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康map
-
认真的态度
认真
[ rèn zhēn ]
1.信以为真;当真:人家说着玩儿,你怎么就认起真来了?
2.严肃对待,不马虎:~学习|工作~|认认真真去做。
近义词:卖力 严谨 郑重 刻意 讲究 仔细 负责 用心 谨慎 有劲 当真
反义词:草率 随便 马虎 敷衍 潦草 糊弄 苟且
拓展资料
造句
1、我们学习要踏实认真,不要好高骛远。
2、妈妈做会计工作非常认真,生怕出现什么差错。
3、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三心二意。
4、代表们认真讨论并且一致通过了决议。
5、这事与全局利害攸关,要认真对待。
- 陶小凡
-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所以形容态度可以有以下几种表达:
倨傲的态度
谦虚的态度
认真的态度
诚恳的态度
傲慢的态度
散漫的态度
负责的态度
庄重的态度
- tt白
-
谨慎的态度
真诚的态度
端正的态度
诚恳的态度
- meira
-
恶劣
轻佻
真诚
严肃
谨慎
模糊
- CarieVinne
-
蛮横的态度
- 铁血嘟嘟
-
形容态度的词语:
1、傲慢无礼
[解释]指态度傲慢,不讲礼貌
[发音]ào màn wú lǐ
[出处]《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
2、一本正经
[解释]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发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例句]他平时总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样子。
3、不敢苟同
[解释]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发音]bù gǎn gǒu tóng
[出处]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4、偏听偏信
[解释]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发音]piān tīng piān xìn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例句]自古以来,做事要听各方意见,偏听偏信是不会做出公正的判断的。
5、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发音]sǐ ér hòu yǐ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例句]从我入党的时候,就下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什么的态度填词语
诚恳地态度2023-07-11 14:00:443
什么的态度填词语
形容态度的词语有:1、倨傲:高傲自大;2、谦虚: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3、认真:不马虎,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对待;4、诚恳:不虚伪,真诚;5、傲慢:指一种精神状态,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6、积极进取:指不满足于现状、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7、精益求精:比喻在好的基础上要求更好;8、彬彬有礼:文雅有礼貌;9、孜孜不倦: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10、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不怕招致怨恨。2023-07-11 14:00:522
什么的态度怎么补充?
内容如下:1、(认真)的态度。2、(傲慢)的态度。3、(无礼)的态度。4、(严肃)的态度。5、(谦虚)的态度。6、(散漫)的态度。补全句子要点:1、根据标点符号推测补写句式。标点符号是文、句的有机成分,往往暗示着语意的某种联系。2、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逻辑,语意是否连贯,用词是否合理,修辞手法是否恰当,表达是否简洁等。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3、将原文及补充的内容连贯起来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2023-07-11 14:01:111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种心理现象。每个人在对待任何一个人和一件事情上都有态度,喜欢还是不喜欢,赞成、中立还是反对,接受还是回避等,都是人对对象的一种心理反应,并表现为人的态度。在人际接触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觉察到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也在无时无刻不在表现出对别人的态度。 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 对父母有对父母的态度, 对孩子有对孩子的态度,对朋友有对朋友的态度, 对不善者有对不善者的态度, 对同事有对同事的态度, 对领导有对领导的态度, 对顾客有对顾客的态度等。 以上内容都是作为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出现的。 和其他心理过程不一样的是,态度带有反应的倾向性。对父母是尊重,对孩子是爱护,对朋友是推心置腹,对不善者是防备,对于真相不明的事情是中立等。 另外,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是在认知、情感、动机等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上综合形成的。因此,态度有以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倾向(如对待生人和熟人,你的态度就会不一样;对待家里人和非家里人态度也不一样等),也有以动机和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动机倾向(如你求别人办事和别人求你办事时,你的态度就不一样;在你高兴时和痛苦时对待别人的态度也会不一样等)。 也就是说,态度不仅反映你的价值取向,也表达你的动机。比如,你不理某位顾客,不仅表达了你对这位顾客不喜欢不尊重的价值倾向,也表达了你不想接待这位顾客的心理动机。 总之,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2023-07-11 14:01:511
什么是态度呢?
态度中的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通过说服可以改变态度。说服的有效性取决于“谁”向“谁”“怎么说”。2023-07-11 14:01:583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对于态度的定义最早是斯宾塞和贝因(1862年)提出,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主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导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和倾向,即心理准备。奥尔波特(1935年)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克瑞奇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强调当下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态度的影响因素正在社会生活中,同伴对与个体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遵循同伴的观点、意见、态度。父母,教师和成人的影响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正如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会变成他自己,是以他人作为参照系来对照自己的行为后果。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者惩罚对人们态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态度形成就容易些,反之就比较困难。例如智力水平高的人,在面对社会情境时,就很容易建立自己的态度。2023-07-11 14:02:251
什么样的工作态度?
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 是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工作,还是用消极被动的态度去工作; 是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工作,还是用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工作; 是用敬业爱岗的态度去工作,还是用怨天忧人的态度去工作; 是用踏实肯干的态度去工作,还是用投机取巧的态度去工作。 工作态度的不同,所取得的结果也就完全不同,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工作的态度。 工作中无小事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作为普通人,在大量的日子里,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很多人,不屑于做具体的事,不屑于小事和细节,总盲目地相信“天将大任于斯人也”。熟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会,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绝大多数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管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做小事的“蘑菇”期。在那段时间里,年轻人就像蘑菇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工作初期都有可能被派去做一些琐碎的小事。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句重要的忠告需要年轻人铭记在心;与其浑浑噩噩浪费时间,不如从你经手的每一件琐事、每一件小事中得到成长。 年轻人最丰富的资源是时间,如果不充分利用时间来获取其他的资源,而是敷衍了事,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你白白浪费了用在“小事”上的时间资源,没有任何收获。这无疑是所有可悲事情中最可悲的一种,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流逝了,你却依然揣著最初的资源,甚至更少。 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从小事开始,逐渐锻炼意志,增长智慧,日后才能做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通过小事,可以折射出你的综合素质,以及你区别于他人的特点。从干小事中见精神,得认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赢得人们的信任了,你才能得到干大事的机会。 心中常存责任感 我们常常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敬业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工资了。其实敬业所需要的工作态度是非常严格的。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尊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 每个人都肩负著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工作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所担负的责任充满责任感。 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懒散敷衍成为一种习惯时,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你的工作,从而轻视你的人品。粗劣的工作,就会造成粗劣的生活,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着粗劣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给你的老板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是却可以毁掉你的一生。 积极主动去工作 许多年轻人很少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而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他们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责任感,只......>> 对待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反之,则可能产生消极态度。当人们谈论员工的态度时,更多的是指工作满意度。 第一、就是热爱你自己的工作 面对工作我想说:工作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态度! 所有正当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只要是劳动和创造。没有人能够贬低你的价值,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好坏之别。看一个人能否做好事情,主要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那个人。 如果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工作,那么他绝不会尊重自己,因为他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所以倍感工作艰辛、烦恼,当然不会做好工作。那些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实际上是人生的懦夫,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服务行业,只有付出更艰辛的劳动,才能体现自身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套用一句古诗“天生我才必有用”,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明天,这才是我们生活的目标 一个新员工的工作态度应该是什么样子 心态不只是影响工作,而且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很好,即使目前的工作不是很理想,也能够心满意足,心平气和。而这种积极的心态,就会带来好的工作态度,其工作效果就好,并引导我们逐步走向成功的道路。如果对工作心不在焉,或者心烦意乱,这种消极的心态就会带来不愉快甚至是恶劣的工作态度,其工作效果就必然很差。能够做好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人生的智慧,更是生存的策略。这个世界,这个工作,这个岗位,不是为了你一个人而存在的。既然你已经从事了这个工作,就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也是一种人生的责任。 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决定人生的成败? 好的呗,认真努力勤奋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工作 请记住,不论这只是你从事工作踏入社会的第一份职业还是第几份职业!你要知道你是不会一直从事一份的! 它也许只是你到另一份更好,更适合你工作的奠基石, 但话虽如此,你也要珍惜目骸的工作机会,它对你将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是你积累工作经验和人际关系的好机会,为你将来找更好的工作积累筹码. 所以你必须认认真真做好目前工作.多多吸取精华.做一个积极肯干的人! “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 态度影响思维,思维影响行动,行动决定习惯。 工作态度都认真的情况下,作风不一样,同一件事,可能造就两种不同的结果。 建议看下《职场中50个第一次》 去一个有能力并且受欢迎的人。 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决定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决定什么样的回报。 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对于工作的最基本态度是什么? 正确的工作态度 要看一个人的做事好与坏,只要看他工作时的精神和态度.如果某人做事的时候,感到受了束缚,感到所做的工作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可言,那么他绝不会做去伟大的成就. 一个人对工作所具有的态度,和他本人的性情,做事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的部分表现.而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了解了那个人. 如果一个人轻视他的工作,而且做得很粗陋,那么他绝不会尊重自己.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工作很辛苦,烦闷,那么他的工作绝不会做好,这一工作也 无法发挥他的内在特长.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作创造事业的要素,发展人格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 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这是多么错误的观念啊. 人往往就是在克服的困难的过程中,产生了勇气、坚毅和高尚的品格.常常抱怨工作的人,终其一生,决不有真正的成功穿抱怨和推诿,其实是懦弱的自白. 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允许你对自己的工作表示厌恶,厌恶自己的工作,这是最坏的事情,如果你为环境所迫,而做着一些乏味的工作,你也应当设法 从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乐趣来.要懂得,凡是应当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情,要找出事情的乐趣了,这是我们对于工作应抱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无论做什么工作, 都能有很好的成效. 如果一个人鄙视、厌恶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必遭失败.引导成功者的磁石,不是对工作的鄙视与厌恶,而是真挚、乐观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热情. 不管你的工作是怎样的卑微,你都当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当有十二分的热忱.这样,你就可以从平庸卑微的境况中解脱出来,不再有劳碌辛苦的感觉,你就能使你的工作成为乐趣.而厌恶的感觉也自然会烟消云散. 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怎样,都不会觉得工作上的劳苦.如果我们能以 充分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平庸的工匠.所以,在各行各业都有发展才能、增进地位的 机会.在整个社会中,实在没有哪一个工作是可以藐视的. 一个人的终身职业,就是他亲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还丑恶,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写一封信,出售一件货物,或是一句谈话,一个思想,都在说明雕像的或美或丑,可爱或可憎. 不论做何事,务须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的秘决,那么他也就掌握了达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即便在最平庸的职业中,也能增加他的权威和财富. 不要使生活太呆板,做事也不要太机械,要把生活艺术化,这样,在工作上自然会咸到兴趣,自然会尽力去工作. 任何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志向:做一件事,不论遇有什么困难,总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在工作中,要表现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潜能,不可因工作的卑微而自我贱视.只有那粗陋的工作,才是可耻的表白,才是真正在糟蹋你自己!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自信、坚持。 第一点, 认真, 当你接到工作时,要认真考虑和分析怎样能用最高的效率来完成它, 要节省时间, 精力去对待它. 第二点, 负责,工作分配给你,那么你就肩负了这项工作的责任,把它完成好,做好以及表现好. 第三点, 自信, 当工作交到你手上,要用100%的信心去对待它, 坚信自己一定会以最好的态度去完成它, 始终相信自己是......>> 怎样形容工作态度 认真负责,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勤劳节约,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日月操劳,不求回报,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努力奋斗,任劳任怨... 上为国家服务,下为公司奉献;前对得起人民,后对得起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尊敬上级,关心同事,体系下属 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对待工作 只要选择了工作,就应该尽全力去完成;即使遇到难以忍受的挑剔和指责,也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力克服,这是一名合格员工应具备的职业品质。 一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辉煌成绩的人告诫那些对自己的工作颇有微词的年轻人:“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仅仅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 无数的事例都验证了这样的真理:积极正面的心态有助于开创工作和人生的新境界,而消极封闭的思维方式只会使工作和生活原地踏步。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不同的工作方法,不同的工作方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观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我们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永远不会缺乏向上的动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会永远充满明媚的阳光。有人抱怨工作不是自己喜欢干的,找不到乐趣,觉得生活和工作没有意思。诚然,拥有兴趣,你会更容易感到乐趣;拥有兴趣,你会更自觉地爆发 *** 。可是,如果你没有健康的心态,即使你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真正地体验工作中的乐趣并保持对工作的 *** 。 其实,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压力与困难总是存在的,重要的是你的态度,它反映着你对工作的 *** 和动力。当你看重你的工作时,既使面对缺乏挑战或毫无乐趣的工作,也会自动自发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那些成就大业之人和凡事得过且过的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成功者在工作中发现了美。没有人能促使你成功,也没有人能阻挠你达成自己的目标,所有这些都操控在你手中。然而在现代职场中,还有许多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他们通常是采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应付工作,结果成了公司最失败、最没有成就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职业理想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有关,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总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成熟的人,往往懂得兴趣和爱好是可以转移的,因此能自觉地转移个人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职业生活规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企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相反,有些人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前,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其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很多时候,个人喜好只是一个借口,这个借口掩盖了消极的心态,纵容了散漫的表现,这样做,对自己和社会都是不负责的,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陷入琐事的色围,看不到工作本身的价值和乐趣,怎么可能会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的工作,产生向上的动力?怎么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即使你的处境暂时不会令人满意,也不应该因此而厌恶自己的工作。这种非常糟糕的态度,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使状况更加恶化。即使环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你不喜欢的工作,你也该想方设法使之充满乐趣。用这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无论做什么,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通过工作,才能保证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进行思考,工作才是件快乐的事,精神就会愉悦,就会爱你所选,也就不会轻言变动了。如果你开始觉得压力越来越大,情绪越绷越紧,无法从工作中找到乐趣,获得满足感,就得先静下来思考一下是工作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不从心理上调整自己,即使换一万份工作,也不会有所改观。 兴趣可心花时间慢慢从无到有地培养,乐趣却是需要你用一颗乐观的心去寻找和感受。所以说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有助于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2023-07-11 14:03:221
什么是态度态度是如何定义的
含义: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定义:对于态度的定义最早是斯宾塞和贝因提出的,他们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主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导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和倾向,即心理准备。 奥尔波特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克瑞奇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美国心理学家巴克认为态度是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强调态度是一种观念、意见等主观的东西。 迈尔斯对于态度的定义较为完善,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者某人的一种喜欢或者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他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中表现出来。2023-07-11 14:03:311
什么是态度,态度有哪些特点?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三种组成成分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态度主要特点如下:1、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后积累经验形成,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环境和关系的影响。2、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所谓特定是指具体的态度对象,针对某一件事,某一件事,或某一观念而言。3、协调性。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这三种成分是相互影响,协调一致的,才能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的功能:1、工具性功能。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2、认知功能态度能给个体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以利于保持清醒的意识状态和正确的定向行为。充当图式和心理框架的作用。2023-07-11 14:03:492
态度是什么
态度是一个人在对待某件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情感倾向,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对他人的态度等的总称。在人际交往中,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决定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良好。一个人积极乐观、诚实守信、热情友善的态度往往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和机会;而一个人消极悲观、不诚实不守信、冷漠无情的态度则会让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同时,态度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一个乐观向上、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态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一个消极懒散、畏惧挑战、停滞不前的态度则会限制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让我们失去很多机会。因此,态度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个积极乐观、真诚友善、勇于探索的态度可以让我们更加成功、幸福和有意义地生活。在生活中如何保持友善的态度1、积极向上地思考和表达。要尽量避免抱怨和消极的言论,而是用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和人际关系。2、学会倾听和尊重别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要注意听取对方的意见和想法,并尊重他们的观点,不要轻易做出批评或贬低别人的言行。3、用善意的语言交流。用温和、礼貌的语言来交流,避免使用冷嘲热讽或带有攻击性的言语。4、给予赞扬和支持。当别人做出优秀的表现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要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和帮助。2023-07-11 14:03:581
什么是态度
态度就是你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啊什么的,还有就是你做事情是坚持呢还是轻言放弃呢?这些都是态度的表现2023-07-11 14:04:154
态度是什么?
态度就是你怎么看待世界2023-07-11 14:04:234
什么是态度?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3.意向因素。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然而,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却过分强调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认为通过态度可以推测人的全部行为,也可以通过行为推断人的全部态度,机械地把二者一对一的联系起来,而忽视各种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与他们的态度不相一致的。例如,一个不喜欢抽烟的人,他没有抽烟的习惯,父母、妻子也不赞成他抽烟,但在大家都抽烟的情境下,他也会抽上一支,这里我们就不能认为他对抽烟持支持态度,这种偶尔发生的事只能看作是逢场作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推论是武断的,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态度一指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一指人的举止神情。前者明确而易于判断,后者暧昧不明而难于捉摸。对人对事的看法在语气轻重、逻辑重音上的游移,在言行举止、神态眉宇间的表现,包括身体语言;是一定好恶爱憎等潜意识感情、情绪的自然流露。态度的模糊性,使对它的描述、解读,几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明晰的陈述、判断来表达。2023-07-11 14:04:331
简答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2023-07-11 14:04:401
()的态度 填什么成语 要成语
(谦虚谨慎)的态度 (笃实好学)的态度 (孜孜不倦)的态度 (必恭必敬)的态度 (毕恭毕敬)的态度 (桀傲不恭)的态度 (玩世不恭)的态度 (一丝不苟)的态度 (傲慢无礼)的态度 (咄咄逼人)的态度 ……2023-07-11 14:04:471
什么的态度填合适词语
严肃的态度2023-07-11 14:04:554
什么的态度在前面填上合适的词语
举例: 倨傲的态度、谦虚的态度、认真的态度、诚恳的态度、傲慢的态度、散漫的态度、负责的态度、庄重的态度、端正的态度、良好的态度。2023-07-11 14:05:011
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
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 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竞聘成功后应该如何开展工作,既然是竞聘,就说明这是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在新岗位都会有很多自己尚不了解的。那么你将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一起来看看。 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1 1、放松心情,以积极主动心态迎接新工作。 职场新人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会感到陌生,会有些胆怯,有些担忧,很难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起初常常是被动应付,小心行动,不能放开。 但是,职场新人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只要能放松心情,放开心胸,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工作挑战,就一定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在工作中更主动,减少工作失误,积极主动地面对出现的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所以,放松和积极的心态,是职场新人必备的心理素质。 2、细心准备,以自信的心态接手新工作。 在新的工作岗位接受新工作时,要仔细做一些准备,查资料,向同事请教,考虑做事的方案等,俗语说:“有备无患”“不打无把握之战”,先做好准备,对要做的事有个想法,这能让自己少走弯路,能更有把握把事办成。 当然,在做准备时,如果是向别人借鉴经验,一定不能为了省事而照搬经验,要灵活应用经验,在应用中对经验进行印证、创新,等到职场新人把事办成了,便有了自己的经验。 3、积极主动,以谦虚态度请示工作。 遇到新的上司,请示工作时要积极主动,但态度要诚恳谦虚,既不要怕惹事,把事情推给别人,也不要自以为是;既要虚心地向上司请示,很细心,又要让上司感觉到你态度积极,热心想做事,但是,你不太积极过头了,否者,你的上司会感到你是冒失的人。 如果你的上司问你关于工作方案的想法,你要讲出你的想法,但不要讲太仔细了,太仔细了容易露出不足之处,而且有自我狂妄、轻视上司之嫌;如果上司对你讲工作方案,你要谦虚,认真地听,如发现不妥之处,不要质问,不不要急于更正,而要以商量的态度提出修改。积极,谦虚,这是职场新人请示工作的态度。 4、谦和待人,以协作的态度与同事共事。 刚到新的工作单位,既不要冷漠地对待同事,也不要过分热情地与同事套近乎,而要以谦和待人,以协作的态度来对待同事,适当地与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起初,最好是多交流工作上的事,少打听生活上的事,因为生活中隐私成分多,作为新同事,你打听太多,容易让人感觉到你好探隐私,易于被认为是令人讨厌的人。初与同事相处,不远不近的交往是比较妥当的。 5、扎实做事,以严谨态度做好工作。 进入新职场,第一次做事时就应该扎实细致地工作,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做好工作,对接手的工作既不能马虎敷衍,也不能慢条斯理地拖着做,要通过认真的工作创造出有利于公司的.效果来,尽可能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认可。 细心做事才不会出差错,扎实做事才不会失误,只有做出有效的结果,才会得到上司的认可,而当你的工作效果得到赞许之后,你的信心会更足,以后工作就更好开展了。 6、总结经验,以诚恳的态度向上司汇报工作。 初入职场的人在办完一件事后,很容易忽略办事之后总结经验,其实,在职场中,在做事之后向上司汇报时善于总结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懂得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去做新的工作,当然,在汇报工作时态度要诚恳,既不要太自谦,也不要太骄傲,要实事求是的肯定工作成绩; 汇报工作时要讲究方法,不要说太多的过程,更不要把办事不顺的责任推给别人,不要把工作结果和工作过程混淆在一起,多谈结果和经验,少谈过程的细节,多数上司是不喜欢听啰嗦话的,虽然你觉得做事具体过程很感人,很有趣,很能让你兴奋,但上司是不想听那么多的,简明扼要会更受欢迎。 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2 在工作中,你觉得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做事情? 在三十而立的年龄,想要去大城市搏一搏会觉得一切是不是晚了,别人20多岁毕业就去打拼,自己30岁才考虑去换个更好的环境重头开始,这时心中的犹豫会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认为30岁的年龄一方面是家庭问题,另一方面是自己能否重头开始,在一个新的城市举目无亲,没有陪伴自己的朋友,会让人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工作就会成为自己的全部,这样的心态是大多数人会有的。 在工作中努力上班,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996”中的一员,早九点晚九点的工作制度,一周还不知道是工作6天还是7天,甚至说好的9点下班,结果却忙到10点赶着最后一班车,这样的工作态度是毋庸置疑的。骑牛看熊认为工作的态度将会决定工作收入的高低,以及自己能否在将来保住“饭碗”,这也与每个月的房贷、车贷、信用贷等资金能否还清有很大的关系。 在生活中,一定不要让家人忘记你的存在,赚钱是为了家人,但家人却没有感受到“温暖”,比起更好的生活,陪伴才是最长情的! 在工作上的问题不要带回家里,可以在家里加班工作,但不要成为常态,因为这样的工作环境只会让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家,什么是公司,工作上的事情永远是做不完的,但是家人日渐衰老,孩子越来越大,缺失的这一份感情是无法弥补的。骑牛看熊认为不管工作有多忙,一定要留出足够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否则家庭会离你远去! 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3 1、体制内职场。 一是 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挺好,分内的工作积极作为,早早做完。如果一些老同志给你安排工作,或者顺便帮个忙,能帮就帮。 二是领导安排的任务也必须积极做完,就算这个工作应该是B同事做,但是领导安排给你,如果能做了就做了,领导自己分的岗位他让你做是有用意或者安排的。 三是机关工作虽然许多人工作会出现,推和躲,但是作为一个年轻人,还是勇于顶上。为什么呢?你怎么表现你态度积极、工作能力强、就是通过多干工作,并且把工作做好,在单位有口皆碑,这才是在没人没关系的情况下,你能顺利前进进步的基石。 2、企业工作。 一是企业工作不同于机关,每个人的职责界限比较严格,并且种类不同。尤其在工厂,隔行如隔山,不是本职工作不干为好,因为你不熟悉,你干的话可能会出现违规操作。 二是人缘好,永远是积极努力的那个,并且是认真负责的那个人,而且要把整个自己班组的工作都要大致了解,这样你在技术方面你才能更加前进。2023-07-11 14:05:211
态度是什么?定义!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2023-07-11 14:05:301
态度是指什么意思啊?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三种组成成分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态度主要特点如下:1、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后积累经验形成,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环境和关系的影响。2、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所谓特定是指具体的态度对象,针对某一件事,某一件事,或某一观念而言。3、协调性。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这三种成分是相互影响,协调一致的,才能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搜狗问问扩展资料态度的功能:1、工具性功能。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2、认知功能态度能给个体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以利于保持清醒的意识状态和正确的定向行为。充当图式和心理框架的作用。2023-07-11 14:05:371
什么什么的态度
比如:最谦虚的态度和蔼可亲的态度温和的态度一流的态度谦虚有礼的态度感兴趣的态度宠辱不惊的态度勤奋的态度做事认真的态度2023-07-11 14:05:431
态度什么意思
态度,是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方面。 对态度的理解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 1、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 2、态度是一种行为选择状态,态度往往表现为对一些类型行为的趋向与回避、喜爱与厌恶、接受与排斥等,它决定人们愿意不愿意去完成某些任务; 3、态度是学习的结果。纯生物学意义的人是无所谓态度的,只有在与他人、群体、社会相互交往的活动中,人们才可能形成一定的态度,并根据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因此,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2023-07-11 14:05:501
态度是什么意思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对于态度的定义最早是斯宾塞和贝因(1862年)提出,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主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导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和倾向,即心理准备。奥尔波特(1935年)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克瑞奇(Krech1948)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强调当下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态度的功能:1、工具性功能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2、认知功能态度能给个体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以利于保持清醒的意识状态和正确的定向行为。充当图式和心理框架的作用。3、自我防御功能态度决定行为的潜在动机,能够促进个体心理冲突的解决,增加对挫折的忍耐力,实现预期的目标,这种观念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原则。4、价值表现功能态度还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比如一个人青年人对志愿者的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那是因为这些活动可以使他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达这种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2023-07-11 14:05:581
什么是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的潜在动机,能够促进个体心理冲突的解决,增加对挫折的忍耐力,实现预期的目标,这种观念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原则。2023-07-11 14:06:203
态度是什么意思
对人或事的看法,反映2023-07-11 14:06:354
态度是什么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态度的结构涉及三个维度:情感、行为意向和认知。即态度的ABC结构。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态度的理论平衡理论1958年提出的有关态度及人际关系理论。海德认为,人们的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及概念等,这些对象有的互不相关,有的则互相联结起来组合成一个整体。海德把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其关系可由类似、接近、相属而形成。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方向的。例如:一人喜欢A,则往往对A的穿着也很欣赏;一个人讨厌B,则往往对B的朋友也不好。2023-07-11 14:06:531
心态与态度有什么区别
心态好能让你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更从容得去面对,不急不躁,理性解决困难。态度就是你看事的态度,还有做事的态度,认真细心对待还是简单草率应付。对于人生来说,我觉得心态和态度是这么诠释的。心态是自我的情感交流,就像心里面的一个天使和魔鬼,让你遇事时总是很纠结,不能果断解决问题,最好的心态就是在天使和魔鬼总是能很明确的左右你的思想,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犹豫不决。。。而不是在忧心没有结果的事情,更不是在遇到烦恼和挫折的时候心心念着它,让你吃不好睡不好,甚至失眠。2023-07-11 14:07:201
人生态度的含义是什么?
生而为人,虽然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不能选择生活环境,但我们能够选择自己的人生。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是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篇内容:人生态度是什么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消极的人生态度应该选取哪种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什么人生态度就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也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人生态度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消极的人生态度不知现在的你是否思考过你的人生呢?是否想过你的人生态度是不是符合真正的你,是不是有违背真实的内心?当你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明确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你将如何对待生活,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你将会以何种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人生态度是自己树立起来的,无可避免,它具有两面性,正确的人生态度会让你在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中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而消极的人生态度则会使你迷失自我,无路可走……应该选取哪种人生态度我希望能够选择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第一是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你要严肃地对待自己,严肃的思考生命的意义。第二是务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看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第三是乐观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自信,能够往积极的方面看待各种问题,心胸豁达,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起风的日子学会依风起舞,落雨的时候学会为自己撑起一把伞;生活有望穿秋水的期待,也会有的意想不到的欣喜。生活是自己的,人生也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没有必要去迎合任何一个人的看法。因为我们每个人想成为的,从来都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别人”,而是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2023-07-11 14:07:271
什么是态度
做事,待人等时的状态,形态2023-07-11 14:08:404
态度可以用什么词形容
认真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敷衍的态度2023-07-11 14:08:594
做事需要什么态度?
这是成功学的底层逻辑里面最经常被忽略的:转折的基点,基本都是从做对一件事开始切入的。即使有湿雪和长坡,也要有能滚动起来的第一个撬动点。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点:押注当前(对事情价值性的判断+全力以赴)做好当前的事,期待这个事情做好了,能成为变得更好的转折点和有力的撬动杠杆。然后,抛掉各种不切实际+莫名其妙的幻想。2023-07-11 14:09:108
什么态度啊!
如果态度不好的话,我觉得其实也没有什么大,只要你的心里能承受就可以了2023-07-11 14:09:442
什么态度英文
这个看语境如果是对对方不满,what the f*ck?如果是询问,what"s your opinion?2023-07-11 14:09:541
什么样的态度四字成语
很多时候形容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的态度可以用成语概括比较形象,下面我为大家收集了与态度相关的成语大全哦。 什么样的.态度四字成语 学习: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废寝忘食 目不窥园 宵衣旰食 学而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壮行 朝乾夕惕 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 凿壁偷光 勤学苦练 不敢旁鹜 悬梁刺股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看的: 动张西望 虎视耽耽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前俯后仰 左顾右盼 探头探脑 高瞻远瞩 瞻前顾后 一览无余 管中窥豹 面面相觑 坐井观天 侧目而视 察言观色 一目十行 探头探脑 望穿秋水 见貌辩色 一望无际 鼠目寸光 说的: 欲言又止 吞吞吐吐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闪烁其词 支支吾吾 高谈阔论 眉飞色舞 感激: 千恩万谢 谢天谢地 敬谢不敏 感激涕零 感极涕零 感激不尽 感恩怀德 感恩图报 感恩戴德 感遇忘身 态度: 和蔼可亲 和颜悦色 必恭必敬 洗耳恭听 孜孜不倦2023-07-11 14:10:031
什么的态度怎么填
1、(认真)的态度。2、(傲慢)的态度。3、(无礼)的态度。4、(谨慎)的态度。5、(真诚)的态度。6、(诚恳)的态度。7、(倨傲)的态度。8、(谦虚)的态度。9、(散漫)的态度。10、(一本正经)的态度。2023-07-11 14:10:271
什么是态度
特性 1、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后积累经验形成,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环境和关系的影响2、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所谓特定是指具体的态度对象,针对某一件事,某一件事,或某一观念而言。3、协调性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这三种成分是相互影响,协调一致的,才能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2023-07-11 14:10:464
态度是什么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你的态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已决定你是失败还是成功。要改变现状、克服困难,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端正态度,没有正确的态度,这一切就无从谈起。2023-07-11 14:10:552
什么是态度 态度的意思
1、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2、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3、态度中的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4、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5、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人们也有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6、好的态度有:热情、乐业、耐心、恒心、爱心、努力和毅力等。2023-07-11 14:11:021
什么是态度
好不好的问题2023-07-11 14:11:124
态度指的是什么呢?
态度指的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对于态度的定义最早是斯宾塞和贝因(1862年)提出,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主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导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和倾向,即心理准备。美国心理学家巴克(1984年)认为态度是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强调态度是一种观念、意见等主观的东西。迈尔斯(1993年)对于态度的定义较为完善,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者某人的一种喜欢或者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他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中表现出来。态度的三个特性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后积累经验形成,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环境和关系的影响。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所谓特定是指具体的态度对象,针对某一件事,某一件事,或某一观念而言。协调性: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这三种成分是相互影响,协调一致的,才能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2023-07-11 14:11:191
什么是态度 态度的意思
1、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2、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3、态度中的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4、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5、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人们也有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6、好的态度有:热情、乐业、耐心、恒心、爱心、努力和毅力等。2023-07-11 14:11:321
什么是态度
态度的意思:人的举止神情,对人或事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读音:tài du。出处:《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引证:《吕氏春秋·去尤》:“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承平时,鄜州田氏作泥孩儿,名天下,态度无穷,虽京师工效之,莫能及。”王统照《沉思》:“她的态度自然安闲,更显出她不深思而深思的表情来。”态度造句1、许多代表对这个决议持保留态度。2、我们不能以隔岸观火的态度去对待现实中的不良现象。3、学习上我们应以集腋成裘的态度丰富知识。4、帮助犯错误的同志,要采取和风细雨的态度,不能搞倾盆大雨。5、你对这件事,或者赞成,或者反对,总得有个明确的态度。6、他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和老王在谈话。7、他脸上的怒色表明了他的态度。2023-07-11 14:11:411
什么是态度?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3.意向因素。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然而,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却过分强调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认为通过态度可以推测人的全部行为,也可以通过行为推断人的全部态度,机械地把二者一对一的联系起来,而忽视各种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与他们的态度不相一致的。例如,一个不喜欢抽烟的人,他没有抽烟的习惯,父母、妻子也不赞成他抽烟,但在大家都抽烟的情境下,他也会抽上一支,这里我们就不能认为他对抽烟持支持态度,这种偶尔发生的事只能看作是逢场作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推论是武断的,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态度一指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一指人的举止神情。前者明确而易于判断,后者暧昧不明而难于捉摸。对人对事的看法在语气轻重、逻辑重音上的游移,在言行举止、神态眉宇间的表现,包括身体语言;是一定好恶爱憎等潜意识感情、情绪的自然流露。态度的模糊性,使对它的描述、解读,几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明晰的陈述、判断来表达。2023-07-11 14:11:571
态度是什么?什么叫态度?态度分为什么?
态度问题,首先你要学会懂得控制自己,自控能力的强和弱直接可以影响到你的成败,态度是你自己去控制的,不是说端正就能端正的,好好的练练你的对诱惑的忍耐力吧,练好了,你就是强者,练不好也不怪你,每个人都有其惰性的,没人喜欢枯燥的学习的,你控制好了就可以事半功倍了,学习一点时间抵人家好多时间. 端正嘛,我想应该是认真的意思。态度这个东西应该是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并体现在行为上。态度的意义嘛,应该是决定了一件事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端正了不一定不会倾倒,但不端正铁定完了。端正就是认真对待,大部分事都是要端正的。只要做就端正,要么就不做了。2023-07-11 14:12:051
什么是态度?
何出此言2023-07-11 14:12:253
什么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意向成分3个成分。1、认知成分是指的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想法,包括了解的事实、掌握的知识以及持有的信念等。上面提到的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并不总是存在高相关,因此有必要予以同时考虑。2、情感因素是人在活动中对人和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心理反映。人与人之间,特别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就可以使人产生亲切感。3、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扩展资料:态度的一些影响因素:1、人际关系正在社会生活中,同伴对与个体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遵循同伴的观点、意见、态度。父母,教师和成人的影响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正如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会变成他自己,是以他人作为参照系来对照自己的行为后果。因此,态度和人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2、个体的心理特征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者惩罚对人们态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态度形成就容易些,反之就比较困难。例如智力水平高的人,在面对社会情境时,就很容易建立自己的态度,反之,就会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无所谓自己态度的形成。2023-07-11 14:12:331
什么的态度填词语
形容态度的词语有: 1、倨傲:高傲自大; 2、谦虚: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 3、认真:不马虎,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对待; 4、诚恳:不虚伪,真诚; 5、傲慢:指一种精神状态,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 6、积极进取:指不满足于现状、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 7、精益求精:比喻在好的基础上要求更好; 8、彬彬有礼:文雅有礼貌; 9、孜孜不倦: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0、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不怕招致怨恨。2023-07-11 14:12:471
什么是态度?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3.意向因素。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然而,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却过分强调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认为通过态度可以推测人的全部行为,也可以通过行为推断人的全部态度,机械地把二者一对一的联系起来,而忽视各种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与他们的态度不相一致的。例如,一个不喜欢抽烟的人,他没有抽烟的习惯,父母、妻子也不赞成他抽烟,但在大家都抽烟的情境下,他也会抽上一支,这里我们就不能认为他对抽烟持支持态度,这种偶尔发生的事只能看作是逢场作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推论是武断的,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态度一指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一指人的举止神情。前者明确而易于判断,后者暧昧不明而难于捉摸。对人对事的看法在语气轻重、逻辑重音上的游移,在言行举止、神态眉宇间的表现,包括身体语言;是一定好恶爱憎等潜意识感情、情绪的自然流露。态度的模糊性,使对它的描述、解读,几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明晰的陈述、判断来表达。2023-07-11 14:12:561
态度是什么意思?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三种组成成分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态度主要特点如下:1、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后积累经验形成,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环境和关系的影响。2、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所谓特定是指具体的态度对象,针对某一件事,某一件事,或某一观念而言。3、协调性。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这三种成分是相互影响,协调一致的,才能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的功能:1、工具性功能。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2、认知功能态度能给个体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以利于保持清醒的意识状态和正确的定向行为。充当图式和心理框架的作用。2023-07-11 14:13:051
()的态度 填什么成语 要成语
(谦虚谨慎)的态度(笃实好学)的态度(孜孜不倦)的态度(必恭必敬)的态度(毕恭毕敬)的态度(桀傲不恭)的态度(玩世不恭)的态度(一丝不苟)的态度(傲慢无礼)的态度(咄咄逼人)的态度……2023-07-11 14: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