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hxueli
-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和金星。
水星是太阳系最小的类地行星,它距离太阳最近,只有5790万千米,是日地距离的0.387倍,赤道半径约为地球的2/5。水星上并没有一滴水而且也没有大气调节,加之距太阳太近,在太阳炽热的烘烤下,其向阳面的温度最高时可达430°C,背面的最低温度为-160°C,昼夜温差近600°C是太阳系行星中表面昼夜温差最大的。水星没有卫星。水星外观同月球十分相像,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亿万年前可能发生过火山活动,星面上现在可见几处貌似火山熔岩形成的平原地区,还到处遍布大大小小的陨星坑。水星上有一个巨大的同心圆构造,半径约有1300千米,位于水星北纬30°西经195°,名为“卡路里盆地”(意为热盆地),是诸行星中表面温度最高的地方。水星表面还有 100多个具有放射状条纹的坑穴,还有大量三四千米高的断崖,有的长达数百千米。水星的密度与地球接近。它的中心可能是一个与月球大小相近的铁镍组成的核心,也有稳定的磁场,但其强度只是地球的1/100。水星轨道是除冥王星外最扁的,水星轨道速度为48千米/秒,每秒比地球快18千米,绕太阳公转一圈的速度在诸行星中最快,只要88个地球日,不过水星的“日”很长,水星自转1圈将近58.65个地球日。 在水星的1年里,只能看到两次日出和日落。大距时(即从地球看,内行星与太阳之间角距离最大),水星离太阳角距离只在18-28。之间,这使它几乎淹没在阳光之中,即使最亮时它能达到-1.9等,我们也很难看到它,只在大距时才可见。水星有类似月相的变化。下合时(即从地球看,内行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水星穿过日面,可以看到一个黑点掠过,这现象称为“水星凌日”,平均每世纪发生13次。守护神是墨丘利。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的次序为第三颗,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0万公里,体积大约为10,832亿立方公里,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极半径是6,357公里,相差21公里。平均密度是水的5.5倍,公转周期为365.25日,自转周期23时56分。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与地球赤道面成23度26分的角。所以产生了四季和昼夜长短。表面有坚固的地壳。面积51,100万公里,其中海洋约占总表面积的71%,陆地约占29%,周围有大气层,由氮、氧、水汽等气体组成。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用来区分地球的特征是黑色背景上蓝色的水、棕色和绿色的大块陆地及白色的云层。我们地球的大气里78%是氮气,21%是氧气,余下的1%是其他成份。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是15摄氏度,平均气压1.013帕。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我们行星快速的自转和镍铁熔岩的核心生成了一个广阔的磁场,它与大气层一同阻止了几乎所有来自太阳和其他星体的有害射线。地球的大气层为我们阻挡了许多陨石,许多陨石在它们到达地面前便已被烧毁了。守护神是地母诺亚。
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球。他荧荧如火,位置不定,亮度时有变化,中国古代称之为“荧惑”,古罗马用战神马尔斯命名它。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亚帕雷利观测到火星上密布有规则的线条,他说那是“运河”,在火星上发现了人工开凿的运河成了当时轰动世界的新闻,此后,人们纷纷幻想有“火星人”。20世纪以来,对于火星有无生命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瑞士物理学家马孛·比孛夫分析了从火星上拍回来的照片后说:在这个红色星球的表面,建筑了纵横交错的运河,河里还挤满了无数的鱼类。1976年美国的两个“海盗”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它们在火星表面上进行了预定的考察和实验,确认火星上根本不存在“运河”,大概没有生命。苏联在62-73年间也多次发射了“火星”号探测器。火星是一个直径为6787千米的寒冷荒芜的星球。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了96%。又少量的水气和氧。表面气压相当于地球30-40公里高空的气压。温差很大,赤道中午时可达 20。c,两极在漫长的极夜,最低-139。c。火星上有云,分为干冰云、水冰云、尘埃云。大尘暴是火星大气中独有的现象,这种笼罩整个火星的大尘暴,几乎在每个火星年里都要发生一次,而且是发生在火星运行到轨道的近日点前后。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因为此时太阳对火星表面的加热作用比较大,热空气上升尘埃扬起尘暴很快蔓延开来,并从南半球发展到北半球,甚至把整个火星都笼罩在尘暴之中。形成全球性大尘暴后,太阳对火星表面的加热作用开始减弱,火星上温差减小,尘埃逐渐平息下来,回降到表面。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在砂砾遍地、荒凉沉寂的火星表面,遍布遭陨星袭击后因撞击形成的坑坑洼洼。它的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它们多达数千条,长度从数百千米到 10000千米以上,宽度也可达几千米到几十千米,蜿蜒曲折,纵横交错,极为壮观。它们主要集中在火星的赤道区域附近。河床的存在使科学家们认为,现在干燥异常的火星曾经有过大量的水。火星上最壮观的特征是位于南半球的大峡谷其中尤以水手谷更为突出。水手谷由一系列峡谷组成,绵延 5000米以上,宽500千米,深也达到 6千米左右,这样的峡谷是地球上任何峡谷无法比拟的。奥林匹斯火山更为神奇,这个直径达 600千米的大火山口竟比周围地区高出26千米,是地球上珠穆朗玛峰的 3倍。像水手谷和奥林匹斯火山这样的特大地貌,在整个太阳系里都是绝无仅有的。火星两极有白色极冠,是干冰和水冰,水冰如果全融化,可在火星表面形成10米的均匀水层。 火星离太阳的距离变化较大,若冲日(从地球看,火星和太阳反相的日子,这时火星傍晚东升次日凌晨西落,整夜可见)发生在火星离日最远时,火星距地一亿公里;最近时,只5500公里(这时称大冲),是观测的最佳时机。大冲每15或17年一次。守护神是战神玛尔斯。
除了太阳和月亮,天空中最亮的天体就是金星。金星最亮的时候达-4.4等,比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还亮14倍,比第二亮的行星木星亮 6倍。白天它也不会被太阳完全淹没。同别的行星比金星离地球比较近,最近时为4100公里。金星离太阳比地球离太阳近约1/3,它得到的太阳光照比地球得到的多1倍。另外,它的反照率特别大,在所有行星中名列第一。金星的反照率是0.76, 也就是说照射在金星上的太阳光2/3以上又重新被金星反射出来。地球的反照率只有0.39,而月球才0.07。这是因为金星有浓密的大气。金星大气最早是罗蒙洛索夫发现的,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约占 97%,在接近金星表面的大气低层,其比例更是高达99%,因此产生强烈的温室效应。在金星上空30-40千米的大气层中,还布满一层厚25千米的浓密云层,它们不是由水雾组成,而是由腐蚀性很强的浓硫酸雾组成。表面大气压为地球的100倍,表面温度480。左右,且没有地区、季节、昼夜变化。低层大气较宁静,层顶有与自转同相的大环流,速度高达320公里/小时。大气还有频繁放电现象。金星表面地势平坦,既有山脉也有平原。赤道区还有一条自南向北穿过赤道的大裂谷,长达1200公里。理论上金星有一个半径约3100公里的铁镍核,中间为幔,外面为壳。在大小、密度、质量、外表各方面金星很像地球。 金星的轨道是最圆的。公转速度仅次于水星,224.7天/周。金星是太阳系里唯一逆相自转的行星,金星上太阳西升东落,自转224.3天/周。 我国民间称金星为“太白星”。大距时,离太阳角距离在45-48。之间。金星为晨星时,称为“启明星”,为昏星时,称为“长庚星”。用望远镜很容易观测到金星的位相变化。伽利略1610年最先发现这一现象。守护神是维纳斯。
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个,它的体积可以容纳1300多个地球。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00多倍。把太阳系所有其他行星的质量全加起来还不及木星质量的一半。木星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之一,-2.4等,仅次于金星,比天狼星亮,因而很受注意。
木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11.86年,与太阳平均距离是 7.78亿千米。由于木星离太阳遥远, 木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根据“先驱者”11号飞船测得的温度约为-150°C。
木星自转很快,但各处不同,赤道部分自转一周只需 9小时50分30秒,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一个,两极速度较慢,这说明它没有固体外壳。由于快速自转,使木星形状变扁,不是正圆形,而是中腰鼓起的椭圆形。很快的旋转速度带动它的大气层顶端的云层以约35400千米/小时的速度旋转这种高速产生的离心力把云层拉成线丝,从而使木星赤道上空高高隆起。木星圆面上有许多带状纹每条带状纹都与木星的赤道平行。这些带状纹是木星的大气环流。亮带称为区,为气流上升区,白色或浅黄色;暗带称为带,是气流下降区域,暗红色。此外还有形状大小各异的旋涡、斑点,白黄棕红各色都有。这些颜色说明大气中有各种有色物质。木星的南半球,有一个颜色明亮而鲜艳的大红斑,三百多年来,大红斑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大小和颜色却经常变幻。长度最长时达到 4万千米,最少也有1万多千米,一般保持在2万千米左右,宽度变化不大。大红斑颜色有时鲜红,有时略带棕色或淡玫瑰色。当它的位置在东西方向上时会有漂移。木星探测器探明:大红斑原来是木星大气云层中的一个大旋涡,其中飘浮着五颜六色的云,有棕红色的、棕黄色的、橙色的、白色的,五彩缤纷。它们主要由红磷化合物构成,而且不停地激烈运动这实际上是木星大气中的带电粒子,在木星旋转磁场作用下的螺旋运动中形成的猛烈风暴。木星磁场比地球的强20倍,磁极与地球方向相反。在太阳风作用下,形成磁层。背阳面有长达三万公里的极光。这是除地球外第二个有极光的行星。 木星是一个没有固体表面的星球,表面充满液态的氢。地球上的物体只要获得 11.2千米/秒的速度就能飞离地球,木星上的物体必须具有60千米/秒的速度才能摆脱木星的引力。
在离木星几十万千米处围绕木星赤道的区域,有一个由黑色碎石块构成的环,叫做木星环。木星环的厚度约30千米,宽数千千米,以7小时的周期围绕木星高速旋转。每个石块的直径从数十米到数百米。这个木星环的外缘距离木星中心约12.8万千米。守护神是众神之王朱庇特。
土星是太阳系“类木行星”中的第二大星,也是太阳系里最轻的一颗行星,密度仅为0.7克/立方厘米,比水还轻。它距太阳平均距离约为14.27亿千米,绕太阳1圈的时间约29.5年,其赤道半径为6万千米,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
土星上的一昼夜只有地球上的10小时14分钟,白天只有5个小时左右。由于快速自转,形状变得很扁。土星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6000多千米。土星大部分物质也和木星一样,处于流体状态。与木星不同,赤道的气流是向东吹动的,与自转方向相同。气流的速度是 500米/秒左右,它的风力比木星上的风力要大4倍。土星上也有四季之分,不过每季时间很长,每个季节相当于地球上的7年多,即使夏季也极其寒冷。
土星最里面是岩石核心,其直径有2万千米。在岩石核心外面包围着5000千米厚的冰壳,再外面是8000千米厚的金属氢,最外面是大气。土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大气里飘着氨晶体云。 土星的云不如木星鲜艳,较规则。云带以金黄色为主。 土星上有一个大褐斑,规模比木星大红斑小得多。有强烈闪电。土星表面温度约为 -140°C。 土星质量大,引力也大。物体要想飞出土星需要速度约为35.6千米/秒。土星上温度很低,任何气体的运动速度都达不到这么大。探测表明,土星发出能量是从太阳吸收的2倍,可见它有内部热源。 土星的光环使它成为最美丽的行星。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土星有5道光环,按从内向外的顺序分别被命名为D、C、B、A、E环。其中最亮的是B环,其次是A环,最暗的是D环。B环又是最宽的,约为 2.5万千米,A、C环宽约为1.5万千米。后来,“先驱者”探险测器飞临土星的时候,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两道新外环,命名为F、G环。F环宽约2100千米,距土星中心约14万千米。G环在F环的外侧,距土星中心约15万千米。但实际上,土星的光环细分起来,数以千计,一环套一环。 土星环的多数比较完整或对称,但也有残缺的。 环的形状则有锯齿形成辐射状的排列的,还有好几条环“扭结”在一起的。根据从土星环反射回来的雷达回波得知,构成环的物质是直径介于4厘米和30厘米之间的冰块。环的温度在-198°C--208°C。内环转速最快,外环最慢。另外,由于土星自转轴与轨道面成 63度角,这些环看上去转速不一、方向不同、亮度不同,时窄时宽、时隐时现,景色十分迷人。 土星比木星暗,-0.4等,比织女星还要亮一些,在夜空也常受人注意。守护神是第二天神克洛诺斯。
墨然殇
-
类地行星就是和地球相似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简单的说他们都是固态行星,有明显的地表、地核等结构,体积比较小,由重元素物质组成。
巨行星包括土星和木星。简单的说他们是气态行星,主要是由气体和尘埃构成,没有明显的地表,而且体积比较大。
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一般是特指太阳系九大行星里的几个,另外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属于远日行星,顾名思义。就是离太阳比较远的行星
类地行星有哪些?
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2023-07-18 22:52:262
类地行星是什么
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远日行星和巨行星统称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有许多不同之处:它们的距日距离不同,类地行星距日较近,类木行星距日较近远;它们的密度不同,类地行星比类木行星密度大。它们的结构不同,类地行星主要由固体构成,类木行星主要由液化或固化气体构成;它们的体积和质量不同,类木行星的体积和质量比类地行星大很多;类地行星位于小行星带之内,类木行星位于小行星带之外。巨行星和远日行星还有不同,巨行星(木星、土星)距日更近一些,所以温度更高一些,主要由液体氢组成,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也叫冰巨星,以固态形式出现,成分比巨行星复杂一些,比类地行星要简单。类地行星或是其岩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硅化合物为主,另一类以碳化物为主,像是含碳球粒陨石的小行星。这两类分别称为硅酸盐行星和碳行星(或“钻石星”)。该类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类地行星与气体巨星有极大的不同,气体巨星可能没有固体的表面,而主要的成分是氢、氦和存在不同物理状态下的水。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差别是什么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差别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类地行星像地球,类木行星像木星。地球是个固态的岩石星球,太阳系里面有4个类地行星,从太阳身边往外数,就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是个气态行星,是由气体组成的,太阳系里也有四个归类为类木行星,它们就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区分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的主要标准是结构和组成的不同。类木行星的共同特点主要就是它们的构成差不多,都是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它们的密度都比较小,但质量和半径都比地球大很多,这种星球铁质和石质所占的比重都很小。类木行星中,木星和土星的结构更像一些,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而天王星和海王星结构差不多,它们半径的80%以上是富含氢的大气层,底下却是由水、甲烷、氨等组成的“冰”。2023-07-18 22:52:341
类地行星有几个
太阳系中,有四颗类地行星,它们也是离太阳最近的四颗: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类地行星,大约是地球的三分之一。它有一个稀薄的大气层,这导致它在极致的高温和极致的低温之间来回切换。金星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它有一层厚厚的、有毒的、以碳一氧化二氮为主的大气层,能够吸收热量,使它成为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在四颗类地行星中,地球是最大的,也是唯一拥有大面积液态水的行星。正如我们所知,水是生命所必需的,地球上的生命是丰富的,从最深的海洋到最高的山脉。火星拥有太阳系中最大的山,海拔近24公里,将近珠穆朗玛峰的三倍。火星大部分的地表都非常古老,布满了陨石坑,而且其地质活动比较活跃。科学家们其实对“行星”的定义是有争议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将行星定义为一种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其形状接近圆形,主要清除其轨道附近的碎片。科学家们在第三点上尤其存在分歧,一些人说很难定义一颗行星清除了多少尘埃,而另一些人说,像冥王星这样的行星清除的尘埃要少于像地球这样的行星。这意味着一些天文学家认为矮行星冥王星应该被归类为一颗行星,以及分布在整个太阳系的其他各种矮行星。但是最终经过一致决定,冥王星被定义为矮行星。2023-07-18 22:52:591
类地行星包括哪些行星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开普勒62e是一颗系外行星,据信是一个水世界,其轨道距离相当于水星在其行星系统中的距离,距离地球约1200光年。这颗行星对于系外行星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它的大小接近地球,而且它的轨道也在其恒星的可居住区域。这颗行星的大小是地球的1.6倍,大约每122天绕其母星红矮星运行一周。它实际上是太阳系中两颗可能适合居住的行星之一。同样存在的,但离恒星更远的是开普勒62f,大约是地球的1.4倍。类地行星简介: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2015年1月6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声明称,理论上讲,确定了3至4颗和地球大小几乎相同,并且处于“适居带”(Goldilocks Zone)的行星,这也就意味着上面有可能有液态水存在。2023-07-18 22:53:071
类地行星有四颗分别是哪些?
天文现象 来解答类地行星有四颗分别是哪些?在太阳系小行星带的内侧,是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由固态的岩石和金属构成,体积较小,密度较高,自转较慢,表面呈固态,没有光环,卫星较少。 类地行星 简介 在太阳系小行星带的内侧,是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由固态的岩石和金属构成,体积较小,密度较高,自转较慢,表面呈固态,没有光环,卫星较少。 水星 最靠近太阳,也是永久受害者,无法产生保护性的大气层。因经常受到来自宇宙的撞击,其表面日益坎坷不平。由于缺乏绝缘物,水星温差极大,向阳面炽热,背阳面寒冷。 金星 金星的活火山具有补偿大气层的作用,然而在高温下,水分蒸发殆尽。没有水,金星就无法实现使碳回归地壳的循环。二氧化碳浓度无休止地上升,导致了不可抑止的温室效应。金星的温度高得可将铁熔化,无法孕育任何生物。 地球 距离太阳的远近适中,既可使水以液态存在,又能接受太阳温暖的照射,因此具备生命存活所必须的平衡状态。火山运动再造了大气层,而水循环又使二氧化碳浓度得到控制。生物在消耗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产生臭氧层来过滤太阳辐射。 火星 试图演变成一个包容生命的好客之家。最初取得了部分成功,表面有了海洋与河流,不幸的是由于质量太小,没有足够的引力固定大气层。2023-07-18 22:53:221
何谓类地行星? 哪些是类地行星?
简单地说:类地行星(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远日行星(天王、海王).)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详细地说:宇宙中是否存在和地球相类似的行星?我们地球是宇宙独一无二的骄子吗?这是非常深刻的问题.迄今为止没有人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天文学家已经在银河系发现若干和地球相似的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行星.它们的质量远远超过地球,也缺乏围绕旋转的类似太阳的星球,而是围绕已经死亡的星体旋转.现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了里程碑式进展.科学家在太阳系外部发现了一个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其行星编号为155,是太阳系外最小的行星.其半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7.5倍.距恒星300万千米(0.021天文单位).这个行星的轨道周期为1.94天.其轨道大小只有太阳系水星轨道的十分之一.这颗新发现的行星所在的星系名为Gliese 876.它围绕一颗名Gliese 876的恒星运行. 研究组科学家认为,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颗行星的表面是由岩石构成,但是从质量的测定排除了它是木星那样的气体构成的行星.数据表明,它很可能是具有镍/铁岩石或者硅覆盖物的地形结构.介于地球陆地结构和天王星/海王星的热化的巨大冰结构之间.它具有稠密的蒸汽云层. 这项成果是由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的凯克天文台观测得到的.凯克天文台拥有2台全世界最大的10米光学巨型望远镜.每一台有8层楼高,重350多吨.这次的成功发现也要归功于凯克天文台技术的改进——光谱仪CCD探测器的精确度提高,从3米/秒提高到1米/秒,为今后能够发现银河系内质量和地球相当的行星打下了基础. 寻找类地行星 人类从几千年前起,就开始了拓展疆土的努力. 《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三百里七十一步;又使竖亥步南极北尽于北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中国人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有组织的地理测绘和国土资源普查工作,堪称中国的地理大发现. 从汉代起,中国人的眼光开始瞄准海洋.到了唐、宋以后随着中国造船技术的高度发展,中国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商船经常往来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5世纪初,郑和在不到30年间7次下西洋.对于郑和下西洋,李约瑟博士这样评价: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最先进,海上力量最强,超越了当时世界海军总军力.然而,最后的地理大发现,却是由欧洲人完成的. 15世纪末,由西班牙及葡萄牙发起并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将世界版图大幅扩展.随即,"陆权帝国"步入衰亡,"海权殖民帝国"崛起,地球从此成为一个整体. 上世纪80年代起,地球人的眼睛,开始瞄准太阳系外的行星.从1995年2月开始,"凤凰计划"开始利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帕克斯64米射电望远镜,观测200光年以内约1000颗邻近的类日恒星,但至今找到的10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几乎全都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而不是由岩石和矿物组成的类地球行星. 2003年12月,英国科学家宣布,在离地球25光年远的恒星"织女星"(Vega)周围,可能环绕着一颗与地球相似的类地行星. 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最大的困难,就是行星本身不发光,反射的信号极其微弱,恒星的光芒要比它周围的行星亮100万100亿倍,必须屏蔽掉恒星的光亮才能突出行星的特征.美国航空航天局准备多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在智利拉西拉(La Silla )天文观测台工作的瑞士与法国天文学小组发现了新的类地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与海王星相当,质量约为地球的十七倍,它与太阳系的距离约为20.5光年. 该行星在围绕着处于天秤座的G1 581红矮星(G1 581红矮星的质量约是太阳的三分之一)做高速运转.据天文学家们观测,它围绕该红矮星旋转一周只需要五天时间. 欧洲南方天文观测台的科学家们在向外界宣布这一新发现时表示,他们暂时还没有为该行星找到一个合适的名字. 天文学家们称,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都类似于G1 581红矮星,我们太阳系附近的恒星中有80%都属于这一类型.天文学家们对研究这类非气态的巨大行星很有兴趣.据从事此项研究的法国天文学家哈维尔-德尔佛塞表示:“我们的这一发现说明一些不大的恒星周围也存在着普通的行星.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红矮星也可以成为我们探寻其它类地行星的一把钥匙”. 天文学家们还称,在目前已发现的170多颗行星中,只有5颗行星体积小于新发现的这颗行星.天文学家们在观测此行星时使用了HARPS系统和智利北部天文观测台的天文望远镜. 欧洲天文学家们还解释称,本次发现的这颗行星在距离G1 581红矮星六百万公里的区域内运转,其表面温度约为150摄氏度.作为比较,太阳系内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与太阳的距离为五千八百万公里,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需要88天.2023-07-18 22:53:301
什么是类地行星?
什么是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八大行星分为二类: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宇宙中是否存在和地球相类似的行星?我们地球是宇宙独一无二的骄子吗?这是非常深刻的问题。迄今为止没有人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天文学家已经在银河系发现若干和地球相似的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行星。它们的质量远远超过地球,也缺乏围绕旋转的类似太阳的星球,而是围绕已经死亡的星体旋转。现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了里程碑式进展。科学家在太阳系外部发现了一个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其行星编号为155,是太阳系外最小的行星。其半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7.5倍。距恒星300万千米(0.021天文单位)。这个行星的轨道周期为1.94天。其轨道大小只有太阳系水星轨道的十分之一。这颗新发现的行星所在的星系名为Gliese 876。它围绕一颗名Gliese 876的恒星运行。 研究组科学家认为,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颗行星的表面是由岩石构成,但是工质量的测定排除了它是木星那样的气体构成的行星。数据表明,它很可能是具有镍/铁岩石或者硅覆盖物的地形结构。介于地球陆地结构和天王星/海王星的热化的巨大冰结构之间。它具有稠密的蒸汽云层。 这项成果是由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的凯克天文台观测得到的。凯克天文台拥有2台全世界最大的10米光学巨型望远镜。每一台有8层楼高,重350多吨。这次的成功发现也要归功于凯克天文台技术的改进——光谱仪CCD探测器的精确度提高,从3米/秒提高到1米/秒,为今后能够发现银河系内质量和地球相当的行星打下了基础。参考百度百科:baike.baidu/view/364085 在八大行星中,哪些是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八大行星中地球以外的其它类地行星包括水星、火星、金星。 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区别是什么? 属于类地行星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属于类木行星的是(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他们的特点分别是:类地行星:体积小较,密度大,卫星数目少,表面温度较高。 类木行星:体积大,有行星环(光环),密度小,表面温度低,卫星数目多。 什么叫类地行星和巨行星? 类地行星就是和地球相似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简单的说他们都是固态行星,有明显的地表、地核等结构,体积比较小,由重元素物质组成。 巨行星包括土星和木星。简单的说他们是气态行星,主要是由气体和尘埃构成,没有明显的地表,而且体积比较大。 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一般是特指太阳系九大行星里的几个,另外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属于远日行星,顾名思义。就是离太阳比较远的行星 类地行星是什么 类地行星、地球型行星或岩石行星都是指以硅酸盐岩石为主要成分的行星。这个项目的英文字根源自拉丁文的"Terra",意思就是地球或土地,由于时尚界的流行,加上对象是行星,因此在二合一下采用"类地"行星这个译名。类地行星与气体巨星有极大的不同,气体巨星可能没有固体的表面,而主要的成分是氢、氦、和存在不同物理状态下的水。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气体行星和远珐行星。 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所谓类地行星是指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天文学家认为这些行星上可能孕育生命,因而有研究意义。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通俗地说,类地行星就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这类行星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具有石质的固体外壳和金属(主要是铁)质的核心,表面温度较高。太阳系中类地行星共有四颗,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也叫类木行星或气体巨行星,就是结构和性质与木星类似的行星。是不以岩石或其他固体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大行星。这类行星距离太阳远,体积和质量都较大,平均密度较小,表面温度较低。虽然它们有岩石或金属的核心,主要的质量依然是以氢和氦为主的气体。在行星的上层部分,主要的元素还是气体。太阳系中巨行星只有两颗,分别是: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较木星和土星离太阳更远。远日行星质量体积适中,平均密度适中,表面温度最低。它们主要由分子氢组成的大气,通常有一层非常厚的甲烷冰、氨冰之类的冰物质覆盖在其表面上,再以下就是坚硬的巖核。它们都是在望远镜发明以后才被发现的。 哪些行星是类地行星?哪些行星是类木行星?它们各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类地行星是指行星的构造主要由岩石构成,比如地球这样的 类木行星就是象木星那样主要是由氢,氦之类的气体构成的行星2023-07-18 22:53:361
类地行星是什么意思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类地行星的构造都很相似:中央是一个以铁为主,且大部分为金属的核心,围绕在周围的是以硅酸盐为主的地壳。月球的构造也相似,但核心缺乏铁质。类地行星有峡谷、撞击坑、山脉和火山。类地行星的大气层都是再生大气层,有别于类木行星直接来自于太阳星云的原生大气层。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太阳系的类地行星:类地行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硅化合物为主,另一类以碳化物为主,这两类分别称为硅酸盐行星和碳行星。而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有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和一颗类地矮行星,谷神星。而像冥王星,虽然有像类地行星的固体表面,但是以冰为主要的成分。当太阳系形成时,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天体,但是它们可能都合并或毁灭在太阳星云形成四颗气体巨星的过程中。2023-07-18 22:53:541
类地行星有几个
类地行星有4个。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 类地行星、地球型行星或岩石行星都是指以硅酸盐岩石为主要成分的行星。这个项目的英文字根源自拉丁文的“Terra”,意思就是地球或土地,由于时尚界的流行,加上对象是行星,因此在二合一下采用“类地”行星这个译名。类地行星与气体巨星有极大的不同,气体巨星可能没有固体的表面,而主要的成分是氢、氦、和存在不同物理状态下的水。类地行星的构造都很相似:中央是一个以铁为主,且大部 分为金属的核心,围绕在周围的是以硅酸盐为主的地凾。月球的构造也相似,但核心缺乏铁质。类地行星有峡谷、撞击坑、山脉和火山。类地行星的大气层都是再生大气层,有别于类木行星直接来自于太阳星云的原生大气层。2023-07-18 22:54:341
类地行星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你知道类地行星还有哪些吗?类地行星让人类有了移民的新希望。下面我整理了属于类地行星的天体,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属于类地行星的天体 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类地行星或是岩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硅化合物为主,另一类以碳化物为主,像是含碳球粒陨石的小行星。这两类分别称为硅酸盐行星和碳行星(或“钻石星”)。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有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和一颗类地矮行星,谷神星。而像冥王星虽然有像类地行星的固体表面,但是以冰为主要的成分(参考冰矮星)。当太阳系形成时,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天体(微行星),但是她们可能都合并或毁灭在太阳星云形成四颗气体巨星的过程中。类地行星中,水圈。 类地行星的构造都很相似:中央是一个以铁为主,且大部分为金属的核心,围绕在周围的是以硅酸盐为主的地凾。月球的构造也相似,但核心缺乏铁质。类地行星有峡谷、撞击坑、山脉和火山。类地行星的大气层都是再生大气层,有别于类木行星直接来自于太阳星云的原生大气层。 类地行星火星的简介 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号是♂,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战神玛尔斯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见,最高亮度可达-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 2016年8月24日将出现罕见的三星一线天文现象。美丽的土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外行星火星和 天蝎座 最亮恒星“心宿二”,三者依次连成一条直线,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还要小很多。 以半径、质量、表面重力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 约为月球的两倍、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相近公转一周则花两倍时间。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星,中国则称为荧惑星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英文里前缀areo-即为火星,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火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组成的极冠,而且上面覆盖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 火星到地球的距离 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1988年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曾经达到约5880万公里,而在2018年两者之间的距离将达到5760万公里。但在2003年的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约5576万公里,是6万年来最近的一次。 不过据天文学家推算,在从公元1600年到2400年这800年间,火星与地球的近距离只能排在第三位。根据推算结果,到2366年9月2日,两者之间的距离将为约5571万公里。而到2287年8月28日,两者将更为接近,距离为约5569万公里。 一般来说,火星和地球距离近的年份是最适合登陆火星和在地面对火星观测的时机。 火星 文化 火星在西方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所以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在希腊人之前,古埃及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后来的古希腊人把火星作为战神阿瑞斯,而古罗马人继承了希腊人的神话,将其称为“战神玛尔斯”。北欧神话里,火星是战神提尔。而月份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火星在中国古称“荧惑星”,这是由于火星呈红色,荧光像火,在五行中象征着火它的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类地行星的特点 构造特点 类地行星的构造都很相似:中央是一个以铁为主,且大部分为金属的核心,围绕在周围的是以硅酸盐为主的地凾。月球的构造也相似,但核心缺乏铁质。类地行星有峡谷、撞击坑、山脉和火山。类地行星的大气层都是再生大气层,有别于类木行星直接来自于太阳星云的原生大气层。 分类特点 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类地行星或是岩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硅化合物为主,另一类以碳化物为主,像是含碳球粒陨石的小行星。这两类分别称为硅酸盐行星和碳行星(或“钻石星”), 太阳系的类地行星2023-07-18 22:55:051
类地行星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类地行星的解释行星的一大类,包括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和冥王星。这类行星形状略呈球形,体积和质量较类木行星小,平均密度和重岩石差不多。 词语分解 类的解释 类 (类) è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类。类群。类别。类书。分类。人类。 相似,好像:类似。 类同 。 部首 :米; 行星的解释 太阳系中除了彗星、流星或卫星以外绕太阳转动的天体详细解释在椭圆 轨道 上 环绕 太阳运行的天体。它本身不发光,能反射太 阳光 ,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次序由近到远,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2023-07-18 22:55:121
什么是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有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有四个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与火星。当中只有地球有活跃的水界。2023-07-18 22:55:332
什么是类地行星?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在地球轨道以内的叫地内行星,在地球轨道以外的叫地外行星。要是以小行星带作为界限,靠里面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叫内行星。其余的五颗大行星叫外行星。内行星体积都比较小,密度却比较大,中心有铁核,整个星球物质中金属所占比重较大。这几颗行星除地球外又可以叫“类地行星”。2023-07-18 22:55:421
类地行星有几个
四个,即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的构造都很相似:中央是一个以铁为主,且大部专分为金属的核心,围属绕在周围的是以硅酸盐为主的地壳。月球的构造也相似,但核心缺乏铁质。类地行星有峡谷、撞击坑、山脉和火山。类地行星的大气层都是再生大气层 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八大行星中地球以外的其它类地行星包括水星、火星、金星。 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远日行星(天王、海王)。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巨行星离太阳比类地行星远,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小,表面温度低,包括有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它们都是在望远镜发明以后才被发现的。它们主要由分子氢组成的大气,通常有一层非常厚的甲烷冰、氨冰之类的冰物质覆盖在其表面上,再以下就是坚硬的岩核。2023-07-18 22:55:521
九大行星分别是类地行星
答案D 九大行星中,人们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有: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和土星.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同时符合肉眼可以观测到和类地行星两个条件的有:水星、金星、火星.2023-07-18 22:56:231
什么叫类地行星和巨行星??
类地行星就是和地球相似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简单的说他们都是固态行星,有明显的地表、地核等结构,体积比较小,由重元素物质组成。巨行星包括土星和木星。简单的说他们是气态行星,主要是由气体和尘埃构成,没有明显的地表,而且体积比较大。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一般是特指太阳系九大行星里的几个,另外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属于远日行星,顾名思义。就是离太阳比较远的行星2023-07-18 22:56:331
大家知道太阳系里的类地行星都有哪几颗吗?
【太阳系简介】 (Solar System)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由太阳、八颗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原有67颗,冥王星的卫星被剔除)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这些行星都以太阳为中心以椭圆轨道公转,虽然除了水星的十分接近于圆。行星轨道中或多或少在同一平面内(称为黄道面并以地球公转轨道面为基准)。黄道面与太阳赤道仅有7度的倾斜。冥王星的轨道大都脱离了黄道面,倾斜度达17度。上面的图表从一个特定的高于黄道面的透视角显示了各轨道的相对大小及关系(非圆的现象显而易见)。它们绕轨道运动的方向一致(从太阳北极上看是逆时针方向),因此,科学家们把冥王星排除在九大行星之外。除金星和天王星外自转方向也如此。太阳系(solar system)在宇宙中的位置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边缘,银河系第三旋臂——猎户旋臂上。 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它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系构成】 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虽然它只是一颗中小型的恒星,但它的质量已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5%;余下的质量中包括行星与它们的卫星、行星环,还有小行星、彗星、柯伊伯带天体、外海王星天体、理论中的奥尔特云、行星间的尘埃、气体和粒子等行星际物质。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的总表面面积约为17亿平方千米。太阳以自己强大的引力将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紧紧地控制在他自己周围,使它们井然有序地围绕自己旋转。同时,太阳又带着太阳系的全体成员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 太阳系内迄今发现了八颗大行星。有时称它们为“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这八颗行星依次是:最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也被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和土星也被称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也被称为远日行星。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卫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还存在着数十万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家将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此外,太阳系中还有超过1000颗的彗星,以及不计其数的尘埃、冰团、碎块等小天体。 太阳系中的各个天体主要由氢、氦、氖等气体,冰(水、氨、甲烷)以及含有铁、硅、镁等元素的岩石构成。类地行星、地球、月球、火星、木星的部分卫星、小行星主要由岩石组成;木星和土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核可能是岩石或冰。【起源和演化】 一般以为行星系统是恒星形成过程的一部分,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两颗恒星差一点撞击而成。最普遍的理论是说太阳系是从星云形成。 恒星形成的基本过程为此: 1. 星云中较密的核心部分变得太重,重心不稳定,开始分裂和崩溃坠落。一部分的重心能量变为放射的红外线,剩下的增加核心的温度。核心部分开始成为圆盘形状。 2. 当密度和温度道足够高, 氘融合燃烧开始发生,辐射的向外压力减慢(但不中止)临近其他核心崩溃。 3. 其他的原料继续下落到这一颗原恒星,它们的角动量的作用可能导致双极流程。 4. 最后,氢开始熔化在星的核心,外面剩余的包围材料被清除。 太阳星云这个假说,是1755年由伊曼努尔·康德提议。他说,太阳星云慢慢地转动,由于重力逐渐凝聚并且铺平,最终形成恒星和行星。一个相似的模型在1796年由拉普拉斯提出。 太阳星云开始直径大约100AU,质量是现在太阳的两三倍。在这个星云中,比较重的物质往中间落,积聚成块,是成为以后的行星。而星云外部越来越冷,因此靠里的行星有很多重的矿物质,而靠外的行星是气体或冰体。原太阳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以后八亿年中各个行星形成。2023-07-18 22:56:451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是什么意思?
类地行星: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巨行星:巨行星一般指气态巨行星。气态巨行星(Gas Giant),又称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在木星之外的行星或巨行星,是不以岩石或其他固体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大行星。远日行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Uranus和海王星Neptune(原来还包括冥王星Pluto,现在冥王星已不算在行星之内),较木星Jupiter和土星Saturn离太阳更远,其质量体积适中,平均密度适中,表面温度最低,它们都是在望远镜发明以后才被发现的。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也叫类木行星)(或气体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F%9C%E6%97%A5%E8%A1%8C%E6%98%9F/944817?fr=aladdin2023-07-18 22:56:532
宇宙有多少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有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和一颗类地矮行星,谷神星。太阳系之外的就太多了,根本无法统计,美国宇航局称单单在银河系中就存在100亿颗类地星球。如果达到宇宙范围,类地行星的数量不是人类能想象到的。2023-07-18 22:57:161
总结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特征
类地行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石质和铁质只占极小的比例,它们的质量和半径均远大于地球,但密度却较低。类木行星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都具有行星环的结构且星体的密度较低,土星的密度甚至比水还要低。2023-07-18 22:57:383
类木行星和类地行星的特征?
类木行星的特征:都具有行星环的结构且星体的密度较低,土星的密度甚至比水还要低;都有比较多的卫星,旁边还有一圈圈光环。平均密度约_1.75 g/cm3,土星的密度约为0.7 g/cm3。土星的质量为地球的95倍,木星质量约为地球的318 倍,但木星的半径只比土星大20%。类地行星的特征:中央是一个以铁为主,且大部分为金属的核心,围绕在周围的是以硅酸盐为主的地壳。月球的构造也相似,但核心缺乏铁质。类地行星有峡谷、撞击坑、山脉和火山。类地行星的大气层都是再生大气层,有别于类木行星直接来自于太阳星云的原生大气层。扩展资料: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有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和一颗类地矮行星,谷神星。而像冥王星虽然有像类地行星的固体表面,但是以冰为主要的成分(参考冰矮星)。当太阳系形成时,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天体(微行星),但是她们可能都合并或毁灭在太阳星云形成四颗气体巨星的过程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类木行星百度百科-类地行星2023-07-18 22:57:461
什么是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和巨行星?
类地行星就是和地球比较类似,在体积,质量,密度方面都比较相近, 水星,金星和火星 远日行星就是离太阳比较远的行星,你可以找一个八大行星的轨道图看看,印象更深,远日行星就是 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已经被开除在大行星之外) 巨行星就是体积比较庞大,一般都是气态行星 木星,土星2023-07-18 22:58:041
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大小区别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1)类地行星就是像地球一样的行星啦,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类地行星又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硅化合物为主,另一类以碳化物为主。我们的地球和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是硅质化合物为主的,如生活在以碳为主的类地行星上,那可能会是遍地的钻石哦,真有点小激动。不过想必在这样的星球上,钻石如我们的石英一样不值钱了。。。哎,跑题了。2)类木行指的就是像木星一样的气体巨无霸行星啦,是以气体氢氦等气体主组成的行星。它的特点是表层是气体,中层是金属氢--一种在高温高压下变性了的氢,核心是的一个固体的核。两者最明显的的区别是,你要是掉在地球上,你会摔在一块地面上摔成肉泥。要是掉在类木行星上,你会一直掉落掉落,最后被高压气体压成肉泥^^。3)还有一种叫冰巨星的亚分类,指像海王星,天王星一样的星球。天文学家把以水、氨、甲烷为主要成份的星球叫冰巨星,以区别于以氢氦为主的类木行星。这些星体大多也是由气体组成的,但成份上和类木行星在较大的区别,而且有很多不一样的物理特性。4)至于成因,这个就有点复杂了。一般来说,星体的质量决定了它的性质。在形成初期,如星胚质量不大,它的引力最小逃逸速度小于氢和氦的逃逸速度,那它就基本留不下这些气体,只能留下以较重的碳、硅、氧、铁等重物质,只能形成类地行星了。而星胚质量较大时,它的引力让氢和氦都逃脱不了,那它就会积聚大量的气体,从而形成了类木行星了。还有一个,气体的逃逸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均高,逃逸速度就越大。因此,你会发现在内太阳圈,由于行星表面温度较高,基本都是类地行星,而在外太阳圈,则是类木行星和冰巨星的天下。现在还发现外星系中,有一类星体叫热木行星,它们一般是在离恒星较远的地方形成,轨道迁移到离恒星很近的轨道上。打了好多字哦,认同的话,记得点赞和采纳哦。^^2023-07-18 22:58:131
类木行星与类地形星的区别是什么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海王星. 区别: 1,类地行星质量小,类木行星质量大. 2、类地行星平均密度较高,类木行星较低. 3、化学组成不同.类地行星主要由重物质组成,中心有铁核,含金属元素比例高,有固体表面.类木行星则以轻物质为主,主要是氢、氦、氖等,因而没有固体. 4、类地行星都没有光环,类木行星都有光环. 5、类地行星接近太阳,温度较高.2023-07-18 22:58:221
哪些行星是类地行星?哪些行星是类木行星?
类地行星 地球,金星,水星,火星 类木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不过我们现在一般把太阳系内行星分为: 类地行星 地球,金星,水星,火星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2023-07-18 22:58:291
八大行星的分类
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类木行星、远日行星。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清理其轨道上的其它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八颗。2023-07-18 22:58:381
聊聊类地行星的质量门槛,超过了就将变身气态巨行星
行星分为两种。也就是岩石、金属组成的类地行星和主要由气体组成的类木行星。 类地行星能长多大?在我们的太阳系,个头最大的类地行星就是地球了。即使放眼宇宙,在已经发现的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中,地球也算得上是个大个子。比地球还要大的类地行星呢?有,但真不多。 类地岩石行星普遍长不大,主要有这么两个原因: 第一,重元素在宇宙中占比很低。 现在的宇宙物质成分,仅氢元素的含量就达到了物质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不足百分之十中,氦元素又占了绝大部分。我们所熟悉的重元素其实只占宇宙物质总量的不足百分之二,普通星系中很难找到足够的重元素构建巨型类地行星。(太阳系原料相对充足,因为太阳已经是第三代恒星了) 第二,类地行星质量超过一定值后,它就会变成类木行星。 我们星系的巨人:木星。在太阳系刚刚形成时,木星其实也是一颗类地岩石行星,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大则引力强,这颗岩石巨星的引力三倍于地球,它像一台巨型吸尘器,疯狂扫荡着自己轨道附近的一切物质,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引力也随之越来越强。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原始太阳系中,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本还有一颗小些的气态行星,但轨道外移后它太过接近木星,被木星强大的引力夺走了大气层,并最终被潮汐力撕碎,成了今天的小行星带。 一旦类地行星的质量超过地球七倍以上,星系内原料较为充足的话,这颗行星就会大量捕获空间中的氢元素并把它们牢牢锁在其表面,最终变成巨大的类木行星。 特例也有,就是前些日子发现的“超级地球”——开普勒10C。它的质量是地球的15倍,半径是地球的两倍。但它仍然是颗类地行星,原因是它离恒星实在太近了,比水星离太阳还近。轻飘飘的氢元素全被“太阳风”吹散了。 如果硬要用石头金属堆成木星那么大一个球,额……会发生什么呢?2023-07-18 22:58:501
距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有多远?
首先,你要搞清楚距离我们附近的类地行星有哪几个,有金星,水星,火星,不过金星离我们很近哦2023-07-18 22:59:113
类地行星有环吗?
1610年,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个色彩美丽、排列匀称的光环,但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直到1659年,荷兰科学家才证实那个光环是土星的光环。1979年,行星探测器飞近土星发现,土星环由上千个环组成,由土星云层顶部一直延伸到32万千米处。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在85万千米以外还有一些外环。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只有土星有环围绕,但是到了1977年,科学家们发现天王星也有9个细环围绕,1986年又观测到1个环,这样天王星共有20个环。1979年3月,科学家发现木星也有虽暗但却清晰可见的环。它们是由一个较明亮的窄环和一个扁环形的晕环组成的。1989年,“旅行者2号”宇宙探测器飞近海王星,发现了海王星也有5条围绕它的环,有的环是完整的,有的则是环的一部分——环弧。太阳系内有4颗大行星有环围绕,这引起了中国天文学家的关注。很多人都在设想,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包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否都有环围绕呢?1964年,前苏联曾将两个人造卫星关入围绕地球的椭圆形轨道,卫星上装备有陨石微粒记录器,测量结果表明靠近地球也有一个稳定的、相当稠密的尘埃组成的环。通过进一步观测查明,它们是地球外围的几个与赤道平面倾斜度不同的圆环,由极细的尘埃粒子构成。尘埃环的高度在23.5万~400万千米之间。随着远离地球表面的距离的增加,尘埃粒子的数量显著减少。关于其他类地行星是否也有环围绕,各国科学家们意见不一,但都停留在推测上,没有可靠的观测证据来证明。也许随着将来空间探测的进一步深入,宇宙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信息,目前它还是一个无人能解的谜。2023-07-18 22:59:261
什么叫类地行星和巨行星??
类地行星就是和地球相似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简单的说他们都是固态行星,有明显的地表、地核等结构,体积比较小,由重元素物质组成。巨行星包括土星和木星。简单的说他们是气态行星,主要是由气体和尘埃构成,没有明显的地表,而且体积比较大。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一般是特指太阳系九大行星里的几个,另外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属于远日行星,顾名思义。就是离太阳比较远的行星2023-07-18 22:59:341
太阳系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有??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有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有四个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与火星。当中只有地球有活跃的水界。2023-07-18 22:59:432
在八大行星中,哪些是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八大行星中地球以外的其它类地行星包括水星、火星、金星。2023-07-18 22:59:531
九大行星按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哪三类
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3类2023-07-18 23:00:053
什么是类地行星?目前发现的类地行星有多少?
类地行星指的和地球特别类似的星球。目前发明了个类地行星,凑近地球的轨道运转。2023-07-18 23:00:156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通俗地说,类地行星就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这类行星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具有石质的固体外壳和金属(主要是铁)质的核心,表面温度较高。太阳系中类地行星共有四颗,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也叫类木行星或气体巨行星,就是结构和性质与木星类似的行星。是不以岩石或其他固体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大行星。这类行星距离太阳远,体积和质量都较大,平均密度较小,表面温度较低。虽然它们有岩石或金属的核心,主要的质量依然是以氢和氦为主的气体。在行星的上层部分,主要的元素还是气体。太阳系中巨行星只有两颗,分别是: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较木星和土星离太阳更远。远日行星质量体积适中,平均密度适中,表面温度最低。它们主要由分子氢组成的大气,通常有一层非常厚的甲烷冰、氨冰之类的冰物质覆盖在其表面上,再以下就是坚硬的岩核。它们都是在望远镜发明以后才被发现的。2023-07-18 23:01:013
类木行星与类地形星的区别是什么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海王星. 区别: 1,类地行星质量小,类木行星质量大. 2、类地行星平均密度较高,类木行星较低. 3、化学组成不同.类地行星主要由重物质组成,中心有铁核,含金属元素比例高,有固体表面.类木行星则以轻物质为主,主要是氢、氦、氖等,因而没有固体. 4、类地行星都没有光环,类木行星都有光环. 5、类地行星接近太阳,温度较高.2023-07-18 23:01:291
类地行星有哪些?
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2023-07-18 23:01:532
什么叫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远日行星(天王、海王)。)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天文学家已经在银河系发现若干和地球相似的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行星。它们的质量远远超过地球,也缺乏围绕旋转的类似太阳的星球,而是围绕已经死亡的星体旋转。现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了里程碑式进展。科学家在太阳系外部发现了一个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其行星编号为155,是太阳系外最小的行星。其半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7.5倍。距恒星300万千米(0.021天文单位)。这个行星的轨道周期为1.94天。其轨道大小只有太阳系水星轨道的十分之一。这颗新发现的行星所在的星系名为Gliese876。它围绕一颗名Gliese876的恒星运行。这项成果是由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的凯克天文台观测得到的。凯克天文台拥有2台全世界最大的10米光学巨型望远镜。每一台有8层楼高,重350多吨。这次的成功发现也要归功于凯克天文台技术的改进——光谱仪CCD探测器的精确度提高,从3米/秒提高到1米/秒,为今后能够发现银河系内质量和地球相当的行星打下了基础。2023-07-18 23:02:041
类地行星有四颗分别是哪些?
天文现象来解答类地行星有四颗分别是哪些?在太阳系小行星带的内侧,是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由固态的岩石和金属构成,体积较小,密度较高,自转较慢,表面呈固态,没有光环,卫星较少。 类地行星 简介 在太阳系小行星带的内侧,是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由固态的岩石和金属构成,体积较小,密度较高,自转较慢,表面呈固态,没有光环,卫星较少。 水星 最靠近太阳,也是永久受害者,无法产生保护性的大气层。因经常受到来自宇宙的撞击,其表面日益坎坷不平。由于缺乏绝缘物,水星温差极大,向阳面炽热,背阳面寒冷。 金星 金星的活火山具有补偿大气层的作用,然而在高温下,水分蒸发殆尽。没有水,金星就无法实现使碳回归地壳的循环。二氧化碳浓度无休止地上升,导致了不可抑止的温室效应。金星的温度高得可将铁熔化,无法孕育任何生物。 地球 距离太阳的远近适中,既可使水以液态存在,又能接受太阳温暖的照射,因此具备生命存活所必须的平衡状态。火山运动再造了大气层,而水循环又使二氧化碳浓度得到控制。生物在消耗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产生臭氧层来过滤太阳辐射。 火星 试图演变成一个包容生命的好客之家。最初取得了部分成功,表面有了海洋与河流,不幸的是由于质量太小,没有足够的引力固定大气层。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2023-07-18 23:02:141
水星、金星、地球以及火星为什么被称为类地行星?
可能是这些星系和地球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吧2023-07-18 23:02:3111
类地行星是什么 有哪些
八大行星 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那么你知道八大行星里的行星分别属于三类型中的哪一类吗?下面就由 星座知识 为大家揭晓下类地行星是什么?类地行星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类地行星是什么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2015年1月6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声明称,理论上讲,确定了3至4颗和地球大小几乎相同,并且处于“适居带”(Goldilocks Zone)的行星,这也就意味着上面有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2017年6月19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宣布,更新219颗候选系外行星,其中包括10个行星接近地球的大小,并且在它们恒星的可宜居轨道运行。 根据NASA系外行星档案公开提供的数据,所有的系外行星有4043个,其中开普勒发现的确认行星为2345个。开普勒探测到的近地球大小的宜居带候选行星大约有50个,其中30多个已被证实。K2发现的确认行星有389个。 类地行星有哪些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类地行星或是其岩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硅化合物为主,另一类以碳化物为主,像是含碳球粒陨石的小行星。这两类行星分别称为硅酸盐行星和碳行星(或“钻石星”)。 太阳系的类地行星 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有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还有一颗类地矮行星:谷神星。而像冥王星虽然有像类地行星的固体表面,但是以冰为主要的成分(参考冰矮星)。当太阳系形成时,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天体(微行星),但是它们可能都合并或毁灭在太阳星云形成四颗气体巨星的过程中了。2023-07-18 23:03:121
类地行星是什么 有哪些
八大行星 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那么你知道八大行星里的行星分别属于三类型中的哪一类吗?下面就由 星座知识 为大家揭晓下类地行星是什么?类地行星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类地行星是什么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2015年1月6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声明称,理论上讲,确定了3至4颗和地球大小几乎相同,并且处于“适居带”(Goldilocks Zone)的行星,这也就意味着上面有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2017年6月19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宣布,更新219颗候选系外行星,其中包括10个行星接近地球的大小,并且在它们恒星的可宜居轨道运行。 根据NASA系外行星档案公开提供的数据,所有的系外行星有4043个,其中开普勒发现的确认行星为2345个。开普勒探测到的近地球大小的宜居带候选行星大约有50个,其中30多个已被证实。K2发现的确认行星有389个。 类地行星有哪些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类地行星或是其岩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硅化合物为主,另一类以碳化物为主,像是含碳球粒陨石的小行星。这两类行星分别称为硅酸盐行星和碳行星(或“钻石星”)。 太阳系的类地行星 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有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还有一颗类地矮行星:谷神星。而像冥王星虽然有像类地行星的固体表面,但是以冰为主要的成分(参考冰矮星)。当太阳系形成时,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天体(微行星),但是它们可能都合并或毁灭在太阳星云形成四颗气体巨星的过程中了。2023-07-18 23:03:261
类地行星是什么有哪些?
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那么你知道八大行星里的行星分别属于三类型中的哪一类吗?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类地行星是什么?类地行星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类地行星是什么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2015年1月6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声明称,理论上讲,确定了3至4颗和地球大小几乎相同,并且处于“适居带”(GoldilocksZone)的行星,这也就意味着上面有可能有液态水存在。2017年6月19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宣布,更新219颗候选系外行星,其中包括10个行星接近地球的大小,并且在它们恒星的可宜居轨道运行。根据NASA系外行星档案公开提供的数据,所有的系外行星有4043个,其中开普勒发现的确认行星为2345个。开普勒探测到的近地球大小的宜居带候选行星大约有50个,其中30多个已被证实。K2发现的确认行星有389个。类地行星有哪些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类地行星或是其岩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硅化合物为主,另一类以碳化物为主,像是含碳球粒陨石的小行星。这两类行星分别称为硅酸盐行星和碳行星(或“钻石星”)。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有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还有一颗类地矮行星:谷神星。而像冥王星虽然有像类地行星的固体表面,但是以冰为主要的成分(参考冰矮星)。当太阳系形成时,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天体(微行星),但是它们可能都合并或毁灭在太阳星云形成四颗气体巨星的过程中了。奇点星座网,很多女生都会关注的星座知识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还可以在底部在线咨询奇点星座网。2023-07-18 23:03:401
什么是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Terrestrial),又称地球型行星或岩石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因类似于地球而得名,是天文学家认为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 ①太阳系行星分类 太阳系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 其中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 ②类地行星的共同特点 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均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他们的构造都很相似:中央是一个以铁为主,且大部分为金属的核心,围绕在周围的是以硅酸盐为主的地凾。月球的构造也相似,但核心缺乏铁质。类地行星有峡谷、撞击坑、山脉和火山。类地行星的大气层都是再生大气层,有别于类木行星直接来自于太阳星云的原生大气层。2023-07-18 23:03:503
类地行星有四颗分别是哪些?
天文现象 来解答类地行星有四颗分别是哪些?在太阳系小行星带的内侧,是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由固态的岩石和金属构成,体积较小,密度较高,自转较慢,表面呈固态,没有光环,卫星较少。 类地行星 简介 在太阳系小行星带的内侧,是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由固态的岩石和金属构成,体积较小,密度较高,自转较慢,表面呈固态,没有光环,卫星较少。 水星 最靠近太阳,也是永久受害者,无法产生保护性的大气层。因经常受到来自宇宙的撞击,其表面日益坎坷不平。由于缺乏绝缘物,水星温差极大,向阳面炽热,背阳面寒冷。 金星 金星的活火山具有补偿大气层的作用,然而在高温下,水分蒸发殆尽。没有水,金星就无法实现使碳回归地壳的循环。二氧化碳浓度无休止地上升,导致了不可抑止的温室效应。金星的温度高得可将铁熔化,无法孕育任何生物。 地球 距离太阳的远近适中,既可使水以液态存在,又能接受太阳温暖的照射,因此具备生命存活所必须的平衡状态。火山运动再造了大气层,而水循环又使二氧化碳浓度得到控制。生物在消耗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产生臭氧层来过滤太阳辐射。 火星 试图演变成一个包容生命的好客之家。最初取得了部分成功,表面有了海洋与河流,不幸的是由于质量太小,没有足够的引力固定大气层。2023-07-18 23:04:081
什么是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和巨行星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远日行星和巨行星统称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有许多不同之处:它们的距日距离不同,类地行星距日较近,类木行星距日较近远;它们的密度不同,类地行星比类木行星密度大;它们的结构不同,类地行星主要由固体构成,类木行星主要由液化或固化气体构成;它们的体积和质量不同,类木行星的体积和质量比类地行星大很多;类地行星位于小行星带之内,类木行星位于小行星带之外。巨行星和远日行星还有不同,巨行星(木星、土星)距日更近一些,所以温度更高一些,主要由液体氢组成,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也叫冰巨星,以固态形式出现,成分比巨行星复杂一些,比类地行星要简单。2023-07-18 23:04:191
地球是类地行星吗
类地的“地”字就是指地球2023-07-18 23:04:402
什么叫类地行星和巨行星?
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小,平均密度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它们包括水星、金星、火星和冥王星。巨行星离太阳比类地行星远,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小,表面温度低,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2023-07-18 23:04:505
类地行星是什么意思
2023-07-18 23:05:072
类地行星有几类?
类地行星(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远日行星(天王、海王)。)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天文学家已经在银河系发现若干和地球相似的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行星。它们的质量远远超过地球,也缺乏围绕旋转的类似太阳的星球,而是围绕已经死亡的星体旋转。现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了里程碑式进展。科学家在太阳系外部发现了一个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其行星编号为155,是太阳系外最小的行星。其半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7.5倍。距恒星300万千米(0.021天文单位)。这个行星的轨道周期为1.94天。其轨道大小只有太阳系水星轨道的十分之一。这颗新发现的行星所在的星系名为Gliese876。它围绕一颗名Gliese876的恒星运行。这项成果是由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的凯克天文台观测得到的。凯克天文台拥有2台全世界最大的10米光学巨型望远镜。每一台有8层楼高,重350多吨。这次的成功发现也要归功于凯克天文台技术的改进——光谱仪CCD探测器的精确度提高,从3米/秒提高到1米/秒,为今后能够发现银河系内质量和地球相当的行星打下了基础。2023-07-18 23:0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