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上一句是什么

2023-07-20 09:21:38
左迁

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上一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u2027述而》。《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虚心好学,引以为戒。2、出自:《论语·述而》,朝代:战国,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门人。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虚心好学,引以为戒。
2023-07-19 20:29:023

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的翻译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出处:《论语·述而篇》文本解读对待一切事物,人们要运用“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标尺,放开眼光去学习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反之甚至会身陷泥潭,一误再误。是故只有识善、择善,并身体力行的人才能作出成绩,甚至超过前人。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一定是愚蠢的人,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愚昧的民族,这样的国家也必定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这是一条真理。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一个民族或国家,都必须善于向他人学习,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有希望,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2023-07-19 20:29:271

择其善者而从之

日常生活学习中,自己要学会取舍,学习好的东西,忽略坏的东西。
2023-07-19 20:29:431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该句出自《论语·述而》,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翻译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择其善者而从之注释   焉:是兼词,“于此”的意思。   三:文言文中泛指“多人”。   其:代“他们”。   从: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赏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作者介绍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2023-07-19 20:29:51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改正它。原文:《论语u2027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改正它。扩展资料:近义词:见贤思齐[成语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典故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选择别人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近义词]力争上游、取法乎上、见德思齐[反义词]见利忘义[常用程度]生僻[感情色彩]褒义词
2023-07-19 20:30:00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出处是哪里呢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出自《论语u2027述而》。扩展资料: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23-07-19 20:30:08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出处:《论语·述而篇》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扩展资料:凡有一点特长的人,他都认为有可资借鉴取法之处。就是有错误的人,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无同样的不足。他喜欢以别人为师,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这句话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为学者要谦虚好学,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因为人往往自以为是,免不了虚荣和傲慢。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离不开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这种精神已经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不仅要师人之善,还要以别人的缺点为借鉴,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2023-07-19 20:30:252

文言文择其善者而从之译文

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出自:《论语u2027述而》 原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释义: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善:好的,优点。其:代“他们”。 扩展资料 《论语u2027述而》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人物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孔子一生游历丰富。他从漫长的旅游生涯中悟出精辟的人生哲理,并形成对旅游的独特见解。孔子的“游”主要有三种形式:游览、游学、游仕。也就是说,孔子在游中问学教学,游中求仕入仕,游中生情怡情,游中悟道传道。 2. 【初一文言文(《论语》十则)1.翻译择其善者而从之而:2.你怎么看 1、而:表顺接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应该是你不想要的,就不要给别人.具体的就是,你不想挨打吧?那么你就别打人.你不想被人抢劫吧?那你就别抢劫别人.这是一种道德上的形而上学,有点近似于近代康德的道德观.我觉得这句话在伦理和道德上是最精辟的一句话,想做到这样很难.你做事之前先想想别人.这是我们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比欧洲先进了不知道几千年,为什么说不应该评价的高呢?其实我觉得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在人的终极关怀上是一致的,这句话拿到其他文化里面去寻找也会找到很多相似的东西,这才是我们民族最该提倡和发扬的东西.3、《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在学习方面一定要能下定决心,持之以恒;要能不断创新,推陈出新;要坚持温习学过的知识;学习还要多思考,用心去领会;学习要能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在做人方面要能不断反省自己,保持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短处,才能不断提高;还要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自己;做人还要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还有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想施加给别人··。
2023-07-19 20:30:551

择其善者而从之什么意思?择其善者而从之怎么读?

择其善者而从之什么意思?择其善者而从之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简 拼:zqszecz 成语解释:择:选择;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成语例句:今两雄相持,将军若欲有为,乘此破敌可也。如其不然,将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近义词:择善而从 选定其中好的,随从他。意思是发现别人的优点而向他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m 成语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2023-07-19 20:31:02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代表学习她人优点,后一句知道她们的缺点而改过
2023-07-19 20:31:13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看见人家好的方面就向人家学习,不好的方面就看自己身上存不存在,存在就改正。3、此句的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择其善者而从之,表达出了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5、其不善者而改之,表达出了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
2023-07-19 20:31:55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并强调选择的时候是根据当下现实为标准,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师承等因素详解:何谓三人?为何不是五、十人?二人呢?这些问题,大概从来没人能回答与正视过。其实,所谓三人,指的是“君、父、师”,三类最值得尊重的人,“三人行”,与“君、父、师”同行。人,要取法其上,难道和几个大淫贼同行,还“必有我师焉”?那是同性而不是同行。如果按上面及通常解释,三人都是植物人,那你和三植物人同行,如何“必有我师焉”?植物人依然是人,那么其善者人如何从?其不善者又如何改?这不是抬杠,而是原来的解释太愚蠢可笑。“必有我师焉”,“必”,倘若;“有”,具有“;“师”,师法;“焉”,于此。孔子更注重在现实的当下印证,而对“君、父、师”,孔子并不一味肯定,觉得一定要有可师法的地方,而是更强调,如果没有其他标准,是不能确认其善与不善。这个标准,只可能是当下的现实。“君、父、师”,无论有什么理论和看法,都不可能脱离当下的现实成为永恒的准则,这样才存在后面“择”的可能。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可以师法的地方,孔子给出如下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选取,以当下的现实为标准选取,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师承、派别去选取;“善”,完善;“从”,通“纵”,广泛;“从之”,使之从,使善者广泛,将完善的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中应用、检验;“改之”,使之改;将不善者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改”,除了修改,还有强调“重新、再”的意思,这种修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进行直到完善。前两章说了“好学”对内圣外王的意义,本章更指出,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脱离这个前提,所谓师法,不过是尸法而已。而孔子、论语,永远活在鲜活的现实之中。白话直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让我师法的在此:选取他们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应用、检验,选取他们不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
2023-07-19 20:32:101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什么?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如果没有,就要加以防备.”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2023-07-19 20:32:50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谁说的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出自《论语·述而》。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2023-07-19 20:32:57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意思?

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2023-07-19 20:33:051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之什么意思

这里的之,代词,指代”善者”
2023-07-19 20:33:142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八条无所恶露无图KTV推荐Jackson了啦
2023-07-19 20:33:261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

孔子说:一些人一起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好的地方学习不好的地方加以改正。
2023-07-19 20:34:118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中从的意思是什么

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从: cóng 【释义】 ①跟随:从征|跟从|从师学艺.②跟随的人:随从|侍从.③依顺;听信:服从|屈从|力不从心.④次要的;附属的:主从|从犯|从属关系.⑤采取某种原则或办法:从简|从长计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⑥由;自:从古到今|从无到有|从北京到上海.⑦向来;一直(用在否定词前面):从没有听说过|从不迟到.⑧参加;参与:从军|从事. 文中是第③种意思,另有学习的含义
2023-07-19 20:34:491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从是什么意思 全句及译文

1、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字是追随的意思,此句出自于《论语》。 2、全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值得效法的人,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简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2023-07-19 20:34:56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而是什么意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并强调选择的时候是根据当下现实为标准,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师承等因素详解:何谓三人?为何不是五、十人?二人呢?这些问题,大概从来没人能回答与正视过。其实,所谓三人,指的是“君、父、师”,三类最值得尊重的人,“三人行”,与“君、父、师”同行。人,要取法其上,难道和几个大淫贼同行,还“必有我师焉”?那是同性而不是同行。如果按上面及通常解释,三人都是植物人,那你和三植物人同行,如何“必有我师焉”?植物人依然是人,那么其善者人如何从?其不善者又如何改?这不是抬杠,而是原来的解释太愚蠢可笑。“必有我师焉”,“必”,倘若;“有”,具有“;“师”,师法;“焉”,于此。孔子更注重在现实的当下印证,而对“君、父、师”,孔子并不一味肯定,觉得一定要有可师法的地方,而是更强调,如果没有其他标准,是不能确认其善与不善。这个标准,只可能是当下的现实。“君、父、师”,无论有什么理论和看法,都不可能脱离当下的现实成为永恒的准则,这样才存在后面“择”的可能。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可以师法的地方,孔子给出如下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选取,以当下的现实为标准选取,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师承、派别去选取;“善”,完善;“从”,通“纵”,广泛;“从之”,使之从,使善者广泛,将完善的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中应用、检验;“改之”,使之改;将不善者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改”,除了修改,还有强调“重新、再”的意思,这种修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进行直到完善。前两章说了“好学”对内圣外王的意义,本章更指出,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脱离这个前提,所谓师法,不过是尸法而已。而孔子、论语,永远活在鲜活的现实之中。白话直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让我师法的在此:选取他们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应用、检验,选取他们不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
2023-07-19 20:35:10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几个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我要自己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都可以是我的老师。选择他们中的优点跟从着学习这些优点,他们中的缺点我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说的意思就是学习他人之长,如果他人身上有不好的,我就应该检查自身,有了不好的地方改知,没有加冕。
2023-07-19 20:35:273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u2027述而》。全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善:好的,优点其:代“他们”。
2023-07-19 20:35:42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月他的好,发现不好的自己如果也有要改
2023-07-19 20:35:50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选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

古代的“三”有多个的意思,孔子说:一群人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好的方面要照着去做,不好的方面要反省自己,如果有就改正它。
2023-07-19 20:36:007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意思: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善:好的,优点其:代“他们”。《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2023-07-19 20:36:371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而什么意思

并且,并。
2023-07-19 20:36:455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扬弃。
2023-07-19 20:37:30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2023-07-19 20:37:411

吾日三省吾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意思

这就不是一句好吗
2023-07-19 20:37:54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

三个人一起行走,里面必然有我的师傅,我要选其中好的人跟他们学习,不好的我就对照改正!
2023-07-19 20:38:181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区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见贤”侧重于见贤,就是看到贤士,是从人的行为举止,人生态度上说的.用在和别人说话时,强调才能.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择其”一句前面有“三人行”侧重于虚心学习,是针对学习态度而言的.用在自己身上,强调品德.
2023-07-19 20:39:161

二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含义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中的对的地方来学习,错的地方来改正。
2023-07-19 20:39:232

择善而从的意思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2023-07-19 20:39:323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而的用法

表顺承或目的
2023-07-19 20:40:08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与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区别

见贤思齐强调思想上反省,对比自己和别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强调行动上的落实,取长补短,改正缺点。
2023-07-19 20:40:241

择其善者而从之是什么意思择其善者而从之什么意思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虚心好学,引以为戒。2、出自:《论语·述而》,朝代:战国,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门人。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虚心好学,引以为戒。
2023-07-19 20:40:481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出处是哪里?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出自《论语u2027述而》。扩展资料: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23-07-19 20:40:58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不要动不动就用百度,自己动脑筋想!!!我是一名老师
2023-07-19 20:41:1712

择其善者而从之改之什么意思?

则其善者而从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的优点如果是我值得学习的,那么我将会去学习他。
2023-07-19 20:41:522

择其善者而从之。是什么意思

我假设你是个中学生吧.大概意思就是: 你认识很多人,他们有的优秀,有的普通,你选择善者(其中优秀的人)作为你的榜样,并向他学习(从之)的意思.
2023-07-19 20:42:08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翻译)

1、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翻译。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 3、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和用法。 4、择其善者而从之的之是什么意思。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 2.虚心好学,引以为戒。 3.出自:《论语·述而》,朝代:战国,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门人。 4.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择其善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7.虚心好学,引以为戒。
2023-07-19 20:42:161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择是什么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之是说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扩展资料: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成就贡献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春秋》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参考资料:
2023-07-19 20:42:231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翻译

择:选择;从: 追随 ,引申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成语例句: 今两雄相持, 将军 若欲 有为 ,乘此破敌可也。如其不然,将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近义词: 择善而从 选定其中好的,随从他。意思是发现别人的优点而向他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m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2023-07-19 20:42:31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什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
2023-07-19 20:42:42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改正它。原文:《论语u2027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改正它。扩展资料:近义词:见贤思齐[成语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典故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选择别人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近义词]力争上游、取法乎上、见德思齐[反义词]见利忘义[常用程度]生僻[感情色彩]褒义词
2023-07-19 20:42:491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是什么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是跟从,学习的意思)
2023-07-19 20:43:093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并强调选择的时候是根据当下现实为标准,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师承等因素详解:何谓三人?为何不是五、十人?二人呢?这些问题,大概从来没人能回答与正视过。其实,所谓三人,指的是“君、父、师”,三类最值得尊重的人,“三人行”,与“君、父、师”同行。人,要取法其上,难道和几个大淫贼同行,还“必有我师焉”?那是同性而不是同行。如果按上面及通常解释,三人都是植物人,那你和三植物人同行,如何“必有我师焉”?植物人依然是人,那么其善者人如何从?其不善者又如何改?这不是抬杠,而是原来的解释太愚蠢可笑。“必有我师焉”,“必”,倘若;“有”,具有“;“师”,师法;“焉”,于此。孔子更注重在现实的当下印证,而对“君、父、师”,孔子并不一味肯定,觉得一定要有可师法的地方,而是更强调,如果没有其他标准,是不能确认其善与不善。这个标准,只可能是当下的现实。“君、父、师”,无论有什么理论和看法,都不可能脱离当下的现实成为永恒的准则,这样才存在后面“择”的可能。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可以师法的地方,孔子给出如下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选取,以当下的现实为标准选取,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师承、派别去选取;“善”,完善;“从”,通“纵”,广泛;“从之”,使之从,使善者广泛,将完善的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中应用、检验;“改之”,使之改;将不善者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改”,除了修改,还有强调“重新、再”的意思,这种修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进行直到完善。前两章说了“好学”对内圣外王的意义,本章更指出,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脱离这个前提,所谓师法,不过是尸法而已。而孔子、论语,永远活在鲜活的现实之中。白话直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与“君、父、师”同行,倘若有让我师法的在此:选取他们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应用、检验,选取他们不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
2023-07-19 20:43:26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是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如下:这句话直接翻译过来就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孔子这句极为著名的话,已经成为历代有志之士、好学之士的座右铭。三人行必有我师辨析:凡有一点特长的人,他都认为有可资借鉴取法之处。就是有错误的人,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无同样的不足。他喜欢以别人为师,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这句话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为学者要谦虚好学,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因为人往往自以为是,免不了虚荣和傲慢。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离不开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这种精神已经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不仅要师人之善,还要以别人的缺点为借鉴,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2023-07-19 20:44:001

孔子的名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
2023-07-19 20:4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