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tou123
-
第一篇《童年篇》
开首是一篇类似楔子的东西,介绍成书经过和全书内容。接着讲本书主要故事。十车王无子,请鹿角仙人举行求子大祭。天神全都来到祭场。他们商议请大神毗湿奴下凡剪除罗刹王罗波那。毗湿奴化身为4,降生为十车王的4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和设睹卢祇那。大梵天为了帮助毗湿奴,要求众神创造猕猴,助罗摩平妖。大仙人众友来到十车王朝廷上请他派罗摩去降魔。罗摩和弟弟罗什曼那随众友出走,剪除了妖魔,来到遮那竭王朝廷上,罗摩拉断神弓,同悉多结婚。悉多是遮那竭王从垄沟里拣起来的女儿。
第二篇《阿逾陀篇》
主要讲十车王的宫廷斗争。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小后吉迦伊玩弄手段,胁迫十车王把罗摩流放,让自己的儿子婆罗多即王位。罗摩是孝子,坚决执行父王的命令。悉多是贤妻,一定要陪罗摩流放。罗什曼那是好弟弟,执意陪侍兄嫂。于是 3人辞别父母,出发到森林中去,流放14年。波罗多也是好弟弟,无论如何不愿登上王位。他率领大军到森林里去,劝罗摩回国。罗摩不肯,把自己的一双鞋交给婆罗多,作为替身。婆罗多捧双鞋回国,代罗摩摄政。
第三篇《森林篇》
描绘罗摩等 3人在林中的生活。林子里到处是罗刹。他们行凶吃人,搅得大家惶惶不安。居住在林中的人们恳请罗摩除怪安民。楞伽城十首罗刹王罗波那的妹妹首哩薄那迦来到林中,爱上了罗摩。罗摩把她转介绍给罗什曼那。罗什曼那一怒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她先求救于弟弟伽罗。随后又逃往楞伽城,怂恿罗波那来劫走悉多。罗波那命令小妖化作金鹿,引开罗摩,乘机劫走悉多。罗摩兄弟在林中到处寻找悉多踪迹,遍询树木、小河、山丘、野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他们俩后来遇到了金翅鸟王,才得知悉多下落:她已经被魔王罗波那劫至楞伽城。金翅鸟王力劝罗摩与猴王联盟,共同营救悉多。
第四篇《猴国篇》
主要讲罗摩与猴王结盟的故事。罗摩同罗什曼那来到般波湖。烂漫的春光逗引起罗摩思妻之情。他们兄弟俩在这里碰到神猴哈奴曼,并在哈奴曼力劝之下同猴王须羯哩婆结盟,互相约定:罗摩助猴王杀死其兄波林,夺回王位;猴王则帮助罗摩寻找妻子。正在此时,波林来同猴王搏斗。罗摩隐身树后,用暗箭射死波林。接着就给猴王举行灌顶(加冕)礼。但猴王复国以后,沉湎于酒色之中。罗什曼那骂上门来,他才翻然憬悟,立即派出猴兵猴将,到大地各处搜寻悉多踪迹。哈奴曼被派往南方,他在途中遇到金翅鸟王的弟弟僧婆底。僧婆底告诉他亲眼看到罗波那把悉多劫往楞伽城,罗摩于是率猴兵来到海边。他派哈奴曼过海去侦察。哈奴曼一跃过海。
第五篇《美妙篇》
哈奴曼跳过大海以后,来到楞伽城。他变成一只猫,潜入城内,到处探视。最后来到王宫的御花园,发现了被魔王囚禁的悉多,并亲眼看到悉多坚贞不屈、抗拒魔王引诱的情景。他乘看守悉多的罗刹女离开的时机走到她跟前,把罗摩的表记交给她。为了想试一试魔王的威力,他大闹楞伽城。最后他被魔王擒住,尾巴被系上了燃烧着的东西。他伺机逃脱,所到之处,烈炎随之,火烧了楞伽城,然后纵身跳过大海,向罗摩复命。
第六篇《战斗篇》
是全书最长的一篇,描绘罗摩率猴兵与魔兵搏斗的情景。听说罗摩率领猴子大军来到大海对岸,魔王罗波那就召开军事会议。他弟弟维毗沙那主张交出悉多,与罗摩和好。魔王大怒,把他赶走。他过海投奔罗摩。罗摩得海神之助,派那罗跨海造桥。猴子大军渡海,把楞伽城团团围住。接着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罗摩兄弟都受了重伤。神猴哈奴曼奉派到北方神山吉罗娑山去采集仙草,给罗摩兄弟治伤。但是仙草却隐藏了起来。哈奴曼于是把整座吉罗娑山托在手中,来到两军阵前,用仙草治愈了罗摩兄弟的伤,又把神山托回原处。最后罗波那和几个儿子都阵亡了。罗摩立维毗沙那为楞伽王。悉多投火自明,夫妻团圆。此时14年流放期满,罗摩得胜回国。
第七篇《后篇》
是全书最后一篇,从内容上看是后加的。这一篇结构庞杂,约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追述罗刹的来源和罗波那与哈奴曼的历史,美化神猴;二是讲罗摩与悉多的第二次离合。在这里,罗摩从一个被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为封建专制暴君。他怀疑悉多不贞,命罗什曼那将怀孕的悉多遗弃于野林中。蚁垤仙人收养了她。她生了两个儿子。蚁垤写成《罗摩衍那》,教二子演唱。后来到了罗摩朝廷上,觐父认子。蚁垤把悉多领来,证明了她的贞操。罗摩仍不相信,悉多呼救于地母,大地开裂,她一跃而入。最后是全家在天堂重聚。
全部史诗除这个主干故事以外,还插入不少小故事、神话和传说。
罗摩衍那是什么意思
“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的历险经历,《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西游记》也受到它的影响。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后来(不早于公元前200年)补充进去的,原作将罗摩描绘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后来补充的部分将罗摩说成是毗湿奴的化身,两部分的文笔也不一致。原书依据吠陀体系推算,罗摩和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之间的战争发生在距2005年880,147年之前,印度传统的历书都是根据这种推算编制的,但是并不为现代历史学家所接受。印度传统认为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他杀死魔王罗波那,确立了人间的宗教和道德标准,神曾经答应蚁垤,只要山海还存在,人们就仍然需要阅读罗摩衍那。20世纪70年代大陆梵文学者季羡林、黄宝生翻译《罗摩衍那》,为全世界迄今除英译本之外,仅有的外文全译本。创作背景:这部史诗的作者传说是跋弥,或称伐尔弥吉,意译蚁垤。对此学者虽有意见分歧,但统观全书,尽管写成的年代不同,新老成分并有,但基础部分文体大致是统一的。因此很可能有一个作者对全书进行过加工,这个作者就是蚁垤。蚁垤生卒年代不详。按照传说,他原出身婆罗门家庭,因被遗弃,被迫以偷盗为生。传说他静坐修行数年而一动不动,无数蚂蚁在上面筑巢生息,身体成了蚂蚁窝,所以叫做蚁垤。有人说他是古代的仙人,或是金翅鸟的儿子,还有人说是一个语法专家。当神的使者向他讲述了英雄罗摩的故事后,资质平庸蚁垤却无法把它记录下来。直到有一天,他在树林中看见一个猎人射死了一只雄麻鹬,雌麻鹬因惊恐与悲哀惨叫不止,面对此情此景,悲愤不已的蚁垤突然脱口而出合辙押韵的话语,一种优美、和谐的诗体就此神奇的诞生了,这就是被后人称为输洛迦的短颂体,蚁垤正是用这种诗体创作了《罗摩衍那》。2023-07-20 10:26:461
罗摩衍那名词解释
罗摩衍那名词解释为:《罗摩衍那》(梵语,Rāmāyau1e47a,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印度古代史诗。原为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期流传中屡经增润,相传由印度诗人蚁垤编写定本,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全文共分为7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和他的妻子悉多的故事。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文中穿插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较多笔墨,故而篇幅宏大。《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作“最初的诗”,它不仅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而且对整个南亚地区和宗教都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罗摩衍那》在印度一直被奉为叙事诗的典范,古代和中古的文学创作大多从中取材。其影响早已远超出印度,特别是在亚洲广泛流传,而列入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故事早已随佛经的翻译而传入中国。2023-07-20 10:27:541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区别
《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梵语史诗,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摩河婆罗多》(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有10万“颂”(诗节),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是世界上第三长的史诗,是《罗摩衍那》的四倍。《摩诃婆罗多》相当《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总合的10倍。《摩诃婆罗多》不是一部纯文学的作品,而是关于古代婆罗多王两个后裔宗族间战争的历史传说,穿插许多神话、故事、宗教哲学、法典等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经许多代人加工整理,至纪元后成书,传说作者为毗耶娑(广博仙人>。《罗摩衍那》意思就是“罗摩传”,近两万“颂”,最早的部分可能形成于前3、4世纪,在公元2世纪写定,传说作者为跋弥(意译为蚁垤”),估计非一代一人所作,是一部长篇叙亊诗,被称为印度“最初的诗“,主要内容是关于传说的罗摩王与妻子悉多悲次离合的故事,其中也插入了许多神话、故亊.它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两部史诗在印度被奉为圣典,成为后世文学不断吸取素材与思想的源泉。2023-07-20 10:28:221
罗摩衍那是什么意思
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的历险经历。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史诗。原为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期流传中屡经增润,相传由印度诗人蚁垤编写定本,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全文共分为7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和他的妻子悉多的故事。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文中穿插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较多笔墨。《罗摩衍那》在印度一直被奉为叙事诗的典范,其影响早已远超出印度,特别是在亚洲广泛流传,而被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全部史诗除这个主干故事以外,还插入不少小故事、神话和传说。史诗属于伶工文学一类。内容多半是描绘英雄与美人的悲欢离合,是由伶工到处歌唱的。最初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作者。每一个歌唱者都可以根据眼前听众的反应,见景生情,有所增删。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有那么一个人出来加以整理、编写,逐渐形成了定本。从印度古代文学史来看,史诗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一般把印度古代文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吠陀时期公元前两千纪到一千纪,第二史诗时期公元前一千纪后半,第三古典梵文文学时期公元后最初几个世纪到十几世纪。《罗摩衍那》属于第二个时期。2023-07-20 10:28:561
《罗摩衍那》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印度三相神之一的毗湿摩,任务是维持善恶维持世界平衡,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他会化身成不同的身份去人界引导人民或是解决罪恶。《罗摩衍那》讲的就是毗湿奴其中之一化身罗摩的故事。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和他的妻子悉多的故事。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文中穿插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较多笔墨,故而篇幅宏大。情节大体如下: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的长子罗摩通过比武获胜,娶了弥提罗国公主悉多。十车王决定让罗摩继承王位。但他的第二个王后吉迦伊受侍女怂恿,提出流放罗摩十四年,并且还想让她的亲儿子婆罗多为太子的非分要求。由于王后以前救过十车王,所以十车王曾许下答应她要求的诺言。有诺言在先国王必须应允王后。罗摩为使父王不失信义,自愿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十车王的小王后亲生子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都甘愿随同流放。他们三人离开都城不久十车王抑郁而死。不了解内情的婆罗多得知真相后,痛斥母亲,举行完葬礼后亲自去森林寻找罗摩让他继位。但罗摩不肯,一定要等流放期满再回去。婆罗多只得带回罗摩的鞋子供在王座上,代为摄政。罗摩三人在森林中历尽艰险。楞伽岛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与猴国结盟,猴王坐下有一神猴哈奴曼神勇异常,在神猴哈奴曼及猴群相助下,终于战胜魔王,救回悉多。但罗摩怀疑悉多已经不洁,使她投火自明。火神从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洁。夫妻团圆,流放亦期满。罗摩回国登基为王,阿逾陀城出现太平盛世。但波折又起,罗摩听到民间又传悉多不算贞女,为不违民意,忍痛把怀孕在身的悉多遗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生下一对孪生子。后罗摩举行马祭,蚁垤安排孪生子与罗摩相会,并向罗摩辩明悉多的贞节,但罗摩仍认为无法取信于民。悉多无奈,向大地母亲呼救,说如果自己贞洁无瑕,请大地收容她。顿时大地裂开。悉多纵身投入大地怀抱。最后罗摩兄弟都升入天国,复化为毗湿奴神。2023-07-20 10:29:361
罗摩衍那的意思
“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的历险经历,《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史诗。原为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期流传中屡经增润,相传由印度诗人蚁垤编写定本,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全文共分为7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和他的妻子悉多的故事。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文中穿插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较多笔墨,故而篇幅宏大。2023-07-20 10:29:531
《罗摩衍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
《罗摩衍那》写罗摩王子一生的经历,带有鲜明的神话色彩,体现了人民口头创作的特点,其主要艺术特点有:(1)以主人公的活动为中心构成情节。罗摩的活动决定着史诗的变化,通过人物的矛盾展开引人人胜的情节,也就是说情节随着人物走。(2)史诗成功塑造了罗摩、悉多、罗什曼和哈奴曼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如写罗摩拉断长弓、武力出众是正面描写,而其他英雄挽弓失败,则是对他武功高强的侧面烘托。(3)作者以浑厚的笔触展现出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色,充满浪漫注意色彩和浓郁的抒情气氛。例如,对通往罗摩嗣位的后宫路上景致的描写,显得富丽堂皇,这是处于歌颂英雄美德的需要。(4)史诗较多地使用了比喻、排比、象征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体现了民间口头创作的清新通俗、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2023-07-20 10:30:031
罗摩衍那的拼音
罗(luó)摩(mó)衍(yǎn)那(nà)《罗摩衍那》(梵语,Rāmāyau1e47a,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作者是印度作家蚁垤(跋弥)。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2023-07-20 10:30:171
罗摩衍那的作者是泰戈尔吗?
罗摩衍那的作者不是泰戈尔,而是印度作家蚁垤(跋弥)。《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作者是印度作家蚁垤(跋弥)。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全文共分为七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和他妻子悉多(Sita)的故事。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后来(不早于公元前200年)补充进去的,原作将罗摩描绘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后来补充的部分将罗摩说成是毗湿奴的化身,两部分的文笔也不一致。原书依据吠陀体系推算,罗摩和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之间的战争发生在距2005年880,147年之前,印度传统的历书都是根据这种推算编制的,但是并不为现代历史学家所接受。印度传统认为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他杀死魔王罗波那,确立了人间的宗教和道德标准,神曾经答应蚁垤,只要山海还存在,人们就仍然需要阅读罗摩衍那。20世纪70年代大陆梵文学者季羡林、黄宝生翻译《罗摩衍那》,为全世界迄今除英译本之外,仅有的外文全译本。《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2023-07-20 10:30:451
《罗摩衍那》中心思想是什么?
《罗摩衍那》书名意为“罗摩传”。全书内容以阿阇陀城王子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列国时代错综复杂的斗争。《罗摩衍那》共7篇,长24000颂。史诗的中心思想是颂扬善和正义。史诗中的罗摩智勇双全,圣明神武,是一位贤明君主,是印度人自古崇拜的英雄和膜拜的神明。2023-07-20 10:30:592
古代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
史诗这个词,人们并不陌生。 世界文学史上,有很多史诗。著名的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 而印度最著名的史诗就是《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 这些史诗都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由游吟诗人歌唱,口耳相传留下的。可以视为最早的诗歌。也就是说这些诗是变化的,根据时代和听众的反映不同而发展。等到有了文字记载,便成了文。 因此最初口头传唱的史诗与后来的文字版本可能已经千差万别了。 《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也是传唱下来的,版本众多,现在看到的文字版本是经过精简之后的。 在印度,《罗摩衍那》被视为最早的诗。因为《摩柯婆罗多》有着跟《罗摩衍那》相似的情节,而且还出现了《罗摩衍那》的名字以及作者,可以认为《摩柯婆罗多》的出现比《罗摩衍那》略晚。 《罗摩衍那》对印度文学影响至深,在世界范围内也传播甚广。 可以说,诗中的预言,在今天已经实现了。 正如人们对荷马是一个人还是一群诗人争论不休一样,《罗摩衍那》的作者传说是蚁垤(die二声)。但考古学上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这个人是作者,当然,也没有明确的证伪这个人不是。 关于蚁垤,有很多有趣的传说。看汉字,这个蚁是蚂蚁的蚁,垤,则是小土堆的意思。传说他生于婆罗门家庭,幼年被父母抛弃,由山中的野人收养。长大后以偷盗杀人抢劫为生。有一天,他抢劫了一个仙人(真胆识过人),让仙人交出财物。仙人让他反复念mura(摩罗)一词,这个词是Rama(罗摩)的颠倒。交代完,仙人就消失不见了。 愣在那里的蚁垤一遍一遍念着摩罗,时间如此之长,以致于蚂蚁堆满了全身。他的名字也由此而来。这个时候仙人又出现了,从蚂蚁堆中解救了他。 有一天他看见猎人射死了麻雀,脱口成诗,于是大梵天从天而降,让他吟成了《罗摩衍那》。 现在主流的说法,更倾向于认为蚁垤跟荷马一样,是一群游吟诗人的代称,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贡献者的名字。《罗摩衍那》随着随着传播而演变,越来越长。玄奘在印度见到的《罗摩衍那》,只有现在长度的一半。现在的精校本比旧本缩短了六分之一。 《罗摩衍那》分为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后篇》。 《罗摩衍那》的意思就是“罗摩的历险经历”,顾名思义, 整个诗歌主要内容就是关于罗摩的故事。阿逾陀国王十车王举行祭祀求子,天神们为了分享祭品,请求大神毗湿奴托生为十车王之子。毗湿奴化身成十车王的四个儿子,长子罗摩。罗摩通过比武取胜,娶了弥提罗公主悉多。 十车王垂垂老矣,决定立罗摩为太子,小王后希望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要求把罗摩流放山林。由于小王后曾救十车王于危难之际,十车王有承诺在先,应允她的要求。罗摩为了不让父亲食言,自请流放,悉多也决心随罗摩一起流放。 小王后的亲儿子罗什曼那是好弟弟,也请求随哥哥一起流放。三人在森林中同各种妖魔斗争,悉多被魔王抓走, 罗摩与罗什曼那与猴王结盟,经过一系列大小战役,最终打败魔王救出悉多。 本来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一篇《后篇》又“狗尾续貂”了一个结余风波:从魔王那里救回来的悉多被罗摩怀疑贞洁,如何自证清白的故事。 虽然现在看这部史诗内容平平,但跟当下流行的电视剧情节相比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罗摩衍那》有很多人们熟悉的“烂俗”梗,当然,按照人家的诞生年代,应该是这些烂俗梗的祖宗级别了,例如魔王、罗摩的兄弟对悉多的喜爱,兄弟、敌人争女主的梗;恶毒王后梗,罗摩的流放森林就因为小王后引起。 但有些地方很有趣。例如并没有陷害男主的男配,小王后的儿子婆罗多是个好弟弟,并没有接受母亲安排的继承王位,而是去追赶罗摩,劝罗摩回去继承王位,罗摩不肯,最终给婆罗多一双自己的鞋,作为自己的象征。婆罗多回去把鞋子供起来,待罗摩归来。这简直是太清新的兄弟关系了。 跟罗摩比起来,更令人动容的是罗什曼那。由于第七篇的“狗尾续貂”,罗摩的性格经历了一个由善解人意的好哥哥好丈夫到不相信妻子贞洁,对弟弟冷漠的暴君形象的转变。而且由于作者过于偏爱罗摩,人物塑造上经常“用力过猛”,给人伪君子的感觉,这一点跟《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非说类似。 在诗中罗摩本人也相信宿命论,相比之下,罗什曼那的形象更动人,他真诚地信任罗摩,为了罗摩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他勇敢,忠诚,对命运从不妥协。 这样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环境,跟愚公的形象类似,非常令人鼓舞。 《罗摩衍那》讲述故事的方式也非常“先进”,用一种连串插入的方式讲故事,就像一棵大树,上面生出枝丫,大故事中套小故事。例如罗摩和罗什曼那出走以后,沿途所见,都有一个故事;三十六章插入战神的诞生,三十七章开始讲罗摩祖先的事情。就像层层叠叠的梦境一样。 一部作品受制于作者与年代,必然有自己的缺陷。《罗摩衍那》也不例外,除了人物前后矛盾的地方,还有冗长的描写之外,关于“贞洁”的内容是那个时代共有的糟粕了。 从第一到第六篇,一直有关于贞操的描写,悉多被抓走后在王宫中保留贞操的内容,最终还经由火神证明,悉多投火,被火神托出,自证清白。这跟中国古代的要求非常相似。联想到现在印度某些令人堪忧的情况,《罗摩衍那》中对于“贞”的强调,多少有了讽刺的意味。 《罗摩衍那》里面有一个人物哈奴曼,被有些人认为是孙悟空的原型。 哈奴曼是猴国跳跃得最远的猴子,单枪匹马越海进程,营救被魔王抓走的悉多。虽然在中国古代并没有《罗摩衍那》的中译本,但佛经中经常提到罗摩的故事,更为人们接受的说法是孙悟空借鉴了印度文化中有关猴子的传说。 当然,这是另一个值得考究的事情了。2023-07-20 10:31:141
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
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印度古代史诗。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做最初的诗。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2023-07-20 10:31:241
罗摩衍那怎么读 罗摩衍那的读音
1、罗摩衍那读音:luó mó yǎn nà; 2、luó:声母:l,韵母:uo,声调:第二声。 mó:声母:m,韵母:o,声调:第二声。 yǎn:声母:y,韵母:an,声调:第三声。 nà:声母:n,韵母:a,声调:第四声。 3、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2023-07-20 10:31:311
罗摩衍那的读音
你好:罗摩衍那的读音如下:(普通话拼音读音)罗(luó)摩(mó)衍(yǎn)那(nà)拼音:是汉字读音的一种注音方法,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2023-07-20 10:31:421
罗摩衍那 成语的意思
罗摩衍那》2023-07-20 10:31:583
印度《罗摩衍那》史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罗摩衍那》《罗摩衍那》书名意为“罗摩传”。全书内容以阿陀城王子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列国时代错综复杂的斗争。《罗摩衍那》共7篇,长24000颂。史诗的中心思想是颂扬善和正义。史诗中的罗摩智勇双全,圣明神武,是一位贤明君主,是印度人自古崇拜的英雄和膜拜的神明。2023-07-20 10:32:081
罗摩衍那怎么读音
你好:罗摩衍那的读音如下:(普通话拼音读音)罗(luó)摩(mó)衍(yǎn)那(nà)拼音:是汉字读音的一种注音方法,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2023-07-20 10:32:311
《罗摩衍那》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罗摩衍那》书名意为“罗摩传”。全书内容以阿陀城王子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列国时代错综复杂的斗争。《罗摩衍那》共7篇,长24000颂。史诗的中心思想是颂扬善和正义。史诗中的罗摩智勇双全,圣明神武,是一位贤明君主,是印度人自古崇拜的英雄和膜拜的神明。2023-07-20 10:32:392
罗摩衍那有多少卷多少册
罗摩衍那有7卷8册。《罗摩衍那》(梵语,Rāmāyau1e47a,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印度古代史诗。原为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期流传中屡经增润,相传由印度诗人蚁垤编写定本,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全文共分为7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和他的妻子悉多的故事。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文中穿插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较多笔墨,故而篇幅宏大。传说《罗摩衍那》的作者是VāImiki,音译跋弥,意译蚁垤。统观全书,虽然写成的时代不同,书中有老成分,也有新成分;但是基础部分文体基本上是统一的。因此有一个作者对全书加过工,这是很可能的。这个作者相传为蚁垤。蚁垤(Vālmiki,约公元前五到公元前二世纪),一译瓦尔米基, 印度古代诗人。传说蚁垤原为一窃盗,因受圣者启示,苦行潜修,竟致群蚁集于其身,亦不以为意。“蚁垤”之名,据云即由此而来。2023-07-20 10:32:451
罗摩衍那怎么读音
罗(luó)摩(mó)衍(yǎn)那(nà)2023-07-20 10:33:122
中的故事
《罗摩衍那》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中间穿插了不少小故事,描写自然景色和打仗的场面又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所以很长。它的内容大致如下:在名为《童年篇》的第一篇里,提到蚁蛭仙人把自己创作的长诗教给两个学生(后来说是罗摩的双生子),让他们唱给罗摩听。而罗摩的故事则从这篇的第五章开始,由罗摩二子朗诵出来。内容以罗摩的出生和结婚为主,说罗摩是十年王经过祭祀天神后所生的长子,他因武艺超群,折断神弓而娶得邻国的公主悉多为妻。悉多是邻国的国王遮那竭耕地时在犁沟里被发现的(悉多即犁沟之意),她的母亲是大地,父亲就是遮那竭。第二篇《阿逾陀篇》主要讲十车王宫中的矛盾与罗摩的被流放。十年王年老后,决定立罗摩为太子,但他的小王妃吉迦伊却在驼背侍女的煽动下,以过去老王曾答应要给她两项恩赐为借口,胁迫老王流放罗摩十四年,立自己的儿子婆罗多为王。十年王痛苦地应允后,不久即死去。罗摩出走后,弟弟婆罗多在位期间,供奉着罗摩交给他的一双作为替身的鞋子执政十四年。 第三篇到第六篇的主要内容是:罗摩夫妇和弟弟罗什曼那被流放到森林后,悉多不幸被十首罗刹王罗波那抢去,罗摩兄弟四处寻找未获。后来,罗摩帮助一个猴王夺回王位,并结成联盟。神猴哈奴曼侦察到悉多被囚禁魔宫后,猴子们立即为征讨罗刹国的罗摩大军造桥过海。罗摩大败十首摩王罗波那后,派人从魔宫接回悉多一并启程返国。 罗摩回国登基后,他统治的时代出现了太平盛世,全诗到此本已结束。第七篇估计是后加的,在这一篇里,罗摩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一个被迫害的受难者变成了封建专制暴君。如其中谈到罗摩即位若干年后,听信了所谓人民的意见,怀疑悉多居魔宫不贞而将她遗弃;十几年后,悉多的不白之冤仍得不到昭雪,最终不得已求救于地母,让大地裂开,纵身跳了进去。作品的最后结局是全家在天堂重新相聚。 《罗摩衍那》是一部巨大而又庞杂的史诗,最初只是由口头流传下来,经过长期增删写定后仍无定本。大家公认,七篇中第二篇至第六篇是全书较原始的部分,第一篇和第七篇晚出,可能是后加的。最早的部分估计成于公元前三、四世纪,而最后写定是在公元后二世纪,也就是说全书形成的过程长达五、六百年。因此关于它的思想内容和反映的社会面貌众说不一。印度教徒把它看作是圣书,因为罗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西方有的学者认为悉多原意是田地里的垄沟,垄沟象征着农业技术,史诗影射的是农业技术从印度北方传到南方的过程。有的学者则认为《罗摩衍那》是一部战胜艰苦和强暴的英雄颂歌,歌颂罗摩为家族和好,政权安定而作出的自我牲,赞扬他支持正义战争,关心平民利益,在奴隶社会中站在平民的一边。他是原始公社制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氏族上层阶层的进步势力的代表。但也有学者指出,《罗摩衍那》不是奴隶社会的产物,而是封建社会的。罗摩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以农业为主,而罗波那是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从肤色和家谱等来看,罗摩是属本地的原始居民,而罗刹王罗波那实际上是婆罗门,是外来的靠游牧和吃肉为生的雅利安人(注:操印欧语,大约在公元前二千纪中叶,从中亚高原南下,在印度河流域定居下来。)的代表。因此罗摩与罗波那的斗争实质上是本地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与外来的从事掠夺的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罗摩终于战胜了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罗波那。另外还可以看到,书里宣扬的道德信条已相当系统,类似我国汉代的三纲五常的伦理体系,似乎已属于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了。所以说,整个一部《罗摩衍那》歌颂的是新兴地主阶级,而且通过宣扬一夫一妻制,强调妇女的贞节等来维护王位继承的纯洁性。(注:参看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1979年版。) 以上各家说法各有根据,但差别却很大。这是因为这部史诗并非毕其功于一役。它最早可能源于原始公社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民间口头创作,后来经过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社会的建立这一漫长的历史道路,才形成在这个样子。所以从思想内容上看,既有民间的可贵因素,又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思想。例如罗什曼那在批评罗摩相信命运时说的: 那精力衰竭的胆小鬼, 他才受命运的播弄。 那些自尊自重的英雄汉, 完全不把命运来纵容。 还有一个名叫 波厘的婆罗门对祭祀的看法: 人们常举行阿湿吒迦祭, 来祭自己的那些先祖, 请看这粮食真倒了楣, 死人哪能吃什么供物? 这些具有无神论观点的话和看法都反映了民间进步的思想,是史诗中难得的精华。 但在同一史诗中,也可以看到不少封建糟粕,就在主人公罗摩身上便有前后相矛盾的性格,即从一个品德崇高的被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成为封建专制的暴君。特别是在第七篇里,糟粕更多,其中竟插进了这样一个故事:罗摩当政时,一个刚刚死去独生儿子的婆罗门,要求罗摩救活他的这个孩子。罗摩四出访求孩子死去的原因,发现是由于一个低等种姓的首陀罗模仿高等种姓的婆罗门修炼苦行所致,便残忍地把他杀死,从而换来孩子的复活,罗摩的这种行径竟得到天神们的一致称赞。作者插进这个故事的意图是很明显的,目的在于维护种姓制度,使低等种姓的广大群众永远处于贱民地位。2023-07-20 10:33:431
《罗摩衍那》是一本怎样的书?
分类: 人文学科 >> 外国文学 问题描述: 作业上有这么一道题,可我又没有读过,请你们帮我解答一下,谢谢。 解析: 《罗摩衍那》即《罗摩的生平》或《罗摩传》,它与《摩诃婆罗多》并称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也是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学的重大贡献,它在印度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 史诗的传说作者是蚁垤。关于这个人印度有很多传说,不少传说充满了神话色彩。但是现存形式的《罗摩衍那》并非出自蚁垤一人之手,有些学者认为,也许开始时蚊垤以诗体形式写了《罗摩衍那》的雏型,后来,在它的基础上经过后人的不断流传和修改,使之逐步丰富完善;季羡林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后指出,也许蚁垤对于以前口耳传的《罗摩衍那》做了比较突出的加工、整理工作,使得这一部巨著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得到了较大的统一性,因此他就成了“作者”。当然,在他以后,《罗摩衍那》仍然有一个长期的流传和发展过程。所以《罗摩衍那》是印度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成书时代也说法不一,几十种意见。有的认为,它可能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以前,有的说它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等等。 《罗摩桁那》这部史诗比《摩诃婆罗多》的篇幅要小,全诗共分七篇,约有24000多颂,但它故事集中,结构平整,在主题以及艺术手法甚至修辞譬喻的技巧上都树立了典范,是古典诗人的先驱。因此,《罗摩衍那》被印度称为“最初的诗”,给后来的长篇叙事诗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奠定了格式的基础。 《罗摩衍那》的主要内容是描写英雄罗摩和他妻子悉达一生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篇对战胜艰苦和 *** 的英雄的颂歌。但是由于婆罗门权贵对这部民间叙事诗的侍统进行了窜改,所以《罗摩衍那》中通篇充满着下层对上层唯命是听,听天由命的思想。 今天,正统的印度教徒认为《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都是不可侵犯的圣典,并把它们看作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因此,在印度,《罗摩衍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2000多年来,妇女们崇拜悉达,认为她是贤妻良母的典型。亿万人顶礼膜拜罗摩,把他尊为圣哲和楷模,表示问候、祝福时,人们口中就连呼“罗摩,罗摩”,两熟人相见时也说:“罗摩,罗摩”即你好;发生了不应发生的事情时,表示惊讶也说“罗摩,罗摩”。 至于“史诗”中那位神猴哈奴曼,更是受到狂热的崇拜,不少地方猴庙林立,里面还有许多猴子,特别是北方,更为普遍。所有这些,都与《罗摩衍那》密切相关。直到今天,人们离开那种神话时代已非常遥远,但《罗摩衍那》的故事还仍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在许多地方的节日 *** 上,不是观看《罗摩衍那》的有关戏剧演出,就是欣赏与此有关的歌舞表演,通宵达旦,一连几天,十几天,甚至时间更长,他们流连忘返,不知道疲倦。 《罗摩衍那》不但受到印度人民的喜爰,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对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有巨大影响,而且对世界也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它辗转被译成德文、法文、英文、俄文等等,尤其对南亚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学以及人们的思想影响更大。可喜的是,现在已有汉译本出版,季羡林先生早在1973年著手翻译《罗摩衍那》,经过5年的辛勤奋斗,己全部译出这一不朽的光辉巨著,它必将大大有利于对印度的了解,也会更加推动中印文化关系研究的开展。由柳洪平创建。2023-07-20 10:33:541
罗摩衍那的艺术风格
《罗摩衍那》之所以在印度以及世界文学史上有这样显著的地位,除思想内容以外,还有艺术技巧方面的原因。《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内容相似,文体也很接近,但是后者被称做“最初的历史传说”,而前者则被称做“最初的诗”,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艺术风格方面。《罗摩衍那》总的风格虽然朴素无华,简明流畅,但已经呈现出精雕细镂的倾向;有极少数诗篇甚至达到“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的地步,成为后来玩弄文字技巧的先声。这同《摩诃婆罗多》是有显著差异的。《罗摩衍那》具有印度古代长篇叙事诗中必不可少的 4种因素:政治(宫廷斗争或其他矛盾)、爱情(生离死别)、战斗(人人之间、人神之间、人魔之间)和风景(四季或六季的自然景色和山川、城堡、宫殿),而且描绘手法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从印度文学史来看,《罗摩衍那》描绘自然景色,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新天地。首先是对于四季或六季的描绘,主要集中在第 4篇《猴国篇》中;对于夜景的描绘,对于宫殿的描绘,比如第5篇《美妙篇》哈奴曼眼中的魔王宫阙,珠光宝气,金碧辉煌。只是对宫殿中那一辆云车的描绘就占了整整一章,其铺陈雕镂之生动细致就可以想见了。对于印度的圣河──恒河的描绘,更是脍炙人口。这对于鼓舞印度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起了很大的作用。2023-07-20 10:34:081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是否为记录史前文明的史书?有何论证?
罗摩衍那(梵语,Rāmāyau1e47a,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作最初的诗,它不仅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而且对整个南亚地区和宗教都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全文共分为七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和他妻子悉多(Sita)的故事。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西游记》也受到它的影响。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后来(不早于公元前200年)补充进去的,原作将罗摩描绘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后来补充的部分将罗摩说成是毗湿奴的化身,两部分的文笔也不一致。 原书依据吠陀体系推算,罗摩和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之间的战争发生在距2005年880,147年之前,印度传统的历书都是根据这种推算编制的,但是并不为现代历史学家所接受。 印度传统认为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他杀死魔王罗波那,确立了人间的宗教和道德标准,神曾经答应蚁垤,只要山海还存在,人们就仍然需要阅读罗摩衍那。 20世纪70年代大陆梵文学者季羡林、黄宝生翻译《罗摩衍那》,为全世界迄今除英译本之外,仅有的外文全译本。 《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 [编辑本段]作者和成书年代 这部史诗的作者传说是跋弥,或称伐尔弥吉,意译蚁垤。对此学者虽有意见分歧,但统观全书,尽管写成的年代不同,新老成分并有,但基础部分文体大致是统一的。因此很可能有一个作者对全书进行过加工,这个作者就是蚁垤。蚁垤生卒年代不详。按照传说,他原出身婆罗门家庭,因被遗弃,被迫以偷盗为生。传说他静坐修行数年而一动不动,无数蚂蚁在上面筑巢生息,身体成了蚂蚁窝,所以叫做蚁垤。有人说他是古代的仙人,或是金翅鸟的儿子,还有人说是一个语法专家。当神的使者向他讲述了英雄罗摩的故事后,资质平庸蚁垤却无法把它记录下来。直到有一天,他在树林中看见一个猎人射死了一只雄麻鹬,雌麻鹬因惊恐与悲哀惨叫不止,面对此情此景,悲愤不已的蚁垤突然脱口而出合辙押韵的话语,一种优美、和谐的诗体就此神奇的诞生了,这就是被后人称为输洛迦的短颂体,蚁垤正是用这种诗体创作了《罗摩衍那》。现在标明的作者已经笼罩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其历史真实性难以考证,他们有可能是这大史诗原始形式的作者,也有可能是在这大史诗形成过程中虚构的作者。 《罗摩衍那》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增增删删,因人因地而异。写成以后,仍无定本。大家公认在全书7篇之中,第1、7篇晚出,第2~6篇是全书较原始的部分。因此,这部包括24000颂( 现代精校本为近两万颂)的大史诗绝不会成于一时,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3、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全书7篇按顺序是:《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 [编辑本段]主要情节 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因其间插入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及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笔墨,故而篇幅宏大。情节大体如下: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王有3个王后,生有4个儿子,长子罗摩。罗摩通过比武获胜,娶了弥提罗国公主悉多。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但他的第二个王后吉迦伊受侍女怂恿,竟提出流放罗摩14年和立她的亲生儿子婆罗多为太子的非分要求。由于十车王有诺言在先,必须应允王后的要求。罗摩为使父王不失信义,甘愿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十车王的小王后亲生子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都甘愿随同流放。他们3人离开都城不久,十车王即抑郁而死。当时,婆罗多不了解内情,被召回举行父葬和继承王位。他得知真相后,痛斥母亲,举行完父亲葬礼后,亲自去森林寻找罗摩,让他继位。但罗摩坚决不肯,一定要等流放期满再回去。婆罗多只得带回罗摩的鞋子供在王座上,代为摄政。罗摩3人在森林中历尽艰险。楞伽岛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与猴国结盟,在神猴哈奴曼及猴群相助下,终于战胜魔王,救回悉多。但罗摩怀疑悉多的贞操,使她投火自明。火神从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洁。夫妻团圆,流放亦期满。罗摩回国登基为王,阿逾陀城出现太平盛世。但波折又起,罗摩听到民间又传悉多不算贞女,为不违民意,忍痛把怀孕在身的悉多遗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生下一对孪生子。后罗摩举行马祭,蚁垤安排孪生子与罗摩相会,并向罗摩辩明悉多的贞节,但罗摩仍认为无法取信于民。悉多无奈,向大地母亲呼救,说如果自己贞洁无瑕,请大地收容她。顿时大地裂开。悉多纵身投入大地怀抱。最后罗摩兄弟都升入天国,复化为毗湿奴神。 全书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篇幅之所以这样大,有两个原因:第一,同印度其他古籍一样,插入了不少的小故事;第二,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的笔墨。 内容分篇概述 第一篇《童年篇》 开首是一篇类似楔子的东西,介绍成书经过和全书内容。接着讲本书主要故事。十车王无子,请鹿角仙人举行求子大祭。天神全都来到祭场。他们商议请大神毗湿奴下凡剪除罗刹王罗波那。毗湿奴化身为4,降生为十车王的4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和设睹卢只那。大梵天为了帮助毗湿奴,要求众神创造猕猴,助罗摩平妖。大仙人众友来到十车王朝廷上请他派罗摩去降魔。罗摩和弟弟罗什曼那随众友出走,剪除了妖魔,来到遮那竭王朝廷上,罗摩拉断神弓,同悉多结婚。悉多是遮那竭王从垄沟里拣起来的女儿。 第二篇《阿逾陀篇》 主要讲十车王的宫廷斗争。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小后吉迦伊玩弄手段,胁迫十车王把罗摩流放,让自己的儿子婆罗多即王位。罗摩是孝子,坚决执行父王的命令。悉多是贤妻,一定要陪罗摩流放。罗什曼那是好弟弟,执意陪侍兄嫂。于是 3人辞别父母,出发到森林中去,流放14年。波罗多也是好弟弟,无论如何不愿登上王位。他率领大军到森林里去,劝罗摩回国。罗摩不肯,把自己的一双鞋交给婆罗多,作为替身。婆罗多捧双鞋回国,代罗摩摄政。 第三篇《森林篇》 描绘罗摩等 3人在林中的生活。林子里到处是罗刹。他们行凶吃人,搅得大家惶惶不安。居住在林中的人们恳请罗摩除怪安民。楞伽城十首罗刹王罗波那的妹妹首哩薄那迦来到林中,爱上了罗摩。罗摩把她转介绍给罗什曼那。罗什曼那一怒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她先求救于弟弟伽罗。随后又逃往楞伽城,怂恿罗波那来劫走悉多。罗波那命令小妖化作金鹿,引开罗摩,乘机劫走悉多。罗摩兄弟在林中到处寻找悉多踪迹,遍询树木、小河、山丘、野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他们俩后来遇到了金翅鸟王,才得知悉多下落:她已经被魔王罗波那劫至楞伽城。金翅鸟王力劝罗摩与猴王联盟,共同营救悉多。 第四篇《猴国篇》 主要讲罗摩与猴王结盟的故事。罗摩同罗什曼那来到般波湖。烂漫的春光逗引起罗摩思妻之情。他们兄弟俩在这里碰到神猴哈奴曼,并在哈奴曼力劝之下同猴王须羯哩婆结盟,互相约定:罗摩助猴王杀死其兄波林,夺回王位;猴王则帮助罗摩寻找妻子。正在此时,波林来同猴王搏斗。罗摩隐身树后,用暗箭射死波林。接着就给猴王举行灌顶(加冕)礼。但猴王复国以后,沉湎于酒色之中。罗什曼那骂上门来,他才翻然憬悟,立即派出猴兵猴将,到大地各处搜寻悉多踪迹。哈奴曼被派往南方,他在途中遇到金翅鸟王的弟弟僧婆底。僧婆底告诉他亲眼看到罗波那把悉多劫往楞伽城,罗摩于是率猴兵来到海边。他派哈奴曼过海去侦察。哈奴曼一跃过海。 第五篇《美妙篇》 哈奴曼跳过大海以后,来到楞伽城。他变成一只猫,潜入城内,到处探视。最后来到王宫的御花园,发现了被魔王囚禁的悉多,并亲眼看到悉多坚贞不屈、抗拒魔王引诱的情景。他乘看守悉多的罗刹女离开的时机走到她跟前,把罗摩的表记交给她。为了想试一试魔王的威力,他大闹楞伽城。最后他被魔王擒住,尾巴被系上了燃烧着的东西。他伺机逃脱,所到之处,烈炎随之,火烧了楞伽城,然后纵身跳过大海,向罗摩复命。 第六篇《战斗篇》 是全书最长的一篇,描绘罗摩率猴兵与魔兵搏斗的情景。听说罗摩率领猴子大军来到大海对岸,魔王罗波那就召开军事会议。他弟弟维毗沙那主张交出悉多,与罗摩和好。魔王大怒,把他赶走。他过海投奔罗摩。罗摩得海神之助,派那罗跨海造桥。猴子大军渡海,把楞伽城团团围住。接着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罗摩兄弟都受了重伤。神猴哈奴曼奉派到北方神山吉罗娑山去采集仙草,给罗摩兄弟治伤。但是仙草却隐藏了起来。哈奴曼于是把整座吉罗娑山托在手中,来到两军阵前,用仙草治愈了罗摩兄弟的伤,又把神山托回原处。最后罗波那和几个儿子都阵亡了。罗摩立维毗沙那为楞伽王。悉多投火自明,夫妻团圆。此时14年流放期满,罗摩得胜回国。 第七篇《后篇》 是全书最后一篇,从内容上看是后加的。这一篇结构庞杂,约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追述罗刹的来源和罗波那与哈奴曼的历史,美化神猴;二是讲罗摩与悉多的第二次离合。在这里,罗摩从一个被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为封建专制暴君。他怀疑悉多不贞,命罗什曼那将怀孕的悉多遗弃于野林中。蚁垤仙人收养了她。她生了两个儿子。蚁垤写成《罗摩衍那》,教二子演唱。后来到了罗摩朝廷上,觐父认子。蚁垤把悉多领来,证明了她的贞操。罗摩仍不相信,悉多呼救于地母,大地开裂,她一跃而入。最后是全家在天堂重聚。 全部史诗除这个主干故事以外,还插入不少小故事、神话和传说。 [编辑本段]思想内容 一千多年以来,对于史诗的主干故事有各种解释。印度教徒认为罗摩是神,因而把史诗看成是圣书。西方学者认为该史诗影射的是农业技术从印度北方传向南方的过程,因为悉多的原意是田地里的垄沟,象征农业技术。还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战胜艰苦和强暴的英雄颂歌。十车王宫廷上出现了矛盾,庆祝罗摩灌顶为太子的喜庆场面一变而为悲叹离别的情景。解决矛盾的途径只有自我牺牲,于是罗摩等3人甘心流放。作者通过这一宫廷阴谋的描绘,宣扬了一整套君臣、父子的伦理教条。在对与猴国结盟、灭魔复国、夫妻团圆的描写中,作者歌颂了罗摩这个英雄。他的理想是家族和好,政权安定;他支持正义的战争,也考虑奴隶社会中平民的利益。另外也有人说,史诗产生于印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书中所宣扬的已是封建道德教条。罗摩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他恃以为生的是农业;而罗波那则代表没落奴隶主,他以吃肉为生,进行游牧活动。从民族矛盾来看,罗摩皮肤是黑色的,是原始印度人的代表;而罗波那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罗刹,实际上是婆罗门,是外来的雅利安人的代表。整个史诗歌颂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且通过大力宣扬一夫一妻制,强调女子的贞节,表现了作者对王位继承的纯洁性的关心。 [编辑本段]成就 作品的艺术风格虽朴素无华、简明流畅,但已呈精雕细镂倾向。它在印度一直被奉为叙事诗的典范,古代和中古的文学创作大多从中取材。其影响早已远超出印度,特别是在亚洲广泛流传,而列入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故事早已随佛经的翻译而传入中国。1980~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季羡林教授从梵文翻译的8卷《罗摩衍那》全译本。 [编辑本段]艺术风格 《罗摩衍那》之所以在印度以及世界文学史上有这样显著的地位,除思想内容以外,还有艺术技巧方面的原因。《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内容相似,文体也很接近,但是后者被称做“最初的历史传说”,而前者则被称做“最初的诗”,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艺术风格方面。《罗摩衍那》总的风格虽然朴素无华,简明流畅,但已经呈现出精雕细镂的倾向;有极少数诗篇甚至达到“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的地步,成为后来玩弄文字技巧的先声。这同《摩诃婆罗多》是有显著差异的。 《罗摩衍那》具有印度古代长篇叙事诗中必不可少的 4种因素:政治(宫廷斗争或其他矛盾)、爱情(生离死别)、战斗(人人之间、人神之间、人魔之间)和风景(四季或六季的自然景色和山川、城堡、宫殿),而且描绘手法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从印度文学史来看,《罗摩衍那》描绘自然景色,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新天地。首先是对于四季或六季的描绘,主要集中在第 4篇《猴国篇》中;对于夜景的描绘,对于宫殿的描绘,比如第5篇《美妙篇》哈奴曼眼中的魔王宫阙,珠光宝气,金碧辉煌。只是对宫殿中那一辆云车的描绘就占了整整一章,其铺陈雕镂之生动细致就可以想见了。对于印度的圣河——恒河的描绘,更是脍炙人口。这对于鼓舞印度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起了很大的作用。 [编辑本段]影响 在印度国内的影响 两千多年以来,《罗摩衍那》的影响有增无减。印度各阶层人物无不熟悉这部史诗中的人物和情节,崇拜其中的英雄;特别是哈奴曼更变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崇拜对象,在农村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雕像。有人认为,印度很多地方,特别是在罗摩住过的奥乌德,那种惊人的猕猴崇拜是同哈奴曼紧密相联的。连人民群众嘴里常说的一些谚语,也都能表现出他们对于《罗摩衍那》的熟悉与热爱。宗教信徒力图利用《罗摩衍那》的威名,来宣传自己的教义。政治领袖也利用它宣传自己的主张。至于文艺界更不必说。从迦梨陀娑一直到薄婆菩提都取材于《罗摩衍那》。12世纪,《罗摩衍那》被译成泰米尔文。其后印度南北各种语言都有《罗摩衍那》的仿作或翻译以至改写。1631年前后,杜勒西达斯根据《罗摩衍那》改写的《罗摩事迹之湖》(或译《罗摩功行录》),成为印度教的福音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在家中朗诵《罗摩衍那》,一些庙宇还利用扩音器播送梵文原文的《罗摩衍那》。根据《罗摩衍那》编写的戏剧到处上演。印度著名的舞蹈学派迦塔迦利舞主要取材于两大史诗。 在国外的影响 《罗摩衍那》在公元初几个世纪内大概经过 3条路传至国外:北路,从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出发由陆路传至中国(西藏和新疆);南路,从古吉拉特和南印度出发由海路传至爪哇、苏门答腊和马来亚;东路,从孟加拉出发由陆路传至缅甸、泰国以及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地。传播者有印度教徒,也有佛教徒。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几乎都有罗摩的故事。最早的痕迹是在南越发现的,南越古代是占婆王国的一部分。这里有一座蚁垤庙的遗迹。庙中有一块公元7世纪时的石碑,讲到蚁垤的诗和毗湿奴的化身。在北越也有罗摩的故事。在印度尼西亚,罗摩的故事可以追溯到 9世纪。在中爪哇有许多罗摩故事的浮雕。在马来亚,罗摩的故事也在流传,但搀杂了很多伊斯兰教的成分。在柬埔寨,有蚁垤写的和其他人写的罗摩故事。在泰国,罗摩故事在13世纪以前即已流行。从13世纪起,泰国有几个国王取名为罗摩。1798至1809年,国王罗摩一世(当前泰国王室的创始人)写了一部罗摩故事的书。以后还有几个国王都写过有关罗摩的故事或舞剧,它们所根据的是蚁垤的《罗摩衍那》或其他传本。老挝同样有罗摩的故事。在缅甸,罗摩故事流传很广。 《罗摩衍那》与中国 中国翻译《罗摩衍那》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不过它的书名和书中的故事,在佛经中已经出现。陈真谛译《婆薮盘豆法师传》说:“法师托迹为狂痴人。往罽宾国。恒在大集中听法,而威仪乖失,言笑舛异。有时于集中论毗婆沙义,乃问《罗摩延传》,众人轻之。”马鸣菩萨造、后奏鸠摩罗什译的《大庄严论经》卷第五说:“时聚落中多诸婆罗门,有亲近者为聚落主说《罗摩延书》,又《婆罗他书》,说阵战死者,命终生天。”唐玄奘译的《大毗婆沙》卷第四十六说:“如《罗摩衍拏书》有一万二千颂,唯明二事:一明逻伐拏(即罗波那)将私多(即悉多)去;二明逻摩(即罗摩)将私多还。”这里所说《罗摩延传》和《罗摩衍拏》,都是《罗摩衍那》。可见这一部史诗的书名早已为中国人民所熟悉。至于故事的内容,也已传入中国。三国时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 5卷第46个故事讲到一个国王名声远扬。他的舅舅是另一个国王,率兵来侵。他为了不让百姓受难,自动让国,与元妃逃往山林中。路上有一条龙把元妃劫走。龙逃走时碰到一只巨鸟。张翼塞径。它发出震电,把鸟打倒,逃还大海。国王失妃,四出寻觅,遇一大猕猴,猕猴也被它的舅舅驱逐失国。两者就结成好友。猕猴终于帮助国王斩龙救妃,复国为王。这个故事只是《罗摩衍那》的一半。元魏吉迦夜、昙曜二人所翻译的《杂宝藏经》第一卷第一个故事《十奢王缘》,提到十奢王(十车王)、罗摩、罗漫(罗什曼那)、婆罗陀(婆罗多)和灭怨恶(设睹卢祗那)等等,并且也提到国王的几个夫人,婆罗陀的母亲是第三夫人。她要挟国王废罗摩而立婆罗陀,结果罗摩被流放12年,终于复国为王,但没有提猴子、罗刹或龙。这个故事是《罗摩衍那》的另一半。两个一半结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整体。此外,中国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有人说是来自哈奴曼。1980年,《罗摩衍那》的中译本开始陆续出版。2023-07-20 10:34:301
罗摩衍那的故事的图书目录
序 把古老神秘的印度文化融入生活中楔子《罗摩衍那》是怎样写成的一 阿逾陀篇1 罗摩的出生2 罗摩早期的冒险故事3 罗摩断弓4 放逐5 阿逾陀全城哀悼二 森林篇1 罗摩在森林中2 婆罗多长途跋涉3 婆罗多和罗摩的会见4 罗摩在森林中的经历5 苏波那迦的复仇6 悉多失踪7 寻找悉多三 吉什金陀篇1 会见苏曷梨婆2 苏曷梨婆在吉什金陀3 苏曷梨婆指挥军队4 苏曷梨婆军队的遭遇四 美丽篇1 诃奴曼前往楞伽2 诃奴曼在楞伽3 悉多在无忧园4 诃奴曼的功绩5 诃奴曼的归来6 毗毕沙那离开楞伽7 海洋上架桥五 楞伽篇1 罗婆那和他的间谍2 妖法变的头3 包围楞伽4 安伽陀和罗婆那5 战争!6 三个罗刹勇士出战7 罗婆那出战8 孙婆伽那出战9 罗婆那的儿子们出战10 罗摩和他的军队怎么被救活11 战事再起12 “电舌”又使妖法13 因陀罗吉特之死14 罗婆那二次出战15 罗什曼那的复原16 摩希罗婆那17 罗婆那第三次出战18 罗摩重获悉多六 终篇1 旅程2 罗摩回国3 回到阿逾陀4 罗什曼那绝食十四年5 放逐悉多6 第二次马祭7 罗伐和鸠娑在阿逾陀尾声大别离2023-07-20 10:35:131
罗摩衍那的读音
罗摩衍那,用普通话来读读作罗(luo第二生)摩(mo第二声)衍(yan第三声)那(na第四声)学会别忘了点个好赞哦!谢谢2023-07-20 10:35:372
《罗摩衍那》的意思是什么,它主要描写了什么?
《罗摩衍那》成书稍晚,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漫游”或“罗摩传”,传说作者是“蚁垤”。全书共7篇500章,2400颂。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主要线索,展示了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全貌。2023-07-20 10:35:461
后人怎么评价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Rāmāyana印度古代史诗。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作最初的诗。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思想内容对于史诗的主干故事有各种解释。印度教徒认为罗摩是神,因而把史诗看成是圣书。西方学者认为该史诗影射的是农业技术从印度北方传向南方的过程,因为悉多的原意是田地里的垄沟,象征农业技术。还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战胜艰苦和强暴的英雄颂歌。十车王宫廷上出现了矛盾,庆祝罗摩灌顶为太子的喜庆场面一变而为悲叹离别的情景。解决矛盾的途径只有自我牺牲,于是罗摩等3人甘心流放。作者通过这一宫廷阴谋的描绘,宣扬了一整套君臣、父子的伦理教条。在对与猴国结盟、灭魔复国、夫妻团圆的描写中,作者歌颂了罗摩这个英雄。他的理想是家族和好,政权安定;他支持正义的战争,也考虑奴隶社会中平民的利益。另外也有人说,史诗产生于印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书中所宣扬的已是封建道德教条。罗摩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他恃以为生的是农业;而罗波那则代表没落奴隶主,他以吃肉为生,进行游牧活动。从民族矛盾来看,罗摩皮肤是黑色的,是原始印度人的代表;而罗波那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罗刹,实际上是婆罗门,是外来的雅利安人的代表。整个史诗歌颂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且通过大力宣扬一夫一妻制,强调女子的贞节,表现了作者对王位继承的纯洁性的关心。成就作品的艺术风格虽朴素无华、简明流畅,但已呈精雕细镂倾向。它在印度一直被奉为叙事诗的典范,古代和中古的文学创作大多从中取材。其影响早已远超出印度,特别是在亚洲广泛流传,而列入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故事早已随佛经的翻译而传入中国。1980~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季羡林从梵文翻译的8卷《罗摩衍那》全译本。2023-07-20 10:35:541
罗摩衍那的文化影响
中国翻译《罗摩衍那》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不过它的书名和书中的故事,在佛经中已经出现。陈真谛译《婆薮盘豆法师传》说:“法师托迹为狂痴人。往罽宾国。恒在大集中听法,而威仪乖失,言笑舛异。有时于集中论毗婆沙义,乃问《罗摩延传》,众人轻之。”马鸣菩萨造、后奏鸠摩罗什译的《大庄严论经》卷第五说:“时聚落中多诸婆罗门,有亲近者为聚落主说《罗摩延书》,又《婆罗他书》,说阵战死者,命终生天。”唐玄奘译的《大毗婆沙》卷第四十六说:“如《罗摩衍拏书》有一万二千颂,唯明二事:一明逻伐拏(即罗波那)将私多(即悉多)去;二明逻摩(即罗摩)将私多还。”这里所说《罗摩延传》和《罗摩衍拏》,都是《罗摩衍那》。可见这一部史诗的书名早已为中国人民所熟悉。至于故事的内容,也已传入中国。三国时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 5卷第46个故事讲到一个国王名声远扬。他的舅舅是另一个国王,率兵来侵。他为了不让百姓受难,自动让国,与元妃逃往山林中。路上有一条龙把元妃劫走。龙逃走时碰到一只巨鸟。张翼塞径。它发出震电,把鸟打倒,逃还大海。国王失妃,四出寻觅,遇一大猕猴,猕猴也被它的舅舅驱逐失国。两者就结成好友。猕猴终于帮助国王斩龙救妃,复国为王。这个故事只是《罗摩衍那》的一半。元魏吉迦夜、昙曜二人所翻译的《杂宝藏经》第一卷第一个故事《十奢王缘》,提到十奢王(十车王)、罗摩、罗漫(罗什曼那)、婆罗陀(婆罗多)和灭怨恶(设睹卢祗那)等等,并且也提到国王的几个夫人,婆罗陀的母亲是第三夫人。她要挟国王废罗摩而立婆罗陀,结果罗摩被流放12年,终于复国为王,但没有提猴子、罗刹或龙。这个故事是《罗摩衍那》的另一半。两个一半结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整体。此外,中国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有人说是来自哈奴曼。1980年,《罗摩衍那》的中译本开始陆续出版。2023-07-20 10:36:021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书名意为“罗摩传”。全书内容以阿陀城王子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列国时代错综复杂的斗争。2023-07-20 10:36:232
《罗摩衍那》主要描述的什么故事?
《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共分7篇,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阿逾陀城十车王指定罗摩为王位继承人,但他的爱妃反对,要求由她自己生的儿子婆罗多为王位继承人,并要十车王答应把罗摩流放14年。十车王不得已答应。罗摩带着妻子悉多和弟弟罗什曼那在森林中到处漫游,过着艰辛的流放生活。10年后,楞伽城十首魔王罗波那的妹妹向罗摩求婚未成,遂怂恿哥哥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帮助猴王须羯哩婆登上猴国王位,须羯哩婆派神振哈奴曼帮助罗摩寻找悉多。罗摩与罗波那大战,最终杀死罗波那,夫妻团聚。14年流放期满,婆罗多主动退位与罗摩。在罗摩治理下,阿逾陀出现太平盛世。但此时,罗摩听信谣言,怀疑妻子悉多被劫后失贞,于是把怀孕在身的她抛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蛭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后生下一对双生子,长大后由蚁蛭仙人授予《罗摩衍那》。在罗摩举行马祭时,二子演唱《罗摩衍那》,罗摩得知演唱者是自己的儿子。但罗摩表示仍难以信服。悉多求救于地母以证其贞洁,大地顿时开裂,悉多投入地母的怀抱。大梵天预言,罗摩全家将在天堂团圆。2023-07-20 10:36:441
罗摩衍那的主要情节
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因其间穿插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及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笔墨,故而篇幅宏大。情节大体如下: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王有3个王后,生有4个儿子,长子罗摩。罗摩通过比武获胜,娶了弥提罗国公主悉多。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但他的第二个王后吉迦伊受侍女怂恿,竟提出流放罗摩14年和立她的亲生儿子婆罗多为太子的非分要求。由于十车王有诺言在先,必须应允王后的要求。罗摩为使父王不失信义,甘愿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十车王的小王后亲生子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都甘愿随同流放。他们3人离开都城不久,十车王即抑郁而死。当时,婆罗多不了解内情,被召回举行父葬和继承王位。他得知真相后,痛斥母亲,举行完父亲葬礼后,亲自去森林寻找罗摩,让他继位。但罗摩坚决不肯,一定要等流放期满再回去。婆罗多只得带回罗摩的鞋子供在王座上,代为摄政。罗摩3人在森林中历尽艰险。楞伽岛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与猴国结盟,猴王坐下有一神猴哈努曼神勇异常,(也为中国西游记孙悟空原型)在神猴哈奴曼及猴群相助下,终于战胜魔王,救回悉多。但罗摩怀疑悉多的贞操,使她投火自明。火神从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洁。夫妻团圆,流放亦期满。罗摩回国登基为王,阿逾陀城出现太平盛世。但波折又起,罗摩听到民间又传悉多不算贞女,为不违民意,忍痛把怀孕在身的悉多遗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生下一对孪生子。后罗摩举行马祭,蚁垤安排孪生子与罗摩相会,并向罗摩辩明悉多的贞节,但罗摩仍认为无法取信于民。悉多无奈,向大地母亲呼救,说如果自己贞洁无瑕,请大地收容她。顿时大地裂开。悉多纵身投入大地怀抱。最后罗摩兄弟都升入天国,复化为毗湿奴神。全书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篇幅之所以这样大,有两个原因:第一,同印度其他古籍一样,插入了不少的小故事;第二,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的笔墨。2023-07-20 10:36:511
罗摩衍那的创作背景
这部史诗的作者传说是跋弥,或称伐尔弥吉,意译蚁垤。对此学者虽有意见分歧,但统观全书,尽管写成的年代不同,新老成分并有,但基础部分文体大致是统一的。因此很可能有一个作者对全书进行过加工,这个作者就是蚁垤。蚁垤生卒年代不详。按照传说,他原出身婆罗门家庭,因被遗弃,被迫以偷盗为生。传说他静坐修行数年而一动不动,无数蚂蚁在上面筑巢生息,身体成了蚂蚁窝,所以叫做蚁垤。有人说他是古代的仙人,或是金翅鸟的儿子,还有人说是一个语法专家。当神的使者向他讲述了英雄罗摩的故事后,资质平庸蚁垤却无法把它记录下来。直到有一天,他在树林中看见一个猎人射死了一只雄麻鹬,雌麻鹬因惊恐与悲哀惨叫不止,面对此情此景,悲愤不已的蚁垤突然脱口而出合辙押韵的话语,一种优美、和谐的诗体就此神奇的诞生了,这就是被后人称为输洛迦的短颂体,蚁垤正是用这种诗体创作了《罗摩衍那》。如今标明的作者已经笼罩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其历史真实性难以考证,他们有可能是这大史诗原始形式的作者,也有可能是在这大史诗形成过程中虚构的作者。《罗摩衍那》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增增删删,因人因地而异。写成以后,仍无定本。大家公认在全书7篇之中,第1、7篇晚出,第2~6篇是全书较原始的部分。因此,这部包括24000颂( 现代精校本为近两万颂)的大史诗绝不会成于一时,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3、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全书7篇按顺序是:《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2023-07-20 10:37:551
粤剧《罗摩衍那》的成功给我们的启迪
《罗摩衍那》即《罗摩的生平》或《罗摩传》,它与《摩诃婆罗多》并称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也是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学的重大贡献,它在印度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 史诗的传说作者是蚁垤。关于这个人印度有很多传说,不少传说充满了神话色彩。但是现存形式的《罗摩衍那》并非出自蚁垤一人之手,有些学者认为,也许开始时蚊垤以诗体形式写了《罗摩衍那》的雏型,后来,在它的基础上经过后人的不断流传和修改,使之逐步丰富完善;季羡林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后指出,也许蚁垤对于以前口耳传的《罗摩衍那》做了比较突出的加工、整理工作,使得这一部巨著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得到了较大的统一性,因此他就成了“作者”。当然,在他以后,《罗摩衍那》仍然有一个长期的流传和发展过程。所以《罗摩衍那》是印度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成书时代也说法不一,几十种意见。有的认为,它可能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以前,有的说它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等等。 《罗摩桁那》这部史诗比《摩诃婆罗多》的篇幅要小,全诗共分七篇,约有24000多颂,但它故事集中,结构平整,在主题以及艺术手法甚至修辞譬喻的技巧上都树立了典范,是古典诗人的先驱。因此,《罗摩衍那》被印度称为“最初的诗”,给后来的长篇叙事诗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奠定了格式的基础。 《罗摩衍那》的主要内容是描写英雄罗摩和他妻子悉达一生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篇对战胜艰苦和强暴的英雄的颂歌。但是由于婆罗门权贵对这部民间叙事诗的侍统进行了窜改,所以《罗摩衍那》中通篇充满着下层对上层唯命是听,听天由命的思想。 今天,正统的印度教徒认为《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都是不可侵犯的圣典,并把它们看作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因此,在印度,《罗摩衍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2000多年来,妇女们崇拜悉达,认为她是贤妻良母的典型。亿万人顶礼膜拜罗摩,把他尊为圣哲和楷模,表示问候、祝福时,人们口中就连呼“罗摩,罗摩”,两熟人相见时也说:“罗摩,罗摩”即你好;发生了不应发生的事情时,表示惊讶也说“罗摩,罗摩”。 至于“史诗”中那位神猴哈奴曼,更是受到狂热的崇拜,不少地方猴庙林立,里面还有许多猴子,特别是北方,更为普遍。所有这些,都与《罗摩衍那》密切相关。直到今天,人们离开那种神话时代已非常遥远,但《罗摩衍那》的故事还仍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在许多地方的节日集会上,不是观看《罗摩衍那》的有关戏剧演出,就是欣赏与此有关的歌舞表演,通宵达旦,一连几天,十几天,甚至时间更长,他们流连忘返,不知道疲倦。 《罗摩衍那》不但受到印度人民的喜爰,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对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有巨大影响,而且对世界也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它辗转被译成德文、法文、英文、俄文等等,尤其对南亚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学以及人们的思想影响更大。可喜的是,现在已有汉译本出版,季羡林先生早在1973年著手翻译《罗摩衍那》,经过5年的辛勤奋斗,己全部译出这一不朽的光辉巨著,它必将大大有利于对印度的了解,也会更加推动中印文化关系研究的开展。由柳洪平创建。2023-07-20 10:38:081
《罗摩衍那》最新txt全集下载
已发送,请采纳2023-07-20 10:38:172
罗摩衍那的作品简介
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西游记》也受到它的影响。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后来(不早于公元前200年)补充进去的,原作将罗摩描绘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后来补充的部分将罗摩说成是毗湿奴的化身,两部分的文笔也不一致。原书依据吠陀体系推算,罗摩和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之间的战争发生在距2005年880,147年之前,印度传统的历书都是根据这种推算编制的,但是并不为现代历史学家所接受。印度传统认为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他杀死魔王罗波那,确立了人间的宗教和道德标准,神曾经答应蚁垤,只要山海还存在,人们就仍然需要阅读罗摩衍那。20世纪70年代大陆梵文学者季羡林、黄宝生翻译《罗摩衍那》,为全世界迄今除英译本之外,仅有的外文全译本。《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2023-07-20 10:38:251
《罗摩衍那》在艺术上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罗摩衍那》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创作,带有鲜明的神话色彩,并多方面体现了人民口头创作的特点:史诗中成功地塑造了罗摩、悉多、罗什曼那、哈奴曼及罗波那等一系列个性突出的艺术形象;作品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开展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富于变化,引人入胜;不少地方展示出美丽多姿的大自然,以景寄情,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氛;在语言上采取了比喻、排比、象征和夸张等描写手段,具有清新、朴实的艺术风格。这也正是这部史诗得以长期流传、深受印度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不仅是古代印度文学的艺术珍品,也是世界史诗文学的重大成就。它对印度及其周围国家的社会生活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3-07-20 10:38:411
罗摩衍那的思想内容
一千多年以来,对于史诗的主干故事有各种解释。印度教徒认为罗摩是神,因而把史诗看成是圣书。西方学者认为该史诗影射的是农业技术从印度北方传向南方的过程,因为悉多的原意是田地里的垄沟,象征农业技术。还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战胜艰苦和强暴的英雄颂歌。十车王宫廷上出现了矛盾,庆祝罗摩灌顶为太子的喜庆场面一变而为悲叹离别的情景。解决矛盾的途径只有自我牺牲,于是罗摩等3人甘心流放。作者通过这一宫廷阴谋的描绘,宣扬了一整套君臣、父子的伦理教条。在对与猴国结盟、灭魔复国、夫妻团圆的描写中,作者歌颂了罗摩这个英雄。他的理想是家族和好,政权安定;他支持正义的战争,也考虑奴隶社会中平民的利益。另外也有人说,史诗产生于印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书中所宣扬的已是封建道德教条。罗摩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他恃以为生的是农业;而罗波那则代表没落奴隶主,他以吃肉为生,进行游牧活动。从民族矛盾来看,罗摩皮肤是黑色的,是原始印度人的代表;而罗波那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罗刹,实际上是婆罗门,是外来的雅利安人的代表。整个史诗歌颂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且通过大力宣扬一夫一妻制,强调女子的贞节,表现了作者对王位继承的纯洁性的关心。2023-07-20 10:38:481
《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部著名的史诗体现的文明属于( )。
【答案】:AA【解析】古印度的文明表现在:《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世界著名史诗,建筑和雕刻艺术等。2023-07-20 10:39:011
求季羡林老先生翻译的《罗摩衍那》,谢谢
这部史诗的作者传说是跋弥,或称伐尔弥吉,意译蚁垤。对此学者虽有意见分歧,但统观全书,尽管 罗摩衍那写成的年代不同,新老成分并有,但基础部分文体大致是统一的。因此很可能有一个作者对全书进行过加工,这个作者就是蚁垤。蚁垤生卒年代不详。按照传说,他原出身婆罗门家庭,因被遗弃,被迫以偷盗为生。传说他静坐修行数年而一动不动,无数蚂蚁在上面筑巢生息,身体成了蚂蚁窝,所以叫做蚁垤。有人说他是古代的仙人,或是金翅鸟的儿子,还有人说是一个语法专家。当神的使者向他讲述了英雄罗摩的故事后,资质平庸蚁垤却无法把它记录下来。直到有一天,他在树林中看见一个猎人射死了一只雄麻鹬,雌麻鹬因惊恐与悲哀惨叫不止,面对此情此景,悲愤不已的蚁垤突然脱口而出合辙押韵的话语,一种优美、和谐的诗体就此神奇的诞生了,这就是被后人称为输洛迦的短颂体,蚁垤正是用这种诗体创作了《罗摩衍那》。现在标明的作者已经笼罩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其历史真实性难以考证,他们有可能是这大史诗原始形式的作者,也有可能是在这大史诗形成过程中虚构的作者。 《罗摩衍那》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增增删删,因人因地而异。写成以后,仍无定本。大家公认在全书7篇之中,第1、7篇晚出,第2~6篇是全书较原始的部分。因此,这部包括24000颂( 现代精校本为近两万颂)的大史诗绝不会成于一时,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3、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全书7篇按顺序是:《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 编辑本段主要情节 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因其间穿插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及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笔墨,故而篇幅宏大。情节大体如下: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王有3个王后,生有4个儿子,长子罗摩。罗摩通过比武获胜,娶了弥提罗国公主悉多。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但他的第二个王后吉迦伊受侍女怂恿,竟提出流放罗摩14年和立她的亲生儿子婆罗多为太子的非分要求。由于十车王有诺言在先,必须应允王后的要求。罗摩为使父王不失信义,甘愿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十车王的小王后亲生子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都甘愿随同流放。他们3人离开都城不久,十车王即抑郁而死。当时,婆罗多不了解内情,被召回举行父葬和继承王位。他得知真相后,痛斥母亲,举行完父亲葬礼后,亲自去森林寻找罗摩,让他继位。但罗摩坚决不肯,一定要等流放期满再回去。婆罗多只得带回罗摩的鞋子供在王座上,代为摄政。罗摩3人在森林中历尽艰险。楞伽岛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与猴国结盟,在神猴哈奴曼及猴群相助下,终于战胜魔王,救回悉多。但罗摩怀疑悉多的贞操,使她投火自明。火神从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洁。夫妻团圆,流放亦期满。罗摩回国登基为王,阿逾陀城出现太平盛世。但波折又起,罗摩听到民间又传悉多不算贞女,为不违民意,忍痛把怀孕在身的悉多遗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生下一对孪生子。后罗摩举行马祭,蚁垤安排孪生子与罗摩相会,并向罗摩辩明悉多的贞节,但罗摩仍认为无法取信于民。悉多无奈,向大地母亲呼救,说如果自己贞洁无瑕,请大地收容她。顿时大地裂开。悉多纵身投入大地怀抱。最后罗摩兄弟都升入天国,复化为毗湿奴神。 全书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篇幅之所以这样大,有两个原因:第一,同印度其他古籍一样,插入了不少的小故事;第二,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的笔墨。 编辑本段分篇概述第一篇《童年篇》 开首是一篇类似楔子的东西,介绍成书经过和全书内容。接着讲本书主要故事。十车王无子,请鹿角仙人举行求子大祭。天神全都来到祭场。他们商议请大神毗湿奴下凡剪除罗刹王罗波那。毗湿奴化身为4,降生为十车王的4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和设睹卢祇那。大梵天为了帮助毗湿奴,要求众神创造猕猴,助罗摩平妖。大仙人众友来到十车王朝廷上请他派罗摩去降魔。罗摩和弟弟罗什曼那随众友出走,剪除了妖魔,来到遮那竭王朝廷上,罗摩拉断神弓,同悉多结婚。悉多是遮那竭王从垄沟里拣起来的女儿。 第二篇《阿逾陀篇》 主要讲十车王的宫廷斗争。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小后吉迦伊玩弄手段,胁迫十车王把罗摩流放,让自己的儿子婆罗多即王位。罗摩是孝子,坚决执行父王的命令。悉多是贤妻,一定要陪罗摩流放。罗什曼那是好弟弟,执意陪侍兄嫂。于是 3人辞别父母,出发到森林中去,流放14年。波罗多也是好弟弟,无论如何不愿登上王位。他率领大军到森林里去,劝罗摩回国。罗摩不肯,把自己的一双鞋交给婆罗多,作为替身。婆罗多捧双鞋回国,代罗摩摄政。 第三篇《森林篇》 描绘罗摩等 3人在林中的生活。林子里到处是罗刹。他们行凶吃人,搅得大家惶惶不安。居住在林中的人们恳请罗摩除怪安民。楞伽城十首罗刹王罗波那的妹妹首哩薄那迦来到林中,爱上了罗摩。罗摩把她转介绍给罗什曼那。罗什曼那一怒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她先求救于弟弟伽罗。随后又逃往楞伽城,怂恿罗波那来劫走悉多。罗波那命令小妖化作金鹿,引开罗摩,乘机劫走悉多。罗摩兄弟在林中到处寻找悉多踪迹,遍询树木、小河、山丘、野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他们俩后来遇到了金翅鸟王,才得知悉多下落:她已经被魔王罗波那劫至楞伽城。金翅鸟王力劝罗摩与猴王联盟,共同营救悉多。 第四篇《猴国篇》 主要讲罗摩与猴王结盟的故事。罗摩同罗什曼那来到般波湖。烂漫的春光逗引起罗摩思妻之情。他们兄弟俩在这里碰到神猴哈奴曼,并在哈奴曼力劝之下同猴王须羯哩婆结盟,互相约定:罗摩助猴王杀死其兄波林,夺回王位;猴王则帮助罗摩寻找妻子。正在此时,波林来同猴王搏斗。罗摩隐身树后,用暗箭射死波林。接着就给猴王举行灌顶(加冕)礼。但猴王复国以后,沉湎于酒色之中。罗什曼那骂上门来,他才翻然憬悟,立即派出猴兵猴将,到大地各处搜寻悉多踪迹。哈奴曼被派往南方,他在途中遇到金翅鸟王的弟弟僧婆底。僧婆底告诉他亲眼看到罗波那把悉多劫往楞伽城,罗摩于是率猴兵来到海边。他派哈奴曼过海去侦察。哈奴曼一跃过海。 第五篇《美妙篇》 哈奴曼跳过大海以后,来到楞伽城。他变成一只猫,潜入城内,到处探视。最后来到王宫的御花园,发现了被魔王囚禁的悉多,并亲眼看到悉多坚贞不屈、抗拒魔王引诱的情景。他乘看守悉多的罗刹女离开的时机走到她跟前,把罗摩的表记交给她。为了想试一试魔王的威力,他大闹楞伽城。最后他被魔王擒住,尾巴被系上了燃烧着的东西。他伺机逃脱,所到之处,烈炎随之,火烧了楞伽城,然后纵身跳过大海,向罗摩复命。 第六篇《战斗篇》 是全书最长的一篇,描绘罗摩率猴兵与魔兵搏斗的情景。听说罗摩率领猴子大军来到大海对岸,魔王罗波那就召开军事会议。他弟弟维毗沙那主张交出悉多,与罗摩和好。魔王大怒,把他赶走。他过海投奔罗摩。罗摩得海神之助,派那罗跨海造桥。猴子大军渡海,把楞伽城团团围住。接着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罗摩兄弟都受了重伤。神猴哈奴曼奉派到北方神山吉罗娑山去采集仙草,给罗摩兄弟治伤。但是仙草却隐藏了起来。哈奴曼于是把整座吉罗娑山托在手中,来到两军阵前,用仙草治愈了罗摩兄弟的伤,又把神山托回原处。最后罗波那和几个儿子都阵亡了。罗摩立维毗沙那为楞伽王。悉多投火自明,夫妻团圆。此时14年流放期满,罗摩得胜回国。 罗摩衍那第七篇《后篇》 是全书最后一篇,从内容上看是后加的。这一篇结构庞杂,约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追述罗刹的来源和罗波那与哈奴曼的历史,美化神猴;二是讲罗摩与悉多的第二次离合。在这里,罗摩从一个被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为封建专制暴君。他怀疑悉多不贞,命罗什曼那将怀孕的悉多遗弃于野林中。蚁垤仙人收养了她。她生了两个儿子。蚁垤写成《罗摩衍那》,教二子演唱。后来到了罗摩朝廷上,觐父认子。蚁垤把悉多领来,证明了她的贞操。罗摩仍不相信,悉多呼救于地母,大地开裂,她一跃而入。最后是全家在天堂重聚。 全部史诗除这个主干故事以外,还插入不少小故事、神话和传说2023-07-20 10:39:131
写的是什么的故事?
《罗摩衍那》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中间穿插了不少小故事,描写自然景色和打仗的场面又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所以很长。它的内容大致如下:在名为《童年篇》的第一篇里,提到蚁蛭仙人把自己创作的长诗教给两个学生(后来说是罗摩的双生子),让他们唱给罗摩听。而罗摩的故事则从这篇的第五章开始,由罗摩二子朗诵出来。内容以罗摩的出生和结婚为主,说罗摩是十年王经过祭祀天神后所生的长子,他因武艺超群,折断神弓而娶得邻国的公主悉多为妻。悉多是邻国的国王遮那竭耕地时在犁沟里被发现的(悉多即犁沟之意),她的母亲是大地,父亲就是遮那竭。第二篇《阿逾陀篇》主要讲十车王宫中的矛盾与罗摩的被流放。十年王年老后,决定立罗摩为太子,但他的小王妃吉迦伊却在驼背侍女的煽动下,以过去老王曾答应要给她两项恩赐为借口,胁迫老王流放罗摩十四年,立自己的儿子婆罗多为王。十年王痛苦地应允后,不久即死去。罗摩出走后,弟弟婆罗多在位期间,供奉着罗摩交给他的一双作为替身的鞋子执政十四年。 第三篇到第六篇的主要内容是:罗摩夫妇和弟弟罗什曼那被流放到森林后,悉多不幸被十首罗刹王罗波那抢去,罗摩兄弟四处寻找未获。后来,罗摩帮助一个猴王夺回王位,并结成联盟。神猴哈奴曼侦察到悉多被囚禁魔宫后,猴子们立即为征讨罗刹国的罗摩大军造桥过海。罗摩大败十首摩王罗波那后,派人从魔宫接回悉多一并启程返国。 罗摩回国登基后,他统治的时代出现了太平盛世,全诗到此本已结束。第七篇估计是后加的,在这一篇里,罗摩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一个被迫害的受难者变成了封建专制暴君。如其中谈到罗摩即位若干年后,听信了所谓人民的意见,怀疑悉多居魔宫不贞而将她遗弃;十几年后,悉多的不白之冤仍得不到昭雪,最终不得已求救于地母,让大地裂开,纵身跳了进去。作品的最后结局是全家在天堂重新相聚。 《罗摩衍那》是一部巨大而又庞杂的史诗,最初只是由口头流传下来,经过长期增删写定后仍无定本。大家公认,七篇中第二篇至第六篇是全书较原始的部分,第一篇和第七篇晚出,可能是后加的。最早的部分估计成于公元前三、四世纪,而最后写定是在公元后二世纪,也就是说全书形成的过程长达五、六百年。因此关于它的思想内容和反映的社会面貌众说不一。印度教徒把它看作是圣书,因为罗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西方有的学者认为悉多原意是田地里的垄沟,垄沟象征着农业技术,史诗影射的是农业技术从印度北方传到南方的过程。有的学者则认为《罗摩衍那》是一部战胜艰苦和强暴的英雄颂歌,歌颂罗摩为家族和好,政权安定而作出的自我牲,赞扬他支持正义战争,关心平民利益,在奴隶社会中站在平民的一边。他是原始公社制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氏族上层阶层的进步势力的代表。但也有学者指出,《罗摩衍那》不是奴隶社会的产物,而是封建社会的。罗摩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以农业为主,而罗波那是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从肤色和家谱等来看,罗摩是属本地的原始居民,而罗刹王罗波那实际上是婆罗门,是外来的靠游牧和吃肉为生的雅利安人(注:操印欧语,大约在公元前二千纪中叶,从中亚高原南下,在印度河流域定居下来。)的代表。因此罗摩与罗波那的斗争实质上是本地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与外来的从事掠夺的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罗摩终于战胜了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罗波那。另外还可以看到,书里宣扬的道德信条已相当系统,类似我国汉代的三纲五常的伦理体系,似乎已属于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了。所以说,整个一部《罗摩衍那》歌颂的是新兴地主阶级,而且通过宣扬一夫一妻制,强调妇女的贞节等来维护王位继承的纯洁性。(注:参看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1979年版。) 以上各家说法各有根据,但差别却很大。这是因为这部史诗并非毕其功于一役。它最早可能源于原始公社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民间口头创作,后来经过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社会的建立这一漫长的历史道路,才形成在这个样子。所以从思想内容上看,既有民间的可贵因素,又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思想。例如罗什曼那在批评罗摩相信命运时说的: 那精力衰竭的胆小鬼, 他才受命运的播弄。 那些自尊自重的英雄汉, 完全不把命运来纵容。 还有一个名叫 波厘的婆罗门对祭祀的看法: 人们常举行阿湿吒迦祭, 来祭自己的那些先祖, 请看这粮食真倒了楣, 死人哪能吃什么供物? 这些具有无神论观点的话和看法都反映了民间进步的思想,是史诗中难得的精华。 但在同一史诗中,也可以看到不少封建糟粕,就在主人公罗摩身上便有前后相矛盾的性格,即从一个品德崇高的被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成为封建专制的暴君。特别是在第七篇里,糟粕更多,其中竟插进了这样一个故事:罗摩当政时,一个刚刚死去独生儿子的婆罗门,要求罗摩救活他的这个孩子。罗摩四出访求孩子死去的原因,发现是由于一个低等种姓的首陀罗模仿高等种姓的婆罗门修炼苦行所致,便残忍地把他杀死,从而换来孩子的复活,罗摩的这种行径竟得到天神们的一致称赞。作者插进这个故事的意图是很明显的,目的在于维护种姓制度,使低等种姓的广大群众永远处于贱民地位。2023-07-20 10:39:301
罗摩衍那的故事的介绍
《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的著名史诗,它与《摩诃婆罗多》一起并称为古印度的两大史诗,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等同于古希腊两大史诗对西方社会文明的影响。《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即“罗摩传”,史诗以主人公罗摩的一生为线索展开了跌荡起伏的情节,史诗中涉及印度上古社会中的宗教信仰、王室争斗、政权更迭、家庭伦理、夫妻关系等各个方面,是全面了解印度上古社会的必读书。2023-07-20 10:39:371
《罗摩衍那》对后世有文学创作什么样的影响?
《罗摩衍那》的主线故事情节生动,扣人心弦的场面迭出。在编纂体例、文学描写手法上,较之《摩诃婆罗多》都有大的提高,因此被誉为“最初的诗”,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印度文学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罗摩衍那》对后世印度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影响都是相当深远的。它的创作方法与素材,常被后世的作品沿用。2023-07-20 10:40:041
罗摩衍那的分篇概述
第一篇《童年篇》开首是一篇类似楔子的东西,介绍成书经过和全书内容。接着讲本书主要故事。十车王无子,请鹿角仙人举行求子大祭。天神全都来到祭场。他们商议请大神毗湿奴下凡剪除罗刹王罗波那。毗湿奴化身为4,降生为十车王的4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和设睹卢祇那。大梵天为了帮助毗湿奴,要求众神创造猕猴,助罗摩平妖。大仙人众友来到十车王朝廷上请他派罗摩去降魔。罗摩和弟弟罗什曼那随众友出走,剪除了妖魔,来到遮那竭王朝廷上,罗摩拉断神弓,同悉多结婚。悉多是遮那竭王从垄沟里拣起来的女儿。第二篇《阿逾陀篇》主要讲十车王的宫廷斗争。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小后吉迦伊玩弄手段,胁迫十车王把罗摩流放,让自己的儿子婆罗多即王位。罗摩是孝子,坚决执行父王的命令。悉多是贤妻,一定要陪罗摩流放。罗什曼那是好弟弟,执意陪侍兄嫂。于是 3人辞别父母,出发到森林中去,流放14年。波罗多也是好弟弟,无论如何不愿登上王位。他率领大军到森林里去,劝罗摩回国。罗摩不肯,把自己的一双鞋交给婆罗多,作为替身。婆罗多捧双鞋回国,代罗摩摄政。第三篇《森林篇》描绘罗摩等 3人在林中的生活。林子里到处是罗刹。他们行凶吃人,搅得大家惶惶不安。居住在林中的人们恳请罗摩除怪安民。楞伽城十首罗刹王罗波那的妹妹首哩薄那迦来到林中,爱上了罗摩。罗摩把她转介绍给罗什曼那。罗什曼那一怒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她先求救于弟弟伽罗。随后又逃往楞伽城,怂恿罗波那来劫走悉多。罗波那命令小妖化作金鹿,引开罗摩,乘机劫走悉多。罗摩兄弟在林中到处寻找悉多踪迹,遍询树木、小河、山丘、野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他们俩后来遇到了金翅鸟王,才得知悉多下落:她已经被魔王罗波那劫至楞伽城。金翅鸟王力劝罗摩与猴王联盟,共同营救悉多。第四篇《猴国篇》主要讲罗摩与猴王结盟的故事。罗摩同罗什曼那来到般波湖。烂漫的春光逗引起罗摩思妻之情。他们兄弟俩在这里碰到神猴哈奴曼,并在哈奴曼力劝之下同猴王须羯哩婆结盟,互相约定:罗摩助猴王杀死其兄波林,夺回王位;猴王则帮助罗摩寻找妻子。正在此时,波林来同猴王搏斗。罗摩隐身树后,用暗箭射死波林。接着就给猴王举行灌顶(加冕)礼。但猴王复国以后,沉湎于酒色之中。罗什曼那骂上门来,他才翻然憬悟,立即派出猴兵猴将,到大地各处搜寻悉多踪迹。哈奴曼被派往南方,他在途中遇到金翅鸟王的弟弟僧婆底。僧婆底告诉他亲眼看到罗波那把悉多劫往楞伽城,罗摩于是率猴兵来到海边。他派哈奴曼过海去侦察。哈奴曼一跃过海。第五篇《美妙篇》哈奴曼跳过大海以后,来到楞伽城。他变成一只猫,潜入城内,到处探视。最后来到王宫的御花园,发现了被魔王囚禁的悉多,并亲眼看到悉多坚贞不屈、抗拒魔王引诱的情景。他乘看守悉多的罗刹女离开的时机走到她跟前,把罗摩的表记交给她。为了想试一试魔王的威力,他大闹楞伽城。最后他被魔王擒住,尾巴被系上了燃烧着的东西。他伺机逃脱,所到之处,烈炎随之,火烧了楞伽城,然后纵身跳过大海,向罗摩复命。第六篇《战斗篇》是全书最长的一篇,描绘罗摩率猴兵与魔兵搏斗的情景。听说罗摩率领猴子大军来到大海对岸,魔王罗波那就召开军事会议。他弟弟维毗沙那主张交出悉多,与罗摩和好。魔王大怒,把他赶走。他过海投奔罗摩。罗摩得海神之助,派那罗跨海造桥。猴子大军渡海,把楞伽城团团围住。接着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罗摩兄弟都受了重伤。神猴哈奴曼奉派到北方神山吉罗娑山去采集仙草,给罗摩兄弟治伤。但是仙草却隐藏了起来。哈奴曼于是把整座吉罗娑山托在手中,来到两军阵前,用仙草治愈了罗摩兄弟的伤,又把神山托回原处。最后罗波那和几个儿子都阵亡了。罗摩立维毗沙那为楞伽王。悉多投火自明,夫妻团圆。此时14年流放期满,罗摩得胜回国。第七篇《后篇》是全书最后一篇,从内容上看是后加的。这一篇结构庞杂,约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追述罗刹的来源和罗波那与哈奴曼的历史,美化神猴;二是讲罗摩与悉多的第二次离合。在这里,罗摩从一个被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为封建专制暴君。他怀疑悉多不贞,命罗什曼那将怀孕的悉多遗弃于野林中。蚁垤仙人收养了她。她生了两个儿子。蚁垤写成《罗摩衍那》,教二子演唱。后来到了罗摩朝廷上,觐父认子。蚁垤把悉多领来,证明了她的贞操。罗摩仍不相信,悉多呼救于地母,大地开裂,她一跃而入。最后是全家在天堂重聚。全部史诗除这个主干故事以外,还插入不少小故事、神话和传说。2023-07-20 10:40:271
罗摩衍那
在两千多年的漫长的时间内,它对印度,对世界上一 些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印度国内外都被译成了许 多种语言,而且还不知有多少抄袭→_→、模拟、意译、改编的作品 。此外,它的影响还波及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领域。一直到 今夭,它的影响,仍然继续存在。上课老师提讲起,感觉超级有意思,于是,我开始看一部逼格超高的书,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季羡林先生翻译的。 本来想买一套收藏的……ヘ(_ _ヘ)淘宝价一千到两千软妹币不等→_→ 查到所在校区的特藏馆里才有一本,又跑到本部,千辛万苦,一共七部,借到了前三部,不要问我为什么只借三部,太厚了,还书期限之前也未必能看完。。。。借的程序很老。。。 居然是用的申请条。。。。还要一毛钱。。。。。帅气的管理姐姐善心,还让我借走了……≥﹏≤ 开心,人间充满爱啊~~~~ 我单看季羡林先生所注前言,就前后翻了三遍,想截取摘抄,发现无从取舍,恨不得从头抄到尾,大概这就是大师的高度吧,无一句废话冗余,先生对整本史诗做了梗概整理,评析了内容艺术,文末说了翻译来由。 中印来往两千多年,这部史诗于1978年才被翻译出来,我从未像现在这般羡慕着自己,生于这个时代,生于这样的环境,能够捧起这样的书,何其有幸,何其有幸,何其有幸。 《罗摩衍那》最初决不会出于一人之手。它 最初一定是老百姓的创作,只是口头流传。有一些伶工专门 以歌唱《罗摩衍那力为生。因人因地之不同而有所增删,于是 就产生了不同的传本。到了某一个发展阶段上,有一个人把 全书整理编纂了一番,使文体和内容都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统 一。这个人可能就叫做蚁垤。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全书仍然 是口头流传,师成为善书的时候,为了获得宗教功果,有人使用当地的字母写 了下来,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的抄本。到了印刷木传入印度以 后,才有了印本,那恐怕是比较晚的事情了。徒口耳相传,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到了史成为善书的时候,为了获得宗教功果,有人使用当地的字母写 了下来,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的抄本。到了印刷木传入印度以 后,才有了印本,那恐怕是比较晚的事情了。 前言介绍:《童年篇》这一篇是后来窜入的,内容庞杂,类 似一个楔子。其中虽然也讲了一些罗摩童年时的情况,但是 插入的故事很多,简直有点线索不清。篇中讲到十车王的都城和朝廷,讲到大神毗湿奴化为罗摩等四兄弟下凡诞生,讲到罗摩随众友仙人出去降魔。最后众友带领罗摩到了国王遮那竭的朝廷上。这里插述了悉多的诞生和神弓的故事。罗摩拉断了神弓,同悉多结了婚。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以后故事情节 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看的很是跳脱,故事几乎不连贯,不过看后面第二部《阿逾陀篇》故事就非常清晰了,很期待啊(uff61u2022ˇu2038ˇu2022uff61)2023-07-20 10:41:031
《罗摩衍那》中关于罗摩的故事是如何讲述的?
《罗摩衍那》歌颂的是罗摩的故事。罗摩是十车王的大儿子,品德高尚,武艺超群,十车王准备立他为王储。十车王的一个小王后受驼背侍女的谄言,定要国王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国王以前受难时得到过她的帮助,还允诺过无论她提出两个什么样的要求,他都会答应。现在小王后提出了要求,国王非常为难,但君无戏言,只好答应了小王后的要求。罗摩知道实情后不但不怀恨,反而劝慰父王,表示自己甘愿到森林中去流放14年。他贤惠的妻子悉多自愿同往,同甘共苦。不料,到森林后,悉多被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后来罗摩在神猴哈努曼的帮助下打败了十首魔王,救出悉多。这时14年已满,他们返回京城,并继承了王位。2023-07-20 10:41:171
曼谷大皇宫的壁画是什么故事内容?
曼谷大皇宫的壁画是根据印度文学作品“罗摩衍纳”改写的神话故事泰国大皇宫玉佛寺四周长廊的墙上,共有178幅壁画,展示了浓郁的古暹罗风情及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导游讲了一个关于壁画的传说.这是一个根据印度文学作品“罗摩衍纳”改写的神话故事,和中国的<西游记>差不多, 罗摩王是婆罗门教三大天王之一的"那罗延天王"的化身.有一次罗摩王带了美丽的"悉达王妃"到森里打猎去,而夜叉国的十颈夜叉王却趁机把王妃抢走,因而引起了一场人魔大战.结果夜叉王大败,美丽的王妃终于给救了回来。2023-07-20 10:41:374
罗摩衍那的艺术风格
《罗摩衍那》之所以在印度以及世界文学史上有这样显著的地位,除思想内容以外,还有艺术技巧方面的原因。《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内容相似,文体也很接近,但是后者被称做“最初的历史传说”,而前者则被称做“最初的诗”,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艺术风格方面。《罗摩衍那》总的风格虽然朴素无华,简明流畅,但已经呈现出精雕细镂的倾向;有极少数诗篇甚至达到“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的地步,成为后来玩弄文字技巧的先声。这同《摩诃婆罗多》是有显著差异的。《罗摩衍那》具有印度古代长篇叙事诗中必不可少的 4种因素:政治(宫廷斗争或其他矛盾)、爱情(生离死别)、战斗(人人之间、人神之间、人魔之间)和风景(四季或六季的自然景色和山川、城堡、宫殿),而且描绘手法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从印度文学史来看,《罗摩衍那》描绘自然景色,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新天地。首先是对于四季或六季的描绘,主要集中在第 4篇《猴国篇》中;对于夜景的描绘,对于宫殿的描绘,比如第5篇《美妙篇》哈奴曼眼中的魔王宫阙,珠光宝气,金碧辉煌。只是对宫殿中那一辆云车的描绘就占了整整一章,其铺陈雕镂之生动细致就可以想见了。对于印度的圣河──恒河的描绘,更是脍炙人口。这对于鼓舞印度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起了很大的作用。2023-07-20 10:42:001
《罗摩衍那》是本怎样的书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496666.html?fr=qrl32023-07-20 10:42:173
如何理解《罗摩衍那》“最初的诗”的地位?
如何理解罗摩衍娜最初的师的地位?这个问题你要问我们孙孙老师。2023-07-20 10:4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