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北汉孝文帝是谁

2023-07-17 08:44:44
北境漫步

孝文帝即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在位时间(471年-499年),即位时仅5岁,改年号为延兴。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33岁,谥号孝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

扩展资料:

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

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

苏萦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孝文帝是哪个少数民族

孝文帝是鲜卑族。孝文帝是北魏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名为拓跋宏,汉名为元宏,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在孝文帝执政期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促进了民族融合。 孝文帝是鲜卑族。孝文帝是北魏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名为拓跋宏,汉名为元宏,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在孝文帝执政期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促进了民族融合。
2023-07-17 04:54:521

孝文帝是哪个少数民族呢?

孝文帝是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史称“魏国”。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改革措施孝文帝颁布了均田制,是把国家掌握的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获得稳定赋税。太和改制的一项就是恢复了中原实行的百官俸禄制,使得汉族官僚物质待遇得到了提高。推行汉化:胡汉通婚,孝文帝亲自带头娶汉族姑娘;改讲汉语,不得讲鲜卑语,根据年龄,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必须要讲汉语,三十岁以上稍年长的,允许多给一点儿学习时间。改姓氏,不要鲜卑姓氏了,都改汉姓,他带头改姓元,元是老大,大哉乾元嘛;改籍贯,都改成河南人;改用汉王朝的祭祀礼仪,尊孔。
2023-07-17 04:55:041

孝文帝是哪个民族﹖

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孝文帝(471年——479年),于485年颁布了均田令,494年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脑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统治者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但不久,代国被兴起的前秦所灭,拓跋部的历史也暂时的中断了。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趁机复国,召开部落大会,即位代王,并改国号为魏,称皇帝,史称北魏。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2023-07-17 04:55:191

北魏孝文帝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应应把他和李世民作一个对比。就血统而言,他俩都不是纯正的鲜卑族和汉族,都是混血。李世民自不必说,带有浓厚的鲜卑血统;而魏孝文帝的血统也不纯正,他的母亲和祖母都是汉族人。但从世系传承上,魏孝文帝显然是鲜卑族,李世民显然是汉族。
2023-07-17 04:55:293

北魏孝文帝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鲜卑族。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2023-07-17 04:55:531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哪个民族的人

鲜卑族
2023-07-17 04:56:093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哪个少数民族的改革家

  鲜卑族,北魏的前身为北方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
2023-07-17 04:56:182

孝文帝拓拨宏属于哪个民族

民 族:鲜卑族
2023-07-17 04:56:262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哪个民族的历史功绩孝文帝?

魏孝文帝的功绩是什么?文帝,鲜卑族,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他倡导中华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禁胡语,改度量衡,兴教育,改姓氏,禁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它是西北民族相继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总结,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史称“魏国”。公元471年,拓跋宏只有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即“立子杀母”,即立子为太子的同时杀太子的母亲,以防止类似吕后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皇帝拓跋宏的长子,北魏第六位君主。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从471年到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冯太后控制。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执掌朝政,大刀阔斧地在中国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上台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魏晋南北朝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方中原汉族文化融合碰撞的时代。这一时期,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掀起了民族融合的高潮。北魏的前身是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从东汉开始,这个民族就与汉人不断接触,不仅占据了匈奴旧地,还占据了东起辽东,西至陇西的大片土地。由于拓跋氏宗族的挖掘,统一了北方,建立了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北魏政权。鲜卑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起初,拓跋部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自拓跋_强大后,原始社会解体,进入奴隶社会时期。由于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奴隶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很快过渡到封建社会。拓跋家以游牧为生,由北向南推进,接触到了汉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从游牧转向农业,就不可避免地抛弃了水草,过上了汉人定居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吸收和接受汉人的先进文明,向汉人学习,在孝文帝时代掀起汉化运动的高潮,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北魏汉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孝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在统一北方大胆开展汉化运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迁都、改革官制、禁胡语、禁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族际通婚、进行礼乐刑法汉化改革等六个方面。孝文帝迁都的目的和意义。自拓跋_定都平城以来,一直是北魏的都城。但平城地处北方,难以控制整个北方。另外,来自北方的温柔骚扰,在军事战略上对北魏政权的巩固非常不利。此外,自然灾害和洪水和干旱常年猖獗。公元487年,皇帝下诏,“自春旱以来,野无一草。”人们的生活很悲惨,卖儿卖女,还有很多流浪汉和逃亡者。可以说人很惨!此外,中国北方以少数民族和贵族为主,保守势力强大。迁都不改,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因此,孝文帝在公元493年借口迁都洛阳孝文帝作为一国之君,为了强国富民,带头说汉语,穿汉服。这从孝文帝对其弟咸阳王茜谈汉化的重要记载中可见一斑。“自古以来,百姓皆穷,不先洗清罪名,如何行礼?如果你想打破今天的北方语言,你应该遵循正确的语言。所以渐渐地,风化可以是新的;如果还是低俗,恐怕再过几代,我就是埃洛手下又被发配的那个人了。”于是在公元495年,孝文帝颁布圣旨,制定了“北关语言不得对朝廷说,如有违者,免其官居”的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说汉语,更好地学习中国经典。在改变胡夫方面,孝文帝改变汉人的衣服,由能工巧匠用六年时间完成。男女都需要改穿汉服。一次,孝文帝视察邺城。当他在车上看到一个没有穿汉服的女人时,他命令她返回。她说:“人才还是少。”皇帝说:“任城想干什么?”可见孝文帝非常重视禁止胡服,禁止穿汉服。北魏后期的基层政权组织。魏武帝拓跋_建立北魏政权时,各地都有不少宗族和堡垒。北魏政府利用各地的“宗主”和“监护”场所,实行宗主监护制度。魏孝文帝变法时,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了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建立了三首领制度,取代了宗主监护室制度。三制法则:五邻,一邻;五邻在内,一里长;五人为党,有一个党的领袖。三年制和均田制齐头并进。三年制的职责是查户口、收租过户、征召兵役和徭役。实行三头制,三头直属州县,原来影子依附于豪强的影子户也会变成国家户,所以肯定会和豪强地主争夺户籍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坚持老爷子利益的,书记郑何、书记凌高邮是反对派的代表。他们告诉主持辩论的冯太后,三长制看起来不错,但实际上行不通。有许多朝臣支持郑和高邮的意见。李冲和裘元皮认为,实行这一制度对公私双方都有利。最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冯太后认为实行“三长制”不仅可以为地租征收和调整提供依据和标准。而且还查出了大量的隐藏账户,最后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了“三长制”。“三制”的建立,打破了强人荫帐的合法性。在实施过程中,三位酋长都出身于权势家族。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免除驻军的特权,而且一三个亲属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待遇。但与宗主国监督保护制度相比,这毕竟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实施后,国家直接控制的农民数量大大增加,国家税收相应增加,农民的税收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的明显恢复和发展,应该与此密切相关。北魏的土司制度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村组织的基础。孝文帝率先将拓跋氏改为袁氏,加速了北魏政权的汉化。公元496年,孝文帝改拓跋氏为元氏郡,北魏太祖以来的所有名作都改为汉姓。在通婚方面,Xi皇帝孝文帝还在上述汉化改革的基础上对刑法进行了改革,废除了行刑前男女双方都要裸体的法律。北魏的刑法是从汉晋开始拟定的,君主自己制定法规。《魏书李冲传》称:“义礼法规润饰言旨,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其公布的重要性是确定的。高祖虽自书其词,却不曾访之。”也可以看出孝文帝对礼仪制度的高度重视,下足了功夫,在汉化上下足了功夫。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很感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文化的教育,不仅能说出五经的含义,而且涉猎了很多历史传记和百家争鸣。他对汉诗也颇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了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骄不躁,不思进取,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书籍,使因战争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帝的父亲献文帝是一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自己也信佛。所以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发展迅速。佛教的发展促进了佛教艺术的发展,而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在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的那一年开凿。此外,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也是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为远道而来的印度高僧巴塔拉所建。也是在孝文帝时期,五台山佛教兴盛。
2023-07-17 04:56:331

北魏孝文帝是哪个民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7—499年),鲜卑族,汉名元宏,祖籍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2023-07-17 04:56:424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哪个民族孝文帝的历史功绩

魏孝文帝拓跋宏对北魏的功绩有哪些?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族,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史称魏国,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孝文帝当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方中原汉族文化大融合大碰撞的时代,这期间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掀起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北魏的前身为北方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该民族自东汉以来,经常与汉人接触,不仅占据匈奴故地,而且据有东起辽东,西至陇西大片土地,由于拓跋氏的掘起,统一了北方,建立了由少数民族为主人的北魏政权鲜卑起源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最初拓跋部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自拓跋圭后的强大,原始社会解体,步入了奴隶社会时期,又由于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在奴隶制没有充分得到发展的情况下,很快就过渡到封建社会了拓跋氏本系游牧为生,由北向南推进中,接触到汉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从游牧业转向农业的同时,亦必然弃逐水草而居转向汉人的定居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于是,为进一步改变落后统治制度,吸纳接受汉人先进的文明,向汉人学习,在孝文帝时代掀起汉化运动的高潮,亦就成顺理成章之事了北魏的汉化运动主要倡导实施者为孝文帝,他登上皇位之后励精图治,在统一的北方大胆的实行汉化运动,其主要的内容有迁都、改革官制、禁止胡语、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同族通婚、礼乐刑法等六方面进行汉化改革孝文帝迁都的目的和意义。自拓跋圭定都平城以来,这里一直是北魏的首都,但是平城地位偏北,很难控制整个北方,加之北方柔然的骚扰,在军事战略上对北魏政权的巩固很不利,再者常年发生自然灾害,水旱疾病肆虐公元487年,皇帝下诏言道:春旱至今,野无青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卖儿卖女,流浪逃亡者甚多,可谓民不聊生!加之北方均为少数民族贵族居多,保守势力强大,不迁都不改革将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发展。于是乎孝文帝于公元493年借口南伐迁都至洛阳。孝文帝在对任城王元澄说道:国家兴自北土,从居于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由此可见孝文帝的宏图大志之心再次进行官制的改革,孝文帝依照魏晋设置三师、三公、尚书、中书、四征、四镇和九卿等中央的文武官吏;地方上设刺史、郡设太守,且设县令,杜绝了官姓家族的发展,是一项惩制官吏腐败的良好措施,另外,取消王宫贵族世袭所设假爵位。在孝文帝实施汉化运动过程中,最重要莫过于禁止胡语胡服而倡导民众说汉语,穿汉服了作为一国之君的孝文帝为了强国富民,他带头讲汉语,穿汉服,这从孝文帝对胞弟咸阳王禧谈到汉化重要记载中可见一斑,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穷,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语如此渐习,风化可新;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于是公元495年,孝文帝下诏令,制定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的制度。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说汉语,才能更好学习汉人的经典著作在改制胡服方面,孝文帝改制汉人的衣冠,经能工巧匠六年完成,无论男女均需改为穿汉装。一次,孝文帝至邺城考察,他看见一位妇女在车上没有穿汉服,他责令返,尚书何为不察,澄曰:著才犹少帝曰:任城欲令著乎?可见孝文帝对于禁胡服,穿汉装之重视程度北魏后期的基层政权组织。魏道武帝拓跋圭建立北魏政权时,各地宗族坞堡林立。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护之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陌小彩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坚持宗主利益的中书令郑羲和秘书令高佑是反对派代表他们对主持辩论的冯太后说,三长制看来很好,实际行不通。朝臣中支持郑羲、高佑意见的大有人在。李冲和太尉元丕据理力争,指出实行此制对公私都有利。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三长制终于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三长制的建立,打破了豪强荫庇户口的合法性。在实行的过程中,三长还是从大族豪强中产生,他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免于征戍的特权,而且亲属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样待遇。但较之宗主督护制,它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实行后,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的恢复和发展,当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孝文帝在改鲜卑姓氏和通婚方面实施了重大举措,孝文帝率先将拓跋姓氏改为元姓,加速北魏政权的汉化过程公元496年,孝文帝改帝室拓跋氏为元氏,北魏太祖以来的作大著姓,皆改为汉姓;在通婚方面,孝文帝下令禁止鲜卑同姓内部通婚的陋俗。并且孝文帝自己带头积极倡导和推行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姓通婚,他自己即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之女,以充后宫。又以陇西李冲之女为夫人,孝文帝众多兄弟和一些鲜卑贵族亦娶汉家女为妻为妾并将皇室公主和鲜卑贵族的女儿嫁给中原士族,这样通过异族间的通婚关系,进一步融合了鲜卑族与汉民间的关系,也使鲜卑贵族和汉人名望士族紧密的结合起来了,不仅消除了双方存在的民族予盾,而且使二者血统达到融合,支持北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孝文帝在上述汉化改革的基础上对刑法亦进行了改革,废除了斩刑之前的男女皆除衣裸体之法,北魏刑律制订上承汉晋,并且由国君亲自制定律令,据魏书李冲传所载:及义礼仪律令润饰辞旨,刊定轻重,高祖虽自下笔,无不访决焉,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也由此可见孝文帝重视礼法制度的程度,呕心沥血,潜心汉化用力之勤也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另外,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也是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为远道而来的印度高僧跋陀修建的。也是在孝文帝时期,五台山的佛教得以兴盛。
2023-07-17 04:57:001

孝文帝拓拔宏属于哪个民族?A蒙古B藏族C满族

什么大理啊~~明明就是鲜卑嘛,现在都是汉族了啊
2023-07-17 04:57:088

材料二中的孝文帝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皇帝

中文名拓跋宏别 名元宏国 籍中国(北魏)民 族鲜卑族出生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出生日期467年10月13日逝世日期499年4月26日职 业皇帝、政治家、改革家信 仰佛教主要成就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迁都洛阳,加强对北方的统治实行三长制和均田制,推动发展改革吏治,缓解社会矛盾在 位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谥 号孝文皇帝庙 号高祖年 号延兴,承明,太和陵 墓长陵
2023-07-17 04:57:221

孝文帝是谁?

拓跋宏(后改姓元) (467-499)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庙号:高祖。亦称为魏孝文帝。出 生 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民 族:鲜卑族信 仰:佛教特 长:诗赋 公元471年,拓跋宏袭皇帝位。 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 公元490年,太皇太后冯氏死。谥号文明。帝始亲政。 公元491年,魏更定律令,命李冲议定轻重,孝文帝执笔书之。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公元496年,改拓拔氏为元氏,期于鲜卑诸姓都改成汉姓。 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路上。太子恪即位,是为世祖宣武帝。
2023-07-17 04:57:322

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

想了解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的最新玩法及新闻信息么,下面跟着小骨来一起学习关于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的知识吧,希望各位玩家了解后能够对该游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信梦幻西游对于很多小伙伴们都有很多很多的回忆,但是对于梦幻西游手游来说还是会有一些不懂的地方的,那么有不解的地方当然有小编来给大家解答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我们要解答的内容吧。 问:孝文帝拓拔宏属于以下哪个民族? 答:鲜卑族
2023-07-17 04:57:471

孝文帝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1、孝文帝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2、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第七位皇帝,公元471年9月20日至499年4月26日在位; 3、亲政后,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33岁,谥号孝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2023-07-17 04:57:551

孝文帝是哪个朝代?

南北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孝文帝改革后,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在洛阳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作为首都,洛阳集中了全国的文化精英。这也是令南朝人感慨“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的缘故。除鲜卑文化、汉文化之外,佛教文化也在洛阳大行其道,使得洛阳文化呈现出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与汉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2023-07-17 04:58:022

北魏孝文帝是什么族,56个民族中还能找到这个民族吗,为什么

北魏孝文帝是拓跋鲜卑族,目前这个民族已经和汉族同化了。
2023-07-17 04:58:372

孝文帝拓跋宏是哪个民族的

鲜卑族
2023-07-17 04:58:551

北魏孝文帝属于哪个少数民族?他改革的措施及意义是什么

http://baike.baidu.com/view/7541.htm#7
2023-07-17 04:59:033

孝文帝到底是北朝人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人,或都不是(若都不是,请说答案)谢谢(不会的别来)

南北朝人
2023-07-17 04:59:1715

北魏孝文帝是少数民族人为什么主动南下

为了巩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请采纳
2023-07-17 04:59:462

孝文帝是哪个朝代的人

孝文帝是北魏的人。北魏(386年至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制度与民族融合。北魏文化《北朝民歌》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特征,风格刚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敕勒歌》、《折杨柳歌》、《木兰诗》就是当时民歌的代表。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既是一部地理名著,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又是一部佛教著述,提供了北魏迁都洛阳40年间的佛教史料。《水经注》从文学角度看,也不愧为一本文字优美的游记。魏雕塑下的的石窟寺中,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的艺术传统,也受到国外,特别是古代印度艺术的影响。摩崖石窟分布很广,西起甘肃,东至辽宁,保存著名的有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以及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永靖的炳灵寺石窟,山西太原的天龙山万佛洞,河南巩县的石窟寺等。在这些石窟寺中有古代艺术工匠所塑造出来的数以万计的佛像,代表了当时中国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仍是驰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2023-07-17 04:59:541

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

  1、孝文帝属于鲜卑族的。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   2、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三十三,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
2023-07-17 05:01:031

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 孝文帝什么时候去世的

1、孝文帝属于鲜卑族的。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 2、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三十三,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
2023-07-17 05:01:091

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

1、孝文帝属于鲜卑族的。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 2、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三十三,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
2023-07-17 05:01:151

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 孝文帝什么时候去世的

1、孝文帝属于鲜卑族的。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 2、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三十三,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
2023-07-17 05:01:221

北魏孝文帝是哪一族人

鲜卑族,、
2023-07-17 05:01:292

孝文帝是哪个民族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鲜卑族!
2023-07-17 05:01:378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什么的皇帝

五代十国时期的北魏
2023-07-17 05:01:512

孝文帝拓拨宏属于哪个民族

北魏孝文帝姓名字号:原名拓跋宏,因改汉姓为元,故亦称元宏生卒年:公元466~499年出生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民族:鲜卑族信仰:佛教特长:诗赋
2023-07-17 05:01:581

孝文帝拓拔宏属于哪个民族 科举答案

北魏孝文帝 姓名字号:原名拓跋宏,因改汉姓为元,故亦称元宏 生 卒 年:公元466~499年 出 生 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 民 族:鲜卑族 信 仰:佛教 特 长:诗赋
2023-07-17 05:02:071

孝文帝拓拔宏属于哪个民族?

北魏孝文帝 姓名字号:原名拓跋宏,因改汉姓为 元,故亦称元宏 生 卒 年:公元466~499年 出 生 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 民 族:鲜卑族 信 仰:佛教 特 长:诗赋
2023-07-17 05:02:141

孝文帝属于哪个朝代的人

属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的,具体历史你可以更详细的了解一下、
2023-07-17 05:02:3414

孝文帝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北魏
2023-07-17 05:03:1014

孝文帝不是汉人?

应该是汉人
2023-07-17 05:03:456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2023-07-17 05:04:032

孝文帝括拨宏是哪个民族

鲜卑族
2023-07-17 05:04:134

孝文帝拓拔宏属于以下那个民族

鲜卑拓拔部
2023-07-17 05:04:202

孝文帝是哪个政权的皇帝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2023-07-17 05:04:293

北魏孝文帝叫什么名字

魏孝文帝,拓跋宏。初一上半学期历史书第二章应该有写。
2023-07-17 05:04:394

关于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治期中最著名,贡献最大的帝王;孝文帝继位时年仅5岁,其祖母冯太后主政,对政治和社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史称“魏孝文帝改革”。490年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494年,孝文帝将都城重平城迁到中原的洛阳。之后,孝文帝推行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改鲜卑氏为汉姓,提倡名族通婚,并且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元氏,娶汉族大臣的女儿。孝文帝是为南北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帝王。
2023-07-17 05:04:474

孝文帝是什么朝代?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皇帝,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王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386年拓跋_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_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2023-07-17 05:04:553

孝文帝是哪个朝代的?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皇帝,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王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386年拓跋_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_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2023-07-17 05:05:223

北魏孝文帝是谁?

原名拓跋宏,因改汉姓为元,故亦称元宏
2023-07-17 05:05:4115

孝文帝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1、孝文帝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2、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第七位皇帝,公元471年9月20日至499年4月26日在位;   3、亲政后,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33岁,谥号孝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2023-07-17 05:06:051

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是哪一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

北魏孝文帝,鲜卑族
2023-07-17 05:06:121

孝文帝是哪个朝代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皇帝,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王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386年拓跋_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_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2023-07-17 05:06:223

孝文帝是哪个朝代的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皇帝,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王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386年拓跋_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_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2023-07-17 05:06:292

孝文帝是哪个朝代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皇帝,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王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386年拓跋_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_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2023-07-17 05:0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