课件篇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积累本文的古今异义词与多义词,提高文言翻译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字典、朗读、讨论、比读等环节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魅力,进一步明确“民言”关系到国家政事善败好坏的道理及人民力量的伟大,树立爱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翻译课文;了解民本思想,探究劝说的艺术。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预习作业:   1、借助注释、工具书,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查古汉语字典,说出“防、谤”的义项及在本文中的解释。   2、国人为什么“谤王”?王用什么办法来“弭谤”?结果怎样?   3、认真阅读第二段,分出它的层次,并说明分层的依据。   4、召公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堵塞民言的危害性?   5、召公又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宣之使言”的好处?   6、召公全部谏词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说出它的意思。   8、找出文中古今异义的词,活用的词及特殊句式。   9、翻译“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10、“流王于彘”这四个字只点明厉王不听劝告的结果,想一想,这中间至少隐含了哪些史实?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课件篇三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请其他同学纠正。   3、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比喻生动形象;   3、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怒、杀、喜   国人:谤——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谤不可防)   怎样“宣之使言”   民谤必宣敬听   不听流王于彘   首先分析“谤”是个古今异义词。今意指无中生有,毁坏别人名誉,古义是实有其事,公开批评指责。(与之相应,“诽”指实有其是但在背后的小声嘀咕,诬是现在的“谤”意)(板书“谤”)   其次引发思考,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听到谤,该如何对待呢?而本文厉王是如何对待谤呢?(板书:厉王弭谤,穿插分析厉王)”   再次,对于厉王弭谤这件事,召公怎么做了?谏(板书召公谏)   通过三个问题,补全标题,同时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学生质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别做什么成分?   “瞽献曲……亲戚补察”文意断断续续,不连贯,此外“亲戚”古今年内异义如何区分?   第13、14课讲完,发现文言文的教学把学生误导了,由于课堂上抠得太细,语法现象过于关注,术语出现频率高。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条分缕析的习惯,下课后问题不断,不出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词的词性、用法、术语的纠缠上。完全陷入旧讲法的误区,教师一古脑讲,学生被动地听。听完后术语,词性晕头转向。   应突破这种填压式教育,以诵读为主,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去琢磨。
2023-07-24 14:42:511

召公谏厉王弭谤

道理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意思是,不能堵塞言路,要让老百姓敢于提意见,否则会导致统治的垮台。好处是: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2023-07-24 14:43:143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的厉王形象

暴虐凶残、昏庸愚蠢从文章开篇对厉王形象的刻画,“虐”、“怒”、“杀”可以看出厉王性格的暴虐凶残、毫无理性。下文的一“喜”则完成了他性格另一面的刻画:昏庸愚蠢,自鸣得意。
2023-07-24 14:43:302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以告,则杀之。”的“以”是什么意思。

《召公谏厉王弭谤》"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意为:厉王发怒,找来卫巫,让他去侦探诽谤国王的人。卫巫把自己侦探到的诽谤国王的人报告厉王,厉王就把批评的人杀掉。"以告,则杀之"这应该是个复句,前后分句的主语并不相同,意思是:巫把自己侦探到的谤王者告知厉王,厉王就把谤者杀死。“以”虽然是介词,但介绍的对象不是“告”,而是省略的“谤者”。所以这里“以”的意思是“把,拿”---介词。同样的用法如: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其他用法:1. 及,连及:富~其邻。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
2023-07-24 14:44:062

召公谏厉王弭谤突出的特点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特点是多次运用比喻。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作品简介《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政策、特务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给后世人敲响了警句。
2023-07-24 14:4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