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小凡
-
分类: 教育/科学
问题描述:
是由于折射吗?
解析:
是因为光有多种颜色组成
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做单色光。
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
光的色散
light,dispersionof
介质折射率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波长而变的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1672年,I.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
图片
①正常色散。对光波透明的介质,其折射率n随波长λ的增加而减小,色散曲线(n-λ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称为正常色散。法国数学家A.L.柯西于1936年首先给出了正常色散的经验公式,称柯西公式:
A、B和C是由介质性质决定的常数。要求不严时可近似写成
色散率为
上述规律表明,正常色散时n随λ的增加而趋于某一极限,色散率dn/dλ<0,其绝对值随λ的增加而减小。
②反常色散。在介质对光有强烈吸收的波段内(吸收带),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色散率dn/dλ>0,这与正常色散相反,故称反常色散。对同一介质,在对光透明的波段内表现为正常色散,而在吸收带内则表现为反常色散。F.-P.勒鲁于1860年首先在碘蒸气棱镜内观察到反常色散现象,R.W.伍德于1904年利用交叉棱镜法成功地显示出钠蒸气在可见光波段内的反常色散。
图2 阳光发生色散形成的虹
1871年,W.塞耳迈耶尔用弹性以太理论导出了新的色散公式,它比柯西公式更普遍,不仅解释了吸收带附近的色散现象,而且在远离吸收带时就简化成柯西公式。H.A.洛伦兹根据由他创立的电子论也导出了塞耳迈耶尔色散公式。色散的严格理论解释需用量子力学。
利用介质的色散性质可制成色散器件,把复色光分解成光谱,但另一方面,色散是成像元件产生色像差的原因(见像差)。
coco163/zldq/G/G1069
物体的颜色
人们感知的物体颜色涉及到色彩学、光学、化学及生理学等不同学科。
1、 光的色学性质
1666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第一个揭示了光的色学性质和颜色的秘密。他用实验说明太阳光是各种颜色的混合光,并发现光的颜色决定于光的波长。下表列出了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光的颜色。
不同波长光线的颜色
为对光的色学性质研究方便,将可见光谱围成一个圆环,并分成九个区域(见图),称之为颜色环。颜色环上数字表示对应色光的波长,单位为纳米( nm),颜色环上任何两个对顶位置扇形中的颜色,互称为补色。例如,蓝色( 435 ~ 480nm )的补色为黄色( 580 ~ 595nm )。通过研究发现色光还具有下列特性:( l )互补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如蓝光和黄光混合得到的是白光。同理,青光和橙光混合得到的也是白光;( 2 )颜色环上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用其相邻两侧的两种单色光,甚至可以从次近邻的两种单色光混合复制出来。如黄光和红光混合得到橙光。较为典型的是红光和绿光混合成为黄光;( 3 )如果在颜色环上选择三种独立的单色光。就可以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成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色调。这三种单色光称为三原色光。光学中的三原色为红、绿、蓝。这里应注意,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但是,三原色的选择完全是任意的;( 4 )当太阳光照射某物体时,某波长的光被物体吸取了,则物体显示的颜色(反射光)为该色光的补色。如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对,若物体吸取了波长为 400 ~ 435ntn 的紫光,则物体呈现黄绿色。这里应该注意:有人说物体的颜色是物体吸收了其它色光,反射了这种颜色的光。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比如黄绿色的树叶,实际只吸收了波长为 400 ~ 435urn 的紫光,显示出的黄绿色是反射的其它色光的混合效果,而不只反射黄绿色光。
2、 人的色觉特点
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到人眼视网膜上,将给大脑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色觉。人们就是凭自己的色觉来辨别物体的颜色,一般人的眼睛可分辨 120 多种颜色,如果在不同颜色的相互补充、相互衬托之下,有经验的人可分辨 13000 多种颜色。人眼为什么能分辨这么多种颜色呢?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眼中的锥状辨色细胞有三种,每一种细胞擅长接收一种颜色的光,但对可见光内所有波长的光也能发生程度不同的反应。这三种锥状辨色细胞分别对红、绿、蓝色光最敏感。因此,人们选择这三种颜色作为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也是根据上述理论制成的彩色显示过程。
当眼睛接受了混合光之后,三种色觉细胞都按自己的规律兴奋起来;产生三种视觉信号。经视神经传到大脑,但是,大脑对每一个单独信号并不感兴趣,而是把它们总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色觉,这就是人们感觉到的所接收混合光的颜色。根据人的色觉特点,当红、绿、蓝三种色光按千变万化的比例混合时,就会使人感觉到千差万别的颜色。
3、 光和物体的颜色
我们知道,在没有光线的暗室中,或在漆黑的夜里,谁也无法辨认出物体的颜色,只有在光照射下。物体的颜色才能为人眼所见。所以,物体的颜色是光和眼睛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大脑对投射在视网膜上不同波长光线进行辨认的结果。
我们日常所说物体的颜色,是指在日常环境里太阳光照射时物体所呈现的颜色。称之为物体的本色,在特殊环境里物体呈现的颜色,称之为衍生色。例如,在阳光照射下树叶呈绿色,这是其本色,而在红光照射下,这一 “绿色”的树叶呈现黑色,改用紫外线照射时,它又呈火红色,这后两种颜色是衍生色。一个物体的本色只有一个,而衍生色可有几个,故我们说物体的颜色时,若不作特殊说明即指物体的本色。
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实质上决定于物质的结构,不同的物质结构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不同。我们知道:光是由光子组成的。不同波长的光由不同能量的光子组成。波长 λ和能量 E 间的关系为 E=hc/λ,式中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当光子射到物体上时,某波长的光子能量与物质内原子的振动能,或电子发生跃迁时所需能量相同时,就易被物质吸收,其它波长的光就不易被吸收。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就造成了各自的颜色。对同一种物质,改变其内部结构时,颜色也会改变。如碘化汞在正方晶系时呈红色,而加温到 127 ℃使晶形转变为斜方晶系时却成蓝色。这主要因物质结构的改变,对光的选择吸收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已根据这一点,制成了变色涂料等物质。另外,如溶剂、荧光等也会影物质的颜色,这里不再赘述。
相关连接:
study.tzvec/6/20031121050628
cpe/cpe_jc/fzkj/8_1/optics/yanse
什么是色散?
色散广义的说是指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几列波在媒质中传播,它们的频率不同,传播速度亦不同,这种现象叫色散;而在物理学中,把凡是与波速、波长有关的现象,叫作色散。中国古代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色散现象——虹的认识。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当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扩展资料:在光学发展的早期,对颜色的解释显得特别困难.在牛顿以前,欧洲人对颜色的认识流行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颜色不是物体客观的性质,而是人们主观的感觉,一切颜色的形成都是光明与黑暗、白与黑按比例混合的结果。1663年波义耳也曾研究了物体的颜色问题,他认为物体的颜色并不是属于物体的带实质性的性质,而是由于光线在被照射的物体表面上发生变异所引起的。能完全反射光线的物体呈白色,完全吸收光线的物体呈黑色。另外还有不少科学家,如笛卡儿、胡克等也都讨论过白光分散或聚集成颜色的问题,但他们都主张红色是大大地浓缩了的光,紫光是大大地稀释了的光这样一个复杂紊乱的理论。所以在牛顿以前,由棱镜产生的折射被假定是实际上产生了色散,而不是仅仅把已经存在的色分离开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散2023-07-18 23:36:251
色散现象
1、其实,色散现象指的是光学当中的复色光,经过仪器作用分解成为单色光之后形成光谱的现象。 2、色散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棱镜或者是光栅等仪器作用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 3、有兴趣的网友们可以借助仪器,在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文中提到的色散现象。2023-07-18 23:36:371
光的色散现象是什么?
光的色散(dispersion of light)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成的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频率组成的光),称为复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只有一种频率),称为单色光。一般让白光(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就能产生光的色散。对同一种介质,光的频率越高,介质对这种光的折射率就越大。在可见光中,紫光的频率最高,红光频率最小。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棱镜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光通过棱镜后,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这样,三棱镜将不同频率的光分开,就产生了光的色散。原理色散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在自然界中,太阳光是白光。当太阳光的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假如用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些光带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2023-07-18 23:36:431
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色散(dispersion of light)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频率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色散也是对光纤的一个传播参数与频率关系的描述。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c/n(或折射率n)随光的频率f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2023-07-18 23:36:592
色散是什么意思
色散就是光线透过媒介物中间时,因波长的关系,光学性质因而改变得一种现象。光线射入镜片或三棱镜时,因波长的不同产生折射率互异的现象,称之为光的分散或色散。这样由于不同的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通过镜头的光线中不同的色光汇聚的焦点也不同。所以一般在设计摄影镜头时,都要利用具有不同折射系数的凹面镜和凸面镜结合在一起对这些色差进行补偿,但是,在某些波长范围,这一方法会产生一般光学玻璃不能修正的第二级色差。为了补偿这种剩余色差(特别是在远摄端),就采用低色散玻璃,由于低色散玻璃具有低折射系数和低色散系数的特性,可以补偿色差。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72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媒质中的速度(或折射率n=c/v)随光的频率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做单色光。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2023-07-18 23:37:341
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色散(dispersion of light)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2023-07-18 23:37:552
什么是镜头色散现象
镜头色散现象:色散会影响到成像的色纯度和间接的成像锐度,也就是说色散大的狗头镜头拍出的照片颜色不正不浓郁和清晰度差。而那些高价的牛头因使用了昂贵的低色散材料加工成的镜片,所以拍出的照片就色彩纯正清晰耐看。 色散是一种光学现象,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除了激光类比较纯的光源外,自然界里大多数光源都是由多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如太阳光就是由七色可见光和红外紫外等组合的混合光。造成的色散的主要原因是:不同颜色的光有着不同的波长,普通光学元件的折射率会因光的波长不同而改变。2023-07-18 23:38:081
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媒质中的速度(或光的色散 折射率n=c/v)随光的频率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 光的色散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2023-07-18 23:38:181
什么是光的色散?
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出现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应用技巧色散现象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它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2023-07-18 23:38:289
电磁波色散现象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首先:电磁波的色散失真对于理想的介质,平面波的相位常数与频率成线性关系,但是实际是的一般的非理想的介质中,都存在损耗,这个时侯,相位常数与频率就不是线性的关系了,这个时侯的电磁波的相速就和频率有关了。(相速与频率有关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我们实际运用的电磁波,都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波,任何已调制的波都是由频率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的简谐波以不同的相位和振幅关系合成的波群。这些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在色散媒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频率的谐波以各不相同的相速传播,结果就会导致合成波形的变形,这就叫,信号的失真。在色散媒质中电磁波合成时发生变形,叫电磁波的色散失真。其次:色散现象上面介绍过了,就是波的相速与频率有关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希望你能明白。2023-07-18 23:39:061
光的色散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物体,并且每物体都有不同的颜色,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千万种颜色,或者你去一个地方,刚刚下过雨,然后在一个空旷的平地上会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那个彩虹有七种颜色,赤橙黄绿蓝靛紫,而彩虹就是属于一种光的色散现象。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光的色散,什么是光的色散?什么时候会有光的色散?其实光的色散就是有一种复合光穿过和本身不同的一种介质,这时候就有色散现象发生,有一条光线分散成了多条光线,这就是光的色散,而且当你拿一个三能进到外面,有一道强烈的太阳光射下来,射到了三棱镜上,突然发现从三棱镜的另一边又射出来了,另外几道不同颜色的光线,那么现在我们就有一些问题了,太阳是七种颜色的光,难道太阳就是复合光吗?为什么太阳可以通过三棱镜,会分散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我现在有一个猜想,那就是光的色散这种现象可能跟光的折射有关系,那到底是跟折射的什么的特征有关,我们才能看到七种颜色的光?现在有一束太阳光射过来,但是到了另一边变成了七束了,那么这七束光的折射是一样的吗?很显然是不一样的,那是怎样的不一样我们才能看到七束光呢?这七束光都是从玻璃中射出来的,原本是聚集在一起的,但是现在又分散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这些光线的折射率不同,就是这七束光的折射率原本一条光线射入这条玻璃以后,每一条光线都遵循着其他不同的折射率,所以是这七束光的折射程度不一样。 但是我们也不能只有这些理论,我们还要有一些实验来证明,就是每一条光线有不同的折射率,所以我们就要先来创造一些不同的光,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下激光笔,选一下红色的,绿色的,或者其他颜色的激光笔,但是要算这个折射率的话,还必须得要有另一个介质,我们就可以拿玻璃来做实验,让这三条光线同时射入这一层玻璃里,但是入射的角度一定要统一,首先我们要用红光入射角以30度来射入,然后我们再拿出绿光入射角也是以30度来射入,在拿另一个同上步骤,我们最终要拿七种颜色的光同时射入一种介质中我们准备了三种光线,紫色,红色,绿色,然后观察他们的折射,如下图。 我们发现这三条光线都摄像这块玻璃,以后折射出来的角度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发现紫色的折射角最大,绿色排第二,红色的折射角度是最小的,所以我们得到的折射光线偏折角度是紫色>绿色>红色,这是我们得到的结果,也就是这七种光的折射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那我们现在想一下,如果把这七种线合成一种线,那么就是像那种太阳光,现在我们就很容易想象了,一束光透过一块玻璃,射出来却是七束光。所以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也就是不同颜色的光同时射入同一个介质中偏折角度不同。 所以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太阳光,太阳光应该就是一种复合光吧!这几种光本来汇聚在一起,但是通过了三棱镜被分散了,所以太阳光也就是复合光。所以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东西:1.光的色散现象发生在一种复合光穿过和本身不同的一种介质时,就会有光的色散现象发生 2.一种复合光射入三棱镜,射出来有更多种光,是因为不同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折射程度不一样 3.太阳是一种复合光……… 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光的色散,拜拜。2023-07-18 23:39:401
色散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光学色散的成因:当光通过不同的介质时,例如:玻璃或水,不同波长的光线因为会有不同的折射率,导致蓝光、绿光和红光会聚在不同焦点上。这就如同牛顿手上的三菱镜一般,白光进入 --> 七彩分色光线出来。 就自然界来说,这是构成色彩的必要成分,可是就镜头来说,这样的特质会形成影像上的大灾难!特别是使用镜片群组特多的『变焦望远』镜头,面对这样的难题可以说是非常的头痛.透过不断的实验和测试,光学玻璃所产生的影像色彩分散现象大致被分解为『纵向色差』,也就是聚焦中心部分会出现同心圆状的色渗现象与『倍率色差』,在聚焦影像的周围形成异色光斑,并从中心部分开始逐渐向边缘部分扩大,而当镜头的焦距越长(望远),色差也就越明显。2023-07-18 23:39:519
什么是色散?
随着光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光学遥感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全色(Panchromatic)→彩色(Color Photography)→多光谱(Multispectral)→高光谱(hyspectral)。 注: 全色波段(Panchromatic band),因为是单波段,在图上显示是灰度图片。2023-07-18 23:40:083
单斜晶系矿物的色散现象
单斜晶系矿物晶体中,光率体的三个主轴中有一个主轴与晶体的 Y 晶轴一致,其余两个主轴与 X、Z 晶轴斜交。因此,在单斜晶系晶体中,各个单色光波的光率体,不仅2V大小不同,而且在晶体中的位置(光性方位)也有改变。根据与 Y 晶轴一致的主轴不同,单斜晶系矿物有三种不同的色散类型。(一)倾斜色散Nm 轴与 Y 晶轴一致,光轴面平行(010)面,各个单色光波的 Nm 轴及光轴面位置不改变。各个单色光波的 Bxa 及光轴位置,以 Nm 轴为旋转轴在光轴面上变动(图5 - 56A、B)。当红光光轴角 > 紫光光轴角(r > v)时,在垂直 Bxa 切面的干涉图中,红光光轴出露点之间距离大于紫光光轴出露点之间的距离(图 5 - 56A)。当光轴面与 AA、PP 成 45°夹角时(图 5 - 56B),干涉图中两个弯曲黑带的两侧出现不对称且宽窄不等的色边,浅蓝色色边之间的距离大于褐红色色边之间的距离。如果紫光光轴角 > 红光光轴角(v > r),色边的分布情况则与此相反。图5-56 单斜晶系矿物的倾斜色散(r > v)(据 Wahlstrom,1953)(二)平行色散Bxo 方向与 Y 晶轴一致,各个单色光波的 Bxo 都与 Y 晶轴一致,Bxo 的位置不改变。各个单色光波的光轴面绕 Bxo 方向转动(图 5 -57A、B)。在垂直 Bxa 切面的干涉图中,红光光轴面与紫光光轴面迹线互相平行,色边平行分布在弯曲黑带的两侧。当红光光轴角 > 紫光光轴角(r > v)时,红光光轴出露点(浅蓝色色边)之间的距离大于紫光光轴出露点(褐红色色边)之间的距离。当紫光光轴角 > 红光光轴角(v > r)时,干涉图中色边的位置则与此相反。图5-57 单斜晶系矿物的平行色散(r > v)(据 Wahlstrom,1953)(三)交叉色散Bxa 方向与 Y 晶轴一致,即各单色光波的 Bxa 都与 Y 晶轴重合,Bxa 位置不改变。不同单色光波的光轴面绕 Bxa 旋转(图 5 -58A、B)。在垂直 Bxa 切面的干涉图中,红光光轴面迹线与紫光光轴面迹线,以 Bxa 出露点为交点,呈交叉状分布。这样,色边就呈交叉状分布在弯曲黑带两侧。当红光光轴角 > 紫光光轴角(r > v)时,红光光轴出露点(浅蓝色色边)之间的距离大于紫光光轴出露点(褐红色色边)之间的距离。当紫光光轴角 > 红光光轴角(v > r)时,色边的分布位置与此相反。单斜晶系矿物中,当矿物的色散极强时,干涉图中的干涉色圈也有变化。图5-58 单斜晶系矿物的交叉色散(r > v)(据 Wahlstrom,1953)2023-07-18 23:40:201
光的色散的现象举例
虹夏天雨后,在和太阳相对着的方向,常常会出现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我们又统称彩虹。形成虹的原因就是下雨以后,天上悬浮着很多极小的水滴,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这些小水滴就发生了色散,朝着小水滴看过去,就会出现彩色的虹。色彩一般为七彩色,从外至内分别为:赤、橙、黄、绿、蓝、靛、紫。在中国,也常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说法。 (其实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毛泽东曾于1933年夏所作 一词描绘了彩虹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霓有时在虹的外侧还能看到第二道虹,光彩比第一道虹稍淡,色序是外紫内红。称为副虹或霓。霓和虹的不同点仅仅在于光线在雨点内产生二次内反射,因此光线通过雨滴后射到我们眼帘时,光弧色带就与虹正好相反2023-07-18 23:40:301
为什么会产生光的色散?
++++++++++++++++++++++++++++++++++++++++2023-07-18 23:40:467
光的色散说明了什么?
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包含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这个现象的产生表明:第一,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实验中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如图所示. 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使太阳光发生色散,揭示了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在自然界中光的色散的典型现象是彩虹.彩虹的形成是由于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被分解成绚丽多彩的七色阳光.因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一样,故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2023-07-18 23:41:031
光的色散的规律是什么?
介质折射率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波长而变的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1672年,I.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透过物体。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6)牛顿对光的色散研究成果.牛顿通过一系列的色散实验和理论研究,把结果归纳为几条,其要点如下:①光线随着它的折射率不同而颜色各异.颜色不是光的变样,而是光线本来就固有的性质.②同一颜色属于同一折射率,反之亦然.③颜色的种类和折射的程度为光线所固有,不因折射、反射和其它任何原因而变化.④必须区别本来单纯的颜色和由它们复合而成的颜色.⑤不存在自身为白色的光线.白色是由一切颜色的光线适当混合而产生的.事实上,可以进行把光谱的颜色重新合成而得到白光的实验.⑥根据以上各条,可以解释三棱镜使光产生颜色原因与虹的原理等.⑦自然物的颜色是由于该物质对某种光线反射得多,而对其他光线反射得少的原因.⑧由此可知,颜色是光(各种射线)的质,因而光线本身不可能是质.因为颜色这样的质起源于光之中,所以现在有充分的根据认为光是实体.(7)牛顿对于光的色散现象的研究方法的特点.从以上可看出牛顿在对光的色散研究中,采用了实验归纳——假说理论——实验检验的典型的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并渗透着分析的方法(把白光分解为单色光研究)和综合的方法(把单色光复合为白光)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光的色散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因为色散是光的成分(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引起的,而折射率由波的频率决定。 光具有粒子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电效应。2023-07-18 23:41:197
光的干涉现象,衍射现象,色散现象,全反射现象
光的干涉现象就是两种近似的光线在空间相遇的时候,相互影响其传播方向的现象,比如用相干光照射薄膜表面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光的衍射现象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比较小的障碍物的时候,不会被障碍物挡住,而是绕过障碍物形成新的传播方向,比如小孔衍射,比如园屏背后的泊松斑!光的色散现象就是介质对光的各个频率成分的光的折射率不同,这导致光在介质中传播的时候速度不一样,而且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的时候,各种频率的光的偏振角度不同,最终会导致光线的各个频率成分的光分散开。比如三棱镜引起白光色散出现彩虹!全反射现象,就是当光从一种高折射率介质(光密介质)入射到低折射率介质(光疏介质)中的时候,由于出射角度不能大于90度,导致光线不能进入另外一个介质,而被完全反射会原来介质的现象,比如从养鱼缸的一个玻璃侧面看另外一个玻璃侧面的时候,当达到合适角度,就无法看到另外一个侧面后面的东西!再比如三棱镜利用全反射原理可以用来充当平面镜!2023-07-18 23:41:421
光的色散
看这网上的2023-07-18 23:42:033
光的色散的介绍
光的色散(dispersion of light)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波长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色散也是对光纤的一个传播参数与波长关系的描述。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c/n(或折射率n)随光的频率f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光的色散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2023-07-18 23:42:231
如何区分某种现象是光的色散还是干涉
其实不难仔细弄清楚本质就可以区分了,色散是光通过棱镜,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通过棱镜后就被“分开”,于是出现了色散现象。而干涉是光波的叠加,稳定的干涉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所以干涉无论是复合光还是单色光都可以发生,只是光波的叠加而已,而色散是复合光通过棱镜被分离成单色光的现象,它们之间差别很大,很好区别2023-07-18 23:42:381
光的色散原理是什么?
在光学中,将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成的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频率组成的光),称为复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只有一种频率),称为单色光。注:眼睛的色觉细胞接收到不同频率的可见光时,感觉到的颜色不同,颜色是不同频率的光对色觉细胞的刺激而产生的。)不同频率的光对同一介质的折射率并不相同。一般让白光(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就能产生光的色散。对同一种介质,光的频率越高,介质对这种光的折射率就越大。在可见光中,紫光的频率最高,红光频率最小。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棱镜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光通过棱镜后,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这样,三棱镜将不同频率的光分开,就产生了光的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白光散开后单色光从上到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色散可以利用三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将颜色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光谱。 光谱(spectrum) 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法国数学家柯西发现折射率和光波长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级数表示:n(λ)=a+b/λ2+c/λ4。其中a,b,c是三个柯西色散系数,因不同的物质而不同。只须测定三个不同的波长下的折射率n(λ),代入柯西色散公式中可得到三个联立方程式,解这组联立方程式就可以得到这物质的三个柯西色散系数。有了三个柯西色散系数,就可以计算出其他波长下的折射率不需要再测量。除了柯西色散公式之外,还有其他的色散公式。如Hartmann色散公式、Conrady色散公式、Hetzberger色散公式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或光的色散折射率n=c/v)随光的频率f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另外,我们看的电视的荧光粉也是这种组合,你到彩电跟前看看CRT就是这样,不过别看你面前电脑的监视器,他的像素点太小了,肉眼分辨不出来的。RGB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几乎形成所有的颜色。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是因为自然界红、绿、蓝三种颜色是无法用其它颜色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原色”。2023-07-18 23:42:471
什么是正色散和负色散
所谓正色散就是随着波长的增大,折射率减小.因此色散是减小的.相反就是负色散!2023-07-18 23:42:562
彩虹到底是光的折射现象还是色散现象
折2023-07-18 23:43:062
什么是色散?
在摄影上是说镜头对颜色的还原不准确,颜色发生了分散,并不能真正还原色彩的本来面目.2023-07-18 23:44:138
色散的原理是什么
色散的原理是光的折射。色散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在自然中,太阳光是白光,当大阳光的白光通过棱后被分成条种额鱼的光,假如用白来承接,在白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些光带的额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成的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频率组成的光,称为复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只有一种频率,称为单色光。对同一种介质,光的频率越高,介质对这种光的折射率就越大。在可见光中,紫光的频率最高,红光频率最小。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棱镜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光通过棱镜后,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三棱搞将不同频率的光分开,就产生了光的色散。色散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用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如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2023-07-18 23:44:361
色散现象 关于色散现象
1、其实,色散现象指的是光学当中的复色光,经过仪器作用分解成为单色光之后形成光谱的现象。 2、色散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棱镜或者是光栅等仪器作用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 3、有兴趣的网友们可以借助仪器,在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文中提到的色散现象。2023-07-18 23:45:011
解释折射率的色散现象
解释折射率的色散现象如下:色散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用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如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例如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产生自红到紫循序排列的彩色连续光谱。复色光通过光栅或干涉仪时,由于光的衍射和干涉作用,也能使各种色光分散。光的色散(dispersion of light)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成的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频率组成的光),称为复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只有一种频率),称为单色光。一般让白光(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就能产生光的色散。对同一种介质,光的频率越高,介质对这种光的折射率就越大。在可见光中,紫光的频率最高,红光频率最小。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棱镜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光通过棱镜后,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这样,三棱镜将不同频率的光分开,就产生了光的色散。原理:色散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在自然界中,太阳光是白光。当太阳光的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假如用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些光带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2023-07-18 23:45:081
什么是镜头色散现象
色散指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几列波在媒质中传播,它们的频率不同,传播速度亦不同,这种现象叫色散,在物理学中,把凡是与波速、波长有关的现象,叫作色散。2023-07-18 23:45:431
电磁波色散现象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首先:电磁波的色散失真 对于理想的介质,平面波的相位常数与频率成线性关系,但是实际是的一般的非理想的介质中,都存在损耗,这个时侯,相位常数与频率就不是线性的关系了,这个时侯的电磁波的相速就和频率有关了。(相速与频率有关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我们实际运用的电磁波,都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波,任何已调制的波都是由频率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的简谐波以不同的相位和振幅关系合成的波群。这些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在色散媒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频率的谐波以各不相同的相速传播,结果就会导致合成波形的变形,这就叫,信号的失真。在色散媒质中电磁波合成时发生变形,叫电磁波的色散失真。 其次:色散现象 上面介绍过了,就是波的相速与频率有关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 希望你能明白。2023-07-18 23:45:531
什么是光的色散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72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媒质中的速度(或折射率n=c/v)随光的频率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做单色光. 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 光的色散 light,dispersionof 介质折射率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波长而变的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1672年,I.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光波都有一定的频率,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在可见光区域,红光频率最小,紫光的频率最大,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等于.但是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受到介质的作用,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并且速度的大小互不相同.红光速度大,紫光的传播速度小,因此介质对红光的折射率小,对紫光的折率大.当不同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三棱镜上,红光发生的偏折最少,它在光谱中处在靠近顶角的一端.紫光的频率大,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大,在光谱中也就排列在最靠近棱镜底边的一端. 夏天雨后,在朝着太阳那一边的天空上,常常会出现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形成虹的原因就是下雨以后,天上悬浮着很多极小的水滴,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这些水滴发生了色散,朝着小水滴看过去就会出现彩色的虹,虹的颜色是红色在外紫色在内依次排列.2023-07-18 23:46:021
光的色散的产生原因?
光的折射率就是两种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的比值光的颜色有波长决定,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波长依次减,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率是不同的,因此折射角不同,所以产生了色散。2023-07-18 23:46:242
色散是什么?
色散就是光线透过媒介物中间时,因波长的关系,光学性质因而改变得一种现象。光线射入镜片或三棱镜时,因波长的不同产生折射率互异的现象,称之为光的分散或色散。这样由于不同的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通过镜头的光线中不同的色光汇聚的焦点也不同。所以一般在设计摄影镜头时,都要利用具有不同折射系数的凹面镜和凸面镜结合在一起对这些色差进行补偿,但是,在某些波长范围,这一方法会产生一般光学玻璃不能修正的第二级色差。为了补偿这种剩余色差(特别是在远摄端),就采用低色散玻璃,由于低色散玻璃具有低折射系数和低色散系数的特性,可以补偿色差。2023-07-18 23:46:421
电磁波的色散失真与色散现象的区别?
嗯,分别来说吧:首先:电磁波的色散失真对于理想的介质,平面波的相位常数与频率成线性关系,但是实际是的一般的非理想的介质中,都存在损耗,这个时侯,相位常数与频率就不是线性的关系了,这个时侯的电磁波的相速就和频率有关了。(相速与频率有关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我们实际运用的电磁波,都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波,任何已调制的波都是由频率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的简谐波以不同的相位和振幅关系合成的波群。这些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在色散媒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频率的谐波以各不相同的相速传播,结果就会导致合成波形的变形,这就叫,信号的失真。在色散媒质中电磁波合成时发生变形,叫电磁波的色散失真。其次:色散现象上面介绍过了,就是波的相速与频率有关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希望你能明白。2023-07-18 23:46:521
什么是光的色散?
因为红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红光,且吸收其他光当黄光照射在红纸上,黄光被红纸吸收,没有光,就成黑色白色不透明物体,能反射所有光(复色光)所以成复色光的颜色白色同理,红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光,吸收其他光黄光照射过去,也成黑色2023-07-18 23:47:037
光的色散现象
太阳光是七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牛顿在1672年最先利用观察到,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现象说在媒质中的速度(或n=c/v)随光的频率而变.可以用,,干涉仪等来实现.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做单色光。复色光进入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各种色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的light,dispersionof介质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波长而变的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不同而彼此分离。1672年,I.牛顿利用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实验。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的现象.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光波都有一定的频率,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在区域,红光频率最小,紫光的频率最大,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等于.但是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受到介质的作用,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并且速度的大小互不相同.红光速度大,紫速度小,因此介质对红率小,对紫光的折率大.当不同色光以相同的射到三棱镜上,红光发生的偏折最少,它在光谱中处在靠近顶角的一端.紫光的频率大,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大,在光谱中也就排列在最靠近棱镜底边的一端.夏天雨后,在朝着太阳那一边的天空上,常常会出现彩色的,这就是虹.形成虹的原因就是下雨以后,天上悬浮着很多极小的水滴,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这些水滴发生了色散,朝着小水滴看过去就会出现彩色的虹,虹的颜色是红色在外紫色在内依次排列.2023-07-18 23:47:211
电磁波的色散失真与色散现象的区别?
嗯,分别来说吧:首先:电磁波的色散失真对于理想的介质,平面波的相位常数与频率成线性关系,但是实际是的一般的非理想的介质中,都存在损耗,这个时侯,相位常数与频率就不是线性的关系了,这个时侯的电磁波的相速就和频率有关了。(相速与频率有关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我们实际运用的电磁波,都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波,任何已调制的波都是由频率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的简谐波以不同的相位和振幅关系合成的波群。这些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在色散媒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频率的谐波以各不相同的相速传播,结果就会导致合成波形的变形,这就叫,信号的失真。在色散媒质中电磁波合成时发生变形,叫电磁波的色散失真。其次:色散现象上面介绍过了,就是波的相速与频率有关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希望你能明白。2023-07-18 23:47:311
为什么会产生色散
是因为光有多种颜色组成 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做单色光。 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 光的色散 light,dispersionof 介质折射率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波长而变的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1672年,I.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希望采纳2023-07-18 23:47:411
为什么光透过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分散成七色光?
牛顿发现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由于光的折射和波长的不同,被分散成七种不同色彩的光线.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三棱镜的光学原理是,偏转光线,平行光线经过三棱镜后向基底方向偏转,从而引起物方影像向三棱镜的顶端偏移。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 (Isaac Newton,1642-1727)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光学进行研究。1666年,牛顿在家休假期间用三棱镜进行了著名的色散试验。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谱带,再用一块带狭缝的挡板把其他颜色的光挡住,只让一种颜色的光再通过第二个三棱镜,结果出来的只是同样颜色的光,由此发现了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为了验证这个发现,牛顿又设法将几种不同的单色光合成白光,并且计算出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精确地说明了色散现象,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物质的色彩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上有不同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造成的。公元1672年,牛顿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杂志》上。牛顿的分光试验使几何光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物理光学。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形成的,并且走的是最快速的直线运动路径。2023-07-18 23:47:502
如何区分某种现象是光的色散还是干涉
光的色散属于几何光学,干涉属于物理光学。2023-07-18 23:48:014
光的色散原理详细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媒质中的速度(或光的色散折射率n=c/v)随光的频率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 等各种色光组成的,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 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另外,我们看的电视的荧光粉也是这种组合,你到彩电跟前看看CRT就是这样,不过别看你面前电脑的监视器,他的像素点太小了,肉眼分辨不出来的。RGB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几乎形成所有的颜色。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因为自然界红绿蓝三种颜色无法用其它颜色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dispersion of light 介质折射率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波长而变的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1672年,牛顿利用三棱镜将色散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透过物体。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光波都有一定的频率,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在可见光区域,红光频率最小,紫光的频率最大,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等于3.0×10ˇ8m/s.但是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受到介质的作用,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并且速度的大小互不相同.红光速度大,紫光的传播速度小,因此介质对红光的折射率小,对紫光的折率大.当不同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三棱镜上,红光发生的偏折最少,它在光谱中处在靠近顶角的一端.紫光的频率大,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大,在光谱中也就排列在最靠近棱镜底边的一端. 夏天雨后,在朝着太阳那一边的天空上,常常会出现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形成虹的原因就是下雨以后,天上悬浮着很多极小的水滴,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这些小水滴就发生了色散,朝着小水滴看过去,就会出现彩色的虹。虹的颜色是红色在外,紫色在内,依次排列.2023-07-18 23:48:111
光的色散的问题
是不是棱镜是个等腰三棱镜,AB=AC呀?2023-07-18 23:48:203
有哪些现象属于色散哪些是干涉哪些是衍射?
色散指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几列波在媒质中传播,它们的频率不同,传播速度亦不同,这种现象叫色散,在物理学中,把凡是与波速、波长有关的现象,叫作色散。干涉是相对于两束粒子而言的。衍射又称为绕射,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通过散射继续传播的现象。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有现象,一切波都会发生衍射现象。2023-07-18 23:48:411
光有色散吗?
光是有色散的, 光的色散(dispersion of light)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波长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色散也是对光纤的一个传播参数与波长关系的描述。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c/n(或折射率n)随光的频率f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2023-07-18 23:48:501
二轴晶的光率体色散
二轴晶光率体色散较为复杂,三个主折射率(Ng、Nm和Np)均随入射光波波长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图1-19)。因此,其双折率也可随入射光波波长的改变而改变。二轴晶光率体色散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Ng、Nm和Np值随入射光波波长改变的变化幅度近于相等,Ng、Nm和Np的色散曲线近于平行(图1-19A、B)。其双折率无明显变化,光率体形状基本不变,2V大小亦无明显变化,仅光率体大小可以改变。(2)Ng、Nm和Np值随入射光波波长改变的变化幅度不同。当Ng、Nm和Np值随入射光波波长增大而变化幅度增大时,Ng、Nm和Np的色散曲线之间的间距向波长增大方向变大(图1-19C),其双折率也随入射光波波长的增大而变大;当Ng、Nm和Np值随入射光波波长增大而变化幅度减小时,Ng、Nm和Np的色散曲线之间的间距向波长增大方向减小(图1-19D),其双折率则随入射光波波长增大而减小。在这两种情况中,光率体的形状和大小都要发生改变。由于形状的改变,可引起光轴位置及光轴角大小的改变。至于光率体在晶体中的方位是否改变,因晶系不同而不同(将在锥光镜下色散现象观察部分予以介绍)。(3)在Ng、Nm和Np的色散曲线中,有两条色散曲线在特定单色光波的波长处可以相交。如果Ng与Nm相交(图1-19E)或Nm与Np相交(图1-19F),那么晶体对该特定单色光波来说,其Ng与Nm相等或Nm与Np相等(即变为一轴晶)。因此,光率体的形状和大小要发生改变。另外,光轴角也随入射光波波长的增大而变小,至特定波长处(交点处),光轴角为零(2V=0°,一轴晶);在该交点之后,光轴角随入射光波波长增大而变大,但其光轴面已改变位置,短波长光波的光轴面与长波长光波的光轴面互相垂直。这种光率体色散现象称为正交光轴面色散,如斜方晶系中的板钛矿就会显示正交光轴面色散现象。图1-20和图1-21分别为板钛矿的色散曲线以及板钛矿的紫光和红光的光轴面方位图。从图1-20中可知,Nm和Np两条色散曲线在555nm附近相交(即变为一轴晶,2V为0°)。在该交点(555nm)之前,板钛矿的紫光(短波长)光轴面平行于包含Z晶轴和Y晶轴的平面,且随着入射光波波长的增大,板钛矿的紫光光轴角逐渐变小。在该交点(555nm)之后(也即光波波长大于555nm),又会出现光轴角,且随着入射光波波长的增大,板钛矿的红光光轴角逐渐增大。但其红光(长波长)光轴面已经变为平行包括X晶轴和Y晶轴的平面。因此,紫光的光轴面与红光的光轴面是互相垂直(图1-21),这就是正交光轴面色散。图1-19 二轴晶矿物折射率色散曲线的变化类型图1-20 板钛矿的折射率色散曲线(据Wahlstrom,1979)图1-21 板钛矿的正交光轴面色散(据Wahlstrom,1979)大多数矿物的折射率色散弱,其光率体发生上述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在一般偏光显微镜鉴定中表现不出来,可以忽略不计。但有些矿物的色散较强,能够引起某些光学性质的改变,在以后有关部分中将分别介绍。2023-07-18 23:48:581
色散的应用
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做单色光。 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 光的色散 light,dispersionof 介质折射率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波长而变的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1672年,I.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 图片 ①正常色散。对光波透明的介质,其折射率n随波长λ的增加而减小,色散曲线(n-λ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称为正常色散。法国数学家A.L.柯西于1936年首先给出了正常色散的经验公式,称柯西公式: A、B和C是由介质性质决定的常数。要求不严时可近似写成 色散率为 上述规律表明,正常色散时n随λ的增加而趋于某一极限,色散率dn/dλ<0,其绝对值随λ的增加而减小。 ②反常色散。在介质对光有强烈吸收的波段内(吸收带),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色散率dn/dλ>0,这与正常色散相反,故称反常色散。对同一介质,在对光透明的波段内表现为正常色散,而在吸收带内则表现为反常色散。F.-P.勒鲁于1860年首先在碘蒸气棱镜内观察到反常色散现象,R.W.伍德于1904年利用交叉棱镜法成功地显示出钠蒸气在可见光波段内的反常色散。 图2 阳光发生色散形成的虹 1871年,W.塞耳迈耶尔用弹性以太理论导出了新的色散公式,它比柯西公式更普遍,不仅解释了吸收带附近的色散现象,而且在远离吸收带时就简化成柯西公式。H.A.洛伦兹根据由他创立的电子论也导出了塞耳迈耶尔色散公式。色散的严格理论解释需用量子力学。 利用介质的色散性质可制成色散器件,把复色光分解成光谱,但另一方面,色散是成像元件产生色像差的原因(见像差)。 http://www.coco163.com/zldq/G/G1069.htm 物体的颜色 人们感知的物体颜色涉及到色彩学、光学、化学及生理学等不同学科。 1、 光的色学性质 1666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第一个揭示了光的色学性质和颜色的秘密。他用实验说明太阳光是各种颜色的混合光,并发现光的颜色决定于光的波长。下表列出了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光的颜色。 不同波长光线的颜色 为对光的色学性质研究方便,将可见光谱围成一个圆环,并分成九个区域(见图),称之为颜色环。颜色环上数字表示对应色光的波长,单位为纳米( nm),颜色环上任何两个对顶位置扇形中的颜色,互称为补色。例如,蓝色( 435 ~ 480nm )的补色为黄色( 580 ~ 595nm )。通过研究发现色光还具有下列特性:( l )互补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如蓝光和黄光混合得到的是白光。同理,青光和橙光混合得到的也是白光;( 2 )颜色环上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用其相邻两侧的两种单色光,甚至可以从次近邻的两种单色光混合复制出来。如黄光和红光混合得到橙光。较为典型的是红光和绿光混合成为黄光;( 3 )如果在颜色环上选择三种独立的单色光。就可以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成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色调。这三种单色光称为三原色光。光学中的三原色为红、绿、蓝。这里应注意,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但是,三原色的选择完全是任意的;( 4 )当太阳光照射某物体时,某波长的光被物体吸取了,则物体显示的颜色(反射光)为该色光的补色。如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对,若物体吸取了波长为 400 ~ 435ntn 的紫光,则物体呈现黄绿色。这里应该注意:有人说物体的颜色是物体吸收了其它色光,反射了这种颜色的光。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比如黄绿色的树叶,实际只吸收了波长为 400 ~ 435urn 的紫光,显示出的黄绿色是反射的其它色光的混合效果,而不只反射黄绿色光。 2、 人的色觉特点 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到人眼视网膜上,将给大脑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色觉。人们就是凭自己的色觉来辨别物体的颜色,一般人的眼睛可分辨 120 多种颜色,如果在不同颜色的相互补充、相互衬托之下,有经验的人可分辨 13000 多种颜色。人眼为什么能分辨这么多种颜色呢?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眼中的锥状辨色细胞有三种,每一种细胞擅长接收一种颜色的光,但对可见光内所有波长的光也能发生程度不同的反应。这三种锥状辨色细胞分别对红、绿、蓝色光最敏感。因此,人们选择这三种颜色作为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也是根据上述理论制成的彩色显示过程。 当眼睛接受了混合光之后,三种色觉细胞都按自己的规律兴奋起来;产生三种视觉信号。经视神经传到大脑,但是,大脑对每一个单独信号并不感兴趣,而是把它们总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色觉,这就是人们感觉到的所接收混合光的颜色。根据人的色觉特点,当红、绿、蓝三种色光按千变万化的比例混合时,就会使人感觉到千差万别的颜色。 3、 光和物体的颜色 我们知道,在没有光线的暗室中,或在漆黑的夜里,谁也无法辨认出物体的颜色,只有在光照射下。物体的颜色才能为人眼所见。所以,物体的颜色是光和眼睛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大脑对投射在视网膜上不同波长光线进行辨认的结果。 我们日常所说物体的颜色,是指在日常环境里太阳光照射时物体所呈现的颜色。称之为物体的本色,在特殊环境里物体呈现的颜色,称之为衍生色。例如,在阳光照射下树叶呈绿色,这是其本色,而在红光照射下,这一 “绿色”的树叶呈现黑色,改用紫外线照射时,它又呈火红色,这后两种颜色是衍生色。一个物体的本色只有一个,而衍生色可有几个,故我们说物体的颜色时,若不作特殊说明即指物体的本色。 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实质上决定于物质的结构,不同的物质结构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不同。我们知道:光是由光子组成的。不同波长的光由不同能量的光子组成。波长 λ和能量 E 间的关系为 E=hc/λ,式中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当光子射到物体上时,某波长的光子能量与物质内原子的振动能,或电子发生跃迁时所需能量相同时,就易被物质吸收,其它波长的光就不易被吸收。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就造成了各自的颜色。对同一种物质,改变其内部结构时,颜色也会改变。如碘化汞在正方晶系时呈红色,而加温到 127 ℃使晶形转变为斜方晶系时却成蓝色。这主要因物质结构的改变,对光的选择吸收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已根据这一点,制成了变色涂料等物质。另外,如溶剂、荧光等也会影物质的颜色,这里不再赘述。 相关连接: http://study.tzvec.com/6/20031121050628.htm http://www.cpenet.org.cn/cpe_jc/fzkj/8_1/optics/yanse.htm http://www.mcjh.tp.edu.tw/education/chen1/052023-07-18 23:49:081
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光的衍射怎么区分
zihan118说的对,不过还要补充一下你那个彩虹的问题。首先,太阳光是复合光,有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由于雨后空气潮湿,而水蒸气是很小的水滴,所以和三棱镜具有同样的功能,均可使阳光发生色散现象,这是你能看到彩虹的原因;而且,与此同时,阳光经过了空气、水两种介质,发生了折射现象,也就是说你看到的彩虹并不是真的存在,是经过折射后的光线。这样说你明白了吗?如果还是不懂,可以给我留言。帮别人解答问题是我的乐趣,呵呵……2023-07-18 23:49:173
斜方晶系矿物的色散现象
在斜方晶系矿物中,光率体的三个主轴与晶体的三个结晶轴一致。不同单色光波的光率体在晶体中的位置(光性方位)基本不变,但其主折射率(Ng、Nm 和 Np)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如果各个单色光波的主折射率变化幅度不相同,那么不同单色光波的光率体形状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光轴位置及 2V 大小的改变。这一现象一般称为光轴色散,有红光光轴角 > 紫光光轴角(r > v)和紫光光轴角 > 红光光轴角(v > r)两种不同的情况。当矿物的光率体色散较强时,在垂直 Bxa 切面或垂直一个光轴切面的干涉图中,能观察到光轴色散现象。如果红光光轴角 > 紫光光轴角(图 5 -55),在垂直 Bxa 切面干涉图中,红光光轴出露点与 Bxa 出露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紫光光轴出露点与 Bxa 出露点之间的距离(图 5 -55A)。当振动方向平行 PP 的白光波沿红光光轴方向射入矿片时,红光波不发生双折射(双折率等于零),其振动方向不发生改变(与 PP 一致),不能透出上偏光镜而消失。因此,在红光光轴出露点上,红光从白光中消失。其余各个单色光波都要发生双折射(因为不是它们的光轴方向),在矿片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光程差。其中,紫青光与红光光轴的夹角最大,所产生的光程差也就最大。这些单色光波能够透出上偏光镜,但它们的强度不同,由于紫青光波最强,因而在红光光轴出露点显示浅蓝色。同样,当振动方向平行 PP 的白光波,沿紫光光轴射入矿片时,紫光不发生双折射,紫光从白光中消失,而其余各单色光则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但以红橙光最强,因而在紫光光轴出露点上显褐红色。当光轴面与 AA、PP 成 45°夹角时(图 5 - 55B),弯曲黑带的凸方出现褐红色色边(紫光光轴出露点),弯曲黑带凹方则出现浅蓝色色边(红光光轴出露点)。当光轴面与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之一平行时,显不出这种色散现象(图 5 - 55A)。当紫光光轴角 > 红光光轴角时,弯曲黑带两侧的色边位置就会互换,即弯曲黑带凸方出现浅蓝色色边,弯曲黑带的凹方出现褐红色色边。斜方晶系的光轴色散特征是弯曲黑带两侧的色边宽窄相等。另外,如果矿物的光率体色散极强,干涉图中的干涉色圈还可以发生变化。斜方晶系矿物还有一种色散类型,就是板钛矿的正交光轴面色散。各单色光波的光率体,不仅光轴位置及 2V 大小发生改变,其光轴面位置也发生改变(图 1 -21),紫光光轴面与红光光轴面互相垂直。大多数矿物的紫光光轴角与红光光轴角相差在 1°以内,干涉图中的色散现象不明显。干涉图中色散现象的明显程度,除与矿物性质有关外,还与矿片厚度有关。同一矿物,矿片愈厚,干涉图中的色散现象就愈明显。图5-55 斜方晶系矿物的光轴色散(r > v)(据 Wahlstrom,1953)2023-07-18 23:49:251
光的干涉现象,衍射现象,色散现象,全反射现象,最好举例说明
光的干涉现象就是两种近似的光线在空间相遇的时候,相互影响其传播方向的现象,比如用相干光照射薄膜表面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光的衍射现象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比较小的障碍物的时候,不会被障碍物挡住,而是绕过障碍物形成新的传播方向,比如小孔衍射,比如园屏背后的泊松斑! 光的色散现象就是介质对光的各个频率成分的光的折射率不同,这导致光在介质中传播的时候速度不一样,而且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的时候,各种频率的光的偏振角度不同,最终会导致光线的各个频率成分的光分散开.比如三棱镜引起白光色散出现彩虹! 全反射现象,就是当光从一种高折射率介质(光密介质)入射到低折射率介质(光疏介质)中的时候,由于出射角度不能大于90度,导致光线不能进入另外一个介质,而被完全反射会原来介质的现象,比如从养鱼缸的一个玻璃侧面看另外一个玻璃侧面的时候,当达到合适角度,就无法看到另外一个侧面后面的东西!再比如三棱镜利用全反射原理可以用来充当平面镜!2023-07-18 23:4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