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是什么

2023-07-14 07:26:53
北有云溪

上一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

一、原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释义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 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 往。于是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题西林壁

凡尘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ikbok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mlhxueli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拌三丝

不识庐山真面目

豆豆staR

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宋代苏轼《题黄林壁》

西柚不是西游

不识庐山真面目

u投在线

不识庐山真面目。后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

可桃可挑

2545568644

小菜G的建站之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谁的诗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2023-07-14 02:28:24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作者是谁?

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该事物。出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出自于宋朝诗人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全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古诗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庐山自己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法:要想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必须跳出事外,以旁观者的角度,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023-07-14 02:28:591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29:2514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哪首诗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2023-07-14 02:30:11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里?

出自苏东坡的诗。
2023-07-14 02:31:184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谁的诗句﹖

是北宋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诗句 出自: 苏轼所做的《题西林壁》,原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31:561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是什么啊?

基本信息 作品:题西林壁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023-07-14 02:32:08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

苏轼的 题西林壁
2023-07-14 02:32:36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出自谁的诗词?

题西林壁 苏轼
2023-07-14 02:32:56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出自于哪首古诗

接撒的呢
2023-07-14 02:34:031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哪首诗的诗意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2023-07-14 02:34:32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谁的诗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北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揭示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然而我们细细思考,对于人生终极命题我们始终不可能看透,我们常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的迷失者。人类是有局限的,也是渺小和无知的。苏轼生活在北宋时代,儒、道、佛各有主张,他自小研修孔孟思想,而历经坎坷之后又继承了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同时他又常与佛印研讨佛学理论。
2023-07-14 02:34:431

不适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出自谁的诗词?

王维
2023-07-14 02:34:55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

译文:我刚到庐山时,山谷奇异又秀丽,是我平生从未看到过的,我的两眼几乎是应接不暇,于是就产生了不想要作诗的念头。不久看到了山中的僧人,他们都说“苏子瞻来了”。我便不自觉做了首绝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但又暗笑前面说的荒谬,又再做了两首绝句:“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和“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当天,有人把陈令举的《庐山记》拿给我看,我便边走边读,看到其中说到徐凝、李白的诗,不觉好笑。一会儿到了开先寺,主僧向我要诗,于是作了一首绝句:“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在山南来回已有十多天,认为景色很优美,不能用语言描述完。若从中要挑选最好的,那就不得不说漱玉亭、三峡桥,所以做了这两首诗。最后和摠老一起游玩了西林时,再做了首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写庐山的诗都在这里了。原文: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 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旦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往来山南地十馀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余庐山诗尽于此矣。出处:宋·苏轼的《东坡志林》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本文出自宋·苏轼的《东坡志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诗文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023-07-14 02:35:08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出自于谁的诗词:

随碟附送
2023-07-14 02:35:295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35:47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2023-07-14 02:36:091

不识庐山真niu2006a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诗

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2023-07-14 02:36:201

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是只缘还是自缘?

都可以,这两种说法都见过。如果是考试的话,以所用教材上的为准
2023-07-14 02:36:33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选自诗题仕么

题西林壁
2023-07-14 02:36:441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出自于谁的诗词

题西林壁作者: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37:011

古诗名句有哪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着什么哲理

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2023-07-14 02:37:111

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2023-07-14 02:37:231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出自谁的诗词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37:341

嗯不知桃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

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吧?
2023-07-14 02:38:17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哪首诗啊

望庐山瀑布
2023-07-14 02:38:242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谁的诗句﹖

贾岛。。。。。。。。。。
2023-07-14 02:38:32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出自哪个朝代谁写的

宋朝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38:463

只愿生在此山中是李白的那首诗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39:034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前一句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辨别不清庐山真实的样貌,因为此刻我正处在庐山之中。该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歌咏庐山的哲理诗,全文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39:29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作者是谁

苏轼 诗名为 题西林壁
2023-07-14 02:39:363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诗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40:022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是什么?

两岸猿声啼不住
2023-07-14 02:40:10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

出自《题西林壁》,全诗如下:作者:宋代文学家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2023-07-14 02:40:34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哪首诗中的?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一个人生闷气
2023-07-14 02:40:51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全诗

这是宋代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白话文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全诗原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2023-07-14 02:41:171

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

  1、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023-07-14 02:41:321

“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41:41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里

题西林壁[作者] 苏轼 [全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41:562

“只愿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是什么意思?

“只愿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是什么意思?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1、原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3、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4、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2023-07-14 02:42:23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选自哪首诗

此诗出自宋代诗词作家——苏轼的《题西林壁》。《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2023-07-14 02:43:18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哪首诗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近高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⑶各不同:各不相同。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扩展资料: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道理:我们要看人全面,不能只看别人的缺点或优点,要从不同角度去看,既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又能看到别人的优点。
2023-07-14 02:43:471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什么古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2023-07-14 02:43:551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什么古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2023-07-14 02:44:101

只缘身在此山中上一句是什么

1、上一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2、原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释义。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2023-07-14 02:44:291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作者是谁?出自哪首古诗?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2023-07-14 02:44:36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

出自苏轼的 题西林壁
2023-07-14 02:44:552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是什么

只缘身在此山中上一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题西林壁《题西林壁》作者:苏轼 【宋代】 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3-07-14 02:45:06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古诗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近高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⑶各不同:各不相同。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扩展资料: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道理:我们要看人全面,不能只看别人的缺点或优点,要从不同角度去看,既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又能看到别人的优点。
2023-07-14 02:45:121

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

1、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023-07-14 02:4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