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m-R
-
函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鸡最搭的名字有哪些,可选用函勋、书函、孝函、函圣、函潮等名字,具体名字解释如下。
函潮 读hán cháo,五行:水 水,康熙字典笔画:8画 16画,函字的字义是:一般指信件,信封;也指包含,包容,宽阔等含义。潮:本义指海水的涨落,如潮起潮落;指快,强悍,心情等,如心潮澎湃。名字函潮意指意气风发、心胸宽广、神采飞扬等之义。
函圣 读hán shèng,五行:水 土,康熙字典笔画:8画 13画,函字的字义是:一般指信件,信封;也指包含,包容,宽阔等含义。圣:指通达事理、聪明、神圣的、神通。名字函圣意指心胸宽广、深仁厚泽、高瞻远瞩等之义。
函玺 读hán xǐ,五行:水 金,康熙字典笔画:8画 19画,函字的字义是:一般指信件,信封;也指包含,包容,宽阔等含义。玺:一般指印章,如玉玺。名字函玺意指名扬四海、叱咤风云、权倾朝野等之义。
函岐 读hán qí,五行:水 土,康熙字典笔画:8画 7画,函字的字义是:一般指信件,信封;也指包含,包容,宽阔等含义。岐:一般指不相同,不一致;也指岐岐,形容聪颖早慧,如岐山鸣凤,指谓吉祥之兆。名字函岐意指学富五车、心胸宽广、文采出众等之义。
函章 读hán zhāng,五行:水 火,康熙字典笔画:8画 11画,函字的字义是:一般指信件,信封;也指包含,包容,宽阔等含义。章:花纹,文采;同“彰”,彰明,显著,条目,规程。名字函章意指文采出众、文采斐然、才华横溢等之义。
贺函 读hè hán,五行:水 水,康熙字典笔画:12画 8画,贺字的字义是:指庆祝,道喜,嘉奖。函:一般指信件,信封;也指包含,包容,宽阔等含义。名字贺函意指吉祥如意、学富五车、眉开眼笑等之义。
函勋 读hán xūn,五行:水 土,康熙字典笔画:8画 12画,函字的字义是:一般指信件,信封;也指包含,包容,宽阔等含义。勋:指特殊的、有意义的功劳。名字函勋意指震古烁今、心胸宽广、功成名就等之义。
林函 读lín hán,五行:木 水,康熙字典笔画:8画 8画,林字的字义是: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形容众多的样子,生生不息,旺盛;也指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函:一般指信件,信封;也指包含,包容,宽阔等含义。名字林函意指心胸宽广、文采出众、兴旺发达等之义。
书函 读shū hán,五行:金 水,康熙字典笔画:10画 8画,书字的字义是:指记录书写的成本的著作。写文章;信件,信函;函:一般指信件,信封;也指包含,包容,宽阔等含义。名字书函意指博览五车、博古通今、学富五车等之义。
孝函 读xiào hán,五行:水 水,康熙字典笔画:7画 8画,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函:一般指信件,信封;也指包含,包容,宽阔等含义。名字孝函意指心胸宽广、孝感动天、学富五车等之义。
更多函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鸡最搭的名字有哪些好听的名字
[明函] [祥函] [和函] [福函]
[函棋] [骏函] [函纯] [函峰]
[函兵] [敬函] [函翼] [函赐]
[勇函] [函高] [函光] [岩函]
[函俊] [霖函] [常函] [函斌]
[皓函] [函富] [宣函] [函凯]
[恒函] [函雄] [函辅] [汪函]
[函孙] [校函] [尧函] [崇函]
[宝函] [展函] [泽函] [函德]
[星函] [函恩] [函渊] [函伟]古诗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一块耀眼之明珠,其中言辞十分简单,意蕴却十分深刻,更是留下了不少名诗名句,为人传颂,以古诗名句取出来的名字,亦是惊艳众人,给人以清灵高雅之大气感,比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的景行、“君子如兰 , 空谷幽香 ”中的如兰,又如是“紫翠丹房,锦云烛日”中的锦云。 起名是一个劳力劳神的事,专业人做专业事,如果您还是没挑到合适的名字,可以找林大师帮您定制起名,林子翔为中国十大姓名学大师之首,起名网创始人及首席起名专家顾问,20年以“只为一个好名字”专注深耕起名,以一次付款满意为止的服务理念,赢得百万家庭的一致选择和好评。
看了函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鸡最搭的名字有哪些,还是不知道如何起名,可点击底部的官方服务进行在线起名、在线测名、联系林大师手工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起名请认准起名网官网,20年只为一个好名字,数百万家长一致信赖的选择,让好名幸福一生!https://www.yw11.com/qm/
孝感动天的意思是什么
问题一:孝感动天的意思 是“感动”的意思,“孝感”主要是因为古代一些孝行事迹而得名,像黄香为父暖被、董永卖身葬父等 问题二:二十四孝的孝感动天是什么意思 24个孝事感动了上天 问题三:感恩父母,孝德感恩,孝感动天的意思 就是孝顺的人让人尊敬和感动。 问题四:孝感动天的孝心故事 在久远的过去,有两个国王,一是迦尸国王,一是比提醯国王。比提醯王因为拥有一只力大无穷的香象,总是轻而易举地就把迦尸王的军队打败,迦尸国王为了一雪前耻,便对全国下达命令:“若有人能为国王抓来强壮的香象,必定重赏。”当时,在山里住了一只大白香象,被人发现了,国王立刻派军队上山围捕。这只强壮的大象竟然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温驯的被带回了宫中。国王得到这头珍贵的白香象非常欢喜,为它盖了一个漂亮的屋子,里面铺了非常柔软的毯子,又给它上好的饮食,还请人弹琴给他听,可是香象却始终不愿意进食。迦尸国王非常着急,亲自来看这头香象,问道:“你为什么不吃东西呢?”香象回答:“我的父母住在山里,年纪又老,眼睛也瞎了,无法自己去找水草来吃,一定饿坏了,只要想到这里,我就难过的吃不下东西……大王,您能不能放我回去孝养父母,等将来父母老死了,我会主动回来为陛下效命。”迦尸国王听了深受感动,便放这头香象回到山中,同时颁令,全国皆要孝养,恭敬父母,若不孝者,将处以重罪。过了几年,老象往生了,大香象依约回到王宫,迦尸王高兴极了,立刻派它进攻比提醯国。但是,香象却反倒劝国王化干戈为玉帛,并愿意前往比提醯国,作和平的使者,果然,香象真的化解了怨结,使两国人民都能安居乐业。 在日本美浓国(日本歧埠县)有一位非常孝顺的年轻人,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过世了,长久以来与父亲俩人相依为命。他们的生活穷得连买米的钱都没有。父亲很爱喝酒,可是连买米的钱都没有,哪来的钱买酒喝呢?年轻人知道父亲一直想喝酒,每天出门的时候总会对父亲说:“爸爸,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给您买些酒回来,请您多忍耐!”,可是,砍了一整天的木柴所卖的钱也只能买一顿饭菜回来,一想到父亲有酒喝时高兴的样子,年轻人忍不住难过起来,一步一步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做父亲的实在也不忍心看着儿子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却吃不饱一顿饭还要顾虑他有没有酒喝,看儿子满脸忧戚的样子,他赶紧安慰儿子:“别烦恼了,我的好儿子啊,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酒不喝没什么关系的。”,听到父亲反过来安慰他,年轻人更难过,心想:“明天,明天我一定要买酒回来给父亲喝。”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年轻人便出门往山里头去,从清早到黄昏,年轻人拼命砍柴,得到的数量也比平常多,“这样应该够买一壶酒了。”年轻人很满意地看着今天努力的成绩,然后背起捆好的木柴准备下山去卖,不过,天色已晚,年轻人又太慌忙,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掉进山谷里去了!当他朦朦胧胧醒来时,听到附近有流水声,口渴的年轻人撑起摔疼的身体往流水声的方向走去,发现就在附近的悬崖上有一条小瀑布,而且水质非常清澈。他弯下腰来掬起水尝了一口,“哇!真好喝!”。“咦,这水好像有酒味 ”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便再喝一口,“这是真的酒吧。 嗯,是酒没错。还是上等美味的酒呢!”,年轻人试了好几次,最后他肯定这条小瀑布的水就是酒,便将系在腰间的空葫芦取下来用来装瀑布的酒水,想要带回家去给父亲喝。年轻人连跑带跳地回家,向等候已久的父亲致歉:“爸爸对不起我今天回来晚了,因为不小心掉进山谷的缘故,让您担心了,请您原谅!”,父亲看到儿子满身污泥又全身是伤,心疼地抚摸儿子的头发说:“平安回来就好,哪里摔着了 赶紧擦擦药吧!”“爸爸,我没关系。有件奇怪的事情要告诉您。我在掉进山谷后发现一条小瀑布,瀑布的水简直是世上罕见!那水是上等的酒啊!您一定要喝喝看。这是做儿子的我送给您的礼物”,年轻人急忙拿下葫芦并倒出酒来给父亲享用。“真的吗 我来喝喝看。”父亲惊讶地看着儿子倒出葫芦里的水,半信半疑地试喝了一口,“啊,真的是酒,而且还是上等的好酒。”父亲感......>> 问题五:孝天感动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成语的话,是“孝感动天”。就是孝顺到感动天地 问题六:24孝是什么意思 24孝的故事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u30fb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u30fb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u30fb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 问题七:以孝是什么意思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01 孝感动天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03 啮指痛心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释然。04 百里负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孔子家语u30fb致思》) 问题八:孝的含义 【拼音:xiào】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基本释义① 孝顺:尽孝| 孝子② 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③ 丧服:穿孝| 戴孝④ 孝姓“24孝” 一、虞舜孝感动天 二、老莱戏彩娱亲 三、郯子鹿乳奉亲 四、仲由为亲负米 五、闵损单衣顺母 六、曾母啮指心痛 七、刘恒亲尝汤药 八、郭巨为母埋儿 九、江革行佣供母 十、蔡顺拾椹供母 十一、涌泉跃鲤奉亲 十二、黄香扇枕温席 十三、董永卖身葬父 十四、丁兰刻木事亲 十五、陆绩怀橘遗亲 十六、王裒闻雷泣墓 十七、孟宗哭竹生笋 十八、王祥卧冰 十九、打虎救父 二十、吴猛恣蚊 二十一、黔娄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奉亲不怠 二十三、寿昌弃官寻母 二十四、庭坚涤秽事亲基本字义⒈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filialpiety):~敬。~廉(a.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⒉ 居丧的事:守~。吊~。⒊ 丧服:戴~。~衣。2023-07-22 03:43:521
孝感动天什么意思
孝感的解释旧谓孝行的感应。《晋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幙,复以供母。乡里 惊叹 ,以为孝感所致焉。”《北史·孝行传·王颁》:“﹝ 颁 ﹞夜中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疮不痛。时人以为孝感。”《宋史·孝义传·易延庆》:“ 延庆 居丧摧毁,庐於墓侧,手植 松柏 数百本,旦出守墓,夕归侍母。紫芝生於墓之西北,数年又生玉芝十八茎。本州将表其事, 延庆 恳辞。或画其芝来 京师 ,朝士多为诗赋,称其孝感。” 词语分解 孝的解释 孝 à 对父母 尽心 奉养并顺从:孝敬。孝廉(a. 中国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 之一 ,“孝”指孝子;“廉”指 廉洁 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 孝子贤孙 。 居丧的事:守孝。吊孝。 丧服:戴孝。孝衣。 感的解释 感 ǎ 觉出: 感触 。感觉。感性。感知( 客观 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 直接 反映 )。感官。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 刺激 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 感动 。感想。反感。好感。 情感 。 敏感 。感染。感召。感慨。 感喟2023-07-22 03:44:001
七十二孝动天地什么意思
是对父母的孝心足以感动天地。七十二只是一个数字,亦用以表示数量多,这句话强调的是孝动天地,是对父母的孝心足以感动天地。这句话出自虞舜耕田中: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2023-07-22 03:44:071
24孝中的每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826501.html?fr=qrl32023-07-22 03:44:162
仅参考礼,不见其谁。既有一言,岂无三诗?人物之间,天地斯时。是什么意思
的仅供参考的这种东西也是可以的,我当初的过程当中,因为就觉得分手后这个感言不好发表,所以呢,后来那个在哈尔滨这个天气,当然有一些分手的情况之下,我知道,也是日军属于另外的一支部队。如果这支部队和其他的部队不在一起的时候那么我们2023-07-22 03:44:242
哪些字可以表达孝顺的意思 什么字可以表达孝顺的意思
1、扇枕温席: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2、孝感动天:讲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动上天的故事。形容对父母十分孝顺。 3、鹿乳奉亲:讲述了作为孝子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形容对亲人极为孝敬。 4、怀橘遗亲:讲陆绩怀里藏着两个橘子,带给年迈的母亲吃。形容十分孝敬父母。 5、恣蚊饱血:拿自己的血喂饱了蚊子,让它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顺。2023-07-22 03:44:311
入则孝,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意思是。
身为孝子,父母或老人去世三年,我们要心存悲痛,时常哭泣来缅怀去世的亲人。常常怀念父母亲人,体悟他们在世时因没有尽到孝道而生惭愧心。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出处:《弟子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译文: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扩展资料:一、《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二、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入则孝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顺2023-07-22 03:44:431
二十四节气歌每个字的意思?
春雨惊春清谷天(第一个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第二个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第一个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第二个夏:夏至,暑相连:小暑下来是大暑)秋处露秋寒霜降(第一个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第二个秋:秋分,寒霜降:寒露和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冬雪雪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大寒:小寒和大寒)。2023-07-22 03:44:502
孝亲敬长的含义
孝亲敬长的含义如下:1、孝亲敬长的意思是:孝顺亲人尊敬长辈。孝亲敬长是一个四字词语,其近义词有:敬老尊贤、孝亲敬老莱娱亲、敬老慈少、怜贫敬老等等木2、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人们进入老龄阶段、病残、丧偶、丧失劳动能力、超过退休年龄而无法工作或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家,能够得到家庭、社会的赡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终。关于孝的小故事:1、孝感动天虽然父亲瞽叟、继母和异母弟弟象千方百计想害死舜,舜却丝毫不记恨,依旧孝顺父亲,关爱弟弟。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大象和鸟来到历山,一个帮他耕田,一个帮他除草。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登上天子之位以后,舜仍然尊敬父亲,把象封为诸侯。2、戏彩娱亲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老莱子孝顺父母,用美味佳肴奉养父母。为了让父母开怀大笑,七十岁的他经常穿着五色彩衣,手里拿着拨浪鼓,像孩子那样戏耍;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摔倒时装出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像孩子那样啼哭。3、鹿乳奉亲春秋时期的郯子,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差点被猎人当作麋鹿射杀。4、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做官以后,他经常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5、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在山上打柴,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遇上难题,就赶紧背柴回家。原来是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手指,盼望自己回来。6、芦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生母早逝,继母常常虐待他。冬天,继母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穿上真正的棉衣,给闵子骞穿上用芦花填充的“棉衣”。当父亲知道实情后,想要休妻。闵子骞却替继母求情,不希望继母的儿子跟自己一样受冻。父亲依从了他的请求,继母也改过自新,待他如亲生。2023-07-22 03:44:571
“孝顺”一词的来源,意思?有何典故?
孝顺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孝感动天,卧冰求鲤)2023-07-22 03:45:391
二四孝老豆广东话什么意思
二四孝老豆广东话的意思是**爸爸**。在广东话里,用来称呼父亲,甚至当面也这样称呼,如向客人介绍自己的父亲,习惯说“这是我的老豆”。2023-07-22 03:45:482
虞舜文言文翻译
1. 求<≤孝感动天>>文言文翻译 孝感动天, 《二十四孝》中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动上天。《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 原文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释义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对家人祸心的不嫉恨,体现的是一种“宽恕”、“隐忍”的精神,于是就有“忍人之所不能忍”,最终“成人之所不能成”的人生智慧。 摘自《百度百科》‘孝感动天"词条。 2. 皇英至孝的文言文翻译 唐尧二女。 长娥皇。次女英。 尧因四岳荐虞舜。乃妻以二女。 以观其内。舜父顽、母嚚、弟象傲。 二女事舜于畎亩之中。恪尽妇道。 瞽瞍与象谋杀舜。使涂廪浚井。 舜以告二女。二女虽知之。 必曰往。及舜代尧居帝位。 娥皇为元妃。女英为次妃。 事瞽瞍犹若初焉。唐代尧皇帝有两个女儿。 大的名叫娥皇。次的名叫女英。 当时尧皇帝因为朝里的四岳官举荐虞舜。就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 来看看他的品行究竟怎么样。舜的父亲和母亲。 都不是善良的人。舜的弟弟名字就叫象。 更是傲慢得很。他们姊妹两个人。 服侍舜。虽然在田野里。 也是很尽妇道的。舜的父亲瞽瞍和象。 想谋杀舜。叫舜去修米仓。 穿深井。要趁势弄杀他。 舜就去告知他们俩姊妹。他们虽然晓得瞽瞍和象的阴谋。 可是仍旧叫舜去做。等到尧帝把皇帝位子让给舜。 娥皇做了皇后。女英做了次妃。 他们服侍瞽瞍。仍旧同从前一样的恭敬。 3. 皇英至孝文言文翻译 唐代尧皇帝有两个女儿。 大的名叫娥皇。次的名叫女英。 当时尧皇帝因为朝里的四岳官举荐虞舜。就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 来看看他的品行究竟怎么样。舜的父亲和母亲。 都不是善良的人。舜的弟弟名字就叫象。 更是傲慢得很。他们姊妹两个人。 服侍舜。虽然在田野里。 也是很尽妇道的。舜的父亲瞽瞍和象。 想谋杀舜。叫舜去修米仓。 穿深井。要趁势弄杀他。 舜就去告知他们俩姊妹。他们虽然晓得瞽瞍和象的阴谋。 可是仍旧叫舜去做。等到尧帝把皇帝位子让给舜。 娥皇做了皇后。女英做了次妃。 他们服侍瞽瞍。仍旧同从前一样的恭敬。 提问者评价 谢谢。 4. 皇英至孝的文言文翻译 唐尧二女。 长娥皇。次女英。 尧因四岳荐虞舜。乃妻以二女。 以观其内。舜父顽、母嚚、弟象傲。 二女事舜于畎亩之中。恪尽妇道。 瞽瞍与象谋杀舜。使涂廪浚井。 舜以告二女。二女虽知之。 必曰往。及舜代尧居帝位。 娥皇为元妃。女英为次妃。 事瞽瞍犹若初焉。唐代尧皇帝有两个女儿。 大的名叫娥皇。次的名叫女英。 当时尧皇帝因为朝里的四岳官举荐虞舜。就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 来看看他的品行究竟怎么样。舜的父亲和母亲。 都不是善良的人。舜的弟弟名字就叫象。 更是傲慢得很。他们姊妹两个人。 服侍舜。虽然在田野里。 也是很尽妇道的。舜的父亲瞽瞍和象。 想谋杀舜。叫舜去修米仓。 穿深井。要趁势弄杀他。 舜就去告知他们俩姊妹。他们虽然晓得瞽瞍和象的阴谋。 可是仍旧叫舜去做。等到尧帝把皇帝位子让给舜。 娥皇做了皇后。女英做了次妃。 他们服侍瞽瞍。仍旧同从前一样的恭敬。 5. 卢从愿文言文翻译 译文;卢怀慎是滑州人,大约是范阳的著名家族.祖父卢悊,任官灵昌县令,于是成为灵昌县人.卢怀慎在儿童时已经不凡,父亲的朋友监察御史韩思彦感叹说:“这个儿童的才器不可 *** !”到他长大,中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神龙年间,升任侍御史.中宗去上阳宫谒见武后,武后诏命中宗十天一朝见.卢怀慎劝谏说:“往昔汉高祖受命为帝时,五天一次去栎阳宫朝见太公,因为从布衣登上皇位,拥有天下,将尊贵归于父亲,所以这么做.现今陛下遵守成法、继承皇统,怎么可以效法呢?何况应天门离提象门才二里多,骑马不能成列,乘车不能并行,从这里屡出,万一有愚人进犯车驾,虽将他问罪也来不及了.愚臣认为应将太后接到内朝以尽孝养之情,这样可以免去出入的烦难.”中宗不听. 升迁右御史台中丞.上章疏陈述当时政治,说: 臣听说“善人治理国政持续到一百年,可以克服残暴免除杀戳.”孔子说:“假若用我主持国家政事,一年仅差不多了,三年便会很有成绩.”所以《尚书》说:“每隔三年就要考核政绩,经过三次考核就决定提拔表彰或罢免惩罚.”昔日子产为郑国宰相,变更法令,颁布刑书,第一年众人怨怒,想杀他,三年后众人感德而歌颂他.子产是贤人,他治理国家尚且需要三年才有成绩,何况平常的人呢?最近州刺史、长史司马、京畿都畿县令或者一二年,或者三五个月就迁官,而不论政绩.这样就使没有迁官的人倾耳而听,踮足盼望,争相冒进,没有廉耻,还哪有闲暇为陛下宣布风化、抚恤民众呢?礼义不能施行,户口更加流散,仓库越益匾乏,百姓日见凋弊,都因为这个缘故.民众知道官吏任职不长,便不听从他的教导;官吏知道迁官日期不远,也就不竭尽他的气力.地处爵位而偷安,用来养成资历声望,虽然圣明君主有勤劳治理天下的志向,然而侥幸的道路已经开启,上下之间互相欺骗,怎么能尽力作到至公呢?这是国家的疾病.贾谊所说的脚掌反转不能行,是小小的毛病,这个病不治好,虽有名医和、名医缓也将不能治.汉宣帝考核名实,大兴治理,致使风俗向化.黄霸是优良的太守,宣帝对他加官秩赐黄金,就地表彰他的政绩,但终于不肯将他迁官.所以古时担任官吏的,以至能延长到子孙.臣请求都督、刺史、长史司马、畿县县令任职不满四年,不能迁官.如果治理的特别优异,或者可以加赐车马裘服俸禄官秩,派使节慰问,下诏书劝勉,须等到有公缺,才提拔上来以鼓励治理有才能者.对那些不称职或贪婪暴虐的人,则免官放归乡里,以表明赏罚的信义. 昔日“唐尧、虞舜稽考古事,建立官职,只有百名官员”.“夏朝、商朝官吏加倍,还能够任用才能之士”.这是说减省官吏.因此说:“官员不必完备,只在他的才能”.“不要荒废百官职务,上天设立的官职,由人来代行.”这里讲的是选择人才.现在京师各官司员外官,多出数十倍,是近代以来没有过的事.若说官员不必完备,这就是多余;若说人能代行天职,这些人却大多不掌事务,然而俸禄的支出,一年达亿万之巨,白白空竭了府库的储藏,这难道是求得治理的本意吗?现在民力极其凋弊,在黄河渭水扩大漕运,也不足以供给京师,公室私家损耗无数,边境尚不平静.如果水旱成了灾害,租税收入减少,边境出现敌情警报,赈救的谷物储量不足一年,陛下将用什么来解决危难呢?“不要轻易使用民力,这会使人危难;不要安于其位,因为这很危险”.这是说要谨小慎微.审查这些员外官员,都是当世有才干的良吏.因才能提拔他们但不发挥他们的作用,用名位尊敬他们但不竭尽他们的才力,从过去以来,使用人材难道是这样吗?臣请求将那些员外官中有才能可以担任地方长官或高级僚佐的官员,一并加以升迁,让他们在地方上出力,由朝廷核查他们的政绩.若有年老有病不能任职的,一切停罢,使得贤者与不贤者能截然分开,这就是当前的迫切事务. 争思宠,贪贿赂,欺侮鳏夫寡妇,这是政事中的祸害.臣见朝廷内外官员中有贪污受贿、声名狼藉,以及残害平民的官员,虽然被流放贬官,但很快就升迁回来,仍然作地方长官,被委任在江淮、岭表、沙漠地方,只是粗略表示一下惩罚贬斥.他们内心中自暴自弃,使贪财聚敛不顾其身,到底也没有侮改之心.圣明的君主对于万物应该平分恩泽没有偏向,用有罪的官吏治理远方,等于是给奸人恩惠而遗弃了远方的民众.远方州郡,哪点辜负了圣明教化,要单独承受这种恶政呢?边境地方夷族与华人杂居,恃仗险要依靠路远,容易扰乱而难于安定.如果长官没有治理的才能,就会使平民流亡,起事成为盗贼.由此说来,平凡之才都不可用,何况奸猾的官吏呢?臣请求因贪赃而被停罢官职的人,罢官不到数十年,不得赐思录用.《尚书》说:“识别善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童疏奏上,没有答复. 升任黄门侍郎、封爵渔阳县伯.与魏知古分别掌管东都的选举事务.开元元年,进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任黄门监.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台调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经申报立案,这时又有诏书命紫徽省、黄门省覆核查实.卢怀慎与姚崇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怀疑,那么其他人怎么还能够相信呢?”于是结案.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务。 6. 桑悦有才古文翻译 翻译: 常熟有个叫桑悦的人,字民怿。书看过后,就焚烧掉,说:“已经在我腹中了。”当生员时,去拜见监司,自称“江南才子”。监司很吃惊,请他校刊书籍,预先删掉一些来测试桑悦。对文意不连贯的地方,桑悦取笔补上。 学士丘濬看重他的文才,嘱咐使者善待他。使者到了后,问:“桑悦不来迎接,难道是生病了吗?”长吏都恨他,说:“没有病,他自己仗恃有才气名声不肯拜见罢了。”使者派官吏去召他不来,加派两人催促他。 桑悦大怒说:“起初我说天下没有无耳朵的人,现在就有。与你约定时间,三天后再去,怠慢我就不去了。”使者很生气,想逮捕桑悦,因丘濬的缘故,没有实施。 三天后,(桑悦)去见使者,对使者作长揖。使者很愤怒,桑悦脱帽后就走了。使者下台阶向他道歉,才作罢。所著的书,在世上颇为流行。 原文: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 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②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 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扩展资料: 桑悦明代学者。字民怿,号思亥,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为人怪妄,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工于辞赋,所著《南都赋》、《北都赋》颇为有名。 从小记忆过人,在吴中一带很有名气。书一读完就烧掉,因为“已在吾腹中矣”。好说大话,以孟子传人自居。有人问他翰林文章好坏,他回答:没有别人,天下数我的文章好,其次祝枝山,再其次是罗玘。 7. 虞舜耕田 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孝之一 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 【原文】 虞舜、姓姚名重华。父瞽瞍顽。母握登贤而早丧。后母嚚。弟象傲。常谋害舜。舜孺慕号泣。如穷人之无所归。负罪引慝。孝感动天。尝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帝尧闻之。妻以二女。历试诸艰。天下大治。因禅焉。 大舜心中。只有父母。故不知其他。只求可得父母之欢心。故始终不见父母不是处。人伦之变。至舜而极。然能尽爱敬之诚。则至顽如瞍。尚能底豫允若。况顽不如瞍者乎。 【白话解释】 虞代的舜帝。姓姚。名叫重华。他的父亲叫瞽瞍。没有知识。又喜欢妄作妄为。他的生母名叫握登的很贤德。可是早已亡过了。他的后母呢。口里是不说忠信的言语的。他的弟弟名叫象。性子又很傲慢。他们常常想了计策。要谋害舜。舜像孩子般的呼号哭泣。同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并且以为父亲母亲弟弟的种种行为。都是自己的侍奉不得法。所以不能够得到爷娘的喜欢。舜帝这样的孝顺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天。有一次。在历山地方耕田。大象帮着他耕。飞鸟帮着他耘。尧皇帝得知了。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屡次用艰难的事情。去试验舜帝。并不觉得怎么样。后来天下很太平。尧帝就把皇帝位子让给他了。2023-07-22 03:45:571
二十四孝是什么意思?
“ 二十四孝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 版本一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一、孝感动天 二、戏彩娱亲 三、鹿乳奉亲 四、百里负米 中国二十四孝 五、啮指痛心 六、芦衣顺母 七、亲尝汤药 八、拾葚异器 九、埋儿奉母 十、卖身葬父 十一、刻木事亲 十二、涌泉跃鲤 二十四孝图(1-12)(12张) 十三、怀橘遗亲 十四、扇枕温衾 十五、行佣供母 十六、闻雷泣墓 十七、哭竹生笋 十八、卧冰求鲤 十九、扼虎救父 二十、恣蚊饱血 二十一、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二十三、涤亲溺器 二十四孝图(13-24)(12张) 二十四、弃官寻母 版本二 甘肃境内已清理发掘的数十座宋金时期的墓葬中均有砖雕或彩绘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计三十个,主要集中在陇西县宋墓、兰州中山林金墓、榆中金墓、临夏金墓以及近年陆续发掘的永登连城、会宁、清水县的白沙电峡、贾川董湾等宋金墓葬中。它们不仅是珍贵的艺术品,而且是研究当时人们崇尚孝道的实物资料。敦煌遗书中的各类孝子传、孝子变文中有关孝子的事迹也很多,主要集中于《孝子传》、《咏孝经诗》、《古贤集》、《搜神记》、《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等。许多孝子故事与墓砖孝子故事相同。 1、虞舜孝感动天 2、闵子骞单衣奉亲 3、老莱子戏采娱亲 4、睒子鹿乳奉亲 5.曾参行孝 6.鲁义姑姊舍子救侄 7.原谷拖舆谏父 8.文帝亲尝汤药 9.淳于缇萦舍己救父 10.刘平舍子救侄 11.董永卖身葬父 12.紫荆复萌(或田真兄弟) 13.姜诗孝母 14.蔡顺拾葚供亲 15.赵孝舍己救弟 16.曹娥哭泣 17.茅生杀鸡 18.江革行佣供母 19.郭巨埋儿 20.王祥卧冰 21.丁兰刻木事亲 22.陆绩怀桔 23.孟宗哭竹 24.王裒闻雷泣墓 25.鲍出行孝 26.杨香扼虎救父 27.刘殷哭泽生堇 28.伯瑜泣杖 29.王武子(妻)行孝 30.刘明达卖子行孝2023-07-22 03:46:051
七十二孝是什么意思
就听过二十四孝啊!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2023-07-22 03:46:162
孝感的意思孝感的意思是什么
孝感的词语解释是:旧谓孝行的感应。孝感的词语解释是:旧谓孝行的感应。结构是:孝(上下结构)感(上下结构)。拼音是:xiàogǎn。注音是:ㄒ一ㄠ_ㄍㄢˇ。孝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旧谓孝行的感应。引《晋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_有黄雀数十飞入其_,_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北史·孝行传·王颁》:“_颁_夜中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疮不痛。时人以为孝感。”《宋史·孝义传·易延庆》:“延庆居丧摧毁,庐於墓侧,手植松柏数百本,旦出守墓,夕归侍母。紫芝生於墓之西北,数年又生玉芝十八茎。本州将表其事,延庆恳辞。或画其芝来京师,朝士多为诗赋,称其孝感。”二、网络解释孝感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孝感是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也是华中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综合竞争力在湖北省排名前六位。孝感地处于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江之东,与湖北省会城市武汉接壤,距离武汉市中心约60公里,距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30公里,与武汉城市资源共享。现辖孝南区、云梦、大悟、孝昌四个区县、应城、安陆两个县级市,代管汉川市,以及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七个省级开发区(高新区)。全市面积8910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总人口530万人。孝感地貌自南向北为平原、丘陵、山区,气候兼有南北之优,土地肥沃,是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地质矿藏丰富,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关于孝感的诗词《瑞草堂·手种丛萱孝感深》《有感·孝感柔强敌》《绍兴圣孝感通诗》关于孝感的诗句诚孝感南极仁孝感婴孩新阡缘孝感关于孝感的成语孝子顺孙孝子贤孙忠孝节义孝悌力田孝悌忠信孝子慈孙火山孝子孝思不匮关于孝感的词语移孝为忠孝悌力田孝子顺孙忠孝不并火山孝子孝思不匮父严子孝孝悌忠信孝子慈孙忠臣孝子关于孝感的造句1、实则是孝感米酒,那时的高度白酒都是用来进宫的宫廷的贡酒。2、他正疑惑,猛抬头看见十字路口有座小庙,庙门的扁额上写着“孝感祠”三个大字。3、“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的故里,德孝文化发源地,因其“一门三孝”、“孝感天下、清泉满地”而得名。4、据史载,西街孝感巷口有一座“孝感动天”牌坊,是明朝为表彰朱则文事母至孝事迹而立的牌坊。5、孝感房价高吗?大概是怎样的一个价位了?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孝感的详细信息2023-07-22 03:46:231
孝亲文言文
1. 搜几个关于孝的文言文 东汉陆绩,字公纪。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卧冰求鲤 原文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译文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2. 关于亲情的文言文 孟母三迁 列女志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译文: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不懂的可以追问,望及时采纳,谢谢O(∩_∩)O~ 3. 关于慈孝的古文,最好的文言文的 《二十四孝》讲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选择吧,有的是糟粕。 例如郭巨埋儿,这样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 瞽搜之子。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 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 曾参。字子舆。 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跪问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 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 衣以棉絮。闵损。 衣以芦花。一日。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 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 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 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目。 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 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 独与母居。遭乱。 负母逃难。数遇贼。 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 贼不忍杀。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 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 字公纪。年六岁。 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 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 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 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 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 乳其姑。奶不粒食。 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 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 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 吴猛。年八岁。 事亲至孝。家贫。 榻无帷帐。每夏夜。 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 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 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 时天寒地冻。祥解衣。 卧冰求之。冰忽自解。 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 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 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 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 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 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 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 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 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 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 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 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 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 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 奉养二亲。备极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 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 事母至孝。遭王莽乱。 岁荒不给拾桑。以。 4. 关于“慈孝”的古文和名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首孝弟,次谨信。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 尊师孝亲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欧洲) ●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国) ●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母爱最高尚(德国)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女是娘的罗裙带 ●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国) ●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英国) ●母勤女懒(日本) ●喧骚之母,必养成懒惰的子女(拉丁美洲) ●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父亲是大自然规定的银行家(欧洲)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 ●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伯·罗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忒壬斯) ●没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切斯特菲尔德) ●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米南德) ●在批评父辈狭隘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的深沉----(福尔克斯)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对做父亲的人来说,失去父亲不一定就是不幸;对做儿子的人来说,没有儿子也不一定就是痛苦(切斯特菲尔德) ●一个父亲能管好一百个儿子,而一百个儿子却难管一个父亲----(欧洲) ●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淹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近,阴影扼杀了成长(本·琼森) ●只要父亲在世,你总是年轻 ●父子无隔宿之仇 ●雏凤清于老凤声 ●弯竹子生直笋子 ●养儿强于父 ●有其父必有其子 ●爷娘惜儿女,好比长江水 ●茄子花朵朵结果实,父母话句句是真话(日本)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父母的心在儿女,儿女的心在外头 ●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 ●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十个指头个个痛 ●手板是肉,手背是筋,两面一样疼 ●手心手背都是肉 ●我们为孩子的美丽和幸福感到极大的欢乐,这欢乐使我们的心灵博大到躯壳难以容纳的程度(爱默生) ●子女是父母的至宝(英国) ●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不记当初娘养我,但看今朝自养儿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父亲健在的时候,不知有父亲的可贵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 ●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英国) ●你若想了解女儿,只要看她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英国) ●养女容易嫁女难(英国) ●一个男孩比十二个女孩增添的麻烦还多(英国) ●独柴难烧,独子难教 ●一个猪娃不吃糠,两上猪娃吃得香 ●生的亲,养不亲 ●皮里生的皮里热,皮里不生冷似铁 ●儿要亲生,田要冬耕 ●十个叔叔抵不过一个老子,十件褂子抵不得一件袄子 ●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亲的婶子不如娘 ●狗养狗疼,猫养猫疼 ●一畦萝卜一畦菜,各人养的各人爱 ●猫养的狗不亲 ●晚娘的拳头,六月里的日头 ●谁身上的肉谁疼 ●虎毒不食子 ●龙生龙,凤竹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将门出虎子 ●怎样的模,印出怎样的糕 ●坏谷无好种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2023-07-22 03:46:481
虞舜文化伴我行
虞舜文化 人类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最高表现,是凝聚人类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虞舜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奋斗发展中孕育的精神财富,与“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一脉相承,更在虞舜的故乡上虞,世代传衍,历久弥新。今天当我们面临“大桥经济”的到来,当我们站在由“龙山时代”迈入“曹娥江时代”、继而迈向“杭州湾时代”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挖掘、传承、弘扬虞舜精神,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虞舜精神,对于进一步激发上虞人民的创造热情,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开创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虞舜“德圣”的主要体现 中华文明始祖之一的虞舜(舜帝),是我国由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并称五帝)时代向夏商周三代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位圣君,以贤德孝行著称。《尚书·舜典》载:“德自舜明”。《史记·五帝本纪》云:“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郦道元《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曰:“舜避丹朱於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乐,故曰上虞。”上虞作为虞舜的出生地,除了史料的记载外,更有虹漾村、象田、石棚、舜井、舜江、舜庙、舜桥等众多舜迹遗存。 虞舜倡导为人、持家、做官、治国均以道德为人本,开创了中华道德文化之先河,被后人尊称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深受海内外华夏子孙的尊崇和敬仰。综合史料和传说,虞舜被推崇为历史上道德最完备的帝王,其“德圣”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1、孝感动天。如《尚书》所说:“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丞丞,又不格奸。” 2、厚德载物。耕历山,历山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不苦窳。“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其仁爱之德,有口皆碑,因而人人择舜而居,众望所归。 3、举贤任能。举“八元”,“使布五教”;用“八恺”,“以揆百事”;荐大禹,治水成功;任命二十二贤才,得以天下大治。 4、纳言从谏。如《古今注》所言:“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牧。”作五明扇,设诽谤之木以表王者纳谏。 5、惩治奸佞。流共工,放灌兜,殛伯鲧,迁三苗。如《史记》所载:“……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6、以德化人。感化三苗:“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流宥五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7、扩大疆域。黄帝时疆域南只到长沙,颛顼时疆域南也只到长江南沿,尧帝时洪水泛滥,三苗趁机作乱,直至舜帝,才征服三苗,使南边疆域直到五岭以南。“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8、敬敷五教。毕身推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鼻祖。 9、禅让帝位。禅让始于尧帝,止于舜帝。舜因子商均不肖而“不足授天下”,“乃预荐禹于天,为嗣。”从大禹以后,历代帝王都是世袭制。 除上述九方面“德圣”以外,舜还开创了中国官吏考核制度,如《尚书》云:“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并最早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教育方法论和文学、艺术的基本理论。如《尚书》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二、虞舜文化的基本内涵 关于什么是虞舜文化,就本元意义上的虞舜文化来说,近几年来专家对此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舜作为“五帝”的最后一位,处在文明成立并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舜帝的“明德”思想集中体现为重德政、行教化、讲求社会和谐和孝道。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和“孝悌”,即起源于虞舜之道,并继承发扬虞舜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舜帝是道德文明的鼻祖,虞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母源。 而虞舜文化的特征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重德治,以伦理道德作为维系社会道德的根本。舜是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鼻祖,重德治是虞舜文化最核心的所在。舜毕身推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由此生发的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等儒家伦理思想,渗透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意识之中。在中国,道德的威力始终比法律更为重要和有效,重道德修养也直接造就了许多气节崇高的民族英雄。 2、重入世,主张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无论是耕历山、渔雷泽,迁三苗、扩疆域,还是举贤任能、禅让帝位等,都是舜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崇高道德理想的体现。重入世,重以舍利取义的态度解决现实问题,强调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是虞舜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与《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具有异曲同工之义。 3、重和谐,提倡“和而不同,执两用中。”舜一定程度上是行教化,以德化人的化身。行教化、以德化人,目的是为了造就人们协同的道德精神并将其外化为具体的协同性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和”不等于“同”,舜纳言从谏、惩治奸佞等,就是和而不同思想的体现。那么如何达到“和”呢?继承和发扬虞舜思想的儒家思想提倡“执两用中”,即中庸。中庸的核心是言行适度,反对偏激,主张以理节情,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但中庸不等于没有原则,模棱两可,而是在某些问题上应注重权变。崇尚“和”、“中”,养成了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维护整体,温文尔雅,谦让宽容的民族精神。 4、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延绵至今的文化一样,虞舜文化之所以直到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包容并蓄,形成了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并因此具备了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包容并蓄其内涵、形态十分丰富复杂,但概而言之有三个特点是较为明显的,一是大陆文化的特点较为明显;二是农业文化的特点较为明显;三是家国同构的封建宗法文化的特点较为明显。 三、虞舜精神的初步探微 “精神”,在现代汉语中有“宗旨”的意思,文化精神更是渗透到文化中的主要宗旨或主导思想,是文化现象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虞舜精神和虞舜文化的关系亦同样如此。 在我们对虞舜文化的基本内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后,什么又是虞舜精神的基本要义呢?换言之,今天我们要传承、弘扬以至丰富发展的虞舜精神又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搞清一个前提:即狭义的虞舜精神和广义的虞舜精神。 依笔者之见,狭义的虞舜精神,主要是指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母源的虞舜文化相对应的虞舜精神,亦可称作本元意义上的虞舜精神。这一虞舜精神以“重德政、行教化、讲求社会和谐和孝道”的虞舜“明德”思想为核心内容。内容上虽是狭义的,但地域的传播和历史的传承上却更具广泛性。而广义的虞舜精神,主要是指与上虞地域上几千年来连绵发展的虞舜文化、地域文化相对应的虞舜精神,也可称为本土意义或派生意义上的虞舜精神。这一虞舜精神在地域的传播和历史的传承中,虽然具有地域性和局限性,但就内容而言则更富包容性和发展性,更具现实意义上的价值引导功能、心理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显然,本文要重点探微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那么植根于上虞的地域文化,又在上虞几千年的历史社会发展中形成并丰富发展的这一种广义的虞舜精神,其要义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 一是崇德诚信的道德价值。“崇德”是虞舜精神最基本的要义,这一点无论在狭义的还是广义的虞舜精神中,都同样具有奠基石的地位。如果狭义虞舜精神中的“崇德”,还多限于舜的“德圣”的话,那么广义虞舜精神中的“崇德”,更包含和容纳了上虞几千年来德治人文的积淀和由此孕育的诸多硕果。孟尝的合浦还珠,曹娥的投江救父,李光的面斥秦桧,马一浮的蔑视权贵,陈春澜的捐资办学等等,都是上虞素有浓厚“崇德”之风的生动、鲜明的体现。与“崇德”互动互生,“诚信”亦同样是广义虞舜精神的核心内容,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祝英台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至跳坟殉情,是生命对生命的诚信;经亨颐、夏丏尊在偏居乡野一隅的白马湖畔能集聚那么多文化精英,是人格与人格的诚信;上虞十万建筑大军闯业上海滩成为华夏建筑第一县,是“义利双行”的价值旨归中信誉同信誉的诚信。“崇德诚信”作为上虞社会一条最基本的道德价值,一方面发展为虞舜精神的基石,另一方面更超越了时间和阶层,成为一种稳定的文化心理,代代相传并不断完善。 二是激情务实的行为方式。“激情”是虞舜精神的特质,也是虞舜精神本质的张扬,这种张扬在上虞几千年历史社会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道闪亮的人文风景。古老的青瓷发源于上虞,体现了善于创新、勇于创造的激情;谢安临危受命挽家国于将倾,体现了匹夫有责、敢于负责的激情;明代四谏的冒死弹劾奸相严嵩,体现了追求正义、追求真理的激情;而令上虞人民深为骄傲的围垦海涂,则体现了遇难而上、勇于拼搏的激情。“务实”是虞舜精神的精髓,在广义的虞舜精神中,务实更富有上虞地域人文的特征。王充的《论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批谶纬、重务实的古代唯物主义大旗,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倡言“六经皆史”成为唯物史观的萌芽,而竺可桢开启的浙大“求是”校风和马一浮“默然不语,其声如雷”的诤言,同样是上虞土地上一以贯之的求真务实精神的重要文化基因。“激情务实”作为虞舜精神普世价值下的行为方式,一定程度上也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无疑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和凝聚作用。 三是和谐开放的处世态度。维护社会和谐是舜以德化人思想的终极目的之一,“和谐”作为虞舜精神基本内涵,同样是上虞人民几千年来养成的重要处世态度。上虞地处温山软水的江南,历史上社会一直较为稳定,人们的性情一向较为温和,加上东晋、五代十国和南宋时期三次大的北人南迁,上虞人民善于接纳外来族群,注重社会共同体建设的和谐合作精神十分明显。昔日的筑塘治江和今日的文明城市创建、美化靓化上虞等等,都反映了人们在建设社会共同体中,政府和民间良好互动、人类与环境友好共存的积极心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虞人民素有贫富间相互扶持的传统,民间慈善、仁爱、和谐的氛围十分浓厚,捐款 1200余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成为“感动浙江”第一人的张杰先生更是此中的典范。与“和谐”相媲美,面向海洋、通向海外、走向世界的“开放”精神,既是属于吴越文化范畴的上虞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广义虞舜精神的基本特征。如果说王充、谢安、谢灵运、章学诚、马一浮、胡愈之、夏丏尊、竺可桢、吴觉农等诸多上虞文化名人在读万卷书的同时善于行万里路,是“开放”基因使然的话,那么春晖中学“与时俱进”的校训,更将“开放”的意义阐释发挥得淋漓尽致。时至今日,“开放”已成为我们由“龙山时代”迈入“曹娥江时代”、继而迈向“杭州湾时代”的发展圭臬。 在丰厚灿烂的上虞母土文化中,窃以为虞舜文化和虞舜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承,是最应引起我们关注和重视的。如何更好地挖掘、弘扬这种精神,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这种精神,或许正待破题。 舜帝精神 舜帝精神,是一种忍辱负重的自我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的实践精神、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而舜帝精神的基本内核是“和”。 古汉语中的“和”字的意思是:(1)和顺;谐和。如《中庸》所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2)和平;讲和;媾和。如《孙子·行军》所说:“无约而请和者,谋也。”(3)温和;和缓;谦和。如:和风细雨;和颜悦色。(4)调和。如《国语·郑》所说:“和六律以聪耳。”“和”作为动词使用时,表示协调人、事,使其平衡;作为形容词使用时则表示适度。 “和”是舜帝毕生所追求的崇高目标,因此最终成为了他最突出的思想精神特质。舜帝之“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在家庭生活中“和”为本,争取了家庭和睦。《尚书·尧典》载:“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蒸蒸乂,不格奸。”意思是舜是盲者之子,其父很糊涂,其后母很荒谬,其弟象狂傲骄纵;然而舜却能够与他们和谐相处,并以孝行和美德感化他们,使他们改恶从善不去作奸犯科。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舜之父、后母、同父异母的弟弟采用焚廪、实井、劝酒的手段多次欲置舜于死地,舜却不记前嫌,一如既往地对父母尽孝,对弟弟友善,争取了家庭的和睦。 在社会行为中“和”当先,促进了社会和谐。《尸子辑本》卷上载:“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其田历山也,荷彼耒耜,耕彼南亩,与四海皆有其利。其渔雷泽也,旱则为耕者凿渎,险则为猎者丧虎。故有光如日月,天下归于若父母。” 《韩非子·难一》载:“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畎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淮南子·修务训》载:“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在社会活动的人际交往中,虞舜“和”字当先,“和”以处众,让畔让渔场,得到了人们的普遍信赖,人人择舜而居,使得“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在民族关系中,以“和”为贵,赢得了国家太平。尧时,活跃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一带以及江南广大地区的三苗逼进中原腹地。于是“尧战于丹水以服南蛮”。然而,三苗并未被征服,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后来,舜辅佐尧“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才获得了南方的一时安宁。舜为天子以后,残存的三苗仍不服,舜先时也按惯例遣派大军武力征服,《尚书·大禹谟》记载了这一史实。然而,三苗不畏强暴,败而不绥,如《竹书》所载:“三旬,苗民逆命”。舜明白了三苗不能用武力征服,于是制止了禹等“请伐之”的请求。 《吕氏春秋·尚德》记载:“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韩非子·五蠹》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攻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诗外传》卷三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由此险也,以其不服。禹请伐之,而舜不许,曰:‘吾喻教犹未竭也。"久喻教而有苗请服。天下闻之,皆薄禹之义而美舜之德。”武力征伐不能服众,行德喻教终以化民。舜帝以“和”为贵,使百姓免遭战争之苦,实现了北方华夏集团东夷集团与南方苗蛮集团的大融合,为古国大一统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宇宙道德中以“和”为规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把舜当成天地道德和宇宙道德的典范,其理由是舜毕生注重道德修养,以至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古人认为,天、地、人相互融通就是最大的“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做到了我们常说的“天地人和。”舜帝以自身的音乐特质创《韶》乐,歌《南风》,以诱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舜帝崇拜瑞鸟凤凰而以凤凰为图腾,以启示人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出现了神人以和的可喜局面。 《尚书·尧典》记载:舜帝对夔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史记·夏本纪》记载:“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临,百兽率舞,百官信谐。”《新语·无为》云:“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宋书》说:“舜即帝位,英生于阶,凤凰巢于庭。” 可见舜的道德达到了“神人以和”境界。这里的“神”指自然宇宙大法则,这里所说的“人”则包括了人的肉与灵。 舜帝“和”的思想行为以及理念,使得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灵与肉以及人与自然之间,都能和谐相处,正如《尚书·尧典》开篇开宗明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与、于变时雍。” 舜的简介: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叫瞽叟,没有知识,又喜欢妄作妄为。他的生母名叫握登,很贤德,可是早早就亡过了。他的继母为人不知礼仪,口里不说忠信的言语。他的弟弟名叫象,性子很傲慢。他们常常想要谋害舜: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舜就像孩子般的呼叫哭泣,同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事后舜毫不嫉恨,舜以为父亲、母亲、弟弟这样对待自己,都是自己侍奉不得法,不能够得到爹娘弟弟的喜欢,过在自己,不在他们,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有一次舜在厉山地方耕种,天帝就派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虞舜(约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姓姚,名重华.据《史记》记载,尧让位于舜,践帝位39年2023-07-22 03:47:102
孝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兔最搭的名字有哪些?
孝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兔最搭的名字有哪些,可选用孝封、孝继、孝碧、孝仔、孝贞等名字,具体名字解释如下。尤孝 五行:土 水,读yóu xiào尤字的字义是:优异的,突出的;更加,格外;归咎,缠绵,爱昵。孝: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尤孝寓指才华横溢、花容月貌、聪明过人之意。福孝 五行:水 水,读fú xiào福字的字义是:一般指福气和福运,吉祥的字眼。也指一切顺利,幸运。孝: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福孝寓指健康长寿、赤子之心、敬老尊贤之意。敖孝 五行:土 水,读áo xiào敖字的字义是:指漫游,闲游,游逛。孝: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敖孝寓指敬老尊贤、孝感动天、风度翩翩之意。孝歌 五行:水 木,读xiào gē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歌:一般指歌声、唱、奏乐,也指赞美,赞颂,颂扬的意思。孝歌寓指活泼大方、能歌善舞、交口称赞之意。孝贞 五行:水 火,读xiào zhēn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贞:指坚定、有节操、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孝贞寓指光明磊落、一尘不染、敬老尊贤之意。孝封 五行:水 水,读xiào fēng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封:密闭,使跟外面隔绝。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也有疆界、限制的意思。孝封寓指加官进爵、位高权重、孝感动天之意。孝碧 五行:水 水,读xiào bì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碧:青绿色,青绿色的玉石,绿水。孝碧寓指明艳动人、孝感动天、敬老尊贤之意。云孝 五行:水 水,读yún xiào云字的字义是:云彩,指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也指说话、高空、云中、或轻柔舒卷如云之物;孝: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云孝寓指知书达理、赤子之心、正直不阿之意。孝仔 五行:水 土,读xiào zǎi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仔:所担负的职务;周密,细致;幼小的。孝仔寓指敬老尊贤、小鸟依人、面面俱到之意。孝继 五行:水 木,读xiào jì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继:指连续,接着、时间、敏捷。孝继寓指子承父业、冰雪聪明、赤子之心之意。更多孝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兔最搭的名字有哪些好听的名字【孝沁】【孝饶】【旌孝】【孝伍】【孝铉】【孝陈】【孝屹】【念孝】【有孝】【孝晏】【孝鄞】【宥孝】【袁孝】【孝漩】【志孝】【孝态】【添孝】【冯孝】【孝炫】【旅孝】【孝虔】【孝耘】【孝俨】【翌孝】【孝演】【孝函】【白孝】【之孝】【孝因】【孝占】【元孝】【孝玖】【孝益】【孝衡】【孝瑞】【孝匹】【眈孝】【孝继】【孝凉】【孝尘】为宝宝起名是一件充满了喜悦与期待的事,在慎重的取名过程里,满含父母对宝宝的关怀与爱意。起名是一个劳力劳神的事,专业人做专业事,如果您还是没挑到合适的名字,可以找林大师帮您定制起名,林子翔为中国十大姓名学大师之首,起名网创始人及首席起名专家顾问,20年以“只为一个好名字”专注深耕起名,以一次付款满意为止的服务理念,赢得百万家庭的一致选择和好评。看了孝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兔最搭的名字有哪些,还是不知道如何起名,可点击底部的官方服务进行在线起名、在线测名、联系林大师手工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起名请认准起名网官网,20年只为一个好名字,数百万家长一致信赖的选择,让好名幸福一生!https://www.yw11.com/qm/2023-07-22 03:47:171
恣蚊饱血文言文翻译
1. 恣蚊饱血的注释 [1]晋:晋朝。 [2]至孝:见前文《二十四孝》注(1)孝感动天【注解】[4]。[3] 榻[(音:tà):睡觉的地方。 [4] 帷帐(音:wéi zhàng):帐子,帷子(周围遮挡的布,类似蚊帐)。[5] 攒肤:这里的意思是很多蚊子咬人。 [6] 恣(音:zì):肆意,随意,放纵。[7] 渠:代词,他,指蚊子。 [8] 驱:驱赶,轰走。[9] 噬(音:shì):咬。 [10] 亲:父母。[11]矣 :助词,不表示意思。 [12] 膏血:浓血,血多的意思。[13] 帏:帐子。 2. 文言文恣蚊饱血体现了吴猛怎样的品格 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130363001 孝感动天 舜,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1.jpg />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2.jpg /> 03 啮指痛心 曾参, 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3.jpg /> 04 百里负米 仲由, 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4.jpg /> 05 芦衣顺母 闵损, 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5.jpg /> 06 鹿乳奉亲 郯子, 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6.jpg />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 3. 二十四孝~恣蚊饱血是什么意思 您好:儒家经典《二十四孝》中写道:吴猛,晋代濮阳人,八岁即懂得孝悌之道。 家里贫穷,连蚊帐也买不起,夏日炎炎的夜晚,其父因蚊虫的叮咬而无法入睡,于是他就光着身子坐在父亲床前,让蚊子咬自己,免得去咬他老爸。恣蚊饱血:即是让蚊子肆意饮血到吃饱为止 补充: 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有的写道:爸爸的蚊帐是坏的,把好的给了他,他不忍见爸爸被蚊子所伤,就把自己的蚊帐畅开,希望蚊子们都来这边捧场……但怎么说都只能领会一个‘孝"字即可,故事本身就漏洞百出。 为什么不把好蚊帐让给父亲或者把坏蚊帐缝好呢? 补充: 即便一顶蚊帐也没有,也可以找些青蒿、薄荷一类的花花草草熏一下吧?我们今天的保健常识就来自于古代(黄帝内经于春秋战国即成书,远远早于晋代)。《二十四孝》中还有一位孝子行为更加悲壮怪异:在千里冰封的隆冬时季,其母要吃鱼,来到冰封的河面上却无处 补充: 下‘金钩",这位孝子居然毫不犹豫的 *** 衣服趴在了冰面上,全然无视自己的安危与形象,欲以体温溶化严冬的坚冰……其结果竟然也是鱼儿在等冰块溶化以后,还未下钩就自己迫不急待的跳了出来。 因为孝子感动了上苍,天神命令这只倒霉的鱼儿为这对纯朴的母子献身 补充: 其实这些故事一般都写得荒诞离奇,主要是在‘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更好的奴役人民,就大力宣扬此类孝道文化,于是就有长官、长辈、皇帝说了什么,即使是错误的,属下也要无条件执行,那天下不就是皇帝佬儿一个人说了算吗? 补充: 话说回来,儒家文化被我们批来批去,还是挥之不去,当今全世界范围内俨然掀起一阵‘孔子之风"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原来社会需要一种和谐的秩序,它需要有人引导,有人服从,社会才能平稳运作,于是古人就强调社会公德的力量,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 补充: 当然了,作为一位文明的现代人,肯定知道社会公德、规章制度、国家律法都是应该遵守的;孝敬父母也是必须的,‘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义",我等岂不如鸟兽吗?出门在外,打个平安电话、为年迈的父母送上一份适合的保健品……都不失为孝道善举, 补充: 《二十四孝》虽然是些无病 *** 的封建文人挖空心思捏告的‘捆仙绳”,但其意在社会各价层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有一定价值的,只不过其故事情节实在不符常理,我们只需领会其意,绝不能照芦画样。爸爸的蚊帐坏了,就赶紧帮他缝上呗 补充: 千万别干‘恣蚊饱血"的傻事哦,那有可能染上疟疾呢,即便你‘卖身葬父"了,也没有哪个仙女要嫁给你的哦。2023-07-22 03:47:311
求二十四孝的具体意思
古时有本书叫《二十四孝》旧社会所宣扬的二十四个极劲孝道的人物故事。集 舜 汉文帝 曾参 闵损 仲由 董永 剡子 江革 陆绩 唐夫人 吴猛 王详 郭巨 杨香 朱寿昌 庾黔娄 老菜子 蔡顺 黄香 姜诗 王保 丁兰 孟宗 黄庭坚等人孝行,序而诗之,用训童蒙。后还有《女二十四孝》等。所以二十四孝不尽相同。 01孝感动天 02亲尝汤药 03啮指痛心 04百里负米 05芦衣顺母 06鹿乳奉亲 07戏彩娱亲 08卖身葬父 09刻木事亲 10行佣供母 11怀橘遗亲 12埋儿奉母 13扇枕温衾 14拾葚异器 15涌泉跃鲤 16闻雷泣墓 17乳姑不怠 18卧冰求鲤 19恣蚊饱血 20扼虎救父 21哭竹生笋 22尝粪忧心 23弃官寻母 24涤亲溺器2023-07-22 03:47:436
关于孝的故事和古诗、名言加意思
孝感动天2023-07-22 03:48:014
《二十四孝图》有什么深刻含义?
《二十四孝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 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二十四孝图》有哪二十四幅图 01孝感动天 02亲尝汤药 03齧指痛心 04百里负米 05芦衣顺母 06鹿乳奉亲 07戏彩娱亲 08卖身葬父 09刻木事亲 10行佣供母 11怀橘遗亲 12埋儿奉母 13扇枕温衾 14拾葚异器 15涌泉跃鲤 16闻雷泣墓 17乳姑不怠 18卧冰求鲤 19恣蚊饱血 20扼虎救父 21哭竹生笋 22尝粪忧心 23弃官寻母 24涤亲溺器 二十四孝图 分类 忠孝双全 望云思亲 上书救父 齧指痛心 哭竹生笋 打虎救父 鹿乳奉亲 笼负母归 卧冰求鲤 单衣顺母 亲尝汤药 闻雷泣墓 负米养亲 挨杖伤老 兄弟争孝 孝感动天 跪父留母 孝感继母 劝姑孝祖 =========================== 弃官奉亲(先国后家) 卖身葬父 ——个人不主张; 彩衣养亲 ——个人觉得比老莱娱亲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 ——后两项同鲁迅观点,该深恶痛绝! 二十四孝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不乏虚伪和残酷。。。 :baike.baidu./view/567.htm?fr=ala0_1_1 谁画过二十四孝图 日流传的以二十四孝为主题的名家书画,有清代王素绘的《二十四孝图册》和已故国画大师陈少梅的《二十四孝图》。 王素(1794-1877),字小梅,号逊之,江苏扬州人,擅长画人物、花鸟,尤工人物,所作南北斗星君像,称誉一时。 陈少梅(1909—1954),名云彰,号升湖。祖籍湖南衡山,世居北京。他所画的《二十四孝图》完成于1938年,正是画艺步入成熟期且精力旺盛的时期。因当时日军占领天津,陈少梅避居伦敦路(今成都道)世界里1号,专情投注艺术,终日潜心作画,《二十四孝图》正是在这时完成的。长期以来,人们对陈少梅的这幅作品只闻未见,此卷也在半个世纪中数易其主,幸得天津文物公司征集到这件长达20多米的书画珍宝,于2004年春奉献于广大书画爱好者面前。综观此卷,以王素所画《二十四孝图册》为底本摹写而成,人物情节基本为原貌,但在每个人物的塑造细节上又有所不同,展现了陈少梅个人的绘画特色。 此两套二十四孝书画,正可以为广大书画爱好者作学习和对比研究之用。 旧社会所宣扬的二十四个极尽孝道的典型人物。旧有《二十四孝》一书不著撰人。集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黄庭坚二十四人孝行,序而诗之,用训童蒙。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 二十四孝图简介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二十四孝图是什么?又是哪二十四?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一、孝感动天 二、戏彩娱亲 三、鹿乳奉亲 四、百里负米 五、齧指痛心 六、芦衣顺母 七、亲尝汤药 八、拾葚异器 九、埋儿奉母 十、卖身葬父 十一、刻木事亲 十二、涌泉跃鲤 十三、怀橘遗亲 十四、扇枕温衾 十五、行佣供母 十六、闻雷泣墓 十七、哭竹生笋 十八、卧冰求鲤 十九、扼虎救父 二十、恣蚊饱血 二十一、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二十三、弃官寻母 二十四、涤亲溺器 对学校二十四孝图有什么理解 每个学校的所推崇的校园文化不大一样,确实大相径庭,二十四孝图,就说明学校的比较注重,孝顺,百善孝为先。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通过图解,了解古人对待父母的心。“色难”要求我们作为子女的做到孝顺,首先给于父母最好的耐心,不能给父母长辈脸色看,不发脾气,事必亲躬,躬必内心,心必喜悦。 二十四孝图批判了什么 《二十四孝图》是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感人故事,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封建“孝道”,封建社会的“孝”涉及的内容很多,有大量的封建道德糟粕,但也有中华民族的道德精华;二十四孝子故事虽然很感人,但是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批判了封建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 《二十四孝图》的内容 1.孝感动天 2.戏彩娱乐 3.鹿乳奉亲 4.百里负米 5.齧指痛心 6.芦衣顺母 7.亲尝汤药 8.拾葚异器 9.埋儿奉母 10.卖身葬父 11.刻木事亲 12.涌泉跃鲤 13.怀橘遗亲 14.扇枕温衾 15.行佣供母 16.闻雷泣墓 17.哭竹生笋 18.卧冰求鲤 19.扼虚救父 20.恣蚊饱血 21.尝粪忧心 22.乳始不怠 23.涤亲溺器 24.弃官寻母 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什么 文帝亲尝汤药文帝,即汉文帝刘恒,高祖第三子。《汉书·文帝纪》载: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供粢盛。坐罪不及父母,下哀矜之语,仁孝闻天下。郭居敬《二十四孝》列入孝子之一,并序诗曰:“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淳于缇萦舍己救父淳于缇萦,《史记》、《汉书》有传。《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分别引《史记》、《汉书》传为孝女:“淳于缇萦者,齐人也。父淳于意为太仓令,生女五人,萦最小。父犯罪当刑,乃骂其女曰:‘生女不生男,缓急非有益也"。缇萦自伤涕泣。随父至长安,诣北阙上书言:‘父为吏,齐中皆称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妾愿没为官奴,以赎父之刑,使得自新。"汉文帝悲怜其意,原其父罪”。(《太平御览》卷415)。画面表现的正是缇萦随父至长安为父赎罪的情形。林同《孝诗》赞曰:“仁矣文皇诏,悲哉孝女书。至今民受赐,非但活淳于。”2023-07-22 03:48:081
孝亲敬亲文言文
1. 关于“慈孝”的古文和名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首孝弟,次谨信。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 关于慈孝的古文,最好的文言文的 《二十四孝》讲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选择吧,有的是糟粕。 例如郭巨埋儿,这样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 瞽搜之子。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 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 曾参。字子舆。 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跪问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 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 衣以棉絮。闵损。 衣以芦花。一日。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 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 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 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目。 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 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 独与母居。遭乱。 负母逃难。数遇贼。 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 贼不忍杀。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 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 字公纪。年六岁。 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 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 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 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 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 乳其姑。奶不粒食。 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 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 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 吴猛。年八岁。 事亲至孝。家贫。 榻无帷帐。每夏夜。 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 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 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 时天寒地冻。祥解衣。 卧冰求之。冰忽自解。 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 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 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 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 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 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 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 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 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 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 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 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 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 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 奉养二亲。备极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 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 事母至孝。遭王莽乱。 岁荒不给拾桑。以。 3. 关于亲情的文言文 孟母三迁 列女志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译文: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不懂的可以追问,望及时采纳,谢谢O(∩_∩)O~ 4. 搜几个关于孝的文言文 东汉陆绩,字公纪。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卧冰求鲤 原文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译文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5. 关于”孝亲敬亲“的故事 急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6. 孝亲敬老的古诗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7. 求一些孝敬父母的古文的意思 1.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3. 鹿乳奉亲 周剡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 剡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4.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5.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6.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7.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 8. 是一篇古文,只记得一句,日落西山不再还,求全文 劝孝诗 子到英年亲白头,风光虽好夕阳流; 肥甘供养孝犹浅,要劝双亲净业修。 人生百行孝为先,父母深恩大似天; 养育劬劳千万苦,劝君勤诵蓼莪篇。 欲把亲恩数一回,天高地厚终难猜; 吾能数尽青丝发,惟有亲恩数不来。 父母之恩万万千,子能奉养已衰年; 劝君早尽生前孝,得报亲恩始是贤。 休要推难祇爱钱,事亲件件要争先; 当年教你成人日,父母何曾也惜钱。 不问爹娘安不安,任他饥饿任他寒; 你今也有儿孙在,祇恐儿孙照样看。 不识亲恩看养儿,千辛万苦不推辞; 好将爱养亲儿意,爱养双亲垂老时。 孝亲一要博亲欢,食从所欲寝从安; 减口亦须供父母,加以常恐受风寒。 孝亲一要和兄弟,手足纷争亲泣涕; 善体亲心尽友恭,财物田园何足计。 孝亲一要慎交游,勿交匪类致亲忧; 敬事明师与益友,一言一动戒轻浮。 孝亲一要戒繁荣,赌荡花销即破家; 创业艰难常记念,奉亲之外不宜奢。 孝亲一要勤学习,富贵皆自勤中得; 扬名显亲何其荣,想起身难抛一刻。 分得些儿就是恩,不须还与兄弟争; 但凡争少争多者,就是人间不孝人。 子孝还须妇与俱,妻如不孝罪归夫; 理应劝导妻贤孝,莫坏门风类蠭愚。 作诗奉告世人知,天下何人不爱儿; 今日怀中儿可爱,当年亲爱尔应思。 亲恩当报欲何寻,养子方知父母心; 想到爱儿真切处,应知昔日受恩深。 岂不明知父母恩,世间那有铁心人; 祇因看得妻儿重,没得工夫到老亲。 如无父母本无身,可惜前人胜后人; 寄语痴心男子汉,莫将妻子作双亲。 孝子思亲应不闲,亲如红日已西山; 门前流水依然在,日落西山不再还。 父母不亲谁是亲,不重父母重何人; 你若重他十六两,后代儿孙还一千。 千两黄金万两银,有钱难买父母身; 在堂父母百年稀,生时不孝死徒悲。 痛苦思亲孝念坚,何如作善感苍天; 报恩有道遵僧训,父母超升子永年。 行乞奉亲孝倍加,魂升天界驾云霞; 若非孙某回阳说,谁识神仙事不差。2023-07-22 03:48:191
关于无恙的文言文
1. 舍本逐末的古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用,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 舍本逐末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事物的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枝末节。 2. 关于慈孝的古文,最好的文言文的 《二十四孝》讲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选择吧,有的是糟粕。 例如郭巨埋儿,这样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 瞽搜之子。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 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 曾参。字子舆。 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跪问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 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 衣以棉絮。闵损。 衣以芦花。一日。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 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 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 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目。 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 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 独与母居。遭乱。 负母逃难。数遇贼。 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 贼不忍杀。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 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 字公纪。年六岁。 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 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 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 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 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 乳其姑。奶不粒食。 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 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 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 吴猛。年八岁。 事亲至孝。家贫。 榻无帷帐。每夏夜。 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 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 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 时天寒地冻。祥解衣。 卧冰求之。冰忽自解。 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 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 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 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 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 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 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 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 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 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 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 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 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 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 奉养二亲。备极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 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 事母至孝。遭王莽乱。 岁荒不给拾桑。以。 3. 关于钟子期的文言文 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第四十八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夫古来知音, 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 《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 之贱哉!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 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 矣。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 “史迁著书,谘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彼实博徒,轻言负诮,况 乎文士,可妄谈哉!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才实鸿懿,而崇己 抑人者,班、曹是也;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者,楼护是也;酱瓿之议,岂多叹 哉! 夫麟凤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然鲁臣以 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魏民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谬 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 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 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 各执一偶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 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 镜矣。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 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行,则优劣见矣。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 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 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了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 无不达。然而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此庄周所以笑《折扬》,宋玉所以伤《白 雪》也。昔屈平有言:“文质疏内,众不知余之异采。”见异唯知音耳。扬雄自 称:“心好沉博绝丽之文。”其事浮浅,亦可知矣。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 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玩泽方 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 4. 请教一下关于古文的问题 《孔雀东南飞》里有一句: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康:健康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垄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健:健康、健壮。(这个主要作形容词用,用法有一定限制。) 无恙:《风俗通》曰:“恙,毒虫也,喜伤人。古人草居露宿,故相劳问,必曰无恙。”李陵曰:“霍与上官无恙乎。” 无恙:没有病的意思,古人问候,常用无恙,意思和今天的:“最近身体很健康吧?”差不多。 算了.还是举例说明吧: 比如:他身体很健康. 用古文说:其体甚健.(试着在这里换别的字) 1、其体甚康。(不妥) 2、其体甚安。(还过得去) 可见这里用“安”与“健”都行得通。 再如:只有够健康的人才能参加这次活动。 文言:唯壮者可与之。(换康、健、安,发现只有健还可以使用,但我们不难发现,无论用壮与健都不能完成表达“健康”这个词的意思。但换成:唯体无恙者能与之。很完美。) 综合以上两个例子,不难发现:在古代,真正文言表达方式里,健康这个意思有多种表达方法,但我们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字”来完全概括。象例二,要三个字:“体无恙”。而例一,一个字。不同的语境里会使用不同的词语。 另: “泰”字不错,有“四体通泰”的说法。“泰,安也。――《字汇》”“安定平和 ”的意思。身体安定平和,那当然还是健康的吧。2023-07-22 03:48:281
二十四孝是什么意思
1.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2.戏彩娱亲 周老菜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3. 鹿乳奉亲 周剡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剡子具以情告,以免。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4.为亲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5.啮指心痛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6.单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7.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8.拾葚供亲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9.为母埋儿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10.卖身葬父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11. 刻木事亲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qu]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 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12.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kuai],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13.怀桔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14.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15.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音pi],贫穷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16.闻雷泣墓 魏王裒,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俱。”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 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17.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18.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19.扼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于害。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20.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21.尝粪心忧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22.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 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23.亲涤溺器 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 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24.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2023-07-22 03:48:381
文言文孝悌的故事
1. 关于孝悌的故事 东汉时期,被人称之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的黄香很小就失去母亲,他学习刻苦,而且十分孝敬父亲,寒冬腊月,黄香总是先把父亲的席子暖一下,使父亲睡觉时不会觉得太冷,然后在去读书。 再炎热的夏季,小黄香为了使父亲不被蚊子叮咬,睡得更凉快些,就坐在床边,摇着扇子为父亲驱赶蚊子。2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过赫赫战功的陈毅元帅也留下一段佳话,陈毅元帅公务繁忙,很少有孝敬母亲的机会。 一次,他出国访问回来,正好路过家乡,就赶紧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当见到母亲瘫痪在床,小便不能自理时,陈毅争着去为母亲洗尿裤。 2. 闵子骞的孝悌故事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是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子骞,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子骞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 这时闵子骞 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指后学。“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2006年以来,和谐中国网总编、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李耀君在学习研究《弟子规》过程中,与时俱进,对其进行修订,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现代修订版《弟子规》,并应邀在全国各地讲解《弟子规》数百场。他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综合论述,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通过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认为只有学习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3. 孝悌美德故事 闵损芦衣 周朝时,有个人姓闵,名损,字子骞。他母亲早逝,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后母很讨厌闵损。冬天,后母给亲生的两个儿子穿棉絮做的衣服,却给闵损穿不耐寒的用芦花做的衣服。 一次,父亲叫闵损推车子外出。闵损穿着芦衣,身体寒冷,不小心丢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知道了真相后,便要赶走后妻。闵损却对父亲说:“母亲在此,无非我一个儿子挨冻,倘若母亲去了,可怜三个儿子都要受孤单。” 父亲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也就作罢。后母知道了这件事后,为闵损的孝顺所感动,从此看待闵损,就像亲生儿子一样。 应该学习闵子骞以德报怨,孝敬父母的品格。 4. 有关孝悌文化的故事3个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性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顺。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粮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时,大象替他耕地,鸟儿代他除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九个儿子与他交朋友。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温公爱兄 元朝时候,有个叫张闰的人,他家已经八代同居而没有分家了。所以家里人口一百多,但从不见有不和睦不友爱的。每日,只见他家的所有妇女都会齐聚一室,大家有说有笑,愉快地一齐做着女红,做完活后,大家又把东西齐齐放在另一仓库,从不见有人私自拿了东西藏在自家的。而家里的婴幼儿,一旦有啼哭的,则每位哺乳期的妇女,都会抱起哭着的孩子给他喂奶,从不会先仔细辨认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所以,这些母亲们,谁也不会计较哪个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而孩子们,也不知哪个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了。那个地方的缙绅之家、世袭之家,人人都自叹不如,认为自家远远不如张闰家,对张闰家十分敬重。所以到至元年间,皇上下令一定要好好旌表他家。 唐时有张公艺九世同居,宋时有陈昉十三代同居,都是共处一室,不为私蓄,共乳其子,令人钦佩无已!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年少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感觉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里,跪问母亲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5. 关于励志,孝悌,人物,思辨的文言文各两篇 孝悌 【1】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则出血。木像见兰。又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将妻出弃之。有诗为颂。 诗曰刻木为父母。形容如在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帏。 【2】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佣力以供亲。 【3】后汉陆绩。字公纪。年六岁。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有诗为颂。 【4】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思辨 【1】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2】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人物 【1】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以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励志篇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而己倍,君子耻之。 6. 仁爱孝悌的短故事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仁爱孝悌 所谓“传统美德”u0629是指在自觉地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多接受并实际奉行的u0629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u0629在现代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目。 它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基本内核或合理内核。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u0629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u0629具有影响u0629可以继承u0629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u0629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它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u0629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力和内聚力u0629它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或精魂。 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主要包括这是个u062a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在这十大传统美德中u0629我想说说对“仁爱孝悌”的看法。因为“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一直都被思想家、文人学者所提倡u0629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u0629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 《论语"八佾u0627yìu0628》中说过“人而不仁u0629如礼何u062b人而不仁u0629如乐何u062b”可反应出“仁”就是人的根本。“仁”德的核心是爱人u0629“仁者爱人”u0627 惟仁者能好人u0629能恶人。 《论语"里仁》u0628。老子说u062a“与u0629善仁”。 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孔子曾说过u062a“志士仁人u0629无求生以害仁u0629有杀身以成仁”。 这里“仁”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u0629为了维护“仁”u0629可以“杀身”u0629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仁”在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性。 而“孝悌”是“仁”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u0629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u0629得到普遍的奉行。 中国有句古语u062a“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u0629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u0629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还有句古话说“老吾老u0629以及人之老u062b幼吾幼u0629以及人之幼” u0627《孟子"梁惠王上》u0628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u0629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u0629爱护年幼的孩子u0629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u0629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还记得子路借米的故事u0629为了满足父母想吃米饭的要求翻山越岭去亲戚家借米u0629望着父母吃的高兴地样子u0629子路忘记了疲惫。中国的古代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u0629都让我们很感动。 “仁爱”和“孝悌”都是仁德的基本内容u0629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我们都应该好好感受和学习u0629这样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又一代代的传下去。 望采纳。 7. 关于孝悌,励志,人物,思辨的古文 敦孝悌以重人伦 “至於相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於思必明,柔必强。” 意思是:至於担当大事,全部诀窍在“明强”二字。《中庸》所说学丶问丶思丶辨丶行五方面,它的要点归结为:思必明丶柔必强。说到“中庸”,很多很多,确切的说是太多太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这两个字是中和,平庸之类的意思,进而理解为“中庸”是宣扬处事世故圆滑,不变化,不进取等等古旧思想。其实,古汉语中,中为附和,庸为广大。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0 孝悌忠恕 8.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故事,各一个.要故事,要简短的故事,200~300 1、礼 孔融让梨 在孔融小的时候,叔叔曾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把六个梨分给六个弟弟妹妹,但是必须还有一个梨在盘子里.聪明的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圆满的把梨分了. 2、智 诸葛恪得驴 三国时,吴王孙权在宴会上用一头驴来取笑诸葛谨.在场的诸葛谨幼子诸葛恪机智聪明,不但解除了父亲的尴尬,还受到吴王的赏识.吴王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3、孝 缇萦救父 淳于意为人治病,不想得罪了官府,被判"肉刑"押住长安.他的女儿缇萦年纪虽小,却坚强的陪父亲一同前往.缇萦为父亲的冤屈到处奔走,把信递送到了汉文帝手中,终于使父亲得到了自由,汉文帝也下令废除了"肉刑". 4、义 季扎还愿 王子季扎在父王去世后主动把王位让给了大哥,并出使各国.在徐国与国王徐公结下友谊,季扎见徐公深爱自己的宝剑,心中默许出使回国时将剑赠与徐公.但季扎回来时,徐公竟已经去世了.季扎来到徐公安葬处,将宝剑摆放在墓前. 5、信 明山宾卖牛 明山宾是个出了名的老实人,因为家贫,不得不便宜卖掉家中的老牛,回家的路上,他又急忙忙赶回追上买主,讲明牛曾得过"漏蹄病",已经治好了.围观的群众称赞明山宾. 6、仁 “冯谖客孟尝君” 讲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冯谖在孟尝君家曾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冯谖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 7、忠 弦高稿军 弦高是郑国的一位行商,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鲁售公三十三年(前627年)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军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惰,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稿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 8、恕 胯下之辱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只靠钓鱼卖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着刀和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单影只,硬拼肯定吃亏.于是,他便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9 悌、汉朝的时候,有位叫田真的人,家中,共有兄弟三人,父母都已经过世了,兄弟三人就讨论,将父母遗留下来的财产,平均分做三分,每人一分;连家中堂前种的那棵紫荆树,也决定要把它分为三分;而且明天就要动手,把紫荆树分割成三分;说也奇怪,就在田真兄弟决定之后,这棵紫荆树突然就枯萎了.田真看到之后,感到非常的震惊,就跟两位弟弟说:‘树木同株,听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分,所以才憔悴枯萎了啊!难道我们人却不如树吗?"田真说著说著,忍不住悲从中来,哭了起来;兄弟三人因此就决定不要分割紫荆树了.说也奇怪,这棵树一听到田真兄弟说不分割它了,就又活了过来.兄弟三人因此而感悟,再也不分家了.从此兄弟财产共有,而且愉快的生活在一起;邻居们都称赞:‘田真兄弟一家是孝门啊!"要知道兄弟属于天伦之一,与父子夫妇并称为三纲;所以古人将兄弟比喻作手足,而手足就有不相分离的意思!因为分离又会分散,分散就会孤单,而孤单就快要灭绝了啊! 累死我了!哥们自己看着办吧 !我打了好长时间的!希望能帮上你的忙。 9.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故事,各一个 1、礼 孔融让梨 在孔融小的时候,叔叔曾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把六个梨分给六个弟弟妹妹,但是必须还有一个梨在盘子里。 聪明的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圆满的把梨分了。 2、智 诸葛恪得驴 三国时,吴王孙权在宴会上用一头驴来取笑诸葛谨。 在场的诸葛谨幼子诸葛恪机智聪明,不但解除了父亲的尴尬,还受到吴王的赏识。吴王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3、孝 缇萦救父 淳于意为人治病,不想得罪了官府,被判"肉刑"押住长安。他的女儿缇萦年纪虽小,却坚强的陪父亲一同前往。 缇萦为父亲的冤屈到处奔走,把信递送到了汉文帝手中,终于使父亲得到了自由,汉文帝也下令废除了"肉刑"。 4、义 季扎还愿 王子季扎在父王去世后主动把王位让给了大哥,并出使各国。 在徐国与国王徐公结下友谊,季扎见徐公深爱自己的宝剑,心中默许出使回国时将剑赠与徐公。但季扎回来时,徐公竟已经去世了。 季扎来到徐公安葬处,将宝剑摆放在墓前。 5、信 明山宾卖牛 明山宾是个出了名的老实人,因为家贫,不得不便宜卖掉家中的老牛,回家的路上,他又忙忙赶回追上买主,讲明牛曾得过"漏蹄病",已经治好了。 围观的群众称赞明山宾。 6、仁 “冯谖客孟尝君” 讲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冯谖在孟尝君家曾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冯谖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 7、忠 弦高稿军 弦高是郑国的一位行商,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鲁售公三十三年(前627年)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军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惰,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稿劳秦军。 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 8、恕 胯下之辱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只靠钓鱼卖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 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着刀和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单影只,硬拼肯定吃亏。 于是,他便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9 悌、汉朝的时候,有位叫田真的人,家中,共有兄弟三人,父母都已经过世了,兄弟三人就讨论,将父母遗留下来的财产,平均分做三分,每人一分;连家中堂前种的那棵紫荆树,也决定要把它分为三分;而且明天就要动手,把紫荆树分割成三分;说也奇怪,就在田真兄弟决定之后,这棵紫荆树突然就枯萎了。田真看到之后,感到非常的震惊,就跟两位弟弟说:‘树木同株,听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分,所以才憔悴枯萎了啊!难道我们人却不如树吗?"田真说著说著,忍不住悲从中来,哭了起来;兄弟三人因此就决定不要分割紫荆树了。 说也奇怪,这棵树一听到田真兄弟说不分割它了,就又活了过来。兄弟三人因此而感悟,再也不分家了。 从此兄弟财产共有,而且愉快的生活在一起;邻居们都称赞:‘田真兄弟一家是孝门啊!"要知道兄弟属于天伦之一,与父子夫妇并称为三纲;所以古人将兄弟比喻作手足,而手足就有不相分离的意思!因为分离又会分散,分散就会孤单,而孤单就快要灭绝了啊! 累死我了!!哥们自己看着办吧 !!我打了好长时间的!!希望能帮上你的忙!!。2023-07-22 03:48:561
“孝顺”一词的来源,意思?有何典故?
至圣先师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意思就是说:我们身体的任何地方,都是父母给我们的,每个人都要好好保护。品行端正、照顾年老的父母、顺从父母,这些都是我们做得到的事,应该都要好好的去执行。 孝,就是孝敬,顺,就是有时老人也像个孩子,我们就要顺着他们,不做无谓的争吵。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孝顺父母,更希望社会上不会再出现伤害父母、不孝的例子。孝顺是中国人的特有风俗,别的国家可能都没有这种孝顺的精神,所以也希望孝顺的精神,可以永久保存下去。 典故;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典故:尝粪忧心: 庾黔娄,任县令时赴任不满十天,忽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要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2023-07-22 03:49:051
赞美孩子长大了会照顾别人的句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2.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3.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4.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6.干不完的事,停一停,放松心情;挣不够的钱财,看一看,身外之物;看不惯的世俗,静一静,顺其自然;生不完的闷气,说一说,心境宽广;接不完的应酬,辞一辞,有利健康;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 人生 ;尽不完的孝心,走一走,回家看看。7.播种小小的孝心收获浓浓的亲情8.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9.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10.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作者:罗素1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12.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此刻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回报也不必须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远渡重洋留学海外,我们时刻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正如世纪老人巴金所说“我是春蚕吃的桑叶就要吐丝。”春蚕付出了,也获得了,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赞美与钦佩。13.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1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15.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16.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李毓秀《弟子规》1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1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jiaoyu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20.人总有一天会长大,总有一天会变老,总有一天会死去。想想我们的父母,其实他们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所以不妨从现在开始,给他们多一点关爱。2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处:孟子离娄上2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 为政》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24.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25.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2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27.孝是飘散的花香弥漫在呼吸的每一寸空气中;孝是微小的种子驻扎在每个人的心里当年华逝去不变的是亲情28.长辈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孝顺是我们最成功的语言29.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30.感恩是什么?大家也许知道吧。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生活态度;是一束阳光,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抱怨;是一座桥梁,可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一种镇静剂,可使人在众多的纷扰中保持平静;是一种润滑剂,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31.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3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33.父母对我们的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爱才有了回报感恩——孝敬父母的爱来之不易;学会孝敬懂得感恩34.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35.“孝”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所追求的美德,古人曾教导我们“百事孝为先”意思是教导我们所有善事中孝是最重要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的为他们去掉。36.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37.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u30fb离娄上》。38.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3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规》。40.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41.“呵护孩子”是父母的口头禅;而“孝敬父母”何时能成为我们的座右铭42.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4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 母亲 。作者:高尔基4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45.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4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4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 命令 ,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48.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49.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50.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51.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52.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5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5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55.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56.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57.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5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5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60.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6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弟子规》62.不要吝啬我们对于父母的爱更不要把孝心当作有回报而应是我们理所当然的如果连孝心都有了利润人生也太可悲了点63.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64.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65.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6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67.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68.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70.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7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72.*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u30fb学而第一》。7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74.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7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76.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作者:纪伯伦7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78.感恩 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 快乐 ,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2023-07-22 03:49:1510
求二十四孝的具体意思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二十四孝_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 二十四孝_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二十四孝_打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二十四孝_鹿乳奉亲 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 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 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有诗赞曰: 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二十四孝_笼负母归 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 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 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 后人有诗赞曰: 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 二十四孝_弃官奉亲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诗曰: 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二十四孝_单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 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 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 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 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二十四孝_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二十四孝_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二十四孝_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二十四孝_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来就很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 有诗颂曰: 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二十四孝_负米养亲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有诗颂曰: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二十四孝_挨杖伤老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 有诗颂曰: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 二十四孝_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菊花赎了回来。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欲将其休掉。菊花见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继母没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因此世人有诗颂曰: 一片奉心如石坚,一身被鬻亦依然;情深跪动恕宽母,纯孝并齐闵子骞。 二十四孝_孝感继母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 后人赞曰;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二十四孝_劝姑孝祖 明朝时候,浙江绍兴山阴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娶了一个童养媳名叫刘兰姐,年仅十二岁,却很明事理,对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动不动就冒犯长辈,经常骂祖母“老不死”,将其视为“包袱”,言辞十分粗野。 一天深夜,刘兰姐来到王氏的闺房长跪不起。王氏大吃一惊,问其缘故。刘兰姐答道:儿担忧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后媳妇将视为榜样,待您老了,也把您视为“包袱”,那时您会多么伤心啊!太婆母长命百岁是我家的大幸,恳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听后恍然大悟,边流泪边叹气说:良言使我收益不浅啊!于是痛改前非,对待祖母温柔恭顺。而刘兰姐对待王氏亦是如此。真是: 二六女儿明大义,看姑骂祖逆亲意;入房跪劝悔前非,示范儿孙行孝字。 二十四孝 孝感动天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生母在舜十几岁时故去了,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据说很有音乐天才。他娶了一位后妻,性情粗暴、凶狠。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长大后变得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后人有诗赞曰: 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二十四孝_兄弟争孝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诗云: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2023-07-22 03:50:041
孝敬文言文怎么说
1. 孝敬公婆用古文怎么描述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7.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 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2. 24孝的古文怎么翻译 一.孝感动天 虞舜,瞽孝感动天 瞍(ɡǔ sǒu)之子。 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 鹿乳奉亲 周郯(tán)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四.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lí huò )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 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五.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啮指痛心 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六.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zhèn)。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七.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 3. 求《闵子骞孝顺》文言文翻译 原文: 闵子骞兄弟两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子骞为其父御,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即谓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译文: 闵子骞兄弟共二人,母亲死后,他们的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继母又生了两个儿子。闵子骞给他的父亲驾马,丢失了马的辔头,他的父亲握着他的手,发觉他的手很冷,穿的衣服也很单薄。父亲回去后,把后母生的儿子叫来,握住他的手,手是温暖的,穿的衣也很厚。就对妻子说:“我娶你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儿子,现在你欺骗我,让我的儿子受冷,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子骞上前说:“如果母亲留在我家,就只有我一个儿子受寒;如果母亲离我们而去,四个儿子就都会受寒啊。”他的父亲一句话也不说,沉默了好久,而他的后母也很后悔自己的做法。 4. 关于孝敬的古文 古句 名言 名句 警句 文章 等 您好!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2023-07-22 03:50:141
舜其大孝也与什么意思
“舜其大孝也与”的意思是:舜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孝感动天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舜(shùn,约公元前2277~约公元前2178),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建立虞国,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五帝时的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而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舜的德行不断感染他周围的人,于是凡是舜工作的地方都会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富庶且人民风气很好的地方。2023-07-22 03:50:211
放榜名魁多士上,方知孝感自流芳,棘围历试两三场,策论文章字字香!四句话什么意思?
诗句搞反了,应为:棘围历试两三场,策论文章字字香,放榜名魁多士上,方知孝感自流芳! “棘围”,指科举考场。“孝感”,参看“二十四孝”中的几个故事典故:舜帝“孝感动天”,“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心”;董永“卖身葬父”,“孝感槐荫”,“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弄懂了“棘围”、“孝感”,这四句话的意思自然明了。2023-07-22 03:50:281
文言文孝的意思是什么
1. 文言文解释1、孝者荣,不孝为耻2、曾子杀猪3、教学相长这三首文言 1、孝者荣,不孝为耻 孝顺的人光荣,不孝顺的人可耻.2、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她的孩子哭着叫着,也要跟着妈妈上街.妈妈骗他说:“你回去吧,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吧.”妻子从街上回来,看见曾子正在准备杀猪给孩子吃,妻子急忙阻止他.“怎么啦,你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吗?我原是说着骗骗孩子的.”曾子说:“对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话呢?孩子们一举一动,都是跟爸爸妈妈学的,你撒谎欺骗了孩子,就等于叫他学撒谎,这样教育孩子是要不得的.”曾子终于杀了猪.3、教学相长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2. 关於孝顺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释 (有分加喔 东汉陆绩,字公纪。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卧冰求鲤 原文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译文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3. 孝的文言文故事“禹” 原文: 舜,有虞氏首领,又称虞舜。母亲早亡,继母生子名象。继母与弟象对舜心怀嫉恨。舜的父亲眼瞎,又不辨善恶,偏听偏信,对舜虐待,以至加害于舜。有一次,他们要舜去修仓,待舜登上仓顶,他们却抽去梯子,放火焚烧。舜挟着两个斗笠,从仓顶飘然而落,毫发无损。又有一次,他们要舜去淘井,舜刚下到井中,便有土石滚落,舜从井下的地道中不慌不忙走出,使继母及弟象十分惊恐。尽管他们对舜屡次加害,舜对父母孝敬如初,对弟象依然友好。帝尧知舜至孝,又见他德才兼备,使把治理天下的大位禅让给他。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后世尊为“远古圣王”。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 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4. 文言文中“不日"是什么意思 在文言文中,“不日”一辞的语义环境不同,至少有三种意思:1、不久.例如:《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孔颖达 疏:“谓不设时日已成功,言民心乐为之也.”又如:《北齐书·魏收传》:“侯景叛入梁,寇南境,文襄时在晋阳,令收为檄,五十馀纸,不日而就.”再如: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包孝肃公守庐州,岁饥,亦不限米价,而商贾载至者遂多,不日米贱.”2、不见日,指天阴.例如:《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郑玄 笺:“既竟日风且复曀,不见日矣.”3、谓不署日期.例如:《谷梁传·隐公元年》:“卑者之盟不日.”杨士勋 疏:“卑者之盟不日,则公卿之盟书日可知.”又如:宋 苏轼《问雩月何以为正》:“一月之旱故雩书月,一时之旱故雩书时,书雩之例,时月而不日.”。2023-07-22 03:50:361
虞舜孝感动天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虞舜孝感动天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虞舜孝感动天读后感1 舜是个孝顺的孩子,不管继母怎么对待他,舜仍然时时刻刻想着要孝顺父母。再对比一下我们,感到很惭愧。我们现在又优越的生活条件,父母平时辛苦地工作,尽可能地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我们吃好的,穿好的,可我们总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孝的观念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经非常淡薄了。 我想:我们应该向书中的主人翁学习,“百善孝先。”孝”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在父母劳累时为他们锤锤背,倒杯茶;在父母忙碌时,帮他们做几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学习上,认认真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让父母也体会到我们的爱,就像乌鸦反哺一样,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家庭付出,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虞舜孝感动天读后感2 阳春三月的第一个节日,那就是——三八妇女节。关于妇女节的故事也不少。其中,我阅读了《孝感动天》这篇文章,它讲的是修道人睒子孝顺双目失明的老父母的故事。 开始我在阅读第一段时,知道修道人睒子和父母居住在深山里修行。他非常孝顺,尽心尽力地照顾又年老又双目失明的父母。当睒子每一次想到父母行动不方便的样子,心里很难过,心想一定让父母舒舒服服的安享晚年。当我读到后面几段时,心里很为睒子和睒子的父母感到难过。这是因为有一天,睒子去河边汲水给父母喝,正巧,迦夷国国王进山打猎。当国王瞄准麋鹿时,“咻”的一声射了出去。这一箭没射中麋鹿,反而射中了正在汲水的睒子。接下来是已中毒箭的睒子和国王的几句对话。当我读到最后几段时,是先哭后笑。国王来到睒子家时,看到睒子的父母提到睒子时,脸上露出了慈爱的表情,心里不由得一阵剧痛,把事情告诉了睒子的父母。睒子父母听后,嚎啕大哭,感动的使天上的诸神,地上的山神、水神纷纷来到睒子身边,把睒子起死回生,大家都悲喜交加,又哭又笑。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悟出了一个大道理:百事孝为先。平时,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虞舜孝感动天读后感3 周末,我读了24孝中的孝感动天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下面就让我讲讲这个故事吧! 故事是这样的:传说中古代的五帝之一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可都没得手,有一次他们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把仓谷用火烧着了,舜拿了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还有一次,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可舜却挖地道逃脱。 舜知道父亲继母要害死他,可他却毫不嫉恨,仍对父亲很恭顺,对弟弟很慈爱。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天帝,在舜耕田时,大象为他耕地,小鸟为他除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并有处理政事的才干,于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尧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想起了我自己,天天让父母干这干那,干的不好还会抱怨他们,我却自由自在。有时,父母生气了,批评了我,我就会和父母吵得不可开交,这一点我和舜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要像舜一样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等,总之,要像舜一样对父母好。 虞舜孝感动天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孝感动天》的故事。 故事讲述舜孝顺的无上品格,哪怕父亲与后母,弟弟他们要让他修粮仓,从而放火烧粮仓,想烧死他,他也不会怪亲人,后面又让他挖井,然后活埋他,他也只是从不怪罪,因为他知道是父亲从小把他养大,所以不会怪罪,这是多么的孝顺,在公主告诉他父亲和弟弟要害他也不生气,就算他有很大的权力,也不会去反过来去对付亲人们,这是多么孝顺才会这样对待伤害过自已的人,一点也不像生活中有的人,在长大后就对父母拳打脚踢踢,自己锦衣玉石,父母粗茶淡饭,粗布麻衣,看到时我是十分感动,多么的孝顺,多么令人感动。最后,天派来了使者来帮助他。 这就是孝感动天的故事,难道你不感动吗? 虞舜孝感动天读后感5 舜在黄河边制作陶器,制造的器物质。 量都很好。文中的“苦窳”是指粗劣不合格的意思,“不苦窳”就是质量好。他到雷泽打鱼,虽遇到烈风雷雨也不会迷失方向。“雷泽”,是古泽名,又名雷水,在今永济市南,或说即雷夏泽,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 舜对父母至孝,“虽竭力尽瘁,而无。 怨怼之心”。这就是竭尽心力与劳苦,“瘁”。 就是劳苦的意思;然而没有怨恨之心,“怼”,怨恨的意思。帝尧听闻到舜的至孝,“使总百揆”,使他总管国家大事。“揆”,就是管理的意思。帝尧还让九个儿子侍奉他,并将女儿嫁给他;传说中的娥皇、女英,就是尧的两个女儿。帝尧,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传说他曾经设立官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在位九十八年。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史料记载古时候有一个名叫舜的人,性情十分温和孝顺。可惜母亲早逝,他的父亲瞽瞍不通情理,后母待舜很刻薄,时常无理要求舜做很多事情,且常在背后说舜的坏话,父亲因此对舜很不满意,弟弟象对舜更不友善,也经常欺负哥哥舜。相传他的父亲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虽然如此,舜并无丝毫怨恨之心,依然孝顺父亲和后母,对弟弟象很关爱,且做事非常认真努力。他这种宽大的胸襟与孝顺的行为,感动了上天,当他在山东的历山耕种时,据说有大象来帮他耕田,飞鸟来帮他除草,这都是至诚无私的孝心,才能感动动物来帮忙。当时的皇帝尧听到了舜的故事,便请舜去打理国家政事,并且派九个人去协助他;经过几年的考核,证明舜确实很贤德,尧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最后更是将皇帝之位禅让给他,让他来管理和领导国家。 舜,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2023-07-22 03:50:421
孝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孝顺的真正含义是顺着老人长辈的意思,赡养父母尽心尽力,遵从父母意志。孝顺的意思是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现多指孝敬的口语,孝顺现在应该理解为,孝敬父母长辈,让孝道一代一代的顺下去,出自《国语·楚语上》。报答父母的抚养,不意味就必须任由他们决定自己的一生,即使在古代,也并不认为这就是孝顺,而是人伦丧失。中国真正的古训,是父慈子孝,也就是父母要慈祥,儿女要孝顺,这是双方的责任。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皇权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有关孝顺的句子1、人人都有父母,也都会成为父母。对父母孝敬,就是给孩子做榜样。父母的恩情,此生还不清,父母的陪伴,真的很短暂,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2、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敬亲者,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3、百善之首孝为先,养育之恩大过天。父母恩,永难报,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人这一生,都应该善待父母。4、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5、孝感动天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2023-07-22 03:50:491
孝感动天是什么意思 孝感动天简单介绍
1、孝感动天,《二十四孝》中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动上天。 2、出处:元代·郭居敬《二十四孝》其一《孝感动天》 3、原文: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4、译文:舜,有虞氏首领,又称虞舜。母亲早亡,继母生子名象。继母与弟象对舜心怀嫉恨。舜的父亲眼瞎,又不辨善恶,偏听偏信,对舜虐待,以至加害于舜。有一次,他们要舜去修仓,待舜登上仓顶,他们却抽去梯子,放火焚烧。舜挟着两个斗笠,从仓顶飘然而落,毫发无损。 5、又有一次,他们要舜去淘井,舜刚下到井中,便有土石滚落,舜从井下的地道中不慌不忙走出,使继母及弟象十分惊恐。尽管他们对舜屡次加害,舜对父母孝敬如初,对弟象依然友好。帝尧知舜至孝,又见他德才兼备,使把治理天下的大位禅让给他。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后世尊为“远古圣王”。2023-07-22 03:51:501
入则孝,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意思是。
入则孝是弟子规中间的一篇,这是其中一段,意思是: 父母亲去世后,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父母会难过哭泣,哀思父母养育之恩;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事。2023-07-22 03:52:193
孝顺文言文怎么说
1. 24孝的古文怎么翻译 一.孝感动天 虞舜,瞽孝感动天 瞍(ɡǔ sǒu)之子。 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 鹿乳奉亲 周郯(tán)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四.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lí huò )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 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五.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啮指痛心 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六.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zhèn)。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七.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 2. 孝敬公婆用古文怎么描述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7.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 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3. 求《闵子骞孝顺》文言文翻译 原文: 闵子骞兄弟两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子骞为其父御,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即谓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译文: 闵子骞兄弟共二人,母亲死后,他们的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继母又生了两个儿子。闵子骞给他的父亲驾马,丢失了马的辔头,他的父亲握着他的手,发觉他的手很冷,穿的衣服也很单薄。父亲回去后,把后母生的儿子叫来,握住他的手,手是温暖的,穿的衣也很厚。就对妻子说:“我娶你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儿子,现在你欺骗我,让我的儿子受冷,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子骞上前说:“如果母亲留在我家,就只有我一个儿子受寒;如果母亲离我们而去,四个儿子就都会受寒啊。”他的父亲一句话也不说,沉默了好久,而他的后母也很后悔自己的做法。 4. 古文:孔子论"孝"翻译急~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注释】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 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 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原文】2、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论语u2022学而篇》【注释】 ① 弟子:此指年纪幼小的人.②文:指古代文献.【翻译】孔子说:“弟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解读】 “入”“出”互文见义,意即不论是“出”,还是“入”,都要讲究“孝”“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句紧随,一气呵成,鱼贯而下,语势自然.孝、悌、谨、信、爱、仁,孔子从六个方面告诫弟子.以“孝悌”为根本,“谨”“信”“爱”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核心,以“仁”为奋斗目标.学习应是广义的,不仅仅限于学习书本知识,首先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文”.孔子教育学生,要求做人在前、读书在后;进德在前,修业在后.这段话表现了孔子为“学”的基本思想.姴秱憗啶弑 2014-10-02。2023-07-22 03:52:421
孝在文言文的意思
1. 24孝的古文怎么翻译 一.孝感动天 虞舜,瞽孝感动天 瞍(ɡǔ sǒu)之子。 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 鹿乳奉亲 周郯(tán)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四.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lí huò )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 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五.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啮指痛心 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六.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zhèn)。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七.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 2. 求一些孝敬父母的古文的意思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7.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 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3. 求文言文的翻译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孔子在家闲坐着,他的学生曾参在一旁侍坐。孔老夫子说:「古代贤明的帝王有至高的德行与最切要的道理,他们用这种德行和道理教化人,使天下的人顺从,人民因此相亲相爱,尊卑长幼都没有怨恨。你知道这个道理是什么吗?」曾子离开坐席站起来说:「曾参不够聪敏,如何能知道呢?」孔子说:「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坐下,让我来告诉你。人的身躯、四肢、毛发与皮肤都是从父母那儿继承来的,(所以为人子女的,应当遵守仁德做事,善加爱护,谨慎保全),不敢毁损伤残,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自身有所建树,实行正道,把声名显扬于后世,光宗耀祖,则是实行孝道最终的目的。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推广于侍奉君王,最终的目的则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圆满孝道。正如《诗经·大雅·文王篇》上说:『怎么能够不追念你的先祖呢?要修养自己,发扬先祖的美德。 4. 关於孝顺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释 (有分加喔 东汉陆绩,字公纪。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卧冰求鲤 原文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译文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5. 求关于“孝”的古文,最好是叙事的古文故事. 01 孝感动天 舜,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1.jpg />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2.jpg /> 03 啮指痛心 曾参, 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3.jpg /> 04 百里负米 仲由, 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4.jpg /> 05 芦衣顺母 闵损, 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5.jpg /> 06 鹿乳奉亲 郯子, 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6.jpg />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images。 6. 孝的文言文故事“禹” 原文: 舜,有虞氏首领,又称虞舜。母亲早亡,继母生子名象。继母与弟象对舜心怀嫉恨。舜的父亲眼瞎,又不辨善恶,偏听偏信,对舜虐待,以至加害于舜。有一次,他们要舜去修仓,待舜登上仓顶,他们却抽去梯子,放火焚烧。舜挟着两个斗笠,从仓顶飘然而落,毫发无损。又有一次,他们要舜去淘井,舜刚下到井中,便有土石滚落,舜从井下的地道中不慌不忙走出,使继母及弟象十分惊恐。尽管他们对舜屡次加害,舜对父母孝敬如初,对弟象依然友好。帝尧知舜至孝,又见他德才兼备,使把治理天下的大位禅让给他。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后世尊为“远古圣王”。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 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7. 一念孝心文言文翻译 一念孝心 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各与以食物,自负以归,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干,无应者。幸井底气温,又有饼饵可食,渴甚则咀水果,竟数日不死。会屠者于以胜驱豕归,距井犹半里许,忽绳断豕逸,狂奔野田中,亦失足堕井。持钩出豕,乃见瞽者,已气息仅属矣。 外不当屠者所行路,殆若或使之也。先兄晴湖问以井中晴状,瞽者曰:“是时万念皆空,心已如死。惟念老母卧病,等瞽子以养,今并瞽子亦不得,计此时恐已饿莩,觉酸彻肝脾,不可忍耳。”先兄曰:“非此一念,王以胜所驱豕,必不断绳。” 【译文】 离我们老家十几里的地方,有位姓卫的盲艺人。乾隆戊午(1738)年除夕之前,他走家串户为各家演唱辞年贺岁的小曲。每家也纷纷赠送给他一些食物,他便用口袋背着这些食物往家走。半路上,他不幸失足坠入一口枯井中。这口枯井地处荒郊旷野,又刚好是除夕,家家团圆守岁,路上几乎没有行人。盲艺人在枯井里喊哑了嗓子,也没人听见:幸亏枯井底下温度暖和,又有口袋里的干粮可吃,渴便细细地嚼几口水果,竟然几天不死。 正赶上有位叫王以胜的屠夫驱赶着一口猪归来。在离枯井半里多的地方,那猪忽然挣断绳索,在田野里狂奔乱跑,结果也掉进了这口枯井里。王以胜用挠钩把猪钩上来时,发现枯井中还有一个人,这样,盲艺人才得救,但已奄奄一息了。 这口枯进原本不在王以胜所要走的路途上,他之所以被引到这里来,大概是有鬼神在暗中指使吧。先兄晴湖曾问过盲艺人身处枯井中的心情状态,盲艺人说:“我当时万念俱空,心如死灰。只惦念家中有老母亲卧病在床,还等着瞎儿子回来赡养呢!如今,她连个瞎儿子也失去了,恐怕此时早巳饿得不行了,想到这里,不由得心潮汹涌,肝胆欲裂,痛不可忍,” 先兄晴湖说:“如果盲艺人当时没有这个念头,想必王以胜拴猪的绳子也不会断了。” 8. 孝丐.的古文翻译 一个乞丐的生活状况不如他的同乡人。 明孝宗年间,这个乞丐在吴地行乞。每次乞到的食物都不吃,把它储存在一个竹筒中。 看见的人都很奇怪,时间长了就有人问乞丐这是为什么,乞丐说:“我还有老母亲在世,但是已经命在旦夕。”有好事的人想知道究竟,于是跟着乞丐走了一段路到了河边,在一片柳阴下系着一叶小舟,虽然很破落的小舟但是很干净。 有一个老妇人坐在里面。乞丐到了以后拿出储存的食物整理一下,然后端到船上,等母亲吃的时候,他唱歌作乐,使母亲高兴,等母亲吃完了才作别的。 又有一天乞丐什么也没有乞到,很郁闷,有一个叫沈孟渊的看他可怜给他食物,但是乞丐宁可饿着也要先给母亲吃,这样过了多少年后,乞丐的母亲去世了,以后也再看不到乞丐了,听说乞丐说自己姓沈,当年三十岁左右。2023-07-22 03:52:511
2十四孝具体指的什么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版本一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一、孝感动天二、戏彩娱亲三、鹿乳奉亲四、百里负米五、啮指痛心六、芦衣顺母七、亲尝汤药八、拾葚异器九、埋儿奉母十、卖身葬父十一、刻木事亲十二、涌泉跃鲤十三、怀橘遗亲十四、扇枕温衾十五、行佣供母十六、闻雷泣墓十七、哭竹生笋十八、卧冰求鲤十九、扼虎救父二十、恣蚊饱血二十一、尝粪忧心二十二、乳姑不怠二十三、弃官寻母二十四、涤亲溺器版本二甘肃境内已清理发掘的数十座宋金时期的墓葬中均有砖雕或彩绘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计三十个,主要集中在陇西县宋墓、兰州中山林金墓、榆中金墓、临夏金墓以及近年陆续发掘的永登连城、会宁、清水县的白沙电峡、贾川董湾等宋金墓葬中。它们不仅是珍贵的艺术品,而且是研究当时人们崇尚孝道的实物资料。敦煌遗书中的各类孝子传、孝子变文中有关孝子的事迹也很多,主要集中于《孝子传》、《咏孝经诗》、《古贤集》、《搜神记》、《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等。许多孝子故事与墓砖孝子故事相同,但也有个别不同的。1.虞舜孝感动天2.闵子骞单衣奉亲3.老莱子戏采娱亲4.郯子鹿乳奉亲5.曾参行孝6.鲁义姑姊舍子救侄7.原谷拖舆谏父8.文帝亲尝汤药9.淳于缇萦舍己救父10.刘平舍子救侄11.董永卖身葬父12.紫荆复萌(或田真兄弟)13.姜诗孝母14.蔡顺拾葚供亲15.赵孝舍己救弟16.曹娥哭泣17.茅生杀鸡18.江革行佣供母19.郭巨埋儿20.王祥卧冰21.丁兰刻木事亲22.陆绩怀桔23.孟宗哭竹24.王裒闻雷泣墓25.鲍出行孝26.杨香扼虎救父27.刘殷哭泽生堇28.伯瑜泣杖29.王武子(妻)行孝30.刘明达卖子行孝2023-07-22 03:53:014
“二十四孝”的故事是什么意思?
“ 二十四孝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 版本一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一、孝感动天 二、戏彩娱亲 三、鹿乳奉亲 四、百里负米 中国二十四孝 五、啮指痛心 六、芦衣顺母 七、亲尝汤药 八、拾葚异器 九、埋儿奉母 十、卖身葬父 十一、刻木事亲 十二、涌泉跃鲤 二十四孝图(1-12)(12张) 十三、怀橘遗亲 十四、扇枕温衾 十五、行佣供母 十六、闻雷泣墓 十七、哭竹生笋 十八、卧冰求鲤 十九、扼虎救父 二十、恣蚊饱血 二十一、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二十三、涤亲溺器 二十四孝图(13-24)(12张) 二十四、弃官寻母 版本二 甘肃境内已清理发掘的数十座宋金时期的墓葬中均有砖雕或彩绘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计三十个,主要集中在陇西县宋墓、兰州中山林金墓、榆中金墓、临夏金墓以及近年陆续发掘的永登连城、会宁、清水县的白沙电峡、贾川董湾等宋金墓葬中。它们不仅是珍贵的艺术品,而且是研究当时人们崇尚孝道的实物资料。敦煌遗书中的各类孝子传、孝子变文中有关孝子的事迹也很多,主要集中于《孝子传》、《咏孝经诗》、《古贤集》、《搜神记》、《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等。许多孝子故事与墓砖孝子故事相同。 1、虞舜孝感动天 2、闵子骞单衣奉亲 3、老莱子戏采娱亲 4、睒子鹿乳奉亲 5.曾参行孝 6.鲁义姑姊舍子救侄 7.原谷拖舆谏父 8.文帝亲尝汤药 9.淳于缇萦舍己救父 10.刘平舍子救侄 11.董永卖身葬父 12.紫荆复萌(或田真兄弟) 13.姜诗孝母 14.蔡顺拾葚供亲 15.赵孝舍己救弟 16.曹娥哭泣 17.茅生杀鸡 18.江革行佣供母 19.郭巨埋儿 20.王祥卧冰 21.丁兰刻木事亲 22.陆绩怀桔 23.孟宗哭竹 24.王裒闻雷泣墓 25.鲍出行孝 26.杨香扼虎救父 27.刘殷哭泽生堇 28.伯瑜泣杖 29.王武子(妻)行孝 30.刘明达卖子行孝2023-07-22 03:53:081
孝顺的文言文怎么说
1. 24孝的古文怎么翻译 一.孝感动天 虞舜,瞽孝感动天 瞍(ɡǔ sǒu)之子。 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 鹿乳奉亲 周郯(tán)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四.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lí huò )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 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五.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啮指痛心 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六.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zhèn)。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七.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 2. 世说新语中孝顺的文言文 德行第一之四十五、纯孝之报(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译)吴郡的陈遗,在家里十分孝顺父母,他妈妈喜欢吃锅巴,陈遗在任吴郡主薄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送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袁山松当日带兵出征,此时陈遗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就带上随军出发了。沪渎一仗,官军大败逃溃,跑到了山里,很多人都饿死了,惟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 人们认为这是他笃行孝道的报答。德行第一之四十六、安国涕泪(原文)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 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译)孔安国作孝武帝的侍中时,很受器重。 孝武帝去世时,孔安国是太常卿,他身体一向瘦弱,穿着大孝的衣服,整日泪流不断,看见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真孝子。德行第一之四十七、二吴之哭(原文)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 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 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 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译)吴坦之、吴隐之兄弟住在丹阳郡公署的后面时,他们的母亲童夫人去世了。 兄弟二人朝夕到母亲的灵前跪拜,一念及母亲,或者宾客吊唁时,二人便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悲痛欲绝,路人都为之落泪。韩伯当时是丹阳尹,他母亲也住在郡署里面,每次听到吴家兄弟二人的哭声,就心里感伤,对韩伯说:“你以后如果作了选拔人才的官,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两个人。” 韩伯也很欣赏二人。后来韩伯果然作了吏部尚书,此时大哥吴坦之已因悲伤过度身亡,小弟吴隐之因此而富贵显达了。 3. 关於孝顺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释 (有分加喔 东汉陆绩,字公纪。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卧冰求鲤 原文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译文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4. 求《闵子骞孝顺》文言文翻译 原文: 闵子骞兄弟两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子骞为其父御,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即谓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译文: 闵子骞兄弟共二人,母亲死后,他们的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继母又生了两个儿子。闵子骞给他的父亲驾马,丢失了马的辔头,他的父亲握着他的手,发觉他的手很冷,穿的衣服也很单薄。父亲回去后,把后母生的儿子叫来,握住他的手,手是温暖的,穿的衣也很厚。就对妻子说:“我娶你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儿子,现在你欺骗我,让我的儿子受冷,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子骞上前说:“如果母亲留在我家,就只有我一个儿子受寒;如果母亲离我们而去,四个儿子就都会受寒啊。”他的父亲一句话也不说,沉默了好久,而他的后母也很后悔自己的做法。 5. 孝敬公婆用古文怎么描述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7.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 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2023-07-22 03:53:161
二十四孝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 一、孝感动天 二、戏彩娱亲 三、鹿乳奉亲 四、百里负米 五、啮指痛心 六、芦衣顺母 七、亲尝汤药 八、拾葚异器 九、埋儿奉母 十、卖身葬父 十一、刻木事亲 十二、涌泉跃鲤 十三、怀橘遗亲 十四、扇枕温衾 十五、行佣供母 十六、闻雷泣墓 十七、哭竹生笋 十八、卧冰求鲤 十九、扼虎救父 二十、恣蚊饱血 二十一、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二十三、涤亲溺器 二十四、弃官寻母要详情可以追问!2023-07-22 03:53:261
中国的24孝分别是什么?
中国的24孝分别是:一、孝感动天二、戏彩娱亲三、鹿乳奉亲四、百里负米五、啮指痛心六、芦衣顺母七、亲尝汤药八、拾葚异器九、埋儿奉母十、卖身葬父十一、刻木事亲十二、涌泉跃鲤十三、怀橘遗亲十四、扇枕温衾十五、行佣供母十六、闻雷泣墓十七、哭竹生笋十八、卧冰求鲤十九、扼虎救父二十、恣蚊饱血二十一、尝粪忧心二十二、乳姑不怠二十三、弃官寻母二十四、涤亲溺器扩展资料:1、孝感动天虞舜,瞽瞍(ɡǔ sǒu)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孝行至淳脱险境,感象化鸟点生灵。动君择婿续天命,天下归心新贤英。2、戏彩娱亲(又名老莱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不小心摔倒,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装作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不止。2023-07-22 03:53:5012
事亲至孝的事什么意思?
来源于“夫孝,始于事亲也。”意思就是说用孝顺的态度来对待、侍奉亲人和长辈。一般代指古代的“二十四孝”:一、孝感动天 二、戏彩娱亲 三、鹿乳奉亲 四、百里负米 中国二十四孝五、啮指痛心 六、芦衣顺母 七、亲尝汤药 八、拾葚异器 九、埋儿奉母 十、卖身葬父 十一、刻木事亲 十二、涌泉跃鲤 十三、怀橘遗亲 十四、扇枕温衾 十五、行佣供母 十六、闻雷泣墓 十七、哭竹生笋 十八、卧冰求鲤 十九、扼虎救父 二十、恣蚊饱血 二十一、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二十三、涤亲溺器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弃官寻母虽然孝道是古代封建-帝王社会宗法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二十四孝》的最初目的也是维护礼教。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2023-07-22 03:54:544
二十四孝是什么意思
各种孝顺2023-07-22 03:55:085
24孝 是什么
二十四孝 孝感动天 戏彩娱亲 鹿乳奉亲 为亲负米 啮指心痛 单衣顺母 亲尝汤药 拾葚供亲 为母埋儿 卖身葬父 刻木事亲 涌泉跃鲤 怀桔遗亲 扇枕温衾 行佣供母 闻雷泣墓 哭竹生笋 卧冰求鲤 扼虎救父 恣蚊饱血 尝粪心忧 乳姑不怠 亲涤溺器 弃官寻母2023-07-22 03:55:273
刘孝通名字的寓意
刘是姓氏,孝通名字的寓意是指孝感动天、好运好命、明理、美德。给人感觉明理、友爱、耿直。2023-07-22 03:55:372
以孝事亲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拿真金白银出来孝敬父母,而不是口惠实不至2023-07-22 03:55:473
孝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马最搭的名字有哪些?
孝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马最搭的名字有哪些,可选用傧孝、孝涔、愉孝、孝仪、孝斌等名字,具体名字解释如下。孝洪 五行:水 水,读xiào hóng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洪:指大、大水。孝洪寓指知识渊博、赤子之心、功名盖世之意。孝仪 五行:水 木,读xiào yí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仪:指礼节、仪式、礼物、向往等。当表示与人有关的意义时,则指容貌和举止。孝仪寓指敬老尊贤、仪表非凡、赤子之心之意。孝涔 五行:水 水,读xiào cén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涔:指连续下雨、积水成涝。孝涔寓指孝感动天、生生不息、赤子之心之意。孝苏 五行:水 木,读xiào sū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苏:指昏迷中醒过来,比如:苏醒、苏生;缓解,解除;扶苏。孝苏寓指赤子之心、春暖花开、大地回春之意。傧孝 五行:水 水,读bīn xiào傧字的字义是意为导引宾客或以礼迎宾,也有陈列之意。孝: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傧孝寓指孝感动天、敬老尊贤、之意。孝作 五行:水 金,读xiào zuò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作:起,兴起;事情,事业。孝作寓指赤子之心、大有作为、敬老尊贤之意。孝儒 五行:水 金,读xiào rú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儒:指有学识、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孝儒寓指博学多才、敦厚儒雅、赤子之心之意。愉孝 五行:金 水,读yú xiào愉字的字义是:和悦,快意的意思。孝: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愉孝寓指孝感动天、赤子之心、心情舒畅之意。孝斌 五行:水 水,读xiào bīn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斌:文武兼备,指文质斌斌,富有文采。又有文武双全的意思。孝斌寓指妙笔生花、赤子之心、孝感动天之意。孝炎 五行:水 火,读xiào yán孝字的字义是: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炎:指热。焚烧,燃烧。还有一种意思是指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中的一位。孝炎寓指乐于助人、活泼开朗、蒸蒸日上之意。更多孝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马最搭的名字有哪些好听的名字【孝滋】【孝莫】【孝嵛】【军孝】【李孝】【蔚孝】【津孝】【孝芫】【晃孝】【孝驰】【孝宾】【孝羡】【智孝】【郅孝】【孝绰】【俊孝】【孝溜】【蕴孝】【孝奕】【奎孝】【孝忱】【孝夏】【孝谦】【桦孝】【孝重】【孝禺】【孝诜】【孝钏】【孝袁】【孝沛】【孝昙】【孝珩】【孝琛】【进孝】【孝景】【鑫孝】【孝煊】【孝彦】【孝岢】【孝洪】孝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马最搭的名字有哪些常用方法:a、选择一些寓意深刻的字来作为男宝宝名字,是常见的一个取名要点,寓意深刻的字能够给与男宝宝名字赋予内涵,让其成为一个有魅力的男宝宝名字。b、给男孩取名,不宜太过阴柔,一些用来形容自然风景的字词,大气磅礴,很适合用来给男孩起名字。这种起名字方式还寄托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c、季节起名法是一种特别的起名方法,让女宝宝的名字具有出生季节的特色,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而且以季节名字起名,也有很多不错的选择。例如夏有三夏、朱明、清夏、炎亭等等不同的叫法,用于女宝宝名字也比较多变且特别。起名是一个劳力劳神的事,专业人做专业事,如果您还是没挑到合适的名字,可以找林大师帮您定制起名,林子翔为中国十大姓名学大师之首,起名网创始人及首席起名专家顾问,20年以“只为一个好名字”专注深耕起名,以一次付款满意为止的服务理念,赢得百万家庭的一致选择和好评。看了孝字取名男孩有寓意属马最搭的名字有哪些,还是不知道如何起名,可点击底部的官方服务进行在线起名、在线测名、联系林大师手工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起名请认准起名网官网,20年只为一个好名字,数百万家长一致信赖的选择,让好名幸福一生!https://www.yw11.com/qm/2023-07-22 03:5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