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我国基本国情

2023-07-13 09:30:26
拌三丝

分类: 社会民生 >> 其他社会话题

问题描述:

需要具体数字,如森林,国土,水...........

解析: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我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一)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

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在面积位居世界前12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11位。按利用类型区分的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也都具有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

(二)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

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合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10%多些。

(三)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极为复杂。例如,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汉民族多利用耕地种植高粱、玉米等杂粮,而朝鲜族则多种植水稻。山东的农民种植花生经验丰富,产量较高,河南、湖北的农民则种植芝麻且收益较好。在相近的自然条件下,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桑蚕饲养中心等等。

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开发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水平会有明显差别。例如,在同样的亚热带山区,经营茶园、果园、经济林木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任凭林木自然生长,无计划地加以砍伐,不仅经济效益较低,而且还会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

(四)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这里所说的分布不均,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具体土地资源类型分布不均。如有限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草原资源多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等。其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中国林地少,森林资源不足。可是,在东北林区力争采育平衡的同时,西南林区却面临过熟林比重大、林木资源浪费的问题。中国广阔的草原资源利用不充分,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然而,在局部草原又面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的问题。

水资源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因此,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各大河的流域中,以珠江流域人均水资源最多,人均径流量约4000立方米。长江流域稍高于全国平均数,约为2300~2500立方米。海滦河流域是全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人均径流量不足250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比如,中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左右。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

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 *** 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中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分布错综复杂。在东部季风区,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干荒漠草原灌丛、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丛等植被类型。植物种类多,据统计,有种子植物300个科、2980个属、24600个种。其中被子植物2946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属的23.6%)。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世界总属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银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区现代已经绝灭,都是残存于中国的“活化石”。种子植物兼有寒、温、热三带的植物,种类比全欧洲多得多。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栽培植物。从用途来说,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0多种,蔬菜植物也不下80余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动物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在西起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淮河与长江间一线以北地区,以温带、寒温带动物群为主,属古北界,线南地区以热带性动物为主,属东洋界。其实,由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横断山南北走向,两界动物相互渗透混杂的现象比较明显。

矿产资源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使一些矿产具有相当的集中,如钨矿,在19个省区均有分布,储量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和桂东—桂中,虽有利于大规模开采,但也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就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 *** 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 *** 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将人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专题座谈会,统筹考虑,协调部署,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倡导、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和解决人口问题,把发展经济、开展计划生育、普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紧密结合起来。2003年,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更加科学地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2004年初,中国 *** 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为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006年2月9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未来十五年的人口目标是将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五亿以内。其在人口与健康领域确定的发展思路之一,即是控制人口出生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重点发展生育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生殖医药、器械和保健产品,为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五亿以内、出生缺陷率低于百分之三提供有效科技保障。

另三个发展思路包括: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研制重大新药和先进医疗设备。攻克新药、大型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

纲要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防治重大疾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迫切需要科技提供强有力支撑。为此,该纲要还将“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确定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发展的优先主题。

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看,中国人口的现状如下:

一、人口数量

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 *** 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

二、人口素质

中国 *** 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估计,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2004年疫情处于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

中国 ***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其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少到8.33%,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

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

三、人口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在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129988万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0%,15-64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7.58%。上述数据表明:

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2020年仍高达10亿左右。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65岁老年人口将达1.64亿,占总人口比重16.1%,80岁以上老人达2200万。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119,少数省份高达130。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四、人口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4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中国 ***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中国陆地边界长度约2.2万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度约1.8万千米。海域分布着大小岛屿7600个,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面积35759平方千米。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023-07-12 22:08:084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023-07-12 22:08:352

中国基本国情是什么?

中国基本国情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扩展资料:中国的具体国情1、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还比较低。2、中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本国情
2023-07-12 22:08:562

我国国情是什么呢?

基本国情,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是我们需要自己认识的问题。
2023-07-12 22:09:182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1、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是我们需要自己认识的问题。2、认识现状3、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4、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2023-07-12 22:09:352

我国基本国情

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清有利和不利因素,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扬长避短,通过努力使不利因素向有利因素方面转化,这是我们研究国情和对全体公民进行国情教育的要旨所在。任何国家的发展不可不根据本国的国情,尤其是基本国情,即一个国家要发展就要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国情是国家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国情决定方针政策。中国的具体国情1、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5、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23-07-12 22:09:451

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重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生产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2.我国的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3.我国当前的环境形势: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初三政治书上的,我政治学的不好,错了不管,呵呵。答题的话后面三条就够了,卷子上不要写废话,呵呵
2023-07-12 22:10:0310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怎么样的?

中国基本国情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现阶段,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劳动年龄人口在到达峰值后缓慢下降,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口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人口流动迁移活跃,城乡人口分布出现根本变化,对社会管理和人口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中国的具体国情1、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还比较低。2、中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而且要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且要搞清楚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是处于不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
2023-07-12 22:11:091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中国基本国情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变化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源于我们已经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表明我国将由大国成为强国;又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2023-07-12 22:11:271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料扩展:国情(the condition(or state)of a country;national conditions),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也特指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一方面指国家的情况,另一方面指国家的社会性质。具体通过7个方面来反映国情,如环境和资源、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政治等。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分布不均,而且虽然总量很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中国位于东南亚,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家接壤,总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个阶梯,北至连崟,南到曾母暗沙。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高科技领域,已有11%的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不论是高尖端科技还是其他方面,中国与西方和美国还有一定距离,并且面临多方面的技术封锁,况且就算引进先进新技术,中国也很少花费资金去研究与创新,所以中国要想成为科技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2023-07-12 22:11:54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23-07-12 22:12:241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023-07-12 22:12:357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问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机地结合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实践中去。中国的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根本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的关系。我国的根本制度指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政治经济制度,其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023-07-12 22:12:551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2023-07-12 22:13:151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是中国的基本大法,学习法律,了解国情
2023-07-12 22:13:2410

我国基本国情有什么

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023-07-12 22:13:594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解决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2023-07-12 22:14:362

基本国情

多了去了
2023-07-12 22:14:564

各时期中国基本国情是什么?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的基本国情依旧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2、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3、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点: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阶段性特征:目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 ,要求全党同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基本国情
2023-07-12 22:15:04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023-07-12 22:15:20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就是摸石头过河,一直摸着。
2023-07-12 22:15:385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1、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 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023-07-12 22:15:581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23-07-12 22:16:204

我国环境基本国情是什么?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用薄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1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我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我国的农业来说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我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我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我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加入世贸组织与环境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我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我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我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我国是公约的签字国。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2023-07-12 22:16:30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为什么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为什么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2023-07-12 22:16:5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最基本国情、人口国情、资源和环境国情。我国最基本国情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用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023-07-12 22:16:581

九年级政治第四课中四个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的具体国情  1.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4.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我国的基本国情...
2023-07-12 22:17:071

我国国情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我国的现实国情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关系、对外经济关系、科技教育、文化、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民族传统、国际环境、水资源等等。自然地理环境: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 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对外经济关系:指一个国家同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已经表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科技教育:通过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中心的课程活动设计、引入业界广泛应用的软硬件平台、以及参与工程挑战竞赛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帮助他们广泛地接触科技知识。国情,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也特指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一方面指国家的情况,另一方面指国家的社会性质。
2023-07-12 22:17:141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哪些具体表现

官僚资本主义
2023-07-12 22:17:353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是什么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第一,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第二,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时代特征的命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谓时代特征是指与特定时代相适应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状态以及由世界的基本矛盾所决定和反映的基本特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社会主义路线。
2023-07-12 22:17:421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您对中国的基本国情有哪些认识?

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
2023-07-12 22:17:522

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

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是:一穷二白,长期战争刚结束,民要休养生息,全国上下要齐努力,发展经济生产。
2023-07-12 22:18:051

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表述正确的是(  )。

【答案】:B我国位于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所以A项错误。我国地形五种类型分别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所以C项错误。我国气候有三大特点: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所以D项错误。故选B。
2023-07-12 22:18:181

我国的基本国情

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023-07-12 22:18:39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具体国情:1.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5.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四个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四个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扩展资料:国情不能简单地与国家情况等同,国情是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联的那部分国家情况。国情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国情从一定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大重要类: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基本国策,是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和保障,尤其我们国家,处在发展迅速时期,更应该加强国策的重要性,以便给广大民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来帮助国家整体发展和国家昌盛。
2023-07-12 22:18:481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扩展资料: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023-07-12 22:19:30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023-07-12 22:19:525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计划生育永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023-07-12 22:20:063

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基本国情:1.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5.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扩展资料:1、根本任务: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国家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面对更多的急流险滩,应对更多的风险挑战,要让“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高歌向前,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基本内涵:我们把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所面临的一些有利和不利因素称之为国情。国情不能简单地与国家情况等同,国情是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联的那部分国家情况。国情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国情从一定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大重要类: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3、实践证明:重要启示 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从本出发,从主观愿望出发,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还是从中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基本国情
2023-07-12 22:20:131

我国的国情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国情的构成因素: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国土面积、地质、地貌、在形、气候、矿产、生物、水、光、热资源等。科技教育状况:科技队伍、科研水平、体制,教育的规模、结构、水平、体制等。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产关系、生产力布局、对外经济关系等。政治状况:阶级和社会阶层的划分、政党和政治团体之间的关系,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民主与法制建设等。社会状况:人口、民族、家庭、婚姻、社会犯罪及其相应对策等等。文化传统: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观念、艺术观念及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等。
2023-07-12 22:20:25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为什么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023-07-12 22:20:413

()、( )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源偏紧
2023-07-12 22:20:494

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处于什么阶段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白中国的特殊的国情,“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由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了中国基本国情,才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也有一个认清国情的问题。经过艰辛探索,我们党作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扩展资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绝不是说这个过程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一过程必然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变化到整体变化的过程,要经历若干具体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就是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从生产方面来讲,已经不能再用“落后的社会生产”来概括。另一方面,从需求方面来讲,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2023-07-12 22:20:59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

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3-07-12 22:21:267

2023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具体国情:1.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5.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四个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四个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扩展资料:国情不能简单地与国家情况等同,国情是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联的那部分国家情况。国情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国情从一定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大重要类: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基本国策,是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和保障,尤其我们国家,处在发展迅速时期,更应该加强国策的重要性,以便给广大民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来帮助国家整体发展和国家昌盛。
2023-07-12 22:21:391

中国现在的国情?

就是“特色社会主义”。
2023-07-12 22:22:236

我国基本国情是什么

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不仅现在,而且今后很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含义有两层,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讲,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023-07-12 22:22:371

我国的基本人口国情是什么?

同意
2023-07-12 22:22:4711

我国目前最大的实际和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目前最大的实际和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扩展资料: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023-07-12 22:23:181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总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任务就是反腐,反贪,提升国民素质,加快科技发展!由生产大迈进科技大国
2023-07-12 22:2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