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然殇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意思为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2023-07-11 12:32:05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有哪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有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例子简介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过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完全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思想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考虑别人,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值得钦佩和效仿的。所以,大禹治水自然成了千古佳话。2023-07-11 12:32:131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事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点燃思考】 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身为一名尽责的推销商,应有商业道德,不要只为赚取更多的盈利,而硬将顾客不需要或品质差劣的产品推给他。试想,若你也遭受这种待遇,感受又会是如何呢?2023-07-11 12:32:32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现代例子!!!急急急!!!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如果自己发现拿了一张假钱,绝不可再想办法给别人,别人也会因为你的行为而损失,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2023-07-11 12:32:505
有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事例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2023-07-11 12:33:09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人故事
故事: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意思为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扩展资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哲学思想:对于一个命题,我们要做全面的分析而不是仅仅从片面出发得出偏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能逻辑的地推出“己所欲,施于人。”从逻辑学可以看出,原命题成立,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同时成立,但是“己所欲,施于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命题的否命题,否命题并不必然成立。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强加给别人,但是如果对方愿意,则不属于“施”的范围。己所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强加给别人。总的说来,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23-07-11 12:33:35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出 处: 1.《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示 例: 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2023-07-11 12:33:457
有关于孔子自己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么
揭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似善实恶话的画皮 《论语·卫灵公·15·24》: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儒鼓吹且很赞赏孔子的这句话。许多不明其真相者也跟着瞎起哄!认为其善意多多。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其恶意多多。请读者详见笔者在其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juerenqiyiminfuxiaoti)的相应章节《论语·卫灵公·15·24》、《论语·公冶长·5·12》中的分析。此话不顶推敲,一推敲就完戏。诸如:“己所不欲”和平,是否就可以不“施”和平而“施”战争“于人”?只要“己所欲战争”,就可“施战争于人”!只要“己所欲”即可!!而不管“人所欲不所欲”!!![南宋]陈淳说:“夫子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就一边论,其实不止是勿施己所不欲者,凡己所欲者,须要施于人方可”(《北溪字义》)。其实也不仅如此。诸如:“己所欲”吃肉,就“施于人”而让和尚吃肉;“己所欲”战争,“就施”战争“于人”,这就不对。无论“己所欲否”,皆“勿”强“施于人”;不要以己之好恶,强加于他人。这才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质上,它是要以自己的好恶等来控制、制约、操纵、施加、影响他人。只要简单地、轻易而举地脑袋一闪把“己所不欲”变成“己所欲”,就可立马让“勿施于人”变成“必施于人”!在阶级社会中,“高等人”对“低等人”就是这样。它是以人的不平等为基础的。历史上,统治阶级总是把“己”“所欲”的“富贵”、“幸福”、“长生”夺给自己独享,“施于”“己”;而把“己所不欲”的“贫贱”、“苦难”、“死亡”强加给被统治阶级,“施于人”!即凡是“己所欲,(就)施于人;己所不欲,(就)勿施于人”。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说就是“己所欲,必施于人”!这是赤裸裸的恶霸、强盗的逻辑!它只是考虑“己”方,“己所”“欲”否,而不考虑顾及“人”方,“人”是否“欲”其所“施”。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谬误和欺骗性,孔子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当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5·12》)时,孔子马上对他说:“赐也,非尔所及也。”(同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是完全不同的两句话!前者的立场是“施”者,“施”否,只以“己所欲”否为根据;而后者的立场是“受”者,“施”否,要以“受”者,“人”方对其是否“所欲”为根据。你为何要“施于人”?不论你“己所不欲”或你“己所欲”,你所要“施于”的“人”,“欲”,愿意、同意吗?其一,你不对你所要“施于”的“人”说明,你“己所欲”是什么;其二,你不问你所要“施于”的“人”是否同意,而仅仅只以你“己所不欲”就决定“勿施于人”或只以你“己所欲”就决定“施于人”,这不是强盗恶霸是什么!显然此时的你“己”与他“人”两者是处在两种决然不同的地位上。你“己”是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他“人”是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在“己”与“人”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平等”可言!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人”的“阶级”,“人”与“人”的“不平等”为根据!其实这句话还只是孔子对“人”所说的而不是对“民”所说的,孔子对“人”就如此霸道,那么他对“民”当然更是霸道了,诸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8·9》)! 《论语·颜渊·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己所不欲”做“匏瓜”(《论语·阳货·17·7》),“系而不食”(同上),“佛肸[畔]召,子欲往”(同上),却“施于人”,而要“民”做“匏瓜”“去食存信”,岂不混蛋!2023-07-11 12:34:0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事实论据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中国有句俗语:「人和万事兴」。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实现「人和」的润滑剂。愿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灿烂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芳香。这一点推广开来,对于整个社会,意义是很了不得的,那样就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实现了全球的和谐、共荣。2023-07-11 12:34:111
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2023-07-11 12:34:211
关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 作文素材
您要写议论文吗?这样话的找几个典故比较好,古今结合的。古代的: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现代的【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点燃思考】 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正如孔子所言: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身为一名尽责的推销商,应要有商业道德,不要只为赚取更多的盈利,而硬将顾客不需要或品质差劣的产品推给他,试想,若你也遭受这种待遇,感受又会是如何呢?2023-07-11 12:34:56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2023-07-11 12:35:063
孔子“仁” 克已复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论据来论证身边发生的事
(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点燃思考】 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身为一名尽责的推销商,应有商业道德,不要只为赚取更多的盈利,而硬将顾客不需要或品质差劣的产品推给他.试想,若你也遭受这种待遇,感受又会是如何呢?(二)这样,你你你比如说你的领导让你的老师让你去做扫除,你一点都不想做扫除,这是你想找借口推辞,只要说:“老师对不起,我今天不太舒服,不能做扫除”.这样就可以了,但如果你说:“老师对不起,我今天不太舒服,不能做扫除,我觉得XXX可以去做扫除,您找他去吧!”这样就不好了.(三) 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自己逃避就可以了,绝不能让别人也遭遇同样的不幸,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2023-07-11 12:35:121
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一段话
先解释一下: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写段对话,举个例子:学生:老师,这是什么?圣人:这是一个行人刚刚丢失的一包银子。学生:哈哈,发财啦!我们用这些银子可以买好多好吃的!圣人:这怎么行呢,如果丢失银子的人是你,你是什么心情?学生:我想找到,如果有人捡到,我希望能归还给我。圣人:这不就对了?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赶紧把这包银子还回去吧!学生:是,老师!学生拿着银子,追向早已远去的行路人……2023-07-11 12:35:211
联系实际说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含义(举一例说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提倡的如何行周礼之道。这句可以理解为人行为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2023-07-11 12:35:271
现实中有哪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反面例子
反面例子自己不喜欢别人插队但是自己经常插队2023-07-11 12:35:36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
自己不想干的事,不要推给别人2023-07-11 12:35:463
紧急求助: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史实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 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 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2023-07-11 12:35:532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事例
我曾参加一个活动,因为朋友的关系,我可以避开那些繁重的工作,只是做轻松的工作,遇到繁重的工作我就会推给刚刚进来这个团队的新人,让他们去做。有一次,我朋友不在,换了一个新的领队,他把很多重活都交给我,我一个人完成会很累很麻烦,我顿时明白了我之前那样对待其他人是不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23-07-11 12:36:141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举例解释。
你不想被你爹斥责 就不要去斥责你儿子2023-07-11 12:36:274
解释: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鞠躬
读论语,不可断章取义,要前后对照,方可读通温故知新:从已知中发现未知见贤思齐:发现别人的优点,自己也想和他一样优秀任重道远:(后面是,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仁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境界,因此,其任也重,其道也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众人的言行中,一定有可取之处与自己可以借鉴的地方或是要避免的不足,因而,要多发现学习其优点,避免犯和他们同样的错误(孔子的“师”的概念,应是指 模范 例子 不是韩愈说的,传到授业解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别人未必喜欢,如果强迫别人,别人自然厌恶你,远离你,结果很不好。采纳了也不用给分2023-07-11 12:36:4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什么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公》。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2023-07-11 12:36:51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由来
孔子说的。2023-07-11 12:37:36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于一个命题,我们要做全面的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能逻辑的地推出“己所欲,施于人”。从逻辑学可以看出,原命题成立,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同时成立,但是“己所欲,施于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命题的否命题,否命题并不必然成立。 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强加给别人,但是如果对方愿意,则不属于“施”的范围。己所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总的说来,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2023-07-11 12:37:45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素材
材料一: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毗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在各自的地界内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锄草,勤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亭的亭卒懒惰,瓜秧又细又弱,楚人出于嫉妒,把梁亭的瓜秧全部扯断,梁人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并准备把楚国的瓜秧扯断。宋就说“楚人这样很卑鄙。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偷偷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的好。”亭卒觉得宋就的话有道理,就照办了。楚人发现每笑告毕天瓜地都被浇过,而且是梁人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后,既感到惭愧又非常敬佩,把这件事上报给楚王。楚王听后,深为梁国修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特备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表示酬谢。结果,原本敌对的两国成为友好邻邦。 材料二: 在《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友档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对他说:“您错了。大禹治水是顺应水的本性进行疏导,所以大禹把四海作为水的去处。而您现在却把邻国当作排水的大水沟。水倒流叫洚水,洚水就是洪水,凡是有仁爱之心的人都讨厌的。所以您错了。”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材料三: (1)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受了村民的欺负,耍笑,被逼着骂自己,心中郁闷。此时,小尼姑从身旁走过,他就走过去调戏小尼姑,在小尼姑的哭声中,他似乎得到了满足。 (2)福建南平人郑民生,认为单位领导,同事和与其分手的女朋友都看不起他,就对社会产生不满,在 2010年3月23日制造了9名小学生死亡,4人受伤的骇人听闻的南平惨案。 (3)6月7日18时20分许,福建省厦门碰芹市一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共造成47人死亡、34人因伤住院。经勘查发现,初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刑事案件,现已锁定犯罪嫌疑人陈水总,在其家中查获遗书,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屡次上访遭拒,悲观厌世,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念头,寻找满员车辆纵火泄愤。2023-07-11 12:38:021
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去看一下《孔子》这部影片,在前二十分钟内就会交待关于这句话的所有背景原因,以及一段有趣的小故事2023-07-11 12:38:13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典故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具体出处和全文内容,作者是谁? 解析: 《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 其含义大致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要求别人接受;对于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2023-07-11 12:38:301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事例正面和反面的
一些商家经斗辩族常吧把一些自己不太想要的东西强卖给别人,导致客人十分空弊不满意,自己也不高兴;如果那个人问你来灶旦买,那就皆大欢喜了。2023-07-11 12:38:403
高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三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我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我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仔细体味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其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务必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刻许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记了“达者兼济天下”这句话,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完全不思考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 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才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由整理] 而唐太宗则明白这个道理,他采纳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国泰民安,历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 孟子进言齐威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弊郑锋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终有受到惩罚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必须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得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历史的画卷,因岁月的冲洗,显得枯黄陈旧,将历史的足迹点点抹淡。然而,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总有些像《论语》一类的书籍虽早已褪去了华丽的色彩,显得古老陈旧,但实则它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题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论语》中有许多简单的道理需要我们去感悟与实践。它用的文字往往言简意赅,但其蕴含的道理绝不会同表面一样容易。就像《论语·卫灵公》中记载的,孔子的学子之一子贡,曾问了孔子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有一言而能够终身行之者乎?”意思是有没有一句话能够使人终生奉行的呢?孔子用商量的语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了八个字解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那么也就租晌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更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现如今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少年在公交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少年感到很难堪,不愿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我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少年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告诉我们,得理且让人。宽容的感化常比剑拔弩张的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少年去擦痰,结果会是怎样的呢?也许,不用我说,也能够想象得到。正因为女售票员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所以以宽容之心完美的化解了这件事。 怎样算宽容呢?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包容他人;就是要学会忘记。因为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从根源愈合心灵的伤口。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宽容的真正境界。 “其恕丛悄乎!”——就一个“恕”字,教会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如何适应日常的秩序,找到人生的目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我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完美的通行证。让我们学会如何去宽容别人吧!得过且过,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着想,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会更加和谐,幸福,并充满了快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这句话大家必须都很熟悉了吧!这是2500多年前,孔老夫子说的一句话。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我的一颗心去帮忙别人、感化别人,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一想。准确的说,就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我们要同农民伯伯一样,在春天播种,在秋天收成。而我们在生活中的不一样就是,要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忙别人、理解别人、感化别人,将“礼貌”与“宽容”栽在他人的心灵的土地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干什么事情多要先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先想一想: 医院里的那些在生死边缘痛苦的挣扎的病人;在医院里的那些在生死边缘痛苦的挣扎的病人;想想那些在街上乞讨的老人与孩子;想想那些因为天灾而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的人们……你的心里总是会泛起一丝丝的辛酸,不是吗?想想看,如果你是这其中的一员,你会期望自我被别人看不起吗?我想没有。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的权力,不,就应是每一个生物,每一个生命都有权力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权力。即使是那些做错了事情的人,也是有法律来惩罚他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想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要以自我的真诚与真心去换取别人的真诚与真心。2023-07-11 12:38:591
己所不欲必施于人寓言故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需,适才赠人。狐狸吃饱了鸡肉,把余下的肉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然后就趴在草垛旁,打打盹儿,养养精神。这时一只饥饿的狼颇为吃力地拖着腿走过来。狼哭丧着脸说:“啊,亲家,真是倒霉透顶!我连一根骨头也没吃着,到现在还空着肚伍闷嫌皮。因为狗太凶,牧人又巡逻得紧。我简直无计可施,还不如上吊死去!”“噢,可怜的亲家,真的吗?”“真的!”腔手狐狸装作万分同情的样子,诚恳地说:“啊,可怜的亲家!任何时候我都愿意为你想办法。不知吃草你乐不乐意?我这里有一大堆草,我愿送给你饱餐一顿。”狡猾的狐狸明知狼想吃的是肉而不是草,却对自己贮存的鸡肉提也不提。所以狼虽然受到狐狸无限的安慰和极为亲切的招待,最后却依然饿得头晕目罩源眩地回家去了。2023-07-11 12:39:181
现实中有哪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反面例子?
如果是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了呀,现实中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子的感觉,这涉及到一个素质问题。2023-07-11 12:39:3511
己所不欲施于人的事例,急求!!!今晚作文要用。。
1、事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段隐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2、原文出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 3、字义 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想,想做。差燃羡勿:不要。施:施加。于:介词,在。人:这里解释为对方,与原文前面的“己”相对,己:自己的意思。 4、翻译 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 5、意译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虚拍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2023-07-11 12:40:002
关于己所欲也勿施于人的事例,要历史的。急用,谢谢!!!!!
“楚王好细橡衫腰,宫中多饿死”。楚王之所欲,施之于宫女,后者为讨好前亏橘者,不得不节食,竟至于饿死梁空腔。这个例子,撕开了“所欲而施于人”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清楚地看到其残酷性与杀伤力了。2023-07-11 12:40:09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10篇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 将心比心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听妈妈说,她不小心把别人的车撞了,本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但她没有,反而主动找到了车主道歉。我特别受触动,妈妈说:“我只是希望我的车被撞时,撞车者也能主动道歉!” 那天,我和奶奶坐公交车去学校上课。刚上车,车子就启动了。可开出不远,车子又停了下来。 我们奇怪极了,还以为出了什么故障。车上其他乘客也纷纷议论,看向司机叔叔。司机叔叔并没有下车修理,而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后车门。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远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急匆匆地向我们的公交车招着手。她离车不远了,我这才看清,这是一位年纪七八十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 这时,她已经走到门前,门“咯吱”一声开了,老奶奶慢慢上了车。我看见,她脸上皮扒满是皱纹,眼窝深陷,牙齿几乎都没了。她感激地对司机叔叔说:“谢谢师傅,要不是你等着我,我就赶不上这班车了!”司机叔叔笑着说:“这是应该的,不谢不谢!” 而这个时候,一个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的年轻小伙子,突然恶狠狠地说燃隐昌:“停车那么长时间,就为了一个老太婆!浪费了我上班时间!”此话一出,车上立即有许多人谴责他,“我们要尊老爱幼!”“你怎么能这样无礼呢?“ 司机叔叔开口了:“小伙子,你这话可说得不对。你家也有老人吧?假如这位老人就是你的亲人呢?再说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去,难道你希望在自己老去时也被人嫌弃吗?我们要学会将心比心!” 不知道是谁带头鼓起了掌,顿时掌声一片。那个年轻人脸涨得通红,低头不语。 是啊,在生活中,我要学会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温暖,一份美好。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 每个人都是在童年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走出来的,每一个脚印都代表着我们的成长。哎,在这些脚印中,最让我刻苦铭心的就是父亲那次了。 记得那时正下着倾盆大雨,我写完作业刚想到书房拿书的时候看见了们们还没有关上我心里想,谁这么不小心啊?天非就是爸爸。我过去把门一关,突然间我听到了爸爸的叫声。我好奇地打开门一看,爸爸的整个手都红了。爸爸脸上露出了生气的表情,她的巴掌在我头顶上。差点想拍下来,但他又停止了,他脸上渐渐地平静了起来。那时七岁的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父亲真的是很疼,我回房的时候瞅了一眼父亲的手。心里想父亲真是粗心大意,连手都能弄成这样。 雨停了,现在正是黄昏之时,我看着那被烧红的天空,似乎想起了爸爸那生气的表情。那时是我第一次见爸爸生气。当我正想出阳台晾衣服的时候,突然间听到了爸爸与妈妈的对话。妈妈对爸爸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弄的手都浮肿了。妈妈一边擦油酒一边抱怨。那还不是因为我出去拿东西的时候,把手放在了门上,结果儿子把门一关,把我手夹住了。 真是的我去骂一下儿子,这么粗心,把你的手都夹伤了。等一下爸爸说话了,那不关儿子的事,是我自己把手伸在门上的。我自己怪犯的错误不能着儿子,其实今天我想骂他一顿但是我反省了一下自己也有错误,不应该把手放在门上。又想起了那句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一夜让我永生难忘……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己所不欲,携数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一颗心去帮助别人、感化被人,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一想。 记得有一次,开学不久后,老师要调动我们的座位。换完位置后,我坐的桌椅大不如前,总是摇摇晃晃的,还总是咯吱咯吱地叫。我坐着很不舒服,所以就想趁放学没人时把我以前坐的桌椅给换回来。但当我走到那桌椅前时,一股不知哪`来的罪恶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我愧疚地看了那桌子一会,就走开了,继续去坐我那张摇摇晃晃地破桌椅。为什么呢?因为我想到了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张烂桌椅,我自己不想坐,别人肯定也不想坐呀,为什么就非要我自己坐好的桌椅,别人坐差的呢?所谓将心比心,就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为别人想一想,不要太自私,不要做什么事都只为自己着想。 还有一次,我在网上买马克笔,结果买回来刚用几下就没水了,有几支甚至还没用就没水了。经历了这件事我很生气,我很想大声问一问那些黑心商家,如果是你们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们会不会生气?换位思考,你们愿意把你们卖的这种产品给你们自己的孩子用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叫大家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思考问题。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利益分割问题,我们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多替别人考虑,学会替别人着想,长期这样就会形成习惯,养成美德,受人尊重。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过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完全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思想,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考虑别人,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值得钦佩和效仿的。所以,大禹治水自然成了千古佳话。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 孔夫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品格,但是很多人却没有这种高尚的品格,有些人却为了这种品格牺牲了许多。 东晋大臣庾亮,有一匹很凶的马,有人让他卖掉,他却说:“我卖掉了它就会有人买它,那样会伤害它的新主人。难道因自我不安全就要嫁祸他人吗?”庾亮的所言就体现了这种高尚的品格。他没有因为自我会受到伤害就将这种伤害转移给别人,而是将危险留给自我,他的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品质就应让我们感到敬佩。 与他不一样的是庄子笔下的一个“鲁侯养鸟”的寓言:某海鸟停落在鲁国城郊外,鲁侯以为它是只神鸟,令人捉住他,以十分丰盛的宴会来欢迎它,对它比对神还好,但是他的热情却让这只鸟惶恐不安,不吃不喝三天,最后死去了。鲁侯对待这只鸟就没有想到这只鸟真的需要什么,他并没有想到这是只普通的海鸟,它所需要的只是能够让它填饱肚子的食物和自由飞翔的地方。鲁侯用他自我认为好的方式最终害了这只普通的海鸟。从鲁侯的这个故事我们就该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待别人是否也是这样,不弄清别人需要什么而将自我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就应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禹同样拥有着这个高尚的品格,他因为自我的亲人,朋友和乡亲着想,怕因为洪水而失去生命,离开自我刚结婚的妻子,率27万人治水,夜以继日进行疏水工作。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经13年奋战终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业,他都江堰宏伟的业绩造福了千千万万的人们,世世代代的成都人都受到了他功业的庇佑。 当战国的白圭与孟子谈论起治水的时候,白圭说:“让我来吧,我必须比禹做得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水流到别国不就完啦,省事多了。”然而他只看到了对自我的益处而忽视了对别人的不利。他没有想到当洪水流到别国时别国人民的苦难,他没有像大禹那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自私他完全没有思考到别人。他没有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种品格,也是当今社会的许多人所缺乏的,我们就应将孔夫子的这句话时刻记在心里,提醒自我,就应怎样做人,这样才能终身行之。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 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的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近几天,我看到了一件事情,让我对这句话的意思又理解了几分。 在学校午休时有一个同学在到处拍别的同学的丑照。而有一个同学被他拍了之后十分生气,他大声道:“你给我把照片删了,你这样是在侵犯我的肖像权!”而第一个同学不以为然道:“我为什么要删了。” 另外一个同学也拿出了他的手表朝第一个同学拍了一张照。那个同学瞬间怒了,大声尖叫起来:“删掉!你把照片给我删了!”接着,两个人吵了起来。 这时,班主任走了进来。她大声制止了两个人:“你们俩这样就叫狗咬狗一嘴毛,你们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在听了老师的话后,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你在做的某件事可能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所以我们应该在自己做这件事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我们也应该看一看别人的表现,来看一看自己应不应该这么做。 我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道理。而且,这句话令我受益匪浅。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 农场里,一只小鸡和小鸭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正在欢快地玩耍,畅谈着。不知为什么,突然吵起架来,谁也不理谁,各奔东西。 小鸭走到河边,下了水,在水中闷闷不乐地寻找食物。小鸡飞快地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吃着撒满一地的米粒儿。这时,这对好朋友的死对头——农场主人出现了。农场主人是个蛇蝎心肠的人,别看他平时笑呵呵的,肚子里却装了一肚子坏水。他养动物,就是为了能挣到更多的钱,所有动物都可怕他了。他蹑手蹑脚地走进鸡舍,说:“小鸡,我带你去吃好吃的,好吗?”“不,你这个坏蛋,你曾经就是用这个办法害死了我的许多同伴。”小鸡嘴里吃着米,含糊不清地说。“那我带你和鸭子和好,好吗?”农主换了个办法,小鸡仿佛相信他了,一步步向小河走去。 到了小河边,小鸭充满怨气地说:“你来干什么?”"我……我。”小鸡吞吞吐吐地说,“我想跟你和好。”“什么,和好?”“是的。”农主不耐烦地说:“哎呀,你看你离他这么远,他又不相信你,你干脆下水和他好好商量吧!”话音刚落,他伸手向小鸡推去,没想到,小鸡一个华丽的转身,让农主扑了个空。因为小鸡知道自己不会游泳,农场主人想害他。农主气急败坏,脸涨得通红,说:”你这个小兔崽子,看我怎么收拾你。“农主又扑了上去,这次,农主一下子扑到水里面去了,他大喊道:“救命啊,救命啊……”可始终没人理会他,小鸡小鸭欢快地击了个掌,大摇大摆地走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农场主人自己是个“旱鸭子”,还想让小鸡去游泳。我们做人也是如此,自己不会做的事情,不能施加到别人身上。我们也不能像农主那样狠毒。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是我的左右铭。它时刻提醒着我;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其实,我真正理解这句话时,是在那一次。__年级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也是我的同桌,她的名字叫___。 有一次,在上数学课时候,老师出了一道题目,非常难,我们大家都绞尽脑汁地想,我也在想。时间到了,现在数学老师教我们怎么做,老师教到了一个加法问题,就是6+7,突然间,传来一阵___的名字(外号)6+7的声音。哦!我反应过来,小声的喊道;“___=6+7,还是笔芯……”当时___气得不可开交,谁都不理,差点哭起来,直到老师骂我们,才停下来。 现在,上初中了。渐渐地,6+7这个外号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大家开始关注我了,每次一见到我就说一些类似“大白菜、空心菜、娃娃菜、菜鸟……等多种菜。我一听到这些就非常的生气,每次大家说我的外号时,我都会想;那么我以前对___那样叫各种各样的外号,她也很愤怒,可是,现在我也被大家叫了外号,我很生气,我终于理解___的心情了。 尽管以前这样,___现在还是和我做朋友,我不应该这么做。从此,我获得了一个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让我铭记在心,永不忘记!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于《论语》。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这短短的八个字,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在饭桌上,你夹菜给客人吃,但是,你怎么知道这道菜客人喜欢吃还是不喜欢吃,如果他这时不吃你夹的菜,你会显得很为难情,如果他强行吃下去,那么有可能他对这个菜过敏,这是己所不欲,施于人的体现。 你可以先问清楚他喜欢吃什么,根据自己的口味来点菜,而不是这这样直接夹菜给别人。 老师上课发本子下来让我们写小练笔,但是,你恰巧拿到了一个有些破损的本子,这时,你趁着同桌在发本子,你把自己的本子和同桌的换了一本。这也是己所不欲,施于人。 可以和老师讲换一本或者将就着用,不能偷偷拿别人的的和自己换。 运动会前,能选的项目只有两个了,一个好做一点的,一个不好做的,老师让你选不好做的那一个,让你把好做的让给别的同学,但你选了好做的,把原先老师让你选的给了同学,还说这有这一个了项目了。这不是己所不欲施于人吗? 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让我们从小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作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 虐 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终有受到惩罚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一定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得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2023-07-11 12:40:16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有哪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1、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2、在社交场合中,有的人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但因为有求于人,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总会向别人敬酒敬烟,也不管对方喜欢还是不喜欢。3、在家庭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父母与孩子,兄弟姐妹,夫妻之间,强迫他人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发生,而且在他们看来,还是理所当然。4、在高速上开车扔垃圾这件事。实际上爱护环境还是次要,关键司机们都知道在高速行驶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障碍物都有可能引发事故,所以你有可能在大街上看到有司机偶尔往窗外扔一个矿泉水瓶,但极少有司机胆敢往高速路上随手扔一个矿泉水瓶。因为这件事,不仅关乎自己的安全,也关乎别人的安全,而一个大环境的安全也波及到自己的安危。2023-07-11 12:41:23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1、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2、在社交场合中,有的人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但因为有求于人,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总会向别人敬酒敬烟,也不管对方喜欢还是不喜欢。3、在家庭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父母与孩子,兄弟姐妹,夫妻之间,强迫他人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发生,而且在他们看来,还是理所当然。4、在高速上开车扔垃圾这件事。实际上爱护环境还是次要,关键司机们都知道在高速行驶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障碍物都有可能引发事故,所以你有可能在大街上看到有司机偶尔往窗外扔一个矿泉水瓶,但极少有司机胆敢往高速路上随手扔一个矿泉水瓶。因为这件事,不仅关乎自己的安全,也关乎别人的安全,而一个大环境的安全也波及到自己的安危。5、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毗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界内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非常勤恳,他们给西瓜除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而楚国的亭卒非常懒惰,无人愿意管理瓜田,结果瓜秧又细 又弱。楚人出于嫉妒,趁夜越过边界把梁国的瓜秧全都扯断了。清晨起来,梁国人发现自己的瓜秧给人扯断后,气愤难平。于是,报告县令宋就,并准备把楚国的瓜秧也扯断。宋就说:“楚人这样做确实很卑鄙。可是,明明不愿意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 断人家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这样做,那就是心胸太狭隘了,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都要悄悄地给他们的瓜地浇水、除草,让他们的瓜秧长得更好。”亭卒们觉得宋就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按照他的话去做了。几天过去了,楚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很高兴。但仔细观察,发现每天瓜地都有人给浇过水,而且是梁国人悄悄地为他们浇的。楚 国边县的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以后,既感到惭愧而又敬佩梁国人。于是,就把这件事情报给了楚王。楚王听了,深为梁国和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特地备了一份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并深表酬谢。2023-07-11 12:41:47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事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1、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2、在社交场合中,有的人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但因为有求于人,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总会向别人敬酒敬烟,也不管对方喜欢还是不喜欢。3、在家庭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父母与孩子,兄弟姐妹,夫妻之间,强迫他人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发生,而且在他们看来,还是理所当然。4、在高速上开车扔垃圾这件事。实际上爱护环境还是次要,关键司机们都知道在高速行驶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障碍物都有可能引发事故,所以你有可能在大街上看到有司机偶尔往窗外扔一个矿泉水瓶,但极少有司机胆敢往高速路上随手扔一个矿泉水瓶。因为这件事,不仅关乎自己的安全,也关乎别人的安全,而一个大环境的安全也波及到自己的安危。5、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毗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界内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非常勤恳,他们给西瓜除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而楚国的亭卒非常懒惰,无人愿意管理瓜田,结果瓜秧又细 又弱。楚人出于嫉妒,趁夜越过边界把梁国的瓜秧全都扯断了。清晨起来,梁国人发现自己的瓜秧给人扯断后,气愤难平。于是,报告县令宋就,并准备把楚国的瓜秧也扯断。宋就说:“楚人这样做确实很卑鄙。可是,明明不愿意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 断人家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这样做,那就是心胸太狭隘了,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都要悄悄地给他们的瓜地浇水、除草,让他们的瓜秧长得更好。”亭卒们觉得宋就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按照他的话去做了。几天过去了,楚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很高兴。但仔细观察,发现每天瓜地都有人给浇过水,而且是梁国人悄悄地为他们浇的。楚 国边县的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以后,既感到惭愧而又敬佩梁国人。于是,就把这件事情报给了楚王。楚王听了,深为梁国和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特地备了一份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并深表酬谢。2023-07-11 12:42:05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有哪些?
1、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2、在社交场合中,有的人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但因为有求于人,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总会向别人敬酒敬烟,也不管对方喜欢还是不喜欢。3、在家庭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父母与孩子,兄弟姐妹,夫妻之间,强迫他人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发生,而且在他们看来,还是理所当然。4、在高速上开车扔垃圾这件事。实际上爱护环境还是次要,关键司机们都知道在高速行驶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障碍物都有可能引发事故,所以你有可能在大街上看到有司机偶尔往窗外扔一个矿泉水瓶,但极少有司机胆敢往高速路上随手扔一个矿泉水瓶。因为这件事,不仅关乎自己的安全,也关乎别人的安全,而一个大环境的安全也波及到自己的安危。5、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毗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界内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非常勤恳,他们给西瓜除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而楚国的亭卒非常懒惰,无人愿意管理瓜田,结果瓜秧又细 又弱。楚人出于嫉妒,趁夜越过边界把梁国的瓜秧全都扯断了。清晨起来,梁国人发现自己的瓜秧给人扯断后,气愤难平。于是,报告县令宋就,并准备把楚国的瓜秧也扯断。宋就说:“楚人这样做确实很卑鄙。可是,明明不愿意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 断人家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这样做,那就是心胸太狭隘了,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都要悄悄地给他们的瓜地浇水、除草,让他们的瓜秧长得更好。”亭卒们觉得宋就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按照他的话去做了。几天过去了,楚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很高兴。但仔细观察,发现每天瓜地都有人给浇过水,而且是梁国人悄悄地为他们浇的。楚 国边县的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以后,既感到惭愧而又敬佩梁国人。于是,就把这件事情报给了楚王。楚王听了,深为梁国和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特地备了一份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并深表酬谢。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23-07-11 12:42:2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际例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156469.html?si=1可以搜一下嘛2023-07-11 12:42:42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意思为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2023-07-11 12:43:06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哪些例子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有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例子简介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过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完全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思想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考虑别人,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值得钦佩和效仿的。所以,大禹治水自然成了千古佳话。2023-07-11 12:43:13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哪些例子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有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例子简介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过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完全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思想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考虑别人,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值得钦佩和效仿的。所以,大禹治水自然成了千古佳话。2023-07-11 12:43:29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有哪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有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例子简介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过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完全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思想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考虑别人,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值得钦佩和效仿的。所以,大禹治水自然成了千古佳话。2023-07-11 12:43:50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有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例子简介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过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完全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思想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考虑别人,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值得钦佩和效仿的。所以,大禹治水自然成了千古佳话。2023-07-11 12:44:131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事例
出处: 论语 出 处: 1.《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示 例: 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卫灵公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2023-07-11 12:44:45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比方说,有一个烂苹果自己都不想吃,千万不要把它送给别人吃。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就是总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介绍给另一个人。有一个同学,很喜欢周杰伦歌曲,于是就把周杰伦的海报贴满了整个宿舍,又不厌其烦的给人们讲述他的经历,终于找来了周围同学对他的反感。可他最后还很委屈的说:这么厉害的人,难道你们不敬佩他吗?诚然,JAY的名气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欢他一个。那位同学很喜欢周杰伦,是没错。但如果把这种喜欢,横加与别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对了。2023-07-11 12:45:131
有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事例
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 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 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2023-07-11 12:45:231
有哪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公》。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原文出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张)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常当守护。何等一法?所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常应守护。——《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义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想,想做。勿:不要。施:施加。于:介词,在。人:这里解释为对方,与原文前面的“己”相对,己:自己的意思。2023-07-11 12:45:3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名人事例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楚汉争霸之时,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争战。在兵力上,刘邦的军队远远少于项羽的军队。按理来说,项羽完全可以打败刘邦。但事实上,刘邦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什么呢?在项羽攻入咸阳时,他杀人放火,烧杀抢掠,让无辜的老百姓遭到沉重的灾难,从而他失去了民心。而刘邦却体恤民情,与百姓约法三章,深得民心。从而刘邦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如果项羽能站在当时的老百姓的角度,舍身处地的想一想,若自己的家园被破坏了,自己的亲人被杀害了,自己又是什么滋味?那么项羽也许会和刘邦一样,仁爱待人,取信于民,民心团结,那天下姓刘还是姓项还不一定呢?而项羽却相反,他不为他人着想,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在别人身上,那么他必败无疑!不仅在战场上,就是在学校生活中也经常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名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宋.杨万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论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元.关汉卿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唐.孟郊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唐.杜秋娘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2023-07-11 12:45:4510
有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事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启示: 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23-07-11 12:46:252