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然殇
-
一、质点的直线运动
1、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2、末速度Vt=Vo+at
3、中间位置速度Vx/2=[(Vo2+Vt2)/2]^1/2
4、位移x=V平t=Vot+1/2at^2=Vo*t+(Vt-Vo)/2*t x=(Vt^2-Vo^2)/2a
5、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二、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三、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x=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4.上升最大高度Hmax=Vo方/2g(从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四、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方/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根号(Vx^2+Vy^2)=根号[Vo方+(gt)^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
五、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N/Kg≈10N/Kg,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方(G=6.67×10-11N·m方/kg方,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方/C方,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人类地板流精华
-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公式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Ω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 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
比热 c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C) c=Q/m△t
常用数据: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N/kg。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³ ,常用单位:克/厘米³,
单位换算:1克/厘米³=1×10³千克/米³;ρ水=1×10³千克/米³;
读法:10³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³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²=1×10^-4米²,
1毫米²=1×10^-6米²。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²;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²。】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 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
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 h:单位:米; ρ:千克/米³;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 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u<2f v>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³焦/(千克℃) 读法:4.2×10³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³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
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 (或利用公式 计算总电阻) 答:(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²/R P=I²R)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 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
补充公式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不直接考)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W=FS
功率:P=W/t=Fv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Fn(n为滑轮组的股数)
热量:Q=cm△t
热值:Q=mq
欧姆定律:I=U/R
焦耳定律:Q=I²Rt=U²/Rt=UIt=Pt(后三个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功:W=UIt=Pt=I²Rt=U²/Rt(后2个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功率:P=UI=W/t=I²R=U²/R
摩擦力扩充:
滑动摩擦力
1. 定义:当物理在另一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受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是滑动摩擦力。
2. 产生条件:a.物体间有弹力;
b.接触面粗糙;
c.物体间有相对滑动。
3. 大小:f=µN (f为滑动摩擦力 N为正压力 µ为摩擦因数且无单位)
4.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
1. 定义:当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是静摩擦力
2. 产生条件:a.物体间有弹力;
b.物体接触面粗糙;
c.物体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
3. 大小:0<f≤fmax
4.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初中物理主要学了哪些知识
基础的声光电和运动2023-05-14 20:52:324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
2023-05-14 20:52:496
初中物理知识大全汇总
物理是初中的重点科目,这篇文章我给大家分享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复习有帮助。 磁场相关知识点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内能 1.内能是构成系统的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分子内部以及原子核内部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 2.内能变化的途径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当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内能增大,反之亦反。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三种形式:热传导,热对流(一般见于气体和液体)以及热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必须有温度差。 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物态变化过程: 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分沸腾和蒸发): 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熔化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2023-05-14 20:53:071
初中物理学什么内容
1。要重视建筑物理知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物理学内置的物理知识的理解。他们学习知道这些,还要知其所以然,内容必须不自满与记硬背。要知道为什么,你不仅要知道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的内容,他们还必须了解其背景,并知道它们是什么物理现象,通过分析总结出,同时,应重视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的理解,明确区分它们之间的相关知识和接触,并把它们应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物理概念,如学习的速度,许多学生开始学习,我想我已经知道在数学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旅程,有什么可学的。但事实上,掌握速度的物理概念,只知道它是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旅程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必须知道它是用于比较的物体的运动速度,运动中的物体的速度比较,既可以比较在同一时间之内的物体的运动的距离也可以比较相同的运动花费的时间走了。物理速度是指用前者的方法,熟悉的米比赛是采用后一种方法。其次,你应该也知道普通单位的速度,将测量的速度运动的对象,可以分析和解决一些与速度相关的物理问题。 2。要重视理论和实践到的物理现象,从自然和生活,探索物理规律的,然后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对生活,生产,这是“思南版”的一个特点是高中物理教科书。物理和自然现象的知识,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从自然现象和许多物理知识总结。同时,物理知识在生活,工业和农业生产,现代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要学习物理,你必须注意的知识和实际的物理接触,这将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物理知识,所以我们使用的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改善。 初中物理可以解释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随着学习物理知识分析,解释,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培育一个重要的物理能力。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并不断提高运用他们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逐步发展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做物理题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物理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巩固物理知识,物理知识加深理解,提高物理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做物理的问题,我们必须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习惯。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能得到解决,然后与其他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3。注重科学探究的经验是物理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般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概括出物理知识。物理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包含了很多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找出问题,问问题,假设猜想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设计解决方案的问题,开展科学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果等。 学习物理一定要注意科学的调查经验。注重自然和物理现象的实验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的物理基础知识,不了解底层的物理现象,它是很难的物理理解有深入的了解。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要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科学猜想问题的原因。 实验物理这门课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物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材实验探索,尽可能自己动手做小实验。要逐渐学会选择的目的,实验的实验仪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实验规则,分析事实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023-05-14 20:53:187
初中物理学什么
问题一:初中物理主要都学什么 关于物理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主要有关于力的,热的,光的,声的,电的,磁的等方面。 问题二:物理专业要学什么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物理学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入。 随着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人们发现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不同...但是你郸能只会从事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学习而不是所有的 物理学专业课程包括:普通物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以及你们学院擅长的相关电子、机械知识。 问题三:2015年初三物理学到了什么 比热容,内能,热效率,热值,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电磁感应,电的磁效应,还有最后一章看了玩的能源的利用 记得采纳哦 问题四: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初中物理好 原因有三:一、天时,经过一年的初中生活,孩子们已基本适应了初中学习生活,了解如何学习初中知识,有了一定初中学习经验;二、地利,现在有很多辅导机构提供提前学习课程,很好地帮助孩子;三、人和,暑假过后就要学习物理,很多孩子都想比别人先一步,将别人甩在后面,所以学生是想学的。 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很好地入门,这就在孩子以后的物理学习中起关键重要,希望家长们重视起来。 问题五:初中物理主要都学什么 关于物理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主要有关于力的,热的,光的,声的,电的,磁的等方面。 问题六:物理专业要学什么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物理学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入。 随着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人们发现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不同...但是你郸能只会从事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学习而不是所有的 物理学专业课程包括:普通物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以及你们学院擅长的相关电子、机械知识。 问题七: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初中物理好 原因有三:一、天时,经过一年的初中生活,孩子们已基本适应了初中学习生活,了解如何学习初中知识,有了一定初中学习经验;二、地利,现在有很多辅导机构提供提前学习课程,很好地帮助孩子;三、人和,暑假过后就要学习物理,很多孩子都想比别人先一步,将别人甩在后面,所以学生是想学的。 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很好地入门,这就在孩子以后的物理学习中起关键重要,希望家长们重视起来。 问题八:初中物理的重要性有哪些 学好初中物理的重要性 摘 要 学习物理不仅能学习到物理知识,提高生活的能力,而且能学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物理实验的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物理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 创新能力 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共有两册,从初二开始就有物理教学任务。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这几大部分展开的。但它的要求很低,仅仅是向学生简单介绍和讲解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使学生明白一些基础的实用的物理原理。如杠杆、连通器原理、像的形成等。虽然书本当中也写入了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但也只停留在向学生介绍的这个层面上。而反观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虽然也是围绕力、热、声、光、电这几个内容进行展开,但它对学生的要求就高得很多了。学科与学科间的特点这时候体现了出来。学好初中物理对学好高中物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好初中物理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粗略认识。 一、对物理学史的引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在这里不是告诉学生某个物理学家是多么聪明,在小时候就能够通晓很多的物理知识,显示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天赋。向学生讲解物理学史的目的主要还是让他们知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他的历史发展规律,它在社会中应当起的作用。中学阶段适当的向学生引入一些物理学史,在增长了他们的见闻的同时,让他们明白任何理论的得出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有时候甚至在不被别人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艰苦的探索。帮助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二、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好基本概念、方法和规律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过程中要有严密的科学方法和认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能马虎行事,随主观意想得出结论,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三大基本工作方法:观察、实验和理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密切联系实际体现物理学的实用价值,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物理,学习物理有什么用处,对学习目的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越强烈。对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的规律要熟悉,基本的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例如速度,它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即v=s/t。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也是v=s/t。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例如一个百米运动员他在通过一半路程时的速度是10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8m/s,跑完整个100m花的时间是12.5s,问该运动员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按平均速度的规律平均速度等于:v=100m/12.5s=8m/s。再说一下基本方法,研究初中物理问题有时也要注意选取“对象”,例如:在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就要明确欧姆定律用到整个电路即整体上,还是用到某个电阻即离单独的某一个电阻上。 三、记忆理解物理公式时要深入体会它的物理意义,防止物理公式数学化 物理学中有许多公式,有些同学把物理当数学去学,而忽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概念和公式的使用条件,结果在使用这些公式时常常出错。他们在记忆物理公式时,只记住公式的形,而忽视公式的质,忘记了公式成立的条件。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从数学角度来看当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许多同学也确是这样认为的,而事实上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此公式成立的条件是质点,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很小时,原来能够看成质点的两个物体不再能够被看成质点了。再譬如对加速度的定义公式。许多学生从纯数学角度出发,就产生了这样的错误理解:末速度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就大,末速度小,加速度a就小,初速度大,加速度a小,初速度小,加......>> 问题九:初中物理,化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的 物理初二开始,化学初三开始。都是第一学期 问题十:初中物理学好有什么用 初中学的那点东西其实真的没什么用,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人研究过的,其实当初他们在研究的时候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他们还是研究了,就好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神知道他以后能做什么,但为人父母的还不是要把他拉扯大,不要总想着学点东西马上就能用的上,那是为你后来打基础2023-05-14 20:53:411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是比较难的科目,也是中考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科。下面总结了初中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热现象及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4.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5.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8.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9.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0.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1.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霜、冰花、雾凇)。 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 Pt =UIt=I2R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6. 计算电功率公式:P=UI=I2R=U2/R(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7.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8. 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9.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0.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1.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12.“220V100W”求该灯泡的R和I0? 13.功率比:串正、并反、同阻平方。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4.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5.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6.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光现象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白色光是不是单纯的光,是复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3、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 4、通过对比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5、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6、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7、光具有的能量叫光能。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 8、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 9、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0、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1、把手放在发光的电灯和墙之间,墙上便出现了一个暗的影子,这一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值是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此值近似相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真空中要慢: v真> v空> v水> v玻 13、熟悉一些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激光准直 、激光测距、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三点一线射击、排队看齐、太阳光斑、立竿见影、日食月食、针孔照相机等。 1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5、表面是平滑的镜子叫平面镜.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虚像。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⑤像与物以镜面对称的。 1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重合,这是为了找到像的位置,从而发现平面镜成的像有大小相等的特点;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发现等距的规律;如果用笔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17、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为对称法。 18、平面镜的主要应用有:(1)、利用平面镜成像;例:照镜子、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牙医用来诊断病情的反光镜。(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例:潜望镜等。 19、平面镜使用不当可能带来麻烦或光污染。例:夜间行车时,车内的景物在挡风玻璃上成的像干扰了驾驶员的视线。 20、凸面镜能扩大视野。例: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等。 2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都与光的反射有关。 2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结论是: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3、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4、平面镜成虚像的根本原因是: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来承接。 25、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在各个不同的方向看见被照亮的物体,正是借助于漫反射。2023-05-14 20:53:501
初中的物理知识点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 、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初中物理知识点集锦 我们所学习的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自转,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通常所描述的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物而言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的条件:两个物体向同一方向,以同样的快慢前进。 关于机械运动的基础知识点其实就是它的相关定义内容,这是需要大家掌握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 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上面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眼睛和眼镜内容的知识学习哦,供大家参考。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上面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面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哦,好好学习吧。2023-05-14 20:53:581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
初中物理是各位同学需要下功夫的一门学科,很多同学对待初中物理的学习态度和初中数学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初中物理的难度。现在我将初中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供各位初中同学学习,复习使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1.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2.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知识总结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记录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5.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6.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的折射知识总结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p="">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p=""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总结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流和电路知识归纳 1.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0.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12.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学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压强和浮力知识总结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 G, 下沉;(2) F浮 > G , 上浮 (3) 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力和运动知识总结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欧姆定律知识总结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 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 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④ 分流作用 ⑤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功和电热知识总结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2023-05-14 20:54:041
初中物理一共有几大定律?分别是什么?
五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2023-05-14 20:54:216
初中物理知识点有哪些?
初中物理知识点有如下: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与路程不成正比,时间不成反比。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阻力,电磁吸引力等其它力。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具有惯性。10、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11、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13、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拉力多大摩擦力多大。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16、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17、求作最小动力,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作法:支点到力的动力作用点的长度就是最大力臂。2023-05-14 20:54:481
初中物理学什么
初中物理学力、光、电、磁、热等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物理学研究就是要从现象出发找出自然的规律,这就注定了物理学是与实验和观测/观察必然联系在一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这并不否认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但所有理论研究方法与结果,都必须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初中物理的学习技巧概念要清楚,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课本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第几页,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的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论,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坚持做笔记。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都要记下来。整理好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高度重视每一道错题,把错题当作礼物,善于归纳总结,绝不犯同样的错。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一定要高度重视每一道错题,把每一道错题当作一个礼物,一次提分的机会,找到每一个错误根源,然后把它彻底消灭,把错题变成熟题,永不再错。2023-05-14 20:55:161
初中物理所有概念
我有。你知道我的QQ,我可以传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2023-05-14 20:55:376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是比较难的科目,也是中考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科。下面总结了初中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运动 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v=s t 3.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4.换算关系:1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磁场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光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2023-05-14 20:55:551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一般从初二开始开设这门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一般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对身边的物理常识有定性的认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1】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倒缩小实 照相机 f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2023-05-14 20:56:041
初中物理所有的知识点
给你一个链接,自己看吧网页链接2023-05-14 20:56:143
初中物理知识大全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很多,要想学好物理一定要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我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接下来分享具体的内容,供参考。 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4.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路 (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①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断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不能用曲线,做到有棱有角,开关一般断开,元件的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 磁场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2023-05-14 20:56:231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大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下面整理了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机械能 (一)功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3.做功的两个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4.比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 做功相同,比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方法二: 时间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方法三: 做功和时间均不相同,比比值。 做功/时间的值越大,做功越快。 (二)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稳定运转时,机械的输出功(有用功量)与输入功(动力功量)的百分比。 2.增大机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2)额外功: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3)总功:W总=W有用+W额=FS (三)机械能 1.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这里的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决定动能的是质量与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的是质量和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的是劲度系数与形变量。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 4.势能和动能的关系:动能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热现象及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4、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5、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8、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9、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0、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霜、冰花、雾凇)。 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3、力的概念的理解 (1) 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2)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②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4、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 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和运动的方向改变。 (2) 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物理六个重要规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3.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4.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 5.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2023-05-14 20:56:311
初中物理公式及概念
初中物理公式:1、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2、末速度Vt=Vo+at3、中间位置速度Vx/2=[(Vo2+Vt2)/2]^1/24、位移x=V平t=Vot+1/2at^2=Vo*t+(Vt-Vo)/2*tx=(Vt^2-Vo^2)/2a5、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6、光速:C=3×108m/s(真空中)7、声速:V=340m/s(15℃)8、人耳区分回声:≥0.1s9、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10、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初中物理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3、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5、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6、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7、动能是由于物体的运动而产生的能量。8、机械能是物体宏观上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位能。9、化学能主要指化学物质分子、原子间的结合能,体现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转化的能量。10、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2023-05-14 20:56:413
对物理的认识及如何去学习?(初二)
物理是一门很严谨很完美的学科,有着一套完备的理论基础。高中物理主要分为力学、电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初步几个大板块,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公式和定理,所有的物理考题都建立在这些公式和定理的基础之上。所以,学习物理首先必须重视基础,熟记所有要求掌握的公式定理及其可能的变式,并留心它们在各种题型中运用的方法,形成一套自己的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总结出各类题基本的解题套路。例如电磁学方面试题的一般解题步骤为:明确已知条件,分析是电流导致运动还是运动导致电流,分析受力情况及运动过程,根据公式定理列式求出未知量。其次,要注意审题。弄清题意是解题的基础,对于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要特别注意。“缓慢移动”表示受力平衡,“恒力”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都不变,“距离远大于半径”表示半径可以忽略,“轻轻放上”表示初速度为零,“至多”还是“至少”,“直径”还是“半径”,“大于”还是“小于”……都是很简单的字词,但稍一粗心,不仅可能使解题过程变得特别复杂,而且肯定得不到正确的结果,花了大力气却没有丝毫的帮助。平时在练习中就可以试着将重点的字词勾画出来,提醒自己注意。总之,认真审题,切记切记!再次,要克服畏难心理。有的物理题题目比较长,涉及的量比较多,还往往和现代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相联系,很容易让人望而生畏。我在高一时也一度觉得这类题目很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发现物理解题的规律性是相当强的。即使是显得相当深奥的题目,都可以简化为我们熟悉的一个或几个简单的物理模型。凭我个人的感觉,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在解题中的作用特别大,并且往往能使解题过程简单明了,一定要熟练掌握。比如今年高考物理最后一道“打桩机 ”的问题,与时常练习的简单碰撞问题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只要想到动量守垣,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大家在做题时一定要坚信,任何题目都是用我们掌握的基础知识一步一步解出来的,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扎实的基础,心态平和的一步步分析、运算,就一定能接近并达到最后的结果。下面再讲几个我认为平时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要重视老师在课堂上分析的例题和参考书上的例题。这些题是老师和编者从众多的题目中靠自己的经验挑选出来的精华,特别是老师逐步的讲解对于学会寻找解题方向,明确解题思路有很大帮助。其次要注意解题规范。平时练习中每一道题都完全按照规范的解题步骤书写,的确需要太多的时间,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但每隔一段时间还是应该按照解题规范解答一两道题目,在平时的测验中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解题的格式,既能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也使老师的评阅更加轻松。形成习惯后,在高考中也易于得分。另外,一定要认真对待在平时练习和测验中自己所犯的错误。人最悲哀的是不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东西,在平时发现了自己的不知道是一件好事。分析自己的错误是因为粗心还是知识欠缺。如果是前者,必须严厉警告自己不能再犯;如果是后者,就要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练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好有一本错题集,能反映出自己容易出现的错误。只要做到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你就一定是成功的。最后,要善于题。问同学,问老师,把自己的疑惑之处一一解答,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可以事半功倍。我的物理学习心得就是这些,适合各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大家还要自己探索。祝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迎来自己的辉煌!2023-05-14 20:56:597
常考的初中物理常识有哪些
1. 质量约是:中学生:50 kg; 一个鸡蛋:50g;一个硬币5g; 一个苹果:200g;物理课本:300g。2. 重力约是:中学生:500N;鸡蛋:O.5N;苹果:2N。( g = 9.8N≈10 N )3. 长度约是:中学生身高:1.60m; 课桌的高:70~80 cm; 楼层的高:3m; 大姆指的宽:1cm; 圆珠笔的长:16cm; 一张纸的厚度:70~80μm。4. 温度约是: 室温:25℃; 夏天室外温度:37~40℃; 洗澡水的温度:40℃;人体正常体温:37℃; 钨的熔点:3400℃。5. 速度约是:人步行:1.2m/s; 骑自行车的速度:4m/s; 汽车速度:60~120Km/h; 声速:340 m/s; 光或电磁波的传播速度:3.O×108 m/s。6. 压强约是:大气压:105 Pa; 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lO4 Pa。7. 密度约是:ρ水 =1.O×103 kg/m3 ; 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油、干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石头、金属等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8. 电流约是:普通电灯:0.3A; 电视机:0.5A; 洗衣机:1.5A; 电饭锅:4A;9. 电压:家庭电路:220V;安全电压:≤36V;一节干电池:1.5V;一个蓄电池:2V。10.功率约是: 普通电灯:25~lOOW ; 电视机:1lOW; 洗衣机:300W。2023-05-14 20:57:372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其实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初中物理课会让学生了解很多生活中所出现的物理现象,我整理了一些初中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1、 热量的计算:Q吸=cm(t-t0) Q放=cm(t0-t)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等。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2、 内能的利用 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最常见的热机是内燃机,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工作时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3、 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J/kg 公式:Q=mq(q为热值)。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1)使燃料充分燃烧 ; (2) 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3)机器零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4、 电流和电路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2)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5、 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 (4)导线:连接电路。 两种基本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6、 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2)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3)选择合适的量程(0~0.6A; 0~3A) 电流用符号“I”表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7、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即I串=I1=I2) (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并=I1+I2) 电压 电阻 常见的电压值: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V; 一节干电池1.5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手机电池电压约3.7V。 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符号V,还有KV和mV。2023-05-14 20:58:021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
物理最重要的是理解2023-05-14 20:58:175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N/kg。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0�6 ,常用单位:克/厘米�0�6, 单位换算:1克/厘米�0�6=1×10�0�6千克/米�0�6;ρ水=1×10�0�6千克/米�0�6; 读法:10�0�6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6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0�5=1×10^-4米�0�5, 1毫米�0�5=1×10^-6米�0�5。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u<2f v>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2023-05-14 20:58:561
初中物理急!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u<2f v>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 (或利用公式 计算总电阻) 答:(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 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u<2f v>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2023-05-14 20:59:069
初中的所有物理公式
初中所有物理公式速度:v=s/t密度:ρ=m/v重力: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浮力:F浮=G排=ρ液gV排浮悬浮时:F浮=G物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功:W=FS 或W=Gh(克服重力)功率:P=W/t=Fv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绳=G/Fn(n为动滑轮的绳子段数)热量:Q=cm△t热值:Q=mq欧姆定律:I=U/R焦耳定律:Q=(I^2)Rt=[(U^2)/R]t=UIt=Pt(后三个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F浮=G物—F F:测力计的拉力浮力F浮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定滑轮 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 F= (G物+G轮)/2S=2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 F= (G物+G轮)/nS=n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 W=Fs 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 η= ×100%功率P(w) P=W/tW:功t:时间压强p(Pa) P=F/S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一.物理公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串联电路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 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 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 1/R=1/R1+1/R2+……欧姆定律 I=U/R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 I=Q/t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 W=UIt=Pt U:电压 I:电流t:时间 P:电功率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V=λf物理量 单位 公式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ρv温度 t 摄氏度 °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ρ 千克/米³ kg/m³ ρ=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0)比热 c 焦/(千克°C) J/(kg°C)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力 学 部 分】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组:F=G/n10、实际滑轮组: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热 学 部 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 学 部 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 用 物 理 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 =10^3kg/m3(3)、1kw•h=3.6×10^6J 初中物理公式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速度V(m/S) v= S /t (S::路程;t::时间 )重力G(N) 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 ρ= m:质量/V:体积 (m:质量;V:体积)浮力F浮(N) F浮=G物—G液 (G液: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S=2 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功率P(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Pa) P= F/S(F:压力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 )串联电路: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电阻R(Ω) 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电压U(V) U=U1=U2=……电阻R(Ω) 1/R=1/R1+1/R2+……欧姆定律 I=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²R=U²/R(U:电压 I:电流 R:电阻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2023-05-14 20:59:291
初中物理力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时候需要经常进行总结并归纳,能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力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中物理力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常见的物理量 1、质量: 中学生:50kg;一个鸡蛋:50g;一个硬币5g; 一个苹果:200g;物理课本:300g;一枚邮票:50mg; 热水瓶中的水:2Kg;一桶纯净水:19Kg;大象的质量:2~6t; 教室空气的质量:200Kg。 2、重力: 中学生:500N;鸡蛋:0.5N;物理课本重:3N;苹果:2N。(g=9.8N/kg≈10N/kg)。 3、长度、高度: 中学生身高:1.60m;课桌的高:70~80cm;楼层的高:3m; 大姆指的宽:1cm;铅笔圆珠笔的长:16cm;一张纸的厚度:70~80μm。 学生步距:50cm;成人正常两步间距:1.5m;窗玻璃厚度:几mm。 一元硬币厚:1mm;课桌长度:60cm;乒乓球直径:4cm。 4、温度: 室温:25℃;夏天室外温度:37~40℃;洗澡水的温度:40℃; 人体正常体温:37℃;钨的熔点:3400℃。 5、压强: 大气压:105Pa;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104Pa。 报纸平铺:0.5Pa普砖平放:10^3Pa。 中学生对地压强:104Pa物理课本对桌面:60~80Pa。 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05Pa1atm能托住的水高:10.33m。 6、速度: 人步行:1.4m/s约5Km/h;骑自行车的速度:4m/s; 汽车速度:60~120Km/h;声速:340m/s; 光或电磁波的传播速度:3.0×108m/s。 7、密度、比热容: ρ水=1.O×103kg/m^3;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油、干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石头、金属等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8、电流: 普通电灯:0.1~0.3A;电视机:0.5A;洗衣机:1.5A; 冰箱电流4~8A电饭锅:4A。 9、电压、电阻: 家庭电路: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36V);一节干电池:1.5V; 一个蓄电池:2V;人体电阻几十KΩ(情况不同,差异较大)测电笔高电阻500KΩ。 10、功率、电功率: 爬楼功率300W骑车功率80W。 普通电灯:25~l00W;电视机:110W;洗衣机:300W。 11、体积、容积: 热水瓶容积:2L纯净水桶:18.9L啤酒:640mL。 墨水瓶容积:50mL矿泉水瓶容积:500mL人体体积:50dm3。 12、面积: 物理课本面积:480cm^2鞋底面积:400~500cm^2(两只)壹元硬币的面积:4.5cm^2。 二力平衡知识点 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二力平衡。 2、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增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简单概括为:异物、等值、反向、共线。一对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3、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现象,叫做滑动摩擦。 2、滑动摩擦力: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与滑动摩擦力大小有关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 4、静摩擦: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静摩擦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5、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 6、增大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更加粗糙;(2)增大压力。 7、减小摩擦的方法:(1)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2)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也可以减小摩擦。 力的测量 1、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盘、指针、外壳等。 2、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或者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跟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3、测力计的使用: (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取哪条刻度线的值。 (4)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两坐标轴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轴和y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 Fx=F1x+F2x+F3x+……;Fy=F1y+F2y+F3y+…… 注意:如果F合=0,可推出Fx=0,Fy=0,这是处理多个作用下物体平衡物体的好办法,以后会常常用到。 拓展阅读: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1、独立完成每天作业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天的作业。当然,在完成作业之前,必须要先把当天上课的内容复习一遍,在脑海中留下印象后,再来做题。这时通过独立思考来完成作业,就会容易理解吸收当天的知识点,变为自己的东西。碰到实在不会的,还是要求助外力,不要死钻牛角尖。 2、重视物理过程,重视辅助作图 物理最重要的是要分析物理过程,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不要觉得自己聪明就在脑子里想,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以显示真实的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坚持做笔记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复习巩固,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 4、整理好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用不同颜色的笔或标记标示出来,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2023-05-14 20:59:501
七年级有物理课吗
因为物理有些问题需要数学做为基础,初一时的数学还没有学,所以理解物理有一定的困难.再就是学校开设的课程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和认识结构.所以一般都是初二才开设物理课2023-05-14 21:00:003
初中物理公式有哪些?
初中物理公式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速度:v=s/t求路程:s=vt求时间:t=s/v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g=9.8N/kg)4、密度的定义式求物质的密度:ρ=m/V求物质的质量:m=ρV求物质的体积:V=m/ρ4、压强的计算。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求压力:F=pS求受力面积:S=F/p5、浮力的计算称量法:F浮=G—F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7、功的定义式:W=Fs8、功率定义式:P=W/t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F为动力)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对于提升物体来说:W有用=Gh(h为高度)W总=Fs10、斜面公式:FL=Gh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Q吸=cmΔt(Δt=t-t0)Q放=cmΔt(Δt=t0-t)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14、热机效率:η=W有用/Q放(Q放=qm)15、电流定义式:I=Q/t(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16、欧姆定律:I=U/R变形求电压:U=IR变形求电阻:R=U/I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电流的关系:I=I1=I2电阻的关系:R=R1+R2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电流的关系:I=I1+I2电阻的关系:1/R=1/R1+1/R219、电功的计算:W=UIt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常用公式:P=UI21、焦耳定律:Q放=I2Rt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U2t/R=UIt=Pt=UQ=W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2023-05-14 21:00:231
求求求初中物理知识点
你上网搜索一下“初中物理知识点”,马上就有。2023-05-14 21:00:333
初中物理的总复习资料
你哪里人?我宁波买的是《甬真集》挺好的2023-05-14 21:00:434
寻找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声现象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第二章 光现象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 中央厚 凹透镜: 边缘厚, 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第四章 物态变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 ②继续从外界吸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 ②继续向外界放热 【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记忆法】 蒸 发 沸 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 同 点 升华 ┌—————————┐ │ 熔化 汽化 固体——→液体——→气体 (吸热) -- -- -- -- -- -- -- -- -- -- -- 气体——→液体——→固体 (吸热) │ 液化 凝固 │ └—————————┘ 凝华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简单电现象 电路 1、电荷 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又如常态下,气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极少,因此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很强的电场力作用下,或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气体的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这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电路 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4、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5、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 十五、电流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 1、电流的产生: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①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理解: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的电流是带电的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因此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而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的电流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定向移动所形成的,因此导电溶液中的电流方向跟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而跟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②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源的负极的。 电流的三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其中热效应和磁效应必然发生。 2、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简称电流。 ①定义: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I=Q/t ②单位:安(A)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 它们之间的换算:1A=103 mA=106μA ③测量:电流表 要测量某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必须把安培表串联在这部分电路里。在把安培表串联到电路里的时候,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安培表,并且从“-”接线柱流出来。 在测量前后先估算一下电流强度的大小,然后再将量程合适的安培表接入电路。在闭合电键时,先必须试着触接电键,若安培表的指针急骤摆动并超过满刻度,则必须换用更大量程的安培表。 使用安培表时,绝对不允许经过用电器而将安培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以防过大电流通过安培表将表烧坏。因为安培表的电阻很小,所以千万不能把安培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或电源两极上,否则将造成短路烧毁安培表。 读数时,一定要先看清相应的量程及该量程的最小刻度值,再读出指针所示数值。 3、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I1=I2 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 4、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5、①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兆伏(M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1MV=103KV 1KV=103V 1V=103 mV 1mV=103μV ②一些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伏 一节铅蓄电池 2伏 人体的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照明电路的电压 220伏 动力电路的电压 380伏 ③测量:电压表 要测量某部分电路或用电器两端电压时,必须把伏特表跟这部分电路或用电器并联,并且必须把伏特表的“+”接线柱接在电路流入电流的那端。 每个伏特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即量程,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电压不得超出伏特表的量程。如若被测的那部分电路或用电器的电压数值估计的不够准,可在闭合电键时采取试触的方法,如果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很快地摆动并超出最大量程范围,则必须选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才能进行测量。在用伏特表测量电压之前,先要仔细观察所用的伏特表,看看它有几个量程,各是多少,并弄清刻度盘上每一个格的数值。 6、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 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 7、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 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代表符号Ω。 常用单位有:兆欧(MΩ) 千欧(KΩ) 它们的换算:1MΩ=106Ω 1KΩ=103Ω 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有关,跟横截面积有关,跟组成导体的材料有关,还跟导体的温度有关。 9、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导线长度改变电阻值的仪器。 接法:一上一下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铭牌含义:“100Ω 2A”表示 最大阻值为100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注意点:滑动变阻器在接入电路时,应把滑片P移到变阻器电阻值最大的位置,从而限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以保护电路。 10、变阻箱:通过改变接入电路定值电阻个数和阻值改变电阻大小的仪器。变阻箱有旋钮式和插入式两种。它们都是由一组阻值不同的电阻线装配而成的。调节变阻箱上的旋钮或拔出铜塞,可以不连续地改变电阻的大小,它可以直接读出电阻的数值。 11、欧姆定律 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12、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总=R1+R2 13、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1/R总=1/R1+1/R2 14、串联分压,分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分流,分流与电阻成反比。 【方法介绍】 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 (1)元件连接法 分析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电路,并列接在两点间的是并联电路。 (2)电流路径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分析电流的路径,直到电源的负极。如果只有一条回路,则是串联;如果电流路径有若干条分支,则是并联电路。 (3)元件消除法 若去掉电路中的某个元件时,出现开路的话则是串联;若去掉电路中的某个元件后,其他元件仍能正常工作则是并联。 十六、电功 电能 生活用电 1、电功: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计算式:W=UIt=Pt=t=I2Rt=UQ(其中W=t=I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单位:焦耳(J)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1KWh=3.6×106J 测量:电能表(测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接法:①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中②“1、3”进“2、4”出;“1、2”火“3、4”零 参数:“220V 10A(20A)”表示该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内电流不能超过20A;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50Hz”表示电能表应在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电路中使用;“3000R/KWh”表示工作电路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3000转。 电能表间接测量电功率的计算式:P=×3.6×106(W) 2、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电功率的单位是瓦。计算式:P=W/t=UI==I2R(其中P==I2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额定功率是由用电器本身所决定的,实际功率是由实际电路所决定的。联系:P实=()2P额,可理解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n时,功率就变为原来功率的1/n2。 4、小灯泡的明暗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跟电流I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t成正。计算式:Q=I2Rt=UIt=t(其中Q=UIt=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6、电热器:主要部件是发热体,是由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其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 7、家庭电路:由电源线、电能表、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等元件组成。 ①家庭电路的进户线相当于家庭电路的电源,由两根线组成,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 ②开关及保险丝必须与电路的火线相连。开关接在火线上,当拉开开关切断电路时,电路上各部分都脱离了火线,这样人体碰到这些部分就不会触电,检修电路也比较方便。能使整个电路更安全。 ③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座(或灯头)之间,利用测电笔可以检查开关安装是否正确。拧下灯泡,将开关闭合,把测电笔笔尖分别触灯座两接线柱,其中有一个氖管发光,再将开关断开,再用测电笔分别触两接线柱,如果两个都不发光,说明开关安装正确;如果仍有一个发光,说明开关接在零线和灯座之间,应予以纠正。 ④一般照明电路里使用的保险丝由电阻率比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保险丝熔断电流时,保险丝立即熔断,使电路断开,从而保护用电器,避免引起火灾。 选用保险丝的原则,应该使用它的额定电流稍大于或等于电路的正常工作电流。 在照明电路中如果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当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铜丝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 8、触电: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时所引起的伤害事故。 9、安全用电常识:不接触电压高于36伏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明插座的安装应高于地面1.8m,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应接地。 【记忆法】 十七、电与磁 1、磁体:物体能够吸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具有吸铁性与指向性 2、磁极:磁体上磁性紧强的地方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称为N极、S极或北极、南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中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场具有方向性,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为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4、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情况的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磁感应线的疏密表示磁性的强弱,磁感应线的箭头表示磁场的方向。 5、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的附近。第一个提出磁偏角的是沈括。 6、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旋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磁极的分布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是依据通电线圈插入铁芯后磁性增强的原理制成的。 其磁性的强弱与有无铁芯、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 7、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是法拉第发现的。 8、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9、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导体内电流方向,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10、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绕轴旋转的原理制成的。线圈能持续转动的原因是①线圈具有惯性,当线圈到达平衡位置时,由于惯性,能越过平衡位置②当线圈越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能及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11、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流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表示电流每秒发生50个周期性的变化,方向改变100次2023-05-14 21:01:001
初中的所有物理公式
速度V(m/S)v=S/t S:路程 t:时间00重力G(N)G=mg m:质量00g:重力加速度,常数,9.8N/kg或者10N/kg00密度ρ(kg/m3)ρ=m/v00m:质量00V:体积00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00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00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00浮力F浮(N)F浮=G物00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00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00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00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00ρ液:液体的密度00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00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00F2:阻力L2:阻力臂00定滑轮F=G物00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00G物:物体的重力00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00h:物体升高的距离00动滑轮F=(G物+G轮)/200S=2hG物:物体的重力00G轮:动滑轮的重力00滑轮组F=(G物+G轮)00S=n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00机械功W(J)W=Fs00F:力00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00有用功W有=G物h00总功W总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00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00功率P(w)P=w/t00W:功00t:时间00压强p(Pa)P=F/s00F:压力00S:受力面积00液体压强p(Pa)P=ρgh00ρ:液体的密度00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00热量Q(J)Q=cm△t00c:物质的比热容00m:质量00△t:温度的变化值00燃料燃烧放出00的热量Q(J)Q=mq m:质量00q:热值00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00一.物理公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00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00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00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00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00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00并联电路电阻R(Ω)1/R=1/R1+1/R2+……00欧姆定律I=U/I00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00电流定义式I=Q/t00Q:电荷量(库仑)00t:时间(S)00电功W(J)W=UIt=Pt00U:电压I:电流00t:时间P:电功率00电功率P=UI=I2R=U2/R00U:电压I:电流R:电阻00电磁波波速与波00长、频率的关系C=λν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00λ:波长ν:频率00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00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00c.水的密度:1.0×103kg/m3d.水的比热容:4.2×103J/(kgo℃)00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00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遇到具体题目还可以问我2023-05-14 21:01:102
急救:初中物理所有概念
我们学校 同学自己整理的http://post.baidu.com/f?kz=867441072023-05-14 21:01:197
初中物理有哪些物理意义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密度不说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浮力:水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功: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类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2023-05-14 21:01:341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万门中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基础(吕德贵超清打包)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7YWENnI1yURy_BuFtWezQ 提取码: ab5g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2023-05-14 21:01:433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
初中物理是各位同学需要下功夫的一门学科,很多同学对待初中物理的学习态度和初中数学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初中物理的难度。现在我将初中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供各位初中同学学习,复习使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知识总结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记录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的折射知识总结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p="">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p=""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023-05-14 21:02:071
初中物理归纳
电学:R=U/I W=UIT2023-05-14 21:02:306
初中物理主要学了哪些知识?
如果他想学的话,找家教或者是去上补习班学。2023-05-14 21:03:144
初中所有的物理知识点
2023-05-14 21:03:291
初中物理知识点
同学们都知道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不是绝对的,所以有人说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虚,那么,在初中物理学科中,都有哪些“不一定”呢?今天,带着大家一起总结整理物理常见的10个“不一定”,收藏起来考试时一定能救回不少冤枉分!(提示: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判断题中)1. 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2.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1)下沉,根据 F浮=ρ水gV 和 G=ρ物Vg,因为ρ水<ρ物,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3. 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1)让物体吸热(热传递);(2)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例如:一根锯条温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炉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热量;它也可能是刚刚锯过木头,即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自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4.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1)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2)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地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5.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1)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6.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该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两者缺一不可。根据公式W=F·s得:有力无距离,不做功,所谓的劳而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推而未动”;有距离无力,不做功,所谓的不劳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物体因惯性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7. 小磁针靠近钢棒相互吸引,钢棒“不一定”有磁性磁现象中的吸引有两种情况:(1)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磁体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所以和磁体靠近相互吸引的可能是铁、钴、镍等物质,也可能是磁体。8. “PZ220V 40W”的电灯,实际功率“不一定”是40W(1)当U实=U额=220V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40W,此时灯泡正常发光;(2)而U实<U额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此时灯泡发光较暗,不能正常工作;(3)当U实>U额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此时灯泡发出强光,寿命缩短易烧毁。9. 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因为下表面浸入液体较深,受到的压力始终大于上表面,所以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当物体的底部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无缝隙时(即相当于粘在了一起),物体不受向上的液体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的作用。例如:陷入河底淤泥中的大石头,三分之一露出泥外即浸在水中,但石头不受浮力作用。10.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 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底面积决定的。即: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F=ρghs。然而只有柱形容器G液=mg=ρvg=ρghs=F。而容器的形状有很多种,只要不是柱形容器,其内部液体的体积v≠hs,所以F≠G液。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关系是:(1)柱形容器:F=G液(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2023-05-14 21:03:406
初中物理知识点
力 声 热 光 电 其中力和电是重点2023-05-14 21:04:074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中考必备http://wenku.baidu.com/view/e1d89f06eff9aef8941e06ea.html2023-05-14 21:04:182
物理满分多少分初中?
在初中,物理满分是一百分。有些地区物理满分可能会不一样。2023-05-14 21:04:262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物理公式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w有/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ˆ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ˆ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ˆ2Rt=Uˆ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ˆ2R=Uˆ2/R (纯电阻公式) 10.电磁波: c=λf2023-05-14 21:04:443
初中物理主要学了哪些知识
有的同学感到物理难学,其实,就初中物理而言难度并不大,之所以觉得难学,多是因为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减轻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一、学好物理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真正理解呢? 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 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有人以为,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这是对人的思维和记忆规律的误解。一个人的一生见过、理解过无数的事物,但只有那极少数(有人统计认为不足5%)经常反复作用在我们头脑中,而且是反复应用的事物,我们才能记住。所以每次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等,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二、重视常规学习 (1)研读课本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2)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3)自我督查 习题是巩固、复习是系统、考试是检验。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独立完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精炼结论,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归一。 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发散思维法和逆推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 (1)顺藤摸瓜法 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 (2)发散思维法 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逆推法 即根据所求问题逆推需要哪些条件,再看题目给___哪些条件,找出隐含条件或过度条件,最后解决问题。 四、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还是死的,只有通过具体运用,才能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知识理解,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信同学们的勤奋的汗水+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更优秀的物理成绩。2023-05-14 21:04:521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谁知道
啊啊啊啦啦噜啦啦啦啦哈哈哈2023-05-14 21:05:146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要详细的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 欧姆定律 I= 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o℃)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这个是初中物理的全册公式 ,把这个记熟了,就差不多了2023-05-14 21:07:592
初中物理学什么?
力热电光声。2023-05-14 21:08:098
物理初中全部重要知识点
1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2机械能(一)功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功的公式:W=Fs。3.做功的两个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4.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一:做功相同,比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方法二:时间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方法三:做功和时间均不相同,比比值。做功/时间的值越大,做功越快。(二)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稳定运转时,机械的输出功(有用功量)与输入功(动力功量)的百分比。2.增大机械效率(1)有用功: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2)额外功: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3)总功:W总=W有用+W额=FS(三)机械能1.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这里的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2.决定动能的是质量与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的是质量和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的是劲度系数与形变量。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4.势能和动能的关系:动能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3热现象及物态变化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3、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4、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5、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6、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7、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8、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9、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10、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霜、冰花、雾凇)。4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3、力的概念的理解(1) 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2)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3)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①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②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4、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1) 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和运动的方向改变。(2) 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5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6物理六个重要规律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3.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4.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5.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6.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2023-05-14 21:08:281
初中所学物理知识点有哪些?
1、质量 m2、温度 t3、速度 v4、密度 ρ5、力(重力) F6、压强 P7、功 W8、功率 P一、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N)。二、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三、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在地球上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扩展资料:光学: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二、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1、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2、平面镜成像实验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三、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四、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1、u>2f f<v<2f 倒缩小实,照相机。2、f<u<2f v>2f 倒放大实,幻灯机。3、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五、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中物理2023-05-14 21:0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